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15苗岭的早晨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苗族的音乐风格,感受《苗岭的早晨》的美妙旋律。

2.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合唱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歌词及旋律。

2. 苗族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苗岭的早晨》。

2. 了解苗族的音乐特点。

四、教学难点:1. 音准、节奏的掌握。

2. 合唱部分的协调。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乐器(如吉他、电子琴等)。

3. 合唱用具(如乐谱、耳机等)。

4. 苗族文化相关资料。

教案内容:一、导入:1. 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苗族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特色,如旋律、节奏等。

二、新歌教学:1. 教师讲解歌曲《苗岭的早晨》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苗族的文化特点。

2.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音准、节奏。

3. 分组练习,加强合唱部分的协调。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跟随伴奏练习歌曲,教师及时指导。

2. 针对难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四、课堂展示:1. 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评委进行评价。

2.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拓展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苗族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学习。

2. 邀请苗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苗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3. 组织苗族音乐实践活动,如苗族歌曲演唱比赛、苗族舞蹈表演等。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苗岭的早晨》。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下周课堂检查,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苗岭的早晨》音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歌曲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唱《苗岭的早晨》,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节奏。

3. 苗族音乐文化介绍:教师讲解苗族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苗族音乐文化。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教案: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9课《苗岭的早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感受苗族的音乐风格,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节拍、旋律等。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苗岭的早晨》的背景和意义,感受苗族的音乐风格。

2. 学生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苗族的音乐风格,并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录音机、音响、乐谱。

学具:乐谱、铅笔、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苗族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对苗族音乐产生兴趣。

二、基本知识点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节拍,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节奏。

三、集体练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唱出歌曲。

四、分组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声部进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课堂展示(5分钟)1. 每组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5分钟)1. 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苗岭的早晨》,并请家长签字。

2. 请学生分析《苗岭的早晨》的节奏和旋律,写在笔记本上,下次上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

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

人教版苗岭的早晨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苗岭的早晨》,教学内容包括:欣赏《苗岭的早晨》歌曲,学唱歌曲,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元素,了解苗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苗族音乐文化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旋律跳进、变换节奏。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调式及苗族音乐文化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PPT。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苗族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歌曲《苗岭的早晨》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音乐元素。

a. 欣赏歌曲,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b. 分析歌曲的调式,讲解苗族音乐特色。

3. 歌曲学唱:a.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歌曲。

b. 分组学唱,互相纠正,提高歌唱水平。

c. 集体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演唱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苗岭的早晨》2. 内容:a. 旋律特点:流畅、跳进b. 节奏特点:变换节奏c. 调式:大调d. 苗族音乐文化特点:欢快、热烈、舞蹈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苗岭的早晨》,并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a. 了解苗族的其他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b. 探究苗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板书设计的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深度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苗岭的早晨》作为教学内容,应突出其音乐特色和文化价值。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了解苗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3、通过表演,进一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苗岭的早晨》,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根据音乐情绪分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图片(小提琴),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听辩音色。

2、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性?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师:它们的音色很相似。

3、教师简要介绍:1975年,小提琴演奏家陈钢根据他的创作编成了小提琴独奏曲。

他发挥了小提琴音色的特点,使得这首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音乐大放异彩。

二、简要介绍苗族风土人情教师介绍苗族的居住环境(文本)及、服饰(文本)、乐器(图片)并出示相关图片。

三、初步欣赏1、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小提琴演奏的表现苗族人民生活的乐曲《苗岭的早晨》。

2、师:你们听到音乐中出现过几种情绪?生:有两种,欢快的和抒情的。

3、师:根据音乐的情绪我们可以给音乐分段,下面我们再来听,听到欢快的情绪时,你用一种颜色或图形表示,听到抒情的情绪时,你用另一种颜色和图形表示。

(学生自带画笔老师发纸。

)完整播放《苗岭的早晨》。

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

学生听后展示结果,并为音乐区分三段。

(用色彩区分乐段,这种方式很受学生喜欢,适用于低年级,符合他们年龄特点。

)四、分段欣赏1、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一乐段。

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表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师:音乐的开始,旋律优美、节奏自由是音乐的引子,其中,最具有苗族音调特征的是降3,请同学们看谱例听老师哼唱一下旋律。

学生随琴哼唱曲调,感受苗族音调。

师:这样的音乐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晨景中。

师:接着音乐有什么变化?生:好像还有小鸟叫。

师:音乐表现了什么?生:竹楼、山寨,山林晨曦中的百鸟在尽情地欢唱。

教师播放《苗岭的早晨》第二乐段。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四年级下册音乐《苗岭的早晨》教案
3.例题讲解(10分钟)
(1)分析歌曲《苗岭的早晨》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
(2)讲解如何正确演唱这些部分,并示范。
4.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展示与评价(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同学评价,教师总结。
六、板书设计
1.标题:《苗岭的早晨》
2.内容:
3.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以下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相互纠正、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2)合唱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学会倾听、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人、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促进团队的进步。
2.学会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歌曲《苗岭的早晨》的学唱,苗族音乐特点的掌握。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处理,以及苗族音乐特色的体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吐字清晰,以便学生能够听懂并跟上教学节奏。
2.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情感投入,以饱满的热情和感染力引导学生融入苗族音乐的氛围。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
2.注意控制课堂节奏,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情况。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苗岭的早晨》教案 (2)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苗岭的早晨》教案 (2)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苗岭的早晨》教案 (2)一. 教材分析《苗岭的早晨》是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它以苗族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苗岭大地的美丽景色和苗族人民的欢乐生活。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苗族的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和唱简单的歌曲。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苗族文化和音乐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苗族文化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苗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较复杂,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

2.歌词中涉及苗族文化,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模仿对象。

2.讲解法:教师讲解苗族文化和歌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

3.练习法:学生跟唱、分组练习,提高演唱能力。

4.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进课堂氛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案和课件。

2.准备钢琴或其他乐器,用于伴奏。

3.准备苗族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苗族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苗族音乐的特色。

然后简要介绍苗族文化和《苗岭的早晨》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苗岭的早晨》的五线谱,为学生讲解旋律和节奏。

让学生跟唱旋律,熟悉歌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演唱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苗族音乐的特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苗族音乐的重要性和特色。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苗岭的早晨》,下节课进行展示。

2024年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苗岭的歌声》,重点学习歌曲《苗岭的早晨》。

该歌曲是一首具有苗族音乐特色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苗岭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苗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能准确、流畅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苗族音乐特色的认识和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合唱形式表现歌曲,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学习。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苗族音乐特色,如滑音、颤音等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苗族风土人情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苗族音乐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示范演唱《苗岭的早晨》,学生认真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滑音、颤音等技巧。

(3)分小组合作练习,相互纠正,共同提高。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 合唱练习:将全班分成两个声部,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苗岭的早晨》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歌词:展示歌曲歌词4. 苗族音乐特色:滑音、颤音等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歌曲《苗岭的早晨》,并分享所学到的苗族音乐特色。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拓宽音乐视野。

如:组织学生观看苗族音乐表演视频,开展“我是小音乐家”创作活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苗族音乐特色,如滑音、颤音等演唱技巧。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苗岭的早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2)分析歌曲中的节奏,指导学生拍手练习。
4.随堂练习(10分钟)
(1)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分组演唱,评价并给予鼓励。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节奏。
(2)介绍苗族音乐的其他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1.歌曲名称:《苗岭的早晨》
利用课件展示苗岭的美景,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苗族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兴趣。
2.歌曲学习(10分钟)
(1)教师范唱《苗岭的早晨》,学生跟唱,熟悉歌曲旋律。
(2)分析歌曲节奏、旋律,讲解歌曲中的难点。
(3)分组练习歌曲,教师指导并纠正演唱技巧。
3.例题讲解(10分钟)
(1)讲解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方法,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
3.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时间分配
1.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
2.注意在课堂中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教学进度与学生学习情况相适应。
三、课堂提问
1.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及时给予回答和反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例题讲解
(1)节奏练习
针对节奏练习,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
方法1:拍手练习。让学生跟着歌曲拍手,感受节奏。
方法2: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节奏接龙游戏,提高节奏感。
三、作业设计
(1)练习演唱《苗岭的早晨》
针对此作业,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方面1:学生演唱时的呼吸、发声方法。
方面2:学生演唱时的节奏、音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集体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第15课时
课题
欣赏《苗岭的早晨》
备课教师
杨标
授课教师
杨标




知识

技能
通过听赏《苗岭的早晨》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过程

方法
培养学生区分乐曲段落的能力和音乐的记忆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聆听《苗岭的早晨》这首口笛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意识和想象力。欣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教学难点
区分乐段。
教学方法
示范、合作、体验
教具准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子琴等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修订与完善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教学
1、导入:播放《爱我中华》
我们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它的民族特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有关苗族的音乐。
2、揭开课题《苗岭的早晨》
B、加入模仿鸟声的笛子、用报纸模仿自然声源、并加上打击乐器创作出另一个苗族音乐。
8、介绍苗族的风土人情、服饰。
3、小结回顾:
乐曲带来的美丽晨景。想想我们聆听了精彩的民族音乐,我们的民族团结友好,手拉手一心向着党,向着美好的明天前进!
教学反思
3、初听乐曲《苗岭的早晨》感受乐曲带来的意境。
4、出示口笛乐器,简单介绍口笛的构造音色和表现力。
5、请一名学生用口笛试吹。试吹后提问:它能模仿出什么声音?
6、复听乐曲,乐曲可分为几个乐段?(三个乐段)
聆听乐曲感受速度的变化。请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势随着音乐速度的变化进行。
7、分段欣赏
A、请学生聆听音乐,用不同色彩表现这三段乐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