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
德国柏林墙

德国柏林墙
大家好,欢迎来到柏林!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柏林墙,它是柏林城市的标
志性建筑之一。
柏林墙是一道长达155公里的混凝土壁垒,曾经分割了东西德国长达28年。
建于1961年,柏林墙是冷战时期东西方世界的象征,也是冷战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边界。
墙上有着许多涂鸦和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人们对自由和统一的渴望。
墙
的一侧是东德,受到严格的军事控制和监视,而另一侧是西德,享有自由和繁荣。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突然开放,这一历史性时刻成为了德国统一的象征。
如今,柏林墙已成为一处重要的纪念地,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当你站在柏林墙前,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重量和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这是一个
让人思考和反思的地方,也是一个见证柏林城市转变的地标。
希望你们在柏林墙前度过愉快的时光,并了解更多关于德国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谢谢!。
历史的见证德国柏林墙旅游指南

历史的见证德国柏林墙旅游指南德国柏林墙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标,它见证了冷战时期东西方政治分裂的悲惨历史。
如今,柏林墙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关注的旅游胜地。
对于那些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来说,参观德国柏林墙是一次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机会。
柏林墙绵延约150公里,是一个分割东西柏林的墙壁,建于1961年至1989年之间。
它的目的是阻止东德居民逃往西德。
墙上铁丝网上面,设有警卫、哨所和地雷,目的是尽可能防止居民逃跑。
然而,墙并没有阻止柏林市民追求自由和团聚的渴望,成千上万的人尝试逃亡,导致很多悲剧发生。
作为一个历史遗迹,旅游者可以在柏林寻找墙的遗迹和相关的博物馆。
其中,东侧留存下来的墙的部分成为了人们纪念柏林墙历史的地方。
这些墙面保留了过去的刀痕和涂鸦,让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恐怖和艰辛。
在墙上漫步,你会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存在感,仿佛时光倒流,把你带回到那个曾经分裂的时期。
除了墙的残骸,游客还可以参观柏林墙纪念馆。
这个博物馆通过展览和图片,以及口述历史故事等方式,向游客讲解柏林墙的历史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历史的场所,也是一个反思人性和追求自由的地方。
游客通过参观这些展览,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柏林墙背后的故事,并且体会到人们奋力争取自由的决心。
对于想要更深入了解柏林墙的游客来说,他们可以参加一些专门的导览或者参观纪念馆的讲解活动。
通过与专家交流,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墙的历史和那个时期的社会背景。
有专业的导游带领,可以解答游客的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体验这段历史。
与此同时,柏林墙也是一个艺术家们的创作天堂。
墙上的涂鸦和艺术作品成为了柏林独特的景观。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纪念,也传达着艺术家对自由和和平的追求。
游客在参观墙时,可以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并且了解艺术家们的创作背后的意义。
在柏林墙周围,还有一些纪念公园和纪念碑,用来纪念历史上逃亡者和受害者。
这些纪念物和纪念碑不仅让人们缅怀历史,还提醒着人们自由和和平的重要性。
柏林墙冷战时期的象征

柏林墙冷战时期的象征冷战时期,柏林墙成为了世界上两个敌对势力之间的一个具体象征。
它分隔开了东德和西德的柏林,并且象征着东西方之间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分裂。
本文将探讨柏林墙在冷战时期的象征意义,并对柏林墙的历史背景和后果进行分析。
一、柏林墙的建立和历史背景冷战时期,东德社会主义政权为了控制其公民流失和抑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决定在柏林兴建一道墙。
墙的建立始于1961年8月13日,目的是阻止东德公民前往西德。
柏林墙的建立使得柏林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分裂城市之一,也成为两个意识形态敌对的阵营之间的冲突的具体象征。
二、柏林墙的象征意义1. 政治分裂:柏林墙在冷战时期象征着东西方之间的政治分裂和对立。
它将东德与西德彻底分隔开来,并象征着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地区的政治争锋。
2. 意识形态对峙:柏林墙的建立也是东德社会主义政权为了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
墙成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象征,西方世界将其视为人权和自由受到侵犯的标志。
3. 人道主义危机:柏林墙阻断了亲人、朋友和家庭的联系,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
无数家庭被迫分离,亲人无法团聚,这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三、柏林墙的后果1. 经济影响:柏林墙导致了东德经济的停滞和衰退。
东德无法从西德获得经济援助和投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困境也越发显现。
2. 社会矛盾:柏林墙的存在加剧了东德公民对政府的不满和抵抗。
人们为了逃离东德,不断寻找各种逃亡途径,这进一步加剧了东德政权与民众之间的矛盾。
3. 国际压力:柏林墙也成为东德政权国际上的压力源。
西方国家对墙的存在进行强烈谴责,并采取各种政治和经济手段施压东德,要求撤除柏林墙。
结语:柏林墙是冷战时期的象征之一,它在政治、意识形态和人道主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柏林墙的存在导致了东西德之间的分裂与对立,对东德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冷战结束,东德与西德最终实现和平统一,这一事件也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林墙

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和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1949年,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柏林在内成立德意柏林墙,有警察的那端为东德。志民主共和国,首都定在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设在波恩。美英法苏的占领协定保证联邦德国和西柏林之间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联邦德国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规定是联邦德国的领土,然而,美英法三国认为规定和现状相抵触而推迟实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东德的领土,直至冷战结束、两德统一。 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但随著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1952年东西柏林的边界开始关闭。1949年到1961年大约有250万东德人逃入西柏林。1945年同盟国占领德国
[编辑本段]简介
如今的柏林墙(2009年)“柏林墙”是指环绕西柏林的一道围墙。东德(民主德国)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 1980年,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369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西德政府 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 11 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水泥墙一样,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
[编辑本段]名人评述
“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民主国家)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来防止他们分开我们,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被奴役,所有的人都不自由。”——约翰·肯尼迪 “戈尔巴乔夫先生,打开这扇门。”“戈尔巴乔夫先生,推倒这堵墙!”——罗纳德·里根。 “世界上的围墙都是防止外面的人闯进来的,只有一种围墙是防止里面的人出去的,那是什么?那就是监狱的围墙!” ——约翰·肯尼迪
柏林墙的故事

柏林墙的故事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的产物,也是德国分裂的象征。
它的建立和拆除,见证了世界历史的巨大变迁,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开始建造。
当时,东西方冷战紧张,西柏林成为了东德人逃往西方的主要通道。
为了阻止人口外流,东德政府决定修建一道墙,将东西柏林彻底隔离开来。
这道墙,最初只是用铁丝网和混凝土砌成的矮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坚固。
柏林墙的建立,让无数家庭被分离,让无数人失去了自由,成为了冷战的标志之一。
柏林墙的存在,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家人被隔离,亲人无法团聚,让许多人心生绝望。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有的人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各种方式成功逃离了东德,有的人在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心声,有的人则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这些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柏林墙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
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东德人涌向了柏林墙,他们挥舞着锤子和镐头,用力敲打着这道长城,他们高喊着自由的口号,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推倒这道墙,重获自由。
在全世界的关注下,柏林墙终于被推倒了,东西柏林得以重新统一。
这一幕,成为了世界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一幕,也让柏林墙成为了冷战结束的象征。
柏林墙的故事,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段悲壮史诗。
它见证了冷战时期的分裂和对立,也见证了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和渴望。
它的存在,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破坏力和分裂的伤痛,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向往和平与团结。
柏林墙的故事,永远铭刻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也永远激励着人们追求和平与自由。
柏林墙的故事,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自由、关于和平的史诗。
它让世界深刻认识到战争的破坏力和分裂的伤痛,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向往和平与团结。
柏林墙的存在,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破坏力和分裂的伤痛,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向往和平与团结。
柏林墙的故事,永远铭刻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也永远激励着人们追求和平与自由。
柏林墙

1989年,柏林墙倒塌前夕,柏林墙虽然已经有些缺口 但东德士兵还在坚守着岗位,图为西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 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990年10月2日,原民主德国的国旗徐徐降下。 1990年10月3日零时,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终于统一了。
柏林墙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围绕着西柏林建造的界墙, 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 墙全长169.5公里,其中包括水泥板墙104.5公里、 水泥墙10公里、铁丝网55公里。墙高约3.6米。 沿墙还修建了253个了望台、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 108公里长的防汽车和坦克的壕沟。 此外,还有一接触使会发出信号的铁栅栏123.5公里 和供边防军士兵巡逻用的巡逻道123.5公里。 柏林墙设有7个过境站,供墙两边的人员来往之用。 柏林墙于1961年8月13日动工,1964年建成。 修建柏林墙是由当时的东德领导人瓦尔特· 乌布利希于1961年夏天首先提出的, 其目的是为了防范来自西方的干扰和破坏,阻止国内技术人才和劳动力外流。 乌布利希的建议得到了华沙条约组织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原德国领土上形成了两个主权国家即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 柏林也分成东西两部分。民主德国属于华沙条约组织,联邦德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 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加上集团利益的对立, 战后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一开始就处于冷战和对抗的状态,柏林局势也一再出现紧张。 1989年11月9日,民德宣布开放两德和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使柏林墙名存实亡
柏林墙倒塌年

柏林墙倒塌年柏林墙倒塌的一年是1989年,这一事件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东西德统一的开始。
本文将从柏林墙建立的背景、墙体倒塌的原因以及影响等方面来探讨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一、柏林墙建立的背景柏林墙的建立要追溯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
当时的德国被盟军分为东德和西德两个部分,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也被分成东柏林和西柏林,分别由苏联和其他盟军占领。
然而,随着东德实行共产主义体制,许多东德居民纷纷逃往西德,形成了人口大量流失的现象。
为了阻止这一趋势,东德政府于1961年决定修建柏林墙,以实施严格的边境控制,阻止居民流失。
二、柏林墙倒塌的原因尽管柏林墙的建立被认为是为了阻止人口流失,然而墙体倒塌的原因却与人们渴望自由和民主的愿望息息相关。
随着苏联东欧势力的衰弱,东德社会出现了大规模的不满情绪。
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成为东德人民向往的对象,他们渴望自由表达和信仰宗教。
不断增长的示威游行和人们试图越过墙体的行动表明,柏林墙的存在已经无法控制东德人民的忍耐和渴望。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正式宣布开放。
这一消息传遍全球,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柏林墙,庆祝重要的历史时刻。
墙体倒塌主要是由于人民的集体行动和政治的改变。
东德政府逐渐失去了对人民的控制,并在国际压力的作用下不得不接受民主改革的要求。
三、柏林墙倒塌的影响柏林墙倒塌不仅是东西德统一的开始,也是整个冷战的结束。
此后,东德和西德的统一谈判正式启动,最终在1990年完成。
整个德国再次成为一个国家,柏林成为统一德国的首都。
这一事件意味着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在德国和整个欧洲大陆得到了巩固。
柏林墙倒塌还带来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它象征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胜利,为全球范围内的民主运动提供了榜样。
墙体倒塌后,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国际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柏林墙的消失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里程碑,提醒着我们珍惜自由和团结。
柏林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纳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分成四区占领。原纳粹德国首都柏 林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
柏林墙倒塌25年今昔对比(19张)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两个德国的分 裂对峙持续了41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交锋的最前沿,各为其主,各不相让。这期间,柏 林墙的出现,便具有了标志性意义,成为冷战的符号和象征。
柏林墙的建立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之间冲突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纳粹德国首都柏林被 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柏林墙修建之前,约有350万德国居民逃离苏联占领区以及之后的民主德国和东柏林地 区,其中1949年到1961年间约260万人。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波兰人和捷克斯洛伐克人也把柏林视为通往西方的通 道,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西柏林前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柏林墙修建后在1961至1989年间这类逃亡被大幅限制 下 来 , 约 有 5 0 0 0 人 在 此 期 间 尝 试 翻 越 柏 林 墙 。 1 9 6 0 年 起 《 开 枪 射 击 令 》 ( S c h i e ßb e f e h l ) 生 效 , 民 主 德 国 边 防 军允许对非法越境者开枪射击,此举于1982年通过立法被合法化。据截止2009年的统计,被枪杀人数约在136至 245人之间,确切死亡人数目则不得而知。
现在柏林墙原址拥有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画廊——东边画廊。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位 于柏林轻轨北火车站和柏林地铁伯恩瑙大街站之间;东边画廊位于柏林东火车站至奥伯鲍姆桥之间,是1990年9 月28日,来自21个国家的180位艺术家在长达1316米的柏林墙上创作的不同主题绘画组成的画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林墙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停了20天的图说。
期间有不少同志总是在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写新的图说,我一直没有正面回答。
因为我也不知道,我也没有时间表。
但继续是肯定的。
我的图说没有写完,我还没有到才尽的时候。
我只会尽我的力量去满足大家对图说的关心。
不要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待。
据说有老师天天来看,都没有更新,很是恼火。
那么,从今天开始,恼火可以不必了。
“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
” ——肯尼迪《柏林墙下的演说》1963年6月25日于西德市政厅柏林墙前。
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动工修建。
这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围绕西柏林建造的界墙,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目的是为了防范来自西方的干扰和破坏,阻止国内技术人才和劳动力外流。
在柏林墙建立之前,大约有250万东德人逃入西柏林,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随后东德加入了联邦德国,两德实现了统一。
肯尼迪曾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外敌,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
根据德国“柏林墙死难者”研究项目8月9日公布的阶段性报告,有关调查已确认从1961年到1989年有125人在穿越柏林墙时被打死。
柏林墙自建立起来后,追求自由的人民就尝试使用各种方法逃出柏林墙,其间也留下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柏林墙的逃亡,其实就是逃越柏林墙。
墙的另一面,立时立地就是自由世界。
天壤之别,仅一墙之隔而已。
所以,自从柏林墙建起,逃亡故事就没有中断过。
地面逃亡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翻墙而过。
看上去一人多高的墙可以翻身而上。
但逃亡者从开始在边境开阔地带奔跑到墙下,再翻身跃上墙的这段时间内,生与死就完全听天由命了。
1961年,当十八岁的东柏林青年彼得·费希特尔在到达墙跟翻身跃墙,他已经爬到了柏林墙的顶部,只需要再加最后一把劲,就可以达成目标,就在这个时候,枪声响了……彼得滑落回柏林墙东侧。
悲剧还没有完,身中数弹的彼得倒在柏林墙下,血流如注,这期间,他不停地呼喊救命,呼声惊动了西柏林一边的边防军人。
军人们扔过来一个急救包,但血将流尽的彼得·费希特尔已无力自救。
彼得就这样在墙下躺了50分钟,没有一个东德警察前来管他。
彼得的呼喊声一点一点的低下去了,低下去了。
西柏林的人群爆发出愤怒的抗议声。
“你们是杀人犯”“你们是法西斯!”上千群众怒吼着。
西德的警察冒险跑到柏林墙边(这是极其危险的,柏林墙西侧依然是东德的土地,警察已经“越界”,完全可能被枪击)翻身跃墙将这位东德青年抬起来,但是太晚了,彼得已经停止了呼吸。
他的血已经流尽了,在他蓝眼睛里最后映出的,依然是东柏林。
这是柏林墙将柏林城和它的人民分割以来,第一位在逃亡中死于枪击的东柏林市民。
如果说彼得最大的不幸在于他最终没有成功,我不知道下面这个最后“成功” 的例子,是不是算幸运。
在柏林墙刚完成的那一年,由于墙还不是很坚固,有人就想出了办法,开重型车辆直接撞墙,直接冲开柏林墙进入西德。
1961年,这类事件多达14起。
逃亡者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坚固的高墙,还有来自军队和警察的密集射击。
而在枪林弹雨中全速前进去撞一堵大墙的行为,毫无疑问是“双重自杀行为”。
而这却是当年东德一些逃亡者们投生的方式。
布鲁希克和他的同伙就是利用大客车冲击柏林墙,但是他们的行动从一开始就被发现了。
军队和警察从多个方向向客车密集射击,客车起火燃烧,弹痕累累!还好,客车质量过硬,不但没有熄火,还在布鲁希克良好的驾驶下奋勇加速,一声巨响,柏林墙被撞开了一个大缺口,整个客车冲进了西柏林!欢呼的人群拥上来迎接,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驾驶座上的布鲁希克身中19弹,他是用生命的最后意志坚持加速,冲向柏林墙的。
当客车冲进西柏林的那一刻,布鲁希克停止了呼吸。
柏林人展开了一场争论,布鲁希克究竟有没有看到他梦想看到的西柏林?最后是一个现场镜头宽慰了大家,从镜头上看,客车驾驶座位于西柏林之后,布鲁希克还有一个抬头的动作。
是的,那时候他还活着!他的眼睛最后映出的,是他梦想中的自由世界-西柏林!他是一个成功者。
另一个传奇式的故事是空中热气球逃亡。
1979年的一个深夜,东德黑色夜幕的上空出现了一个高度为28米的欧洲历史上最大体积的热气球。
当这个热气球接近柏林墙地域时,被东柏林地面警卫发现。
三束探照灯直射黑色天幕,追踪监视着这个看来企图越境朝西柏林飘去的热气球。
就在地面警卫朝这来历不明的巨大热气球开枪射击之前,热气球迅速高升,爬上了两千六百米高空,随后不知去向。
这个热气球的吊蓝里,装着两个东德的家庭,大人小孩一共八口人。
他们在快速升高后,可能由于慌乱,失去了方向。
当在空中飞行28分钟后,热气球安全降落地面。
悄悄掀开覆盖了他们的巨大气球布,看看外围环境:丛林荒草,远近没有人烟。
他们无法判断究竟是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西德,还是不过在空中转了一个圈,仍在东德境内。
或者,已经非法进入了其他国家的土地。
他们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们既非科学家又非运动员,虽然对气体动力学一无所知,但自从萌生了用热气球逃出东德的想法,就开始白手起家。
买来了有关的书籍,从头学习有关原理。
买来大量的纺织品,利用自己研制的相关设备一次次实验将要充当气球外体的布的质量。
气象学要掌握、操作要掌握,材料学、工程学、物理、化学、力学等等知识都需要。
后来,那个奇迹终于悄悄地在这一对普通东德人家的房顶下诞生了。
在那个神不知,鬼不觉的深夜,那个欧洲最大的热气球载着两家人的希望和梦想,升上了东德阴霾的天空。
他们什么都想到了:出境前被打落坠地、被逮捕入狱,出境后落入海中或落在人家房顶,落在城市中心等等,无论什么意外事故发生,好歹总要面对一个结局。
他们就是没想到,什么意外也没发生,但当气球安全着陆时,竟是真相不明,无人理睬,没有下文。
两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闷在气球巨大的布面下,把未来的结局想设想了一遍又一遍:走出这泄了气的热气球,要么被东德政府关进监狱,要么向其他什么国家的政府投案自首,要么在西德安居乐业,重获新生。
想想为这次逃亡而长久地呕心沥血,看看四个无辜的孩子,他们无法承受被东德政府关进监狱的命运,不敢走出气球;或者他们干脆把命运交给了上帝,听天由命。
他们唯一能作的,就是祈祷。
降落整整24小时以后,军人来了,揭开了气球。
他们对这8个逃亡者说出了他们盼望了多少年的话。
“你们自由了!这里是西德的领土”。
历史的进程到了1989年下半年,东德已经是强弩之末。
由于东德政府70年代以来所实行的指令性经济、农业全面集体化、强力发展重工业、严厉打击国内反对声音的经济、政治政策,导致经济发展几乎停滞,210亿美元的外债债台高筑、东德马克内债累累,环境污染严重,人民生活贫穷压抑,严重的不满情绪早以深深埋伏在社会民心之中。
1989年11月9日,新东德政府开始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但由于当时东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对上级命令的误解,错误地宣布柏林墙即将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
这一天,就象上紧了发条的钟表,突然失去指针,滴滴答答的钟声尤在,却不知何始何终——柏林墙的两面人山人海,鸦雀无声。
面对这面耸立了28年,阻绝两德人民,制造了无数悲欢离合、生死哭歌、惨重牺牲的血墙,人们无法判断的是,当制造它的独裁政府部门和官员辞职的辞职,改选的改选时,柏林墙辞职了吗?它是否仍然戒备森严?它还能随意射杀越墙的逃亡者吗?自动射击装置是否完全解除?密堡暗碉里的岗哨是否仍然轮流值班?带缰绳可以自由追踪100米的警犬是否正严阵以待?没有任何官方的媒体报道这些与人们生息密切相关的消息。
柏林墙依然无声地矗立着。
它两面成千上万被阻隔的人们遥遥相对,心中纵有万马奔腾,脚却不敢越雷池一步。
这是继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又一个历时转折的关头。
而历史在这一瞬间干脆停下了脚步,为的是让人们记住它的沧桑。
不知道渴望自由的人们同这面血墙对视了多久,终于有一个东德的青年人,壮着胆子,往那禁区的空地,试探着,迈出一只脚……没有反应。
让脚落地,移动身体重心,再迈出另一只脚……仍然没有发现任何警戒方面的反应。
小伙子双脚落在东柏林境内的禁区,人,暴露在自动枪击射程之内。
柏林墙两岸,无数双眼睛被这年轻的躯体所抓住,人们不约而同屏神静息等待着……要么枪声乍起,又一具尸体倒卧在血泊中;要么人民淹没、踏碎这围墙。
小伙子不急不徐,却一步千斤,载着两德的万众一心,牵着两德张开的手臂,在众目暌暌之下,从那片社会主义东德境内的边境开阔地,一寸一寸、一米一米走向资本主义西柏林境内。
这应当是德国历史上,街头上最安静最紧张的时刻了。
当小伙子在身前身后人山人海的无声的注视下,终于接近柏林墙,奋力攀上墙顶,预期的枪声仍然没有响起,紧张的人们却沉默得几乎要爆炸。
然后,西柏林一边向这位以命相抵、探试自由的青年人伸出了丛林般的手臂;然后,小伙子双脚结结实实踏上了西柏林自由的土地。
一瞬间,柏林墙两岸人声鼎沸,心旌摇荡,激动的情感潮流如洪水决堤。
人们相互拥抱接吻,相互重复诉告着那个刚刚发现的不可思议的事实:柏林墙解放了。
它的警卫事实上以然解除。
它已经全然不过就是一堵墙而已了。
两德人们相互拥入对方,成千上万的人们彻夜不眠地享受着亲友重逢的喜悦。
两德人民拥满柏林墙墙上墙下墙东墙西,人们举杯相庆,奏乐狂欢,欢乐的自发的庆典持续数日,节日的气氛经久不消。
无论如何,柏林墙的故事已经结束了。
而且,是喜剧性的结束。
人间的故事,如柏林墙这般悲惨的并不少,能够最终这样收场的,已经很不错了。
德国人毕竟是幸运的,柏林墙见证了德国人的痛苦,全世界分享了他们的痛苦。
他们被关注着。
然而,还有那么多的人,他们的痛苦竟然是完全默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