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
悼亡诗:沈园二首

©⽆忧考⽹为⼤家收集整理了《悼亡诗:沈园⼆⾸》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梦断⾹消四⼗年,沈园柳⽼不飞绵;此⾝⾏作稽⼭⼟,犹吊遗踪⼀帐然。
城上斜阳画⾓哀,沈园⽆复旧池台;伤⼼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特录】红酥⼿,黄籘酒,满城春⾊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怀愁绪,⼏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钗头凤》·陆游世情薄,⼈情恶,⾬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成各,今⾮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声寒,夜阑珊,怕⼈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阴(今浙江绍兴)⼈,南宋杰出爱国诗⼈。
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
年轻时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即位,赐进⼠出⾝,后官⾄宝章阁待制。
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陆游创作⼒⾮常旺盛,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保存⾄今的就有9300多⾸,他⾃⾔“六⼗年间万⾸诗”。
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
【背景】⼀:《沈园⼆⾸》是陆游为悼念前妻唐婉⽽作,连同此后关于沈园的多⾸悼亡诗,可以说构成了⼀个具有相当情节和规模的系列。
在民间流出最⼴的其实是‘沈园’系列真正的起点——陆游和唐婉各赋的《钗头凤》⼀⾸。
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是中国封建制度造成的最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之⼀。
唐婉,陆游的表妹,陆游母舅唐诚⼥⼉,⾃幼⽂静灵秀,才华横溢。
陆家曾以⼀只精美⽆⽐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
陆游⼆⼗岁(绍兴⼗四)与唐婉结合。
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才便是德),后陆母认为唐婉把⼉⼦的前程耽误殆尽,遂命陆游休了唐婉。
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婉,其母察觉后,命陆游另娶⼀位温顺本分的王⽒⼥为妻。
【诗歌鉴赏】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原文及翻译 赏析

【诗歌鉴赏】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诗歌鉴赏】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杨光《春江月夜两首歌》原文春江花月夜其一黄昏的河水静静地流着,春天的花朵盛开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春江花月夜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江上的每个女人都抵得上湘川的两个妃子。
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翻译待更新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赏析《月夜春江花》是隋朝皇帝杨广的一首诗。
杨光借用这个标题来产生意义,扫除美。
黄昏时分俯瞰长江岸边,雾气浓重,江面辽阔。
“平静”是指没有海浪。
这条河平坦而安静,河边的春花充满了火焰。
他写的是大潮和汹涌的河水。
“登月”和“带星”搅动着水波,月亮和星星一起闪耀的景象非常壮观,在壮丽的景色中描绘着时间的流逝。
用几行四行诗,收集了春江花和月夜,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江河和月亮的图画。
“波浪将离开月亮,潮汐将带来星星”。
慢慢读,就像欣赏秋天的月夜画一样,它是优雅的。
这句话的优点是它很简单。
“江”和“岱”都是空洞的动词,不会破坏明月少星的稳定美。
杨广这首诗在描绘春江花月夜花开景色这方面,具有开先河之功,起了示范之用。
诗中一个“满”字写出了花多无隙、簇簇挤挤之状。
而“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这佳句描绘了一个绝妙的江流扶明月,潮水拥星光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且启发了张若虚的灵感,在他的《春江花月夜》中脱化出:“海上明月”的优美诗句。
“潮水”这一意象又启示张若虚在诗中开拓出一个极为阔大的春江意境。
从杨广的《春江月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诗风是美而不艳,柔而不性感,有着义言之风和语言的雅致精神。
杨广的诗风对后代诗人也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他的诗中佳句,常成为后世诗人模仿之,甚至袭用之,如《诗》:“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诗中的前3句,就被宋代著名词家秦观在名作《满庭芳》词中几乎完全袭用。
如其中“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就是袭用的例子。
元代著名词家马致远作有一首名词《天净沙?秋思》,其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1篇古诗二首教案及反思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1篇古诗二首教案及反思《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上了本课。
记得孙校长曾经说过这课的一种教法:绘画式。
我用了。
每一句作一个图,然后形成一副图画。
那么“春风吹又生”的原因上什么呢?学生们纷纷回答是因为草有根。
那么这根就生命力!我觉得二年级的孩子点到此就可以了。
学生在理解“枯荣”的时候果然遇到了难题。
知道枯是什么意思,可是说不来荣的意思。
在稍做启发之后学生马上明白秋天是枯,春天是荣。
在绘画式结束之的后,我设计了一个情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在诗人,想一想你如果是诗人你会怎么样读这首诗呢?可能是因为第一节课,他们有点不好意思,我再鼓励“哪个学生表演的好,就叫他二年四班的白居易”。
果然孩子们劲头来了。
可是在座位上还可以,上台就有些胆怯了。
只有四个学生上来。
不过我好好的利用这四个学生的胆量,请他们表演,并请大家来评怎么样更好更像!学生的意见不错,比如有个学生在演最后一句的时候,明明是小草生长,却蹲下了。
被学生指出来,我欣喜。
有一个学生在读“离离”的时候语速快,也有学生说,这里应该慢些,才能更显出草原的广阔。
能到这种程度我很满意。
不过我批评了不肯站起来表演的学生,我说他们是自己放弃了一次极好的锻炼的机会。
机会一去,就再也不会来了。
从今天的放学前的反馈中,知道学生已经懂得这一点并表示以后要努力。
不过我得看行动。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2一、授课内容:《古诗二首》第一课时二、授课重点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采”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三、学习难点1、书写难点:首:第二笔是短撇,第四笔撇要从竖中线上起笔,落笔在横中线上,第七笔和第八笔的横左边挨着竖,右边不能挨着横折钩。
采:第一笔撇要写在田字格上半格的中间,第二笔点写在撇的外边,第四笔的撇略短,起笔位置大致与第一笔的起笔位置相同。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原文:《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衍生注释:“碧玉”指碧绿的玉,这里用来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
“妆”指装饰,打扮。
“丝绦”指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柳条。
二、赏析:这首诗把柳树比作一位经过精心装扮的美人,形象地描绘出了柳树的婀娜多姿。
诗人通过巧妙的想象,把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创造出的美丽景色。
那垂下的千万条柳枝,不就像是美人身上的绿色丝带吗?而这细细的叶子,又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啊!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剪出了这满眼的春色。
三、作者介绍: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
其诗作风格清新洒脱,富有情趣。
四、运用片段: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柳树可美啦!“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那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是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姿态。
孩子们在柳树下嬉戏玩耍,他们笑着、跑着,这不正是春天里最美好的画面吗?原文:《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一、衍生注释:“拂堤杨柳”指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抚摸着堤岸。
“醉”指迷醉,陶醉。
“春烟”指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二、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乡村景象。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空中欢快地歌唱。
杨柳轻拂着堤岸,仿佛陶醉在这如烟的春景之中。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忙趁着东风放风筝。
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欢乐。
三、作者介绍:高鼎,清代后期诗人。
他的诗作大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语言质朴自然。
四、运用片段:周末,我们一家人来到了郊外。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眼前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这时,一群孩子跑了过来,他们手里拿着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看着他们欢快的身影,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时光。
原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二年级古诗二首大全

二年级古诗二首大全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江南逢李龟年》唐.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7、《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0、《悯农》唐.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1、《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3、《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五岁咏花》唐. 陈志贤(陈知玄)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
唯余一孕在,明日定随风。
15、《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枫桥夜泊》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
17、《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8、《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专升本陶渊明诗二首

专升本陶渊明诗二首摘要:1.介绍专升本背景2.分析陶渊明诗两首的内容3.阐述诗中所体现的陶渊明的人生观4.总结诗的教化作用和现实意义正文:一、介绍专升本背景专升本,是指在现有学历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考试或评审程序,提升学位层次的教育形式。
在我国,专升本教育为广大在职人员和求学者提供了提高学历、拓宽知识领域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专升本为契机,探讨陶渊明的两首诗,挖掘其内涵,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精神滋养。
二、分析陶渊明诗两首的内容(1)第一首《饮酒》诗:诗中以“将船对青楼耐可住”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继而通过“对海而唱《观沧海》”的典故,抒发了诗人追求自由、独立、超脱的心志。
(2)第二首《拟古》诗:诗人以“拟古”为题,通过对古人生活和思想的描绘,表现了陶渊明对古朴、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黑暗的讽刺。
三、阐述诗中所体现的陶渊明的人生观陶渊明的诗作中,充满着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自由、独立、超脱的向往。
他的人生观具有以下特点:1.崇尚自然:陶渊明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认为这是人生最高境界。
2.追求自由:他反对世俗的束缚,努力寻求心灵的自由,体现了对个性的尊重。
3.超脱尘世:陶渊明在诗中多次表达对世俗繁华的厌倦,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
4.坚守道德:他在诗中对古人道德品质的赞扬,反映出他对道德的重视。
四、总结诗的教化作用和现实意义1.教化作用:陶渊明的诗作传达了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等人生观,对于培养个体的独立精神、提升道德品质具有很好的教化作用。
2.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陶渊明的诗中汲取力量,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坚守道德品质,从而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总之,专升本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升自己的平台,通过学习陶渊明的诗作,我们不仅可以丰富文化底蕴,更能汲取前人的智慧,为自己的生活注入力量。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大家有疑问的, 可以询问和交流
村 居
[清] 高鼎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主要作品: 《拙吾诗稿》。
《咏柳》通过描绘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的美丽姿态,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碧玉——树高万条——绿丝绦
想象:
描绘:
柳叶——谁裁出春风——似剪刀
比喻
自问自答
以柳咏春巧妙新奇
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课后搜集整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并与同学们分享。
谢 谢
古诗二首
像蝴蝶, 像飞鸟, 乘着风儿天空飘。一根线儿拴住它, 无风一栽往下掉。谜底( )
风筝
小姑娘, 手细长, 身儿软, 头发长。春风吹来长发飘, 跳起舞来真漂亮。谜底( )
柳树
村 居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
/
/
/
再读诗歌, 划出节奏。
再读诗歌,思考交流: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找出写景的诗句。 弄清每句诗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再读诗歌, 划出节奏。
咏 柳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
/
/
/
/
/
碧玉妆成一树高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看上去好像用碧玉妆扮的一样。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

sù sì wēi chén kǒng
宿寺危辰恐
jīng sì lú lǒng gài
惊似庐笼盖
cāng máng
lóng
苍茫
笼子
wēi gǎn jīng yīn
危敢惊阴
危险 勇敢 惊讶 阴天 安危 不敢 惊动 阴沉
sì yě cāng máng
似野苍茫
似乎 野外 苍翠 茫茫
shì 似的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古代的一 个民族。
平川、平原。
敕勒民族生活的大草原啊,就在阴山的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好像。
用毡布搭成 的帐篷,即 蒙古包。
笼 罩。
草原的四 面八方。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罩着整个原野。
天苍苍,野茫茫。
青色。
辽阔无 边的样 子。
蓝蓝的天空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 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 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时至今日也经久 不衰。
xiàn
风吹草低见牛羊。
同“现”。 显露。
一阵风吹过,草儿弯下了腰,显露 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 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 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 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 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 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 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 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 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 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 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 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 彩。
类似 田野 苍白 迷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二首
作者:海 子 柔 之
来源:《视野》2004年第03期
我请求:雨
我请求熄灭
生铁的光、爱人的光和阳光
我请求下雨
我请求
在夜里死去
我请求在早上
你碰见
埋我的人
岁月的尘埃无边
秋天
我请求,
下一场雨
清洗我的骨头
我的眼睛合上
我请求·
雨
雨是一生的过错
雨是悲欢离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漫步长街
仿佛走进薄膜墙筑起的隧道
透过淡淡天光而明净
墙外隐隐有车阵扬声而过
霎时在柏油道遗下一匹静美
绣着绿地花色——
珍贵的瞬间 随后
又是一阵车声驶过
掩盖了这匹静美
那动态的美 就在远远
晨过后活泼的时间海里波荡
为何我总走不过去
让时间细细淌流在晨间
这里有我清坚的缕缕晨梦
隧道漫长无尽
总有倾泻的天光沐身
还有瞬间的静美 以及
憩息的现代咖啡馆
就在街角触及新异的未来
未来,我们总想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