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1-3章练习题
中国教育史-第三章节测试题

《中国教育史》第03章在线测试《中国教育史》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8:35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来到稷下学宫中游学的学派要()。
A、A 经官方同意B、B 来去自由C、C名人推荐D、D考核选拔2、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
”的观点的是()。
A、A 李悝B、B荀子C、C商鞅D、D吴起3、墨子代表的()阶级的利益。
A、A地主阶级B、B 奴隶主C、C农与工肆之人D、D知识分子4、墨子的教育态度是()。
A、A 上说下教B、B “不扣不鸣”C、C有教无类D、D诲人不倦5、《学记》来源于()一书。
A、A 《礼记》B、B 《中庸》C、C《大学》D、D《论语》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礼记》中就教育理论阐发的集中与其历史影响而言,当推()A、A.《大学》B、B.<中庸》C、C.《学记》D、D.《乐记》E、E.《王制》2、稷下学宫作为一所高等学府,其职能有()。
A、A讲学B、B著述C、C育才D、D咨政E、E议政3、稷下学宫的特点有()。
A、A学术自由B、B待遇优厚C、C治学严谨D、D思想统一E、E生活刻苦4、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表现在()A、A培养了众多的知识分子B、B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C、C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D、D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E、E留给人以思考5、孟轲认为实现“大丈夫”人格理想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A、A持志养气B、B动心忍性C、C存心养性D、D反求诸己E、E兼爱天下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学记》论教育在“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方面的作用,都是就学校教育而言。
是否正确错误2、《学记》提出的“教学相长”,意思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教育学第一章——第三章练习试卷

教育学第一章——第三章练习试卷一、填空题:☆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的基本途径。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大学》、《》、《论语》、《》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内容不再是科举的内容,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
☆教育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教育学是一门以为研究对象,探索的科学。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中有充分的反映。
☆《学记》的“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的关系。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认为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理性是灵魂的基础。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中。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中。
☆法国的宣扬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弥尔》。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 ”。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提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杜威的《》及反映在其他作品中的教育思想,对20世纪的教育和教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的目标。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的教育,是培养公民的教育。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时代。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的国民教育。
中国教育史——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 )1、“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 )2、“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 )3、“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 )4、《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中国教育史习题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
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
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
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
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
”和“
”的教育场所,它们
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 ) 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
“习”是指行为习惯。
( ) 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
( )6、孔子所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而墨子所提倡的“爱”是有
差别的“爱。
( )7、孔子的“六艺”教育中,“书”是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具备基本
二、判断题
(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
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
中国教育史1-3答案全

9第一次作业判断题题目说明:(10.0 分)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作品。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2.启发式教学思想最早诞生在中国。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3.生活教育论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4.原始社会时期没有教育存在。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5.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是完全相反的。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6.《学记》是孟子的作品。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7.学习西方是近代中国教育的主旋律。
正确错误纠错(10.0 分)8.孔子的人性观是性善论。
正确错误纠错论述题题目说明:(10.0 分)9.几个题做在一起,一并一次性提交。
1、试析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答: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当时北大虽为全国最高学府,但问题很多。
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的学生继续下来,纨绔子弟的积习很深。
学校管理陈腐僵化,官衙气息浓厚。
蔡元培就任后,逐步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措施有:(一)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二)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三)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
(四)提高学生的品德水平和活动能力。
经过蔡元培的改革,北京大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民主气息极浓,成为全国著名的学术中心和新思潮的发源地。
北大的改革对中国高等教育也产生了强烈影响,许多改革经验为其他高校所吸收,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2、试析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
答:壬子癸丑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相比,有明显进步,其特点主要有:其一,缩短了学制期限,较之"癸卯学制”,共缩短3-4年,有利于增加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其二,取消了专门为贵族设立的各类学校,废除了封建特权和等级限制。
其三,女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等小学已可以男女同学,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女校。
其四,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看,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劳动生活技能的训练,反对体罚,要求教育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节测试题

《中国教育史》第01章在线测试《中国教育史》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1:22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我国古代传说中最早发明取火技术的是() .A、A.伏羲B、B.燧人氏C、C神农D、D.仓颉2、部落联盟时期,实施乐教的场所称为()。
A、A.泮宫B、B.辟雍C、C.庠D、D.成均3、氏族公社末期,培养劳心者主要是指未来国家的()。
A、A.技术人员B、B.教育人员C、C.文艺人员D、D.管理人员4、氏族公社末期教育发生分化,其社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A、A.劳力者B、B.社会所有成员C、C.儿童D、D.成年人5、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以后,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这时主要经济部门是()。
A、A.手工业B、B.农业C、C.畜牧业D、D.商业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原始宗教教育的主要活动有()A、A.自然崇拜B、B.图腾崇拜C、C.鬼魂崇拜D、D.祖先崇拜E、E.英雄人物崇拜2、原始时期的教育有以下特点()A、A.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B、B.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C、C.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D、D.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E、E.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3、氏族公社的教育中,生产劳动教育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
A、A.制作工具B、B.取火C、C.渔猎D、D.农耕E、E.纺织4、在氏族公社时期,“庠”这种机构的作用是()。
A、A.练兵B、B.聚会C、C.饲养畜生D、D.教育E、E.养老5、原始宗教教育对自然崇拜,这些自然崇拜物有()。
A、A.朝霞彩虹B、B.日月星辰C、C.风雨雷电D、D.山河土地E、E.禽兽草木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古代教育产生于劳动。
是否正确错误2、氏族公社末期,产生了文字,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教育史》郑大远程题库和答案

现代远程教育《中国教育史》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王献玲06年10 月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远古教育的起源;2.了解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3.了解学校的产生;(二)本章重点、要点1.理解: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同时产生的;教育直接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教育权利平等、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是极端原始的。
3.文字的产生对教育的新的要求,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那些?3.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说明:各章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包含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是非判断、问答题四部分。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可参考教学课件中的每章的自测题。
本指导书每章只列出问答题部分。
问答题答案学员自己整理。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本章学习目标奴隶制社会的教育的发展兴衰过程;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称之为“学在官府”;三代教育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西周教育的特点和“六艺”教育内容;了解西周的教育制度;孔丘教育思想。
(二)本章重点、要点1.了解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2.了解官学的衰败原因;3.了解私学在中国兴起的过程、原因和特点;4.掌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六艺的教育内容是什么?2.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3.孔子在教育史上有那些贡献?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一)本章学习目标1.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与意义2.了解“百家争鸣”时期的稷下学宫的教育状况;3.了解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4.了解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5.掌握《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二)本章重点、要点重在对教育、学校、私学起源和先秦诸子各派教育思想基本特点的了解上,打好学习教育史的基础。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练习

1.[单选题]“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的? D
A.孔子
B.陶行知
C.陈鹤琴
D.杨贤江
2.单选题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C
A..200万年前
B..200万年前到5万年前
C.5万年前到5千年前
D.5千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
3.单选题]经考古发现,目前中国最早的原始人群是? D
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巫山人
4.多选题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内容包括?ABCDE
A,生产劳动教育B.生活习俗的教育C.原始宗教教育
D.原始艺术教育
E.体格和军事教育
5[多选题]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包括ABCDE
A.教育权利平等,无阶级性
B.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
C.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D.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E.教育的作用在干传递生活经验,延续种族和发展人类社会
6.[多选题]原始时期学校的萌芽称为?CE
A.校
B.序
C.成均
D.太学
E.庠
7.判断题]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错
8.判断题]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对。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5、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谁提出了教育起源的“生物起源说”?A
A勒图尔诺B穆勒C杜威D孟禄
2、哪一项不是氏族公社时期原始宗教的教育内容?C
A自然崇拜B祖先崇拜C迷信崇拜D巫术占卜
3、官学的的衰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B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东周
4、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谁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B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孟子
5、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是?A
A.庠序之学
B.国学
C.私学
D.泮宫
6、稷下学宫是哪个国家设立的?B
A鲁国 B齐国 C秦国 D魏国
7、在孟子看来,教育的主要目的是?B
A学知识B“明人伦”C致良知D学军事
8、提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
”的观点的是?B
A李悝 B荀子 C商鞅 D吴起
9、《学记》中提出了“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的施教原则,其意为?A A循序渐进B及时施教C预防性原则D启发诱导原则10、墨子代表的是什么阶级的利益?C
A地主阶级B奴隶主C“农与工肆之人”D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