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制收缩 图像
【实验报告】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及神经干动作电位、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二: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及神经干动作电位、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实验人:同组人:【实验目的】✧了解肌肉收缩过程的时相变化✧观察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掌握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的细胞外记录法及其基本波形的判断和测量。
✧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其不应期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肌肉兴奋的外在表现是收缩。
当其受到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时,爆发一次动作电位,迅速发生一次收缩反应,叫单收缩。
单收缩曲线分为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三个时期。
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当相继受到两个以上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时,因频率不同,下一次刺激可能落在前一刺激所引起的单收缩的不同时期内,造成:✓几个分离的单收缩:频率低于单收缩频率,间隔大于单收缩时间✓收缩的总和(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内,各收缩不能分开,肌肉维持稳定的收缩状态。
✧神经干动作电位、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神经干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兴奋的标志是动作电位。
在一定范围内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是由于各神经纤维兴奋性的不同,虽然每条纤维动作电位产生都遵守“全或无”的方式,但神经干动作电位记录到的是多个兴奋阈值、传导速度和振幅各不相同的动作电位的总和,为一个复合动作电位,所以不存在阈强度,也不表现为“全或无”的特征。
根据引导方法的不同(双极引导或单极引导),可分别得到双相、单相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一定的速度。
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其传导速度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无髓鞘、环境温度等因素。
蛙类坐骨神经干传导是速度约为35-40 m/S, 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可发生周期性变化,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为了测定神经一次兴奋之后兴奋性的变化,可先给神经施加一个条件性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再用一个检验性刺激在前一兴奋过程的不同时相给予刺激,检查神经对检验性刺激反应的兴奋阈值,以及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幅度变化,来判断神经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基础医学】01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一)单收缩
整块肌肉或单个肌细胞接受一 次短促的刺激时,被刺激的细胞产 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进行一次 收缩,称为单收缩。
《人体生理学》
(二)强直收缩
若连续给予骨骼肌一连串的短促刺激, 如果刺激间隔长于单收缩的持续时间, 即产生一连串的单收缩。 若增加刺激的频率,使每次刺激的间隔 短于单收缩所持续的时间,肌肉的收缩 将出现融合现象,称为强直收缩。 强直收缩有两种一种称为不完全强直收 缩,另一种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我们都老得太快 却聪明得太迟 把钱省下来,等待退休后再去享受 结果退休后,因为年纪大,身体差,行 动不方便,哪里也去不成。钱存下来等 养老,结果孩子长大了,要出国留学, 要创业做生意,要花钱娶老婆,自己的 退休金都被拗走了。
《人体生理学》
人生太短,聪明太晚(2)
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善待自己时,就立刻去做,老年 人有时候是无法做中年人或是青少年人可以做的事, 年纪和健康就是一大因素。小孩子从小就告诉他,养 你到高中,大学以后就要自立更生,要留学,创业, 娶老婆,自己想办法,自己要留多一点钱,不要为了 小孩子而活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我的学长 去年丧妻。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但是死亡的到来不总是如此。学长说他太太最希望他 能送鲜花给他,但是他觉得太浪费,总推说等到下次 再买,结果却是在她死后,用鲜花布置她的灵堂。这 不是太蠢愚了吗?!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 待。
ACh 经间隙扩 散
ACh 与终板膜上 ACh 受体结合
终板膜上化学门控通道开放,对 Na+,K+ (尤其是 Na+ )的通透性增加
Na+内流(主),K+外流
单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的产生机制

单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的产生机制
单收缩、完全强直收缩和不完全强直收缩是肌肉收缩过程中的三种不同类型。
单收缩是指肌肉纤维在受到刺激后一次性全部收缩,随后松弛;完全强直收缩则是指肌肉纤维在受到刺激后不能松弛,一直保持收缩状态;不完全强直收缩则是指肌肉纤维在受到刺激后能够部分松弛,但不完全恢复到松弛状态。
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收缩是由肌肉纤维内部的生物学机制所决定的。
在单收缩的情况下,肌肉纤维内的钙离子释放和收回的速度非常快,从而使得肌肉纤维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全部收缩。
而在完全强直收缩的情况下,钙离子释放后不能及时收回,导致肌肉纤维无法松弛。
不完全强直收缩则是由钙离子释放和收回速度不均匀所导致的,部分肌肉纤维能够松弛,但不完全恢复到松弛状态。
除了钙离子的释放和收回速度,肌肉纤维内的其他生物学机制也会影响肌肉收缩类型。
例如,肌肉纤维内的肌原纤维结构、能量代谢和肌肉蛋白质合成等方面的差异都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肌肉收缩。
研究这些机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肌肉收缩的生物学基础,还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肌肉训练方法和治疗肌肉疾病的药物。
- 1 -。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ppt

③横桥头部摆动→利用原贮存的能量拖动细肌丝向M线滑行→ 肌节缩短→肌肉收缩。
④横桥头部结合ATP→ 与肌动蛋白解离→横桥头部迅速将ATP 分解→横桥恢复垂直于细肌丝的高势能状态(即恢复至①) 。
肌小节缩短
二、骨骼肌收缩的形式和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一)骨骼肌收缩的形式
1.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强直收缩——当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新的收缩 过程与尚未结束的收缩过程发生总和的收缩形式,可分为不完全 强直收缩和完全强制收缩。强直收缩的效能比单收缩大。
1.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三)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将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兴奋-收缩耦联的三个步骤: (1)肌细胞兴奋,肌膜去极化,AP沿横管膜传至肌细胞内部。 (2)横管膜去极化引起L型钙通道位移,导致变构,使终末池膜上 Ca2+通道开放,Ca2+流入胞质, 胞质[Ca2+]升高。(胞质[Ca2+]升 高,肌肉收缩)。 (3)肌质网膜钙泵被激活,将胞质中的Ca2+回收入肌质网,胞质 [Ca2+]下降。(胞质[Ca2+]下降,肌肉舒张)。
等长收缩:
只有张力增加而肌纤维长度不变的肌肉收缩
等张收缩:
张力不变而肌肉长度缩短的肌肉收缩
能使负荷移动的肌肉收缩都是等张收缩
2. 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单收缩:肌肉接受一次刺激产生的单个收缩
收缩期 舒张期
神经干动作电位与骨骼肌收缩的关系

原理
– 神经/肌肉是可兴奋组织,各自受到刺激后会
分别产生兴奋
传递
– 刺激→神经兴奋→ → →肌肉兴奋
刺激
强度 频率 强度相对时间的变化率
实验目的:
制备坐骨神经干---腓肠肌标本 通过生物电放大器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 使用机---电换能器记录骨骼肌收缩曲线 以上两者对照,分析其特点和产生机制
实验动物:蟾蜍
实验步骤:
--标本的制备
--捣毁脑和脊髓 四肢肌肉张力消失 --剪除躯干上部和内脏 --剥皮 --游离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靠脊柱处穿线结扎剪断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保留1cm长股骨 --将标本放入任氏液,恢复兴奋性
--仪器连接及程序设置
--仪器连接 --参数设置
--通道数目 3 Channel 1 神经干动作电位 Channel 2 骨骼肌收缩曲线 Channel 3 刺激方波
比较神经干动作电位与腓肠肌单收缩的 潜伏期,时程和幅度
刺激伪迹与复合动作电位比较
骨骼肌的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强度 频率 强度相对时间的变化率
单刺激与单收缩
连续刺激时可能出现
不完全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采样速度 40K/s --显示比例 500:1--标本的固定Fra bibliotek观察项目
1 神经干动作电位和骨骼肌单收缩与刺激强度 的关系
2 在Zoom Windows放大显示神经干动作电位, 测量其潜伏期、时程和幅度并与单收缩比较
3 增大刺激频率,记录骨骼肌的不完全强直收 缩和完全强直收缩曲线
4 选择、粘贴、打印实验结果
单收缩和复合收缩

等),静脉持续滴住法用于较长时间的外科手术,用时必
须备有人工呼吸机。
实验目的
了解肌肉收缩过程的时相变化 观察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步骤和方法
破坏脑和脊髓
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剥去皮肤,分离两腿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连接实验装置
观察项目
描记单收缩曲线 找出阈强度和最大刺激强度
描记不完全强直收缩曲线
描记完全强直收缩曲线
观察琥珀酰胆碱的作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注意事项
剥皮后须将手及用过的器械洗净,再进行下一步
操作
避免用力牵拉神经或用金属器械夹捏神经 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实验过
程中也需经常用任氏液湿润标本
每次连续刺激一般不要超过3-4
s
讨论
随刺激频率的增高,肌肉收缩形式有何变化?为
骨骼肌的单收缩和复合收缩
生理教研室
基础知识
肌肉兴奋的外在表现是收缩。 当其受到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时,爆发一次动作电位, 迅速发生一次收缩反应,叫单收缩。单收缩曲线分为潜 伏期、收缩期、舒张期三个时期。当相继受到两个以上 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时,因频率不同,下一次刺激可能 落在前一刺激所引起的单收缩的不同时期内,造成: 分离的单收缩
什么?
琥珀酰胆碱注射后肌肉收缩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临床
上有什么用途?
为什么强直收缩产生的张力大于单收缩?
仪器介绍
1. 换能器 2. MD-2000 3. 打印结果
不完全强直收缩
强直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
琥珀酰胆碱属于除极化型肌松药,作用于神经 - 骨骼 肌接头,可以与运动终板膜上的 Ach N2 受体结合 , 产生与 Ach相似但较持久的除极化效应,使终板膜不能对Ach起反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与收缩的总和及强直收缩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与收缩的总和及强直收缩郑妙燕科学1班 20042501029(周亮戈、张苑霞、吴小慧、陈林浩、林兵)(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一、目的要求1.观察骨骼肌单收缩过程。
2.分析骨骼肌单收缩的3个时期。
3.比较直接刺激肌肉与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其收缩曲线有何不同。
4.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
5.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
二、基本原理肌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
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
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
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
三、动物与器材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50g)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支架、双凹夹、肌槽、不锈钢盘或培养皿、滴管、任氏液、橡皮泥、棉线。
四、方法步骤1. 制备标本2.实验观察五、实验结果本实验总共测了三种收缩,分别是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其结果如下图:文件1通道1 (V )通道2 (m V )(1.0 Hz 3 V )单收缩曲线文件1通道1 (V )通道2 (m V )(15 Hz 3 V )不完全强直收缩曲线文件1通道1 (V )通道2 (m V )(25 Hz 2 V )完全强直收缩曲线六、分析讨论1.当骨骼肌受到一次阈上刺激,出现了一次机械收缩,就是单收缩。
从刺激开始到收缩开始这一段无明显外部表现的时间43.425-43.45ms 即为潜伏期。
完全强直收缩和不完全强直收缩的机制

完全强直收缩和不完全强直收缩的机制肌肉收缩是人体运动的基础,而肌肉收缩的机制又是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肌肉收缩可以分为完全强直收缩和不完全强直收缩两种类型。
完全强直收缩是指肌肉在收缩过程中不断增强,直至达到最大收缩力,然后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收缩状态。
不完全强直收缩则是指肌肉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力量不断变化,最终达到一个较低的稳定状态。
本文将详细介绍完全强直收缩和不完全强直收缩的机制。
一、完全强直收缩的机制完全强直收缩是指肌肉在收缩过程中不断增强,直至达到最大收缩力,然后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收缩状态。
完全强直收缩的机制可以分为两部分:横向连接和肌肉纤维的内部结构。
1. 横向连接横向连接是指肌肉纤维之间的连接,它们通过细胞膜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当肌肉纤维收缩时,这些连接会拉紧,使整个肌肉收缩。
这种横向连接是完全强直收缩的基础。
2. 肌肉纤维的内部结构肌肉纤维内部的结构也是完全强直收缩的重要因素。
肌肉纤维内部有许多肌小节,每个肌小节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
当肌肉收缩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化学键断裂,肌动蛋白向肌球蛋白滑动,从而使肌小节缩短,最终使整个肌肉收缩。
完全强直收缩的机制还包括肌肉纤维内的其他结构,例如肌肉纤维内的线粒体和肌红蛋白等。
这些结构都是肌肉收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证肌肉在收缩过程中不断增强,直至达到最大收缩力。
二、不完全强直收缩的机制不完全强直收缩是指肌肉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力量不断变化,最终达到一个较低的稳定状态。
不完全强直收缩的机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肌肉纤维的内部结构和神经调节。
1. 肌肉纤维的内部结构肌肉纤维内部的结构也是不完全强直收缩的重要因素。
当肌肉收缩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化学键断裂,肌动蛋白向肌球蛋白滑动,从而使肌小节缩短。
但是,当肌小节缩短到一定程度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化学键会重新连接,从而使肌肉收缩力量减弱,最终达到一个较低的稳定状态。
2.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肌肉收缩也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