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电化学基础热点专题突破6新型化学电源的原理分析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1届全国新高考化学冲刺备考:化学电源

生成的离子与电解质是否 反应(以何种形式存在)
课堂练习
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 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 总反应为: Zn +Ag2O+H2O =2Ag+Zn(OH)2
负极反应 Zn - 2e- + 2OH- = Z。n(OH)2
正极反应:Ag2O + H2O + 。2e- =2 Ag+ 2OH-
2、二次电池 铅蓄电池
负极:Pb 正极: PbO2 电解质:H2SO4溶液
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负极:Pb-2e- +SO42- = PbSO4 正极:PbO2+2e- +4H+ +SO42- =PbSO4+2H2O
充电:正接正 负接负,电解池,正阳、 负阴
负极: CH4 + 2H2O - 8e- = CO2。+ 8H+
达标检测
有人设计用铂丝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 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
则正极:2O2 + 4H2O + 8e- = .8OH负极:CH4+ 10OH- - 8e- = CO。32- + 7H2O
燃料电池 燃料和氧化剂连续地由外部供给,电极上不断反应,
生成物不断地被排除,电池连续不断提供电能
废弃电池的处理: 含重金属和酸碱有害物质,不能随意丢弃
当成资源加以回收利用,既减少环境污染,又节约资源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新型化学电源的分类突破课件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2HCOOH
+
+
2OH
-
===2HCO
-
3
+
2H2O D.右侧每消耗 11.2 L O2(标准状况),左侧有 1 mol K+通过半透膜移
向右侧
D
2.由相同金属电极及其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组成的电池,称浓差电 池,电子由溶液浓度较小的一极经外电路流向浓度较大的一极。如 图所示装置中,X电极与Y电极初始质量相等。进行实验时,先闭 合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再断开K2,闭合K1,即可形成浓差 电池,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不正确的是( )
①a 极为负极:MV+-e-===MV2+,H2+2MV2+==酶===2H++2MV+, ②b 极为正极:MV2++e-===MV+,N2+6H++6MV+==酶===2NH3 +6MV2+。 (1)协同电池反应是以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物质为媒质(催化剂), 对反应基质进行间接氧化或还原,从而得到目的产物的反应。
A.β-Al2O3作用为隔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B.放电过程中,B极的电极反应式:xS+2e-+2Na+===Na2Sx C.线路Ⅰ是充电过程中粒子移动的方向 D.充电过程中,外电路中流过0.01 mol 电子,负极材料增重0.23 g
3.我国某研究团队研究PTO和PTO-2H之间的可逆转化;二氧化 锰在石墨毡上可逆的沉积和溶解,储存、释放电解液中的水合氢离 子;设计出能在-70 ℃工作的电池,该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PTO-2H+MnO2+2H3O+===PTO+Mn2++4H2O。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①a 极:Ag-e-===Ag+(负极);b 极:Ag++e-===Ag(正极)。 ②NO- 3 通过交换膜移向 a 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专项突破新型化学电源试题的解题方略学案

(十二)新型化学电源试题的解题方略[要点归纳]1.背景介绍近几年的高考题中的新型化学电源,有“镍氢电池”“高铁电池”“锌锰碱性电池”“海洋电池”“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银锌电池”“纽扣电池”等,一般具有高能环保、经久耐用、电压稳定、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高等特点。
由于该类试题题材广、信息新、陌生度大,因此许多考生感觉难度大。
虽然该类试题题材新颖,但应用的解题原理还是原电池的知识,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迁移应用的能力。
只要细心分析,实际上得分相对比较容易。
2.命题分析命题人常常根据新型化学电池的装置特点,以新介质、新燃料、轻金属为背景,涉及下列命题角度。
(1)电极的判断及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或判断。
(2)两极产物及两极反应类型的判断。
(3)两极附近溶液的pH变化或计算。
(4)电子、电流、离子移动方向,交换膜的判断。
(5)电子守恒的相关计算。
3.新型化学电源示例分析(1)(2016·全国Ⅱ卷)MgAgCl电池(海水为电解质溶液)负极反应式:Mg-2e-===Mg2+;正极反应式:2AgCl+2e-===2Ag+2Cl-;总反应式:Mg+2AgCl===2Ag+MgCl2。
(2)(2015·全国Ⅰ卷)微生物电池如图负极反应式:C6H12O6-24e-+6H2O===6CO2↑+24H+;正极反应式:6O2+24e-+24H+===12H2O。
(3)镍氢电池(KOH溶液):NiOOH+MH 放电充电Ni(OH)2+M负极反应式:MH-e-+OH-===M+H2O;正极反应式:NiOOH+e-+H2O===Ni(OH)2+OH-。
(4)热激活电池受热熔化后可瞬间输出电能。
总反应式为PbSO 4+2LiCl +Ca===CaCl 2+Li 2SO 4+Pb负极反应式:Ca -2e -+2Cl -===CaCl 2;正极反应式:PbSO 4+2e -===SO 2-4+Pb 。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全国高考题型突破以新型化学电源为载体考查电化学原理

C.电池工作时,CO23-向电极 B 移动 D.电极 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2CO2+4e- ===2CO23-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解析:A 选项,甲烷中的 C 为-4 价,一氧化碳中的 C 为+2 价,每个碳原子失去 6 个电子,因此每消耗 1 mol 甲 烷失去 6 mol 电子,错误;B 选项,熔融盐中没有氢氧根 离子,因此氢氧根离子不能参与电极反应,电极反应式应 为 H2+CO+2CO23--4e-===3CO2+H2O,错误;C 选项, 碳酸根离子应向负极移动,即向电极 A 移动,错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理解充、放电,准确剖析电化学原理。 ①对于可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符合原电池工 作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外电路 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内电路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 离子向负极移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②可充电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电池的“+”极与外接直流电 源的正极相连,电池的“-”极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 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②实例:(以甲醇、O2 的燃料电池为例)。 a.酸性介质,如 H2SO4。 CH3OH 在负极上失去电子生成 CO2 气体,O2 在正 极上得到电子,在 H+作用下生成 H2O。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H3OH-6e-+H2O===CO2↑+6H+;正极: 32O2+6e-+6H+===3H2O。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D 项,电池工作时阴离子 OH-向负极迁移,不正确。 答案:A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9.1 原电池 化学电源课件 新人教版

====Co,总反应为
Cd(s)+Co2+(aq)====Co(s)+Cd2+(aq),A正确;乙中Co为负
极,电极反应为Co-2e-====Co2+,Ag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完整版ppt
4
(2)电极均插入_电__解__质__溶__液__中。
(3)构成_________(两电极接触或用导线连接)。 闭合回路
(4)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完整版ppt
5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子流向可用下图表示:
完整版ppt
6
二、化学电源
以下分别是锂电池和空气电池,另外日常生活中要用到形形色 色的电池,但不论是哪种电池,其负极都发生_____反应,正极都 发生_____反应,总反应式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
2H2O(l)。
完整版ppt
10
(2)充电时的反应。
①阴极反应:_P _b _S _O _4 _ _s __ _2 _e _ _ _ _ _ _P _b _ _s _ _ _S _O _4 2 _ _( a _q _) __;
②阳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
完整版ppt
7
1.一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 碱性锌锰干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
Zn+2OH--2e-====Zn(OH)2
完整版ppt
8
2.二次电池(以铅蓄电池为例)。
完整版ppt
9
(1)放电时的反应。
①负极反应:_P _b _ _s _ __S _O _2 4 _ _a _q _ _ _2 _e _ _ _ _ _ _P __b S _O __4 _( s _) ______;
2024版高考总一轮用书化学 热点专攻9 新型化学电源及分析

新题速递 (2022广东卷,6)科学家基于Cl2易溶于CCl4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 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如图)。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 NaTi2(PO4)3+2Na++2e-===Na3Ti2(PO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极b是阴极 B.放电时NaCl溶液的pH减小 C.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 D.每生成1 mo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 增加23 g
答案 B 解析 放电时,N电极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Br2+2e-===2Br-,M电极为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充电时,M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 电解池的阴极,N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放电时,N电极为电池的 正极,A正确;放电时,左侧储液器中溴化锌的浓度不会减小,B错误;充电 时,M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C正确;放电或充电时,交换膜允许锌离子和溴离子通过,维持两侧溴 化锌溶液的电中性,D正确。
思路导引(1)充电时电极a反应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 电极a是阴极,电极b是阳极。 (2)结合充、放电过程的互逆性 放电时,电极a是负极,电极b是正极。 (3)结合放电和充电时的电极反应,逐项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 C
解析 由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可知,充电时电极a为阴极,则电极B是阳极,A错 误;同一电极上放电时电极反应和充电时相反,则由放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 Na3Ti2(PO4)3-2e-===NaTi2(PO4)3+2Na+可知,NaCl溶液的pH不变,B错误;放 电时,负极反应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正极反应为Cl2+2e===2Cl-,反应后Na+和Cl-浓度都增大,则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C正确;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反应为NaTi2(PO4)3+2Na++2e===Na3Ti2(PO4)3,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每生成1 mo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 增加23 g·mol-1×2 mol=46 g,D错误。
热点专项练2探析突破新型化学电源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热点专项练2探析突破新型化学电源1.(2024·浙江温州一模)H2O2—H2O2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电极Ⅰ电势低B.电极Ⅱ的反应式为H2O2+2e-+2H+===2H2OC.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2O2===O2↑+2H2OD.当电路中转移0.1 mol电子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K+为3.9 g【解析】电池工作时,电势低的是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电极Ⅰ电势低,A项正确;电极Ⅱ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H+===2H2O,B正确;该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区的OH-来自KOH,正极区的H+来自H2SO4,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正极区与硫酸根结合生成K2SO4,因此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KOH +H2SO4===O2↑+K2SO4+4H2O,C项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1 mol电子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K+为0.1 mol,即3.9 g,D项正确。
【答案】C2.(2023·河北唐山三模)某研究所为硫酸工厂的尾气处理专门设计了SO2—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实现制硫酸、发电、环保的结合,电池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按20%计)()A.该电池放电时质子从电极B移向电极AB.负极的电极反应为SO2+2H2O+2e-===SO2-4+4H+C.a端的电势高于b端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空气的体积比为2∶5【解析】由题干SO2—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装置示意图可知,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故该电池放电时质子从电极A移向电极B,A项错误;负极的电极反应为SO2+2H2O-2e-===SO2-4+4H+,B项错误;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故a端的电势低于b端,C错误;由题干信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按20%计,相同条件下,根据电子守恒可知,n(SO2)=2n(O2),则n(SO2)=2n(空气)×20%,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空气的体积比为2∶5,D正确。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热点强化训练:电化学原理【答案 解析】

电化学原理1.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Zn电极为原电池的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Cu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当铜表面析出4.48 L氢气(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了______ mol电子。
(2)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CaO+H2O=Ca(OH)2②2H2+O2 =2H2O③2FeCl3+Cu=CuCl2+2FeCl2【答案】(1)负 Zn-2e-=Zn2+还原 0.4 (2)②③【解析】(1)在原电池中,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所以Zn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还原反应;当铜表面析出4.48 L氢气(标准状况)时,n(H2)= 4.48 L÷22.4L/mol=0.2mol,则电子转移n(e-)=0.2mol×2=0.4mol,所以导线中通过了0.4 mol电子。
(2)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①CaO+H2O=Ca(OH)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②2H2+O2 =2H2O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为原电池;③2FeCl3+Cu=CuCl2+2FeCl2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为原电池,故合理选项是②③。
2.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 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为Ag2O+Zn=ZnO+2Ag,其中一个电极反应为Ag2O+H2O+2e-=2Ag+2OH-。
(1)判断正负极的材料。
负极材料_____________,正极材料___________。
(2)写出另一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化学电源的原理分析
1.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
该电池以Ca为负极,熔融无水LiCl-KCl混合物作电解质,结构如图所示。
正极反应式为PbSO4+2Li++2e-===Li2SO4+P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Li+向正极移动
B.常温下电解质是不导电的固体,电池不工作
C.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
D.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
答案 C
解析原电池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A正确;根据信息可知,此电池为热激活电池,常温下电解质是不导电的固体,电池不工作,B正确;根据正极反应式PbSO4+2Li++2e-===Li2SO4+Pb可知,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10.35 g Pb,C错误;该电池以Ca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Ca-2e-===Ca2+,故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 2LiCl+Ca===CaCl2+Li2SO4+Pb,D正确。
2.(2019·成都七中高三期末)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极发生氧化反应
B.高温下该电池效率更高
C.若有机物为甲烷,则该电池整个过程的总反应式为:CH4+2O2===CO2+2H2O
D.硫氧化菌参加的反应为:HS-+8e-+4H2O===SO2-4+9H+
答案 C
解析b是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在高温下硫酸盐还原菌、硫氧化菌会失去生理活性,因而在高温下微生物被杀死,效率更低,B错误;根据图示可知硫酸盐还原菌将SO2-4还原为HS-,a电极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CO2,若有机物为CH4,反应式为:CH4-8e-+
2H2O===CO2+8H+,硫氧化菌又将HS-转化为SO2-4,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总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C正确;负极上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2-4,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HS-+4H2O-8e-===SO2-4+9H+,D错误。
3.(2019·河北唐山高三期末)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Fe(OH)2,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Ⅰ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
B.CO2在石墨电极Ⅱ上得电子
C.X电极材料为铁
D.NaCl溶液中Cl-移向Y电极
答案 D
解析左边装置是原电池,通入氢气的石墨Ⅰ电极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石墨Ⅱ电极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H2-2e-+CO2-3===CO2+H2O,正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2-3,右边装置是电解池,X是阴极、Y是阳极,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阳极反应式为Fe-2e -+2OH-===Fe(OH)
2,故A、B错误;X是阴极,X电极不需要一定用铁作电极,可以用石墨电极,Y电极材料为铁,故C错误;Y电极是阳极,NaCl溶液中Cl-移向Y电极,故D正确。
4.装置(Ⅰ)为铁-镍(FeNi)可充电电池:Fe+NiO2+2H2O 放电
充电Fe(OH)2+Ni(OH)2;装置(Ⅱ)
为电解示意图。
当闭合开关K时,Y附近溶液先变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K时,X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闭合K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2+2e-+2H+===Ni(OH)2
C.给装置(Ⅰ)充电时,B极参与反应的物质被氧化
D.给装置(Ⅰ)充电时,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向电极A
答案 D
解析闭合K时,装置(Ⅱ)为电解池,电极Y附近溶液先变红,说明电极Y附近有OH-生成,则Y为阴极,X为阳极,故A是正极,B是负极。
闭合K时,X是阳极,阳极上Cl-失去电子被氧化为Cl2,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A错误;闭合K时,A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因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故通过交换膜的离子为OH-,所以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2+2e-+2H2O===Ni(OH)2+2OH-,B错误;电池充电时,原来的负极B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电池充电时,原来的正极A与外加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故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电极A(即阳极)移动,D正确。
5.(2019·百师联盟高三调研)如图所示,五层膜材料常用于汽车玻璃中的电致变色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在外接电源下,通过在膜材料内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器件的光透过率进行多级可逆性调节。
已知WO3和Li4Fe4[Fe(CN)6]3均为无色透明,LiWO3和Fe4[Fe(CN)6]3均为蓝色。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外电路通过1 mol电子时,通过离子导体层的Li+数目为N A
B.为了获得较好的遮光效果,A应该接电源的负极
C.该电致变色系统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离子导体层中Li+的量可保持基本不变
D.当B接电源正极时,离子储存层反应为:
Fe4[Fe(CN)6]3+4Li++4e-===Li4Fe4[Fe(CN)6]3
答案 D
解析当外电路通过1 mol电子时,通过离子导体层的电量与1 mol电子的电量相同,故Li +的物质的量为1 mol,故A正确;如果A接电源的负极,A为阴极,发生电极反应式为Li++WO3+e-===LiWO3,WO3为无色透明,LiWO3为蓝色,获得较好的遮光效果,故B正确;电致变色系统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阳极生成的锂离子和阴极消耗的锂离子的量相同,Li+的量可保持基本不变,故C正确;B接电源正极,B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Li4Fe4[Fe(CN)6]3-4e -===4Li++Fe
4[Fe(CN)6]3,故D错误。
6.(2019·泉州质检)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中,Li+由多孔电极迁移向锂电极
B.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C.充电时,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Li2O2-2e-===2Li++O2↑
D.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有机溶剂或稀盐酸等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可知,金属锂作负极,多孔电极作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Li+由锂电极迁移向多孔电极,A错误;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Li2O2-2e-===2Li++O2↑,C 正确;由于锂是活泼金属,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LiCl和H2,故电解质溶液不能用稀盐酸,D 错误。
7.(2019·北京海淀高三期末)科学家很早就提出锂-空气电池的概念,它直接使用金属锂作电极,从空气中获得O2,和以LiFePO4作电极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增大了电池的能量密度(指标之一是单位质量电池所储存的能量)。
下图是某种锂-空气电池的装置示意图,放电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锂为负极
B.若隔膜被腐蚀破损,不会影响该电池正常使用
C.多孔碳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D.锂-空气电池能量密度大的原因之一是转移等量电子时,金属锂比LiFePO4质量小
答案 B
解析锂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隔膜被腐蚀破损后,锂与水反应,影响该电池正常使用,故B错误。
8.(2019·广东汕头高三期末)我国科学家开发设计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利用如图装置可实现:H2S+O2―→H2O2+S。
已知甲池中有如下的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
B.该装置工作时,溶液中的H+从甲池经过全氟磺酸膜进入乙池
C.甲池碳棒上发生电极反应:AQ+2H++2e-===H2AQ
D.乙池①处发生反应:H2S+I-3===3I-+S↓+2H+
答案 B
解析该装置是原电池装置,根据图中信息知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的装置,A正确;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甲池中碳棒是正极,所以氢离子从乙池移向甲池,B错误;甲池中碳棒是正极,该电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AQ+2H++2e-===H2AQ,C正确;在乙池中,硫化氢失电子生成硫单质,I-3得电子生成I-,发生的反应为H2S+I-3===3I-+S↓+2H+,D正确。
9.(2019·洛阳质检)如图是一种正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
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NaBr-2e-===NaBr3+2Na+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a2S2-2e-===Na2S4+2Na+
C.放电时,Na+经过离子交换膜由b池移向a池
D.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2.24 L H2时,b池生成17.40 g Na2S4
答案 C
解析放电时,负极上Na2S2被氧化生成Na2S4,电极反应式为2Na2S2-2e-===Na2S4+2Na+,A 错误;充电时,阳极上NaBr失电子被氧化生成NaBr3,电极反应式为3NaBr-2e-===NaBr3+2Na +,B错误;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Na+经过离子交换膜,由b池移向a池,C正确;题目未指明2.24 L H2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b池中生成Na2S4的质量,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