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课件_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岳麓版 历史 必修二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共31张ppt)

岳麓版 历史 必修二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共31张ppt)

2、日本学者加藤繁说:“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
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北宋末年已经完全崩溃,
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这一变化有助于
D
A.江南地区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商业从农业、手工业中的分离
D.城市商业空间的拓展
3、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
——《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分析宋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些有实力的区域性商人群体, 如晋商等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 开办了一些票号。随着票号业务 的发展,在大量兴起的、以经济 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也出现了 分号。当时,农民须用广泛流通 的白银纳税,这促使粮食、棉花 等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票号通 过为各地商人汇兑资金,获利丰 厚。
1900年庚子事变,慈禧西逃途中,向山西商人借银40万两,以解 皇室开支燃眉之急。事后,清廷令各省解京饷款,改汇山西票号, 顿时山西各大票号总号成了清廷总出纳。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商人,但是他们不能被看作大资本家。 ——美国 魏斐德《中华帝制的衰落》
烦苛管制必然导致停滞与贫困, 简约治理则带来繁荣与富裕。 ——李克强
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以“明清商帮”或“中国古代 商人经营理念”为主题,完成探究性学习论文。
1、汉朝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许“名田(占有土地)”,“犯者
以律论”;不许被“推择为吏(商人及其子孙到官府去做官)”。这些规

A
A.表明商人富而贱的窘境 B.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 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的政策及影响。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课件(24张)(共24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5《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课件(24张)(共24张PPT)

• 材料三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孟子曰: “何必曰利,唯有仁义而已矣。” 从此之 后, “重义轻利”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伦理 思想的铁则。古时商人多以欺瞒和垄断牟 利,……于是“奸商”和“私贩”几乎成 为商人的代名词。这是为深受“重义轻利” 思想影响的人们所不齿的。
“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材料四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 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 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持此主张并实行此政 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 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 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6:05:34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12021/8/112021/8/11Aug-2111- 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1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
(2)变化: 从民间私用到合法货币,再到主导货币。(3分)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8张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8张PPT)

作用
3、松动:唐朝中期以后。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 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强化:明清。原因、表现:坚持重农抑商, 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对商人进行盘剥,严 厉控制民间贸易;影响
5、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A、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B、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遏制 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 长,导致中国的落后。
清代北京前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功
能不显著 3、宋代城市的特点 A、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而设,形成街市. B、城郭和乡村,被允许置市贸易 C、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 草市 D、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4、汉唐宋明清时期三种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 A、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敦煌、楼兰、龟兹、于阗、莎车、疏勒 B、海上贸易兴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 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 C、明清工商业城市的兴起: 松江、佛山、景德镇、汉口、盛泽镇 ①工商商业发达和交通要冲②经济功能为主, 商业贸易繁荣③多位于江南,人口密集
④形成许多区域性、行业性大商帮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繁荣
1、城市的起源: 夏代出现供商人进行物品交换的“市”,即 城市的雏形 2、周秦至唐代城市的特点:
①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 场所,设市长或市令管理
②市设在城中特定位置,用围墙与居民区隔开 (“市”与“坊”分开) 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第五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中国古代的商业
1、原始商业的产生: A、时间:原始社会末期 ①剩余产品的出现 B、产生的条件: ②社会分工的发展 C、形式:偶尔出现的物物交换 2、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 A、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B、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设官统一管 理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2(岳麓版必修2)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2(岳麓版必修2)

答案:A
◆历史•必修2•(配岳麓版)◆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 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
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历史•必修2•(配岳麓版)◆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意在考查考生 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
________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阻碍。 非法牟利
3.中唐以来,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③官商分利 ________
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④___________ 新经济因素 的成 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潮流。
◆历史•必修2•(配岳麓版)◆
1.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 市和晓市等得到形成和发展。
二、城市的繁荣
1.周秦迄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①
________ 作为交易场所。这时期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 市 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②________
◆历_ 坊市制 。 坊市 界限不复 3.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④________
◆历史•必修2•(配岳麓版)◆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历史•必修2•(配岳麓版)◆
《清明上河图》具有特别高的欣赏价值与保存价值,描 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 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到北 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功能经历了一个由弱 到强的转变过程;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 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岳麓版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ppt课件

岳麓版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ppt课件
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政策
必修二 ·农耕时代的商业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商业概貌 (二)城市发展 (三)商业政策
二、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0
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必修二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发展阶段
商人
城市
商路
原始社会末期,物物交换,原始商业产生。
兴 夏商周 产生 起 春秋战国 大商
唐长安城
北宋汴京城
15
必修二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清明上河图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直观的再现当年的 繁盛景象:图中一共画了各种类型的人物七百七十余个, 各种牲畜九十多头、房屋楼阁一百多间、大小船舶二十 余艘……。在这众多的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舟车之间,有 人划船拉纤,有人抬轿架车,有人四处设摊,有人沿街 叫卖,也有人在到处游逛。所有这一切,生动地反映了 当时汴京城内商品经济兴旺、水陆运输繁忙、城乡关系 密切等等热闹景象。
发 秦汉 展 魏晋南北朝
都市逐渐繁 国内商路 荣,但经济 职能不强。 丝绸之路
繁 隋唐 荣 宋元
都市繁华 全面繁华 海路为主
鼎 盛
明清 商帮
工商业市镇
政策
重农抑商
唐中期后 有所松动 抑商锁国
提示:产生时间、发展水平、发展趋势、所处地位等角度
21
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必修二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春秋末期范蠡与西施一起泛舟齐 国。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 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因经商有道, 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
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商人
动动脑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 利往。”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现象?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汉
产生 私商
天然 金属 形式多样
形状统一
政治军事 数量较少 规模较小
国内贸易
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
政策
鼓励经商
重农 抑商
隋唐 宋元 明清
商帮
纸币 金银
市坊分离
时空不限 经济功能 市镇繁荣
海上“陶瓷 之路”
大宗长途贸易
中唐以后 有所放松
闭关锁国
4
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细化示例
时间 原始社 会末期
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
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明
5.初期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
处。
——清
你认为这种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说明你的理由。
11
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市场形式多样,城市商业发达
3、丝绸之路和大运河推动了贸易和城市的发
8
谈一谈明清时期的城镇特点发生了什么变化?联系 现实说说城镇化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工商 业市镇兴起。
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促进了农业人口向非 农人口的转化;促进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商 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 在悄悄发生变化。
9
政治、 军事城 镇为主
城镇功能
▪ 宋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 街市,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前所未 有的繁荣。
▪ 原因: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商业的发 展、城市的发展。
7
西周至唐代城市的发展: 1.周秦至唐代 ①市的特点:县治以上的城市有官 设的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并与 民居隔开;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②城市性质: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唐代长安城的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共22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共22张PPT)

汉代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敦煌、楼兰、龟兹等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SHENYANG NO.31 MIDDLE SCHOOL
唐宋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
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SHENYANG NO.31 MIDDLE SCHOOL
一、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 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 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 起。
的特点? 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
渐衰落。 ⑥白银的广泛使用。 ⑦商业受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 ⑧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 济的主导地位。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SHENYANG NO.31 MIDDLE SCHOOL
练习题
1、明末有人描述江南的变化时说,百年前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材料二:
——《唐六典》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王建(唐)《夜看扬州市 》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晚唐诗人薛逢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SHENYANG NO.31 MIDDLE SCHOOL
中国四大名镇
冶 铁 广东佛山镇 业
棉 河南朱仙镇 纺

航 湖北汉口镇 江西景德镇 制


业 业 ①工商商业发达和交通要冲②经济功能为主
,商业贸易繁荣③多位于江南,人口密沈阳集市第三十一中学 SHENYANG NO.31 MIDDLE SCHOOL
何为商帮?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

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必修2)

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必修2)
——唐·李白《估乐客》 材料三: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
诗中反映了唐代和宋代商业发展的什么现象。 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 水上贸易发达; 宋代出现了集镇和夜市兴盛。
下图它反映了宋代商业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出现了纸币。
世界上最早推行纯纸币流通的政权是(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一、商业的发展 材料一:“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
——《马克·波罗游记》 材料二:“山西富户,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
——《清高宗实录》 材料三:晋商的经商谚语“宁叫赔折腰,不叫客吃亏”“诚 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明清时期商人的发展出现什么新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中体现了古代中国怎样的商业精神?
区域性商帮出现。 壮大队伍、扩大资本、增强竞争实力。 诚信。
阅读教材,思考唐 朝长安城的特点是 什么?
二、城市的繁荣 1.政治中心 知识链接:“城市”城——侧重于军事、政治职能;市—— 商交换的场所;
材料一: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你从这首诗歌里分析出北朝时期商业的特点吗? 商品买卖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
经济功能增强; 市特点:
地点、交易时间、坊市 关系; 北宋。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 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 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 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 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1.起源早,以农手为基础,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 主导地位。 2.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商业活动受官府控制,官营和专 卖长期存在。但明清时出现了雇佣关系。 3.城市商业不断繁荣,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边境、对 外贸易繁荣。 4.货币流通:由物物交换到使用金属货币,北宋四川又出 现了最早的纸币。明代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业资本的 积聚。 5.商人组织:由官商到私商,明清时期出现了以血缘和地 缘为纽带的大商帮。但商人的社会地位始终低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高度发达的传统农业和手工业
其它: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货币的变更、
商路(交通)的通畅、城镇的发展、统治者的政 策
结束
春秋战国
隋唐
D、物物交换,原始商业
E、 “工商食官”,政府统一管理
刀 币
宋代
元代 明清
F、纸币出现,集镇、夜市兴盛
G、商业市镇的兴起,贵金属货币推广 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大商帮形成 H、职业商人、货币产生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 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 北朝时期城市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较早,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商业精神日益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 组成部分。 3.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的繁荣 4.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5.农耕经济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本课小结:结合本课及之前所学内容,你认
为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受到官府直接监管 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政治、军事职 能为主
经济职能加 强
唐城长安
宋都城汴京
探究:比较唐、宋的城市格局,哪个城市的人们生活更方便?为什么?
明清商业市镇繁荣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
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
城市的发展。
2、城市功能
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结合图片资料,说说在汉代 西北地区兴起哪些城市?唐宋以 后东南沿海又兴起哪些城市?这 些城市的职能各是什么?你能谈 谈这些城市兴起的原因吗?
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 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 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 维护 自身 统治
评 价
积 1、促进农业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 极 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1、强化了自然经济,打乱了经济结构内部平衡。 消 2、阻碍了商业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极 3、导致经济经构过于单一和环境恶化,造成中 国封建社会的落后。
政治、 军事城 镇为主 城镇功能 经济功能 增强工商 业市镇
秦—唐代
国内工商业 发展形成 对外贸 易形成
宋— 明清 汉唐丝绸之路 的商路城市
明清沿海港口 城市
我国古代商业随着农业和 手工业的产生而出现,城市随 之兴起。但我国古代长期以来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影响 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结合教材阅读下列历史现象
第一单元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课程标准: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2、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3、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一、商业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周朝 A、私商为主,黄金白银成为货币,都会兴起 B、商贸繁盛,世界级大都会,外贸繁荣 C、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
1.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业”。——战国 2.上农除末。 ——秦 3.“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算缗” 、“告缗” 。 ——汉 4.“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 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 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禁止民间出海贸易。——明
讨论思考:1.假如你是处于各个时期的商人, 你觉得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 重农抑商 2.你认为这种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 弊?说明你的理由。
由于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造成了购买的不方便。
二、城市的繁荣
城市: “城”——城墙及城墙所包 围的地区 “市” ——商品交换的场所、 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
宋朝以前 典型 时 间 唐长安坊市制 限时开闭
县治设市,坊、 市分开
宋朝 宋都汴京 打破限制
打破限制, 分散城中
地 市 点
管 理 城市 功能
三、统治者商业政策的变化
战国前: 重视与鼓励 ——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沉重打击了民间商业。 但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
政策
影响
战国—秦汉: 重农抑商
中唐以来: 鼓励外贸、官商分利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商业繁荣。 明清:重农抑商、限制外贸——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导致中国 日益落后
思考讨论:古代统治者为什么要重农抑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