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促排卵治疗
来曲唑促排卵方案

来曲唑促排卵方案来曲唑(Levonorgestrel)是一种具有促排卵作用的药物。
它可以帮助女性排卵,增加受孕机会。
在不同的情况下,来曲唑促排卵方案有着不同的应用方法和用药剂量。
一、适用情况来曲唑促排卵方案适用于以下情况:1. 不排卵或排卵异常的女性;2. 不孕症患者,需要增加排卵机会;3. 辅助人工生育的患者,增加受孕概率。
二、用药方法来曲唑促排卵方案可以采用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进行。
具体用药方法如下:1. 口服方式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用药剂量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起始剂量为0.5mg,每天口服1次,连续服药5天。
在服药期间,可以通过B 超监测卵泡的大小和数量,以确定是否达到促排卵的效果。
如果需要进一步促排卵,可以继续服用适量的来曲唑。
2. 注射方式如果患者无法口服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口服不可行,可以选择来曲唑的注射方式。
注射的剂量和频率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监测。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来曲唑促排卵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用药剂量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不要自行增减剂量;2. 在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B超检查,以确定卵泡的发育情况;3. 如有不适或副作用出现,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和报告;4. 孕妇、哺乳期妇女、卵巢功能受损患者和对药物过敏的人群应禁用;5. 在用药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四、可能的副作用使用来曲唑促排卵方案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1. 乳房胀痛、不适或敏感;2. 月经不规律或异常出血;3. 头痛、头晕、恶心等不适感;4. 皮肤过敏反应;5. 心血管系统异常等。
五、其他辅助措施在进行来曲唑促排卵方案的同时,可以结合其他辅助措施来提高受孕机率,例如: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2. 合理膳食,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3. 定期锻炼,增强身体素质;4. 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六、总结来曲唑促排卵方案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排卵的药物治疗方法。
促排卵的方案

促排卵的方案标题1:促排卵的定义和作用在这个标题下,可以详细介绍促排卵的定义、作用以及其在生殖医学中的重要性。
可以包括促排卵的定义、促排卵药物的作用机制、促排卵对于不孕症治疗的作用等内容。
标题2:促排卵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这个标题下,可以详细介绍促排卵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促排卵治疗的适应范围和潜在风险。
可以包括适应症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等,禁忌症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等内容。
标题3:促排卵的常用药物和剂量在这个标题下,可以详细介绍促排卵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和剂量,帮助读者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可以包括促性腺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的常用剂量、用药时间等内容。
标题4:促排卵的治疗流程和注意事项在这个标题下,可以详细介绍促排卵治疗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可能的副作用。
可以包括临床检查、药物使用、监测排卵过程、性行为指导等内容。
标题5:促排卵治疗的效果评估和后续措施在这个标题下,可以详细介绍促排卵治疗的效果评估和后续措施,帮助读者了解治疗的效果如何评估以及治疗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可以包括排卵监测、黄体支持、妊娠检测等内容。
标题6:促排卵治疗的风险和并发症在这个标题下,可以详细介绍促排卵治疗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治疗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可以包括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等内容。
范文:标题1:促排卵的定义和作用促排卵,即通过使用促性腺激素或其他药物来刺激卵巢排卵,是一种常用的生殖医学技术。
它的作用是帮助有排卵障碍的女性恢复正常排卵功能,提高受孕机会。
对于不孕症患者而言,促排卵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生育愿望。
促排卵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模拟体内自然的排卵过程,提高卵巢的激素分泌,促进卵泡的生长和发育,最终导致卵子的释放。
在正常排卵过程中,卵巢会周期性地分泌促性腺激素,以调节卵泡的生长和排卵事件。
促排卵的方案

促排卵的方案导言:促排卵是提高女性受孕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排卵功能异常或有不孕症状的女性来说,促排卵可以帮助她们解决受孕难题。
本文将介绍促排卵的一些常用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辅助措施,以帮助想要怀孕的女性更了解促排卵的方法和效果。
一、药物治疗方案1. 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注射促性腺激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药物,主要功能是模拟女性生理周期的第一个阶段,即促使卵巢发育和成熟卵泡的生长。
这种药物通常以注射的形式使用,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注射的时间和剂量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调整。
2. 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s,OC)避孕药在促排卵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通过用避孕药控制女性周期,可以提高卵巢对其他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排卵时间。
避孕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个体特点进行调整。
3. 抗雄激素药物(Anti-Androgens)抗雄激素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雄性激素过多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这种药物可以通过抑制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来促进排卵。
对于那些有雄性激素分泌异常的女性,抗雄激素药物可以成为促排卵的有效辅助手段。
二、辅助措施1. 生活习惯调整合理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对促排卵非常重要。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提供所需的营养和维生素,提高身体的健康状况。
充足的睡眠可以调节激素水平,促进卵巢功能的正常运作。
此外,减少烟酒的摄入量对于促排卵也是有帮助的。
2. 中医调理中医药的理论认为,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循环,可以促进排卵和改善受孕环境。
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包括服用中药、针灸和艾灸等。
中医调理需要由专业中医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3. 心理调适心理压力对促排卵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心理咨询、舒缓放松的方法如瑜伽、冥想等,可以减轻压力,帮助女性放松心情,提高排卵机会。
结论:在选择促排卵方案时,每位女性都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
什么叫促排卵治疗

什么叫促排卵治疗关于《什么叫促排卵治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促排医治是什么情况,这也是近些年较为普遍的医药学作法,非常是不孕症的女性朋友,要想怀孕一般全是根据促排的方式开展怀孕。
促排是推动子宫卵巢排卵期,提升雌激素的代谢,一般是根据服食排卵药开展医治,随后获取卵细胞,再根据人工受精的方式再身体之外受精以后移到孕妈中。
促排医治是啥?推动排卵期所采用的方式便是促排医治。
现阶段,促排医治方式包含:服食排卵药、生长激素协同医治、手术医治等全是促排的方式。
促排有利于提升女士怀孕概率。
怎样促排?促排就是指在有排卵障碍的状况下选用药品和手术治疗的方式诱发排卵期的产生,一般以诱发单独卵子或极少数卵子的生长发育为目地。
促排的方式有服食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酚、促性腺素,或是生长激素协同医治、手术医治。
在应用促排卵的药的另外需要卵泡监测的生长发育状况。
因为排卵障碍而没法自发性的排卵期,因此在輔助生孕的医治全过程中,医师一般会选用促排医治,协助排卵障碍的女生排卵,进而提升怀孕概率。
促排卵药物的副作用促排卵药物对不孕症者的确合理,建议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应用。
促排卵的药的副作用有什么?促排卵药物的副作用关键有以下内容。
1、不标准服食促排卵药物会造成适龄女士的出现异常排卵期,并且多胎妊娠自身便是高危妊娠,会使孕妇小产率比一切正常怀孕提升10%,早产儿率提升20%,胎宝宝致死率达到135‰,并非常容易造成孕妇胎盘早剥、怀孕高血压、贫血、分娩时内出血等病发症,导致双胞胎儿女大脑发育落后、畸型的占比也很高。
2、擅自服食促排卵药物,可能会造成子宫卵巢过多刺激性综合症,很多的排卵期过多刺3、服食促排卵药物全过程中可能会出現下腹部痛、乳房肿痛、恶心想吐、头昏、困乏、皮疹、视力下降等副作用。
促排移植方案

促排移植方案介绍促排移植方案是一种用于辅助不孕症患者实现妊娠的治疗方法。
该方案主要包括促排卵和移植两个步骤,通过使用促排卵剂促使患者排卵,然后将受精卵移植到子宫内,以提高受孕的概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促排移植方案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内容。
步骤1. 评估患者情况在开始促排移植方案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这包括了女性的年龄、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厚度等因素的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该治疗方案。
促排卵是该方案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促排卵剂进行治疗。
促排卵剂可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给予。
3. 卵泡监测在进行促排卵治疗期间,医生会进行卵泡监测,通过超声等方式实时观察卵泡的发展情况。
卵泡监测的目的是确定最佳的受精时机,以提高移植成功的几率。
4. 受精卵采集当卵泡发育到合适的大小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受精卵采集。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细长的穿刺针对卵巢进行穿刺,将卵子和精子一起采集出来。
采集到的卵子和精子会被放置在培养皿中进行受精。
医生会观察受精情况,确定哪些受精卵可以进一步移植。
6. 移植在受精卵发育到合适的阶段时,医生会将其移植到患者的子宫内。
这一手术通常使用导管或注射器进行,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7. 观察和辅助治疗移植完成后,医生会进行观察并提供辅助治疗,以帮助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
这可能涉及到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促排移植方案需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跟踪,患者需要按时前来医院进行检查和评估。
•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保患者能够承受该治疗方案的风险。
•术后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休息和饮食上的调节,以帮助受精卵尽快着床。
•受精卵的移植时机非常关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最佳的移植时间。
效果评估促排移植方案的效果评估主要通过患者是否成功怀孕来进行判断。
通常,医生会进行定期的孕妇产前检查,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孕激素水平来评估移植是否成功。
促排卵 方案

促排卵方案导言促排卵方案是一种医疗手段,旨在帮助女性增加排卵概率,提高受孕机会。
本文将介绍促排卵的定义、适应症、不同促排卵方案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一、促排卵的定义促排卵是指通过药物干预,刺激多囊卵泡或单个卵泡发育,从而引发卵泡破裂和排卵的过程。
通常促排卵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人工辅助生育技术(ART)和不孕不育疾病治疗中。
二、促排卵的适应症促排卵方案适用于以下情况: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导致排卵障碍的疾病,促排卵可以通过刺激卵泡发育来恢复排卵功能。
2. 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功能不全是指黄体形成和功能不足,促排卵方案可以调节激素水平,帮助黄体发育和维持。
3. 无排卵性不孕:一些女性由于内分泌紊乱等原因无法正常排卵,促排卵方案可用来刺激卵泡发育,增加排卵的可能性。
4. 卵泡发育异常:某些情况下,卵泡发育速度过慢或过快,促排卵方案可以调节卵泡发育的速度和质量。
三、促排卵方案的特点促排卵方案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具体选择基于患者的病史、年龄、经济状况和个人喜好,常见的促排卵方案包括: 1. 经期前促排卵方案:在月经来潮开始前的第三到第五天开始使用促排卵药物,持续5至12天。
这种方案适用于卵泡发育能力较差的患者,有助于提高卵泡质量和数量。
2. 自然周期促排卵方案:这种方案不使用促排卵药物,只依靠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和正常排卵的时间窗口,通过适时的性行为进行受孕。
适用于对药物敏感或经济条件不允许使用促排卵药物的患者。
3. 人工周期促排卵方案:这种方案常见于辅助生殖技术,通过使用促排卵药物来刺激卵巢发育,然后在卵泡成熟时通过人工受孕技术进行受孕。
适用于不孕不育病因明确的患者。
4. 辅助低促排卵方案:这种方案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例,使用低剂量的促排卵药物来刺激卵泡发育,以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风险。
四、注意事项1.促排卵方案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循医嘱和注意事项。
促排卵方案移植卵泡

促排卵方案移植卵泡引言促排卵方案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方法。
该方案通过使用激素药物来刺激卵巢发育,引发卵泡的生长和排卵。
而移植卵泡则是将经过促排卵处理的卵泡移植到女性子宫内,以增加受孕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促排卵方案中移植卵泡的相关内容。
促排卵方案的基本原理促排卵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用激素药物来模拟女性月经周期中的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
在正常的月经周期中,卵泡会逐渐发育,并在排卵期时释放出成熟的卵子。
但有些女性由于各种原因,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可能受到抑制。
而促排卵方案则通过激素药物的使用来刺激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增加受孕的机会。
促排卵方案的步骤促排卵方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药物治疗前的检查:在开始促排卵方案之前,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内分泌检查和卵巢超声检查等,以确定患者的卵巢功能和月经周期状态。
2.药物治疗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适合的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激素药物包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MG)、促黄体生成素(hCG)等。
3.药物治疗的监测和调整:在进行促排卵治疗期间,医生会对患者的卵泡生长和激素水平进行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医生会根据需要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卵泡移植:当卵泡生长到合适的大小时,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卵泡移植。
卵泡移植的具体操作包括将卵泡抽取出来,并通过一根细管将其移植到女性子宫内。
5.后续监测和调整:移植卵泡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后续的监测和调整。
一般情况下,患者需要坚持服用药物,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血液检验,以确保卵泡能够顺利发育和着床。
移植卵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移植卵泡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遵守:1.手术前的准备:在进行卵泡移植前,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相关情况,并遵守医生的建议,如注意饮食调理、停用某些药物等。
2.术后的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护理建议,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等,有助于移植卵泡的成功。
促排卵药物及综合应用方案

促排卵药物及综合应用方案一、概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促排卵药物在辅助生殖技术(ART)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促排卵药物主要通过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促使卵巢产生和释放卵子,从而提高受孕几率。
本文将对促排卵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综合应用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广大患者了解促排卵药物的作用及其在生育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1. 促排卵药物的定义和作用促排卵药物是一种用于治疗不孕症和促进女性排卵的药物,它们通过模拟正常月经周期中卵巢释放卵子的生理过程,帮助患者实现排卵,从而提高受孕机会。
这类药物通常包括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等成分。
促排卵药物是一种用于治疗不孕症和促进女性排卵的药物,它们通过模拟正常月经周期中卵巢释放卵子的生理过程,帮助患者实现排卵,从而提高受孕机会。
这类药物通常包括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等成分。
hCG是一种由胎盘分泌的激素,可以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和准备受精卵着床。
在促排卵治疗中,医生会使用人工合成的hCG来模拟自然的hCG分泌,从而刺激卵巢排放更多的卵子。
LH是一种调节卵巢功能的关键激素,它可以刺激卵泡成熟并促进卵子的释放。
在促排卵治疗中,医生会使用人工合成的LH来模拟自然的LH分泌,从而促使卵巢排放更多的卵子。
FSH是另一种调节卵巢功能的激素,它可以刺激卵泡生长和发育。
在促排卵治疗中,医生会使用人工合成的FSH来模拟自然的FSH分泌,从而促使卵巢排放更多的卵子。
促排卵药物通过模拟正常月经周期中卵巢释放卵子的生理过程,帮助患者实现排卵,从而提高受孕机会。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监测方案,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达到预期效果。
2. 促排卵药物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现状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促排卵药物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促排卵药物主要包括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罗米芬治疗效果
疾病
稀发排卵 避孕药后闭经 高雄激素血症(肾性) 高雄激素血症(卵巢性) 下丘脑性闭经 闭经溢乳
排卵率(%)
81 79 83 88 60 42
克罗米芬低妊娠率原因
滤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 黄体缺陷 子宫内膜发育不良 宫颈粘液异常 输卵管机能异常 多因素不孕
OHSS的预防
评估卵巢功能,注意高反应人群: PCOS患者,特别是年轻、瘦小、体重轻者 低剂量启动、严密监测(降低剂量或断续给药) PCOS者FSH窗窄,宜小剂量缓慢增加并应慎用LH 适时停药、穿刺中小卵泡、停用HCG或以GnRHa 代替HCG 必要时取消本周期(避免妊娠) 鼓励多饮液体
克罗米芬适应证
适应证: 高泌乳素以外的各种排卵障碍 使用方法: 50~150mg/d5,从D5开始 规范应用 有排卵最多不超过6个周期 特点: 高排卵率、低妊娠率
克罗米酚治疗时注意事项
纠正内分泌异常后用药:高雄激素、 高泌乳素 观察有无排卵:B超、BBT、孕酮测定 注意内膜及宫颈粘液情况
已出现卵功下降应尽早助孕,OI或 任何措施期待FSH下降无实际意义。
诱发排卵与卵巢癌
流行病学—未孕妇多、口服避孕药者少: * 持续排卵上皮反复创伤刺激恶变。 * FSH和E 卵泡颗粒细胞增殖交界性 颗粒细胞瘤发生。 Shushan(1996):HMG 卵巢上皮性 肿瘤危险增加3倍。 Rossing(1994):CC 卵巢交界性肿瘤和 浸润癌危险增加。 用促排卵药>1年,卵巢恶性肿瘤发生。
克罗米芬妊娠率与周期数关系
35%
妊娠 %
30% 25% 20% 15% 10% 5% 0%
1 2 3 4 5 6 7 8 8 10
周期数
• 前3周期怀孕率为75%
Gysler et al, 1982
克罗米芬联合用药
促性腺素 HCG 雌激素(不用乙烯雌酚) 溴隐亭 二甲双胍
促性腺激素
多胎妊娠预防和控制
年轻、瘦小、PCOs为高风险者 低剂量促性腺激素方案可以有效减少 多胎的发生 B超监控有效控制OHSS
促排卵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适应证个体化 排卵监测 联合用药 避免过度刺激(OHSS) 不可长期使用 一般不用于调经之用 不可作为生多胎之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的内分泌基础 与促排卵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生殖中心 左文莉 2013-03
不孕症治疗
期待治疗,可配合B超监测 促排卵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人工辅助受孕治疗 综合治疗
内分泌检测
垂体激素 LH、FSH、 PRL 卵巢激素 E2、T、P 特定时限检查特定激素 意义:下丘脑性闭经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性闭经(卵巢衰竭) 高泌乳素血症 LPD
卵泡发育阶段
募集 : 经前5-7天开始,约持续8天 选择: 月经3-4天 优势化: 月经5-14天 排卵: 月经第14天左右 黄体形成: 月经后半期
促排卵方案的选择与应用
各种药物作用的机理与特点 治疗的目的 患者对促(超)排卵的反应性 患者的卵泡发育模式 患者年龄、体重、病史及其它病理情况
卵泡≥1.8cm ,HCG 5000-10000IU
排卵率90%
传统方案
卵泡>16mm时 扫描 75IU 初始剂量 加入HCG 5000IU
第7天
剂量增加 75IU(100%)
长期小剂量方案
75 IU
112.5 IU
150 IU
187.5 IU
3-5
14
21
28
35
下列情况给予5000IU hCG(IM): - 1个卵泡 > 17 mm - 2-3个卵泡 > 16 mm - E2 > 150 pg/ml/follicle > 16mm
转IVF
HCG诱发排卵的时机
超声监测: 单个优势卵泡达到18mm,
或两个以上卵泡超过16mm
血E2水平达250pg/ml 兼顾子宫内膜厚度 HCG5000~10000iu,肌柱
其他促排卵药及辅助用药
溴隐停: 仅用于高泌乳素血症患者 治疗效果好 有时需联合使用其他促排卵药 GnRH及类似物 绒促性素、黄体酮等
不同助孕技术对促排卵的要求
诱导排卵 (OI) 诱导排卵
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
配子输卵管移植 (GIFT)
精子卵浆内注射 (ICSI)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IVF-ET) 控制性超排卵
排卵障碍分型
分 型 促排卵药物
促性腺素
克罗米芬 促性腺素 借卵 溴隐亭
I型: 低促性腺素的性腺功能减退 -促性腺素与雌激素水平降低 II型:促性腺激素水平相对正常或 升高,有一定的雌激素水平 -PCOs为代表 III型:高促性腺素性的性腺功能低下 -卵巢早衰 高泌乳素血症:PRL升高
诱导排卵(OI)常用药物
克罗米芬(CC)
促性腺激素(Gn)
1.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溴隐亭
克罗米芬 — 首选药物
主要作用机制
与雌激素竞争结合下丘脑的雌激素 受体,阻断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抑 垂体 制 下丘脑分泌 GnRH 释放LH、FSH 诱发卵泡发育及排 卵。
促排卵中B-超监测
D2或D3天取血查激素水平和基础卵泡数 综合分析,决定FSH的起始剂量 给药5-7天开始B超监测 根据卵泡发育情况增加或减少FSH的用量
当有一个卵泡≥18mm时给于HCG5000~10000单位
若出现3个以上直径≥16mm和/或5个直径≥11mm的 卵泡,建议停止HCG注射,取消周期或穿刺卵泡或
促进子宫内膜的增殖
LH促进卵泡成熟,触发排卵、促进并维持黄体功能
hCG结构与功能与LH相似:
大剂量:促卵母细胞成熟,诱发排卵 低剂量:黄体期应用,支持黄体功能
促性腺激素适应证
低促性腺激素性低雌激素患者 (WHO-I型) WHO-II型应用克罗米芬无效者 不明原因不育者 人工辅助受孕者
促性腺激素特点
有效性
排卵率大于80% 妊娠率可达每周期10-40% 6个月累积妊娠率更高(~ 91%) 不方便,需要B超监测 价格昂贵 风险(OHSS/多胎)
缺点
用药前应全面检查不育原因 需除外输卵管因素不育
用
法
D 2-5 天: HMG1-2支/日 用药3-4天:B超监测,调整剂量
PCOs治疗
药物促排卵 克罗米芬:20%~25%病人抵抗 增加剂量或延长使用时间 达英-35:3~6个月 二甲双胍:1~2g/日(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 2005年推荐大多数PCOS妇女宜予 以 MET治疗,尤超重者) 促性腺激素:单用或结合CC 手术:卵泡刺破 ART:人工授精或IVF/ET 降体重 随诊:必要时诊刮、监控易感疾病(DM、高血压、 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孕期病)
5~10%育龄妇女 绝大多数从初潮开始出现症状 也有在20岁中期始现 持续整个育龄期
PCOs诊断标准(国际)
2003年鹿特丹标准(具备两项诊断) -闭经或月经稀发 -高雄激素:临床或生化 -B超:一侧或双侧>12个卵泡(2~9mm)
需除外其它内分泌疾病(肾上腺增生或肿瘤、 柯兴氏症、垂体病等)
PCOS伴胰岛素抵抗(2)
空腹INS:
10-14mU/L(72~199pmol/L)— 轻度IR >14mU/L—中至重度IR
服糖后1h及2h测定:
INS最高值>100mU/L(718pmol/L)—IR
空腹胰岛素(mU/L)/空腹血糖(nmol/L):
>4mU/nmol/L—IR (此法简单,可靠性较差)
OI前卵巢功能的评估
年龄、体重(BMI) 病史、手术史 既往OI史 周期D2~3:血LH、FSH、E2; 卵巢体积、窦卵泡数; 血抑制素B、AMH
FSH基础值测定
D2~D5测定 FSH与年龄正相关,与卵巢功能负相关 FSH≥10iu/l 提示卵巢功能下降 FSH/LH>3(3.6?)提示卵巢功能下降 FSH升高的年轻患者结局好于年龄大者 (如<40岁高于20iu/l者仍有妊娠机会) FSH是重要预测指标但不是独立预测因子
PCOS诊断标准(中国)
PCOS伴胰岛素抵抗(1)
检测: 钳夹试验是测定IR的金标准,但费用高,抽血 频繁未能用于临床 常用胰岛素刺激试验(INS)与OGTT同时做 2小时INS的意义:
100-150uU/ml 151-300uU/ml >300uU/ml IR可能 IR 重度IR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 尿促卵泡素(uFSH) 重组促卵泡素(rFSH) 重组促黄体生成素(rLH)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促性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FSH/HMG:卵泡期应用,促进卵泡募集和生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刺激卵泡的生长和成熟; 促进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使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增加
促激素水平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一种治疗高胰岛素血症/胰岛 素抵抗的抗糖尿病药物 二甲双胍的作用有:
调节周期 提高排卵率 降低雄激素水平 改善CC或FSH的刺激结果 降低早期流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