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方法:尾数法
2018年上海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速算法之尾数法(例题)

2018年上海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速算法之尾数法(例题)上海公务员试题解题技巧,上海华图结合例题讲2018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法之尾数法。
资料分析当中以加减乘除运算为主,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加减运算,但是由于材料中数据位数比较多,如果一步一步硬算会比较慢,有必要掌握加减运算的运算技巧提升速度,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尾数法。
一、概念通过计算式子的末几位数从而确定选项的速算方法叫尾数法。
二、适用环境尾数法主要在加减运算中使用,乘法中偶尔也可以使用。
三、应用如果选项的末一位不同,则算原式的末一位;如果是选项的末两位不同,则算原式的末两位。
四、注意事项1.对位要对齐:当所给几个数的小数点后面位数不同时,需要先在末尾添0把位数补齐。
2.当运算式子中有多次加减运算时,可以先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例1.432.25+531.49+327.18=( )A.1391.98B.1290.92C.1291.83D.1290.45【解答】这是一道加减运算的计算,可以采用尾数法,观察发现四个选项的最后一位不同,那么只需要计算原式的最后一位即可,5+9+8尾数为2,故选择B。
例2.21.67+21.79+27.15+20.18+26.6+30.91=( )A.158.25B.150.28C.148.30D.148.26【解答】本题是加减运算,采用尾数法,观察选项发现四个选项的最后一位不同,那么计算原式的最后一位即可,由于原式当中第四个数26.6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而其它数小数点后都有两位数,在计算之前需要改写成26.60,则最后一位计算为7+9+5+8+0+1,尾数是0,故选择答案C。
例3.7323.2-230.7-3263.5-2353.1=( )A.1786.5B.1682.3C.1475.9D.1412.1【解答】本题是加减运算,采用尾数法,观察发现四个选项的最后一位不同,计算原式的最后一位即可,2-7-5-1=2-(7+5+1)=2-3尾数是9,故选答案C。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之尾数法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之尾数法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已开始,为了帮助大家提早备考,这里特整理了,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行测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备考。
下面为大家分享: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之尾数法。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之尾数法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在资料分析中考生可能会遇到十来个数字相加减的问题。
考生算起来既浪费时间又往往因不细心而出错。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多个数字的加减法的速算技巧--尾数法。
方法介绍尾数法是通过多位数中末尾的一位或几位数字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应用环境适用于简单的加减法中,选项的末位或末几位各不相同。
注意事项1.根据选项确定计算到末几位,选项末一位数字出现不同时使用末一位计算,末两位出现不同时使用末两位进行计算;2.当数位不一致时,应补0数位对齐;3.加减混合时,可先加后减。
方法应用1. 140.07+329.81+236.11+214.52=( )A.920.46B.920.58C.920.51D.920.10【答案】C。
中公解析:该式的计算类型为列式简单的加减法,且选项末一位数字均不一致,因此可以用尾数法计算。
通过计算末一位7+1+1+2=11,即末一位计算结果为1,选择C项。
2. 584.7+221.9+143.3+106.4=( )A.1054.3B.1055.3C.1056.3D.1057.3【答案】C。
中公解析:该式的计算类型为列式简单的加减法,且选项末两位数字均不一致,因此可以用尾数法计算。
通过计算末两位4.7+1.9+3.3+6.4=16.3,即末两位计算结果为6.3,选择C项。
3. 124.3+214.12+248.32+321.78=( )A.908.62B.908.52C.908.42D.908.32【答案】B。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公务员考试的选项设置,虽精度差别不小,但量级基本相同。所以我们在计算时无需过多考 虑小数点、百分号等对数量级有影响的因素,只需考虑相关数字的前几位,用他们来估算结果的 前几位数字即可。具体方法为: (1)如果选项首位不同,取前两位,第三位需要四舍五入: (2)如果选项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取前三位,第四位四舍五入; (3)如果选项首两位或者三位相同,不截位,精确计算。 常见形式
3 37.5% 8
5 62.5% 8
1 11.1% 9
5 55.6% 9
8 88.9% 9
1 9.1% 11
1 8.3% 12
1 7.7% 13
1 7.1% 14
1 6.7% 15
注 : 运 用
1 1 m% n% , 上 表 的 数 字 可 以 反 过 来 运 用 , 例 如 n m
【答案】C。根据基期量公式: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 ,代入材料中数据,银行间债券 市场发行债券 3927.9+5780.5≈9709,减少率 4.7% <5%,利用化除为乘公式,则 2013 年 1—2 月 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约为: 9709/ (1-4.7%)≈ 9709+9709× 4.7%≈ 9709+470=10179。因 此,选择 C 选项。
【答案】B。2012 年某市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 51.52 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比重为 90.90%, 所 以 2012 年 该 市 应 参 加 生 育 保 险 的 人 数 为
51.52 ,首位商 5,排除 C、D 选项。由于 90.9%
51.52 51.52 51.52 ,因此,选择 B 选项。 90.9% 100%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基础方法与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基础方法与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快速地完成资料分析题目,掌握基础方法和速算技巧是关键。
一、基础方法(一)读题读题是资料分析的第一步,要准确理解题目所问,明确需要从给定的资料中提取哪些信息。
在阅读题目时,要注意关键词,如时间、主体、数据类型等,以便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二)查找数据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在给定的资料中查找相应的数据。
资料通常包括图表、文字等形式,要熟悉各种资料的结构和特点,提高查找数据的效率。
(三)列式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关系,列出正确的算式。
常见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百分数、平均数、增长率等的计算。
(四)计算计算是资料分析的核心环节之一,但在行测考试中,并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快速估算出结果。
二、速算技巧(一)尾数法当选项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算式的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 1234 + 5678,只需要计算 4 + 8 的尾数即可判断答案的尾数。
(二)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比如计算 12345÷234,先计算 123÷23 得到首位数字。
(三)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接近的分数,如 25% = 1/4,125% = 1/8 等,从而简化计算。
(四)有效数字法根据选项的差距,对数据进行取舍,保留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五)同位比较法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通过比较分子与分母的变化速度来判断大小。
三、实战应用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
【例题】2019 年,某地区的 GDP 为 12345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5%。
2018 年该地区的 GDP 是多少亿元?首先,读题明确要求计算 2018 年的 GDP,即基期量。
其次,查找数据找到 2019 年的 GDP 为 12345 亿元,增长率为 15%。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三大技巧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三大技巧从历年考试资料分析部分题目的特点来看,算式数据的计算利用常见的技巧化简之后即可估算出答案的范围,从而排除误项,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专家认为在解资料分析题目时有几种常见的技巧,需要考生重点掌握,从而快速辅助考生解资料分析题目。
技巧一:尾数法、首数法——尾数、首数判断选答案尾数法,主要指由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被运用于和、差的计算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
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运用最广泛。
例题1: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139862亿元B.147953亿元C.148632亿元D.151429亿元中公解析: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025+70070+57767,观察选项发现后两位数据完全不同,可以根据后两位的尾数来判断答案,尾数相加为25+70+67=1(62),选A。
● 小提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例题2:2010年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购置价格全国平均约为( )。
A.3438元/平方米B.1578元/平方米C.2439元/平方米D.4420元/平方米技巧二:范围限定法——限定算式数据范围选答案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
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与2007年度相比,2008年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房屋面积”增长最快的是:A.新疆B.山东C.吉林D.云南技巧三:乘除法转化法——除法化乘法简化计算乘除法转化法是只在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国家公事员考试行测暑期向前冲资料分析数据计算技术

一、尾数法尾数法要紧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信选项,因此假设选项中末尾一名或几位各不相同,能够通过尾数法判定答案。
在资料分析中经常使用于和、差的计算,偶然用于乘积的计算。
尾数能够指结果的最末一名或几位数字。
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取得的。
例如:2452+613=3065,和的尾数5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2再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3取得的。
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取得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
例如:2452-613=1839,差的尾数9是由被减数的尾数2借位后再减去减数的尾数3取得的。
两个整数相乘,若是积的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取得的。
例如:2452×613=1503076,积的尾数6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2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3取得的。
二、首数法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信选项的一种方式。
除适用于选项中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各不相同的情形外,还可用于分数的大小比较,如各分数的分子、分母位数相同,可依照化为小数时的首数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分数。
首数法一样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最经常使用。
两个数相加,若是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和的首数是由一个加数的首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首数取得的,但还要考虑首位后面的数相加后是不是能进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和的首数与较大的加数一致或为较大的加数的首数加1。
例如:3288+2216,百位没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2=5,首数为5;3888+2716,百位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1+2=6,首数为6。
两个数相减,若是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差的首数是被减数的首数减去减数的首数取得的,但还要考虑被减数首位后面的数是不是需要借位。
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差的首数与较大的数一致或是较大的数的首数减1(借位时)。
例如:3888-216,被减数百位数字作差时不需要借位,那么差的首数与较大的数3888首数一致,首数为3;5288-2316,被减数的百位数字作差时需要借位,那么差的首数为5-1-2=2,首数为2。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尾数法在行测考题当中进行巧妙应用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尾数法在行测考题当中进行巧妙应用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以下是国考行测方面的备考指导。
在历来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公务员考试当中,对于行测资料分析题来说,尾数法的应用必不可少,能够很大的提高我们的做题效率,节省时间,而且准确率较高。
这样的题目通常是在求和的题目中出现,针对这类的繁琐大数字的求和问题,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尾数法去作答。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简单地了解一下尾数法。
此方法主要是应用在资料分析的加法或减法运算中。
顾名思义,当你根据问题列出的式子就是a+b+c+d的形式时,就可以利用尾数法。
首先列出的式子是加法(减法),其次观察选项,如果选项最后一位不同,那么只要把列出的式子最后一位相加即可;如果选项的最后一位相同但是倒数第二位不同,只需要把列出的式子的最后两位相加即可。
例1.341.35+521.49+619.18=()A.1482.02B.1484.98C.1488.83D.1490.45【中公解析】很明显式子是加法形式,观察选项可发现最后一位不同,那么只要把式子的最后一位相加即可,5+9+8=22尾数是2,故答案选A。
一、适用环境加减法求和运算二、注意事项1.精准数位必须相同2.加减混合运算,先加后减,减法不够时注意借位。
3.有小数,看小数点到几位,一定要保持一致。
【例1】123.15+551.49+235.18=( )A.909.82B.908.23C.910.86D.909.45【中公解析】在这道题中,是加减运算,可以采用尾数法。
2020国考资料分析:错位加减原理巧解行测资料分析比较问题

2020国考资料分析:错位加减原理巧解行测资料分析比较问题在行测资料分析当中,需要我们比较若干个式子的大小关系从而进行选择的考法几乎每套题都会涉及到,其中最常见的三种考法有:1.通过比较四个选项求最大最小值的问题。
2.四五个量按大小进行排序后求排序正确的选项。
3.最后一题是某个选项需要判断大小关系是否正确。
对于这种涉及多个数连比的情况,如果不按一定规则和方法操作的话其实是挺浪费时间的,而且容易出错,下面中公教育就通过两个例子介绍一种解决多个数连比的思想:利用错位加减原理先变简单再比较。
以上就是利用错位加减法原理解决比较类题目的思路,对于大部分观察起来很接近的式子比较大小都适用,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可以多加练习,多一个方法多一重保障。
以下是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尾数法巧解计算题行测资料分析考试中,我们通常会被计算弄得心烦意乱。
确实,资料分析的材料往往来自于统计局的官网,而相关数据不仅大而且复杂,所以我们通常会被计算问题弄的手足无措。
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就来教教大家如何利用选项,精准的进行加减运算。
其实很多考生都会有一个误解,加减运算这不是小学时候学习的吗?这我难道还不会吗?其实加减法计算对于大家来说可能真没有问题,但是如何快速而且精算计算出结果,就有问题了,比如看下面这道题:379+265+344=?A、976B、877C、988D、989【中公解析】相信这道题真让大家选出答案来也没问题,但是能不能快速而且口算就得出结果呢?相信还是有难度的,其实在这里啊,可以去观察选项,大家有没有发现,选项的末一位都是不相同的,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不同去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加减法运算都是从尾数开始计算的,所以我们只需要根据选项的尾数不同去计算就可以了。
这道题,三个数的尾数:9+5+4=X8.答案直接就可以选择C选项了。
这种方法是不是既精确又快速呀,当然尾数法也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第一、选项尾几位不同计算加减几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方法:尾数法
众所周知,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一直是行测部分的得分题目,但是在考
试过程中,大家经常会遇到数字太大,计算时间较长等困扰。为了让大家能够既
准确又迅速地计算出正确答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方法——
尾数法。
什么是尾数法呢?尾数法就是利用数字的末一位或者末几位来计算从而得到
答案的方法。在资料分析中,只有加、减法可以应用尾数法,而涉及到乘、除法
的不可以用。
我们先来看一道计算,了解一下尾数法。
例1:2391+24981+491716=()
A.519082 B.519084 C.519086 D. 519088
中公解析:在计算过程中,先观察选项,可知选项的最后一位数字不同,因
此要选取最后一位数字来计算,即1+1+6=8,选取尾数是8的数,因此答案选
择D项。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道例题,将尾数法具体应用一下。
例2:2018年,某市生产总值有显著提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99.1
亿元,同比增长9.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976.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三产
业增加值为4761.8亿元,同比增长12.8%。问,2018年,该市的生产总值为
多少亿元?
A.9048.6 B.9137.6 C.9156.8 D.9169.6
中公解析:根据题目可知,所求为“2018年,该市的生产总值为多少亿元”,
由题中所给数据可知“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9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3976.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761.8亿元。”由于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则所求为399.1+3976.7+4761.8,观察
选项,发现选项中末两位数字出现不同,即选择末两位数字来计算,
91+67+18=176,故答案选择尾数是76的数,选择B项。
对于利用尾数法计算,整体计算难度不大,但需要大家在做题过程中注意两
点,一是注意要数位对齐,如果没有的数字的数位可以用0来占位,避免产生计
算错误;二是注意借位,即当在做减法计算时,如1-9不够减的情况下,需要变
成11-9=2。
以上就是典型的利用尾数法解决资料分析的计算问题,在解题过程中,需要
大家认真读题,准确列式,如果列式为加、减法时,我们可以根据选项数字特点,
选择计算数字,从而快速得到答案。希望大家多多练习,熟练掌握,取得不错成
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