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p0105 污水处理场设计规定-空气压缩机
压缩空气站设计要求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压缩空气站设计,能够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做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特制订本规范。
第本规范适用于装有电力传动、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表压为.8MPa、单机排气量小于或等于100m3/min的活塞空气压缩机和螺杆空气压缩机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
对改建、扩建的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道。
本规范不适用于井下、洞内等特殊场所的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
第压缩空气站和压缩空气管道的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
第压缩空气站按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丁类。
全部由气缸无油润滑或不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组成的压缩空气站,其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戊类。
第二章压缩空气站的布置第2.0.1条压缩空气站在厂(矿)内的布置,应根据下列因素,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一、靠近负荷中心;二、供电、供水合理;三、有扩建的可能性;四、避免靠近散发爆炸性、腐蚀性和有毒气体以及粉尘等有害物的场所,并位于上述场所全年风向最小频率的下风侧;五、压缩空气站对有噪声、振动防护要求场所的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压缩空气站的朝向,宜使机器间有良好的穿堂风,并宜减少西晒。
第压缩空气站宜为独立建筑物。
当与其它建筑物毗连或设在其内时,宜用墙隔开第三章工艺系统第3.0.1条空气压缩机的型号、台数和不同空气品质、压力的供气系统,应根据供气要求、压缩空气负荷,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压缩空气站内,空气压缩机的台数宜为3~6台;对同一品质、压力的供气系统,空气压缩机的型号不宜超过两种。
第压缩空气站的备用容量,根据负荷及系统情况,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当最大机组检修时,其余机组的排气量,除通过调配措施可允许减少供气外,应保证全厂(矿)生产所需气量;二、当经调配仍不能保证生产所需气量而需设备用机组时,等于或少于5台空气压缩机组的供气系统,可增加一台作为备用;三、对于具有联通管网的分散压缩空气站,其备用容量,应统一设置;四、两个压力的供气系统,宜用较高压力系统的机组作为低压系统的备用机组;五、对有油、无油两种机型的站房,宜采用无油空气压缩机组作为备用。
污水厂空气压缩机装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分析来源:安全检查表
序号
设备设施
风险点
风险等级
管控层级
责任单位
责任人
1
空气压缩机
四轮应平稳着地,地脚螺丝无松动
4
车间级
污水厂
车间主任
2
空气压缩机
无腐蚀,减薄
4
班组级
污水厂
班长
3
空气压缩机
出口无堵塞
4
车间级
污水厂
车间主任
4பைடு நூலகம்
空气压缩机
法兰,阀门无严重腐蚀
5
班组级
污水厂
班长
5
空气压缩机
到压起跳
5
车间级
污水厂
车间主任
6
空气压缩机
安全阀能自动复位
5
班组级
污水厂
班长
7
空气压缩机
安全阀无堵塞
4
班组级
污水厂
班长
8
空气压缩机
油面保持在油窗1/3至2/3处
4
车间级
污水厂
车间主任
9
空气压缩机
起动频率在每小时15次
5
班组级
污水厂
班长
10
空气压缩机
压力开关和电接点压力表连锁完好
5
车间级
污水厂
车间主任
11
空气压缩机
绝缘复合要求
5
班组级
污水厂
班长
污水处理系统管理规定

污水处理系统管理规定标题:污水处理系统管理规定引言概述: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了保障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系统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匡助读者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一、污水处理系统建设规定:1.1 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应符合相关环保要求,距离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应有一定的距离。
1.2 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处理工艺、设备选型、排放标准等方面。
1.3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应经过环保部门审批,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二、污水处理系统运营管理规定:2.1 污水处理厂应配备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
2.2 污水处理厂应定期监测排放水质,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3 污水处理厂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处置。
三、污水处理系统排放标准:3.1 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应符合《污水排放标准》规定,各项指标达标。
3.2 污水处理厂应定期向环保部门报送排放数据,接受监督检查。
3.3 污水处理厂排放口应设置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排放水质。
四、污水处理系统监督检查规定:4.1 环保部门应定期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运行情况、排放水质等。
4.2 污水处理厂应配合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4.3 环保部门对违反规定的污水处理厂将依法进行处罚,并要求整改。
五、污水处理系统信息公开规定:5.1 污水处理厂应定期向社会公开排放数据、设备运行情况等信息。
5.2 环保部门应向公众公开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监督检查结果。
5.3 公众可以通过相关渠道查询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监督环保工作的开展。
结语:污水处理系统管理规定的出台和执行,是保障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各地政府和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加强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共同维护好生态环境。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要求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要求设计要求:一、设计目的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目的是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处理,达到国家相关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二、设计原则1. 综合考虑设计应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污水来源、处理工艺等综合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安全可靠设计应保证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发生事故,保障使用者和维护人员的安全。
3. 高效节能设计应优化处理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同时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高效节能。
4. 排放符合标准设计应确保处理后的污水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排放标准,避免对周边环境的二次污染。
5. 可持续发展设计应考虑设施的可持续性,包括材料的选择、运行维护的成本和管理等方面,确保设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三、设计要求1. 设施规模根据污水来源、流量和品质要求确定设计规模,包括泵站、格栅、沉砂池、调节池、曝气池、二沉池等,确保处理的全过程。
2. 设备选择根据处理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包括污水泵、格栅机、风机、曝气设备、搅拌装置等,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 处理工艺根据当地条件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如生化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等,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4. 自动控制设施应配备自动控制系统,能够自动监测、调节和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5. 建筑结构设施的建筑结构应考虑结构强度、耐久性和维护方便等因素,确保设施的长期使用。
6. 运营管理设施应有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包括设施运行监测、设备维护、污泥处理等方面,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四、相关要求1. 环境影响评价在设计阶段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 建设与运营成本设计应合理控制建设与运营成本,包括设备选型、用材和设计方案等方面,确保设施的经济可行性。
3. 运营监测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应建立监测系统,定期对处理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设施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seep0102 污水处理场设计规定-压力溶气罐

设计标准SEEP 0102-2002实施日期2002年4月29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污水处理场设计规定—压力溶气罐第 1 页共 4 页目次1 总则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2 设计规定 2.1 一般规定2.2 溶气罐的设计与计算2.3 溶气罐的控制仪表及辅助设施2.4 溶气罐实际设计参数2.5 溶气量计算及空压机选择1 总则1.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污水处理场压力溶气罐设计。
1.2 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SH3095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2 设计规定2.1 一般规定2.1.1 压力溶气浮选法中应设置压力溶气罐(以下简称溶气罐),以利于空气在水中溶解;每间浮选池宜配一台溶气罐。
2.1.2 溶气罐的型式按气水混合形式的不同应选用混合扩散或填料接触吸收两种型式。
1) 混合扩散型溶气罐是在管路或罐内装设喷射器、静态混合器、筛孔等设施,以使水和空气充分接触、混合,达到空气溶解在水中的目的。
2) 填料型溶气罐是在罐内设置比表面积较大的填料,以便水与空气逆流接触时吸收溶解。
2.1.3 溶气罐的工作压力宜采用0.3~0.5MPa (G )。
1) 溶气罐的工作压力应根据被处理水的水质、水温和溶气水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宜采用高溶气压力、小溶气水量的方案。
2) 全溶气浮选法中的溶气罐可选用较低的工作压力,回流溶气浮选法中的溶气罐宜选用较高的工作压力。
3) 压力溶气罐罐体应采用碳钢材料,设计压力不宜低于0.6MPa (G )。
2.1.4 进入溶气罐内的污水温度不应大于40℃。
2.1.5 溶气罐的进出水管流速一般以1~1.5m/s 为宜。
2.1.6 进出水管道与罐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
2.1.7 罐内设有混合设备或填料的溶气罐应设置检修人孔。
2.2 溶气罐的设计与计算2.2.1 溶气罐的进气方式1) 扩散混合型溶气罐的进气方式可采用在溶气水管路上加气的方式;填料吸收型溶气罐应采用在罐内填料下均匀布气的方式。
空气压缩机技术规范

空气压缩机技术规范(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6430-2002代替JB/T6430-1992一般用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2002-12-27发布 2003-04-01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以下简称“螺杆空压机”)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驱动电动机功率为2.2kW-630kW、额定排气压力为0.7(0.8)Mpa、1.0Mpa和1.25Mpa的一般用固定及其改装的移动螺杆空压机。
额定排气压力不大于1.4Mpa的其他螺杆空压机亦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GB 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GB/T 3853-1998 容积式压缩机验收试验(eqv ISO 1217∶1996)GB/T 4975-1995 容积式压缩机术语总则(eqv ISO 3857∶1977)GB/T 4980-1985 容积式压缩机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GB/T 5330-1985 工业用金属丝编织方孔筛网(eqv ISO 4783-2∶1981)GB/T 6075.1-1999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第1部分:总则(idt ISO1816-1∶1995)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7022-1986 容积式压缩机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法GB/T 8539-2000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质量检验的一般规定(eqv ISO 6336-5∶1996)GB/T 12243-1989 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GB/T 13306-1991 标牌GB/T 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 2589-1999 容积式压缩机型号编制方法JB/T 3771-1992 移动式压缩机底盘技术条件JB/T 6431-1992 容积式压缩机用灰铸铁件技术条件JB/T 6908-1993 容积式压缩机锻件技术条件JB/T 7662-1995 容积式压缩机术语回转压缩机JB 8524-1997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安全要求(neq ASME B 19.1-1990)JB/T 9104-1999 容积式压缩机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术语和定义、符号GB/T 4975-1995及JB/T 7662-1995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规范要求解析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规范要求解析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处理和排放污水成为保障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的关键问题。
为了规范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各地纷纷制定了相应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解析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设计准则1. 设计目标: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目标主要是达到排放标准,并确保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现有环境条件、用地资源和周边社会经济因素等。
2. 安全性要求: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原则,确保设施的运行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
设施应考虑抗震、防火、防爆等方面的措施,并保证处理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3. 设计容量:根据预测的废水排放量和处理效果要求确定设计容量。
设计容量应具备一定的扩展余地,以应对未来的发展需要。
二、设施设计要求1. 前处理设施:前处理设施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污泥,以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设计应考虑废水特性和预处理效果,并合理选择筛池、沉砂池等设施。
2. 生物处理设施: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应根据废水特性选择适当的生物处理工艺。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排放、反应器的通气和搅拌、固液分离等问题。
3. 混凝沉淀设施:混凝沉淀是去除废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重要过程。
设计时应合理选择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并考虑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和污泥处理方式。
4. 除磷除氮设施:为了减少废水中的磷和氮的排放,设计时应考虑适当的除磷除氮工艺。
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法、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等,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工艺。
5. 消毒设施:根据排放要求,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消毒是必要的。
设计时应选用高效的消毒方式,并控制消毒剂的投加量,以保证最终排放水质符合要求。
三、其他要求1. 声音和振动控制: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小设施产生的噪音和振动,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可以采用隔音、隔振等措施进行控制。
2. 电气和自动化设计:污水处理设施的电气和自动化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规范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报警。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规范与施工要求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规范与施工要求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水质,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设施设计的基本规范和施工要求,以期为相关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设计规范1. 设计目标与指标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有效处理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设计时需确立出水水质指标、处理效率等关键指标,并根据当地环境、人口负荷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2. 设计容量与排放标准设计容量是指污水处理设施能够处理的最大水量。
根据设计容量确定处理单元的数量和规模,确保设施能够应对日常和峰值负荷。
同时,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确定出水水质的目标和要求。
3. 设计流程与工艺选择通过对原水特性和水质污染特点的分析,选择适合的处理流程和工艺。
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方法,如预处理、沉淀、氧化、生物降解等。
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处理效率、运营成本和设备运行稳定性等因素。
4. 设备选择与布置根据工艺流程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管道。
设备选择应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处理效果和设备寿命要求。
同时,合理布置设备和管道,方便运维和维护。
二、施工要求1. 基础施工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建设和预留设施等。
在地基处理中,需要对地基进行清理、加固和填实等。
基础建设包括基础结构的施工,如污泥池、反应池、攪拌器基础等。
预留设施是为日后的设备安装和维修提前预留空间。
2. 安装调试根据设计要求,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设备安装时需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测试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 管道布置与连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管道布置和连接。
管道布置应合理、简洁,并符合施工图和设计要求。
在连接过程中,要保证管道连接紧密、无泄漏,并做好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和污水泄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标准
SEEP 0105-2002
实施日期2002年4月29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污水处理场设计规定
—空气压缩机
第 1 页共 2 页
目 次
1 总则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2 设计规定
1 总则
1.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的石油化工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污水处理场空气压缩机的选用和设计。
1.2 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J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J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SH3095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2 设计规定
2.1 压缩机
1)石化企业中的污水处理场宜采用自备空压机。
2)污水处理要求连续供气,应选用电动水冷固定式空压机(如:水冷螺杆式或活塞式压缩机),也可选用无油润滑空压机。
3)活塞式空压机应根据用气点的要求和环境温度,选择是否设置后冷却器。
4)空压机台数应根据用气量情况,合理选择,一般以两台为宜,其中一台备用。
5)空压机应避免设置在散发油气的环境中,宜远离要求低噪音的房间。
SEEP 0105-2002 第 2 页共 2 页6)空压机与水泵设置在同一厂房内时,宜靠近泵房一端。
7)空压机组宜单排布置,机组外缘距墙宜不小于1m。
2.2 贮气罐
1)每台空压机宜设单独的贮气罐,若受条件限制或两台空压机互为备用时,两台空压机可共用一个贮气罐时,每台空压机出口管线上应分别设置切断阀。
2)每台空压机与贮气罐间的管道上应装设止回阀,空压机与贮气罐间不应装设切断阀,贮气罐出口与空气总管间应设切断阀;止回阀宜装设在室外。
3)贮气罐顶部应设安全阀,底部设放空阀,底部放空管接至漏斗,并排入含油污水管道。
4)贮气罐或贮气罐出口管线上应装设压力表。
5)贮气罐宜布置在室外,设置位置应避开门、窗,以免影响采光及通风。
6)贮气罐与外墙间净距不宜小于储气罐高度的一半,贮气罐基础应高出室外地坪。
2.3 当系统循环水管网距污水处理场较远时,空压机冷却水可采用新鲜水,其入口阀后水压不应小于7m水柱,并不得超过制造厂的规定,冷却排水宜经漏斗后排除。
2.4 空气管管材一般采用碳钢管,管道防腐及阀门选用同给水管道设计。
2.5 空压机厂房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GBJ87要求,在空压机组、管道及其建筑物上采取隔声、消声和吸声等降低噪声的措施。
2.6 空压机厂房内的采暖、通风、建筑高度、起重设备以及管道设计等应符合国家现行GBJ29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