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合集下载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和南 极地区
一、两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1、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特点 2、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特点
北极地区:
• 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 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 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 约1 310万平方千米。
北极地区
0
0(千米)
.N
返回
多狂风
南极洲的降水几乎全部是 雪,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 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南 极洲高原地区的降水量与非洲 撒哈拉大沙漠差不多,故有人 称南极洲为“白色沙漠”。
降水稀少
总结:两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思考:两极地区酷寒的原因
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很 小,所受辐射小;
表面被冰雪覆盖,反射了 部分太阳辐射。
返回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 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
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 天然气。
返回
植物:地衣、苔藓、淡水藻 北极地区:北极熊、海象、海豹、北极狐 南极地区:企鹅、海象、海豹、磷虾
地衣
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冰洋 的象征。
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 的代表动物
亚 C洲
西经0º东经
大西洋
非洲
南 美 洲
太平洋

.度 S 一个人站在南洋 极点上,他的 前后左右都是 正北方。
西经180º东经
大洋洲
二、自然环境
1、地貌景观 2、气候特点
北冰洋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寒冷的一个。浮冰 面积要占到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北极点处 海水深达2 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
线性趋势和非线性趋势
通过对时间序列长期趋势的分析,可以分析掌握现象活动 的规律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和预测。此外, 研究长期趋势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将其从时间数列中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湘教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湘教版)
范围
北极地区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北部,总面积约2700万 平方公里;南极地区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总面积约 5200万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
北极地区的气候属于极地气候,特点是终年寒冷、干燥、多风雪;南极地区的气候也属于极地气候,特点是极度 干燥、寒冷、多暴风雪。
气温变化
北极地区的气温因季节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冬季气温可降至零下50摄氏度左右,夏季气温逐渐升高, 但仍较低;南极地区的气温则更为寒冷,冬季气温可降至零下80摄氏度左右,夏季气温也逐渐升高,但仍较低。
南极地区的生物种群
总结词
南极地区的生物种群主要包括企鹅、海豹、 鲸鱼等动物,以及一些藻类和微生物。
详细描述
南极地区的生物种群非常有限,但有一些特 殊的动物在这里生存。例如,企鹅是南极地 区最常见的鸟类,也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 物种之一。此外,南极地区还有海豹、鲸鱼 等海洋生物,以及一些藻类和微生物。这些 生物在南极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维持着生态平衡。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湘教版)
目录
•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概述 • 北极地区 • 南极地区 •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比较 •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未来发展
01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概 述
地理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
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主要包括北冰洋及其周边的陆地 和岛屿;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南端,主要包括南极洲及其周 边的冰架和海域。
人类活动的比较
总结词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人类活动存在 较大差异。
北极地区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原住民 的生活、渔业、矿业、旅游等。由于 气候寒冷、环境恶劣,北极地区的人 类活动相对较少,但原住民的生活和 文化仍然保留至今。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地球上两个截然不同的极地区域,它们在气候、地貌、动植物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气候特点、地貌景观、生物群落等角度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气候特点北极地区是位于北极圈以内的地区,主要包括北极洲、北极海和北极海洋。

这一地区气候寒冷,极端低温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北极地区的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全年降水量较少。

常年冻土覆盖在大部分土地上,大量海冰也存在于北极海域。

南极地区是南极洲及其周围的海洋地区,整个南极洲几乎全年都被冰雪覆盖。

南极地区的气候极为寒冷,南极洲本身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之一。

南极洲的降水量较大而稳定,大部分以降雪的形式出现。

南极地区也存在着广袤的海冰区域。

二、地貌景观北极地区地貌较为平坦,主要由冰川、冻土和海冰构成。

冰川地貌广泛分布,冰川运动形成了冰碛和冰崩等特殊地貌。

北极海洋中的冰山和浮冰构成了特有的海冰景观。

南极地区地貌复杂多样,包括山脉、高原、冰川、冻土和海冰等。

南极洲的高原地势较为平坦,集中分布在内陆地区。

南极地区的冰川较为庞大,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冰盖-大陆冰盖,以及一些著名的冰架,如罗斯冰架和菲尔德冰架。

三、生物群落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低,主要以极地动植物为主。

北极海洋中生活着北极熊、海象、北极狐等特有的哺乳动物。

北极地区也是候鸟的栖息地,数百种候鸟在北极地区进行繁殖。

南极地区由于气候极端恶劣,生物资源丰富。

虽然南极地区植被相对较少,但是洲际海面上有大量的浮游生物,支撑着丰富的食物链。

南极洲的陆地上栖息着企鹅、海豹、鸥类等特有的生物种类。

此外,南极洲周围的海洋也是许多鲸类、海鸟和鱼类的栖息地。

总体来说,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在气候、地貌和生物群落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通过了解和比较这两个极地区域,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地球上的极地生态系统,为全球生态平衡作出贡献。

(字数:511)。

极地地理北极与南极

极地地理北极与南极

极地地理北极与南极极地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偏远的地区,其中包括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尽管它们都处于极地地带,但北极与南极在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地理位置北极位于北冰洋的中心,主要由海冰构成。

它包括北极点及其周边地区,涵盖北极海洋、北极群岛和斯瓦尔巴群岛等地。

北极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地区,被俄罗斯、加拿大、挪威、丹麦和美国等多个国家所拥有。

南极则位于南冰洋的中心,是一个由陆地和冰盖组成的大陆。

它包括南极半岛和大陆本身,并由七个国家根据《南极条约》进行管理。

南极是地球上最大的冰盖,几乎完全被冰层所覆盖。

二、气候条件北极与南极在气候条件上存在显著差异。

北极是寒冷而干燥的,平均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夏季气温也很低。

由于北极是海洋环绕的,海冰使得北极的气候更加温和,相对较少的降水也导致该地区较少的植被。

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气温极低,维持着全球最低温纪录。

南极的气候非常干燥,降水主要以降雪为主。

由于长期的寒冷和干燥条件,南极几乎没有任何植被生长。

三、动植物生态北极地区生态多样,由于海洋环绕,北极海洋中有许多物种,如鲸鱼、海豹和海鸟等。

陆地上的植被主要是苔藓植物和地衣,蝇类和苍蝇的数量也相对较多。

北极地区是北极熊的栖息地,它们依赖海冰进行狩猎和捕食。

南极地区生态较为贫瘠,几乎没有陆地动植物。

南极洲上的动物主要是企鹅、海豹和鲸类等,在寒冷的冰海上生活。

由于海水温度极低,南极洲周围的海洋拥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提供了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四、科学研究基地北极和南极都是极地科学研究的热点地区。

许多国家在这些地区建立了科学研究基地,以开展各种对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变暖、海洋保护以及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北极科研站点主要位于北极圈内,包括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俄罗斯的北极群岛和加拿大的努纳武特等地。

南极科研站点则分布在南极洲及周边海域,其中最著名的有英国的霍尔站、美国的麦克默多站以及中国的长城站等。

考点21 极地地区

考点21 极地地区

考点2l 极地地区中考大纲解读1.掌握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

命题以选择题形式为主。

2.南极地区成为科学考察宝地的原因。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

3.明确保护极地区的重要性。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21世纪教育网知识模块整合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6.5。

(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

2.科学考察的宝地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态淡水资源;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北极地区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与南极地区一样,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进一步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也越来越频繁。

3.极地的保护和和平利用人类面对最后一块净土----南极洲,应该采取签订条约,进行国际间合作,合理利用、共同保持生态环境,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等等。

能力模块突破南极北极海陆状况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气候状况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大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资源状况矿产,冰川,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主要为矿产资源代表动物企鹅北极熊5.极点上方向的确定方法极点上方向的确定:除前面提到的方法外,还可根据经纬网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条经线上,南极点是最南的,北极点是最北的,两点中离南极点近的为南,远的为北,北极相反。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中国北极黄河科考站
五、两极地区的人口
在北极地区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 万 在北极地区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 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没有 国家和定居人口。 国家和定居人口。 因 纽 特 人
西经
0º经线
东经
六、 辨 别 方 向
西经 思 考
180º经线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1、范围: 、范围: •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 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北极地区 冰洋、 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 岛屿 •南极地区: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 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 还包括南太平洋、 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 洋的一部分
(三)丰富的矿产资源
★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其中煤、铁等储量丰 富。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三)丰富的风能资源
“南极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 南极风库” 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 可达100米 可达100米/秒。
四、科研宝地
多少年来,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奇特的自然 景象,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目光,成为科研领 域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二、自然环境特点——冰雪世界 自然环境特点 冰雪世界 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40—-20℃。在西伯利亚观测到的历史最低温 度为零下70摄氏度。北极点的历史最低气温 为零下59摄氏度。 •北极地区的多数地区为冰雪覆盖,冬季冰雪覆 盖面积为73%,夏季为 53%。北冰洋上浮冰的 平均厚度为3米。
东经
图中的同心圆代表什么? 如何判别本图的方向? 本图的中心点表示什么? 图中的射线代表什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第16课时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北极地区(1)位置与范围: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如格陵兰岛、斯瓦尔巴群岛),以北冰洋为主,四周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绕。

(2)气候特征:北极气温比南极高,降水比南极稍多,风速比南极小。

(3)自然资源:淡水资源丰富,多矿产(石油等)和生物资源(如北极熊、北极狐等)。

(4)居民:有常住人口约300万,主要是因纽特人,为黄色人种。

(5)科学考察: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7月。

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极圈内)。

2.南极地区(1)位置与范围: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与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以南极洲为主,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环绕。

(2)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因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且海拔高等因素,造成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降水少,风速大)。

(3)自然资源:淡水资源丰富,多矿产(石油等)和生物资源(如企鹅、周围海域的磷虾等)。

(4)居民:暂无人类定居。

(5)科学考察: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因为是南极地区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

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极圈外)、中山站(极圈内)、昆仑站(极圈内)和泰山站(极圈内)。

识记反馈读南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经度90处标出E或W,在图中横线处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大洲大洋:A 大洋洲 B 南美洲 C 非洲D 大西洋E 太平洋F 印度洋(3)中国南极考察站:H 昆仑站,G 长城站,K 中山站,三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H、K 。

(填字母)(4)K站在G站的东南方向。

(5)在我们中考时,H站会出现极夜(极昼/极夜)现象,此时不适合(适合/不适合)在南极地区考察。

第17课时日本和法国一、日本1.东亚岛国(1)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2)领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和九州等岛屿组成。

首都:东京。

主要民族:大和民族。

通用语言:日语。

极地地区

极地地区

极地地区1.独特的自然环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

(1)位置和范围①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②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跨经度360°,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跨经度360°,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气候两极地区的共同气候特征是严寒,降水少。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①南极地区:地球上最冷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寒极”。

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非常严寒。

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和“风库”。

②北极地区:北极地区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介于100~250毫米之间。

风速远不及南极,北冰洋沿岸的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严寒的原因:南极地区海拔高,地面被冰雪覆盖,反射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放热比海洋快,降温幅度比海洋大。

南极地区没有人长期定居,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3)代表动物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2.科学考察的宝地(1)自然资源丰富①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南极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淡水资源,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南极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主要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等。

②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和北极熊、海豹等生物资源。

(2)科学考察的宝地极地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们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 ℃的 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 水还未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 有2/3的时间刮大风。法国南极观察站曾记录过92.5米/秒 的世界最高风速(12级台风的风速为33米/秒)。 南极洲的平均年降水量仅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 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3、 南极地区的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和干燥的特点。
长期居住在北极地区的人口已接近300万,
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因纽特人
拉普人
因纽特人
因纽特人身材不高,宽鼻子,黄皮肤,头发又黑又 直。世界上现有15万多因纽特人,多居住在格陵兰岛、美国 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北部以及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因纽 特人十分耐寒,能够在冰天雪地中活动自如。他们以捕鱼和 猎杀海豹为生。因纽特人与他们驯 养的爱斯基摩狗相依为命。 这种狗以擅长拉着雪橇在冰 面上奔跑而闻名,还能够协 助主人捕猎。传统上,因纽 特人穿着用兽皮缝制的衣服, 住房低矮而厚实,有时还用 冰雪构筑临时性的住房。
南极地区的范围包括哪些?
南极地区位于
南纬60度以南的 区域,包括南极大 陆及其周边水域。
读图,说一说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南极地区位于南 纬60度以内,跨 经度360°;北邻 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
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归纳南极洲的 地形特征。
2、 南极洲平均海拔高,约2350米;绝大部分陆 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余米。南极
洲是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冰雪高原。
南极洲
南极洲面积约1405万千米2,98%的陆地为
冰雪覆盖,冰层厚度达2000余米。如果不扣除冰层, 南极洲平均海拔2 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 的一个洲。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 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南极洲已发现220多种矿 物,煤炭资源储量丰富,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 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 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目前,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
极地冰雪
北 极 熊
极光
企鹅
15.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一、冰雪世界
1、范围、位置 北极地区的范围包括哪些?
北极地 区是指北极圈以 北的区域,包括 北冰洋、亚欧大 陆和北美大陆的 北部及一些岛屿。
读图,说一说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北极地 区位于北极圈以 内,跨经度 360°;南邻北 美洲、亚洲、欧 洲。
北极熊
北极狐
海象
海豹 广泛生活在南、北极地区的大陆沿岸、 浮冰区和岛屿周围海域,擅长游泳和潜水。
苔 藓
地 衣
海藻
在南极从没有人使用DDT农药,但是在南极的企鹅 体内发现了DDT。 在南极没有工厂和家庭制冷设备释放出能破坏臭氧 层的氟利昂气体,但南极上空的大气臭氧层却出现空洞。 生物学家研究认为北极地区原来也像南极一样有企 鹅,但现在却没有了企鹅的踪迹,是人类的捕杀剥夺了 它们在北半球的生存机会。 南极附近的鲸和磷虾的数量,因人类过度捕杀和捕
海上浮冰
在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巨厚的冰盖,它的面积达 1398万千米2,最厚的地方为4200米。南极冰盖的总体积 多达2450万千米3。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 升高约60米,将会给世界上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 地区造成巨大灾难。
二、独特的野生动物
1、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
企鹅
磷虾
2、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
发不久,他们的摩托雪撬就坏掉了,接着,西伯利亚矮种 马也全部冻死。斯科特等人不得不拖着150多千克的雪撬 在冰原上奋力前进。虽然斯科特和探险队员在1912年1月 17也到达了南极点,但由于 体力衰竭,又遭遇到猛烈的 暴风雪,在归途中相继遇难。 斯科特遇难后留下了重达16 千克的地质标本和探险日记 等遗物。 为纪念这两位杰出的南极 探险家,1957年,美国在南 极点建立了名为“阿蒙森— 斯科特”的科学考察站。
捞而逐渐减少。
三、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
1、极地探险
15-16世纪,欧洲航海家开始了北极探险, 寻找到达东方的“北方航线”。 19世纪上半叶发现南极大陆后,前往南 极的探险者络绎不绝。
南极探险 20世纪初,人类对南极点的探险活动引人瞩目。 1911年10月20日,挪威人阿蒙森带领4名队员,分乘4辆由爱 斯基摩狗拉的雪撬,向南极点进发。英国人斯科特也在11月 1日踏上了探险之旅。两支探险队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展开 了一场竞争。阿蒙森前进的速度很快。当到达南纬85度时, 前面出现了连绵起伏的南极高原。当时暴风雪连续5天5夜, 天气异常恶劣。为了抢先到达,他们顶风冒雪,艰难先进。 12月14日终于完成了向南极点的最后冲刺,实现了人类首次 到达南极点的壮举。 南极异常恶劣的天气给斯科特的探险队带来了厄运。 出
黄河站 昆仑站 黄河站
长城站 中山站
(1)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南半球2月份为夏季,此时南极地区多为极 昼,气温稍高,有利于建设科学考察站。
(2)假如要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请你设 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航线。
上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爪哇海-巽他 海峡-印度洋-南极大陆-中山站
居民
企鹅
没有定居人口
课堂练习 1. A. C. 2. A. C. 3. A. B. C. D. 南极洲四周的大洋,按自西向东排序正确的是 ( )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 ) D 亚洲 B. 拉丁美洲 欧洲 D. 南极洲 南极考察队员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有(A )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极地干燥,缺乏淡水 遇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 找不到裸露地建立营地
南极和北极地区气候比较
北极地区 相同点 不同点 南极地区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降水量少 降水量稍多 最高温出现在7月 最高温出现在1月 平均气温稍高 平均气温较低
无论北冰洋还是南极洲,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 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 源,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关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北冰洋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水深最浅、气候 最为寒冷的大洋。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常年 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 2/3以上。夏季,北冰洋上到处可见漂动的冰山。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
气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北冰洋 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
南极大陆目前气候寒冷、冰雪覆盖,不会生长形 成煤的植物,这说明过去南极洲可能位于比较温暖的地方, 后因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
海上浮冰
两极地区每年产生 大约1200千米3的浮冰。 大量漂流的浮冰,既对 所经地区的气候和环境 造成影响,也对海上航 行构成威胁。这是因为 浮冰出露海面的部分只 占总体积的1/7左右,人们往往不易察觉。船只遇到冰山 时,不小心就很容易被水下体积庞大的部分撞毁。 1912年4月14日深夜,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邮 轮“泰坦尼克”号,在驶经加拿大纽芬兰岛南部海面时, 与漂来的冰山发生碰撞。巨轮沉没了,导致1500多人丧生。
4. 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同的景色是(A A. 都是一片冰雪高原 B. 到处是成群的企鹅 C. 到处是上千米厚的冰雪 D. 周围多冰山、浮冰

5. 去北极地区探险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 ) A. 12—2月 B. 3—4月 C. 11—12月 D. 6—8月
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平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中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断建立起“四站、一船(“雪 龙”号科学考察船)”极地科学考察平台。 长城站:1985年建于南极乔治王岛,位于 62°22′S、 58°58′E;中山站:1989年建于东南极大 陆沿海,位于 69°22′S 、76°23′E;黄河站:2004年 建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位于78°55′N、11°56′E;昆 仑站:2009年建于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位于 80°02′S、 77°07′E。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南极大陆 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建立的唯一科学考察站。
两极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气候特点 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被北美洲、亚洲、欧洲包围
南极地区
南极圈以南的区域
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
终年冰冻,但不如南极冷 以海洋为主,浮冰广布 淡水、矿产、海洋生物 北极熊 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酷寒、干燥、烈风 冰雪高原 淡水、矿产、海洋生物
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 代表性动物
2、极地探险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 察的热潮。
目前,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 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 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读图,找出阿蒙 森—斯科特站、东方
站、长城站、中山站、 昆仑站。
2009年昆仑站的建 立,标志着我国已成
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 的“第一方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