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微球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聚乳酸材料性能改进研究进展

聚乳酸材料性能改进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23-04-20基金项目: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号:S202210101005、S202210101008)作者简介:王培(1982-),女,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及应用,***************;通讯联系人:冯嘉玮(2002-),女,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

聚乳酸材料性能改进研究进展王 培,冯嘉玮,邓祎慧,刘雪微,张 帅(衡水学院 应用化学系,河北 衡水 053000)摘要:聚乳酸(polylacticacid ,PLA )是一种以植物资源为原料合成的聚酯,主要应用于医学、生物、环境保护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聚乳酸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用途,必须通过改性提高其加工与应用性能。

从物理改性、化学改性方面综述了PLA 性能改进的研究进展。

旨在保留PLA 性能的优势,为拓宽PLA 应用市场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聚乳酸;物理改性;化学改性doi :10.3969/j.issn.1008-553X.2024.02.003中图分类号:O64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53X (2024)02-0009-05安 徽 化 工ANHUI CHEMICAL INDUSTRYVol.50,No.2Apr.2024第50卷,第2期2024年4月聚乳酸(PLA ),又称聚丙交酯或聚羟基丙酸,一种重要的乳酸衍生物,是由乳酸单体缩聚而成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1]。

因其具有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及易于加工等特性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之一,是唯一具有优良抑菌及抗霉特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PLA 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包装材料、纤维、非织造物、建筑、农业等领域。

在医疗卫生方面,PLA 已应用于可降解手术缝合线、缓释药物载体[2]、医用伤口敷料[3]、3D 多孔聚乳酸支架[4]、人工皮肤[5]口腔固定材料、眼科材料等方面。

医美注射用聚乳酸微球的发展

医美注射用聚乳酸微球的发展

医美用聚乳酸微球发展由于日益增长的老龄化人口关注身体外观,寻求面部和身体非手术年轻化的患者数量持续增加。

希望保持年轻外观和吸引力的女性占所有美容手术的92%。

男性热衷于保持与雄性有关的身体特征。

千禧一代也越来越关注保持他们的美丽和青春。

在各种治疗方法中,已经开发了不同的微创技术,目前皮肤填充剂在肉毒杆菌毒素A型(BTA)之后位居第二。

它们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

皮肤填充剂通过填充相关区域来恢复体积损失,以纠正皱纹并改善面部轮廓。

使用皮肤填充剂的美容手术数量从2011年的160万增加到2020年的340万。

在可吸收类别的皮肤填充剂中,交联透明质酸(HA)位居榜首,其次是以诱导天然胶原蛋白产生为特性的胶原蛋白刺激剂。

后者由聚合物制成,例如聚己内酯(PCL;Ellansé,30%微球;Sinclair Pharmaceuticals,伦敦,英国),聚L-乳酸(PLLA,Sculptra 150 mg/瓶;Galderma,La Tour-de-Peilz,瑞士;其他基于PLLA的产品,Lanluma V [210 mg/瓶] 和Lanluma X [630 mg/瓶],Sinclair Pharmaceuticals,伦敦,英国),以及陶瓷材料,羟基磷灰石(CaHA,Radiesse 30%微球;Merz Aesthetics,法兰克福,德国;其他基于CaHA的产品,Crystalys Luminera 55.7%微球;Allergan Aesthetics,AbbVie集团,美国)。

除了它们的不同成分、配方、产品准备和注射方式外,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降解动力学、效能水平和作用持续时间。

脂肪族聚酯,PCL和PLLA,通过酯键的水解缓慢降解,并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其中PCL持续时间最长。

羟基磷灰石通过不同的机制更快地降解。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Bellafill 20%微球在牛胶原蛋白中,Suneva Medical,加利福尼亚,美国)是一种永久性聚合物,在欧洲由于这一特性而使用有限。

布洛芬_聚乳酸(IBU_PLLA)缓释微球制备与表征20110531

布洛芬_聚乳酸(IBU_PLLA)缓释微球制备与表征20110531

布洛芬/聚乳酸(IBU/PLLA)缓释微球制备与表征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溶剂挥发法用于缓释微球的制备;2、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应用;3、掌握药物包封率的测定二、实验基本原理布洛芬(ibuprofen, IBU)化学名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分子式C13H18O2,是临床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但布洛芬生物半衰期短,欲保持有效治疗浓度,患者须频繁服药,普通片剂生物利用度低,且其胃肠道刺激作用较大。

为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副作用,延长作用时间,往往需要制成口服缓释制剂。

聚乳酸(PL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优良材料,无毒,无刺激,在自然界中降解后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对环境无污染。

早在1995年,PLA就被FDA 批准作为药物输送的高分子载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PLA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如用于医药领域的手术缝合线、眼科材料、骨科材料等。

本实验主要是以PLLA 为载体,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布洛芬/聚乳酸(IBU/PLLA)缓释微球。

三、实验原料与仪器1、原料线形聚L-乳酸(PLLA),实验室合成;布洛芬(IBU),湖北百科格莱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C100-071188M;二氯甲烷(DCM),分析纯;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PV A-244,工业级,预先配置成约4-5%的水溶液。

冰块。

2、仪器设备UV2300紫外-分光光度计;光学显微镜;磁力搅拌器(可加热);烧杯(4个),带盖样品瓶(1个),5mL玻璃注射器、磁力搅拌子,抽滤瓶,滤纸,水循环真空泵,载玻片、温度计、一次性吸管、天平四、实验内容与方法1、采用o/w溶剂挥发法制备布洛芬/聚乳酸(IBU/PLLA)缓释微球。

(1)称取一定量的IBU(150mg)、PLA(300mg),溶于一定量(3-5mL)的DCM中,振动、摇匀,待PLA和IBU全部溶解(需5~10min),制备得到油相;(2)在冰水浴的条件下,用5mL注射器吸取全部油相,在一定搅拌速度(磁力搅拌器能达到的最大速度的稳定搅拌)下,用注射器将油相注入到100mL一定浓度(0.5%)的PV A水溶液中(其中,注射器的针头应在液面1cm以下),油相注射完后,再继续高速分散5min后;用蒸馏水清洗注射器及装油相的瓶子,收集清洗液(残液),记录残液体积(V1)。

PLA微球的研究进展

PLA微球的研究进展

PLA微球的研究进展PLA微球,也称为聚乳酸微球,是一种微米级别的粒子,由聚乳酸(PLA)材料制成。

近年来,PLA微球在药物传递系统、组织工程、仿生材料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本文将从制备方法、药物传递系统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对PLA微球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制备方法是PLA微球研究的重点之一、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单相溶剂蒸发法、水油乳化法、硅油乳化法和控制释放方法等。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溶剂的选择、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优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PLA微球的产率和质量。

同时,采用控制释放方法可以进一步调节微球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

其次,PLA微球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药物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包裹在PLA微球内部,然后在体内释放。

通过调节PLA微球的粒径和壳厚,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在PLA 微球表面包覆特定的功能性分子,实现针对性的药物传递。

这些创新的设计有望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此外,PLA微球还在组织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PLA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可塑性,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

PLA微球可以用作载药支架,促进细胞生长和组织再生;在组织工程模板中,可以提供细胞定植的支撑结构和3D空间;还可以用于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帮助创面愈合。

最后,PLA微球还在仿生材料领域表现出潜力。

仿生材料是模仿自然界的设计原理和结构特点,应用于工程和制造领域。

PLA微球作为仿生材料的一种,可以通过变化处理方式和组织结构,实现一系列机械性能、物化性能和生物性能的调控。

这使得PLA微球在仿生材料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人工骨骼、人工心脏瓣膜等。

综上所述,近年来PLA微球的研究进展迅猛,不仅在药物传递系统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而且在组织工程和仿生材料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虽然还存在一些挑战,如制备工艺的优化、药物释放机制的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的难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者的努力,相信PLA微球将在未来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制备微球的工艺研究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制备微球的工艺研究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制备微球的工艺研究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绿色环保产品的出现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在环境保护方面,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制备微球技术成为了当今营造具有洁净环境的关键。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聚乳酸的合成工艺,探索聚乳酸制备微球的有效保护环境的方法。

聚乳酸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热塑性高分子。

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低毒性、低粘度、低溶解性及降解性能等优点,可以用于制造生物活性材料、药物缓释剂等现代新型材料。

由于聚乳酸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可以有效避免影响生态环境,且可以方便回收利用,因此在环保材料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乳酸制备微球的工艺主要包括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单体经过调整的PH值,以满足反应所需要的条件。

除此之外,在聚合过程中还需要加入结合剂和分散剂,以确保聚乳酸分子能够聚集在一起,形成微球状结构。

此外,在聚乳酸反应过程中,还要加入抗氧化剂,以防止聚乳酸在反应过程中的氧化。

聚乳酸制备的微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防水性、粘附性和抗菌性等特性。

此外,聚乳酸微球还具有卓越的抗摩擦性,易于吸附粉尘和污染物,可以有效保护环境。

此外,聚乳酸微球具有延展性,抗冲击性强,可以提高涂料的材料质量,减少涂料的消耗,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

另外,聚乳酸微球可以应用于制备抗火药、抗湿药和抗污药,以有效防止建筑物、车辆表面的腐蚀,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聚乳酸制备的微球是一种具有有效保护环境的绿色材料,可以为环境友好的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

但是,在聚乳酸制备微球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开发出更高质量的聚乳酸材料,以满足环保需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综上所述,聚乳酸制备微球技术将为环境保护增添新颜色,因此,未来聚乳酸材料在环保产业中的应用前景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将聚乳酸的研究拓展到其他新型材料的开发中,为保护环境作出更多的贡献。

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张海龙;高玲美;邵洪伟【摘要】目的介绍聚乳酸载药微球的研究情况.方法查阅数据库相关文献,较全面介绍了聚乳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现状.结果聚乳酸载药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客性、生物降解性、靶向性和控释性,在目前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结论聚乳酸载药微球在药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年(卷),期】2010(025)002【总页数】3页(P158-160)【关键词】聚乳酸载药微球;制备方法;靶向性【作者】张海龙;高玲美;邵洪伟【作者单位】山东教育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东,济南,250013;山东教育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东,济南,250013;山东教育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or polylactide, PLA)是以速生资源玉米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制得乳酸,再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

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copolymers of polylactic and polyglycolic acids, PLGA)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同时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在人体内最终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可用于人体的生物降解材料。

多肽、蛋白质药物在胃肠道内稳定性差,易变性、易被消化酶解,影响了其口服用药的生物利用度。

因此采用以聚乳酸及其共聚物为代表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骨架材料,包裹多肽、蛋白质药物制成缓释微球制剂,成为制剂研究的热点[1]。

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聚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外观形态、释放机理等方面已做了大量研究。

制备聚乳酸微球,可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微球的粒径分布、微球的释药速率等要求,选择适当的制备方法。

1.1 复乳-液中干燥法将药物的水溶液或混悬液加入到溶有聚合物的有机相中,搅拌或超声振荡使成初乳(W/O型),再转入到含有稳定剂的水溶液中,匀化成复乳(W/O/W型),除去有机溶剂,洗涤干燥即得。

聚酰亚胺微球的研究现状

聚酰亚胺微球的研究现状
优 良特性 , 粒 径可控 ; 于分 离纯 化 , 择性 好 、 且 用 选 耐 溶剂 、 寸稳 定 ; 尺 用于药 物 载体 , 稳定 性高 , 细胞膜 与 相 容性好 , 过一 定 的阻 塞剂 可达 到缓 释 、 向的功 通 靶
为一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开始于 2 世纪 5 O 0年代。 到 目前 为止 , 酰 亚 胺 有 2 聚 O多 个 大 品 种 。均 苯 型 P【 的主要 生产企 业 有 美 国 D Pn 和 M nat、 I 2 uot o sno 日
高温下的应用, 比如作为长期 处于高温工况 的催化 剂载体的应用等 。聚酰亚胺微球 由于既有聚酰亚胺 的特点 , 又表现出聚合物微球 比表面积大 、 吸附性强 及凝集作用大等特性 , 而有着广 阔的应用 前景 。例 如 , 于催化 剂 载体 , 有 耐 磨 、 用 具 耐溶 剂 及 耐 高 温 等
等。我们按照制备微球 的工 艺过程将 P 实体微球 I 的制备方法分为 3大类。
21 0 1年 8月
卢建军等 , 聚酰亚胺微球 的研究现状
・1 ・ 9
1 1 先制 得 P A微 球 , 亚胺化 为 P 微 球 . A 再 I
为沉 淀 法 。
选择 P A的不 良溶剂a a 二胺为反应物 , 一 N 甲基吡 咯烷酮 ( M ) N P 为分散溶剂 , 制备 了高结晶性 的聚酰 亚胺微球 , 粒径为 1p 一 0 。制备步骤为 : . 1 m m 首 先, 由酸酐和二胺以 N P为溶剂合成聚酰胺酸。然 M 后 , 聚酰胺 酸 均相 溶 液在 10c 2 0℃ 条 件下 将 5 =一 0 I 加热 2h 4h 一 。通过加热处理 , 聚酰胺 酸逐步转化 成聚酰亚胺 , 同时从溶剂中沉淀出来形成微球 , 残余 的聚酰胺酸基团起到稳定微球的作用 。将得到的微 球在 4 0o条件下加热 1 , 0 C 得到高结 晶度 的聚酰亚 h

聚乳酸材料在3D打印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聚乳酸材料在3D打印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聚乳酸材料在3D打印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创新的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而聚乳酸(PLA)材料,作为一种生物降解塑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环保性以及优良的加工性能,在3D 打印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概述聚乳酸材料在3D打印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了解聚乳酸材料在3D打印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一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聚乳酸材料的特性聚乳酸(PLA)是一种生物降解塑料,由可再生植物资源(例如玉米)提取出的淀粉原料制成。

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使得它在3D打印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这意味着它在人体内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且在自然环境中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从而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因此,PLA在医疗和生物领域的应用中表现出巨大的潜力。

PLA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在3D打印过程中,PLA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和较低的熔融粘度,使得打印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PLA的打印温度适中,不需要过高的打印温度,这有助于延长3D打印机的使用寿命。

PLA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

虽然其强度和硬度相对较低,但PLA 具有较高的抗拉伸强度和抗弯曲强度,能够满足大多数3D打印应用的需求。

同时,PLA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其性能稳定。

PLA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由于它是从可再生植物资源中提取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PLA的降解产物为乳酸,可以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从而实现真正的循环利用。

聚乳酸材料的优良特性使其在3D打印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LA材料在3D打印中的研究与应用将会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C
CH3
ll C
HO[OCCH(CH3)]nOH
2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PLA微球的特点
微球:是指药物被溶解、分散或被吸附在药物载 体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中而形成的骨架型球形微 粒 PLA微球的特点: (1)性质稳定; (2)有适宜的释放速率; (3)无毒、无刺激性; (4)能与主药配伍,不影响药物的含量测定; (5)有一定的强度及可塑性; (6)具有符合要求的黏度、渗透性、溶解性等。
5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

聚乳酸基本结构是乳酸,其两种制备方法:
(1)直接法:由乳酸通过缩合直接制备聚乳酸 优点:成本低。 缺点:产生高分子量PLA非常困难。
(2)间接法:乳酸首先经过脱水 、缩聚和热降解得 到丙交醋 ,高纯丙交醋在一定催化体系下开环聚 合成聚乳酸(主要)

4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聚乳酸的应用



用可降解的生物高分子作药物载体长期植入体内 后,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并可实现药物的 靶向释放,提高药效。 目前,PLA微球作为多肽、蛋白类药物的载体己 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基因治疗、肿瘤治疗、骨缺 损修复、眼科等众多领域中。 L-PLA is used as sutures and dental, orthopedic, and drug delivery devices. D,L-PLA is used mainly for drug delivery. Both are of interest in the area of tissue engineering.
PLA微球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聚乳酸简介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 起来的新型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单个的乳酸分子中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多个乳酸分 子在一起,-OH与别的分子的-COOH脱水缩合,-COOH与 别的分子的-OH脱水缩合,就这样,它们手拉手形成了 聚合物,叫做聚乳酸. 聚乳酸也称为聚丙交酯,属于聚 酯家族 H O
微球的表征
1.形态、结构与粒径

理想的微囊应为大小均匀的球形,囊与囊之间不粘连,分散性好, 便于制成制剂。 微囊本身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弹性,通常加入丙二醇、甘油等 增塑剂改善可塑性。 囊心物大小:通常要求微囊的粒径小于10 µm,囊心物粒径应为 1-2 µm,要求微囊粒径小于50 µm ,则囊心物的粒径应为6 µm以 下。 囊材的用量:一般药物粒子越小,表面积越大,所需囊材越多。 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备方法影响微囊的粒径。

11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今后的研究重点
今后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研究的重点是: 1)对聚乳酸类材料进行本体结构改性,接枝生物活性因子; 2)多途径的研究聚乳酸的直接合成,降低其生产成本; 3)继续改进聚乳酸的合成工艺条件,生产相对分子质量高的聚 乳酸,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4)据实际需要调节聚乳酸的吸水性及降解速率,通过分子设计 合成具有不同组成和特定结构的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开发各 种新用途的聚乳酸材料: 5)研制无毒、高活性、反应条件温和、可控聚合物分子量及分 布的催化剂
由于聚合物的分子量与结晶度的不同,可使材料特性的变化空间很大,所以因不同 应用的产品,将PLA做不同的修饰。
7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聚乳酸载药微球制备演示(W/O/W法)
PLA溶液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P L A臵于小烧杯中, 量取适量二氯甲烷溶解P L A。
明胶固定
•取1 0 0 ml 一定浓度的明胶水溶 液注入5 0 0 ml 加有一定量吐温8 0 的三颈瓶中混匀
加入主药
•待 P L A溶解,准确量取一定量硫酸庆大霉素液加入P L A 的二氯 甲烷液中,搅拌并超声乳化1 0 min迅速将乳 液逐滴加入到高速搅拌着的明胶水溶液中,继续搅 拌并超声1 0 mi n 。后降至低速 继续室温搅拌3 h ,挥发 二氯 甲烷。
•3 0 0 0 r / mi n 离心、过滤 、蒸馏水洗2 ~ 3 次, 真空干燥、过筛、称重、收集微球。

2.影响微球/囊粒径的因素



制备温度与搅拌速度:不同制备方法,温度要求各异,速度越高, 14 粒径越小;无限制的提高速度,又可能使微囊合并,转而使粒径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微球与微囊的表征
3.微球中药物的释放机制


扩散
囊壁的溶解

囊壁的消化与降解 粒径:粒径越小,表面剂越大,释放越快。
成形
8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成功范例
(1)丹皮酚聚乳酸
平均D =23.35um,体外释药在PBS缓冲液24h 快速释放 44.64%,达到最低有效治疗浓度,以后每天释药量 2%左右,4d累计51.3%。
(2)尼莫地平聚乳酸
平均D=61.7um,载药量为53.2%,包封率为86.2%, 20d累计78.2%。
16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常用的囊材
可分为三类:
(1)天然高分子囊材
天然高分子是最常用的囊材,因其无毒、稳定、成膜性好。 明胶、阿拉伯胶、壳多糖 海藻酸盐Alginate 系多糖类化合物,常用稀碱从褐藻中提取而得。海藻酸钠可溶于不同温度 的水中,不溶于乙醇、乙醚及其它有机溶剂,不同产品的粘度有差异。 因海藻酸钙不溶于水,故可用海藻酸钠。加CaCl2可使之固化成球/囊, 常 用量10g/L。 不宜热压灭菌,低温加热80℃、30分钟可促使海藻酸盐断键;膜过滤除菌 其粘度和分子量都不变。 白蛋白Albumin 系从人或动物血液中分离提取而得。变性后无抗原性,是一种较理想的微 囊化载体材料。
17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2)半合成高分子囊材
其特点是毒性少、黏度大、成盐后溶解度增大。 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纤维素酞酸酯、乙基纤维素 、 甲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
(3)合成高分子囊材
其特点是无毒、成膜及成球性好、化学稳定性高,可 用于注射。 如聚碳酯、聚氨基酸、PLA。
18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12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补充 :药物微球的几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是粒径为5µm—2mm的微囊 20世纪80年代发展了1—10µm的微粒。能显著 延长药效、降低毒性、提高活性和生物利用度

第三代产品将微粒导入到体内特定靶部位而发 挥药效。
13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3)辛伐他汀聚乳酸 (4)美司钠聚乳酸 (5)布比卡因聚乳酸
9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突释问题
制剂在进入体内的第一天前后会迅速大量地释 放药物,这种现象被称为“突释” 突释现象是由于早期微球表面聚集一定量药物 和内外浓度差引起 突释会迅速达到最低血药浓度,但是突释过大 会引起局部不良反应。
囊壁的厚度:囊壁越厚,释放越慢。
15
4.影响微球药物释放速度的因素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研究进展
目前已有 35种重要治疗药物上市。 重点是应用DNA重组技术开发可应用于临床的多 肽、蛋白、酶、激素、疫苗、细胞生长因子及单 克隆抗体等。 目前已有几十种生物技术药物正在接受FDA审评 (包括I—III期临床及FDA评估 ), 700种药物处于早 期研究阶段 (研究与临床前 ) 还有 200种以上药物 已进入最后批准阶段 (Ⅲ期临床与FDA评估) 。生 物技术药物的基本剂型是冻干粉针剂。 长效、缓释微球注射剂很有应用前景的新剂型, 如缓释 1至 3个月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类似物微球注射剂已经上市。
优点:可顺利产生10万以上分子量的。 缺点:成本高。
6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聚乳酸的制备流程
我们主要说说较常用的开环聚合方法,它的制程大致是这样的:
1)取材
将玉米等壳类作物碾碎后,从中提取淀粉,然后将淀粉制成未精化的葡萄糖。现在 很多高技术已克服减去了碾碎的过程,直接从大量的农作物中提取原料。
10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展望
聚乳酸是绿色环保材料是在二十一世纪具有重要发 展前景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1)缺乏生物活性,进行仿生设计,制备具有模仿细 胞微环境的聚乳酸生物活性材料或是制备具有特异 性生物功能的聚乳酸生物活性医用材料,是今后一 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2)聚乳酸过高的价格阻碍了它的应用。目前,聚乳 酸主要用于高附加值的医用材料,还未能广泛应用 于其他行业。

3
聚乳酸微球的进展
2010/12/8
聚乳酸的性能
聚乳酸(PLA)是一种典型的合成类可完全生物解材 料 (1)以水解为主要形式,通常不需要特殊水解酶, 降解产物可参加体内循环,最终以二氧化碳和水 的形式排出体外,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2)聚乳酸的力学性能主要受其结晶度的影响。聚乳 酸的结晶度和其分子量有直接的关系。需要根据 医学上不同的要求制备不同分子量的聚乳酸. (3)聚乳酸作为医用生物材料应用重点是其无毒性而 且具有防粘连、诱导骨生长及逐步降解、吸收等 特性。 (4) 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医用高分子材 料。
2010/12/8
载药量=微囊中的药量/微囊的总重量 包封率=微囊中的药量/添加的总药量

19
2)发酵
以类似生产啤酒或酒精的方式来发酵葡萄糖,而葡萄糖发酵后变成类似于食物添加用于人体 肌肉组织内中的乳酸。
3)中间型产物
将乳酸单体以特殊的浓缩制程,转变成中间型产物——减水乳酸,即丙交酯。 4)聚合 丙交酯单体经过真空净化后,再以一种不使用溶剂的溶解制程来完成开环的动作, 使单体聚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