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的故事

合集下载

柏林墙故事

柏林墙故事

柏林墙故事
摘要:
1.柏林墙的背景与建立
2.柏林墙的功能与影响
3.柏林墙的倒塌及其原因
4.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统一
5.柏林墙遗址的现状与纪念
正文:
一、柏林墙的背景与建立
柏林墙,又称“柏林墙”,是冷战时期德国分裂的象征。

二战后,德国被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苏联和美、英、法三国占领。

1949年,东西德分别成立政权,德国分裂加剧。

1961年8月13日,东德政府为了阻止民众逃往西德,开始在柏林市区修建隔离设施,最终形成了柏林墙。

二、柏林墙的功能与影响
柏林墙高3.5米,全长155公里,环绕着西柏林市区。

它的建立使得东德居民无法自由出入西德,导致德国家庭分裂,许多人被迫留在了东德。

柏林墙成为了冷战的象征,传递着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

三、柏林墙的倒塌及其原因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突然倒塌,象征着德国分裂的障碍消失。

导致柏林墙倒塌的原因有:东德经济困境、民众对政治制度的不满、外交压力以及领导层的变化等。

四、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统一
柏林墙倒塌后,东西德两国间的界限逐渐消失。

1990年10月3日,两德实现统一,德国重新成为一个国家。

统一后的德国,致力于修复因分裂带来的创伤,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五、柏林墙遗址的现状与纪念
如今,柏林墙遗址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参观。

部分遗址被涂鸦覆盖,成为艺术家和游客的表达空间。

此外,柏林墙遗址附近还有一些纪念馆和博物馆,用以纪念那些因追求自由而丧生的人们。

总之,柏林墙从建立到倒塌,见证了德国历史的沧桑和冷战的演变。

柏林墙冷战时期的象征

柏林墙冷战时期的象征

柏林墙冷战时期的象征冷战时期,柏林墙成为了世界上两个敌对势力之间的一个具体象征。

它分隔开了东德和西德的柏林,并且象征着东西方之间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分裂。

本文将探讨柏林墙在冷战时期的象征意义,并对柏林墙的历史背景和后果进行分析。

一、柏林墙的建立和历史背景冷战时期,东德社会主义政权为了控制其公民流失和抑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决定在柏林兴建一道墙。

墙的建立始于1961年8月13日,目的是阻止东德公民前往西德。

柏林墙的建立使得柏林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分裂城市之一,也成为两个意识形态敌对的阵营之间的冲突的具体象征。

二、柏林墙的象征意义1. 政治分裂:柏林墙在冷战时期象征着东西方之间的政治分裂和对立。

它将东德与西德彻底分隔开来,并象征着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地区的政治争锋。

2. 意识形态对峙:柏林墙的建立也是东德社会主义政权为了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

墙成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象征,西方世界将其视为人权和自由受到侵犯的标志。

3. 人道主义危机:柏林墙阻断了亲人、朋友和家庭的联系,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

无数家庭被迫分离,亲人无法团聚,这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三、柏林墙的后果1. 经济影响:柏林墙导致了东德经济的停滞和衰退。

东德无法从西德获得经济援助和投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困境也越发显现。

2. 社会矛盾:柏林墙的存在加剧了东德公民对政府的不满和抵抗。

人们为了逃离东德,不断寻找各种逃亡途径,这进一步加剧了东德政权与民众之间的矛盾。

3. 国际压力:柏林墙也成为东德政权国际上的压力源。

西方国家对墙的存在进行强烈谴责,并采取各种政治和经济手段施压东德,要求撤除柏林墙。

结语:柏林墙是冷战时期的象征之一,它在政治、意识形态和人道主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柏林墙的存在导致了东西德之间的分裂与对立,对东德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冷战结束,东德与西德最终实现和平统一,这一事件也对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林墙风雨48年

柏林墙风雨48年

柏林墙风雨48年为阻止东德人外逃的浪潮,1961年8月13日凌晨,2万多名东德士兵只用了6个小时,在东西柏林间43公里的边界上,筑成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

柏林墙不仅建在东西柏林间,而且延伸到东西德的边界。

柏林墙全长169公里,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丝网。

1989年11月9日,随着东西德国的统一,柏林墙倒塌。

今年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

1989年柏林墙倒塌及1990年德国统一后,德国人马上行动起来,拆除了横亘在他们心头的这堵墙。

很多到柏林参观的游客发现,他们都很难找到柏林墙的痕迹。

在柏林墙经过的大街地面上,也只有一条红线标记表明这里曾经是高大的墙体。

如今,柏林市中心的柏林墙只剩下了1350米。

而这1000多米的柏林墙也曾备受争议,遭到很大破坏。

到了柏林,很多人在寻找柏林墙的遗迹。

2006年,沿着围绕前西德地区,政府修缮了一处长达96公里的柏林墙遗迹,建成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这也是柏林墙遗迹恢复最长的一段,墙壁上有号称“东部画廊”的艺术绘画,沿着施普雷河绵延1公里长。

除了这样的一小段柏林墙残留外,只有地面上的鹅卵石小路才能让人想起那些曾经竖立着柏林墙,骑自行车的人在上面颠簸时,或许会想起曾经的柏林墙黑森林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古老文化之乡,这里盛产著名的布谷鸟钟。

这一森林密布的地区南北纵深两百公里,东西最宽处达六十公里。

它的西面与法国接壤,南边与瑞士为邻,东部紧靠着施瓦本山(Schwäbische Alb)和博登湖(Bodensee),北部则与克赖希高丘陵地区(Kraichgau)相接。

气候疗养地、克奈普氏疗养地(古罗马人早就懂得温泉的价值)、空气疗养地和休闲地,这些在黑森林比比皆是。

恩茨河(Enz)、纳戈尔德河(Nagold)和阿尔布河(Alb)钻进黑森林北部森林密布的斑砂岩之中,冲刷出深深的山谷,这片森林的高地只有一部分被开垦。

在这些矿泉疗养地中,大量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温泉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柏林墙历史遗迹探秘

柏林墙历史遗迹探秘

柏林墙历史遗迹探秘柏林墙是二战后德国分裂的象征,它隔离了东西德两个国家,将德国人民分割开来。

然而,如今柏林墙已成为历史遗迹,吸引着无数游客来探索和回顾这段历史。

本文将深入探秘柏林墙的历史遗迹,带领读者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1. 建墙的原因二战结束后,盟军将德国分隔为苏联势力范围和西方盟国势力范围。

这种划分最终导致东西德之间的冲突加剧,许多东德人开始逃往西德。

为了阻止这股人口流失,东德政府决定在1961年兴建柏林墙,并以“保护”人民的名义进行宣传。

2. 柏林墙的结构柏林墙全长约155公里,由混凝土墙壁、铁丝网、观察塔和地雷组成。

墙壁高4.2米,厚约1米,设有观察塔以监视越境行为。

铁丝网和地雷则用于防止人员非法越境。

3. 墙内墙外的生活柏林墙的存在对分裂的德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墙内的人们生活在极度管制和限制之下,没有言论自由和人民权益。

而墙外的人们则可以体验到自由和繁荣的西方生活方式。

4. 墙倒之后柏林墙成为东西德冲突的象征,并在1989年被推倒。

墙倒塌的消息传遍全球,人们争相前往柏林庆祝。

墙倒塌后,德国东西部逐渐实现统一,柏林墙的遗迹成为人们共同的记忆和警示。

5. 柏林墙纪念地点如今,柏林墙的历史遗迹被保存下来,并成为了重要的纪念地点和旅游景点。

其中最有名的是柏林墙碎片公园(East Side Gallery),这是墙体在倒塌后保留下来的一段约1.3公里长的墙壁,上面有众多艺术家的涂鸦作品。

此外,还有柏林墙纪念馆、柏林墙纪念碑等地。

6. 柏林墙的意义柏林墙是一个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历史遗迹。

它提醒人们珍惜自由,不忘历史的教训,并促使人们思考分裂和冲突背后的根本原因。

柏林墙的存在和倒塌都是世界历史进程中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总结起来,柏林墙历史遗迹是一段充满教训和鼓舞人心的历史。

通过探索这一遗迹,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德国分裂及其影响,同时也能够思考自由和和平的重要性。

柏林墙的存在和倒塌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提醒着我们珍惜和平与团结的宝贵。

德国柏林墙倒塌的时间轴

德国柏林墙倒塌的时间轴

德国柏林墙倒塌的时间轴1961年8月13日,德国柏林墙的建立标志着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的明显对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柏林墙终将倒塌,为德国统一和世界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详细描述德国柏林墙倒塌的过程和相关事件的时间轴。

1989年11月9日,历史上著名的“柏林墙倒塌之夜”,德国柏林墙成了当晚世界的焦点。

然而,这一事件的背后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

以下是德国柏林墙倒塌的时间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占领,并被分割为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的占领区。

柏林也被分割为东柏林和西柏林。

1949年:德国分为两个国家,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东德成立后,开始出现大量东德公民流向西德的情况。

1961年:8月13日,东德政府开始兴建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前往西德,并阻止西柏林居民进入东柏林。

墙壁由铁丝网、混凝土和观察塔组成,分割了柏林市的东西两部分。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访问柏林,并发表了著名的“我是柏林人”演讲,表达了西方国家对柏林墙建设的强烈不满和对德国人民的支持。

1985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开放政策,引起了东欧国家的政治变革。

1989年:5月2日,匈牙利开放边境,允许东德居民通过匈牙利前往西德。

这一举动引发了东德民众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柏林墙的怀疑。

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放宽出国旅行规定,但消息并未经过正式宣布,引起了东德民众的困惑和不确定性。

当晚,成千上万的东德公民涌向柏林墙,要求穿过边境。

士兵们面对人潮,无法抵挡,墙壁被打破,民众自由通过。

11月10日:柏林墙倒塌后的第二天,人们涌入墙外,用锤子和镐头拆除围墙。

欢呼和狂喜的声音回响在柏林市中心。

1990年:德国东西部重新统一,东德和西德成立了一个统一的德国政府。

这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德国的统一。

德国柏林墙倒塌的时间轴所记录的事件表明,柏林墙的倒塌并非突如其来,而是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政治变革的结果。

柏林墙是如何被推倒的

柏林墙是如何被推倒的

柏林墙是如何被推倒的关于柏林墙的推倒,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当日,东柏林总理在电视上接受采访,当被问到“东西德何时合并”的问题时,他答到:“快了,也许就是今天”。

喜欢较真的东德群众一听,就立即高兴地往柏林墙跑。

这时在墙的对面响起了喇叭声,科尔开着大广播说:东德人民你们过来吧,只要过到西德,每人立即发给一百元西德马克,大家可以拿去买巧克力!这一来,包括守墙的士兵、警察、群众都激动起来,一起推呀推,终于在墙上推开了一个大缺口。

于是,柏林墙就被巧克力颠覆了。

欧洲最著名的冷战产物莫过于柏林墙。

柏林墙的象征意义,或者说它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阻隔远甚于咫尺之遥的物理距离。

柏林墙的屹立,意味着德国分裂和冷战的继续。

世界的冷战还在继续,各国之间的冷战和热战层出不穷。

有这些物理的、心理的『柏林墙』存在,为了追求自由和民主,人们通常都选择用脚投票。

1961年8月,一道40公里长的铁丝网隔开了柏林,后来,铁丝网又改成了更为坚固耐用的砖墙。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柏林墙。

东德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实是为了隔绝东德人民与西德的接触与投敌,沿着边界在己方的领土上建立围墙,将整个西柏林包围起来。

二战后,德国和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分成四个区分别占领,而整个西柏林都在苏联占领区。

苏联为了使美英法国放弃西柏林,就对西柏林进行断水断粮等封锁。

在1950年代,苏联逐步加强了控制民众流动,限制移民的举动,尤其是包括东德在内的大部分东欧国家。

但是对于那些经济比苏联发达,政治比苏联要民主的东欧国家来讲,移民和人员流动都显得平常,特别是对原来就没有边界的东西德,因此他们对这条禁令显得不知所措。

在柏林墙建立之前,柏林市民是能够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

1952年4月1日,东德领袖进莫斯科会见斯大林,随后与苏联外长讨论东德问题。

针对越境问题,苏联外长建议『引入一套西柏林人进入东柏林参观体制,以防止西德的自由意识蔓延』,斯大林同意并认为情况『无法忍受』。

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团结的象征

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团结的象征

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团结的象征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团结的象征柏林墙的倒塌是二十世纪末国际政治史上最具象征意义的事件之一。

这道墙曾将东、西柏林划分开来,为人们构建了两个不同社会体系的象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逐渐发生变化,促使人们通过和平手段实现东西德团结。

这场历史性的事件不仅是柏林墙倒塌,更代表了人们对自由、团结和和平的渴望。

一、局势背景柏林墙的建立源于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东西方阵营的对立以及德国分割带来的社会动荡。

1949年,德国在东西方分为两个不同的国家,东德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而西德则采用了市场经济。

这种二分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89年。

二、柏林墙的存在柏林墙于1961年建成,成为东、西德之间的物理障碍。

这道墙分离了家庭、朋友和民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痛苦隔离。

每一天,数以千计的人都在试图逃离东德,寻求更好的生活和自由。

然而,许多人试图越墙而出时,遭到了暴力对待或失去了生命。

三、东德的改革潮起20世纪80年代,东德面临经济困境和社会压力。

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柏林墙的西侧映入人们眼中,这使得东德人民对他们所失去的自由产生了更大的渴望。

改革的呼声在东德内外迅速扩散,为后来的和平革命奠定了基础。

四、民众的呼声1989年,东德的民众开始举行示威活动,要求政府改革。

随着人数的增加和声势的浩大,这些示威活动快速演变成了和平革命的浪潮。

人们怀着对自由和团结的渴望,走上街头,为东西德的团结发声。

他们承受着压力和风险,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无法阻止。

五、墙的倒塌与团结历史发生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公开表示将对民众开放。

这一消息在全球引发了广泛的震动,世界各地人们充满喜悦地观看着墙的倒塌,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胜利。

东、西德最终实现了和平团结,图解了人类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愿景。

六、团结的挑战然而,柏林墙倒塌后的东、西德团结并非一帆风顺。

双方面临着巨大的文化、政治和经济障碍。

然而,这场历史性的事件成为了东、西德人民之间相互理解、尊重和合作的契机。

柏林墙的故事

柏林墙的故事

柏林墙的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柏林墙的故事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林墙的故事----缅怀为自由牺牲的德国人民实验室一个德国同学和我聊天,问我对二战以后的德国知道些什么。

我想了很久,回答说,德国足球,柏林墙。

当这家伙发现我对德国足球确实知道不少以后,就问,你对柏林墙知道些什么?柏林墙?我努力回忆着,恩,柏林墙是苏联和东德秘密计划修起来的,一夜之间,柏林墙就树立在柏林中心。

此后,肯尼迪总统在柏林发表了着名的讲话。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

”“今天,我们都是柏林人”“其它呢?”差不多了吧,柏林墙作为冷战的象征,意义不就在这里么?德国同学摇头,你不了解柏林墙,你不知道柏林墙真正的故事和意义。

对于德国人来说,柏林墙所代表的不是肯尼迪,冷战这样的大字眼,而是数以万计小人物的故事,这些小人物在这堵墙边,用自己的生命,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的名字,叫做“自由”。

仅在此记录他所讲述的,自己在柏林墙博物馆主页读到的一些故事。

常觉得,我国和西方的历史,记录很不一样。

在我国的历史记录里,少有这样详尽,乃至繁琐的小人物的记录。

所以读西方的历史,经常觉得过于平淡,过于拘泥细节而不见大方向。

然而,却自有一种力量在。

柏林墙的故事,在西方历史里,感觉不但不惊天动地,或者剑拔弩张,反而竟然多有幽默。

当然,是黑色幽默。

一、“中国长城”万没有想到,在柏林墙纪念馆会读到我们中国的名字。

柏林墙工程的代号,就是“中国长城第二”。

时1961年8月,一个沉闷的夏天。

对于大量东德人经柏林逃往西方已经忍无可忍的东德人和苏联人搞了一个漂亮的偷袭。

8月12日凌晨1点,2万多军队突然开到东西柏林边境,立刻开始了修筑柏林墙的工程。

应该说,这个以我国长城命名的工程,准备还是很充分的,绝对不是豆腐渣,仅仅到13日凌晨,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整个东西柏林被铁丝网全部分割,再加路障。

柏林墙正式树立了起来。

然而上帝实在会开玩笑,就在柏林墙的修筑过程中,东德人就开始了翻越柏林墙,逃亡西德的“柏林墙传说”。

东德人的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精神,给柏林墙的历史研究留下了千古之迷,到底是先有柏林墙,再有翻越行动,还是未等墙树起来,就已经开始了翻越,竟然永远无法得到一个答案了。

历史记载,柏林墙初步完成,即东西柏林正式分割,在13日中午12点37分,最后一个路口宣布封锁为标志。

但就在13日,最早明白过来的东德人已经开始用生命搏击柏林墙,当天,一位技工跨过正在树立的铁丝网跳进了西柏林,有人跳进运河游到了西柏林。

然而,天意弄人,谁也没想到记录他们踏上西德领土的时间。

13日上午,西德人涌向柏林墙,向墙那边的同胞投掷自己的通行证、身份证件。

到苏联军队能够阻止这一举动前,数以千计的证件已经被扔到了东德同胞手里。

大批东德人借机混在返回西柏林的西德人中间偷渡逾越了柏林墙。

13日下午,柏林墙树立以后,第一个逾越柏林墙的人出现了。

一个青年在光天化日之下,用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向铁丝网。

但是,叁名警察追上了他,将他打倒在地,谁也没有想到,被打倒的他竟奇迹般又站了起来,夺过警察的枪,一边与警察对峙一边继续向西柏林飞奔。

警察是尽职的,他们不顾这个年轻人的枪,冲上去和他又一次扭打成一团,并且一刀刺进青年人的膝盖。

这次这个年轻人失去了奔跑的能力,面对叁个警察,结局已经注定。

然而,上天决心要给大家看一幕喜剧而不是悲剧。

就在此刻,西柏林群众雷鸣般的怒吼惊醒了叁名警察,他们已经越过了柏林墙,现在是在西德的土地上,他们不再是警察,而成了违法者。

他们扔下青年跑回柏林墙的另一侧。

这个青年拖着残废的腿,一边拼命呼救一边爬到了西柏林。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大大的误会。

事实上柏林墙并不是沿东德西德的边境修筑的,而是偏东德一侧,这是为了保证,即使你越过了柏林墙,你仍然在东德土地上,警察和军队仍然有权力和能力开枪将你击毙。

当时那叁位警察并没有越界,他们大可以合法将那个青年绑回东德。

然而,面对这柏林墙上的第一次交锋,他们误会了,害怕了,那个青年简直是奇迹般的竟然这样逃脱了已经笼罩住了自己的厄运。

这是第一个通过柏林墙的逃亡者。

也许这第一个人就定下了逃亡柏林墙故事的基调。

在柏林墙传说里,有眼泪,有悲壮,有无奈,但同样也有幽默,滑稽和令人含泪微笑的故事。

二、最可爱和最悲惨的(上)要说最可爱的逃亡者,颇有几个竞争者,首先是两位大情圣,一个是阿根廷人,一个是澳大利亚人。

大家看看他们逃亡的手段就可以知道,也就是他们能做出来,死脑筋的德国人就是再有几百万人逃亡,也做不出这么幽默的计划来。

柏林墙并不是铁板一块,总有那么几个门,几个交通站。

于是情人被困在东柏林的两位gg就打起了交通站的主意。

经调查研究,交通站是靠栏杆来封锁交通的,虽然栏杆结实,撞不断,但是栏杆比较高,如果汽车足够矮,可以从栏杆底下直接钻过去。

于是计划诞生了,把自己的mm放在行李箱里,趁警察不注意,开足马力,一下从栏杆下面钻到西柏林就行了。

说干就干,澳大利亚gg就这么把自己的新娘子接到了西柏林。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就不存在什么幽默了。

但是这时候,阿根廷gg出场了,他充分表现了南美人民热血沸腾,但不爱动脑子的特点,他认为这个计划不错,决定自己也照办煮碗。

所谓照办,真的是照办,他居然连车子都是直接找澳大利亚人借的同一辆车!说起来也是,这么矮的车本来就不好找。

问题是,他一点伪装都没有做,连车牌都不换,就这么开了去。

阿根廷gg开着这辆已经被报纸报道得详细得不能再详细的车,大摇大摆开进东柏林。

东德警察一看,这车怎么这么眼熟,但是谁也猜不到天下还真有这么大胆的人。

警察问“这车,以前是不是来过东德?”阿根廷gg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当然没有啦”。

警察自己也糊涂了,大手一挥,放行了!结果是,在一个星期以后,同一辆车,把另一对情侣,用同样的方式带到了西柏林。

在他们举行婚礼之际,悲愤的东德警察把栏杆下面装了无数垂直的铁条,别说是车,就是条蛇也休想从栏杆下面再钻出去!另一位竞争者是五岁的小男孩。

他经过地道从柏林墙的下面钻到了西柏林。

这个地道挖了整整6个月。

而且因为东柏林警察、便衣密布,地道不得不从西柏林挖掘。

要求是绝对不许做地面测量,还必须正好挖到被接应者的厕所里。

为了不被地面人员发现,地道深入地下12米!这样庞大的工程,这样长的时间,真不知道逃亡者是如何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如此之久的。

但这个孩子什么也不知道。

当他从地道口出现在西柏林的时候,面对记者和救援者人群发表感想如下:“这个大洞洞怪吓人的,不过没有野兽”那一刻,我想到了法国着名的影片《美丽人生》。

二、最可爱和最悲惨的(下)写可爱是容易的,面对冷酷的现实,人类用自己的信心,幽默来反抗,说起来即使是最大的冷酷,也压不下那希望和温暖。

然而要写悲惨,实在有些下不了笔。

在柏林墙的逃亡者中,那些“功败垂成”者无疑是悲惨的。

1961年,18岁的彼得*菲西特就是这么一个人。

他已经爬到了柏林墙的顶部,只需要再加最后一把劲,就可以达成目标,就在这个时候,枪声响了……彼得滑落回柏林墙东侧。

悲剧还没有完,身中数弹的彼得倒在柏林墙下,血流如注,我不知道东德的警察是一时不敢承担责任,跑去请示上级,还是真的就已经下了杀心(我宁愿相信是前者)。

彼得就这样在墙下躺了50分钟,没有一个东德警察来管他。

彼得的呼喊声一点一点的低下去了,低下去了。

西柏林的人群爆发出愤怒的抗议声。

“你们是杀人犯”“你们是法西斯!”上千群众怒吼着。

西德的警察冒险跑到柏林墙边(前面已经说过,这是极其危险的,柏林墙西侧依然是东德的土地,警察已经“越界”,完全可能被枪击)把急救包扔向彼得。

但是太晚了,彼得已经失去了自救的能力。

彼得终于停止了呼吸。

他的血已经流尽了,在他蓝眼睛里最后映出的,依然是东柏林。

50分钟以后,东德警察抬走了他的尸体。

如果说彼得最大的不幸在于他最终没有成功,我不知道下面这个最后“成功”的例子,是不是算幸运。

在柏林墙刚完成的那一年,由于墙还不是很坚固,有人就想出了办法,开重型车辆直接撞墙!直接冲开柏林墙进入西德。

1961年,这类事件多达14起。

逃亡者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坚固的高墙,还有来自军队和警察的密集射击。

有军事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对于穿透力极强的子弹,民用的车壁,车门根本就是nothing,香港电影里躲到小轿车后面就可以逃开对方射击的镜头完全是搞笑。

所以,用这个办法冲击柏林墙的人,实际上等于完全不设防的穿行在枪林弹雨中,去争取一次严重交通事故的机会!这里的故事太多,最悲惨的,一是在离墙最后一米处熄火的那辆装有数十人的大客车。

二就是布鲁希克的故事。

布鲁希克和他的同拌是利用大客车冲击柏林墙,但是他们的行动从一开始就被发现了。

军队和警察从多个方向向客车密集射击,客车起火燃烧,弹痕累累!还好,客车质量过硬,不但没有熄火,还在布鲁希克良好的驾驶下奋勇加速,一声巨响,柏林墙被撞开了一个大缺口,整个客车冲进了西柏林!欢呼的人群拥上来迎接,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驾驶座上的布鲁希克身中19弹,他是用生命的最后意志坚持加速,冲向柏林墙的。

当客车冲进西柏林的那一刻,布鲁希克停止了呼吸。

柏林人展开了一场争论,布鲁希克究竟有没有看到他梦想看到的西柏林?最后是一个现场镜头宽慰了大家,从镜头上看,客车驾驶座位于西柏林之后,布鲁希克还有一个抬头的动作。

是的,那时候他还活着!他的眼睛最后映出的,是他梦想中的迦南--西柏林!他是一个成功者。

这个镜头我也看了,说实话,在那样的动荡、混乱、和快速行使中,每个人都被颠簸得相当厉害,硬要说那个几乎无法注意到的动作是布鲁希克自己作出来的而不是别的原因,我感觉实在是勉强。

但是,谁又愿意继续辩论下去呢?谁又不希望这个年轻人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够是快乐呢?德国人如此不严谨的结论很少,却少得可爱,少得美丽。

柏林墙倒塌以后,新建成的文化宫,专门采用了很特殊的设计。

建筑之间均用伞状结构连接,整个原来的柏林墙东侧“死亡开阔地”被全部笼罩在保护伞下。

成为了伞下的广场。

我的德国同学说,这是因为,在这个广场上,无数逃亡者因为没有任何隐蔽物,只好强行穿越在火力控制下的广场而失去生命。

现在,德国终于可以为自己的公民提供隐蔽物了,尽管,已经太迟,太迟……咱们德国人都是工程师上面那篇太沉重了,来一点轻快的。

德国人的机械设计,制造能力举世闻名。

在柏林墙逃亡中,那也是充份体现了德国人民的技术水平。

要按现在流行的歌来唱,那就是:“咱们这嘎都是德国人,咱们这嘎特产工程师,咱们这嘎香肠配啤酒,咱们这嘎都是活奔茨”(奔茨,即奔茨汽车创始人,德国工程师)。

1968年,一位东德青年利用河流潜水到达西德。

大家心目中的潜水是什么样的?潜水服?潜水镜?总之他一个人能有多大本事,还一切都必须自己造,最多是一点粗糙的个人潜水工具罢?非也,这位青年自己造的是潜水艇!他用的是摩托车马达,配上自己组装的钢板,还有导航,压缩气体等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