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生物八下《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word教案 (4)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原创精品套件(教案)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案参考P97(2)评价方法:把每题的分数相加,参照以下标准对自己的健康进行评价(你可以不公布自己的分数)。
评价参考:85~100分:你的健康状况良好;70~84分:你的健康状况较好;50~69分:你的健康状况一般;低于50分:你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3)评价题目涉及的范围:在以上评价题目中,涉及身体健康的题目有2、5、7、9、13、14、16、21、23,涉及心理健康的题目有1、3、4、6、7、17、18、20、24、25,涉及社会适应的题目有1、3、8、10、11、12、15、19、22.也可以根据动画给你的健康打分。
2.什么是健康(1)对健康的误解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健康就是无伤无病,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就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
这种传统的关于“健康”的观点忽略了人的心理状态以及作为社会人应有的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这种观点是不完整的。
(2)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拓展: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3)健康的三个方面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身体健康具有相对性,人体通常不断地通过各种机制调节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以及适应和保持与环境中不利因素之间的平衡。
由于环境不断变化,身体和环境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
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良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对自己的健康进行评价分析题目所小涉及的范围知道什么是健康知道健康所包含的三个方面指导根据得分对自己的健康进行评价引导分析题目所小涉及的范围图文介绍什么是健康图文介绍健康所包含的三个方面和及时适应环境。
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拓展: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应具备的10条标准: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过分挑剔;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变化;⑤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⑧牙龈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皮肤、肌肉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8.3.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案

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安康状况核心素养:本节首先从测试安康状况的活动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安康问题,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学会保持心理安康。
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学习综合评价自己的安康状况,关注安康问题。
2、全面理解安康的定义。
3、理解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心理的安康。
4、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过程与方法:通过给自己的安康打分,全面认识安康的定义,同时认识到心理安康对个体安康的重要意义。
针对学生中间的情绪问题,通过互助的形式寻找解决的方法,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
情感目的:1、正确对待各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思想。
2、理解人人都可能有情绪问题,从而建立对别人的理解和关心,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材及学情分析:安康和生命是一个永久的话题,青少年最常见的问题是身体安康和心理问题。
初中学生对于安康的问题很关注,尤其是心理安康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课堂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理解安康的定义及综合评价自己安康的方法,帮助学生主动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安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教学重点:1、正确评价自己的安康状况,关注安康问题。
2、全面理解安康的含义,认识到心理安康对个体安康的重要意义。
3、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保持心理安康。
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安康状况。
三、教学难点: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安康。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资料搜集法、归纳总结法、自主学习法、同伴交流法等。
六、课前准备:老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素材视频,背景音乐,微课制作,学生活动照片等;2、布置学生课前完成测试题,强调测试题考前须知:单独做、如实评、供参考、可保密等;3、布置课前填写安康调查问卷;4、导学案学生准备:1、课前仔细阅读课本第98页测试题,尝试给自己的安康状况打分;2、填写安康问卷;3、搜集精神压力、情绪不良对身体造成危害的资料和不良情绪调适方法资料、短剧演练等。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8.3.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健康评价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P68-69的课后习题,特别是第3、4、5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思考和分析。
2.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计划,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并在计划中体现出对健康评价的理解。
2.提问:“我们如何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引导学生思考健康评价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健康的概念,阐述健康评价的基本指标,如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
2.介绍健康评价的方法,如自我评价、体检、健康调查等。
3.分析健康生活方式的要素,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
4.案例分享:展示健康评价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评价过程和注意事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他们在生物课程中已经学习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具备了初步的健康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兴趣和需求,但可能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
学生对健康评价的相关概念和指标尚不够清晰,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健康状况的评估和改善存在一定的困惑。此外,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他们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家庭健康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
4.撰写一篇关于健康评价的实践报告,内容包括:自己的健康状况评估、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与体会、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等。
5.结合所学知识,为家人或朋友提供一次健康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八年级生物下册 8.3.1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8.3.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培养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正确对待各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思想。
2.了解人人都可能有情绪问题,从而建立对他人的理解和关心,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及尊重他人和他人的隐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尝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难点: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健康的标准
1.身体健康
2.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良好
二.保持愉快的心情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教学设计上强调了学生参与。
通过学生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个活动,引导
学生关注了健康问题,并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的剖析,使学生理解了健康的具体含义。
通过对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的剖析,使学生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个人的整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
并通过引导学生发掘出调节情绪的技能和方法,使他们正确保持愉快的心情,主动调节不良情绪,来保持心理健康。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精品教案

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学目标:1、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
2、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3、学会调控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重点和难点:重点:1、正确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3、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难点: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精神压力、情绪不良对身体造成危害的资料和不良情绪调适方法资料,教师自制成投影片。
教学设计图示: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案例导人新课:正确评价健康思考:健康的标志是什么?如何增进健康?思考得出“要想增进健康,首先必须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实例设疑:正确认识健康设问什么是健康?它都包括哪几方面。
二、给“你”的健康打分学生根据题目进行自我健康小测试。
说明测试注意事项并组织学生进行测试。
三、分析测试题的类型学生讨论、分析研究、归纳、交流。
教师阐明划分标准和划分不可绝对化。
教学过程设计:一、案例讨论,导入新课师: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清华大学一位大学生在校内各项体查中均正常,但他在游览北京动物园时,却用浓硫酸泼在了黑熊身上来做实验,从而引发了全市乃至全国人们的关注,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位大学生健康吗?生甲:健康,原因是他在各项体查中均正常,属于健康人。
生乙:不健康,因为他心理有问题。
师:现在出现了二种皆然不同的观点,到底哪种观点正确呢?希望大家能通过下面的学习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什么是健康?生:回答多种多样。
师:在黑板左侧书写学生回答内容的重点。
并接着设问:这些问题正确吗?我们一起到新的章节中去找答案。
二、给“你”的健康打分师:1.指导学生看书P89测试题并陈述做题要领。
2.强调测试注意事项(单独、如实评价;总分仅供参考,不绝对,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分数可保密等)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健康评价。
校八年级生物下册 8.3.1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知识目标: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能力目标: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并且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意义。
情感目标: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学做思一:自主学习导学:你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如何吗?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应是一种、和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
可见健康的生活不仅仅要还要积极向上的同时还应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
2. 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 和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学做思二:探究1 课本89和90页上哪些题目是评价身体健康的?哪些题目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哪些题目是评价社会适应状态的?(12分钟)评价身体健康的有评价心理健康的有评价社会适应的有学做思三:探究2小组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2分钟) 1、你是否从事体育锻炼例如每周打球或散步几次2、你每晚是否有足够的睡眠时间3、你的大部分时间是否都是快乐的4、你是否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压抑的状态而不是熟视无睹5、你每天是否都至少吃几种蔬菜、水果和谷物类食物6、你遇到问题是否有朋友和家人可以求助导思:你认为你是否健康理由是什么?A.转移和分散注意力B.向亲人朋友倾诉C.找个理由安慰自己D.找人打架宣泄A.心情愉快B.良好的人际C.有自制力D.妒忌3.假设你参加某项体育比赛因失误而没取得理想的成绩时你应该A.埋怨裁判不公正和自己未发挥好争取下一次获胜C.闷闷不乐或不再参加此类活动D.脑海中反复不断地回忆失误的情境A.良好的情绪B.反应灵活C.心情愉快D.经常自我安慰正确的是 ( )达运动能力强是健康的标志是健康的标志吃的多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D.在身体、心理方面和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健康标志最好的一项是( )不需要朋友只要有一两个就足够了C.交朋友还是多一些好多多益善且哪一方面的朋友者应有制。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8.3.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案

8.3.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人体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学会自我调节或者帮助他人调节情绪、缓解学习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能控制自己、理智处理生活中的烦心事,从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正确对待各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思想。
2.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及尊重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真正认识到自己评价中的低分项涉及的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并内化为自我品质。
课前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组织学生做教材中的健康测试。
注意事项:1.独立完成;2.如实评价;3.尊重个人隐私,允许保密;4.分数不是绝对的,仅供参考,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
阐明划分标准不可绝对化。
讲授新课一、健康的定义[提问] 你们知道这个测试有什么特点吗?它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哪些题目是评价身体健康的?哪些题目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哪些题目是评价社会适应状态的?为什么要从这三方面综合评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呢?你知道这三方面之间的关系吗?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分析(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研究、归纳交流,认同健康包括三方面,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讲解: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二、增进健康,保持愉快的心情如果我们经常伴随着紧张、焦虑和惊恐的消极情绪,那么这些对我们的健康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你们有过类似的情况吗?请回忆以前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想一想后来你是怎样变得高兴起来的?学生讨论交流,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增进健康呢?健康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呢?请你谈谈如何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少年。
并请你针对测试和结果中不满意的地方,给自己制定一份增强自我健康的计划书。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8.3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案

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教学目标1.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并且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3.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学策略本节以健康测试这个活动入手,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关注自己的健康。
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组织好教学。
教师在组织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个人单独完成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不要与其他同学商量,应独立完成。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评价。
教师应提醒学生,这个测试不是考试,只是想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不如实评分,其结果将没有任何意义。
3.最后的总分仅供参考,并不是绝对的,请学生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
4.如果学生不希望把自己的分数告诉别人,教师可以允许这些学生保密,并让其他同学尊重别人的隐私。
学生完成自我评价后,教师应留一些时间,允许学生相互交换意见或分组讨论,看看有哪些问题是分别评价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的?然后再提问或让每组的报告员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讨论的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思考,并不一定要统一答案。
有些题目确实不能严格区分,例如,有些同学可能认为“我的食欲很好”是评价身体健康的,而有的同学则认为这道题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因为人情绪不好时也会食欲不佳。
这样就很好,说明学生开始关注心理状态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
评价心理健康的题目和评价社会适应的题目有时不容易区分,这两个词有时可以通过“心理—社会”这个合成词来表达“心理”这层意思。
但一般认为,个体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社会性的表现。
教师在组织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健康三方面的关系。
教师在小结时,应把重点放在心理健康方面。
可以举几个例子说明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例如,有调查表明,在机场从事调度的工作人员,患心脏病的比例高于其他人。
又如,美国的硅谷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但是工作竞争压力也非常大,经常有裁员的事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健康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培养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正确对待各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思想。
2、了解人人都可能有情绪问题,从而建立对他人的理解和关心,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及尊重他人和他人的隐私。
二、教学重点:
1、正确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3、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
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三、教学难点: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资料收集法、归纳总结法、自主学习法、同伴交流法等。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精神压力、情绪不良对身体造成危害的资料和不良情绪调适方法资料、短剧演练等。
七、教学设计:
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