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合集下载

我国人民币实施的汇率制度是什么

我国人民币实施的汇率制度是什么

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市场汇率作为人民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唯一价值标准,这使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状况成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依据。

制度特点编辑市场供求为基础根据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确定的汇率与当前的进出口贸易、通货膨胀水平、国内货币政策、资本的输出输入等经济状况密切相连,经济的变化情况会通过外汇供求的变化作用到外汇汇率上。

[1]有管理的汇率我国的外汇市场是需要继续健全和完善的市场,政府必须用宏观调控措施来对市场的缺陷加以弥补,因而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必要的管理是必需的。

主要体现在面:国家通对外汇市场进行监管、国家人民币汇率实施宏观调控、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必要的市场干预。

[1]浮动的汇率浮动的汇率制度就是一种具有适度弹性的汇率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1]参考一篮子货币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

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最基本的两种汇率制度

最基本的两种汇率制度

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包括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支付、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外汇的买卖,股票债券的发行与流通转让,信托和货币结算等。

国际金融就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的交往而产生的跨国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它包括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和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等。

MV=PY M代表货币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Y代表商品总量。

P=MV/Y假定流通速度不变,一个经济体内的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与商品总量成反比。

外汇和外币的概念外币是指外国货币,像美元、英镑、法郎、日元等等。

外汇的概念包含外币,除了外币是外汇之外,还有外国有价证券、外国存款凭证和其他外国资金。

金块论战以李嘉图为代表的金块主义者:衡量货币是否贬值的尺度始终是黄金,汇率也是由货币的含金量来决定的。

以博赞克为代表的反金块主义者:汇率取决于一国国际收支状况。

学习国际金融的现实意义1.国际金融已经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部分。

2.国际金融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更多企业会倒闭。

特别是一些外贸企业,受国外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亏损,当企业资不抵债的时候,就会倒闭。

(2)企业再掀裁员潮。

企业生意难做,就会想办法压缩成本,减少生产,就会在裁减员工上打主意,而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位成员被裁员,就会影响到家庭生活。

(3)工作越来越难找。

企业都在倒闭,在裁员,所以找工作会越来越困难。

(4)工资难再提高。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加薪会逐渐变成很难的事情,工资收入可能会降低。

所以如果是靠工资的消费人群那就要注意减少开支了。

(5)百业萧条钱是宝。

包括投资,消费,贸易都会变冷。

人们会越来越重视现金。

现金会越来越珍贵,钱会越来越觉得是钱了(6)商品价格会下降。

随着需求减少,各类商品价格会下降。

(7)“量入为出”为上招。

一个“美国老太”和一个“中国老太”的故事几乎是尽人皆知。

媒体的渲染和引导,让不少中国百姓尤其是年轻一代,十分羡慕美国人“潇洒一挥”的消费模式,贷款消费、提前消费的观念几乎深入人心,“卡奴”、“房奴”、“车奴”大量涌现。

简述固定汇率制度

简述固定汇率制度

简述固定汇率制度一、引言固定汇率制度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制度之一,它规定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央行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维护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

本文将对固定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优点和缺点进行详细阐述。

二、固定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固定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两个环节:稳定汇率和调节国际收支。

1.稳定汇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央行承诺维持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

这通常是通过货币兑换和干预外汇市场来实现的。

当市场汇率波动过大时,央行可以通过卖出或买入本国货币,以维持汇率稳定。

此外,央行还可能通过与其他国家央行进行合作,共同维护区域或全球汇率稳定。

2.调节国际收支: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或改变货币供应量等措施,影响本国货币的供求关系,进而调节国际收支。

此外,央行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央行进行双边或多边货币互换,提供流动性支持,帮助缓解国际收支压力。

三、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点1.降低交易成本: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企业和个人可以更容易地预测汇率走势,从而降低外汇交易成本。

这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

2.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央行可以更加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不必过分担心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这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促进经济一体化:固定汇率制度有助于促进各国经济的一体化,推动区域或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同时,它也有助于提高国际合作和协调的效率。

四、固定汇率制度的缺点1.僵化性:固定汇率制度缺乏足够的灵活性,难以应对经济波动和外部冲击。

当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央行可能无法及时调整汇率,导致经济失衡和金融风险积累。

2.易受投机攻击: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投机资本可能会攻击那些基本面脆弱的国家,导致货币贬值和国际收支危机。

这种攻击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

3.政策约束: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央行可能面临政策约束,难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国际金融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汇率制度

02
资本流动管理
加强资本流动的监管和管理,建立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防止资本过度
流入或流出对经济造成冲击。
03
国际合作与协调
加强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国际经济和金融风险,
维护自身利益和全球经济稳定。
THANKS
感谢观看
经济调整成本
转换汇率制度可能需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这需要付出一定的成 本,如失业率上升、产出下降等。
国际合作与协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汇率制度的转换不仅涉及国内经济,还可能影响 国际经济关系,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05
国际金融汇率制度的未来发展
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影响
全球化进程加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 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金融市场 逐渐成为全球一体化的市场。
特点
政府通过买卖外汇、调整利率等方 式来影响汇率的走势,以实现经济 目标。
影响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可以减少汇率波 动对经济的冲击,但也可能导致政 府过度干预市场,影响市场机制的 正常运行。
盯住汇率制度
定义
盯住汇率制度是指一国将本国货币与某种主要货币(如美元或欧 元)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汇率的制度。
特点
固定汇率制度
国家间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 通常由中央银行进行干预以维持 汇率稳定。优点是降低汇率波动 风险,缺点是可能限制货币政策
的有效性。
浮动汇率制度
国家间货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关系 决定,政府较少干预。优点是提 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缺点是可能
增加汇率波动风险。
混合汇率制度
结合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 度的优点,通常采取一篮子货币 盯住方式。优点是既降低汇率波 动风险又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中国现行汇率制度

中国现行汇率制度

关于中国现行汇率制度 的讲演到此结束
谢谢观看!
对人民币近期贬值的猜测
“央行博弈论”:即人民银行为矫正 海外套利者单方面押注人民币升值的行 为,采取了反向操作(买入外汇、卖出人 民币),与套利者“博弈”,打击套利行 为,从而导致人民币汇率走势逆转。
近期相关时事分析2
3月中旬,央行进一步将人民币兑美 元的汇率浮动区间由原来的1%扩大至2%。 此后,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走低。相较 于1月13日1美元兑6.0406人民币汇率高 点,3月20日人民币与美元问的汇率已贬 值到了6.225左右,在短短3个月左右的 时间里,贬值3.5%以上。
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
1.直接打击出口,出口企业利润将大幅 下降,压下来的银行呆坏账可能又会迅 速反弹,甚至引发经济金融危机。 2.中国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形己经相当凸 显,如果汇率上升,打击出口,将使产 能过剩的情形雪上加霜,甚至有可能导 致通货紧缩
小结:
改革是要冒着风险、付出代价的,如 果中国经济能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后没有 出现大的问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中 国经济会继续持续发展,迈上一个制度
汇率制度种类
中国的汇率制度
现行汇率制度的 出发点 近期汇率相关时 事
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以本位货币本身或 法定含金量为确定汇率的基准,汇率比较稳定的一种汇率制 度。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固定汇率制度。 •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币 与外币的黄金平价和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货币当局也不再 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变 化而自由上下浮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有管理的浮动汇 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按照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不时地干 预外汇市场,以使本国货币汇率升降朝有利于管理的浮动汇 率制度于本国的方向发展的汇率制度。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制下,汇率在货币当局确定的区间内波动。

我国的汇率制度

我国的汇率制度

利率平价学说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 系与两国的利率有密切的联系。 利率平价 主要是在考虑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两国的 存款利率的变动来分析汇率的变化 当一国的利率上升的 时候 就会有大量的游资进入高过 此时汇率跌 相反则涨 而国际收支则是在出现收支顺差的时候 汇率由于大量的 外汇进入市场而汇率跌下来 逆差的时候 则汇率涨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资金会从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 的国家,资金的流入会使利率较高的国家的货币汇率上升。 利率是本币资金的价格,汇率则是以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 因此,实际上,影响汇率的是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是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存款或投资的实际价值 的增长率,也就是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加息只是 名义利率的提升,而只有实际利率的提升才能对美元形成 支持。正因为如此,如果升息的速度慢于通货膨胀的增长 速度,这样的升息理论上讲就不能提振美元汇率。
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我国外贸和出口。人民币升 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 成本,带来的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 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人民币升值可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有效地冷却 过热的宏观经济。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国际上 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引起经济过热、房地产泡沫 扩大。而人民币升值正可以比较有效的解决这一 问题。 人民币贬值对外汇引起贸易摩擦,极不利于国家经 济的稳定。贬值不会解决外部需求放缓问题,贬 值虽然会帮助出口企业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来, 但却很难以持久。特别是中国已经失去竞争力的 产业,贬值只会延迟产业退出时间。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假定所有商品的价格是 完全弹性的,这样,只需考虑货币市场的 均衡的。 本国与外国之间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及 货币供给水平通过对各自物价水平的影响 而决定了汇率水平。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

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一、背景介绍汇率制度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基础。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汇率制度备受关注。

中国的现行汇率制度是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具体实施方式为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即参考一系列国际货币对人民币的汇率。

二、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的特点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完全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而言的一种中间立场。

它具有以下特点:1.灵活性: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可以相对自由地浮动,但又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以避免过度波动。

2.可控性: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措施,政府可以对汇率进行干预和调控,以维护国内的经济稳定。

3.参考货币篮子:与单一货币相比,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更能体现国际货币市场的变化,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中国汇率制度的演变中国的汇率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1.固定汇率制度(1949-1994):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固定汇率制度,其中以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最为典型。

2.双轨制(1994-2005):1994年,中国实行了双轨制,即在境内设立了两个汇率市场,一个是官方汇率市场,一个是外汇交易市场。

这一制度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3.调整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至今):2005年,中国政府决定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转向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通过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来进行调节。

这一制度的建立使得人民币得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浮动,更好地适应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四、中国汇率制度的运行机制中国的管理型浮动汇率制度运行的核心机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民间市场汇率:中国的外汇市场是由银行组成的国内汇率市场。

这些银行通过供求关系决定买卖汇率,形成民间市场汇率。

2.官方汇率中间价:中国人民银行每个工作日会公布一个中间价,作为参考汇率。

这个中间价则是以市场报价为基础,加权得出的,可以理解为官方对市场的一个指导价。

3.波动幅度限制:中国的汇率制度通过设置每日汇率波动幅度的限制来避免大幅度的汇率波动,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

我国汇率管理制度

我国汇率管理制度

我国汇率管理制度概述汇率是指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汇率管理制度是指国家对汇率进行管理和调控的政策和机制。

我国的汇率管理制度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最初的固定汇率制度到目前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我国在不断适应全球化经济的趋势中不断改革和完善汇率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外汇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也加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我国汇率管理制度的演变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

国家通过官方的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确定人民币兑换外币的官方汇率,并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

这一制度的特点是外汇管制,政府主导,市场力量较弱。

然而,这种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面对外汇储备不足、外汇流动性差等问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1994年,中国宣布取消官方外汇市场,转而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国汇率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力量逐渐成为决定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

同时,人民银行也开始通过干预外汇市场,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2005年,中国宣布启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转向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

自此,人民币汇率逐渐由市场力量决定,并且实现了更大的浮动区间。

当前,中国实行的是一篮子管理制度,即参考一篮子货币组成的货币篮子,来进行适度干预调节市场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

这样的汇率管理制度对市场提供了较高的透明度,同时又兼顾了外汇市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普遍认可。

我国汇率管理制度的特点我国汇率管理制度的变化,凸显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政府干预的逐渐减少。

目前,我国汇率管理制度具有如下特点:1. 市场化程度高。

中国的汇率市场逐渐成熟,市场供求关系成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主要参考依据,市场力量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2. 灵活性和适应性强。

中国的汇率政策在维护稳定的同时,也注重了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进行适时调整。

3. 货币篮子管理。

中国采用货币篮子进行汇率管理,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汇率波动,降低汇率风险,也更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