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第1章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内容简介《色彩构成》教材从色彩产生的原理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有关色彩的专业知识,内容包括:色彩构成导论、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心理、色彩的采集重构、色彩构成在艺术设计各专业中的应用六个章节。
在每个章节里面,结合艺术设计各专业,采用了大量设计实例图片资料,以使读者能更好地掌握色彩构成的方法,并与将来的设计实践良好接轨。
本书以能力教育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学会运用色彩语言表达设计思想。
最大限度地启发和挖掘学习者的潜能、提高学习者的审美素养,最终达到应用色彩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用书,也可作为艺术设计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色彩构成》前言色彩作为视觉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万物的一个重要途径,美妙的自然色彩,刺激和感染着人的视觉和情感,陶冶着人的情操,提供给人们丰富的视觉空间。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也是认知色彩设计原理的必要环节。
色彩构成研究、探索色彩美在视觉艺术中的构成原理、规律及法则。
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推动了由传统设计意识向现代设计意识转变的进程。
作为设计人员,对于色彩的认识、感觉、审美和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在视觉传达设计、染织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诸领域,色彩设计是设计师最得力的工具之一。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色彩构成导论、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心理、色彩的采集重构、色彩构成在艺术设计各专业中的应用六个章节的内容。
宗旨就是要解决如何认识和掌握色彩、提升色彩的表现力以及如何使色彩在设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问题。
编者从事色彩构成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编写过程中,将实践的体验上升到理论加以阐述,做到有的放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第一章:色彩基础知识1.1 色彩的定义与分类色彩的概念:色彩是光作用于人眼时产生的视觉现象。
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和无色。
1.2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颜色的基本属性,如红、黄、绿等。
亮度:颜色的明暗程度。
饱和度:颜色的鲜艳程度。
1.3 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概念,暖色给人温暖、热烈的感觉,冷色给人清凉、宁静的感觉。
第二章:色彩的心理效应2.1 色彩与情感不同颜色的情感象征: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色彩的情感作用:如何通过色彩搭配创造舒适的视觉环境。
2.2 色彩与联想不同颜色引起的自然、人物、物品等联想。
色彩的引导作用:如何利用色彩联想引导观众注意力。
2.3 色彩与文化不同文化背景对色彩的认知与使用。
色彩的文化内涵:如中国红、西方金色等。
第三章:色彩的搭配与应用3.1 色彩的搭配原则对比搭配:如互补色搭配、冷暖色搭配等。
协调搭配:如类似色搭配、渐变色搭配等。
3.2 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色彩在绘画、设计、摄影等艺术领域的应用。
色彩创作的实例分析。
3.3 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色彩在室内设计、服装搭配、化妆等方面的应用。
色彩搭配的实际案例分析。
第四章:色彩的创意表现4.1 色彩的抽象表现抽象画中色彩的运用与表现。
学生抽象画创作指导。
4.2 色彩的象征表现利用色彩象征意义进行创作。
学生象征作品创作指导。
4.3 色彩的寓意表现色彩在作品中传递寓意的方法。
学生寓意作品创作指导。
第五章:色彩构成的实践训练5.1 色彩构成的基本技巧色彩的调配、绘制与搭配实践。
学生实践作品点评与指导。
5.2 色彩构成的综合练习结合不同材质、形式进行色彩构成实践。
学生综合练习作品点评与指导。
5.3 色彩构成的创意实践激发学生创意思维,进行色彩构成创新实践。
学生创意作品点评与指导。
第六章:色彩与视觉设计6.1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学习色彩在广告、海报、书籍封面等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分析经典平面设计案例中的色彩运用。
计算机美术基础——色彩构成

色彩概论
2.
眼 当视觉系统接受了光的刺激后 迅速把情况传递给视觉神经系统 然后 传到大脑 大脑在反馈到感官系统 最终形成色彩感觉 “光适应” “色适应”
3.
物体
物体对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使物体呈现出各种颜色
艺术 ·设计的 色彩构成
Basic Art &Design Series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Composing With Color
色彩的对比和感觉
色彩的对比
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
二零度对比
无彩色对比 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同种色对比 无彩色与同种色对比
强烈对比
对比色相对比 补色对比
调和对比
邻接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中差色相对比
艺术 ·设计的 色彩构成
Basic Art &Design Series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Composing With Color
色彩的对比和感觉
色彩的对比
色相对比的基本类型
二零度对比
无彩色对比 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同种色对比 无彩色与同种色对比
强烈对比
对比色相对比 补色对比
调和对比
邻接色对比 类似色对比 中差色相对比
艺术 ·设计的 色彩构成
Basic Art &Design Series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Composing With Color
1. 颜料混合
2. 叠色
三. 中性混合
1. 旋转混合
2. 空间混合
Basic Art &Design Series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Composing With Color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构成设计教案

2.补色
3.条件色、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二、色彩的属性
1.色相
2.明度
3.纯度
第一章色彩与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色彩对设计的基本意义
一、何为色彩
1.色彩的产生——光的作用
色彩的产生离不开光的作用,它是光线通过物体的反射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大脑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的感受。色的概念实际上是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人的眼睛的视觉反映。对于色彩的感知,必须具备光源、物体、人眼和脑等基础条件。
因此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不仅仅是设想,需要将设想具体化、物化,用实体实现,它有着严谨而科学、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三、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在现代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一件商品时,除了对该商品的质量、性能有一定的要求,它的外形或外包装也成为了人们参考的一个重要元素,不同感觉的外观设计会赋予商品不同的个性和气质,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和消费人群的心理需求,而色彩在商品的外观设计中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3.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记笔记,会记笔记(并非一字一句记笔记);生活中养成随时记录自己想法的好习惯。
第一章色彩与设计的概念
第一节色彩对设计的基本意义
一、何为色彩
1.色彩的产生——光的作用
2.色环
1)伊登十二色相环
2)孟赛尔色立体
二、何为设计
三、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色彩构成与包豪斯
第二节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关于色彩的一些基本概念
2.通过一系列写生和练习,掌握运用色彩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增强色彩的敏感度,丰富自己的色彩层次,提高色彩修养和审美品位,并养成用色彩去观察和理解世界的观察习惯。
3.明确本课程对色彩的学习是基于为设计而服务的目的。
色彩构成课件

第一章 色彩的构成与学习
第三节 色彩构成与学习目标
一、学习方法与策略
中国古代,把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称之为“意匠”或“匠人”,将“意匠 ”两个字拆开解读,我们发现“意”字上面是“音”字,下面是“心”字, 即“心声”二字,这就表达出设计是由心而引发的劳动成果,我们可理解为 构思或创意;而“匠”字就不难理解了,“匠”字里面是一个“斤”字,是 指古代的敲凿工具,外面则是一个开放的木框,其含义是“表现”或“实现 ”的意识。
现存观念对学习的影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往往把新的知识和概念,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概念是 人类思维的基本构成,如果把概念只保留在记忆中,就如同把它们塞进了贴有标 签的抽屉里。
学习与理解的差异性
知识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大部分人一生都要靠具体实例来了解和掌握新的 概念,当具体的经验发生在相关概念的背景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
第四章 色彩与生理
第三节 视觉生理现象
一、色彩与年龄 二、视错觉 前进与后退视错觉 膨胀与收缩视错觉
三、视觉残像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一节 色彩心理表征 一、象征性色彩
红色是一种具有临近感和扩张感的色彩,极富刺激性。代表着强烈与外露、力量 与热情,给人以活泼、生动和不安的感觉,象征着希望、幸福等。
老年(女)
洁白、神秘 沉默、死灰 阴沉、冷淡 热烈、幼稚 喜欢、华美 光明、明朗 希望、公平 平静、悠久 高贵、消极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二节 色彩与联想 三、联想的作用
联想是连接人脑中的记忆符号和想象力的桥梁。
01
02 四、联想与能力
色彩联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 式,色彩联想的天地是广阔的,范围是广泛 的。掌握色彩联想能力,对色彩设计是十分 重要的,不但可以扩展色彩的表现视野,还 能有效地体现出设计思路。
色彩构成

网页设计配色
主色调 辅色调 点睛色 背景色
对比与调和就是形式美的变化与统一规律
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冷暖对比 面积对比
同类色的调和 类似色的调和 对比色的调和 渐变色的调和
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和互补色相的对比关系
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和互补色
同类色、类似色、对比色和互补色
同类色相对比
类似色相对比
对比色相对比
互补色相对比
作业三:色相对比
运用色相对比中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对比 色对比和互补色对比分别在四张10cm*10cm的 纸上进行绘制。
视觉的惰性
2、视觉的惰性 A、大小恒常 B、明度恒常 C、色的恒常
3、视觉的阈值 阈值是指两种刺激必须有一定量的差别,差别未到达定量以 上,则无法区别异同,此定量即为阈值,未到达阈值为相 同,超过则不同。
物理补色与生理补色
1、物理补色 把两种颜色按一定比例相混合成为无彩色黑灰时, 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在美术中有三对分别为 “红和绿”、“蓝和橙”、“黄和紫”。
光源色
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性质的 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单色光:只含有某一波长的光就是单色光。 复色光:含有两种以上的波长的光。
物体色
凡是本身不会发光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物体的 色彩是受光源的色彩和该物体的选择吸收与反射 能力所决定的。
1、平行反射 2、扩散反射 3、光的干涉
构图和色彩无强制性要求。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
纯度对比
纯度对比:将不同纯度的颜色并立在一起,由于 纯度的差别而形成的鲜的更鲜,浊的更浊的色彩 对比现象。
色彩构成sssSSSS

中性混合——用眼睛调色
颜色在进入眼睛之前没有混合,而是在一定 条件下通过眼睛的作用把色彩混合起来 是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混合。分为:
色彩旋转混合和空间混合。 色彩旋转混合——如果几种色彩涂在圆盘上迅速 转动,就可以看到混合起来的色彩。旋转停止后, 色彩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空间混合——将几种以上的色彩并置在一起, 通过一定的距离观看,使其在视网膜上达到难以辨 别的视觉调和效果。
色 彩 心 理 暗 示 瘦 身 法
色彩产生的基本原理
色彩产生的三要素:光、物体、眼睛
一、色彩与光
• .光是一切视觉现象的主要媒体。
• 光是通过直射、透射、反射、漫射和折射等几 种形式进入人的眼睛的。 • 光源分为:自然光(例:太阳) • 人造光(例:灯光)
• 色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波长和振幅决定。 • 光波的长度决定色相。波长相同,振幅不同决定 了同色系的明暗差别。
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较轻
④色彩的软硬感 明度高含灰色系具有软感,明度低含灰色系具有硬 感; 纯度高硬度强,纯度低硬度弱; 对比强有硬感,对比弱有软感。 ⑤色彩的强弱感 高纯度有强感,低纯度有弱感; 有彩色系有强感,红色最强,无彩色系有弱感; 对比度大的有强感,对比度小的有弱感。 ⑥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 明度高而鲜艳的的色具有明快感,深暗而浑浊的色 具有忧郁感; 低明度的色有忧郁感,高明度的有明快感; 高明度对比强有明快感,低明度对比弱有忧郁感。
1.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
是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在1920年创立的。 他认为一切的色彩都是由纯色与适量的黑和适量的 白混合而成。关系为:白量+黑量+纯色量=总色量 它是以黄、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8个 色相为基础,各主色再分3分,形成24色相的色环。 中心轴由无色彩构成,分为8个阶段,由8个英文 字母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LOR CONSTITUTION
导 言
一.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包含的几个范畴(P9)
二.色彩的多样性
1.色彩是广义的、多元化的 2.设计行业不同,色彩的研究与 应用方式也不同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antone
Pantone(潘通)电子色彩探测器 Pantone(潘通)色标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六.色彩的三属性
1. 色相:色彩的面貌、 色调倾向。
• 基本色相:红、橙、黄、 绿、蓝、紫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2. 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
• 对光源色来说可以称为光度。对物体色来说除了称 明度之外还可称亮度、深浅度。 • 黑白之间不同程度的明暗强度划分,成为明暗阶度 • 任何一个彩色加白、加黑都可构成该色以明度为主 的序列(P24,明度色阶表)。 • 明度是色彩的骨骼,可以不依赖于色彩而存在。
本章要点
•了解色与光的关系、 • 了解光源色与物体色及其相互关系 • 了解三原色、补色及色彩表示法 • 掌握色彩的三属性及色彩的分类 • 掌握色彩三属性的推移表现技法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一.色与光的关系
1. 没有光就没有色彩,色彩是光对人眼刺激的产物。
2. 光进入视觉的三种方式:反射、折射、透射。
1. 物体本身并不发光,它是光源光经物体的吸收、 反射后,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这些本身 不发光的色彩统称物体色。 2. 决定物体色的两个因素
① 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不透明、半透明、透明) ② 光源的性质(即光源的色彩)
蓝色表面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绿色表面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橙色表面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八.色彩的表示法
1. 牛顿色相环(P20) 2. 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3. 孟塞尔色立体
课堂训练
做18色环,用高纯度色。
• • • • 画圆,等分18格 先将玫瑰红、柠檬黄、湖蓝三原色涂在格子中, 每色间隔5格 再将原色相混得出的三个间色橙、绿、紫,涂在 居中的空格 原色与间色之间进一步相混,得18色相环。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3. 纯度:色相的鲜艳程度(艳度、浓度、彩 度、饱和度)
• 不同色相明度不同,纯度也不同。 • 任何一种单纯的颜色加白、加黑、加灰都会降低它 的纯度。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七.色彩的分类
1. 无彩色系统:白色、灰色和黑色。 2. 有彩色系统:
• 纯色,即不含黑白灰、饱和度最高的色; • 清色,即纯色加入白色所得的色; • 暗色,即纯色加入黑色所得的色; • 浊色,即纯色加入灰色所得的色。
课堂训练
纯度推移练习
•先选择一个纯度色相,再调出一个与该色相明度相 等的中性灰色,通过在纯色中不断加入该灰色的方 法,逐渐降低纯色的纯度,形成纯度变化系列。
明度等级推移练习
•做一组明度等级为11的渐变色阶黑定为0,白定为 10,从1到9为灰色系列(孟塞尔色彩体系)。 • 明度等级为11,无彩色的明度色阶推移。
白光下彩面人呈现的色彩
黄光下彩面人呈现的色彩
红光下彩面人呈现的色彩
绿光下彩面人呈现的色彩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四.三原色(P18)
1.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紫(RGB) 2. 色料的三原色:品红、柠檬黄、湖蓝(CMY)
五.补色
• 凡两种色光相加呈现白光,色料相混呈现灰黑色 ,这两种色光或这两种色料即为互补色。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3. 单色光与复色光:光谱中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单色 光;由单色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光的分解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二.光源与光源色
1.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作光源。
2. 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光波的长短、强弱、 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三.物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