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正常尿液的渗透压
人体正常渗透压正常值

人体正常渗透压正常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体的正常渗透压是指细胞内外液体中溶解物质浓度的平衡状态。
正常细胞对周围环境有一个稳定的渗透压,保持水的进出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人体内外液体中的渗透压主要受到离子和蛋白质的影响,其正常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人体的正常渗透压范围在280-300mOsm/kg之间,其中血浆的渗透压大约在280-295mOsm/kg之间,细胞内的渗透压约为280mOsm/kg。
当人体的渗透压超出正常范围时,会导致细胞内外液体的紊乱,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甚至引起疾病。
血液渗透压是人体内液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人体受到脱水、出血等因素影响时,血液中的溶质浓度增加,血浆渗透压升高。
此时,肾脏会释放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帮助体内维持正常的血液渗透压。
在临床上,测定体液渗透压可用于评估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状态。
在急性肾损伤、心力衰竭等疾病中,患者的血浆渗透压会出现异常增高,提示出现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渗透压还可用于评估溶液的渗透性,指导临床静脉输液的类型和速度。
维持人体正常渗透压有赖于细胞对渗透压的调节机制。
细胞通过调节膜上的离子通道、泵等机制,控制细胞内外液体中的溶质和溶剂的平衡,保持细胞内外液体的渗透压平衡。
人体还依靠组织器官如肾脏、肝脏等调节细胞外液体的渗透压,维持整体水电解质平衡。
人体的正常渗透压是维持细胞生理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指标。
在临床实践中,监测和调节人体的渗透压水平是确保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2000字】第二篇示例:人体正常渗透压正常值是指体内维持渗透压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的渗透压水平对于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代谢功能非常重要。
人体正常渗透压的范围是多少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人体的正常渗透压范围一般为280-295mOsm/kg。
渗透压是一种衡量溶液浓度的指标,通常用毫摩尔每升(mOsm/L)或者毫摩尔每千克(mOsm/kg)来表示。
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

心脏学公式体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dyne×sec)/cm5=80×(MAP-RAP)/C.O.MAP=平均动脉压RAP=右心房压C.O.=心输出量正常值=900-1300(dyne×sec)/ cm5平均动脉压(MAP)MAP(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心输出量(L/min)=BSA=体表面积(M2)Hb=血红蛋白(g/100ml)SaO2&SvO2=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指数是心输出量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L/min/M2)总外周血管阻力(SVR)SV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排出量×80正常值为100-130kpa.s/L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未出现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持续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4.0×1测试因心绞痛中止: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4.0×2风险级别: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5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10校正的QT间期=测量的QT间期(sec)÷sqrt(R-R间期)正常值:校正的QT间期不应该超过:0.45(婴儿<6个月)0.44(儿童)0.425(青少年和成人)2DO2=1.34×[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Hb(血红蛋白)]×CO×102VO2=1.34×[(CaO2(动脉血氧含量)×CvO2(静脉血氧含量))×CO×10CaO2=1.34×SaO2×HbCvO2=1.34×SvO2×Hb氧耗量(ml/min)=心输出量(C.O.)×(13×Hgb)×(SaO2-SvO2)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vO2=静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110-160ml/min/M2若平均体表面积为1.73M2,则正常值=190-275ml/min肺脏学公式22PaCO2=0.863×VCO2/VAVCO2为CO2排出量(ml/min)Va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L/min)0.863为使气体容量(ml)变为Kpa(mmHg)的转换因子2坐位:P a O2=104.2-0.27×年龄仰卧位:P a O2=103.5-0.42×年龄2C a O2=0.003×P a O2+1.34×S a O2×Hb2S a O2=HbO2÷(HbO2+Hb)×100%HbO2是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急性肺损伤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分数氧合指数<300,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氧合指数<200,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2(1)吸入气氧分压P I O2=(大气压—P H2O)×吸入氧浓度%(2)肺泡气PO2(P A O2)=P I O2—PCO2×1.25(3)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P A O2—P a O2将(2)的结果代入(3)中即可得P(A-a)O2肺泡氧分压(P a O2)(mmHg)=[F I O2(%)×(大气压-PH2O)]-(P a CO2×1.25)] F I O2=吸入气浓度(%)P H2O=气道水蒸气压力,通常为6.3Kpa,即47mmHgP a 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肺顺应性(Cdyn)=潮气量÷(最大气道压-呼气末正压)肾脏学公式3尿HCO3-排泄率=[尿HCO3—(mmol/L)×血肌酐(umol/L)]÷[血浆HCO3—(mmol/L)×尿肌酐(umol/L)]×100ERPF=(尿液PAH浓度×尿量)÷血浆PAH浓度(mi/min)C osm =(U osm×V)÷P osm(ml/min)其中V为每分钟尿量U osm为尿渗透压,正常成人尿渗透压600-1000 mOsm/kg.H2O,平均为800 mOsm/kg.H2OCockcroft公式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男性)Ccr=(140-年龄)×体重(kg)/85×Scr(mg/dl)(女性)Durate公式该公式与实测Ccr相关性较好,且不需测体重,更适合于危重病人。
尿渗透压正常值是多少

尿渗透压正常值是多少
体检的时候,需要进行血液常规,以及尿液常规的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与正常人的数值做比较,通过数值来反应自己的身体是否出现了一些状况。
尿渗透压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和正常数值,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尿渗透压正常值是多少。
最大范围40~l400mmol/L,一般600~1000mmol/L。
尿渗透压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降低主要见于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崩症、尿路梗阻性肾病变、尿酸性肾病变、急性肾小管功能障碍和原发性肾小球病变等。
升高见于高热、脱水、心功能不全、急性肾炎、周围循环不良、腹泻、肾淤血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高热、脱水、心功能不全等症状或其他泌尿功能障碍症状的人群。
尿渗透压介绍:
尿渗透量浓度又称尿渗透量、尿渗量,是指肾脏排泄尿内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如电解质、尿素、糖类、蛋白质等。
尿渗透量测定比尿相对密度测定更能确切地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
肾脏是通过对尿液浓缩或稀释作用来达到调节体液渗透量的平衡。
尿渗透量浓度反映肾脏对溶质和水相对排泄速度,不受溶质颗粒大小和性质的影响,只与溶质微粒的数量有关。
以上就是尿渗透压正常值的对照状况,尿渗透压的搞的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新陈代谢,能维持身体内部的气压平衡,对尿液的排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注意尿渗透压,还会造成尿频尿急等症状。
所以日常生活习惯,一定要注意。
肾衰正常尿液的渗透压共38页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肾衰正常尿液的渗透压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8
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Urinaryconcentrationanddil

AND的作用机制图
(四)调节
1、血浆晶体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ADH合 成与释放 ↑→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 尿量 意义:维持渗透压平衡 例如:水利尿Water diuresis:
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
现象。
水利尿图
2、循环血量:
循环血量↑→左心房容量感受器(+) 动脉血压↑→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ADH↓→水的重吸收↓→尿量↑→血量↓ 意义:利于血量恢复
在肾血流量不变的前提下:
当GFR↑时 管周毛细血管压↓ 胶体渗透压↑ 小管旁组织间液入毛细血管量↑
小管旁组织间液的静水压↓→Na+、H2O回漏↓
Na+、H2O重吸收↑ 重吸收率/滤过率≈65~70%
(球-管平衡)
3.意义: 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GFR的增 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但球-管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打乱。
尿浓缩机制示意图
三、直小血管在维持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需要解决的问题: 1、 NaCl和尿素所形成高渗为什么没有被血液循环 所破坏? 2、尿液在浓缩与稀释过程中,水及溶质不成比例 的重吸收为什么没有破坏肾脏的渗透梯度? 原因: U型的直小血管起逆流交换的作用,即能够把进 入组织多余的水及溶质带走,从而维持了肾脏的 渗透梯度。
髓袢降支细段 高度通透 髓袢升支细段 不通透 髓袢升支粗段 不易通透
远 曲 小 管
有ADH时 易通透 有ADH时 易通透
不易通透
集
合
管
外髓部不通透 内髓部易通透
机制 :
1、外髓部高渗: 髓袢升支粗段---NaCl主动 重 吸收,水不通透内髓 部高渗。 2、内髓部高渗: 髓袢升支细段NaCl被动 重吸收。 尿素再循环---内髓段集合 管中的尿素→髓质间隙 升支细段。
泌尿外科常见药物ph值及渗透压范围

泌尿外科常见药物ph值及渗透压范围泌尿外科常见药物的ph值及渗透压范围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信息,这有助于医生正确使用药物,并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
下面将列举一些泌尿外科常见药物的ph值和渗透压范围。
1. 碳酸氢钠(重碳酸钠):ph值为8.6-9.6,渗透压为310-330 mOsm/L。
碳酸氢钠主要用于补碱治疗,并通过提高尿液的ph值来预防尿路感染。
2. 盐酸左旋氨氯地平注射液:ph值为4-5,渗透压为160 mOsm/L。
盐酸左旋氨氯地平注射液通常用于降低高血压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的风险。
3. 盐酸奥曲肽注射液:ph值为3.8-5,渗透压为280-300mOsm/L。
盐酸奥曲肽注射液常用于控制泌尿系结石手术后的疼痛和尿路平滑肌的痉挛。
4.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ph值为2-5,渗透压为60-420 mOsm/L。
盐酸多巴胺注射液一般用于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和术后尿流量减少等症状。
5. 盐酸麻黄碱注射液:ph值为5-6,渗透压为400 mOsm/L。
盐酸麻黄碱注射液通常用于治疗急性尿潴留和尿路结石等症状。
6. 氯化钠注射液:ph值为5.5-7.0,渗透压为280-310 mOsm/L。
氯化钠注射液用于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钠离子的稳定水平。
7. 输尿管膀胱灌注液:ph值为4.5-7.0,渗透压为200-400 mOsm/L。
输尿管膀胱灌注液主要用于治疗膀胱炎和尿道炎等炎症性疾病。
8. 乳酸林格液:ph值为6.9-7.7,渗透压为273-294 mOsm/L。
乳酸林格液用于支持肾脏功能减退患者的治疗。
以上列举的药物只是泌尿外科常见药物中的一小部分,不同药物的ph值和渗透压范围会有所不同。
医生在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当使用药物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可能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反应,并随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医学计算公式

医学计算公式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1.体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dyne×sec)/cm5=80×(MAP-RAP)/.MAP=平均动脉压RAP=右心房压.=心输出量正常值=900-1300(dyne×sec)/ cm52.平均动脉压(MAP):MAP(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3.心输出量:心输出量(L/min)=BSA=体表面积(M2)Hb=血红蛋白(g/100ml)SaO2&SvO2=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指数是心输出量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L/min/M2)4.总外周血管阻力:SV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排出量×80正常值为L5.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未出现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最大ST段下降(mm)持续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最大ST段下降(mm)-×1测试因心绞痛中止:测试持续时间(min)-×最大ST段下降(mm)-×2 风险级别: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5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106.校正的QT间期:校正的QT间期=测量的QT间期(sec)÷sqrt(R-R间期)正常值:校正的QT间期不应该超过:(婴儿<6个月)(儿童)(青少年和成人7.氧供应(DO2):DO2=×[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Hb(血红蛋白)]×CO×108.氧消耗(VO2):VO2=×[(CaO2(动脉血氧含量)×CvO2(静脉血氧含量))×CO×10CaO2=×SaO2×HbCvO2=×SvO2×Hb9.氧耗量(给定心输出量):氧耗量(ml/min)=心输出量(.)×(13×Hgb)×(SaO2-SvO2)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vO2=静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110-160ml/min/M2若平均体表面积为1.73M2,则正常值=190-275ml/min10.动脉血CO2分压:PaCO2=×VCO2/VAVCO2为CO2排出量(ml/min)Va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L/min)为使气体容量(ml)变为Kpa(mmHg)的转换因子11.动脉血氧分压(PaO2):坐位:PaO2=-×年龄仰卧位:PaO2=-×年龄12.动脉血氧含量:CaO2=×PaO2+×SaO2×Hb1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aO2=HbO2÷(HbO2+Hb)×100%HbO2是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14.急性肺损伤比率:急性肺损伤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分数氧合指数<300,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氧合指数<200,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15.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a)O2):(1)吸入气氧分压PIO2=(大气压—PH2O)×吸入氧浓度%(2)肺泡气PO2(PAO2)=PIO2—PCO2×(3)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PAO2—PaO2将(2)的结果代入(3)中即可得P(A-a)O216.肺泡气公式:肺泡氧分压(PaO2)(mmHg)=[FIO2(%)×(大气压-PH2O)]-(PaCO2×)]FIO2=吸入气浓度(%)PH2O=气道水蒸气压力,通常为,即47mmHg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7.肺顺应性:肺顺应性(Cdyn)=潮气量÷(最大气道压-呼气末正压)18.尿HCO3 ̄排泄率:尿HCO3-排泄率=[尿HCO3—(mmol/L)×血肌酐(umol/L)]÷[血浆HCO3—(mmol/L)×尿肌酐(umol/L)]×10019.有效血浆流量(ERPF):ERPF=(尿液PAH浓度×尿量)÷血浆PAH浓度(mi/min)20.渗透溶质清除率(Cosm):Cosm =(Uosm×V)÷Posm(ml/min)其中V为每分钟尿量Uosm为尿渗透压,正常成人尿渗透压600-1000 mOsm/,平均为800 mOsm/21.肌酐清除率:Cockcroft公式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男性)Ccr=(140-年龄)×体重(kg)/85×Scr(mg/dl)(女性)Durate公式该公式与实测Ccr相关性较好,且不需测体重,更适合于危重病人。
正常人尿渗透压范围

正常人尿渗透压范围
尿渗透压的正常值一般为600-1000mmol/L,平均值为800mmol/L。
通过对该指标的观察,可帮助评估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有助于肾内科医生对于疾病进行筛查。
1. 正常水平:一般情况下尿渗透压水平在800mmol/L左右,最大的范围在40-1400mmol/L,在该范围内提示机体的浓缩功能正常。
2. 数值偏高:如果经检查发现尿渗透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高热、腹泻、脱水等导致的,也可能是存在糖尿病、急性肾炎、肾瘀血、心功能不全等,建议到医院完善血常规、CT等检查,以排查病因。
3. 数值偏低:如果尿渗透压水平低于正常值,则多见于可导致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急性缺血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衰竭等,需要到医院就诊,完善肾功能监测、尿沉渣镜检等,以明确诊断。
另外,如果尿渗透压出现异常,建议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饮酒和盲目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支
升支
同水平组织间液的渗透压
∨
∧
直小血管 直小血管
尿素和NaCl 尿素和NaCl 入直小血管 出直小血管 水出直小血管 水入直小血管 当升支离开外髓时→带走的溶 质<水→维持髓质高渗梯度
(二)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
尿液渗透压的变化为:髓袢降支细段由等渗→递增式高渗; →髓袢升支细段为递减式高渗;→髓袢升支粗段为递减式 低渗;→远曲小管为低渗;→皮质部集合管由低渗→高渗; →髓质部集合管为递增式高渗。
↓AD
髓质高渗梯度
ADH↑
集合H管对水通透性↓
集合管对水通透性↑
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低渗尿(尿稀释)
高渗尿(尿浓缩)
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尿的生成由: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重吸收与分泌三个环节构成。机体对尿生成的调节 是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实现的。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研究发现,尿液的浓 缩和稀释决定于:
①髓袢、集合管U形结构 的逆流系统(结构基 础);
②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状 况(先决条件);
③ 血 液 ADH ( 抗 利 尿 激 素)的浓度(对水重吸 收的调节作用)。
(一)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1.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通透性
表8-1 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通透性
循环血容量↓ 肾动脉压↓肾动脉压↓肾血流量↓GFR↓
循环血容量↓
NE和 E
— 心房容量感受器
PGE2
动脉压力感受器
+ 入球小动脉 牵张感受器
远曲小管 Na+、Cl-浓度↓
+ 致密斑感受器
反射性
肾交感N兴奋↑
NE
+
+
Β受体 +
+
球旁器细胞
肾素
2.血管紧张素对尿生成的调节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Ⅰ
①最小浓度→刺激近曲 小管重吸收NaCl;
1、定义: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始终占GFR的65-70% 2、生理意义:使尿排出的溶质和水不致于因肾小球滤过率 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波动。 3、机制:主要与管周毛细血管的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 4、打破球-管平衡:如:渗透性利尿
二、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肾交感N兴奋(运动、高温、大出血、缺O2、 剧痛)→释放NE:
2.主要作用:
①提高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水的重吸收↑,尿 量↓;
②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
③增加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从而调控尿 液的浓缩和稀释程度,维持机体水平衡。
ADH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
ADH与远曲小管和集合合管的管周膜V2受体结
激活
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
腺苷酸环化酶 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
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所形成的渗透压,• 是对抗肾小管对水重吸收的力量
小管液溶质浓度↑→渗透压↑→防 碍肾小管重吸收H2O→尿量↑ 称为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
如:糖尿病的多尿; 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可被 滤过而不被重吸收)。
(二)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ce)
②中等浓度→进一步刺
水
Nacl
尿素
髓袢降支细段 高度通透 不易通透
不易通透
髓袢升支细段 不通透 高度通透
中等通透
髓袢升支粗段 不易通透
远曲小管 集合管
有ADH时 易通透 有ADH时 易通透
不易通透 但主动重吸收 不易通透 但主动重吸收 不易通透 但主动重吸收
不易通透
不易通透
外髓部不通透 内髓部易通透
2.肾髓质高渗梯度形成机制
素]高(当ADH↑时→远曲小管和集
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尿素]↑)。
②过程 尿素出内髓集合管→入
髓袢升支细段→经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皮质与外髓集合管→
内髓集合管。
③作用进一步增强肾内髓高渗梯
水
度。
尿素
在髓袢降支细段和 升支细段构成了一个 逆流倍增系统,使肾 髓质渗透压梯度得以 形成。
3.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维持 ——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
而饮等量的生理盐水后,因仅改变血容量,对 ADH释放抑制程度轻,故尿量不会出现饮清水后的 水利尿现象→尿量↑。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1. 肾素分泌的刺 激因素;
循环血量↓ 等适宜刺激
2.血管紧张素对 尿生成的调节;
3. 醛固酮分泌的 刺激因素
4.醛固酮对尿生 成的调节;
1. 肾素分泌的刺激因素
等 渗
内髓部渗透梯度形成:
NaCl在升支细段的被 动重吸收
尿素再循环
外髓部渗透梯度形成:
NaCl在升支粗段的主
动重吸收(Na+主动;
高
Cl-继发性主动)
渗
低渗
低 渗
低 渗
高
高
渗
渗
肾内尿素循环
①条件
Ⅰ.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
质与髓质集合管尿素均不通透;
Ⅱ.髓袢升支细段对尿素易通透;
Ⅲ.内髓集合管对尿素易通透+[尿
1.支配肾血管平滑肌(受体)→血管收缩→肾血流 量↓→GFR↓
2.支配球旁细胞(受体)→肾素释放↑→血管紧张素 Ⅱ和醛固酮↑→保钠排钾
3.支配肾小管(近端小管和髓袢) (受体) →Na+、 Cl、水重吸收↑
三、体液调节
(一)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ADH) 1.产生部位:下丘脑视上核(主要)和室旁核
c-AMP↑ 髓质高渗梯度↑
激活 蛋白激酶A
尿浓缩↑
水通道从胞浆 镶嵌到管腔膜上
水重吸收↑
尿量↓
血浆晶渗压↑
(1-2+%)
中枢渗感器
+
循环血量↓
(5-10%)
心房容感—器 +
血压↓ AⅡ、低血糖
—
疼痛、应激
动脉压感器
+
+
下丘脑: 视上核 (主) 室旁核 (次)
ADH
下丘脑-垂体束
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V2受体结合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c-AMP↑
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 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
激活蛋白激酶A
内髓高渗梯度↑
水通道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
尿浓缩↑
水重吸收↑
尿量↓
注: AD H缺 乏↓ 垂体 性尿 崩症
附 一次大量饮清水与饮生理盐水尿量为何不同?
一次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 加的现象称水利尿。
原因:大量饮清水后→血 液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和 血容量↑→对下丘脑渗透压感 受器的刺激↓→ ADH释放明显↓→肾小管对 水的重吸收↓→尿量↑;同时 因血容量↑→GFR↑→尿量↑。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高渗尿=尿浓缩 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低渗尿=尿稀释 如:大量输液、饮水→水过剩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等渗尿≈肾功能↓ 如:肾衰
正常尿液的渗透压:50~ 1200mOsm/(kg·H2O)
一、尿液浓缩、稀释的过程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