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汤的剂量及煮服法

合集下载

倪海厦讲解小柴胡汤的使用小柴胡汤配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人参三两

倪海厦讲解小柴胡汤的使用小柴胡汤配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人参三两

倪海厦讲解小柴胡汤的使用小柴胡汤配方柴胡半斤黄芩
三两半夏半升人参三两
小柴胡汤是一种古老的药方,有“心肝神回”的功效。

小柴胡汤由中
药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等四味药物按一定的比例组成。

柴胡是一种常
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调理心脏及生津止渴的作用。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还可以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温中润肺。

半夏具有开窍
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能遏制痢疾等病的发生;人参有滋补养肝降压、
健脾互补、养心安神的特效,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小柴胡汤的用法也比较简单,先将柴胡、黄芩、半夏、人参按比例前
者比后者配置,放入开水中煎汤,煎至原料药物煮熟,再放入少量糖和盐,即可食用。

小柴胡汤适用于病后体弱者,过度劳累或因饮食不当而引起的营养不良、食欲不振、心脏病、消化不良、头晕乏力、虚弱乏力等症状,以及伴
有胃热炎、胃胀、白斑症等症状的患者,都可以食用小柴胡汤,改善健康。

总之,小柴胡汤是一种温和舒解、滋补归元的药方,有利于病后体伤
者提高免疫力及恢复健康,因此治疗虚弱乏力等病症,常服用小柴胡汤是
比较理想的选择。

小柴胡汤药方介绍

小柴胡汤药方介绍

小柴胡汤药方介绍
小柴胡汤是一种汤剂,由柴胡、黄芩、丹参、黄连、芍药、甘草组成,它是一种汤剂,用来治疗头痛、鼻塞、咳嗽、发热、失眠等症状。

由于它
的保健作用,它也被称为“伤寒补血汤”。

小柴胡汤是中国传统药物的一种,又被称为柴胡汤、柴胡黄芩汤等。

柴胡是汤的主要原料,它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


芩具有宣肺和润喉的功效,丹参具有清热凉血,平肝解郁,调理内分泌系
统的功效,黄连具有祛除热毒,解郁,消炎,润肺平喘的功效,芍药具有
活血解毒,祛瘀平肝的效果,甘草具有温补脾胃,止泻的作用。

这些药物
的结合可形成一种复方汤剂,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疗效。

小柴胡汤主要用于治疗头痛、鼻塞、咳嗽、发热、失眠、鼻窦炎,心悸、胸闷等症状。

针对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药物处方和用法:
1、头痛:采用柴胡30克、黄芩15克、丹参10克、黄连10克、芍
药15克、甘草20克组成小柴胡汤,加入适量的清水,先将药物煎汤,煮
沸后再放入糖(5克),每天2、3次,每次125毫升。

2、咳嗽:采用柴胡30克、黄芩15克、丹参15克、黄连15克、芍
药10克、甘草20克组成小柴胡汤,先将药物煎汤。

中药柴胡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药柴胡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药柴胡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中医学认为它的性味为苦、微寒,归肝经。

柴胡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包括解表、疏肝、退热、宽胸、祛痰、止咳、理气等。

下面就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柴胡的功效与作用:1.解表发散:柴胡有解表透疹的作用,能使体表的寒湿退散,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轻感冒症状。

2.疏肝理气:柴胡可疏肝理气、解郁、解怒,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烦躁、头痛等症状。

3.退热解毒:柴胡有散热利湿的作用,可以降低体温,减轻发热症状。

同时,柴胡还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性痢疾、急性肝炎等。

4.宽胸止咳:柴胡能够宽胸利肺,舒缓胸腹之间的痰热积滞,减少咳嗽、胸闷等症状。

5.祛痰止咳:柴胡可以祛除痰湿,减轻咳嗽、咳痰等症状。

6.理气止痛:柴胡具有理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疼痛、头痛等。

二、柴胡的食用方法:1.柴胡煎剂:取柴胡15克,研成细末,加水500毫升煎煮,煎至水量减少为250毫升左右,分2次温服。

适用于感冒、发热等症状。

2.柴胡汤:取柴胡、柏子仁各1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煎至水量减少为250毫升左右,分2次温服。

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烦躁等症状。

3.柴胡加芍药汤:取柴胡、白芍各15克,加水500毫升煎煮,煎至水量减少为250毫升左右,分2次温服。

适用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疼痛、头痛等症状。

4.柴胡饮:将柴胡、枸杞子、黄柏各适量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冲服。

适用于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

柴胡虽然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但也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

在使用柴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柴胡。

柴胡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副作用,对胎儿和婴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2.长期使用柴胡可能导致肝脏受损。

柴胡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肝脏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异常。

3.柴胡在服用后可能会引起口干苦涩、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控制剂量。

小柴胡汤的完整配方及用法

小柴胡汤的完整配方及用法

小柴胡汤的完整配方及用法摘要:本文介绍了小柴胡汤的完整配方及用法,包括药材的选择、煎煮方法、服用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小柴胡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解表散寒、和解少阳的功效,适用于多种病症。

通过正确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缓解不适,促进身体健康。

小柴胡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起源于古代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

它由多种药材组成,具有解表散寒、和解少阳的功效,适用于多种病症。

在现代医学中,小柴胡汤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胸胁疼痛等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柴胡汤的完整配方及用法。

一、药材选择小柴胡汤的药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柴胡:具有解表散寒、和解少阳的作用,是小柴胡汤的主药。

2.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可以辅助柴胡解表散寒。

3. 半夏: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可以辅助柴胡和解少阳。

4. 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可以辅助柴胡解表散寒。

5. 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以辅助柴胡和解少阳。

6. 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的作用,可以辅助柴胡和解少阳。

二、煎煮方法1. 准备药材:将上述药材按照比例准备好,一般比例为: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甘草10克。

2. 浸泡药材: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30分钟。

3. 煎煮药材:将砂锅置于火上,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

期间要不断搅拌,防止药材糊锅。

4. 过滤药液:煎煮完成后,用滤网将药渣和药液分开,得到小柴胡汤的药液。

三、服用剂量小柴胡汤的服用剂量因人而异,一般建议成人每次服用100毫升,一日3次。

儿童的剂量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在服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和身体的反应,适当调整剂量。

四、注意事项1. 服药时间:小柴胡汤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一小时服用,以增加药物的吸收效果。

2. 服药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以及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服用小柴胡汤。

柴胡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及用量用法

柴胡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及用量用法

柴胡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及用量用法柴胡的概述柴胡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其学名为Bupleurum chinense DC.,属于伞形科柴胡属植物。

在中医药中,柴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其作用和功能主治多种多样。

柴胡的作用和功能主治柴胡具有以下作用和功能主治:1.清热解毒:柴胡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感冒、发热等症状的治疗。

2.疏肝解郁:柴胡可疏肝解郁,舒缓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3.散瘀止痛:柴胡能够散瘀止痛,常用于肝胆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的治疗。

4.攻下解表:柴胡有一定的攻下解表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柴胡的用量用法使用柴胡时,需根据具体疾病和个体情况,合理确定用量和用法。

一般来说,以下是柴胡的常用用量用法:1.柴胡汤:将柴胡15~20克与其他适宜的中药材配伍,煎煮后服用。

适用于治疗热毒病、胸闷胁痛等症状。

2.柴胡合剂:将柴胡与其他合适的药物配伍成合剂,以口服方式服用。

适用于治疗肝胆疾病、胸腹胀满等症状。

3.柴胡饮片:将柴胡饮片泡水后服用。

适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柴胡的用量和用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调整。

同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柴胡的用量和用法也会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除了内服,柴胡还可以用于外用,如研磨成粉末后,用于治疗皮肤疾病。

外用时可根据症状的不同,将柴胡粉末直接涂抹于患处,或者与适量的药膏混合后使用。

柴胡的禁忌和注意事项柴胡的使用还存在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孕妇应禁止使用柴胡,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注意过敏反应:对柴胡过敏的人应禁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3.注意剂量:使用柴胡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剂量使用,切勿过量或使用时间过长。

总之,柴胡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解表等作用和功能主治。

在使用柴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确定用量和用法,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误区。

小柴胡汤用量分析-关于柴胡的用量的一些个人看法

小柴胡汤用量分析-关于柴胡的用量的一些个人看法

小柴胡汤用量分析-关于柴胡的用量的一些个人看法
在学习小柴胡汤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对于这个柴胡的用量,意见不一致,有些人用12克,有些人用24克,我们看看仲景的原文: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面的经方,原文是这样的: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洗)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三枚擘),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按照汉代的计量,半斤应该是八两,而折算成现代的克,约120克,仲景原文是日三服,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三剂的剂量,再折算一下,现在的一剂,柴胡的用量应该是40克。

而《中药学》和其他书籍中,柴胡15克以上,绝对发散了。

而半表半里一般用9克12克,也就是一般10克。

而用在疏肝理气,量用得比较小,5克的样子。

所以,结合【伤寒论】原文,重用柴胡,应该是取它的发散之功,
量至少都在15克以上。

如果用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在小柴胡汤中,柴胡的用量,应该是30克左右。

而黄芩的量,一般用10克。

所以,柴胡的用量,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从20克开始,。

实用经方大柴胡汤2篇

实用经方大柴胡汤2篇

实用经方大柴胡汤2篇《实用经方大柴胡汤》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药方,具有疏肝解郁、舒肝理气的功效。

下面将介绍两篇与大柴胡汤相关的实用经方。

第一篇:《实用经方大柴胡汤(一)》大柴胡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脾气不和等症状。

它的组方非常简单,主要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等药物组成。

这些药物具有疏肝理气、调和脾胃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不适。

大柴胡汤的使用方法也比较简单,一般建议每次服用10-15克,用水煎煮后分两次服用。

煎煮时,可以先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20-30分钟后取出药渣,再将药汁分两次饮用即可。

大柴胡汤主要适用于肝气郁结、脾气不和等症状,如胸胁胀满、胁痛不适、呕吐不安等。

这些症状通常与情绪波动较大、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

通过服用大柴胡汤,可以调理肝气,缓解症状,使身体恢复平衡。

但是,使用大柴胡汤时也需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大柴胡汤,以免对胎儿或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因为大柴胡汤中含有人参,所以一些体质虚弱、气虚血虚的人群要慎用。

最后,服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第二篇:《实用经方大柴胡汤(二)》大柴胡汤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上述的肝气郁结、脾气不和等症状外,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肝胆湿热、脾胃湿热等症状。

肝胆湿热是指肝胆经络湿热蕴结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如口干苦涩、胸闷烦躁等。

脾胃湿热是指脾胃功能失调,湿气滞留引起的胃口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通过服用大柴胡汤得到一定的缓解。

在使用大柴胡汤治疗肝胆湿热、脾胃湿热时,一般建议在药方中添加竹茹、黄连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材,以增强药方的疗效。

临床上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添加或减少一些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内服大柴胡汤,外用大柴胡汤也可以有效缓解一些皮肤病症状。

将大柴胡汤煎煮浓缩后,用于外搽疮患部位、湿疹等皮肤病部位,可以起到祛痰、消肿的作用。

张仲景的大柴胡汤配方

张仲景的大柴胡汤配方

张仲景的大柴胡汤配方大柴胡汤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师张仲景所创制的一种传统药方,具有排毒解热、清热退烦等功效。

该方是在《伤寒杂病论》中被首次记录,并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口苦等症状。

方剂组成1.柴胡 6 克2.黄芩 6 克3.半夏 9 克4.生姜 3 片5.大枣 4 枚6.大黄 6 克7.茯苓 9 克8.知母 6 克9.甘草 3 克方剂制备步骤1.将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大黄、茯苓、知母和甘草这些药材洗净备用。

2.将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放入药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3.开始煮药,煮沸后改为小火煮约30分钟。

4.在煮药的同时,将大黄加入清水中,煮沸后捞出备用。

5.将茯苓、知母、甘草放入药锅中继续煮约20分钟。

6.将煮好的大黄加入药锅中,继续煮约10分钟。

7.将制好的汤液过滤,去除渣滓。

8.待药汤冷却后,装入容器备用。

方剂用法与注意事项1.每次服用量为100毫升,每日3次。

2.服用前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用量。

3.最好在进餐前30分钟空腹服用。

4.患有严重肝脏疾病、妇女怀孕、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该方剂。

5.如服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师。

方剂功效与应用范围大柴胡汤是张仲景经过长期医疗实践总结而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口苦、四肢不舒服等症状。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表、解毒退热的作用,适用于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大柴胡汤通过草药中的柴胡、黄芩等药材,能够清热解毒,消除病毒引起的症状。

同时,茯苓、甘草等药材则具有舒肝、健脾、安神的功效,能够调整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用药效果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该方剂之前,建议咨询医师的意见,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剂量。

结语大柴胡汤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师张仲景的传统药方之一,具有清热解毒、退热止痛的功效。

其配方中包含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大黄、茯苓、知母、甘草等多种草药,通过不同的组合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 当于生 药 1 , 3g 日用量在 4 左 右 , 和现在 的用法很 接 0g 这
近了。从水溶 物提取方法看 , 经二次提取 比一次提取 更能提
代, 到了唐 ・ 孙思邈访 江南诸师 , 只能 口授 背诵 了 , 又过 了四
分 析《 伤寒杂病论》 中此类方 的煮服法 , 为单 次服用量几乎是相 同的 。 认
【 关键词 】 《 伤寒杂病论》 小 柴胡 汤 ; ; 煎煮服 小柴胡汤被视为《 伤寒 杂病论》 中少 阳病 的标准方 , 以其 组方之精妙及其 良好疗 效 同其类 方一起 享 有历代 医家 的美 誉 。历来普遍认 为原方小 柴胡 汤 的剂量过 大 , 经多 方考证 ,
从 文字上讨论 两个 问题 。一 前有 “ ” , 煮 字 内大黄 后“ 更煮” 而不是 “ 煎 ” 显然 更 煮与 再煎 不 是 同义词 。二 语 序 上 , 再 ,
斤( 八两 ) 中剂用 四两 , , 小剂 用二 两十六铢 , 其他药味依 比例
缩减 。以下举 例 分 别 论 述柴 胡 汤 类 方 的 剂 量、 法 、 用 煮 服
从方义来看这个证是从桂枝汤证向小柴胡汤证发展对小柴胡汤证来讲是初发对疾病总体来说就是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小柴胡汤全力速战不能像其本态那样持久战这也是治未病思想的最佳例证必用全量小柴胡汤治疗时间上也不能拖延
维普资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年 6 08 月第 2卷第 l 期 2
法 , 再煎取三 升 ” “ 的意 思是 把 前面 的 药渣 加 水适 量 ( 能 可 9 Om ) O 1煮取药汁 60ml以下文字就 省略 了, 至后人产 生 0 , 以 歧义 , 按上面的解释 , 次共取药 汁 1 0 l每服 2 0m , 两 0m , 8 0 l日 三服 , 共计 三天 。从 小柴胡 汤证严重程度和 所需治疗 过程来 看。 三天的疗程是可以理解的 。这样平均下 来每次 口服柴胡
3 小 剂
柴胡加芒硝汤 右八 味 , 以水 四升 , 取二升 , 滓 , 煮 去 内芒
硝, 更煮微 沸 , 分温再服 。不解 , 更作 。
这里柴胡 的用量相 当于小柴胡 汤的三分之一 , 而它 的 然
120m ( 0 l煮药 时间大 约一小 时 ) 药渣 湿重 约 100 g 煮药 , 6 ,
医家 的经验和喜好 了。找到一个最 高效 比例剂 量之前 , 有必
要再探究一下 张仲景的原意 。从 字面上看 , 张仲景使 用柴胡
汤类方按 1 12 13分 为大 中小 三种 剂量 , :/ :/ 即柴胡大剂用半
加灵活 , 要求服 法 上 日三夜 一 , 一 字一珠 , 准无 误。下面 精
C i J o Du A p , n20 , o 2 N .2 h M d r p lJ 8 V 1 , o1 n g u 0 .

49 ・
柴 胡 汤 的剂 量 及 煮 服 法
贾万国 张艳
【 摘要】 按照汉代衡重制 , 汤中柴胡 用量 多达 10g 不适 用于 临床。文章按大 中小剂柴胡 汤 柴胡 2 ,
方式 。 1 大 剂
“ 煮取三升去滓” 按现代人思维 习惯依次 为煮、 去滓 、 三升。 取 古人把 “ 去滓” 后置 了。如果按照例 2这样语序 , 张仲景若想
把小柴胡汤浓缩 就应把 “ 滓再煎 取 三升 ” 去 写成 “ 更煮 取 三 升去滓” 。语言是有时代 背景 的 , 表达 习惯也 承载着 一定 其
通 过以上论述 , 柴胡 汤的使 用原则 作一个 总 结 : 对 含柴
胡 汤方 每服 只有一 个剂 量 , 没有大 中小 剂量 之分 ; 小柴 胡汤 经二次提取 , 日三 次 , 程三 天 ; 兼证 时要随证 加减 , 疗 有 柴胡 可不经二次提取 , 单次用量稍稍增加 , 一般 以 日三次 为准 , 中 病便止 , 灵活变化 。 下面两个问题就以上论述作些补充说 明。 《 伤寒杂病论》 成书后未经广泛传播就几经战乱 , 改朝 换
这也是“ 治未病 ” 思想 的最佳例证 , 必用全量小柴胡汤 , 治疗时 间上也不能拖延。值得 注意是本方中桂枝汤确实是半量吃一 天, 而半量桂枝汤能解决桂枝汤证终末期 的问题就可以了。 相 比之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更 加复杂 , 处理方 法上更
10g 2 。相信 没有几个 人 敢单剂 用 到这 个量 , 道 张仲景 错 难 了?究竟用 多少 , 其他 药物 配 比又怎么 办 , 这样就 只能凭 各
服法却 只有两次 , 每服 柴胡 的剂量 更接 近上 面的 中剂 , 而且
这两服并不太拘泥于 间隔时长 。这 更像试探性 的治疗 , 中病 便止 。
过程 中蒸发 的水分 约 60m 。紧接着 ,煎 ” 应作 名 词解 0 l “ 字 释, 指煮药 的全过程 , 不是动词 , 而前面 的煮字才 是真正 的动 词 ; 再” “ 字是序数词 , 意思 为第二 , 现代汉语 中也有这样 的用
汉代 的一两约合现 在的 1 . 5g 按此 计算 , 中柴胡 半斤 就是 方

天的用量 , 每服药 汁按柴胡 生药计算 比小柴胡 汤也高不 了
多少了。从方义来看 , 这个证是从 桂枝汤证 向小柴胡 汤证发
展, 对小柴胡汤 证来讲 是初 发 , 疾病 总体来 说就 是发 展趋 对 势, 这就要求小 柴胡 汤全力 速战 , 能像其本 态那样持 久战 , 不
量的信息。
例 1 小 柴胡 汤 右七 味 , 以水 一斗 二升 , 煮取 六升 , 去 滓, 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 H/ 。 3 t d 例 2 柴胡桂枝干姜 汤 右 七味 , 以水 一斗 二升 , 煮取 六 升, 去滓 , 再煎取三 升 , 温服一 升 , 日三服 。初 服微 烦 , 复服 , 汗 出便愈 。 例 3 大柴 胡 汤 右七 味 , 以水一 斗二 升 , 取六 升 , 煮 去 滓, 再煎 ( 取三升) 温服一升 , J d , 3 报/ 。 小柴胡汤药料大约重 4 0g 加水 约 24 0ml煮 取药汁 2 , 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