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三章 通讯:讲述新闻故事 2015年用 安乡一中 龚德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整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目录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选修五个系列一.诗歌与散文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3。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二.小说与戏剧4.《中国小说欣赏》5.《外国小说欣赏》 6。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7.《影视名作欣赏》三.新闻与传记8。
《新闻阅读与实践》 9.《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四.语言文字应用10。
《语言文字应用》 11。
《演讲与辩论》 12。
《文章写作与修改》五.文化论著研读13。
《先秦诸子选读》14.《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5.《外国文化著作选读》(暂缺)16。
《中国民俗文化》选修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长恨歌》/白居易自主赏析《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指导赏析示例《春花江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游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国殤》/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
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散文之部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杜牧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禇少孙《大铁椎传》/魏禧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祭十二郎文》/韩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推荐作品《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赏析指导赏析示例《种树郭槖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推荐作品《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选修2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精读:《天狗》/郭沫若略读:《井》/杜运燮《春》/穆旦《无题》/邹荻帆《川江号子》/蔡其矫\思考与探究一走进诗的世界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精读:《贺新郎》/毛泽东略读:《也许-—葬歌》/闻一多《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秋歌--给暖暖》/痖弦《妈妈》/江非思考与探究诗的发现第三单元爱的心语精读:《蛇》/冯至略读:《预言》/何其芳《窗》/陈敬容《你的名字》/纪弦《神女峰》/舒婷思考与探究三诗的意象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精读:《河床》/昌耀略读:《金黄的稻束》/郑敏《地之子》/李广田《半棵树》/牛汉《边界望乡》/洛夫思考与探究四诗的语言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略读:《老马》/臧克家《憎恨》/绿原《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雪白的墙》/梁小斌思考与探究五诗的鉴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精读:《动人的北平》/林语堂略读:《汉家寨》/张承志《特利尔的幽灵》/梁衡思考与探究一现代散文的形与神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精读:《新纪元》/李大钊略读:《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周涛《美》/曹明华思考与探究二现代散文的情与理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精读:《都江堰》/余秋雨略读:《Kissing the Fire(吻火)》/梁遇春《合欢树》/史铁生思考与探究三现代散文的小与大第四单元如真似幻的梦境精读:《森林中的绅士》/茅盾略读:《云霓》/丰子恺《埃菲尔铁塔的沉思》/张抗抗思考与探究四现代散文的虚与实第五单元自然的年轮精读:《葡萄月令》/汪曾祺略读:《光》/杨必《树(节选)》/林燿德思考与探究五现代散文的疏与密选修3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诗歌欣赏第一单元导言讲读: 1、《老虎》 2、《秋歌》 3、《三棵树》思考与探究第二单元导言讲读:1、《故乡》 2、《西风颂》 3、《当你老了》思考与探究第三单元导言讲读:1、《漫游者的夜歌》 2、《石榴》 3、《雪夜林边驻脚》思考与探究第四单元导言讲读:1、《应和》 2、《刘彻》 3、《窗前晨景》散文欣赏思考与探究第五单元导言讲读:1、《我与绘画的缘分》 2、《带着蛙鱼去旅游》思考与探究第六单元导言讲读:1、《自画像》 2、《贝多芬百年祭》思考与探究第七单元导言讲读:1、《英国乡村》 2、《寂寞》思考与探究第八单元导言讲读:1、《奴性》 2、《懒惰哲学趣话》思考与探究选修4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三国演义》《水浒传》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西游记》《聊斋志异》第三单元人情与世态《三言》《红楼梦》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第五单元家族的记忆《家》《白鹿原》第六单元女性的声音《呼兰河传》《长恨歌》第七单元情系乡土《小二黑结婚》《平凡的世界》第八单元人在都市《子夜》《骆驼祥子》第九单元烽火岁月《红旗谱》《红高粱》选修5 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阅读:《桥边的老人》/(美国)海明威☆《墙上的斑点》/(英国)弗吉尼亚•伍尔芙话题:叙述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速度控制思考与实践第二单元阅读 :《炮兽》/(法国)雨果☆《安东诺夫卡苹果》/(俄国)蒲宁话题:场景在场景中生活场景的功能☆风景的意义☆现代小说的场景观思考与实践第三单元阅读:《丹柯》/(苏联)高尔基☆《炼金术士》/(巴西)保罗•戈埃罗话题:主题小说的灵魂-—主题主题的形成主题的实现☆主题的选择与开掘☆主题的演变思考与实践第四单元阅读 :《娜塔莎》/(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素芭》/(印度)泰戈尔话题: 人物“贴着人物写" 揣摩人物的心理揣摩人物的语言与行动☆“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人物在现代小说中的退隐思考与实践第五单元阅读:《清兵卫与葫芦》/(日本)志贺直哉☆《在桥边》/(德国)伯尔话题:情节以情节为主线的小说情节运行的方式☆情节运行的动力思考与实践第六单元阅读:《牲畜林》/(意大利)卡尔维诺☆《半张纸》/(瑞典)斯特林堡话题:结构谋篇布局结构的“常”与“变”思考与实践第七单元阅读:《山羊兹拉特》/(美国)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礼拜二午睡时刻》/(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话题:情感情感的魅力情感的处理☆情感是小说的动力☆现代小说:激情过后思考与实践第八单元阅读:《沙之书》(阿根廷)博尔赫斯☆《骑桶者》(奥地利)卡夫卡话题:虚构对虚构的确认☆虚构使我们富有☆事实与真实的区别思考与实践注:“阅读”部分篇目前没有标号的是精读文章,标有☆的是略读文章;“话题”部分篇目前没有标号的是基本话题,标有☆的是延展话题。
高中语文 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三章 通讯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三章通讯:讲述新闻故事学海导航(一)知识梳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著名的电视新闻节目《东方时空》,其中有一栏目“生活空间”,以“讲故事”的方式报道百姓新闻,观众非常喜欢,难道新闻也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报道吗?“感动中国”的“感动故事”——央视“感动中国”是一很特别的节目,每年的颁奖都影响巨大。
在颁奖的时候都要播放获奖者的感人事迹,观众往往看得泪流满面,其实获奖者的每一个事迹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通讯。
1.通讯的定义: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是一种常用的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
2.通讯特征:(1)容量大。
通讯可以反映更多、更具体的情况,取材全面,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详尽,篇幅可以稍长。
(2)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节,情景交融;(3)写法活。
结构灵活多变,表达方式自由,语言形象生动,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4)时效性。
要求较宽松。
从报道时效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注意:(1)通讯讲究文学性,但是并非每篇通讯都必备。
(2)通讯固然在表达方式上灵活自由,议论、抒情的运用多些,但通讯毕竟仍以叙述、描写为主,很多通讯并非一律要直接体现“报道者”的意志,而应以客观为佳,故评论性也非通讯之特征。
3.通讯的种类:通讯根据表现方法的不同特点(或报道形式)可分为记事、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巡礼、速写、散记、侧记、小故事、集纳;根据通讯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
记事——又称介绍、报告等。
是通讯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常见的通讯报道体裁。
也包括写人,表现手法以叙事为主,具体详尽。
访问记——这是通讯运用较早较多的一种表现形式。
访问对象一般是人物,内容或记人物或记人物介绍的事件。
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过程为主线来结构和组织材料。
语文 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配人教版)第三章 第6课

◆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人教版)◆
1.识字音
库珀( pò)
高亢( kànɡ )
坎( kǎn )坷( kě )
蔑( miè)称
吟( yín )诵
撑( chēnɡ)杆
潜( qián )力
寓( yù)意
著执 著著 zhùzhu作ó
泊湖漂泊泊
bó pō
(5)新形势下世界与中国的密切关系。“中国走向世界的 脚步不可阻挡。奥运之梦牵系着中华民族为创造人类文明共 同奋斗的理想。”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中国积极地活 跃在世界舞台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着应有的贡献。同时, 中国的巨大市场也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青睐,世界人民也 渴望认识日新月异的中国。于是,世界选择了北京,让2008 年奥林匹克盛会搭起一座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 和交流的桥梁,让世界人民分享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快乐, 欣赏中国大地上的无穷魅力。
返回
◆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人教版)◆
2.文章中所记述的“呼喊”和“口号”,在结构上起了 怎样的作用?具有怎样的深刻内涵?
分析:“呼喊”和“口号”被作者巧妙地穿插安排在这
篇通讯中,这些“呼喊”和“口号”连缀起来就构成了这篇
事件通讯叙事的线索和脉络。如开始的“北京成功了”“我
们赢了”,第二部分的《天津青年》提出的疑问、宋如海的
返回
◆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人教版)◆
申请,并向国际奥委会和有关的国际体育组织通报了北京的申 请。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 会成立。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规定,于1991年12月,派出北 京奥申委代表团赴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主席递交了申请书。 之后,北京乃至全国各地掀起了申办奥运会的热潮。1993年9 月23日,北京仅以两票之差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但全国 人民的申奥热情越发高涨。2001年7月13日,中国通过不懈努 力最终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是世界对北京的选择。
新闻阅读与实践

新闻阅读与实践
教学参考
0301 1542
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一章新闻是什么
第二章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
1.动态消息两篇
2.综合消息两篇
3.外国消息两篇
4.广播电视消息两篇
实践
第三章通讯:讲述新闻故事5.彭德怀印象
6.世界选择北京
7.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8.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
实践
第四章特写:镜头式的新闻片段9.毛泽东先生到重庆
10.梦碎雅典
11.漫步在无人区
实践
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
12.社论两篇
13.短评两篇
14.外国评论两篇
实践
第六章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与文学15.儒学飞人
16.澳星风险发射
实践
附录。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习题:第三章+通讯:讲述新闻故事+课时跟踪检测(八)+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八)(时间:30分钟满分:24分)一、新闻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解开当前宏观经济的四个问号本报北京6月14日电(本报记者冯蕾本报通讯员郭萌萌) 1至5月,民间投资增速继续放缓,对此怎么看?面对当前钢材价格的“回暖”迹象,压减过剩产能如何保持定力?2016,行至年中,宏观经济的一系列问号亟待打开。
在14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如何看待民间投资增速放缓[数据] 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显示,1至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6 38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9%,增速比1至4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2.0%。
总体看,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占比超过60%,是促投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5月下旬,国务院组成了9个督查组,到北京、河北等18个省份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的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国家发改委派出6个督查组,分别到国务院督查范围外的12个省份开展专项督查。
据李朴民介绍,在督查中主要发现了以下问题:一是政策制定落实不到位,有些法律法规缺乏配套细则,实际执行中没有把实惠落到民营企业身上。
二是在政府管理服务方面,制度成本依然比较高。
三是市场环境建设方面,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普遍感到融资难、融资贵。
四是企业自身发展方面,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转型升级方面的技术和资金储备,加上信息不对称,一时很难找到新的投资领域。
李朴民指出,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推动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有针对性地解决束缚民企投资的突出问题。
如何看待用电量增速回升[数据] 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22 8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升1.7个百分点。
“全社会用电平稳增长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大于第二产业。
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答案

第一章新闻是什么
解析$ " #% " #& ! " # " 唱主角 ! " # " 掺和 ! $ % & ' " 名噪 一 ! " $ 时 ! ( ) * 解析 急 % 疾 # 形 % 型 # 辉 % 晖 $ ' " & $ " % " # " 解析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 后泛 ( " & 指想出的办法 与众不同' 符 合 语 境$$ " 首 当 其 冲& 当' 承 当' 承 受#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在句中 情感色彩不当$% " 别无二致& 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指两者完 一 场 ) 茶 话 会$# 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 ( " 等 量齐观& 等' 同等# 量'衡量'估量#齐' 一 齐' 同 样$ 指 对 有 差 别 的 事 物 同 等 看 待$ 而语境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 ( 已经等量 ) 了' 没 有量的差别了$ 解析$ 项偷换主语'应删掉 ( 参赛选手) $# 项语序不 ) " % 历届)位置不对'应改为 ( 成为历届奥运会中**) $& 项成分 当'( 赘余$ ( 但从科学角度对之进行发现和研究 ) ' 可改为 ( 但从科学角 '删除 ( 发现和) '表意便明确了$ 度对之进行研究) 解析话题中心一致' ( 这些 ) 承接上文诗句而来' 连 * " & 贯通畅#后句因果倒置'突出陈述对象$ 解析未用比拟手法$ + "$ , " 标题&中运会网络信息服务便捷广泛 正文&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将于 - 月 ! + 日% -月 ' ! 日在星 城长沙举行'大会新闻中心设在蓉园宾馆*号楼'现已正式运行$组 委会提供了便捷而广泛的网络信息服务' 记者们就是不带任何东西 也可以完成写稿+传稿工作$ " 中国在多哈亚运会的最后一金来自中国男篮昨晚 * .比) )对 卡塔尔队的胜利'王治郅夺得全场最高的 ' - 分$ 本届亚运会中国队 共取得金牌! + *块'超越上届$ 解析需要点明 ( 多哈亚运会 ) +( 昨晚男篮获金牌 ) 等信息# 时间要转换成 ( 昨晚) #( 王治郅夺得 ' +( 中国金牌总数 ) 和金 -分) 超过上届)等信息需要报道$ 牌总数 ( . " 参考示例& ! "当今时代' 网络在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建设中发挥着 ! 重要的积极作用' 但其传播的 ( 黄毒 ) 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 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 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 因此' 用法律 的手段监管网络'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网络像把双刃 剑' 对 于 社 会 进 程 和 人 的 发 展 有 利 也 有 弊$ ! ' 它有着巨大的凝聚力' 可以组织网民进行公益活动' 促进发展$ 但 ( 黄毒)信息的传播'非法的行为' 会阻碍发展$ 对此' 国家应加强 法律监管力度'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个人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自觉接受正确的网络文化$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网络$ 网络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丰 ! ( 富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存在传播非法信息' 毒害人身心健康的现 象$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 用网络宣传慈善' 政府应利用法律' 加 强网络管理'建立一个稳定+ 环境好的网络$ 我国不能过度依赖外 国网站'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健康网站'推动生活进步$ 解析答案务必紧扣所提供的标题' 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 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表述观点' 大意对即可# 如有其他观点' 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也可$ ! / " 标题&日本民众抗议美军基地搬迁计划 正文&两万多日本民众-日在冲绳县宜野湾市举行集会'抗议驻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课件:5.彭德怀印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章节释要
首页
核心归纳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及时具体地报道现 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地方风貌等的一种新闻 体裁,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 闻体裁。按报道的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 作通讯、风貌通讯、社会观察通讯等;按报道形式来分,又可分为 专访、新闻特写、新闻小故事、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通讯 具有新闻性、生动性和评论性的1.采用对比法来辨析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广播通讯等的差异。 2.能通过概括通讯的情节、摄取典型的细节、体味人物的精神、 发掘事件的背景来把握通讯的精髓。 3.学以致用,搜集资料,并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体裁的要求,对资 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通讯的写作。
5.彭德怀印象
-7-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章节释要
首页
核心归纳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五点。①消息主要以报道事件为 主,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通讯注重写人,即使有些通讯重在写 事,也不仅仅以交代清楚“何事”为最终目的,而是力图展现事件的全 貌。②消息只简单地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多写情节;通讯比较详 细,具体报道前因后果,展示情节。③篇幅上,消息较短,简洁明快;通 讯具体、细腻、形象。④消息立足于让受众“早知道一点”,通讯立 足于让受众“多知道一点”。⑤从结构来看,消息为了吸引受众,往往 把最主要、最新鲜的东西放在前面,把最精彩的东西放在导语里, 呈“倒金字塔结构”;通讯则不一样,它围绕主题,把材料串起来,有故 事情节,有细节材料,从头到尾都一样。本章我们就通过对通讯的 学习,来了解通讯的特点,更深入地走进新闻的世界。
新闻阅读与实践

(1)事实丰富、典型
(2)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如第六段。
(3)适当的评论,如“时间将证明,这是人类的一次智慧而诗意的选择”“这看似巧合,却蕴含着历史的必然”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洞察力。
,
课堂小结
了解通讯的结构特点,课后多加练习,提高新闻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不同点:(提醒学生从写的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角度考虑)
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如第一篇的第二、四、五小节票数的说明)
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对偶等修辞,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
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
课题
通讯:讲述新闻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通讯的鲜明的主题。
2、事件通讯的选材、组材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消息”与“通讯”这两种新闻体裁的特点;
将“消息”与“通讯”作为一种资源能比较恰当地进行运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
新闻的体裁众多,我们之前讲的消息是新闻最常见的体裁之一,通讯也是新闻的一种常见的体裁。如果说消息是一封加急电报,那么通讯就是一封平信:如果说消息是清晨带着露珠的花蕾,那么通讯就是艳阳下怒放的花朵。
一、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说说本文选择了哪些材料,又是如何将它们串连起来的?
(1)中国百年近现代史和奥运会百年历史,时间跨度长,范围广,材料极为丰富。为了突出主题,作者根据历史与现实,剪裁材料。
历史材料部分又分为两类,一是旧中国:屈辱的社会境况和参加奥运会的窘迫遭遇,以及中国人期盼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悲壮心情。一是新中国:中国在奥运会中地位的逐渐提高和中华健儿在奥运会上辉煌的战线,并因此得到世界的尊重的事实。这个部分由远及近,由弱到强,将中国人的奥运之路勾勒得清晰明了,材料多而不乱,主题意义自然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通讯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讯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如果按报道的内容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人物 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社会 观察通讯等等;如果按报道形式分,又可以分 为专访、新闻特写、新闻小故事、巡礼、侧记、 记者来信等等。
3、通讯的结构
(1)纵式结构——最常见 它按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层次。比 如《世界选择北京》这篇通讯,就是按照时间顺序回 顾了中国八年的申奥之路以及国人长达百年的“奥运 情结”。 (2)横式结构 它用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 (3)层层递进式 这种结构适宜用来报道事件相对比较复杂、时 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大的通讯。
6.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通讯 ①有鲜明的主题和思想倾 向。 ②注重写人或写事中之人 ,即使有些通讯重在写事 ,也不仅仅以交代清楚“ 何事”为最终目的,而是 力图展现事件的全貌。 以叙述、描写为主,但可 以更灵活地穿插议论、抒 情,明白地表达报道者的 情感倾向和评价认识。 消息 ①虽然有一定的思想倾向, 但主要是为了突出报道的 新闻事实。 ②重事件,“何事”是最 重要的。 以叙述为主,较少出现直 接的抒情或者议论,看不 到报道者明显的态度、立 场或者评论。
(1)彭德怀有一件“个人衣服”,那是长征途中击 落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这是他唯一私有 的不是公家配发的东西。作者描写他为了这件战利品 “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天真、爽直的性格形象地 展现在读者面前。 (2)他常常和几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和他 们交流;看演出时脱下自己的棉衣,披在身边的小战 士身上,充分表现了他平等、民主的精神和关心、热 爱下属的优良品质。
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表达 方式
通讯
结 构
消息 一般采用“倒金字塔” 结构,突出主要事实。
客观、冷静,简捷明快
结构灵活,主要内 容一般慢慢道来。
生动、形象,富有 文采 较消息时效性稍差
语 言
时效性
讲究传播的时效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P35--37《彭德怀印象》回答问题。 1、人物通讯一般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物的语言和行为, 表现人物的个性。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彭德怀 的个性的。 人物通讯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的个性来写。彭德 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可以说是个性比较突出的 一个。他为人忠诚、直率,生活朴实、节俭,工作勤 勉、热情,待人平易、和气,还具有极强的幽默感。 作者围绕他的这些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通过各种融 合,一一作了展示。作者主要是从人物的行动、语言 和所处的环境等方面,来刻画人物个性的。
掌握通讯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 学习搜集资料,并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体裁的要求,对 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通讯的写作。
1.通讯是什么?
通讯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详尽而生 动的报道。 与消息相比,通讯的内容比较宽,可以做深入的 报道,它不但交代新闻事实,而且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 甚至对人物、事件进行细致的刻画与描写,捕捉细节, 烘托环境气氛。在表达方式上,通讯也以叙述、描写为 主,但可以更灵活地穿插议论、抒情,明白地表达报道 者的情感倾向和评价认识,在语言上,则比消息更要求 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在时效性方面,通讯要稍逊于 消息。
(3)他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大鼻子的玩笑,表 现了他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性格特点。 (4)上街不带警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 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公开 信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 这些融合体现了他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 品质。
2、典型的细节描写远胜于概念化的叙述,它能使人物 形象更为生动、丰满。文章中有关“大鼻子”的描写 有怎样的作用?
安乡一中 龚德国
①认识什么是通讯,了解通讯作品的社会功能,学会阅 读通讯作品。 ②掌握通讯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把握语言特色 知识与技能 。 ③学习搜集资料,并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和体裁的要求, 教 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尝试通讯的写作。 学 目 教师引导、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师方法指导 过程与方法 标 与学生写作训练相结合。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培养自己细致观察和深入挖掘社会生活的新闻意识。
(2)文学性以及与文学的不同 通讯的文学性又叫形象性。 通讯具有文学作品的表现特征,但通讯毕竟是新闻体裁, 而不是文学作品。 (3)评论性以及与评论的差异 通讯具有评论的质素,但它又不同于新闻评论。新闻评 论和其他形式的评论一样,都是以议论为主。在新闻评论中,新 闻事实是评论的对象,或者作为说明观点的论据而被引用,而在 通讯中,新闻事实是叙述、描写的对象,它不是作为说明观点的 论据而被引用的,恰恰相反,观点是从所叙述的新闻事实中引申 出来的。 通讯和评论的另一个差别就在于形象性。通讯有真实生 动的形象和事件,评论没有。
4.通讯的特点
通讯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新闻性、 文学性、评论性。
(1)新闻性以及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①从时效性上来说,消息的时间性更强。 ②从主题来说,通讯都有明显的思想主题,而消息则不然。 ③从选材来说,消息侧重写事,通讯注重写人。 ④从结构来说,消息大多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一段,头重 脚轻,有的同志称之认为“虚头蛇尾”式结构。而通讯,很少把 最重的材料放在第一段,常常以最吸引人的情节、议论引语开篇。 ⑤从表现手法上说,消息主要是叙述事实,用事说话,较少 有议论、描写,极少抒情。通讯常融叙述、议论描写、抒情于一 体。 ⑥从语言来说,消息用语的主要特色是准确、简练、直截了 当,而通讯的用语则比较细腻、形象,感情色彩较浓。
5.通讯的主题
(1)什么是通讯的主题 通讯的主题是指通讯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是通 讯作者经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 通过对通讯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 一种认识或思想观念。 (2)通讯主题的要求 ①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②通讯的主题要深刻。 A.深度来自全局意识 B.深度来自历史感 C.深度来自展示人的心灵 ③通讯的主题更强调社会人文意义上的针对性。一 曰新鲜,二曰时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