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姑中学高二下中期考试
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淄川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二语文下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本卷须知:1.2.单项选择按照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余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套本套试卷上无效。
第一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生在世,终究为的什么?终究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答复得很,我们假设是不能答复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思吗?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有数种:第一是HY家,像那佛教家说:世界本来是个幻象,人生本来无生;“真如〞①本性为“无明〞②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什么世界,还有什么人生呢?又像那耶稣教说:人类本是HY用土造成的,死后仍旧变为泥土;那生在世上信从HY的,灵魂升天;不信HY的,便魂归地狱,永无超生的希望。
第二是哲学家,像那孔、孟一流人物,专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大道德家、大政治家,为人生最大的目的。
又像那老、庄的意见,以为万事万物都应当顺应自然;人生知足,便可常乐,万万不可强求。
又像那墨翟主张牺牲自己,利益别人为人生义务。
又像那杨朱主张尊重自己的意志,不必对别人讲什么道德。
又像那德国人尼采也是主张尊重个人的意志,发挥个人的天才,成为一个大艺术家、大事业家,被叫作寻常人以上的“超人〞,才算是人生目的;什么仁义道德,都是骗人的说法。
第三是科学家,科学家说人类也是自然界一种物质,没有什么灵魂;生存的时候,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那么所支配;死后物质分散,另变一种作用,没有联续的记忆和知觉。
这些人所说的道理,各个不同。
人生在世,终究为的什么?应该怎样呢?我想佛教家所说的话,未免太迂阔。
个人的生灭,虽然是幻象,世界人生之全体,能说不是真实存在吗?人生“真如〞性中,何以突然有“无明〞呢?既然有了“无明〞,众生的“无明〞,何以突然都能灭尽呢?“无明〞既然不灭,一切生灭现象,何以能免呢?一切生灭现象既不能免,吾人人生在世,便要想想终究为的什么,应该怎样才是。
湖北省孝感高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湖北省孝感高中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熟稔rěn逋慢bū赍发jī赏赉lài不省人事xǐngB.岑寂cén玷辱diàn朔风shuò搠倒shuò一蹴而就cūC.拔擢zhuó纯粹cuì庇佑pì孤僻pì命途多舛chuǎnD.央浼miǎn拮据jié坍缩tān彤云tóng咬文嚼字jiáo【答案解析】A(B.一蹴而就cùC.庇佑bìD.央浼měi)2下列各项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苍桑通宵哀声叹气没精打采不落于言筌B.惆怅请缨陈词乱调茕茕孑立此时无声胜有声C.辐射陨首锱铢必较不可思异唯陈言之务去D.窈窕噩梦模棱两可通货膨胀言有尽而意无穷【答案解析】D(A.沧桑唉声叹气B.陈词滥调C.不可思议)3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道德水平的日益滑坡制约着中国的发展,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尚未太晚。
B.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现场交流暨研讨会上,一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
C.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
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世纪之交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D.歌手在灯光璀璨的舞台上故作深沉的歌词,被赋予了新的感觉:“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于是大家用鼠标疯狂点击,为自己的感同身受投票。
【答案解析】C(吉光片羽:吉光是神兽,皮毛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
“吉光片羽”指神兽的一小块皮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4下列各句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洗漱(shù)央浼(měi)埋怨(mái)光纤(xiān)B.俨然(yǎn)毗邻(pí)庇佑(bì)蕴藉(jiè)C.迤逦(yǐ)晕船(yūn)创伤(chuāng)胡诌(zhōu)D.赍发(jī)憎恶(zēng)混沌(hùn)尽管(jìn)【答案解析】B.A项应为mán怨;C项应为yùn船;D项应为jǐn 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情理难容金榜题名趋之若鹜信口开河B.材高八斗得鱼忘筌开门缉盗唉声叹气C.伏侍不暇情不自尽不加思索殒身不恤D.美仑美奂沤心沥血绿草如茵交头接耳【答案解析】A.B项应为“开门揖盗”“才高八斗”;C项应为“不假思索”“情不自禁”;D项应为“呕心沥血”“美轮美奂”。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暴雨可以停止,台风会吹过去,断掉的桅可以换一根,一个漏洞可以堵上,火灾可以扑灭;可是对这只庞大的青铜兽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来它呢?(2)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
然后指着的炮手说:“现在,把这个人拉去枪毙。
”(3)对朱阿来说,这正是开枪的好机会。
一个德国兵地在抓猪,想要紧紧地抱住它,但猪还是挣脱了。
A.制伏受宠若惊手忙脚乱B.制服得意洋洋手忙脚乱C.制伏得意洋洋七手八脚D.制服受宠若惊七手八脚【答案解析】A.“制服”的对象是人,“制伏”的对象是物;“受宠若惊”,指因受到意外的宠爱或赏识而感到惊喜和不安;”得意洋洋”: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悉,今年杨店桃花节围绕“杨店桃花节,幸福孝南行”为主题,充分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打造杨店文化旅游产业。
【高二下】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以文为诗”之争源起于对韩愈诗歌的评论,因此我们首先从中唐元和时期诗坛大变前后的诗、文观念开始探讨。
众所周知,元和时期不仅诗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达到高潮,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这个时期诗、文的文体观念,与古文运动有着密切关联。
中唐古文运动之前,唐人文体观念中的“诗”,大都还笼统地包含在“文”或“文章”之中。
其中的“文”或“文章”都包含诗歌在内。
中唐时期仍基本延续了这一观念。
如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云“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
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明确道出“乐府歌诗”亦属于“文”的范畴。
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本人亦是如此,用“文章”来指称诗歌。
“诗”既然属于“文”,也就与“文”一样被赋予了“经国之大业”之类的崇高教化意义,较古文运动稍晚而起的新乐府运动,正是以这一观念作为基础的。
与“文”相对应的是“笔”,即在内容上较少性灵情思、在形式上较少审美因素的文字。
韩愈的古文创作得到当时及后人的认可,被后世称作“韩文”,但中晚唐人却常称之为“韩笔”。
如刘禹锡说“子长[注]在笔,予长在论”。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韩柳古文运动的追随者们往往称这种新兴的散体文为“文”或“古文”。
如“又思我友韩愈,非兹世之文,古之文也;非兹世之人,古之人也”(李翱《与陆作书》);“昌黎公,圣人之徒欤!其文高出,与古之遗文不相上下”(赵德《昌黎文录序》)。
《旧唐书》说韩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
后学之士,取为师法。
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试时间:2024年4月27日下午午14:00—15:15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称为“动酒酢(“酢”同“醋”,法”的酿醋工艺:“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
七日后当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
数十日,醋成”。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方法的原理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可将酒精转化为醋酸B.加水的目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开酒精浓度过高杀死醋酸菌C.“衣”位于变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挠搅有利于酒精与醋酸菌充分接触,还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2.关于培育基的配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培育基时要留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B.合适的培育基可实现分别、鉴定微生物等不同目的C.在培育尿素分解菌的培育基中,尿素既是氮源也是碳源D.不同培育基的配方不同,但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3.在制备固体培育基的过程中常加人琼脂,下列关于琼脂的说法错误的是A.琼脂凝固点低,利于微生物的生长B.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C.琼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亮度好,凝固力强D.不被所培育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所培育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4.紫外线具有消毒和诱变功能。
用相同剂量、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处理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结果见下表。
据表推断,在消毒时,应采纳的紫外线波长及依据是A.260nm,酵母菌存活率较低B.260nm,酵母菌突变数多C.280nm,酵母菌存活率高D.280nm,酵母菌突变数少5.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6.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其次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干脆来源于菌液B.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开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育物C.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开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7.稀释涂布平板是分别菌种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恰当的是A.平板涂布分别到的单菌落需进一步划线纯化B.固体培育基灭菌后,应冷却至50℃左右时倒平板C.倒好的平板需马上运用,以免表面干燥,影响菌的生长D.稀释涂布平板既可用于微生物的分别,也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8.下列关于微生物数量测定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活菌数一般低于实际的活菌B.利用显微镜进行干脆计数时,可运用一般的载玻片完成计数C.平板划线法除可以用于分别微生物外,也常用于统计细菌数目D.应尽量选菌落数少的平板来统计,以确保一个菌落来自单个细菌9.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会有肯定程度沉降。
2023-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2023-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
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
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
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
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
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
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
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活跃。
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
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
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
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
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
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
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
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信宜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作物史”概念和框架由已故农史专家王思明教授提出。
新作物史脱胎于传统作物史,这是它们之间的天然联系。
由“作物史”而至“新作物史”,“新作物史”的研究又何以缘起?作物是被人类栽培而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作物史就是关于作物的历史,新作物史则涉及作物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研究。
全球史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跨国视野、整体史观、互动观、跨学科研究方法等理念和跨文化、交互比较、大历史等研究视角,为新作物史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和方法借鉴。
作物景观理念则为书写作物史提供了一种多维度、探索性的新框架手段。
同时,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也催化了新作物史研究的兴起。
新作物史理念的提出受到作物景观概念的启发。
作物景观概念的英文是cropscape,由crop和scape 组成,从landscape(地形、景观、风景)借鉴而来。
不过,作物景观并非地理学、生态学意义上静止的概念,而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和考察人类与作物景观之间关系的动态系统或过程集合,主要内容包括作物景观的细节构成、表现特征、演变规律、人类活动对于作物景观的作用以及作物景观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
孝姑中学高二下中期考试

孝姑中学高20XX届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物理试题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将选择题填写到第Ⅱ卷表格处,考试结束后只将第Ⅱ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s速度在增大B.0~1 s位移在增大C.2~3 s加速度在增大D.2~3 s位移在增大2.如图所示,在一根绷紧的横绳上挂几个摆长不等的单摆,其中A、E的摆长相等,A摆球的质量远大于其他各摆,当A摆振动起来后, 带动其余各摆也随之振动,达到稳定后,以下关于各摆的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摆振动的周期都相等B.C摆振动的振幅最大C.B、C、D、E四摆中,E摆的振幅最大D.C摆振动的周期最大3.图所示是以质点P为波源的机械波沿着一条固定的轻绳传播到质点Q的波形图,则质点P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为( )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4.如图10-1-17所示,当导线MN中通以向右方向电流的瞬间,则cd中电流的方向()A.由C向dB.由d向CC.无电流产生10-1-17D.AB两情况都有可5.如图所示,螺线管CD的导线绕法不明,当磁铁AB插入螺线管时,闭合电路中有图示方向的感应电流产生,下列关于螺线管磁场极性的判断,正确的是().A.C端一定是N极B.D端一定是N极C.C端的极性一定与磁铁B端的极性相同D.因螺线管的绕法不明,故无法判断极性6.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灵敏电流表G1和G2的零点都在刻度盘中央,当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摆;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左摆.在电路接通后再断开的瞬间,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G1表指针向左摆,G2表指针向右摆B.G1表指针向右摆,G2表指针向左摆C.G1、G2表的指针都向左摆D.G1、G2表的指针都向右摆7.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姑中学高2013届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将选择题填写到第Ⅱ卷表格处,考试结束后只将第Ⅱ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1.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s速度在增大
B.0~1 s位移在增大
C.2~3 s加速度在增大
D.2~3 s位移在增大
2.如图所示,在一根绷紧的横绳上挂几个摆长不等的单摆,其中A、E
的摆长相等,A摆球的质量远大于其他各摆,当A摆振动起来后, 带
动其余各摆也随之振动,达到稳定后,以下关于各摆的振动的说法
正确的是()
A.各摆振动的周期都相等
B.C摆振动的振幅最大
C.B、C、D、E四摆中,E摆的振幅最大
D.C摆振动的周期最大
3.图所示是以质点P为波源的机械波沿着一条固定的轻绳传播到质点Q的波形图,则质点
P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为(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4.如图10-1-17所示,当导线MN中通以向右方向电流的瞬间,则cd中电流的方向()
A.由C向d
B.由d向C
C.无电流产生
10-1-17
D.AB两情况都有可
5.如图所示,螺线管CD的导线绕法不明,当磁铁AB插入螺线管时,闭合电路中有图示方向的感应电流产生,下列关于螺线管磁场极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A.C端一定是N极
B.D端一定是N极
C.C端的极性一定与磁铁B端的极性相同
D.因螺线管的绕法不明,故无法判断极性
6.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灵敏电流表G1和G2的零点都在刻度盘中央,当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摆;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左摆.在电路接通后再
断开的瞬间,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G1表指针向左摆,G2表指针向右摆
B.G1表指针向右摆,G2表指针向左摆
C.G1、G2表的指针都向左摆
D.G1、G2表的指针都向右摆
7.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 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 V
C.P向右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
8.如图所示,图甲中的直导线AB通以交变电流i,i的变化规律如乙图(电流的正方向对应着电流从A到B),导线AB的右方有不闭合的线圈,则线圈C端比D端电势高而且有
最大电势差的时刻是()
A.t1时刻B.t2时刻
C.t3时刻D.t4时刻
9.如图10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虚线上方是一匀强磁场B,从虚线下方竖直上抛一正方形线圈,线圈越过虚线进入磁场,最后又落回原处,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上升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
B.上升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
C .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D .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10.图中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虚线间的距离为l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abcd 是位于纸面内的梯形线圈,ad 与bc 间的距离也为l 。
t=0时刻,bc 边与磁场区域边界重合(如图)。
现令线圈以恒定的速度v 沿垂直于磁场区域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
取沿a →b →c →d →a 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在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
11.如图10所示,固定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 ,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杆ab 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杆在水平向左、垂直于杆的恒力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l 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杆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此过程 ( ). A .杆的速度最大值为(F -μmg )R B 2d 2
B .流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为
Bdl
R +r
C .恒力F 做的功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于杆动能的变化量
D .恒力F 做的功与安培力做的功之和大于杆动能的变化量
12.如图,足够长的U 形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0<θ<90°),其中MN 与PQ 平行且间距为L ,导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电阻不计。
金属棒ab 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触,ab 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当流过ab 棒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q 时,棒的速度大小为v ,则金属棒ab 在这一过程中( )。
A .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v
B .下滑的位移大小为qR
BL
C .产生的焦耳热为qBL v
D .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为B 2L 2v
R
sin θ
孝姑中学高2013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物理试题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共16分)
1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下列操作,则:
(1)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 mm 、游标尺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可以读出此金属球的直径为______ mm.
(2)如果测得g 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
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 .测量悬线长度作为摆长,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
C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50次
(3)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5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
试以L 为横坐标,T 2
为纵坐标,作出T 2
-L 图线,并利用此图线求出重力加速度
为 m/s 2。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
线 封 密 孝中__________级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号
三、计算题(第14、15题各10分,第16题16分,共36分)
14.某发电站通过燃烧煤来发电.发电站通过升压器、输电线和降压器把电能输送给生产和照明组成的用户,发电机输出功率是120 kW,输出电压是240 V,升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5,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0Ω,用户需要电压为220 V.则:
(1)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多少?
(2)降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多少?
15.如图所示,匝数N=100匝、截面积S=0.2m2、电阻r=0.5Ω的圆形线圈MN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B=0.6+0.02t(T)的规律变化。
处于磁场外的电阻R1=3.5Ω,R2=6Ω,电容C=30μF,开关S开始时未闭合,求:
(1)闭合S后,线圈两端M、N两点间的电压U MN和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2)闭合S一段时间后又打开S,则S断开后通过R2的电荷量为多少?
2
16.如图所示,MN、PQ为间距L=0.5m足够长的平行导轨,NQ⊥MN。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
夹角θ=37°,NQ间连接有一个R=5Ω的电阻。
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0=1T。
将一根质量为m=0.05kg的金属棒ab紧靠NQ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均不计。
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NQ平行。
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已经达到稳定速度,cd距离NQ为s=2m。
试解答以下问题:(g=10m/s2,sin37°=0.6,cos37°=0.8)
(1)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回路中的电流多大?
(3)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
阻R的电荷量q各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