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设计课设

合集下载

电机学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机学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1 目的通过设计实践,培养学生查阅专业资料、工具书或参考书,掌握现代设计手段和软件工具,并能以仿真程序及仿真结果表达其设计思想的能力。

2 要求1)搭建系统仿真电路还或者搭建实际电路;2)提供仿真系统参数,(可自行设计或使用题目提供相关参数);3)绘制相关参数曲线;4)分析对比相关控制参数,给出相应结论。

二、原始资料1 直流开环调速(可在实验台上自行搭建)依据上图建立的直流开环调速系统仿真模型;电动机额定参数:UN =220V,IN=136A,Nn=1460r/min,四极,Ra=0.21Ω,GD2=22.5N·m2。

励磁电压Uf =220Ⅴ ,励磁电流If=1.5A。

采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设整流器内阻R=0.05Ω。

平波电抗器Ld=20mH。

题中仅给出电动机额定参数,电源、变压器等参数必须根据电动机要求进行设计和计算。

观察电动机在全压起动和起动后加额定负载时的控制角a=30°,45°,60°,75°时转速、转矩和电流变化,总结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特点。

2 转速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可在实验台上自行搭建)依据上图建立转速闭环控制的系统仿真模型;电动机额定参数:UN =220V,IN=136A,Nn=1460r/min,四极,Ra=0.21Ω,GD2=22.5N·m2。

励磁电压Uf =220Ⅴ ,励磁电流If=1.5A。

采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设整流器内阻R=0.05Ω。

平波电抗器Ld=20mH。

题中仅给出电动机额定参数,电源、变压器等参数必须根据电动机要求进行设计和计算。

分别采用比例调节,比例-积分调节,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调节三种方法观察电动机在全压起动和起动后加额定负载时的转速响应、电压响应和电流响应变化,总结转速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特点。

3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可在实验台上自行搭建)依据上图建立的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模型;电动机额定参数:UN =220V,IN=136A,Nn=1460r/min,四极,Ra=0.21Ω,GD2=22.5N·m2。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引言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是电气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涉及电机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参数等方面内容。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机作为驱动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因此,学习和掌握电机学及拖动基础知识,对于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内容,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内容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电机的分类和结构,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2.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原理、电动力原理等;
3.电机的性能参数,包括电机的旋转速度、电流、扭矩等;
4.拖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传动装置、传动比、机械效率等;
5.不同种类电机在拖动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
电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电机学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电机的基本分类和结构,能够区分各种类型的电机,并了解其结
构特点;
2.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动力学、静力学和电磁学等方面知识;
1。

电机课程设计题目大全

电机课程设计题目大全

电机课程设计题目大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能够运用电机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3.能够运用电机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能够分析电机的工作过程。

5.能够进行电机的安装和调试。

6.能够对电机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机技术和应用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1.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构成部分,理解电机的运行原理。

2.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学习电机的运行过程、转矩和转速的计算方法,掌握电机的启动和制动原理。

3.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电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了解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教材章节和内容:1.第一章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构成部分,理解电机的运行原理。

2.第二章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学习电机的运行过程、转矩和转速的计算方法,掌握电机的启动和制动原理。

3.第三章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电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了解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电机的工作过程和应用实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实验法:学生进行电机实验,亲身体验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权威出版的电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电机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电机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电机运动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机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类型、特点及其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2. 学生能描述电机运动控制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转速和转矩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掌握电机运动控制的基本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包括启动、停止、正反转和速度控制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机运动控制电路,并进行模拟实验。

2. 学生能够通过编程实现对电机运动参数的调节,实现对电机运动的精确控制。

3. 学生能够运用电机运动控制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电机运动控制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机运动控制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对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关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对电机运动控制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学习成果的转化。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原理与类型: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各类电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重点关注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电机原理与类型》2. 电机运动控制参数:讲解电机运动控制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转速和转矩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机运动控制参数》3. 电机运动控制电路:介绍电机运动控制的基本电路,包括启动、停止、正反转和速度控制等,分析各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机控制设计课程设计

电机控制设计课程设计

电机控制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机控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学习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3.了解电机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4.能够运用电机控制设计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学会使用电机控制相关设备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6.具备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对电机控制行业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电机控制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电机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和维修方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介绍电机的种类、工作原理、电磁转矩和转速等基本概念,学习电机的特性曲线和参数计算。

2.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学习电机的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方法,包括电压控制、电流控制和转速控制等。

3.电机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和维修方法:分析电机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学习故障的诊断和维修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机控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电机控制设计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电机控制设备和仪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机控制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机控制设计参考书籍,供学生拓展阅读和学习。

电机与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电机与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电机与运动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掌握电机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2. 学习电机的主要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转速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3. 掌握电机运动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启动、停止、正反转、调速等。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电机,进行简单的运动控制电路设计。

2. 学会使用运动控制相关器件,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器等,完成电机控制电路的搭建。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机运动控制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与运动控制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机与运动控制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机与运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原理及分类:介绍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定律;讲解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常见电机类型及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机原理与分类2. 电机主要参数:学习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转速等;掌握相关计算公式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机的主要技术参数3. 运动控制基本方法:讲解电机启动、停止、正反转、调速等基本控制方法;介绍相应控制器件,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机运动控制基本方法4. 运动控制电路设计:学习运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原理,包括控制电路的搭建、调试和优化;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电机专业课程设计

电机专业课程设计

电机专业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并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电机的应用场景。

2. 使学生了解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如功率、效率、转速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让学生掌握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如启动、调速、制动等,了解各种控制器件的作用及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机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和职业观。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协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电机专业初中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电机专业知识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所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介绍电机的基本组成,如定子、转子、绝缘材料等。

- 阐述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能量转换等。

2. 电机的分类及性能指标- 分类介绍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等不同类型的电机。

- 介绍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如功率、效率、转速等。

3. 电机控制技术- 分析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如启动、调速、制动等。

- 介绍常用控制器件,如接触器、继电器、PLC等。

4. 电机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不同类型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

- 结合案例,讲解电机选型、安装、调试等实际操作过程。

5. 电机实验与实训- 制定详细的实验与实训教学大纲,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等。

电机直流课程设计

电机直流课程设计

电机直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机直流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定律在直流电机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直流电机的类型、结构、性能及用途。

3.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机转速与电枢电压、电流的关系,以及励磁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电机参数测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解决直流电机常见故障的能力。

3. 让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并能进行基本的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原理与应用的实践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技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电机直流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包括洛伦兹力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在直流电机中的应用,电机转速与电枢电压、电流的关系,以及励磁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2. 直流电机的类型与结构:介绍常见的直流电机类型,如永磁直流电机、励磁直流电机;讲解电机的结构,包括电枢、励磁绕组、换向器等组成部分。

3. 直流电机的性能与用途:分析不同类型直流电机的性能特点,如功率、转速、效率等,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适用场合。

4.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学习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简单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包括调速、转向等功能。

5. 直流电机参数测试与故障分析:教授如何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电机参数测试,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极数2P=8 6、绝缘等级B
7、力能指标:效率 8、功率因数cos
9、最大转矩倍数
起动性能:起动电流倍数 ,起动转矩倍数
主要尺寸
定子槽形采用斜肩园底梨形槽 转子采用斜肩
平底槽
题目7:Y160M-6额定数据与性能指标
1、电机型号Y160M -6 2、额定功率PN=7.5千瓦
3、额定频率fN=50赫4、额定电压及接法UN=380伏1-Δ
参考文献
1、电机设计陈世坤第二版
2、三相异步电动机设计、原理、实验沈阳机电学院
3、中小型电机手册上海电科所
4、电机设计戴文进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5、《电机学》汤蕴璆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6、《电机工艺制造学》方日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电机设计》
题目: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系列电磁设计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石安乐、陈强、林友杰、谢卫才
邓秋玲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年月日星期一
设计完成日期月日共2周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与目的
《电机设计》的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电器及其控制方向(本科)、电机制造(专科)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电机设计的学习及课程设计的训练,为今后从事电机设计工作、维护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电机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对电机设计工作过程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另一个是在设计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表格、资料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绘图阅图能力,为今后从事电机设计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极数2P=8 6、绝缘等级B
7、力能指标:效率 8、功率因数cos
9、最大转矩倍数
起动性能:起动电流倍数 ,起动转矩倍数
主要尺寸
定子槽形采用斜肩园底梨形槽 转子采用斜肩平底槽
题目6:Y160M2-8额定数据与性能指标
1、电机型号Y160M2-8 2、额定功率PN=5.5千瓦
3、额定频率fN=50赫4、额定电压及接法UN=380伏1-Δ
5、极数2P=6 6、绝缘等级B
7、力能指标:效率 8、功率因数cos
9、最大转矩倍数
起动性能:起动电流倍数 ,起动转矩倍数
主要尺寸
定子槽形采用斜肩园底梨形槽 转子采用斜肩园底槽
主要设计条件
1.提供电机设计范例;
2.提供电机设计电磁程序;
3.提供计算机场地;
说明书格式
1.课程设计封面;
2.课程设计任务书;
5、极数2P=6 6、绝缘等级B
7、力能指标:效率 8、功率因数cos
9、最大转矩倍数
起动性能:起动电流倍数 ,起动转矩倍数
主要尺寸
定子槽形采用斜肩园底梨形槽 转子采用斜肩园底槽
题目8:Y160L-6额定数据与性能指标
1、电机型号Y160L -6 2、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功率PN=11千瓦
3、额定频率fN=50赫4、额定电压及接法UN=380伏1-Δ
2.要求计算准确,绘出图形正确、整洁。
3.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正确查阅有关资料、图表及公式。
四、题目1:Y132M1-6额定数据与性能指标
1、电机型号Y132M1-6 2、额定功率PN=4千瓦
3、额定频率fN=50赫4、额定电压及接法UN=380伏1-Δ
5、极数2P=6 6、绝缘等级B
7、力能指标:效率 8、功率因数cos
二、设计内容:
1.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电机主要尺寸、槽配合,定、转子槽形及槽形尺寸。
2.确定定、转子绕组方案。
3.完成电机电磁设计计算方案
4.用计算机(手画也可以)画出定、转子冲片图。完成说明书(不少于0.6万字,16开,计算机打印或课程设计纸手写)。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种型号规格电机的全部电磁方案计算过程,并根据所算结果绘出定、转子冲片图。
7、力能指标:效率 8、功率因数cos
9、最大转矩倍数
起动性能:起动电流倍数 ,起动转矩倍数
主要尺寸
定子槽形采用斜肩园底梨形槽 转子采用斜肩平底槽
题目3:Y132M-4额定数据与性能指标
1、电机型号Y132M -4 2、额定功率PN=7.5千瓦
3、额定频率fN=50赫4、额定电压及接法UN=380伏1-Δ
5、极数2P=4 6、绝缘等级B
7、力能指标:效率 8、功率因数cos
9、最大转矩倍数
起动性能:起动电流倍数 ,起动转矩倍数
主要尺寸
定子槽形采用斜肩园底梨形槽 转子采用斜肩
平底槽
题目4:Y132S-4额定数据与性能指标
1、电机型号Y132S -4 2、额定功率PN=5.5千瓦
3、额定频率fN=50赫4、额定电压及接法UN=380伏1-Δ
3.说明书目录
4.前言
5.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设计特点及设计思想(重点写)。
6.三相感应电动机定、转子绕组方案。
7.电磁设计设计单。
8.定、转子冲片图。
9.总结与体会
10.参考资料。
11评分表
进度安排
星期一:课题内容介绍;
第一周:完成电磁设计方案;
第二周:完善电磁设计方案并写设计报告;
第二周星期五上午答辩
9、最大转矩倍数
起动性能:起动电流倍数 ,起动转矩倍数
主要尺寸
定子槽形采用斜肩园底梨形槽 转子采用斜肩
平底槽
题目2:Y132M2-6额定数据与性能指标
1、电机型号Y132M2-6 2、额定功率PN=5.5千瓦
3、额定频率fN=50赫4、额定电压及接法UN=380伏1-Δ
5、极数2P=6 6、绝缘等级B
5、极数2P=4 6、绝缘等级B
7、力能指标:效率 8、功率因数cos
9、最大转矩倍数
起动性能:起动电流倍数 ,起动转矩倍数
主要尺寸
定子槽形采用斜肩园底梨形槽 转子采用斜肩平底槽
题目5:Y160M1-8额定数据与性能指标
1、电机型号Y160M1-8 2、额定功率PN=4千瓦
3、额定频率fN=50赫4、额定电压及接法UN=380伏1-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