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园艺植物制片方法

合集下载

最新园艺植物栽培学课件第5章种苗生殖PPT课件

最新园艺植物栽培学课件第5章种苗生殖PPT课件
(3)清水浸种:水浸泡种子可软化种皮,除去发芽抑制物,促进种子 萌发。水浸种时的水温和浸泡时间是重要条件,有凉水(25~ 30℃)浸种、温水(55℃)浸种、热水(70~75℃)浸种和变温(90~ 100℃,20℃以下)浸种等。后两种适宜有厚硬壳的种子,如核 桃、山桃、山杏、山楂、油松等,可将种子在开水中浸泡数秒钟, 再在流水中浸泡2~3d,待种壳一半裂口时播种,但切勿烫伤种
(1)环境因子
①水分:种子吸水使种皮变软开裂、胚与胚乳吸胀,同时, 透气性增加,酶活化起来,增强了胚的代谢活动,原生质由凝胶 态变成溶胶态,大分子贮藏养分分解,束缚态生长刺激物质转化 为游离态,从而启动和保证了胚的生长发育,最后胚根突破种皮, 种子萌发生长。为保持一定湿度,可采用覆盖(盖草、盖纸、盖 塑料薄膜或玻璃)、遮荫等办法。直到幼苗出土,再逐步去除覆 盖物。
②温度: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种子迅速萌发。一般而言,温 带植物以15~20℃为最适,亚热带与热带植物则以25~30℃为 宜。变温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昼夜温差3~ 5℃为好。
③氧气:种子发芽时要摄取空气中的O2并放出CO2,假如播 后覆土过深,镇压太紧,或土壤中水分过多,种子会因缺氧而腐 烂。
发芽,此种现象称种子的休眠。种子休眠是长期自然选 择的结果。在温带,春季成熟的种子立即发芽,幼苗当 年可以成长。但是,秋季成熟的种子则要度过寒冷的冬 季,到第2年春季才会发芽,否则幼苗在冬季将会被冻 死,如许多落叶果树的种子具有自然休眠的特性。造成 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种皮或果皮结构障碍、种胚发育 不全,化学物质抑制等。种子的休眠有利于植物适应外 界自然环境以保持物种繁衍,但是这种特性对播种育苗 会带来一定的困难。种子需要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通过 后熟过程才能萌发
种子发芽力用发芽率和发芽势两个指标衡量,可用发芽试验来测得。 种子发芽率是在最适宜发芽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延续时间依 不同植物种类而异),正常发芽的种子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反映种子的 生命力。其算式为: 发芽率=萌发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势是指种子自开始发芽至发芽最高峰时的粒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 分率。发芽势高即说明种子萌发快,萌芽整齐。

压片法制片

压片法制片

1. 压片法在生物技术上,除用切片法观察细胞外,还可用压片法,尤其是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用压片法最为合适,不仅省事,结果也比切片法好。

压片法是将材料置载玻片上,用解剖刀或解剖针拨开,加染液一滴,盖以盖玻片,施以压力,使材料破碎,细胞分散,然后进行观察。

压片法种类很多,下面介绍两种:(1). 醋酸——洋红法此法多用于制备幼小花药,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压片。

而对根尖压片有时染色不好(但对洋葱根尖染色较好)。

其步骤如下:a. 将花药或根尖(先切成0.5cm长),投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1刻钟至l小时,然后移至70%酒精中保存。

b. 取固定保存的材料放入盐酸酒精解离液(95%酒精一份,浓盐酸一份,将二者混合即成)中5~8分钟。

或置1N盐酸(取比重1.19的盐酸82.5毫升,加水至1000毫升即成)中于60℃的水浴温度下,处理6~8分钟,至透明为止。

c. 用清水冲洗干净解离液。

d. 取洗净的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用醋酸洋红染液(或醋酸苏木精染液)染色5~10分钟。

e. 然后将材料移至另一清洁的载玻片上。

重新用染液装片,覆以盖玻片,以铅笔的橡皮头端轻轻压盖玻片,使材料呈现分散的薄层,置镜下观察。

(2). 铁矾——苏木精法此法一般用于细胞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计数,由于染色体被染成紫兰黑色,用于显微照相,效果较好。

(由于各种植物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取材的时间、取材的部位、预处理的时间、固定的时问、水解的时间、染色的时间等,都有可能不同。

在此只作了大致的介绍,具体材料还需作预备实验进行摸索。

另外还要注意,各次水洗一定要洗干净沾在材料上的药液,以免影响下一个步骤的结果。

)染色步骤如下(以蚕豆根尖作材料为例):a. 取材:将蚕豆种子萌发。

待种子根长至1cm左右,在上午8时~11时之间,切下长约0.5cm的根尖,进行预处理。

b. 预处理:目的使分裂细胞的染色体缩短和比较分散,便于压片观察。

预处理是在固定以前进行,方法是将材料切下放入以下溶液:0.05~0.2%秋水仙碱水溶液中处理2~5小时;或: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中处理3-5小时;或:8-羟基奎啉(0.004~0.005%),处理2~12小时;或:富民隆乳剂(0.01%),处理24~48小时;或:在0~3℃下冷冻处理24小时。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选择育种和芽变育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选择育种和芽变育种

5、芽变的遗传
①有些变异,通过有性繁殖(杂交)或无性繁殖(异地高
接)变异消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这种变异是

②有些变异,异地高接存在,但杂交后代消失,说明这种
芽变发生在梢端组织发生层的
层。
③有些变异,异地高接或杂交后代都存在,说明这种芽变
发生在梢端组织发生层的
层。
例如,短枝旭与普通型金帅的杂交试验结果如下:
Coco × coco
芽变选种分生就组是织对中芽,变就发形成生变的异遗芽传。变只异有当进变行异选芽择,从而育 成新品种萌并发且的成在选枝性择或状育被 上种无表法意现识出。地与用原来品繁种殖的成性新状的 有植明株显,
差异时,才易被发现。所以芽变总以枝变或 株变的形式表现出来。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能遗传的变异叫饰变。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章 选择育种
2)芽变的多样性
包括突变部位的多样性,突变可发生于根、茎、 叶、花、果各器官的各个部位;突变性状的多样性 包括根、茎、叶、花、果所有形态、解剖和生理 生化特性,从主基因控制的明显的变异到微效多基 因控制的不易觉察到的变异;突变类型的多样性包 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其中经常发生的是多 倍性芽变;胞质基因突变如雄性不育和叶绿素合成 障碍型芽变以及大量频繁发生的核基因突变。
第五章 选择育种
二、芽变选种的意义
芽变经常发生以及变异的多样性,使芽变成为无 性繁殖植物产生新变异的丰富源泉。芽变选种既 可直接从中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又可不断丰富原 有的种质库,给杂交育种提供新的资源.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章 选择育种
芽变选种的突出优点是可对优良品种的个 别缺点进行修缮,同时,基本上保持其原有综 合优良性状。所以一经选出即可进行无性 繁殖提供生产利用,投入少,而收效快。

5园艺植物的定植19页PPT

5园艺植物的定植19页PPT
5园艺植物的定植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园 艺 植 物 栽 培 学
❖定植:将育好的秧苗移栽与生产田中的过程,植 株将从定植生长到收获结束。
5.2.2 定植方式
❖正方形定植 ❖长方形定植 ❖三角形定植 ❖带状定植 ❖计划定植
5.3 定植前种苗的准备与整地
❖种苗质量、分级 ❖定植前秧苗处理
• 蹲苗 • 囤苗 • 植株调整 • 药剂处理
❖整地和挖定植穴
整地和挖定植穴
❖整地:种植园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给作物生长尤 其是根的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
少伤根,带土坨定植,或采用护根育苗。定植后 要注意根与土的密接,防止悬根,同时注意保湿, 如覆盖小拱棚、秸秆、无纺布等。
❖树木的定植 三埋两踩一提苗
5.4.2 定植后管理
❖定植水
• 明水定植 • 暗水定植
❖缓苗水 ❖中耕 ❖间苗、补苗 ❖防风和防寒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 喜温性的作物 晚霜过后露地栽培 • 半耐寒性作物 • 耐寒性作物 • 设施生产
5.2 定植密度与定植方式
❖定植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栽植园艺作物的株 数,也常用株行距大小表示。
❖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必须合理密植 。
影响定植密度的因素

植物制片技术

植物制片技术

二、杀死、固定、保存
✤固定液的选择 根据观察目的和对象,选择固 定剂。同时,要充分考虑植物 种类、不同器官的特性。
二、杀死、固定、保存
✤固定液的渗透力 1)选择固定剂时,要充分考虑 固定液的性质、浓度和温度对 渗透力的影响。 2)植物材料的大小和组织紧密 程度对渗透的影响。
二、杀死、固定、保存
一、选 材
• 叶的切取:横切面。
第二章 植物制片技术原理步骤
第一节 选材
第二节 杀死、固定与保存
第三节 清洗与脱水 第四节 透明与过渡
第五节 渗蜡与包埋
第六节 切片
第七节 粘片与展片
第八节 染色
第九节 封片
二、杀死、固定、保存
杀死:迅速终结植物材料的生命。要 求越快越好,使用渗透力强的药剂。
固定:在杀死基础上,组织或细胞保 持生活的状态,并在以后制片的过程 中不发生变化。
放入冷水中,促进石蜡短时间内凝 固。 (3)过夜后,取出备用。
五、浸透和包埋
第二章 植物制片技术原理步骤
第一节 选材
第二节 杀死、固定与保存
第三节 清洗与脱水 第四节 透明与过渡
第五节 渗蜡与包埋
第六节 切片
第七节 粘片与展片
第八节 染色
第九节 封片
六、切片
(1)修块: 将包有材 料的蜡块 修成一个 上窄下宽 的台体。 粘在木块 上,即可 切片。
植物显微技术
绪论
一、什么是植物显微技术 用于观察研究植物内部精细结
构的技术方法,包括制片技术、 光学显微镜技术和显微摄影技术, 是一门建立在生物学、化学以及 物理等多门学科基础之上的综合 性技术性学科。
绪论
二、植物显微技术的任务和目的 根据材料的自然特性,观察

第五章 园艺作物的繁殖

第五章 园艺作物的繁殖

嫁接繁殖
嫁接是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 嫁接是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移接于其他植 物体上。用于嫁接的枝条称接穗, 物体上。用于嫁接的枝条称接穗,所用的芽称接 被嫁接的植株称砧木, 芽,被嫁接的植株称砧木,接活后的苗称为嫁按 嫁接繁殖是繁殖无性系优良品种的方法, 苗。嫁接繁殖是繁殖无性系优良品种的方法,常 用于梅花、月季等。嫁接成活的原理, 用于梅花、月季等。嫁接成活的原理,是具有亲 和力的两株植物间在结合处的形成层, 和力的两株植物间在结合处的形成层,产生愈合 现象,使导管、筛管互通,以形成一个新个体。 现象,使导管、筛管互通,以形成一个新个体。 嫁接可分为“ 子形芽接,插芽接法, 嫁接可分为“T”子形芽接,插芽接法,劈接切接 腹接法, 法,腹接法,靠接法
根插法
• 根段采集一般于秋冬深翻改土或施肥时进
行。将收集的根系剪成15-20cm长,50行。将收集的根系剪成15-20cm长,50-100 根一捆,沙藏于田间待开春后扦插。扦插 时将根系上口剪平,下口斜剪,直立埋下 土中,上口与地面平,并覆盖上1 2cm后的 土中,上口与地面平,并覆盖上1-2cm后的 松土,或进行地膜覆盖,以保温保湿
“T字形芽接方法
削芽:左手拿接穗,右手拿嫁接刀。选接穗上的饱满芽, 先在芽上方0.5cm处横切,切透皮层,横切口长0.8cm左右。 先在芽上方0.5cm处横切,切透皮层,横切口长0.8cm左右。 再在芽子以下1 1.2cm处向上斜削1 再在芽子以下1一1.2cm处向上斜削1刀,由浅入深,深入 本质部,并与芽上的横切口相交。然后用右手抠取盾形芽 片。 开砧:在砧木距地面5—6cm处,选一光滑无分枝处 开砧:在砧木距地面5 6cm处,选一光滑无分枝处 横切1 横切1刀,深度以切断皮层达木质部为宜。再于横切口中 间向下竖切1刀,长1 1.5cm。 间向下竖切1刀,长1—1.5cm。 接合:用芽接刀尖将砧木 皮层挑开,把芽片插入“T”形切口内,使芽片的横切口 皮层挑开,把芽片插入“T”形切口内,使芽片的横切口 与砧木横切口对齐嵌实。 绑缚:用塑料条捆扎。先在芽 上方扎紧一道,再在芽下方捆紧一道,然后连缠三四下, 系活扣。注意露出叶柄,露芽不露芽均可。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引种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五章  引种

4、土壤 理化性质、含盐量、pH、地下水位的高低、微
生物 5、其它生态因子 (五)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四、园艺植物的生态型
(一)根据原产地和主产区划分生态型 1、地中海气候生态型 2、大陆西岸气候生态型 3、大陆东岸气候生态型 4、热带高原气候生态型 5、热带气候生态型 6、沙漠气候生态型 7、寒带气候生态型
生态系统(ecosystem):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 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化流动 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 功能的一个生态复合体。
二、引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因子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植物的一些基本规律
(一)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相互补偿作用 (二)主导因子和限制生态因子 (三)耐性法则和向心性引种
第五章 引种
第一节 引种的类别及意义
一、引种的类别
(一)引种的类别
引种前后是否发 生遗传适应 性改变
简单引种 驯化引种
(1)简单引种
指植物种类(或品种)在基因型适应范围 内的迁移。
(2)驯化引种
指植物在引种过程中发生某种适应性遗传 变异。
(二)引种的基本要求
以引种植物能在引种地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 后代作为成功引种的基本要求。
(四)主要生态因子对园艺植物适应性的影响
1、温度:影响引种成败的具主导作用的限制性因子。 (1)温度条件不适合对引种植物的不良影响
❖ 不符合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致使引种植物的整体或局部 受到致命伤害,严重的则死亡。 ❖ 引种植物虽能生存,但影响产量、品质,失去生产价值。
(2)临界温度及其持续时间 低温、高温、霜冻、有效积温、活动积温、春化
对于无性繁殖的植物来说,简单引种是指引入 枝、芽或其它无性繁殖材料;驯化引种则需采用 种子。

植物制片的一般原理

植物制片的一般原理

植物制片的一般原理
细胞核染料(碱性染料): 苏木精,亚甲蓝,中性红,碱性品红,洋 红,地衣红,结晶紫,番红,甲苯绿,碱 蓝。 细胞质染料(酸性染料): 酸性品红,亮绿,苯胺蓝,固绿,刚果红, 橘红G,曙红,贾纳斯绿,孔雀绿,甲基橙。
植物制片的一般原理
3. 染色方法
⑴死细胞染色。 ⑵活细胞染色。 选无毒性染料。 观察细胞质流、精子或流动孢子等。
植物制片的一般原理
5. 封边剂
石蜡,油漆,指甲油。
植物制片的一般原理
四、染色 一般做成永久切片观察的材料, 都需要染色。
植物制片的一般原理
1. 染色原理
很复杂,难以解释。 ⑴物理学的解释 ①毛细作用或渗透作用而进入组织的内部——因 为组织材料有孔隙。 ②电子吸附作用——因而染色牢度有强有弱。 ⑵化学上的解释 组织或细胞中的各部分,或是酸性的(结合阳离 子,即碱性染料),或是碱性的(结合阴离子, 即酸性染料)。但没有新物质形成。
植物制片的一般原理
⑶醋酸(乙酸,CH3COOH) 单独使用,浓度为0.3-5%。 特点:渗透力大,固定十分迅速,但易使 细胞发生膨胀。 常与甲醛(易引起收缩)混合使用。
植物制片的一般原理
⑷锇酸(OsO4) 四氧化锇,灰黄色结晶,中性,昂贵——白金。 使用浓度为1-2%。 强氧化剂,配制水要超净,不宜与还原性固定剂 配合。 特点: ①最好的固定剂,对细微结构的固定良好,是脂 肪性物质唯一的固定剂。
植物制片的一般原理
④不改变原生质原来的体积(膨胀或缩 小); ⑤增加细胞内含物折光程度,易于鉴别; ⑥可增加媒染作用和染色能力; ⑦又能有保存作用。 单一的化学药品难以具备以上所有条件; 而几种药品混合,可成近似理想的混合固 定剂。
植物制片的一般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