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公开课课件】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1、设计构图 合理,色彩对 比鲜明
2、大胆运用 纸立体制作技 法
3、大胆创新 4、注意安全 卫生
制作步骤:
1、画草图
2、图案分解并 分别立体化(用 你所想到的任何 技法)
3、将单独的立体 造型组合到底板上 形成完整的作品
展示评比:
小结: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一、制作的技法: 刻、折、剪、卷、搓、 组合等
小结二:
制作的技法:刻、折 、剪、卷、搓、组合 等
留心二:色彩搭配
留心一:强调构图
小结三:
制作步骤: 1、画草图 2、图案分解并分别立体化 (用你所想到的任何技法) 3、将单独的立体造型组合 到底板上形成完整的作品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比一比:
练一练:
二、制作步骤: 1、画草图 2、图案分解并分别立体化(用你所 想到的任何技法) 3、将单独的立体造型组合到底板上 形成完整的作品
第五课
试一试:
如何使你们手上的图 画纸,在最短的时间 内变出有立体感的作 品,用什么手法都行, 看看哪个同学做得又 快有好。
小结:
技法:刻、折、 剪、卷、搓、 技法 三、制作步骤
小结一:
• 纸浮雕
• 纸经过折叠、卷曲、形成有 凹凸起伏的直线、弧线造型, 在一定光线照射下,产生的 立体效果。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案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教材第五单元“纸的艺术”,具体内容为纸浮雕的制作。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纸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制作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1. 纸浮雕的定义及特点;2. 纸浮雕的制作工具与材料;3. 纸浮雕的制作步骤;4. 纸浮雕的创意设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纸浮雕的基本制作方法;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3. 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纸浮雕的制作技巧,如何将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作品;2. 教学重点:掌握纸浮雕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剪刀、胶水、尺子、美工刀、画笔、颜料等;2. 学具:各色卡纸、剪刀、胶水、尺子、美工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纸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介绍纸浮雕的定义及特点;(2)讲解纸浮雕的制作工具与材料;(3)示范纸浮雕的制作步骤。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纸浮雕作品;(2)根据设计稿,学生动手制作纸浮雕;(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纸浮雕的定义、特点;2. 纸浮雕制作工具与材料;3. 纸浮雕制作步骤;4. 学生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幅纸浮雕作品,主题自定。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幅具有创意的纸浮雕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纸浮雕制作方法,提高创作能力;(2)组织学生参加纸艺比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纸艺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纸浮雕的制作技巧;2. 将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作品的方法;3.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
美术七年级人教新课标《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说课稿.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美版第十四册第五课。
纸浮雕是运用纸的切割、折直、卷曲、叠压,形成有凹凸起伏的纸浮雕的立体艺术造型。
在一定光线的照射下,产生立体效果,别有趣味,具有装饰效果,可以用来美化班级和居室。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时接触过熟悉而亲切的撕纸画、剪纸、剪贴画的基础上,制作半立体的纸浮雕的一节设计应用课。
是培养学生由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转变,由平面造型能力向立体造型能力转变的的承上启下的一次活动学习。
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村级中学,虽然相对于城市学生,接触的设计工艺作品大多局限于教科书,视野不够宽泛,但是学生们大多喜欢动手制作,并愿意去准备相关的工具。
根据上面的分析,立足于充分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拟定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 、知识能力:通过欣赏纸浮雕作品,了解纸的特性与技法,初步了解纸浮雕的艺术特点、种类及设计制作方法和基本技法。
学会设计完成一件有立体感、装饰性强的纸浮雕作品。
培养对形象的概括能力,立体思维能力和立体表现能力。
2 、审美教育:通过欣赏、设计、制作纸浮雕作品,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有趣的形象和事物,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在学习中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信心,激发改造生活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通俗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学会纸浮雕的技法,并能在此基础上运用进行创作活动教学难点:发挥想象进行纸浮雕的设计。
三、教法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呢?在教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取了“启发──引导法”,以实践体验为线索,技法学习层层递进,不断采用欣赏、演示、讨论、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应用掌握。
使每个学生都时时处在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运用多媒体、实物演示,优化课堂教学,并给每个学生以积极的鼓励,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立体造型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艺术创作的热情。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第五课
纸的立体表现一纸浮雕
修機:畴■市二十七屮
教师:盛婕
%
J
思考:
以上展赏的I{浮厳作品有什么特点?制作纸浮H利用了娥的什么特点?是如何制作的?
品的制法?
1 ■折叠法:直折■曲折;P
2. 剪刻法:剪大•刻小;
3 ■卷曲法:笔卷■格尺压■桌边磨;
大家动手做一做1、折叠法:直折
直折效果:
曲折效果:
2、
卷
曲
法
Q
------------- z
卷曲效果:
纸浮雕作品的制作歩骤
1.设计造型:
2分部剪刻:
3. 组合粘贴:
4. 整体调整:
布置作业:
利用at厦林料制作一*§址浮11作品;
要求两人合作,构思精
J5, 制作干禅,色彩协调。
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学
以致用呢?
摩拔:畴市二十七中
教师:盛婕
制作单位:呼市第二十七中学
制作教师:盛«
制作时间:2006、9
课件说明:本课是人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林第五课,
鉴于学生情况,本课件采用狀赏一思考一方法一技15呱步骤进行授课。
使学生由直观进入理论,由理抡导入实践,从而陶冶情操、激发想象、调动兴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课件

04
纸浮雕的应用场景
装饰画制作
立体装饰画
纸浮雕技术可以制作出具有立体感的装 饰画,为室内空间增添层次感和艺术气 息。
VS
壁画制作
利用纸浮雕技术制作大型壁画,能够呈现 出独特的立体效果,为墙面增添视觉冲击 力。
礼品包装
礼品盒装饰
将纸浮雕应用于礼品盒的表面装饰,使礼品盒呈现立体效果,提升礼品的档次和独特性。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 雕课件
目 录
• 纸浮雕简介 • 纸浮雕制作技巧 • 纸浮雕作品欣赏 • 纸浮雕的应用场景 • 纸浮雕的创作建议 • 纸浮雕的未来展望
01
纸浮雕简介
纸浮雕的定义
01
纸浮雕是一种以纸张为主要材料 ,通过折、剪、刻、镂空等工艺 手段,创作出具有立体感的艺术 形式。
02
它结合了绘画和雕塑的特点,通 过纸张的折叠、弯曲和堆叠,呈 现出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
详细描述
英雄人物多以英勇、果敢的形象 展现;而普通人则通过细腻的表 情和动作表现出其生活状态和内 心世界。
风景类纸浮雕作品
总结词
风景类纸浮雕作品以自然风光为主题 ,通过层次感和空间感表现自然的美 感和意境。
详细描述
山川、河流、树木等自然元素在作品 中以立体的形态展现,给人以身临其 境的感觉,同时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理念。
次分明的布局。
层次感
利用纸张的折叠、剪裁和粘贴,创 造出远近、大小、虚实等空间关系 ,增强作品的层次感。
均衡感
注意作品中各个元素的比例和位置 ,保持整体布局的平衡和稳定。
色彩搭配
色彩主题
选择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色彩主题 ,使作品比
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突出重 点元素,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ppt

粘贴、整合
粘贴:将制作好的
形象粘贴到 厚纸板上 。 整理:将所有对象 进行整合。
增适 加当 意添 境加
制作方法: 1、折叠法:折直线、折曲 线、折圆
纸浮雕作品欣赏
并思考问题:这些作品体现了纸浮 雕的什么特点? 可以表现哪些题材?
亭亭玉立
作品欣赏
田园人家
作品欣赏
纸浮雕特点
特征:装饰性强,造型概括夸张,制作简便。 题材: 可分为动物、人物、风景、静物等。
工具材料
1、工具: 剪刀、透 明胶、双 面胶、尺子、铅笔、 圆规、等。 2、材料:彩色卡纸、 厚纸等。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
纸浮雕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 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 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 的各个侧面。
圆雕
浮雕
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 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 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 艺术表现形式。
纸 的 立 体 表 现
纸 浮 雕
纸浮雕: 是利
用纸材的丰富性 (软的、硬的、色 彩鲜艳的、单一 的),经过切割、 折曲、叠压等处理 以后,形成有凹凸 起伏的立体艺术造 型,这种作品就是 纸浮雕。
2、卷曲 法
3、剪切法
经过折曲后,在 凸出的线上、面上 进行剪切。
纸浮雕的基本方法
1、 折 2、卷 3、剪 4、粘
叠 曲 切 贴
法 法 法 法
我相信你做出的作品 比这些还要出色。
我们来创作
任务和要求: 1、分小组自由设计、 制作,或是参照作 品进行变动,题材 不限; 2、造型简练、构图合 理、主题新颖; 3、注意安全卫生;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案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美术》教材第六章《纸的艺术》,具体包括纸浮雕的起源、特点、制作技巧及应用。
详细内容涉及纸浮雕的基本概念、制作工具与材料的选择、不同技法展示及创作实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纸浮雕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及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纸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纸浮雕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及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技法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立体感的纸浮雕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展示作品、剪刀、胶水、尺子、圆规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卡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类型的纸浮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发表看法,引导学生关注纸的立体表现。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纸浮雕的起源、特点、制作工具与材料选择,讲解不同技法及制作步骤。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纸浮雕创作实例,详细讲解制作过程及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制作简单的纸浮雕作品。
5. 学生创作(3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创作纸浮雕作品。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纸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2. 制作工具与材料选择3. 不同技法及制作步骤4. 创作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创作一幅纸浮雕作品。
2. 答案要点:家庭成员、家居环境、创意元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纸浮雕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技法,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学生创作过程的指导5. 作品展示与评价的方式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纸浮雕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及技巧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创作打下基础。
纸的立体表现

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
课型:设计·应用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使学生学会纸浮雕的制作程序:构思、画图、制作、粘贴。
2、使学生掌握纸艺中基本的折、剪、刻、粘贴等技法。
能力目标:1、学会对形象的概括能力。
2、锻炼在平面的纸上塑造立体形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1、感受生活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体验纸浮雕装饰作品的美感。
2、在学习中提高学生创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纸浮雕的基本技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将平面的纸变成立体形象的方法
教具准备:师生纸浮雕示范作品、五角星、圆锥、小花、月亮、翅膀等
学具准备:小刀、剪刀、胶水、卡纸、圆规、铅笔、橡皮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纸的立体表现——
纸浮雕
林丽华
大连开发区第五中学
课后小结:
这堂课的设计,从一开始对技能技法的关注的同时让学生对纸质浮雕这样的艺术加强认识,更多的把这样的艺术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和生活很近。
通过学习一些技法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来感受浮雕艺术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来源是生活,最后的完成的艺术品也是为生活服务的。
在最开始的展示浮雕作品的时候,用的既有离学生最近的家乡的浮雕,也有著名的浮雕作品,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对浮雕的感受,感受生活里浮雕的存在,有惊喜有惊叹有原来如此的感觉。
一下子轻松自然的导入新课,而且为理解浮雕的特征也做好铺垫。
在理解纸形成立体的方法的时候为了更好的拓宽学生的思路,提前准备很多不同形状的纸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探索,自己去感受怎样让纸成为立体的效果,充分给与学生自己我探究的时间和机会,也把乐趣给了学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在这里学生的探究的结果非常的丰富多样,在给予肯定的同时教师展示了一下制作的课件,更加肯定了学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
运用这些技法制作纸浮雕的时候通过欣赏教师制作的录像来让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而且很好把握有效的课堂时间。
在欣赏的同时提出了色彩搭配的问题,构图的问题,这样在学生的制作的时候就可以使效果更完美。
在小组制作的时候强调了分工的重要性,既快而且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展示的时候让整个小组的成员都到前面来,是注重小组每个人的力量,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
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最后的升华部分提示大家这些作品可以怎么处置,学生说放在家里装饰,进一步说明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这一堂课我认为能够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规定。
同时通过不同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到知识感受生活和艺术的魅力。
林丽华
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