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立体组合

合集下载

纸的立体构成

纸的立体构成

纸的立体构成一、自主梳理1、认识纸的性能2、认识纸造型的材料3、纸造型的种类4、纸立体构成的基本技法二、基础自测1、纸立体的造型特征2、纸材料的种类三、概念点拨1、纸的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纸是造型艺术最基本的材料之一。

书法、绘画以及工艺美术图稿大多数要在纸上体现,而这种表现形式只是在纸的平面上来完成:纸造型是利用纸本身的折叠、卷曲、切刻、推折等手段,使之成为有立体感的艺术造型。

2、纸立体构成的基本技法①平面拼贴:将各种色纸剪刻后重新组合,要求手用力果断,色彩一致,动作准确。

平面拼贴的构成练习是将大小不同的色纸碎片搭配,通过移动练习,掌握形与色的对比与平衡,以及运用剪刀的能力。

②折叠:使平面的纸张产生凹凸起伏的变化,变平面为立体,一张经折叠后可形成两个或更多的面。

③弯曲:借助一定的工具对纸进行加工,使之产生强烈的张力感。

④线:通过撕或剪等手段把纸加工成条状,经加工后的纸柔软、飘逸、轻盈、细如游丝。

⑤点:纸经过压痕、弯曲成圆点,可以根据创作动机组合成各种形状,如流动、不规则的造型。

⑥三角:角给人的感觉是锐利的,一张平面的薄纸经折痕后便改变了它原来的特征,具有了角的锐利感觉。

⑦皱:利用纸柔软易皱的特点,处理成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

⑧撕:撕纸效果给人以随意感,与用剪刀剪出的硬边相比,显得更自由、更不拘一格。

⑨染:将颜料涂或喷在纸面上,再根据创作需要切割成图形,它能使画面产生阴影,色彩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

⑩编织:纸被编织后会形成有起伏的肌理或整齐的秩序感,剪成条状或搓成纸绳后再编织成型,可制作较为复杂的、有层次变化的作品。

3、纸造型的材料纸材的合理使用是纸造型作品成功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由于纸的质地、颜色等不同,将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

这里简要作一介绍。

●硬纸类。

主要是指板纸、卡纸等。

此种纸质地硬,易于成型。

制作的作品有力度,适合做大型纸塑作品及包装盒、建造模型或纸浮雕的背板等。

缺点是卷曲较困难、柔韧性差、不宜反复折叠。

《纸的立体组合生活用品设计》初中美术教案(2024)

《纸的立体组合生活用品设计》初中美术教案(2024)

2024/1/30
26
完成作品展示及总结反馈
2024/1/30
作品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分享制作经验和心得 。
评价与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 议。
总结提升
通过本次课程实践,总结纸艺生活用品设计的制作要点和技巧,为 今后的学习和创作奠定基础。
30
拓展延伸:探索更多材料可能性
尝试不同纸张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种类、颜色、纹理的纸张进行创作,以丰富 作品的表现力。
结合其他材料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纸与其他材料(如塑料、金属、布料等)相结 合,创作出更具创意和实用性的作品。
环保理念融入设计
倡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环保理念,选择可回收或可降解的材料进 行创作。
2024/1/30
29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创意构思
学生认为自己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 而有趣的作品。
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表示通过本次课程,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 提高,对纸艺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团队合作与沟通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如何分工协作、沟通交流,共同 解决问题。
2024/1/30
2024/1/30
支撑面积
支撑面积越大,结构越稳 定。因此,在设计时需要 合理安排支撑点的位置和 数量。
材料选择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 特性,如硬度、韧性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 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15
创意结构展示与欣赏
2024/1/30
经典立体组合结构赏析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的立体组合结构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其设计 理念和创意表达。
2024/1/30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案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案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五单元“纸的艺术”,具体内容为纸浮雕的制作。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纸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1. 纸浮雕的定义及特点;2. 纸浮雕的制作工具与材料;3. 纸浮雕的制作步骤;4. 纸浮雕的创意设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纸浮雕的基本制作方法;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3.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纸浮雕的制作技巧,如何将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作品;2. 教学重点:掌握纸浮雕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刀、胶水、尺子、美工刀、画笔、颜料等;2. 学具:各色卡纸、剪刀、胶水、尺子、美工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纸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介绍纸浮雕的定义及特点;(2)讲解纸浮雕的制作工具与材料;(3)示范纸浮雕的制作步骤。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纸浮雕作品;(2)根据设计稿,学生动手制作纸浮雕;(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纸浮雕的定义、特点;2. 纸浮雕制作工具与材料;3. 纸浮雕制作步骤;4. 学生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幅纸浮雕作品,主题自定。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具有创意的纸浮雕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纸浮雕制作方法,提高创作能力;(2)组织学生参加纸艺比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纸艺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纸浮雕的制作技巧;2. 将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作品的方法;3.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纸立体造型的基本技法

纸立体造型的基本技法

纸立体造型的基本技法纸立体造型是通过纸的折曲、剪刻、粘贴等方法,设计制作的有立体感并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一种造型艺术。

它形象概括夸张,线条简练,装饰感强,且材料易找,工具简单,制作方便。

工具与材料:1.彩色卡纸、铅画纸、包装纸等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厚度的纸。

2.剪刀、刻刀、直尺、圆规、乳胶。

基本技法:使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形态,要借助于折、卷、粘贴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又结合点、线、面的变化派生出纸造型的丰富技法,运用这些技法可使平面的纸形成各种生动的立体形态与有趣的肌理效果。

折曲,这是纸造型最基本的技法。

先用刻刀按铅笔稿轻轻划痕然后再折。

1.直线折。

2.弧线折,分折弧线和折圆两种。

这种技法在纸造型中广泛应用。

折圆分为折同心圆、切边圆、椭圆。

先用圆规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形,剪开一条半径切口,然后再折。

3、切刻、切形:切刻出造型的外轮廓或像剪折一样刻掉造型中的某一部分,使形象更富于变化。

切口,在纸上刻一个或几个切口,然后利用切口折出凹凸变化。

4.卷曲,把纸卷曲会产生出丰富的变化,线条活泼多样。

5.组合,分粘贴和插合。

粘贴:用乳胶将各个部件粘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纸立体造型。

插合:利用切口互相插合。

一、课型:工艺课二、教具准备:范画、示范包装盒若干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商品的包装装潢的作用和包装的几种主要形式。

2.让学生将已学的装潢美术知识作一次应用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对装潢美术的设计能力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装潢美术的兴趣与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本课重点在于讲清包装盒的构造特点和用途。

2.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从平面设计转化到立体设计,并达到内容与图形相统一,解决造型符合陈设环境统一的问题。

五、教学具体措施:1.教师在课外收集资料,以扩大学生知识面。

2.当堂示范以讲清包装盒的构造方法。

3.举例子说明图形,色彩和环境的关系。

4.让学生积极提意见和动手创造,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

立体构成一切多折教程

立体构成一切多折教程

立体构成一切多折教程
在这里,我将分享给你一些关于立体构成的多折教程,每个折纸教程都会有一个简单的描述来帮助你理解,而且在文中不会出现相同的标题文字。

1. 三维立方体
将一个正方形纸张折叠成三维立方体。

首先,将正方形折叠成对角线,然后将两侧折叠到中心点,再将底部和顶部折叠成垂直的直线,最后将侧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完整的立方体。

2. 五边锥体
利用五边形纸张,折叠成一个五边锥体。

先将纸张折叠成对角线,然后将底边的两个角折叠到顶点处,再将两侧的边线对折到底边的中点,最后将两侧的边向内折叠,完成五边锥体的折纸。

3. 六边柱体
使用长方形纸张,折叠成一个立体的六边柱体。

首先,将纸张的两侧边线折叠到中心线上,然后将底部和顶部的边线向内折叠,使其与两侧的边线重合,最后将两侧的边线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完整的六边柱体。

4. 四面体
利用正三角形纸张,折叠成一个四面体。

首先,将正三角形的一个角折叠至中心点,然后将两侧的边线折叠到顶点处,再将底边的两条边线折叠到顶点处,最后将两侧的边线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完整的四面体。

5. 圆锥体
使用圆形纸张,折叠成一个圆锥体。

首先,将圆形纸张从中心点折叠成半圆形,然后将两侧的边线折叠到中心点,最后将底部的边线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完整的圆锥体。

希望以上的多折教程可以帮助你理解立体构成的过程。

记住,动手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尽情享受折纸的乐趣吧!。

小学美术《纸魔方》教案

小学美术《纸魔方》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纸魔方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纸魔方的理解,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纸魔方的乐趣。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教师可以提供多种颜色和图案的纸张,指导学生如何搭配,使作品更具个性和艺术性。
2.教学难点
(1)折纸技巧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折纸技巧可能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对称折叠和边角处理的细节。
突破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分步骤演示、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折纸技巧。
(2)立体构成的理解:理解立体构成原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逐步引导。
突破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逐步理解立体构成。
(3)创意发挥:如何在遵循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
突破方法:教师可以设置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提供创意参考,帮助学生找到灵感。
(注:由于字数限制,本教案未能达到2000字,但已尽量详细列出教学难点与重点。在实际教案编写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拓展和细化。)
举例:在折叠过程中,教师需重点讲解“山折”和“谷折”的技巧,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折叠要领。
(2)空间想象力与立体构成:通过制作纸魔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举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角度的纸魔方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立体结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而提高空间想象力。

纸艺—纸的立体构成(幼师美术技能课件)

纸艺—纸的立体构成(幼师美术技能课件)

三、柱面变化
四、仿生综合变化
二、圆柱构成
• 圆柱构成主要包含柱面变化和柱端变化。
作业
• 做棱线变化、棱面变化、棱端变化各一幅。
触法、覆盖法、联合法。 • 2.减法关系 • 形状和形状的相减也可产生另一种形态,组合方法如减缺法、透叠法、
差叠法。 • 3.群化 • 群化是将一定数量的基本型,按照形式美法则和规律进行组合、排列,
创造出独立的新形态的方法。基本型的大小、长短、色彩等都可以改 变,但是基本形要相同或近似
作业
用卡纸做球体的构成练习,注意等量、 加量、减量的变化。
教师美术技能
手工与玩教具制作
第六章 纸艺
第九节 纸的立体构成
透空柱式构成
一、棱柱构成
• 棱柱是由若干个平面和棱线围合构成。至 少要有三个面才能构成棱柱式。
• 棱柱构成的方式有:棱面变化、棱端变化、 棱线变化、仿生变化。
(一)柱端变化
二、棱线变化
教师美术技能
手工与玩教具制作
第六章 纸艺
第十节 多面体和块体构 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多面体构成
• 多面体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形体,如各 种球类等,多面体的展开图是一个平面, 多面体的面越多,越接近球体。我们经常 接触的多面体有两类,一类是有柏拉图式 多面体,一类是阿基米德式多面体。
柏拉图式多面体
阿 基 米 德 多 面 体
二、块体构成
• 块材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形式。它是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实 体组成。在手工制作中,块材的切割与集聚是重要的制作手法,比如, 在废旧利用中,就可以利用不同大小、材质、形状的箱子和容器,运 用块材组合的原理,作出幼儿喜闻乐见的玩教具。块材的组成主要有 以下几种方式:

七年级美术下册《纸的立体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下册《纸的立体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纸的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应用。
2.掌握折叠、剪切、粘贴等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及审美能力。
(二)教学难点
1.立体构成的方法和技巧在实际创作中的灵活运用。
2.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使作品具有个性化特点。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分析纸的立体构成作品中的色彩、形状、质感等元素,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4.强调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使用剪刀、合理利用材料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共同构思创作方案。
2.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各小组的讨论,给予建议和指导,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形成具有个性的立体构成作品。
8.拓展延伸,激发创新: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运用其他材料进行立体构成创作,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创新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立体构成实例,如建筑模型、纸雕艺术等,引发学生对立体构成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立体构成的作品?它们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与感受。
七年级美术下册《纸的立体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纸的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应用。
2.学习运用不同的纸张材料,通过折叠、剪切、粘贴等手法,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美术作品。
3.培养学生对纸张材料质感和色彩的感受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的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