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复习教案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是作者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统计1、观察讨论(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
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回答问题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1)较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提问与解答(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全班解答,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讨论,在互动中分享、互补。
二、拓展练习1、完成108页第14、15、16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随堂练习。
3、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初步体验分类、归纳的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课时一、梳理知识1、加法出示算式25+836+759+243+550+1639+4047+5062+4(1)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把他们分分类(板书)(3)计算,抽几道说说是怎么算的?: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4)练习(重点是进位加法)学生出题2、减法(1)明确要求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吗?(2)小组合作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一个检查对错(3)展示交流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46-982-565-797-6062-4058-30二、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79页第1、2题2、想一想,各种图形表示什么?△+○+□=40△=()△+○+□+□=46○=()△+○+○+□=70□=()3、P78T2三、四、作业课堂作业本第48页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篇三教学内容:有关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部编版语文六下第一课复习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下第一课复习教案一、教材内容回顾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对文学作品《人与动物》的复。
二、教学目标1.复并理解《人与动物》这篇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2.掌握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综合能力;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重点1.归纳整理《人与动物》中的描述人与动物关系的语句、段落;2.运用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主题;3.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课本和教辅资料;2.黑板和粉笔;3.学生的作业本和笔。
五、教学步骤1.复导入:通过简要对话或播放课文视频回顾《人与动物》的内容;2.文本理解:指导学生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文本解读和分析,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3.活动展示: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4.写作训练:根据所学内容,布置写作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5.作品分享: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6.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并对下一堂课的研究内容做简要介绍。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行评价;2.写作成果:通过评阅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3.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思辨和鉴赏能力。
七、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文学欣赏、讲座或读书会等活动,拓宽学生文学修养;2.提供更多文学作品的阅读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惯和阅读兴趣;3.鼓励学生进行写作比赛或创作活动,展示他们的才华和个性。
以上是对部编版语文六下第一课复习教案的简要概括,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统编版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统编版历史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复,巩固学生对第一单元内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历史信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复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开辟出一个复单元,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第一单元的知识。
- 以幻灯片和图片的形式展示相关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组织小组活动:-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负责人。
- 每个小组负责人需要组织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合作完成任务。
- 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例如设计一张海报或制作一段视频来展示他们对第一单元内容的理解。
- 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后展示给全班学生。
3. 进行展示和讨论:-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让其他小组和老师评论和提问。
- 学生和老师可以共同讨论,深化对第一单元内容的理解。
4. 总结和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复课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知识点。
- 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小组成员的合作表现和成果。
- 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鼓励他们在历史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学资源1. 幻灯片和图片展示设备2. 海报制作素材和视频制作设备3. 学生课本和笔记教学评估1. 在进行复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和记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小组展示和讨论过程中,可以评估学生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3.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测试,检查学生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注意事项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
2. 帮助学生理解并尊重彼此的不同观点。
3.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期末复习备课教案(含2课时)

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
6.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上面这段话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
连续用了几个关联词,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
7.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
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
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
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
8.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
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9.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
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
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10.本文结构提出论点(1段)——证明论点(2—4段)——提出号召(5段)文章开头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四、课后习题1、默读课文。
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那些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1)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以下几件事: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然后写了父亲被捕时的情景,主要表现了敌人的心虚、残暴和父亲的镇静、处乱不惊;接着写了父亲在法庭上与敌人斗争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镇定、沉着;最后写了父亲被害后,全家人悲痛心情。
六(下)数学教案第7讲 期中复习

六(下)数学教案 第7讲 期中复习①本讲说明:本讲是六年级下学期前五单元的一个总复习,题型比较多且比较灵活,包括1、圆柱圆锥表面积和体积;2、解决问题的策略;3、比例;4、统计图和位置。
需要熟练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解决表面积、体积相关的题目;理解单位“1”及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熟练的列出算式进行解题,会解比例,求比例尺。
②课堂目标:1、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解决表面积、体积相关的题目;2、掌握分数乘法的相关计算方法;3、掌握比例的相关计算方法; 一、填空题。
1、李红把一条400米长的跑道画在一张平面图上,画了5厘米。
李红画这张图用的比例尺是( )。
2、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有( )。
3、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900千米。
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4、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高的比是( )。
5、如果y x 56=,那么y:x=( );如果b a 53=,那么a:b=( )6、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7平方厘米,按1:3的比缩小后,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合唱队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5,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 )%。
如果合唱队有学生32人,那么其中男生有( )人。
8、如图所示,商场在小兰家北偏( )( )°( )米的方向上。
9、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1.2厘米,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在另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6厘米,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0、六(2)班的王老师带45名学生去野营,一共租了10顶帐篷,正好全部住满。
已知每顶大帐篷住5 人,每顶小帐篷住4人。
大帐篷租了( )顶,小帐篷租了( )顶。
11、一块长2.2米的圆柱体木头,横着截去2分米的一小段木头后,表面积减少了50.24平方分米, 剩下部分木头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杨桃儿》和补充材料《桃花儿的汤圆》。
通过研究这两篇文章,学生将了解到杨桃和桃花的特点及相关的传说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课文《杨桃儿》的内容,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文章。
2. 研究补充材料《桃花儿的汤圆》,了解桃花的特点并能够进行简单描述。
3. 能够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和补充材料。
4. 研究并掌握一些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能正确朗读课文《杨桃儿》。
2. 了解桃花的特点并进行简单描述。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 给学生出示一些杨桃和桃花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杨桃和桃花的兴趣。
2. 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对杨桃和桃花的了解。
步骤二:课文研究1. 让学生跟读课文《杨桃儿》。
2. 教师解释课文中生词和难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3.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进行角色扮演。
步骤三:补充材料研究1. 教师讲解补充材料《桃花儿的汤圆》的内容。
2. 学生跟读补充材料,并进行问题回答和讨论。
步骤四:巩固练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练,模仿课文中的朗读语音和语调。
2. 利用教材中的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1. 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2. 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杨桃和桃花的图片。
2. 课文《杨桃儿》和补充材料《桃花儿的汤圆》。
3. 学生练册和教材中的练题。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朗读的清晰度和流利程度。
2. 分析学生在练中的表现和答题情况。
3. 对学生的参与度进行评价,包括积极回答问题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以上为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资源使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借助作品梗概, 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梗概是对作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 了解作品梗概是把握名著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故事的内容, 还能针对人物和情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交流平台”围绕人物评价展开交流, 引导学生留意描写人物的句子, 立体、多元地评价人物。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作品梗概”。
梗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习作类型, 写梗概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阅读了比较多的文学名著, 也喜欢看一些贴近孩子的生活的故事作品。
本组课文让孩子们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 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疫情期间, 孩子们已经通过空中课堂学习了这组的课文, 了解的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了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故事的情节内容。
借助作品梗概, 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初步感受了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并学习了如何写作品梗概。
复习目标:1.能读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理解并运用凄凉、恐惧、心平气和、重见天日、宽慰、焉知非福等词语。
2.读背课文(片段)及“日积月累”, 积累并运用优美语言。
3.借助作品梗概, 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4.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 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5.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6.能与同学分享自己写的梗概, 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复习重难点:1.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2.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复习过程: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读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理解并运用凄凉、恐惧、心平气和、重见天日、宽慰、焉知非福等词语。
2.读背课文(片段)及“日积月累”, 积累并运用优美语言。
3.借助作品梗概, 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一、复习过程:谈话导入, 说明任务学习单元提示: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 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教案课件(全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教案课件(全套)1. 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将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复习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2.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和幻灯片课件;•课本和课后习题;•练习册和作业本。
3. 教学内容3.1 第一单元:回忆与总结3.1.1 诗歌欣赏让学生回忆并欣赏第一单元中学习的诗歌,如《广寒宫月》、《星空》等。
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1.2 课文复述要求学生依次复述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包括《姐妹花》、《小昆虫的一生》等。
对于学生复述中不准确的地方,可以进行纠正和讲解。
3.1.3 重点词语辨析提供一些重点词语的辨析题,如“青草”和“绿草”、“秀丽”和“美丽”等。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义和语境来进行正确选择。
3.2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3.2.1 阅读理解训练选择几篇课文中的篇目,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阅读理解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2.2 阅读技巧讲解讲解常见的阅读技巧,如速读、略读、细读、推理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3.3 第三单元:写作训练3.3.1 写作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写人、写事、写景等。
通过讲解写作要点和示范写作,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3.3.2 写作练习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周记、写一封信件等。
可以提供一些写作题目供学生选择,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给予指导和反馈。
3.4 第四单元:口头表达3.4.1 主题演讲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要求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演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4.2 剧本表演让学生分组进行剧本表演,可以选择课文中的情节进行表演,也可以自行编写剧本。
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标准英语 六年级下册复习教案
谷旦小学 李欢欢 2
新标准英语第八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课本,主要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语法、词汇和语音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复习。 一:学生易错词汇 1. a, an的选择: 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用an,辅音字母开头的单词用a. 2. am , is , are的选择: 单数用is , 复数用are. I 用 am , you 用 are. 3. have , has 的选择: 表示某人有某物.单数用has , 复数用have. I ,you 用 have . 4. there is, there are 的选择:表示某地有某物,某人.单数用there is , 复数用there are. 5. some, any 的选择:肯定句用some, 疑问句和否定句用any. 6. 疑问词的选择:what (什么) who (谁) where (哪里) whose (谁的) 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ich(哪一个)how old (多大) how many (多少)how much(多少钱) 二.名词单复数, 1.一般情况,直接加-s,如:book-books, bag-bags, cat-cats, bed-beds 2.以s. x. sh. ch结尾,加-es,如:bus-buses, box-boxes, brush-brushes, watch-watches 3.以“辅音字母+y”结尾,变y为i, 再加-es,如:family-families, strawberry-strawberries 4.以“f或fe”结尾,变f或fe为v, 再加-es,如:knife-knives 5.不规则名词复数:1kejian.com man-men, woman-women, policeman-policemen, 3
policewoman-policewomen, mouse-mice child-children, foot-feet, tooth-teeth, fish-fish, people-people, Chinese-Chinese, Japanese-Japanese 不可数名词的复数就是原型: paper, juice, water, milk, rice, tea 三.冠词: (1)不定冠词:a / an a unit / an uncle 元音开头的可数名词前用an : an egg / an apple / an orange / an eraser / an answer / an ID card / an alarm clock / an actor / an actress / an e-mail / an address / an event / an example / an opera / an houran old man / an interesting book / an exciting sport / an action movie / an art lesson / (2)定冠词:the the egg the plane 四:过去式 1.时间提示词:yesterday, last…, …ago, then , in the past 2.句型:主语+动词过去式+其他。 3.动词过去式详解 动词的过去式的构成规则有: A,规则动词 ① 一般直接在动词的后面加ed:如 worked , learned , cleaned , visited ② 以e结尾的动词直接加d:如 lived , danced , used ③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要改y为i再加ed(此类动词较少)如 4
study – studied carry – carried worry – worried (注意play,stay不是辅音字母加y,所以不属于此类) ④ 双写最后一个字母(此类动词较少)如 stopped B,不规则动词(此类词并无规则,须熟记)小学阶段要记住以下动词的原形和过去式:sing – sang , eat – ate , see – saw , have – had , do – did , go - went , take - took , buy - bought , get - got , read - read ,fly - flew , am/is - was , are - were , say - said , leave - left , swim - swam , tell - told , draw - drew , come - came , lose - lost , find - found , drink - drank , hurt - hurt , feel - felt 五:现在进行时 1.时间提示词:now, look, listen,描述照片里的内容 2.句型:主语+be动词+动词ing +其他。 3.动词现在分词详解 动词的ing形式的构成规则: ① 一般的直接在后面加上ing , 如doing , going , working , singing , eating ② 以e 结尾的动词,要先去e再加ing ,如having , writing ③ 双写最后一个字母的(此类动词极少)有:running , swimming , sitting , getting 六:一般将来时 1.时间提示词:tomorrow , next …, one day ,some day, soon 2.句型:主语+will +动词原形。 5
主语+be going to +动词原形. I will swim… I am going to swim… 七: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 一、人称代词
人称 单数 复数
主格 宾格 主格 宾格 第一人称 I me we us 第二人称 you you you you
第三人称 he him they them she her it it 二、物主代词
数 人称 类别
单数 复数 第一 人称 第二 人称 第三 人称 第一 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 人称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my your his her its our your their
名词性物主代词 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yours theirs 汉语 我的 你的 他的 她的 它的 我们的 你们的 他(她、它)们的 6
八,书本知识的具体复习步骤及策略 A.梳理再现:1.单词训练2.词句链接3.归类点拨 B.交际应用:1.整合话题2.分层训练3.自主展示 C.评价检测:1.知识积累 2.整合训练3.话题应用 D.家庭作业:1.总结评价 2.作业布置3.课外延伸 操作思路: 1.以单元为单位进行,以词汇的积累为基础,以主句型的训练为抓手,围绕话题进行。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师把握时机解难答疑,让学生通过复习自主生成知识体系。 3.根据课标的要求,分层设计检测题,查漏补缺,分层达标。 4.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学法指导。 5.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循序渐进,整合应用,发展语言. 九。单词与句型 (一)单词 hamburger 汉堡 cola 可乐 dollar 美元 cent 美分 enjoy 享用 duck 鸭子 noisy 吵闹的 shine 照耀 everyone 每个人 out of 往外…… wrong 错误的 ring 响 card 卡片、贺卡 careful 小心的 balloon 气球 space 7
太空 fly away 飘走 stairs 楼梯(常复) mess 混乱、脏乱 son 儿子 trumpet 小号 doorbell 门铃 loudly 大声地 baseball 棒球 team 队、组 spaceship 宇宙飞船 hour 小时 proud 自豪的、骄傲的 pilot 飞行员 born 生于 child 孩子(单数) as 在……的时候 later 后来 letter 字母 herself 她自己 all over 到处 world 世界 model 模范 laugh 笑 understand 理解、明白 cup 杯子 middle school 中学 study 学习 practise 练习 worry 担心 flew (fly 的过去式) 飞、驾驶飞机 became (become的过去式) 成为 spent(spend 的过去式) 度过 drew (draw 的过去式) 画 (二)词组及句子 Module 1 1、----What do you want? 你想要什么? ----I want a hot dog, please. 我想要一个热狗。 ----want sth 想要什么东西 2、----What do you want to eat? 你想要吃什么? 8
----I want a hamburger, please. 我想要一个汉堡。 ---- want to do sth 想要做什么事情 3、----How much is it? 这个多少钱?(单数) ---- It’s thirteen dollars and twenty-five cents. 它要十三美元,二十五美分。 ----How much are they? 他们多少钱?(复数) ----They are ten dollars. 他们要十美元。 Module 2 1、----When are we going to eat? 我们什么时候吃东西? ----We are going to eat at half past twelve. 我们12点半去吃。 ---- at 用于具体的时钟前表示时间, half 一半 , past 过, to 差 例:half past five 5点半, five to nine 9点差5分 2、----What time is it? 几点钟了0? ----It’s twelve. 12点。 3、----What are we going to do now? 现在我们去做什么? ----We are going to walk around the lake. 我们去围着湖散步。 4、表示天气的词: rain, rainy snow, snowy wind, windy sun, sunny warm cool hot cold ----It’s going to rain. 将要下雨了 ----It’s rainy 多雨的 (snow, wind 用法相同) Modul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