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手术配合

合集下载

桡神经深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桡神经深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局 解 手 术 学 杂 志 21 年 第 2 0 1 0卷
第1 期
』 垒 !Q 垦 墨 里
! : Q
. : : 兰 !

3・


著 ・
桡 神 经 深 支 的应 用 解 剖 学 研 究
李世 芳 , 晓亮 , 张 向字燕 , 刘丽芳 ( 南华大学医学院临床解剖学教研室 , 衡阳 410) 湖南 201
Ap i d a t my o e p br nc fr d a e v pl na o f d e a h o a i ln r e e
桡神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支
L h—a g Z IS i n , HANG Xiol n , ANG Yu y n, I L—a g ( e a m n o l i l p ld A a m , ah aU iesy f a — a g XI i —a L U ifn D pr et fCi c p e nt y N nu nvri , t naA i o t H nyn ua 20 1C i ) ega gH nn4 10 ,hn a
ha L )tehr ot ia c o epi hnnr x ig u ia r uc e i fa rl odl o u eu n ie — ed( 4 , o zn ds nef m t o t e ev ein pnt sl t t n o t a cn y f m rs dLs ru h i a l t r h nw e t s om eoh le le e h a t t b r e( 5 , eds nef m te on w e e eein pn t uce ot nrr g f la( 6 , eds ne r eit sc e l L ) t iac o i hnnr xt gs ia r sl t h i e ne n L ) t ia c o t e e— c h t r hp t v i u om e n f i ou h t fm h n r tnp i e ennreadotor du ekcne n d s ed( 7 n eag e enl eo t uia r n yadei i o t t e e n ubadr is c e t l et r i a L )adt n l bt e n fh spnt t n x o nbw v a n ri o a u h h e w i e oer t

手术讲解模板: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

手术讲解模板: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

手术资料: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
手术步骤:
4.于前臂屈面中部桡侧做长约5cm的纵行 皮肤切口,显露游离桡侧腕屈肌腱,将其 远段由此切口抽出。注意勿损伤供应该肌 的神经血管。
手术资料: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
手术步骤:
5.在前臂背侧正中,于腕背侧韧带近 侧做一长6~8cm S形皮肤切口,显露指总伸肌腱,示、小 指固有伸肌腱,拇长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 由此切口分别做通向前臂屈面中部桡侧和 尺侧切口之皮下隧道,将桡侧腕屈肌腱 经桡侧皮下隧道,尺侧腕屈肌腱经尺侧皮 下隧道分别拉至腕背侧切口(图3.22.4
手术资料: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
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是腕关节僵硬,尤其是老年妇 女有骨质疏松者(严重骨质疏松不宜手术 治疗),因此外固定时间不宜太长,及时 指导病人做积极的功能锻炼。
手术资料: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
术后护理:
1、术后搬运应注意扶持患肢,注意保持 规定体位,如脊柱手术需保持身体轴线平 直不扭曲。防止因搬运不当而致手术失败, 并根据麻醉种类、病情及医嘱给予适当卧 位。
手术资料: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
手术步骤:
.4.2-5)。 6.缝合前臂屈侧的全部切口。
手术资料: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
手术步骤:
7.在前臂背面中上1/3桡侧做一纵行皮肤 切口,显露和游离旋前圆肌的远端,紧贴 其桡骨止点连同骨膜一起切下。在同一切 口显露桡侧腕长、短伸肌腱。保持腕关节 于背伸功能位,将旋前圆肌远端与桡侧腕 长、短伸肌腱,在维持适当张力下做编织 缝合。缝合此切口。
手术资料: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
注意事项: 应注意将神经植入健康的肌肉中,避开瘢 痕。若肌肉有损伤瘢痕,应将神经埋入瘢 痕远端的肌肉内。
手术资料:桡神经损伤功能重建术

桡神经深支损伤延误治疗的临床分析

桡神经深支损伤延误治疗的临床分析

【 要 】 目的 提 高对桡 神 经深 支损 伤 的认识 和 诊 治水平 。方法 对 桡神 经深 支损 伤 延误 治疗 的 2 例 患者 显微镜 下 重新 吻合 ,进 行 回顾性 分 摘 8
析 。结 果 2 6例确 诊后 及 时手 术显微 吻合 ,神 经功 能 均得 到很 好 恢复 ,2 因延 误 时 间过 长术后 效果 欠佳 。结 论 提 高对桡 神 经深 支损 伤 的 例
面 ,稍呈 弧形向后下方 ,沿桡侧 腕短伸肌 与指总伸 肌之 间向下切开 , 长8 1c  ̄ 0m。②于桡 侧腕短伸肌 与指总伸肌 间隙切开深 筋膜 ,沿肌 间隙 分离 ,将桡 侧腕 长。短 伸肌牵 向桡侧 ,显露旋后肌 ,在旋 后肌远侧 找 出桡神经深支 。 ③如瘢 痕多 ,桡 神经深 支不易在旋 后肌远侧 缘找到 , 可于肱桡肌 与桡侧腕 长短伸肌 之间切开 深筋膜 ,沿肌间 隙分离 ,显露 深面的旋后肌 ( 维斜 向下外 ),在该 肌上缘寻 找桡神 经。 ④沿桡 肌纤 神 经深支 向远 侧分离 ,找出该神 经穿 出旋 后肌远侧 缘处 ,注意勿损伤
细胞 降解 神 经断端 剩 下的 轴浆 与磷 脂鞘 ,使 再生 的轴 突 获得 空间 。 再 生 由神 经的近 断端开始 ,此 处waei 变 性仅发 生在很短 的一段距 lr n la
离。在 此处 ,轴 突形成枝 芽 ,指 向远 端。如这 共枝芽未 到达远端 的雪
桡神 经损伤为 临床骨科 常见损 伤 ,一般 患者临床 症状较 为典型 ,
中国医药指 南 21 年 1 第 8 第 3 期 00 0月 卷 0
G i f h a d i , c br 00V 1 , . ud o C i Mein O t e2 1,o. No 0 e n ce o 8 3

桡侧腕屈肌与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的对比观察

桡侧腕屈肌与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的对比观察

步治疗 , 未予处理 ; 1 差 例为患者术后 1 月 自行 个
拧 毛 巾用力 过度 引起 肌腱 断裂 导致 手术 失 败 , 以再 予 次手 术 , 后恢 复 良好 。疗 效结 果 采用 ManWhte 术 n i y n 检验 , 两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2)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 义 表 ,
偏 畸形 。手部 及 腕 部 各 关 节 被 动 活 动 良好 。桡 侧 腕
明, 桡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 比尺侧腕屈肌移位
重建伸 指 功能更 有优 势 。
1 临 床 资 料
本组 4 2例 , 2 , 1 。年龄 1 ,2岁 , 男 5例 女 7例 8一 6 中 位数 3 。发病 时间 6个 月 至 4年 , 4岁 中位 数 18年 。 . 左侧 1 , 6例 右侧 2 。机器 伤 2 , 6例 0例 车祸伤 1 , 6例 均 经早期神经 探查 发 现桡 神经 深 支损 伤 , 中桡 神 经深 其
中医正 骨 2 1 02年 2月第 2 4卷 第 2期
( 19 ・ 9・ 总 2)4
桡 侧 腕 屈肌 与尺 侧 腕 屈 肌 移位 重建 术 治疗 桡 神 经 深 支 损伤 的对 比观 察
王 西 迅
( 中国人 民武装 警察部 队浙江省 总队 医院 , 浙江 嘉兴 34 0 ) 10 0
桡侧 腕 屈肌
尺侧 腕屈 肌
肌腱 移位
伸指
功 能重 建
对 比研 究
桡神经深支损伤通常出现伸指伸拇功能障碍 , 若
桡 神 经深 支毁 损无 法 修 复 或桡 神 经深 支 损 伤 经 早 期
支入肌肉处毁损无法 修 复者 2 8例 , 经游 离桡 浅神 经移 植修 复后 2年 后 伸指 功 能仍 未恢 复 者 8例 , 神经 深 桡

不容忽视的桡神经深支损伤

不容忽视的桡神经深支损伤

不容忽视的桡神经深支损伤在前臂损伤中,往往伴有桡神经损伤,多因外伤引起的疼痛、出血等因素。

加之无明显感觉障碍及医生原因出现漏诊,而使病人造成二次手术或手术后恢复不佳,遗憾终身。

我们回顾2000年至2010年在我院就医中627例中,有59例漏诊。

均手术证实,分析原因。

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50例,女性9例,年龄16至55岁。

平均年龄为29岁,伤因刀伤为38例,玻璃伤为7例,前臂骨折为4例,肘关节脱位9例,前臂绞压伤1例,伤后发现时间为7至149天。

平均发现日期为39天。

2 讨论2.1桡神经深支的解剖学特点,桡神经在肱骨外上髁的前外侧发出桡神经深支和浅支,深支发出后,绕过桡骨颈的外侧部,横过旋后肌深、浅层之间达前臂背侧面,深支进入旋后肌之前及通过旋后肌时分出许多肌支,支配前臂背侧深、浅肌群[1]。

桡神经深支在肘关节以下损伤,伸腕功能基本正常,伸指会有不同程度受限。

2.2忽视原因在急诊处理中,往往临床医生只注意前臂伤口内肌肉损伤情况,其次临床医生对桡神经解剖不熟悉,因为没有明显皮肤感觉障碍而忽略损伤的判断和处理[2]。

2.3避免漏诊是要术前排除干扰,详细检查伸腕、伸拇、伸指功能,对急诊患者术中必须探测桡神经的完整性。

对所有前臂损伤病人术后进行详细查体。

2.4对出现桡神经深支损伤明确后,应及早修复,林其仁等[3]报告急诊及伤后3个月内修复者优良率为96.5%,6个月修复者优良率为50.5%,因此,我们认为在工作中要防止前臂骨间背神经及其肌支的漏诊,到对前臂背侧伸肌群肌肉位置和桡神经支配前臂伸腕肌肌支神经起点及其走向的解剖非常熟悉[4]。

2.5手术方法手术必须在放大10倍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其目的可达到解剖精细、对接准确、组织创伤小和疗效高的要求,采用9-0无损伤缝合线无张力下进行缝合,如为挫伤,则根据神经损伤Sunderland分度法,对Ⅳ—Ⅴ度神经损伤进行重新修复[5]。

现有修复方法为外膜缝合法、外膜加部分束膜缝合法、束膜缝合法和外膜加束膜缝合法等。

桡神经深支损伤的外科修复

桡神经深支损伤的外科修复
做神经修 复 , 无神 经修复条件 时 , 快做手功 能重建术 。 尽
关 键词 桡神 经 功能重 建 神 经 损 伤
神经深支损伤 占周围神经损伤的 9 %。主要影响 到 患 者 伸拇 和 伸 指 功 能 。 由 于早 期 容 易 出现 漏 诊 漏 治。 影响神经功能修复 。 应该 引起我们临床工作 者的 重视 。20 年 1 01 2月至 20 年 1 06 2月期 间 , 们收治 我 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 1 例 。采用外科修复获得较好 9 疗效 , 现总结如下。
1 资 料 与方 法
2 结果
1 一般资料 1 例手外伤患者 。其中男 1 例 , . 1 9 2 女 7 , 例 年龄 1 ~5 岁。损伤原 因 : 6 5 刀伤 1 例 , 1 玻璃割 伤3 , 例 重物砸伤 3 , 例 手术误切致伤 1 , 例 异物取 出 时损伤 1 例。桡神经深支损伤类型 : 完全断裂 1 例 , 4 不全 断裂 1 。 例 挫伤 4例 。手术 方式 : 行神 经修复 9 例 , 中一期修复 5 , 其 例 二期修复 4 , 例 手功能重建术 7例 。 1 神经修 复方法 由于 刀伤及玻璃 割伤前臂 。 . 2 在 损伤前臂伸肌群 同时有深支的断裂 。 一期神经修复利 用外伤伤 口并向远近端适当延长 ; 二期修复在前臂 中 上段 ,桡侧腕短伸肌与指总伸 肌间隙体表作 s 切 形 口. 切断桡 神经深支表面 Fo s 弓 , r e 在肘部肱桡 肌和 h 桡侧腕长伸肌间隙体表找到桡神经深支的近端 。 如远 端 的肌支可找到并辨认 出. 有吻合的条件 . 则做神经 断端修整后直接吻合。如果神经无法吻合 , 则做 手功 能 重建 术 。 1 手 功 能 重 建 术 方 法 作 腕 背侧 L形 切 口 。分 离 . 3 出拇长伸肌腱 。 向近端 游离 并切断其腱移行部 , 从皮 下隧道引到桡骨茎突的掌侧 。掌长 肌在掌横纹处切 断后 , 拇 长 伸 肌腱 端 端 缝 合 在 腕 背 伸 3 。 。掌 指 与 0位 关节伸直 , 指伸直外展拉 紧肌腱 牢固缝合 . 拇 关闭切 口。尺侧腕屈肌于止点切断 , 向近端分离至肌腹 , 并 将其从 尺侧 皮下隧道移位至腕背侧切 口。与伸指 总 肌行端侧鱼 嘴状缝合 , 注意调整肌腱 的张力 。 术后用 支具 固定 腕背伸 3 。 , 0 位 掌指关 节伸直 0 位 。术后 4 。 周 去 除 支具 。

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治疗

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治疗

中华创伤杂志科技期刊ZHONGHUA CHUANGSHANG ZAZHI1998年 第2期 No.2 April 1998吴梅英 【摘要】 目的 探讨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

方法 58例桡神经损伤患者,33例采用显微外科吻合和移植,19例神经松解,2例神经残端植入,4例肌腱转位。

结果 神经吻合和移植优良率93.9%,神经松解优良率89.5%,4例肌腱转位疗效均满意,2例神经残端植入者疗效均差。

结论 对已明确的桡神经深支应尽早手术探查修复;对于鱼尾平面的桡神经深支损伤宜采用肌腱转位。

【关键词】 桡神经深支 吻合 移植 损伤T herapy for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WU Mei-ying. Dept. of Orthopaedics, Southwestern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Abstract】 Aim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their effects on posterior interosseousnerve injury. Methods We analysed retrospectively the clinical data of 58 patients with posterior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year of 1984 and 1994. Among them, there were 33cases done with microsurgical anastomosis or transplantation, 19 with neurolysis, 2 with nerve endembedment and 4 with tendon transposition. 姟迹祝裕怠保龋凇絉esults The following-up showed that93.9% of the patients were excellent and good in anastomosis or transplantation group, and 89.5% inneurolysis group. Four cases with tendon transposition were satisfactory, but 2 cases with nerve endsembedment were poor. Conclusions If the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is surely diagnosed, therepair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tendon transposi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withregard to the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at the level of “fish-tail”. 【Key words】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Anastomosis Transplant Injury 桡神经深支损伤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伤后往往没有典型的垂腕畸形,易被忽略而漏诊。

桡神经损伤修复技术操作规范

桡神经损伤修复技术操作规范

楼神经损伤修复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挠神经闭合性损伤宜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合并骨折、脱位应先行骨折复位,若伴挠神经麻痹可先观察1~3个月,多数病人可以恢复。

由于睡眠或手术时肢体位置不当、压迫所致的挠神经麻痹,一般预后良好。

若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考虑手术探查。

2.挠神经开放性损伤宜及早手术。

彻底清创后,仔细探查挠神经,挠神经断裂伤应一期修复,若污染重可考虑延期修复或二期修复。

神经缺损可视具体情况做一期神经移位或二期修复。

【禁忌证】观察时间不足者。

【术前准备】1.切口周围皮肤备皮2.神经电生理检查。

【操作方法及程序】1.全身麻醉(腋部挠神经损伤)或臂丛阻滞麻醉。

取仰卧位,肘以下损伤,患肢外展90%2.切口显蒋。

(1)槎神经起始部损伤,切口同腋神经起始部探查术,术中应探查后束发出腋神经后的挠神经起始部及以下至挠神经沟起始部。

(2)挠神经上臂段损伤:从三角肌止点至肱骨外上牌前内侧2cm连线做切口进行探查,尤其应注意在挠神经沟内走行的形态,及挠神经深支起始部是否损伤。

(3)挠神经肘窝段和前臂中上1/3段:在肘前及前臂近挠侧做一“S”形切口,上端应从肱挠肌和肱肌间隙进入,在旋后肌弓处应仔细解剖探查挠神经深浅支,观察挠神经深支的受损情况,应探查旋后肌支的全程,直至其穿骨间膜处。

(4)挠神经深支骨间背神经段:在前臂背侧中下段做一“S”形切口,仔细分离指伸肌深浅层,可先骨间背神经与骨间背动静脉一起走行。

【注意事项】应仔细探查挠神经在挠神经沟的全程情况以及挠神经深支在旋后肌管内的情况。

【手术后并发症】1.伤口感染。

2.切口裂开。

3.修复失败,可考虑行功能重建术、背阔肌伸肘功能重建术、伸腕功能重建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章编号 】 1 0 0 1 —8 1 4 X( 2 0 1 3 ) 0 1 —0 O 5 3 —0 2
颈 的动作 控 制 肩 和 上 臂 , 利 用 推 桌 椅 的动 作 训 练 肘关 节 的屈 伸 , 用 手 指 夹 黄 豆 等 训 练 上 肢 远 端 的 功 能 。利 用缓 慢 患 肢牵 伸 , 挤 压 等 手 法 降 低 患 肢 的肌张力 , 促 进随 意运 动的 出现并 产生 分离运 动 。 2 . 3 . 6正常人 很 容 易 完成 的 日常 生 活最 基 本 的动 作, 脑梗 塞患 者可 能要 十倍 百 倍 的努 力 才 能完 成 , 对 于每个 日常活动有 困难 的患 者 需要 进 行 指 导和 训练, 如 穿衣 应 先 穿 患 侧 , 再穿健侧; 脱 衣 时要 先 脱健 侧再 脱 患 侧 , 动 作 从 简 到繁 , 从 易到难 , 对 于 不 能独立 完 成 的 动作 , 可 以用 各 种 辅 助 工 具 。脑 梗 塞患者 进 行 肢 体 功 能 康 复 护 理 时 , 采 取 被 动 运 动 与主动 运 动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 随着 肌 力 的不 断 增 强, 逐渐 减少 被 动 运 动 , 向完全主动运动过渡 , 训 练 的次数 和 时间可 根 据 患者 的身 体 状况 而 定 。活 动 度应从 小 到大 , 以不 引起 患 者 疼痛 为 原则 , 根 据 患 者病情 及瘫 痪肢体 功 能 状况 选 择训 练 项 目及 活 动量 , 并 逐渐 增加 , 每E l 以护 士 一患者 “ 一 对一 ” 的 方 式进行 护理 指导 , 每次 1 小时, 每 日一 次 。 3 结 果 早期 康 复护理 在促 进 患者 运 动 功能 恢 复 及提 高 日常 生活 能力方 面显 著 优 于单 纯 药物 治 疗及 恢 复 期恢 复疗 法 , 而 且 早 期 康 复 可 能 大 大 的减 少 肌 肉萎缩 、 肩关 节 半 脱 化 、 关节萎缩畸形、 足 下 垂 或 内翻等脑 血 管 病 的 继 发 障 碍 , 为 恢 复 期 康 复创 造 良好条 件 ,我们 对本 组 3 5例患者 进行 了跟踪 随访 3个月 后 , 其中1 0例 基 本痊 愈 , 占总 数 的 2 8 . 5 %; 1 6例 显 效 , 占4 5 . 7 %; 6例 有 效 , 占1 7 %; 3例 无 效, 占8 . 5 % 。结 果发 现病人 早期 进行 有计 划 地康 复 训练 ( 1 个 月 内开始训 练 ) 的效 果远 远 比进 行康 复 训练较 晚 的 ( 超 过 6个 月 以上 的 ) 病 人其 肢 体功 能 恢复情 况 要好 些 , 相应地 A D L的改 善 幅 度 相对
第 1期
工 企 医 刊
・5 3 在 床 上 翻 身 , 保 持 良好 的功 能 位 , 防止 患肢 的挛 缩 和关 节 脱 位 变形 。仰 卧 位 时 , 可 用棉 圈垫 支持 患侧 的头 、 肩、 臂、 髋等 , 使 患 者 肩 部 处 于外旋 、 外展 位 、 患髋 处 于 略 内收 , 内旋 位 ; 侧 卧 位时, 应 注意 患 髋 , 患肩不能压陷在身体下面 , 患 侧上 肢 应 伸 向 前 , 患髋 伸 直, 脚 背 翘 起 与 床 面 垂 直, 以 防止足下 垂 、 足 内翻 . 每 2小 时 翻身 一次 , 防 止褥 疮 和其他 并发 症 。 2 . 3 . 2病 情平 稳 后 , 开 始 被 动 活 动 病人 患肢 , 给 予 患肢 以感 觉 刺 激 , 可用按 、 拿、 搓 等 手 法刺 激关 节 运动 , 或 用 针 灸 刺 激 肌 肉 的兴 奋 性 。肢 体 活 动 功 能 分级 Ⅱ级 以上 的 , 可 练 习床 上 翻 身 , 用健 侧 腿 插 入 患侧腿 下 方 , 双手交叉 , 患侧拇指在上 , 向上 伸 展 上肢 , 左右摇 摆 , 利用 惯 性 将 身体 翻 向健 侧 同 时 用健 腿 带动患 腿 , 翻 向健 侧 , 同 时要 作 关节 的 的被 动 活动 , 如 肩外 展 、 外旋 、 前臂旋后、 腕背伸 、 伸髋 、 屈膝、 足 背伸 等 , 防止关 节 挛 缩 和变 形 。肢 体 活 动 功 能分级 Ⅲ级 以 上进 行 A D L训 练 , 鼓 励 患 者 用 健 手 带动 患手完 成 日常生 活 活动 , 如 洗脸 、 进食 等 。 2 . 3 . 3根 据病 情 恢 复 情 况 , 进行坐位训练, 患 者 用 健腿 把 患腿抬 到床 边 , 再 用健 侧 肘 支 撑上 身 坐起 , 康 复者 一手 扶 持 患 者 腰 部 , 一 手 放 于 患 者胸 部 协 助 保持 驱干 稳 定 并 把 身 体 重 心 移 向各 个 方 向 , 反 复训 练 , 当将 患者 推前 推 后都 不 倾倒 时 , 即达 到 他 动 态平 衡 。 当患 者 下 肢 有 一 定 负 重 能 力 时 , 开 始 练 习从 坐位 站起 , 康复 者 站在 患 者 患侧 , 膝 部 屈 曲 抵住 患 者膝关 节 , 让患 者 用健 侧 手抓 住 床 边 , 头 和 身 体前倾 , 重 心前 移到 双 足然 后 臀 部 抬起 , 髋 膝 伸 展 站立 , 达到平 衡 后训 练 患者 利 用 膝 关节 的屈伸 , 骨 盆和 躯干 各 个 方 向移 动 , 调整重心上下 、 前后 、 左 右 的控 制 。护 士 站 在 患 者 的患 侧 保 证 其 安 全 , 为 下一 步 的行 走训 练做 准备 。 2 . 3 . 4行走 训 练 时一 方 面 要加 强 患 侧 单 腿 负 重 练 习, 另 一方 面 要 加 强 患 侧 的协 调 性 运 动 。可 采 用 患侧 负 重 , 健腿前后迈 步, 或健腿负重 , 由护 士 握 住 患腿 向前 的迈 步训 练 , 上下 楼 时 遵 循健 侧 先 上 , 患 侧先 下 的原 则 , 行走 时要 缓 慢 , 量力而行 , 反 复 训练 , 渐 渐减 少 帮助 。 2 . 3 . 5上肢 和 手 的功 能 恢 复对 患者 日后 的 自理 和 重 新工 作非 常重 要 , 训 练 尽量 采 用 主 动运 动 进行 , 可 利用 双手交 叉握 住 或患 手 进 行摸 脸 、 额、 头 顶 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