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的散文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盐铁论 》电子版电子书籍读物教材教程

《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盐铁论 》电子版电子书籍读物教材教程

名著通览在西汉武帝时期,发动了好几次防御性和统一中国的战争。

毫无疑问,这些战争扩大了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地大物博的现代中国的基础;打开了中国与中亚细亚、欧洲、日本、南洋的交通;向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发展比较落后的各族人民传播了汉族的文化;输入了外国的物质和文化,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所有这些,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进步作用。

汉武帝所以能够创建如此辉煌,足令后代君王瞠乎其后的文治武功,他的雄才大略,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和民族的愿望,固然起着一定作用,然尤为重要的,就是他拥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而这个经济基础的创造,首先应归功于桑弘羊。

自从刘汉政权建立以来,有关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工业,如冶铁、煮盐之类,都落入豪强和兼并之家手中。

至武帝时代,由于采纳了主要是桑弘羊的一些策略,施实了盐铁国营、酒类专卖以及平准均输一系列的财政政策。

对生产力的组织和生产品的“笼络”,都有了诚如《史记·平准书》所言的“言利事析秋毫”的精密安排,社会财富有着显著的增加,而刘汉政权的国力也随之与日俱增。

西汉扬雄《法言·寡见篇》引曰:“弘羊榷利而国用足。

”《汉书·食货志赞》指出“孝武时国用饶给而民不益赋”,皆由“弘羊均输” 。

《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称述汉武帝时“海内艾安,府库充实”,“是以兴造功业,制废遗文,后世莫及”,指出“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其中“运筹则桑弘羊”。

正是这样的经济基础支持了汉武帝的好大喜功,也正是以桑弘羊为首的大臣们倡行的一切财政措施给刘汉王朝的巩固统一和扩张势力造就了经济前提。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自序》中就曾中肯地评说了桑弘羊的均输之法:“益国利民,不朽之木。

”《汉书·车千秋传》写道:“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八年,自以为兴榷筦之利,伐其功。

”这就更充分地说明对汉武帝时代兴盛景象的形成,桑弘羊为首的大臣们所倡行的财政措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0051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18年10月真题及答案

0051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18年10月真题及答案

2018-101.以下句子出自《弹歌》的是A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B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C .“女承筐,无实;士刻羊,无血”D .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2.《诗三百》被尊称为《诗经》始自A .春秋战国B .秦代C .汉代D .魏晋3.《王风·黍离》的主要内容是A .歌咏美丽爱情B .揭露宫闱丑行C .描写繁重劳役D .悲叹家国沦亡4.《诗经》的基本句式是A .三言B .四言C .五言D .七言5.《尚书》的语言特色是A .准确简明B .质朴平实C .铺排恣肆D .佶屈聱牙6.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出自A .《墨予》B .《老子》C .《庄子》D .《孟子》7.桓宽《盐铁论》的散文风格是A .气势丰沛B .形象生动C .铺排夸丽D .质直平实8.东汉后期散文的创作特色是A .切中时弊,情感浓郁B .摹声绘形,生动鲜明C .文气纵横,气度宏伟D. 语言典雅,细腻传神9.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色是A .写物图貌B .以美为讽C .抒情述志D .劝百讽一10.扬雄《长杨赋》的创作题材是A .都邑繁华B .物产丰饶C .天子田猎D. 天子祭祀11.蔡邕《述行赋》的创作意图是A .描摹形胜B .吊古伤今C .模山范水D .咏物寓意12.下列选项中,标志汉代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作品是A .郦炎《见志诗》B .张衡《同声歌》C .班圃《咏史》D .应亨《赠四王盈诗》13.一般认为《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是A .战国时期B .西汉中期C .东汉初期D .东汉末期14.“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语评价的是A .汉乐府B. 《史记》C .汉大赋D .《汉书》15.汉魏之际,中国诗歌史上掀起了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其鲜明的时代风格是A .建安风骨B .魏晋风度C .盛唐气象D .正始玄风16.曹操的父亲是A .曹腾B .夏侯嵩C .夏侯渊D .曹瞒17.《赠自马王彪》的作者是A .曹冲B .曹丕C .曹植D .曹操18.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其代表作是A .《短歌行》B .《步出夏门行》C .《野田黄雀行》D .《燕歌行》19.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作家是A .张华B. 陆机C .潘岳D .傅玄20.诗人陶潜的谥号是A .渊明B .元亮C .靖节D. 五柳先生21.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是A .曹操B .鲍照C .陶渊明D .谢灵运22.李白诗“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赞美的作家是A .谢朓B .谢玄C .谢灵运D .谢惠连23.千古传唱的《敕勒川》为北朝民歌,其所属民族为A .鲜卑族B .羌族C .汉族D .蒙古族24.今存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世说新语》和A .《西京杂记》B .《搜神记》C .《续齐谐记》D .《拾遗记》25.卢思道《从军行》的风格特点是A .重文采B .重气质C .重格律D .重理致26.陈子昂的诗论主张是A .“六对”、“八对”说B .提倡风骨和比兴C .要求诗歌补察时政D .“象外之象”说27.盂浩然山水诗的风格是A .平淡自然B .幽僻清奇C .清刚劲健D .幽深拗峭28.姚合诗风的特点是A .清稳闲适B .刚健爽朗C .雍容典雅D .奇崛幽峭29.晚唐小品文的创作特征是A .宗经尚简B .文以明道C .批判性强D .幽默诙谐30.下列词句属于韦庄词的是A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B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选31.以下作品属于历史散文的有A .《尚书》B. 《老子》C. 《春秋》D. 《战国策》E .《国语》32.《史记》刻藏人物性格常用的艺术手法有A .用独自写心理揭示人物性格B .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其性格C .以传神的细节凸现人物性格D .以对比衬托突出人物的特点E .在特定环境中展示人物性33.下列魏晋诗人中,被杀害的有A .陆机B .阮籍C .嵇康D .刘琨E .郭璞34.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有A .沉雄气质B .慷慨悲壮C .文采华丽D .清新自然E .以骨力取胜35.柳宗元散文的成就主要表现于A .杂文B .人物传记C .山水游记D .赠序文E .寓言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2 分。

《盐铁论》的创作风格

《盐铁论》的创作风格

《盐铁论》的创作风格作者:张海楠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30期《盐铁论》作为一部政府文书性质的书,它在文学上的特点既是散文发展的表现又对其后的汉代散文发展产生了影响,今天我们就简单讨论一下它创作风格上的一些特点。

西汉初期的文学成就,主要是是散文和辞赋所表现出来的。

西汉初期人们继承了战国余风,主要是战国游说之士的作风,积极参与政治,对时政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针对秦王朝覆灭的惨痛教训提出解决之道,敦促政权执政者不断完善巩固统治,这样就促使了西汉初期政治散文的兴盛。

这段时期的散文尤其是政治散文富有感情,言之有物,畅所欲言,并且具有战国游说之士的风格。

从陆贾开始,此后的贾谊他们的文章都表现出汉代的政治散文,一是受战国游说之士的影响,往往对散文的气势渲染是通过铺陈的方法达到,文采也非常华美,比喻手法大量运用,说理浅显易懂。

其次,西汉初期的散文还受到了战国时期说理文的质朴文风的影响。

文章质朴无华,但是说理却充满了气势,以充沛的气势来说服读者,以理服人以势服人。

《盐铁论》就继承了汉初散文家以理服人质朴无华的文风,兼具有自己的变化。

桓宽在写作《盐铁论》时错落有致的句式和对称的语言互相呼应,有的篇目表现就表现的很明显,比如《本议》篇,语言大体上都是对称的:“教化可兴,风俗可移”、“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等等,句式的结构基本相同,两两相对顺延而下。

文章当对仗大量运用,这是受到了当时创作背景创作环境的影响。

桓宽创作《盐铁论》时赋的创作已经非常普及并且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所以此时文章的语言特点表现为骈偶文风的盛行,这对其他的文章样式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就是散文也一样受到影响。

象《新语》虽然是政论散文也大量使用排比对偶,具有辞赋特点。

贾谊创作的政论文也受到汉大赋的影响,他的散文语言就具有辞赋特点。

这也影响到了《盐铁论》的创作,《盐铁论》也大量运用排比对偶,把相同概念相近容的词语放在一起,象“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或者把概念内容相对的一组词放在一起,“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要么把具有递进意义的一组词放在一起,这样虽然看起来是对仗的,但是性质不同并且具有变化,使文章因内容上的错变而显得错落有致而具有变化。

《盐铁论》在三家目录书中的异同浅析

《盐铁论》在三家目录书中的异同浅析

《盐铁论》在三家目录书中的异同浅析《盐铁论》是西汉的政论散文集,历代目录书对该书均有收录,但详略程度不同。

《汉书·艺文志》中有以下记载:“桓宽《盐铁论》,六十篇。

”归入“儒家者流”。

《隋书·经籍志》中的记述也较简略:“《盐铁论》十卷,汉庐江府丞桓宽撰。

”,归在“子部儒者”之下。

两书对于作者生平、作品内容及优劣评价方面较少涉及,不足以实现目录学“考镜源流,辩章学术”的功用。

后世的几部目录书:《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文中简称《郡》、《直》、《四》)中则做到了“部类后有小序,书名下有解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

但由于目录撰写时代及作者背景各不相同,这三部目录书对于《盐铁论》的记载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对《盐铁论》在三本目录书中的记载异同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对三家目录书的各自特点及《盐铁论》一书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分类中国古代目录学的一大传统便是重视分类,常用的方法为“经史子集”四分法,三部目录书均采用了这一分类方法,将《盐铁论》归入子部下的儒家类,延续了《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的部类划分。

大概因为书中所叙述的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平准均输等均为国家政治大事,关系到民生,而且“文学”和“大夫”两方在辩论时善于引经据典,符合“古之儒者,立身行己,颂法先王,务以通经适用而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儒家类一》)以及“夫儒、墨、名、法,先王之教”(《郡斋读书志·总序》)的分类标准。

但《四》中特别提及:“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改隶史部食货类中,循名而失其实也。

”。

参看《千顷堂书目》,在史部食货志下有“张之象注桓宽盐铁论十二卷。

”的记载,与其归在同一类的多为各地的盐法志,例:朱廷立《盐法志》、《两淮简明盐法》,盖以书名中有“盐”一字而致使误归,有失严谨。

二、书名张三夕先生在论述目录体制时讲到:“书名项著录书的名称、篇卷数,以及作者姓名、附录等内容,反应图书的外貌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散文一、总论:文体名,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史传经书在内,概称散文。

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类文学体裁。

其特点是:通过对某些片段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者三者兼有。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色有:1、注重实用性。

2、强烈的政治性。

3、儒家的文学功利观念贯穿散文发展始终。

4、文体繁多复杂,通常分为记叙文、论辩文、讽喻文和实用文。

二、先秦散文:1、综述:中国古代散文成型的标志是《尚书》,之后古代散文朝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两个方向发展。

诸子散文形成于春秋,繁荣于战国,属于讨论政治、哲学、伦理等问题的思想性著作。

历史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史官的成果。

2、甲骨卜辞: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是记事散文的源头。

3、铜器铭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亦称金文。

商周时期出现,西周达到全盛。

篇幅较长,内容较丰富。

4、尚书: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

上古历史文献集。

大多属于记言散文。

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

5、历史散文:●春秋: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

相传是孔子整理而成。

由于语言精炼,不宜理解,所以后世出现了春秋三传:《左氏春秋传》、《公羊传》、《谷梁传》。

●左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经典之一。

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

相比《春秋》,叙事性和文学性更强,善于叙写战争和记述应对辞令。

●国语: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有《春秋外传》之称。

●战国策: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西汉刘向整理。

文学性和艺术性很强,对后世的文、赋有重要影响。

6、诸子散文:●论语:孔子与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时期。

●孟子:孟轲及其门人所著散文集,儒家经典之一。

提倡仁政、王道、民贵君轻。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

2020年8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神话的是()。

(分数:1.00)A.后羿射日√B.盘古开天辟地C.女娲造人D.黄帝蚩尤之战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文学——上古神话传说——我国神话中的自然灾害神话。

自然灾害神话是指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B、C是创世神话,D是战争神话。

2.“孔子删诗”之说始自()。

(分数:1.00)A.左丘明B.班固C.司马迁√D.范晔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文学——《诗经》——有关《诗经》编订的说法。

“孔子删诗说”是关于《诗经》的编辑的一种重要的说法,“孔子删诗说”最先由司马迁提出,后来班固、王充也支持这个说法。

3.《晋楚城濮之战》出自()。

(分数:1.00)A.《尚书》B.《左传》√C.《国语》D.《战国策》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文学先秦散文——《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左传》。

《晋楚城濮之战》出自《左传》。

4.下列《庄子》寓言中,最具谐趣和讽刺意味的是()。

(分数:1.00)A.庄周梦蝶B.庖丁解牛C.妻死鼓盆D.鸱得腐鼠√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散文——《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庄子》以寓言说理,描述了众多形色奇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惊世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沉重情感。

《庄子》中,具有谐趣和讽刺意味的寓言有鸱得腐鼠、舐痔结驷等。

5.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是()。

(分数:1.00)A.《老子》B.《庄子》C.《韩非子》√D.《公孙龙子》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散文——《庄子》《孟子》等诸子散文——《韩非子》。

《韩非子》是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共有300多则。

6.宋玉《九辩》的创作意图是()。

(分数:1.00)A.闵惜其师B.自悲生平√C.表现怀疑精神D.表现礼赞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文学屈原和楚辞——宋玉《九辩》。

2018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③罗隐的小品文多刺世的严肃主题,如《英雄之言》对历代统治者打着解
救百姓的幌子争夺帝位的行径进行了揭露。
30.下列词句属于韦庄词的是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C.问君能有月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答案】B
【解析】《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唐末五代词人韦庄的
愁诗》首句夹有"兮"字,至曹丕始形成纯粹的七言诗,但还是逐句押韵
形式,韵脚尚嫌单调繁促,后经南朝鲍照改为隔句押韵后,为唐代歌
行体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考点】建安诗歌
19.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作家是
A.张华B.陆机
C.潘岳D.傅玄
【答案】B
【解析】就诗歌而言,陆机是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今存107首。
【考点】太康诗歌
2.《诗三百》被尊称为《诗经》始自()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魏晋
【答案】C
【解析】《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3.《王风·黍离》的主要内容是
歌创作高潮,其鲜明的时代风格是
A.建安风骨B.魏晋风度
C.盛唐气象D.正始玄风
【答案】A
【解析】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
诗奠基的阶段,这一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
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
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考点】建安诗歌

【19年04月考前模拟卷】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全国)

【19年04月考前模拟卷】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全国)

古代文学史考前模拟卷1904-古代文学史(一)-考前模拟卷001总分:100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1分)A:三言B:四言C:五言D:七言2、《王风•黍离》的主要内容是()(1分)A:歌咏美丽爱情B:揭露宫闱丑行C:描写繁重劳役D:悲叹家国沦亡3、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作家是()(1分)A:张华B:陆机C:潘岳D:傅玄4、桓宽《盐铁论》的散文风格是()(1分)A:气势丰沛B:形象生动C:铺排夸丽D:质直平实5、扬雄《长杨赋》的创作题材是()(1分)A:都邑繁华B:物产丰饶C:天子田猎D:天子祭祀16、李白诗“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赞美的作家是()(1分) A:谢朓B:谢玄C:谢灵运D:谢惠连7、以下句子出自《弹歌》的是()(1分)A:“断竹、续竹、飞土、逐宍”B:“贲如,皤如,白马,翰如”C:“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D:“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8、“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语评价的是()(1分)A:汉乐府B:《史记》C:汉大赋D:《汉书》9、​“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出自()(1分)A:《墨子》B:《老子》C:《庄子》D:《孟子》10、汉魏之际,中国诗歌史上掀起了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其鲜明的时代风格是()(1分)A:建安风骨B:魏晋风度C:盛唐气象D:正始玄风11、曹操的父亲是()(1分)A:曹腾2B:夏侯嵩C:夏侯渊D:曹瞒12、《尚书》的语言特色是()(1分)A:准确简明B:质朴平实C:铺排恣肆D:佶屈聱牙13、东汉后期散文的创作特色是()(1分)A:切中时弊,情感浓郁B:摹声绘形,生动鲜明C:文气纵横,气度宏伟D:语言典雅,细腻传神14、蔡邕《述行赋》的创作意图是()(1分)A:描摹形胜B:吊古伤今C:模山范水D:咏物寓意15、《诗三百》被尊称为《诗经》始自()(1分)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魏晋16、下列选项中,标志汉代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作品是()(1分)A:郦炎《见志诗》B:张衡《同声歌》C:班固《咏史》D:应亨《赠四王冠诗》317、一般认为《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是()(1分)A:战国时期B:西汉中期C:东汉初期D:东汉末期18、《赠白马王彪》的作者是()(1分)A:曹冲B:曹丕C:曹植D:曹操19、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其代表作是()(1分) A:《短歌行》B:《步出夏门行》C:《野田黄雀行》D:《燕歌行》20、今存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世说新语》和()(1分)A:《西京杂记》B:《搜神记》C:《续齐谐记》D:《拾遗记》21、卢思道《从军行》的风格特点是()(1分)A:重文采B:重气质C:重格律D:重理致22、下列词句属于韦庄词的是()(1分)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B: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4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23、诗人陶潜的谥号是()(1分)A:渊明B:元亮C:靖节D:五柳先生24、陈子昂的诗论主张是()(1分)A:“六对”、“八对”说B:提倡风骨和比兴C:要求诗歌补察时政D:“象外之象”说25、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色是()(1分)A:写物图貌B:以美为讽C:抒情述志D:劝百讽一26、千古传唱的《敕勒川》为北朝民歌,其所属民族为()(1分)A:鲜卑族B:羌族C:汉族D:蒙古族27、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是()(1分)A:平淡自然B:幽僻清奇C:清刚劲健D:幽深拗峭528、姚合诗风的特点是()(1分)A:清稳闲适B:刚健爽朗C:雍容典雅D:奇崛幽峭29、晚唐小品文的创作特征是()(1分)A:宗经尚简B:文以明道C:批判性强D:幽默诙谐30、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是()(1分) A:曹操B:鲍照C:陶渊明D:谢灵运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31、下列赋作家属于东汉时期的有()(2分)A:班固B:扬雄C:张衡D:蔡邕E:王褒32、下列作品属于志怪小说的有()(2分)A:《博物志》B:《搜神记》C:《幽明录》D:《拾遗记》E:《续齐谐记》633、下列作品用到比兴手法的是()(2分)A:《桃夭》B:《离骚》C:《喻老》D:《关雎》E:《弹歌》34、柳宗元的诗歌主要包括()(2分)A:贬谪诗B:咏史诗C:民歌体诗D:山水田园诗E:新乐府诗35、许浑诗歌创作的特点有()(2分)A:以五律、七律为主B:怀古咏史诗较为出色C:以苦吟著称D:善于写水E:有句无篇三、文字题(共10题,共60分)36、名词解释:《诗经》(3分)37、名词解释:新体诗(3分)38、名词解释:元白诗派(3分)39、名词解释:长吉体(3分)40、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盐铁论》的散文艺术特色
摘要:《盐铁论》是西汉散文成熟期的作品。

姜书阁先生的《骈文史论》这样描述《盐铁论》的创作风格:“语言简洁,其实流畅;浑朴而质实,整齐而细密;骈而不靡,华而不纤。

”本文试从其语言特色上来分析其艺术风格。

关键词:盐铁论;散文特色;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0-0018-02
《盐铁论》是西汉宣帝时期桓宽历时近十年的一部作品。

它是以西汉昭帝时期的盐铁会议的会议记录为蓝本,虽以“盐铁”为主题,所讨论的内容涉及到整个西汉社会诸多方面。

不仅在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同时也是一部语言优美的散文著作。

一直以来人们较多关注其思想内容方面而忽视了它作为散文的艺术特色。

明人张袠说:“至于文辞古雅,足以方驾乎董马”,说明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犀利的对话艺术
《盐铁论》是以双方辩论的对话方式展开的。

对话体这种创作形式古来有之。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以对话体的形式进行阐述说理的散文。

将诸子的言论记录下来收集成文,是先秦诸子说理散文的最早形式。

《论语》就是这种形式的语录体散文。

它由孔子的弟子及再
传弟子将孔子和他的学生生前的言行记录成文。

文中有孔子所说过的言论,行事的描写,也有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描写。

这种文体形式发展到《孟子》时期,已经不是单纯的语录体,和《论语》对比,它在篇幅的长度上有所增加,特别是它已经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形式。

《盐铁论》作为一部会议记录,是由对话组成。

虽然同为对话体却和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有着差别。

先秦诸子散文更倾向于一方的说理,一方聆听。

《盐铁论》则是一场双方互不相让的大辩论。

东汉王充在《论衡·案书篇》中评价《盐铁论》为:“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盐铁论》中的对话,辩论双方除了通过对话来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还更多的展现出辩论的艺术。

在书中,有一部分的争辩和其主题内容并无太大关联,而是争辩双方抓住对方言语上的漏洞相互攻击。

这非但没有破坏全书整体的完整性,反而体现出当时会议的激烈程度,使全书也充满浓重的火药味。

在汉代,文人们多是靠凌厉的口舌吃饭,当时的朝堂之上经常会发生廷辩。

文人们多是在廷辩上巧辞诡辩,获得上宠,加官晋爵。

所以在会议上,争辩双方展现出高超的辩论技巧。

如在《论诽篇》中双方各自引经据典攻击对方人品,虽然在有些地方显得强词夺理,但却体现出争辩双方的诡辩技巧。

丞相史曰:晏子有言:“儒者华于言而寡于实,繁于乐而舒于民,久丧以害生,厚葬以伤业,礼烦而难行,道迂而难遵,称往古而訾当世,贱所见而贵所闻。

此人本枉,以己为式。

……”
文学曰:塞士之途,壅人之口,道谀日进而上不闻其过,此秦所以失天下而殒社稷也。

故圣人为政,必先诛之,伪巧言以辅非而倾覆国家也。

今子安取亡国之语而来乎?夫公卿处其位,不正其道,而以意阿邑顺风,疾小人浅浅面从,以成人之过也。

故知言之死,不忍从苟合之徒,是以不免于螺绁。

悲夫!(《盐铁论·论诽》)丞相史讽刺文学华而不实,话说得漂亮但却不实用,是只重视礼仪而不重视民生的伪君子,而文学则反讽丞相史是迎合公卿,阿谀奉承,以满足富贵欲望的真小人。

虽然这只是双方进行人身攻击,脱离主题的言语,但却引经据典,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句对称。

语言犀利,互不相让,使人读起来有酣畅淋漓之感。

这种双方争辩式的对话体形式一改以往沉闷长篇大论式的说理方式,使其极具动感之美,令读者能切身体会到当时会议的激烈程度,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精雕细琢的语言
作为西汉文成熟期的代表作,《盐铁论》将锦绣雕琢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

散文的骈俪化古来有之,到西汉中期以后,这种趋势越来越浓厚。

文人们在散文创作中,语句构造在长短错落中夹杂上排比对仗,使文章看起来工整端丽,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宏丽。

如:
大夫曰:山岳有饶,然后百姓赡焉。

河、海有润,然后民取足焉。

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丘阜之木,不能成宫室。

小不能苞大,少不能赡多。

未有不能自足而能足人者也。

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

故善为人者,能自为者也,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文学不能治内,安能理外乎?
文学曰: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故贤士之立功成名,因于资而假物者也。

公输子能因人主之材木,以构宫室台榭,而不能自为专屋狭庐,材不足也。

欧冶能因国君之铜铁,以为金炉大钟,而不能自为壶鼎盘杅,无其用也。

君子能因人主之正朝,以和百姓,润众庶,而不能自饶其家,势不便也。

故舜耕历山,恩不及州里,太公屠牛于朝歌,利不及妻子,及其见用,恩流八荒,德溢四海。

故舜假之尧,太公因之周,君子能修身以假道者,不能枉道而假财也。

(《盐铁论·贫富篇》)
这种由一、两个散句穿接而成的成段对偶句式在全文中比比皆是,陈柱先生在《中国散文史》中说:“两汉之世为骈文渐成之时代也。

”观之《盐铁论》,可以说此文已经进入骈文的范畴。

姜书阁先生的《骈文史论》也将《盐铁论》录入其中。

除了大段的对偶,文中还多用后句重复前句的方式,以及四字一句的顶针方式使文章显得更工整细密。

如:
文学曰:县官猥发,阖门擅市,则万物并收。

万物并收,则物腾跃。

腾跃,则商贾侔利。

(《盐铁论·本议篇》)
文学曰:山海者,财用之宝路也。

铁器者,农夫之死士也。

死士用,则仇雠灭,仇雠灭,则田野辟,田野辟而五谷熟。

宝路开,则百姓赡而民用给,民用给则国富。

国富而教之以礼,则行道有让,而工商不相豫,人怀敦朴以相接,而莫相利。

……县官笼而一之,则铁器失其宜,而农民失其便。

器用不便,则农夫罢于野而草莱不辟。

草莱不辟,则民困乏。

(《盐铁论·禁耕》)
明人倪邦彦说:“其学博通,善属文,故每一篇辞响发而披赤恳,意沉壮而寓讽激,其遥遥乎莫知玄邈疾靡能物色也。

”明人张袤更是将《盐铁论》的文辞抬高到与董仲舒、司马相如齐肩,“至于文辞古雅,足以方驾乎董、马,此则匠文之士,自当取式焉,而非其要也。

”《盐铁论》文辞独具匠心的经营,使每一篇都显得华美整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也增强了说理的力度。

三、完整的叙事语言
《盐铁论》全书通篇皆是对话,这往往容易使人忽略其独具匠心的叙事方式。

桓宽在行文的过程中,对其谋篇布局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安排。

虽是对话,却有完整周详的体系。

在全书的开篇,桓宽言:“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

问民间所疾苦。

”(《本议》)交待了全书将要叙述的背景和内容。

在《取下篇》的结尾处,桓宽写到:“公卿愀然,寂若无人。

于是遂罢议止词。

奏曰:‘贤良、文学不明县官事,猥以盐、铁为不便。

请且罢郡国
榷沽、关内铁官。

’奏,可。

”以此作为会议第一阶段结束,并交待了争辩结束后朝廷对此作出的反应。

接着又以“贤良曰文学既拜,咸取列大夫,辞丞相、御史。

”(《击之》)作为会议第二阶段的开始,并道出第二次会议是在众儒生向公卿大夫辞行时展开的。

这与其结束时的“大夫抚然内惭,四据而不言。

当此之时,顺风承意之士如编,口张而不歙,舌举而不下,闇然而怀重负而见责。

大夫曰:‘诺,胶车倏逢雨,请与诸生解。

’”(《大论》)相互呼应。

即道出该会议的地点,又描绘出公卿大夫因言辞不及众儒生的尴尬表情。

除此之外,《盐铁论》看似没有涉及到人物描写,其实在对话者充满张力的言辞之中,在作者画龙点睛的旁观描述之中,就已经使其中的人物生动形象起来。

如表现桑大夫气度不凡,志向远大的性格特征:“伯夷以廉饥,尾生以信死。

由小器而亏大体,匹夫匹妇之为谅也,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褒贤》)从对古人的看法中,可以看出桑大夫对因执着于小器量而损伤大体全局的做法的不屑,展现出桑大夫器宇轩昂的气度。

参考文献:
[1]桓宽撰,王利器注.盐铁论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
[2]陈柱著.中国散文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3]姜书阁著.骈文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