趣味化学实验实例

合集下载

趣味化学小实验

趣味化学小实验

趣味化学小实验1.魔棒点灯实验: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了..滴水点火2.水能灭火;难道还能点火实验:取干燥的蔗糖粉末5克与氯酸钾粉末5克在石棉网上混合;用玻璃棒搅匀;堆成小丘;加入过氧化钠3克;滴水;半分钟后;小丘冒出白烟;很快起火燃烧..烧不坏的手帕3.用火烧过的手帕居然完好无损实验: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这是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原理:燃烧时;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热而蒸发;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4.雪球燃烧雪球也能燃烧燃烧的当然不是真正的雪球;而是把醋酸钙溶液放到酒精中析出的醋酸钙就象白雪一样;制成球状;点燃即燃烧..实验:20毫升水加7克醋酸钙;制成饱和醋酸钙溶液;加到100毫升95%的酒精中;边加边搅拌;就析出象雪一样的固体..5.空杯生烟空的杯子里冒出白烟实验:两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一只滴入几滴浓盐酸;一只滴入几滴浓氨水;转动杯子是液滴沾湿杯壁;随即用玻璃片盖上;把浓盐酸的杯子倒置在浓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逐渐便能看到满杯白烟..6.喷雾作画实验原理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显血红色;遇到亚铁氰化钾〔K4FeCN6〕溶液显蓝色;遇到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显绿色;遇苯酚显紫色..FeCl3溶液喷在白纸上显黄色..实验用品白纸、毛笔、喷雾器、木架、摁钉..FeCl3溶液、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实验步骤1. 用毛笔分别蘸取硫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浓溶液、铁氰化钾浓溶液、苯酚浓溶液在白纸上绘画..2. 把纸晾干; 钉在木架上..3. 用装有FeCl3溶液的喷雾器在绘有图画的白纸上喷上FeCl3溶液..7.蛋白留痕取一只鸡蛋;洗去表面的油污;擦干..用毛笔蘸取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蒸发后;把鸡蛋放在稀硫酸铜溶液里煮熟;待蛋冷却后剥去蛋壳;鸡蛋白上留下了蓝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迹;而外壳却不留任何痕迹..这是因为醋酸溶解蛋壳后能少量溶入蛋白..鸡蛋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球蛋白;它在弱酸性条件中发生水解;生成多肽等物质;这些物质中的肽键遇Cu2+发生络合反应;呈现蓝色或者紫色..8.永不熄灭的电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原理是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得失设计成特殊装置;使电子从导线上经过而产生电流..课本上的锌—铜—稀硫酸电池;用电流计测试指针偏转很大;可惜;接上电珠后发光时间并不长..这是由于电极的极化作用所致;摇动电极也不如意..为此;这里介绍一个效果较好的原电池;同学们不妨一试..剥取废旧干电池外壳锌皮和碳棒;洗净并把锌皮擦亮;剪成1cm宽的长条;其长度与碳棒相近..然后在锌皮与碳棒之间;嵌上一层厚实的布条隔离;用丝线把它们绕在一起;并在电路中接上一只小电珠..当把制作好的锌片—碳棒插入1:4的稀硫酸中;灯泡在一度发光后;就很快消失了..如果用药匙往稀硫酸中加入高锰酸钾晶体PP粉;医药商店有售;小电珠顿时会发出明亮的白光..只要锌片、稀硫酸和高锰酸钾三者同时存在;灯泡就不会熄灭..过去;这种方法曾用于战地医院的手术照明..本实验所用的电解质可以是硫酸;也可以是其他一些可溶性盐类;但不可以用盐酸;为什么同学们;开动脑筋分析思考吧..9.检验含碘食盐成分中的碘实验原理含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除此之外;一般不含有其他氧化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IO3-能将I-氧化成I2; I2遇淀粉试液变蓝;而不加碘的食盐则不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含碘食盐溶液、不加碘食盐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试液..实验步骤1.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含碘食盐溶液和不加碘食盐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稀硫酸;再滴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现象..2. 在另一试管中加入适量KI溶液和几滴稀硫酸;然后再滴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现象..3. 将第3支试管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前2支试管里;混合均匀;观察现象..10.自制汽水汽水是由矿泉水或经过煮沸、紫外线照射消毒后的饮用水;充以二氧化碳制成的..属于含二氧化碳的碳酸饮料..工厂制作汽水是通过加压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溶解在水里..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质量越好..市场上销售的汽水;大约是1体积水中溶有l体积~4.5体积二氧化碳..有的汽水中除含二氧化碳外;还加入适量白糖、果汁和香精..二氧化碳从体内排出时;可以带走一些热量;因此喝汽水能解热消渴..喝冰镇汽水时;由于汽水的温度更低;溶解的二氧化碳更多0 ℃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20 ℃时大1倍;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要从体内排出;能带走更多的热量;所以更能降低肠胃的温度..因此;千万不能大量饮用冰镇汽水;以免对肠胃产生强烈的冷刺激;引起胃痉挛、腹痛;甚至诱发肠胃炎..此外;过量的汽水会冲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消化能力和杀菌作用;影响食欲;甚至加重心脏、肾脏负担;引起身体不适..在实验室和家庭中也可以自制汽水..取一个洗刷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容积80%的冷开水;再加入白糖及少量果味香精;然后加入2 g 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2 g柠檬酸..并立即将瓶盖压紧;使生成的气体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将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温..取出后;打开瓶盖就可以饮用..11.检验尿糖〔实验原理〕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含糖量多;则病情重..检验尿液中的含糖量;可以用硫酸铜跟酒石酸钾钠与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的叫做费林试剂的药液来检验..其反应原理与用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相同..〔实验操作〕①配制费林试液取100 mL蒸馏水;加入3.5 g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制成溶液I;另取100 mL蒸馏水;加入17.3 g酒石酸钾钠NaKC4H4O6·4H2O和 6 g 氢氧化钠制成溶液II..将溶液I与溶液II分装在两只洁净的带密封塞的试剂瓶中;使用时等体积混合即成费林试液..②检验用吸管吸取少量尿液1mL~2 mL注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再用另一支吸管向试管中加入3~4滴费林试剂;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沸腾;加热后:1若溶液仍为蓝色;表明尿液中不含糖;用“-”表示;2若溶液变为绿色;表明尿液中含少量糖;用“+”表示;3若溶液呈黄绿色;表明尿糖稍多;用“++”表示;4若溶液呈土黄色;表明尿糖较多;用“+++”表示;5若溶液呈砖红色浑浊;说明尿糖很多;用“++++”表示..12.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实验原理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这是淀粉的特性..而维生素C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无色..通过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实验步骤及现象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开水;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滴入2~3 滴碘酒;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再找2 ~3 片青菜;摘去菜叶;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这时;你又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14.固体酒精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充填其中..点燃胶状物时;酒精便燃烧起来..实验用品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蒸发皿、火柴..酒精质量分数95%以上、醋酸钙、蒸馏水..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再加入适量醋酸钙;制备醋酸钙饱和溶液..2. 在大烧杯中加入80 mL酒精;再慢慢加入15 mL饱和醋酸钙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中的物质开始时出现浑浊;继而变稠并不再流动;最后成为凝胶状..3. 取出胶冻;捏成球状;放在蒸发皿中点燃..胶冻立即着火;并发出蓝色火焰..16.电池的制作一、伽伐尼电池①方法用一根5 cm铜丝和一条2 mm宽的锌片;分别插到土豆或西红柿内;再用耳机的两端接触铜丝和锌片;便能清晰地听到声音..如果把12个土豆按上法每个都插入铜片和锌片然后串联;接上电键及1.5 V的小电珠;合键时电珠被点亮..1780年意大利的伽伐尼从青蛙腿的触电肌肉收缩发现了生物电;提出了原电池的雏形..②原理铜锌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土豆汁或西红柿汁为电解质溶液;起导电作用..18.不用电的电灯泡灯泡中装有镁条和浓硫酸;它们在灯泡内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引起了放热发光..大家知道;浓硫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尤其是和一些金属相遇时更能显示出它的氧化本领..金属镁又是特别容易被氧化的物质;所以它俩是天生的“门当户对”了;只要一相遇;便立刻发生脱的化学反应:Mg + 2H2SO4浓= MgSO4 + SO2 + 2H20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电灯泡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很快地使镁条达到燃点;在浓硫酸充分供给氧的情况下;镁条燃烧得更旺;好象照明弹一样..20.红糖制白糖实验原理红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质;要制成白糖;须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活性炭;将红糖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经过滤、浓缩、冷却后便可得到白糖..实验步骤及现象称取5 g~10 g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0.5 g~1 g活性炭;并不断搅拌;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当体积减少到原溶液体积的1/4左右时;停止加热..从水浴中取出烧杯;自然冷却;有白糖析出..21.自制指示剂实验原理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实验用品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如胡萝卜、北京心里美萝卜、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稀盐酸、稀NaOH溶液..实验步骤1.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5 mL 酒精溶液;搅拌..再分别用4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分别是花瓣色素、植物叶子色素和萝卜色素等的酒精溶液;将它们分装在3支试管中..2.在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稀NaOH溶液、蒸馏水;然后各滴入3滴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观察现象..3.用植物叶子色素的酒精溶液、萝卜色素的酒精溶液等代替花瓣色素的酒精溶液做上述实验;观察现象..23.白花变蓝花器具:铁架台、铁夹、蒸发皿、滴管药品:锌粉、碘片、浆糊方法:取一只蒸发皿放入2克锌粉和2克碎碘片;拌和均匀;在蒸发皿的正上方吊一朵白纸花;白纸花上涂以面粉浆糊..一朵白纸花;现在我要“滴水生紫烟、紫烟造兰花”..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取冷水;加一二滴于混合粉上;立即有紫烟和白雾腾空而起;团团彩云都抢着去拥抱白纸花;把白花染成兰花;再熏染一二次;蓝花更加鲜艳、逼真..原理:干态下的碘片和锌粉;。

【趣味实验】10个最经典化学趣味实验,让学生一秒爱上化学!

【趣味实验】10个最经典化学趣味实验,让学生一秒爱上化学!

【趣味实验】10个最经典化学趣味实验,让学生一秒爱上化学!
如何让你的学生爱上化学,是许多化学老师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下面选择了几个适合在课堂上做的化学趣味实验,来帮助各位老师让学生爱上化学!!!
以下实验请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实验一:酒精蒸气的爆燃。

混有空气的酒精蒸气在较小的空间内能产生爆燃。

实验二:旅行的火焰。

利用石蜡蒸气的可燃性。

实验三:能点燃的肥皂泡。

用打火机里的丁烷吹泡泡就可以了
实验四:自制氢气球。

厕所清洁剂和锡纸反应。

实验五:漂白粉和汽油
实验六:漂白粉和可乐
实验七:法老之蛇,用的是糖、小苏打、沙子和煤油
实验八:大象牙膏,双氧水、碘化钾和洗洁精
实验九:火山喷发,浓硫酸和白糖,请在化学老师指导下完成。

实验十:燃烧的洗手液,其实洗手液里加了酒精而已。

趣味化学小实验4则

趣味化学小实验4则

兴趣化学小实验4那么1.瓶吞鸡蛋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要将一个比广口瓶瓶口稍大的鸡蛋完好地放入瓶中,先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中,等鸡蛋壳变软后,取出鸡蛋,向广口瓶中参加足量的Ca(OH)2溶液,再倒入足量的CO2,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堵住瓶口,振荡广口瓶,鸡蛋很快被瓶吞入。

请你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该题是将物理学科中的压强与化学原理严密结合在一起。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醋酸〔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响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使蛋壳变软。

瓶中的CO2与NaOH溶液反响,使瓶内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强,鸡蛋就被“吞〞入瓶内。

2.会跳舞的鸡蛋在一只大量筒中参加大半量筒稀盐酸,再把一只鸡蛋鲜鸡蛋放入量筒〔如右图所示〕,只见鸡蛋渐渐沉入到量筒底部,不一会儿,鸡蛋又渐渐向上浮,一直浮到液面上,摇一摇量筒,鸡蛋又沉下去,就这样鸡蛋在量筒中“跳起舞〞来了,虽然舞姿不算优美,只会上下“跳〞,但毕竟是“舞〞起来了啦。

你知道吗?鸡蛋能在盐酸中跳舞,离不开二氧化碳的帮助。

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分析】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鸡蛋壳的外表,增大了鸡蛋的体积,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鸡蛋会上浮,鸡蛋到液面后,外表的气泡破灭,体积变小,浮力变小,鸡蛋就会下沉,这样,鸡蛋就会上浮、下沉循环往复。

3.浮起来的气球在大烧杯里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内充有CO2,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在杯底。

将一瓶CO2气体缓缓地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的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非常有趣。

请你分析答复:_____________色气球浮起来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应用的是物理学科中的浮力知识,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蓝色气球浮起来。

4.被戏弄的蜡烛将一支燃烧的蜡烛固定在烧杯底部,向其中参加一定量的鸡蛋壳,然后再沿烧杯内壁注入适量的稀盐酸〔不让盐酸吞没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熄灭,这个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具有的性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趣味实验

化学趣味实验

趣味化学实验七:星光灿烂
【实验用品】 研钵、小塑料瓶、酒精灯;硫酸铜晶 体、镁粉、铝粉、还原铁粉。 【实验步骤】 1. 将硫酸铜晶体研成粉末,在把镁粉、还原铁粉、铝 粉和硫酸铜各取搬勺。 2.将三者混合均匀放在小塑料瓶里,瓶盖用小锥子扎 一些空。 3.点燃酒精灯。轻轻拍打塑料瓶,混合物落在火焰上。 此时,火焰呈绿色,在绿色的火焰上方,飞舞着红 色和白色的星光。景色十分美丽。 【实验原理 】当硫酸铜、镁粉和还原铁粉落在火焰 上时,铜离子使火焰呈绿色,镁粉和铁粉因与空气 接触面积很大,容易被火焰灼烧,所以和空气中的 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镁和四氧化三铁。反应产生的热 使四氧化三铁发红,使氧化镁达到白状态,于是出 现细小的红光和耀眼的白光在绿色的火焰上方四射, 一闪一闪好像呈现在飞舞。
趣味化学实验六:水下公园
【实验用品】硅酸钠溶液、大烧杯 、 镍子、 氯化 亚钻、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 镍的晶体。 【实验步骤】 1、先在烧杯中盛多半下无色透明的硅酸钠水溶液 (俗称水玻璃)。 2、然后投入氯化亚钻、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 硫酸锌、硫酸镍等几种能溶解于水的有色盐类晶体。 不一会儿,就会在烧杯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枝条来, 纵横交错地伸长着,绿色的叶子越来越茂盛,鲜艳 夺目的花儿也开放突起!一座根深叶茂、五光十色 的水下花园,即刻展现出来。
2Al+Fe2O3=2Fe+Al2O3
(条件:高温)
趣味化学实验三:滴水起火吹气生火
【实验用品】过氧化钠、石棉网、脱脂棉、玻璃管 【实验步骤】 (1)取一团疏松、干燥的脱脂棉,放大石棉网上。在 棉团上拌入一小勺(约0.2g)过氧化钠,再滴入1~2 滴水(冬季滴入热水)。片刻,棉团起火燃烧。 (2)按上述方法把过氧化钠跟棉花拌和,改用一根长 玻璃管,用嘴吹入二氧化碳气体。片刻,棉花着火 燃烧。 【原理】过氧化钠遇水或遇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反应, 并产生氧气和大量的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化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而且有些实验还可以非常有趣。

下面介绍几个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希望能够引起你的兴趣。

1. 彩色火焰实验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些盐和火源即可。

将不同的盐溶解在酒精中,然后将酒精点燃,这样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火焰。

比如,氯化铜会产生绿色火焰,硝酸钠会产生黄色火焰。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元素的特征颜色。

2. 纸巾可燃性实验这个实验需要用到酒精、纸巾和火源。

将酒精倒在一个小容器中,然后将纸巾放在酒精上。

点燃纸巾,我们会发现纸巾燃烧起来后会有明亮的火焰。

这是因为酒精的可燃性,纸巾吸收了酒精后变得易燃。

3. 水变酒实验这个实验需要用到一些果汁和一些化学试剂。

首先,将一些果汁倒入一个杯子中,然后加入一些酵母和糖。

搅拌均匀后,将杯子密封,放置一段时间。

我们会发现果汁发生了发酵,产生了一些酒精。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发酵的原理。

4. 热敏液晶变色实验这个实验需要用到一些热敏液晶片和热源。

将热敏液晶片放在热源上加热,我们会发现液晶片的颜色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因为热敏液晶具有温度敏感性,可以根据温度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

5. 金属腐蚀实验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观察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现象。

将不同的金属放入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在每个容器中加入不同的液体,比如水、盐水、醋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金属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金属的腐蚀性质。

这些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

当然,在进行这些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对化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29个趣味化学小实验

29个趣味化学小实验

趣味化学小实验(一)鸣炮庆祝用品:研钵、玻璃片、滴管、玻棒、纸。

氯酸钾、红磷、酒精、浆糊。

原理:氯酸钾为强氧化剂,红磷为易燃物,两者之间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用药匙将它们相混时会发生燃烧。

将混和物撞击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

5KClO3+6P=5KCl+3P2O5操作:将2克氯酸钾晶体放在研钵里研成粉末,倒在玻璃片上。

取0.6克红磷放在氯酸钾粉末旁。

用滴管吸取酒精滴到两种药品上,使药品潮湿,然后用玻棒将它们混和均匀调成糊状,分成三等分。

等它们干燥后分别用纸包紧粘牢。

庆祝开始时,把三个纸包先后用力朝水泥地或砖头上掼,就会发出三声炮响。

(二)玻棒点火用品:玻棒、玻璃片、酒精灯。

98%浓硫酸、高锰酸钾。

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棕色油状液体七氧化二锰。

它一碰到酒精立即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酒精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2KMnO4+H2SO4=K2SO4+Mn2O7+H2O2Mn2O7=4MnO2+3O2↑C2H5OH+3O2→2CO2+3H2O操作:用药匙的小端取少许研细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在玻璃片上并堆成小堆。

将玻棒先蘸一下浓硫酸,再粘一些高锰酸钾粉末。

跟着接触一下酒精灯的灯芯,灯芯就立即燃烧起来,一次可点燃四、五盏酒精灯。

注意事项:七氧化二锰很不稳定,在0℃时就可分解为二氧化锰和氧气。

因此玻棒蘸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后,要立即点燃酒精灯。

否则时间一长,七氧化二锰分解完,就点不着酒精灯了。

(三)钢丝点火用品:钢丝、瓶盖、蜡烛、硫粉。

原理:利用铁丝上硫燃烧时火焰很淡,白天在远处看不出来,好象真的是钢丝把蜡烛点着的。

操作:事先把自行车钢丝一端锤扁成凹槽,在槽里放一些硫粉,加热熔化着火,备用。

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桌上。

这时用瓶盖将烛焰盖灭,再用钢丝接触烛芯上升的白烟,烛火便复燃。

可再盖灭,再点燃。

这样一亮一灭,令人暗暗叫奇。

(四)手指点火用品:研钵、小木板。

蜡烛、氯酸钾、硫。

原理:蜡烛的余烬使硫燃烧。

趣味化学实验大全

趣味化学实验大全

趣味化学实验大全
1. 火焰变拳头实验
实验材料:
- 喷雾器
- 酒精
- 火源
实验步骤:
1. 将酒精倒入喷雾器中;
2. 点燃火源;
3. 用火源点燃从喷雾器中喷出的酒精;
4. 酒精着火时,通过喷雾器将火焰喷出;
5. 火焰遇到空气后,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焰拳头。

2. 乳胶内火花实验
实验材料:
- 乳胶
- 干冰
实验步骤:
1. 在一个中放入一小块干冰;
2. 往里倒入适量的乳胶;
3. 密封;
4. 等待一段时间后,打开;
5. 在黑暗的环境下,可以看到乳胶内产生美丽的闪电般的火花。

3. 彩虹火焰实验
实验材料:
- 铜离子溶液(可通过铜片和硝酸反应得到)
- 锂离子溶液(可通过锂金属和水反应得到)
- 钠离子溶液(可通过钠金属和水反应得到)
- 火焰源
实验步骤:
1. 将铜离子溶液、锂离子溶液和钠离子溶液分别倒入三个中;
2. 将火焰源点燃;
3. 依次将铜离子溶液、锂离子溶液和钠离子溶液倒入火焰中;
4. 可以看到火焰随着不同离子的进入,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
形成美丽的彩虹效果。

这些趣味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原理,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这份实验大全能够帮助到您。

趣味化学实验

趣味化学实验

趣味化学实验1. 五彩溶洞试剂:5%的磷酸三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钴、氯化镍、氯化铁等晶体难溶盐仪器:纱窗网2个,大烧杯2个,药匙2把5%磷酸三钠溶液能与多种晶体盐表面形成具有半透膜性质的难溶盐,将晶体放在瓶中生长液的顶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晶体表面的难溶盐从上往下长。

实验步骤:(1)配置好5%磷酸三钠溶液,将溶液倒入烧杯中;(2)将纱窗网固定在烧杯上并且没过溶液,将晶体放在纱窗网上,晶体开始往下长,类似溶洞景观,成为倒挂的钟乳石、“顶天立地”的石柱、石笋等。

2. 神奇的杯子倒水实验实验原理:20毫升硅酸钠热饱和溶液装在透明杯子1内,不透明纸制杯子2内预先加好刚配好的(10毫升浓硫酸:5毫升水) 硫酸溶液5毫升,酚酞5滴左右,将杯子1内溶液向杯子2倒,稍加搅拌2~3 秒即可形成固体“果冻”状硅胶,在不透明纸质杯子2内凝固不动,杯子倒置也不会掉下来,向杯子2中加入一药匙氢氧化钠固体,与硅酸反应硅胶部分消失,重新变成硅酸钠溶液,且遇酚酞变红色,向不透明纸制杯子3倒可看见红色有沉淀的溶液25毫升左右,在纸制不透明杯子3中预先加入前面配的浓度稍大的硫酸10毫升,酸性环境使酚酞红色消失,酸的量有一个点可以在杯子3中再次形成“果冻”状硅胶,但该点较难寻找,其他情况杯子3内溶液都会变成无色有沉淀的液体,再倒向杯子1。

原料:蒸馏水,硅酸钠固体,酚酞溶液,硫酸,氢氧化钠固体,10毫升浓硫酸:5毫升水配成的硫酸溶液。

仪器设备:透明玻璃1杯,不透明纸质杯子2个,玻棒1个,100毫升烧杯1个. 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打火机,25毫升量筒1个,药匙2 个。

操作步骤1). 在100毫升烧杯内倒入热蒸馏水50毫升在石棉网上加热, 倒入硅酸钠固体配成饱和溶液,加热到接近沸腾,取20毫升倒入透明杯子1内。

2). 在不透明纸制杯子2内加入5毫升(新制10 毫升浓硫酸:5毫升水配制) 硫酸溶液, 酚酞5滴左右。

不透明纸制杯子3内加入10毫升(10毫升浓硫酸:5毫升水配制) 硫酸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化学实验实例
趣味实验一:固体汽水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本趣味实验的原理及操作;
2、尝试并熟练各仪器的操作以及其中各种技能手段的运用;
3、了解固体汽水的制备过程。

二、实验原理:
固体汽水与液体汽水所不同的是:液体汽水中的CO
一般是通过加压的方法
2
是借助于原料中的碱性物质小苏打使其溶解在水中;而固体汽水中的CO
2
),与可食用的有机酸柠檬酸反应而产生的。

但是酸和碱混放在一起极(NaHCO
3
易发生作用,因此,为了提高贮藏的稳定性,通常是先将小苏打用天然胶进行包结,使其在固态是不与固态的柠檬酸反应;当放入水中,由于天然胶的溶解,便
出来。

其制备主要原理是将碳酸氢钠分散在明胶溶液可与酸反应,缓慢释放CO
2
中,然后烘干,接着于各种所需药品(香精,蔗糖,柠檬酸,色素)混合,饮用时取其部分,置于饮水器皿,倒入水溶解时柠檬酸会与碳酸氢钠反应,进而放出。

这样喝起来口感和液体汽水相似,味道也很不错反应方程式如下:
CO
2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研钵、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电热炉、电吹风
)、无水柠檬酸、蔗糖、食用香精、柠檬黄色素药品:明胶、小苏打(NaHCO
3
四、实验步骤:
1、制备明胶溶液:称取0.1g明胶,置于盛有10ml水的小烧杯中,使其充分
膨胀;然后微火加热(温度不宜过高,防止明胶变性),使其溶解,再冷却至室温,即得明胶溶液;
的小烧杯中,加入1mL明胶溶液,充分搅拌2、处理碱:在盛有2.5g NaHCO
3
混合均匀后,用电吹风充分吹干至粉末状;
放入研钵中,再加入4.5g 3、固体汽水的制备:将上述经明胶处理过的NaHCO
3
柠檬酸、4g 蔗糖、少量香精和色素,充分研磨混合均匀,即可得固体汽水。

往烧杯中加入50mL 水,搅拌至溶。

五、 注意事项:
1、处理碱时,加入的明胶溶液不易过多,否则会不容易干燥;
2、加热明胶溶液时,温度不易过高,因为明胶是蛋白质,高温会导致明胶变性。

趣味实验二:蓝色振荡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本趣味实验的原理及其操作;
2、尝试并熟练各仪器的操作以及其中各种技能手段的的运用;
3、了解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作用;
4、通过观察亚甲基蓝和亚甲基白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学习观察方法,体验对比实验法。

二、 实验原理:
亚甲基蓝是一种暗绿色晶体,溶于水和乙醇,亚甲基蓝的水溶液呈蓝色,在碱性条件下,蓝色亚甲基蓝很容易被葡萄糖还原为无色亚甲基白。

振荡此无色溶液时,溶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溶液中氧气溶解量就增多,氧气把亚甲基白氧化为亚甲基蓝,溶液又呈蓝色。

可以表示为:
亚甲基蓝溶液 亚甲基白溶液
大约2小时后,溶液最终变为无色,是由于葡萄糖消耗完毕,总反应式为:
S
N
N
CH 3
CH 3
N CH 3
H 3C
2C 6H 12O 6+O 22C 6H 12O 7-
如果有酚酞试剂滴加的话,我们会发现颜色变化中还会多了红色与紫色。

原因是当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时,滴加酚酞试剂滴加后溶液显红色。

所以:①当葡萄糖可把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时,由于溶液显强碱性,此时溶液呈红色;②搅拌或略微震荡条件下空气会把部分无色产物氧化为蓝色,由于红色与蓝色相混,由于颜色的混合效应,我们将看到此时溶液显紫色③剧烈震荡后,将会有更多的无色产物被氧化为蓝色的亚甲基蓝,这时由于蓝色过深,将会遮掩酚酞的红色,结果我们会看到溶液呈蓝色。

三、 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带空心塞的锥形瓶、托盘天平、药匙;
药品:NaOH固体、葡萄糖、亚甲基蓝乙醇溶液。

四、实验内容:
1、配制溶液:称取2g NaOH固体溶于50ml水中,再称取5.4g葡萄糖溶于30ml
水中,将配制好的溶液一齐倒入锥形瓶中,滴加3滴亚甲基蓝乙醇溶液,摇匀;
2、反应过程:开始时溶液呈蓝色,静置后蓝色逐渐消失,变为无色,并形成
斑纹结构;剧烈摇晃锥形瓶(或用玻璃管向溶液中吹气),可以看见溶液又变成蓝色;由于这个实验过程中包含的是一种热力学平衡,在2-3h后这个实验现象就完全消失,此时已达到了极限状态;
3、待溶液静置为无色后,往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轻微缓慢
持续振荡,溶液的颜色依次为紫红,紫色,最终变为蓝色。

静置后溶液的颜色又从蓝色→紫色→紫红色→红色这样转变,然后继续振荡,实验现象同上。

五、注意事项:
1、NaOH的用量太多或水浴加热的水温太高会导致葡萄糖在强碱性条件下形
成双键在不同位置的烯醇式和碳键断裂分解为醛,醛又聚合生成树脂状物质,最终溶液变黄失效;
2、亚甲基蓝溶液不可以滴加的过多,这样被还原所用的时间会增加并且被还
原所需要的葡萄糖的量也会增加,会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趣味实验三:便携式化学冰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本实验趣味实验的原理及其操作;
2、尝试并熟练各仪器的操作以及其中各种技能手段的的运用;
3、了解无机盐溶解的热效应;
4、探究实验中各物质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无机盐溶于水包括两个步骤:1.溶质分子的扩散过程;2.溶质分子的溶剂化过程;物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要看这两个过程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溶液的温度将降低;当吸收的热量小于放出的热量时,溶液的温度将升高。

硝酸铵、氯化铵等铵盐,溶于水时具有强烈吸热降温的性质,它们还可以从与其相接触的晶体盐中夺取结晶水而溶解吸热,利用这种性质,可以通过简单地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盐而制冷,制成化学“冰袋”。

该种便携式“冰袋”可应
用于需简便制冷的场合,如外出郊游时,对饮料和食品的保鲜、制冷。

本实验只
要是利用Na
2SO
4
·10H
2
O, NH
4
NO
3
, (NH
4
)
2
SO
4
混合后制作成的“冰袋”。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软质塑料袋、托盘天平、药匙;
药品:Na2SO4·10H2O、(NH4)2SO4、NH4NO3。

四、实验内容:
1、物质称取:分别称取24g Na
2SO
4
·10H
2
O、10g(NH
4
)
2
SO
4
、12.5g NH
4
NO
3
,研
细。

将其置于便携式封口塑料袋中,即得化学冰袋;
2、反应过程:使用时,用手揉合,使物料充分接触,即可发挥制冷作用;实
验中Na
2SO
4
·10H
2
O提供溶剂水;(NH
4
)
2
SO
4
、NH
4
NO
3
溶解吸收大量的热,起
到冷却的作用。

五、注意事项:
如若长期贮存化学冰袋,可将Na
2SO
4
·10H
2
O和(NH
4
)
2
SO
4
、NH
4
NO
3
、两种盐分
别装于两个便携式封口塑料袋中,使用时,再将两袋物料混合,即可发挥制冷效果。

六、实验反思:
1、制作固体汽水时,香精不要加的过多,否则会产生让人不愉快的气味;
2、做蓝色振荡实验室,亚甲基蓝乙醇溶液不能加的太少,否则会使实验现象
不明显,但也不能加的过多,否则也会使实验现象不明显;
3、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懂得如何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