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的方法
盐渍荒漠化的工程防治技术

第十二章盐渍荒漠化的工程防治技术第一节盐渍荒漠化防治原则一、必需依据不同条件承受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盐碱土的地理分布范围甚为广泛,因各地生物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很大,土壤盐碱化的形成缘由、过程及特性也多种多样,因而形成了类型繁多的盐渍土。
因此盐碱地的改进应实行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就是要实行适应于当地具体条件的措施。
二、多种措施综合防治的原则所谓综合防治,指各种防治措施之间在应用上必需严密结合,构成一个相互协作的整套防治体系,通过发挥该体系的各种措施的作用,取得综合性的防治效果。
1.利用与改进相结合改进盐渍地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因此在改进盐渍土过程中,同时要进展合理的农牧业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耕作、施肥等农业生物措施,逐步提高农作物和饲草的产量,同时在利用中可逐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从而加速盐渍地的改进过程。
2.水利工程与农业生物措施相配套,排解土壤盐分和提高土壤肥力相结合水利工程措施是综合治理旱、涝(洪、渍)盐碱等自然灾难的前提条件,但只有与农业生物措施相结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用水利工程措施以排解土壤中过多的盐分及其在地表的积存,为植物制造正常生长的土壤环境;运用农业生物措施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提高其肥力和抑制土壤返盐。
3.浇灌和排水相结合我国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说明,综合防治土壤盐渍化,必需具有配套齐全而有实效的灌排水利工程措施。
否则重灌轻排,甚至只灌不排,必将招致灌区地下水位的迅猛上升,不仅达不到改进盐渍土的作用,反而会使土壤盐渍化更加严峻。
因此,我国目前建立的井、沟、渠相结合的灌排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其中渠系起输配水进展浇灌的作用;沟系用以排水(洪、沥、涝、渍)排盐,引水补源进展提灌及必要时短期滞蓄洪沥涝水;机井则起利用地下水进展提灌和调控地下水位的作用。
4.近期目标和长期规划相结合综合防治土壤盐渍化和旱、涝、洪、风沙等危害,首先必需制定统一的规划,其中建议实行的水利工程措施和农业生物措施,肯定要有近期切实可行的内容,也要有远期可预见的方向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减轻西北地区土壤盐渍化的措施

西北地区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主要由于干旱、蒸发强烈、地下水位高、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导致。
为了减轻土壤盐渍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的灌溉管理: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水的浪费,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盐分的上升。
2. 改良土壤结构:通过深松、翻耕等措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有利于盐分的淋洗。
3. 种植耐盐作物:选择耐盐性强的作物品种,如高粱、苜蓿等,这些作物可以在高盐环境下生长,同时还能吸收土壤中的盐分。
4. 生物措施:利用植物根系对盐分的吸收和转运能力,通过种植盐生植物或耐盐植物,如芦苇、碱蓬草等,来吸收和固定土壤中的盐分。
5. 化学改良:使用石膏、硫酸钙等化学物质来改良土壤,降低土壤的盐碱度。
6. 水土保持: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减少地表
径流,降低土壤侵蚀,从而减少盐分的积累。
7. 农业结构调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畜牧业,减少对土地的过度耕作,减轻土壤盐渍化压力。
8.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盐分积累,同时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9.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土壤盐渍化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盐渍化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西北地区土壤盐渍化问题,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

土壤盐渍化状况与防治措施土壤盐渍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
由于漫灌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的盐碱灾害。
目前,世界各地还有相当面积的盐碱地尚未得到改良和利用,而且,随着全球灌溉面积的增大,土壤此生盐渍化有日趋严重的趋势。
根据已有的经验,至少有50%的灌溉土壤发生过次生盐碱化。
1.盐渍土的概念盐渍土(盐碱土)是指土壤中含有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重碳酸盐等。
另外青藏高原有硼酸盐,吐鲁番盆地有硝酸盐类;或者是土壤含盐量虽少,但土壤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达到了一定比例。
2. 盐碱地形成条件及原因2.1条件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在潮湿的天气里,雨水能将盐分冲走而不致造成伤害;但在干热天气,因为灌溉水没有排出,地表形成积水,水遇热而蒸发,留下有害的盐分,盐分积聚的危害足以严重到使作物枯萎而死,寸草不长,形成盐碱地。
2.2原因2.2.1盲目施肥部分菜农对各类肥料在植物生长发育中所起的作用和所产生的影响了解不够全面,盲目使用化肥,忽视有机肥的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温室的蔬菜施肥水平较高,尤其是一些农户为了追求产量进行过量施肥,一般在周年蔬菜生产中化肥的施用量均达250kg/666.7m2以上,加剧了温室土壤的盐渍化,造成土壤板结、蔬菜根系发育不良,影响了蔬菜生长。
二是忽视有机肥使用和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在蔬菜生长期间,有的农户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由于温室温度高,人粪尿迅速自然分解成各种成分;如硫化物、硝酸盐等一些含盐离子的成份残存于土壤耕层内而导致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它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植被的生长,甚至影响土地的使用功能。
土壤盐渍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受地表水淹没。
当地表水深度增加时,含盐量会增加,这样就会导致土壤中盐分含量增加,从而导致土壤盐渍化。
二是缺乏有效的土壤排水系统。
土壤排水不畅,有些地区没有良好的土壤排水系统,也会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增加,从而造成土壤盐渍化。
三是缺乏土壤管理。
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壤管理,土壤结构受到破坏,土壤中的盐分不能被有效地排出,也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四是长期的旱涝不均。
由于长期的旱涝不均,土壤中的盐分不能被有效地排出,从而导致土壤盐渍化。
针对土壤盐渍化问题,有以下几种防治措施:
一是建立好土壤排水系统。
建立有效的土壤排水系统,可以有效排出土壤中的盐分,从而防止土壤盐渍化。
二是加强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不仅可以保护土壤结构,而且还可以有效排出土壤中的盐分,防止土壤盐渍化。
三是科学施肥。
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太高时,应该采用科学施肥的方法,控制土壤中盐分的含量,防止土壤盐渍化。
四是遵守节水灌溉原则。
应该遵守节水灌溉原则,减少地表水淹没,防止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从而防止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土壤排水和管理,加强节水灌溉,科学施肥,以有效地防止土壤盐渍化。
农田土壤改良方案

农田土壤改良方案一、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危害:在大部分菜区,都存在长期大量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的现象,表现为:不但底肥化肥使用量大,而且追肥也是大量使用,这样就使得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严重,透气性降低,需氧性的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熟化慢,从而造成土壤板结。
土壤板结对蔬菜的危害一是根系下扎困难,二是即使根系能扎下去,也会因土壤含氧量过低,出现沤根现象。
土壤盐渍化是指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后,土壤中盐离子增多,妨碍蔬菜根系正常吸水,从而影响植株生长,严重时蔬菜就像种在盐水里一样,造成了腌根死棵。
土壤盐害有轻重之分,初期地面有清霜而后发展到绿皮“青苔”,棚室内蔬菜尚为正常;中度时地面出现许多块状的红色胶状物,干后变为“红霜”,棚室内蔬菜生长到中期出现点片萎蔫;土壤盐分过重时地面出现白色结晶“盐霜”,棚室内蔬菜定植后根系特别少,后期死秧加重。
解决措施:目前解决土壤板结和盐渍化较好的措施是使用汽巴松土精,每亩地300 克,使用时将松土精掺30~40 公斤土撒施到蔬菜的根部附近,然后浇水即可。
使用松土精后,通过松土精的物理作用,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透气,促进蔬菜根系下扎,保证蔬菜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二、土壤菌群失调危害:土壤中的生物菌有一部分是有益菌,在土壤中起比较好的作用,改良根系生长的环境;还有一部分菌属于有害菌,这些菌会引起许多的土传病害,造成死秧、死苗。
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土壤中有害菌的数量越来越多,而有益菌得不到补充,这就导致了土壤菌群的失调。
解决措施:要想解决土壤菌群失调的问题,单靠使用杀菌剂来杀死土壤里面病菌的办法是行不通的,只能想办法补充土壤里面有益菌的数量,使土壤当中的有益菌和有害菌重新达到一个平衡,就不会影响蔬菜的长势了。
目前补充土壤有益菌可使用家园益微增产菌,每亩使用500 克+50 克助剂(助剂的目的是养菌),掺土30~40 公斤,根据地块情况,一个生长季节使用1~2 次。
三、微量元素缺乏危害:连作是蔬菜种植的普遍现象,然而连年种植蔬菜容易造成土壤养分的偏耗,特别是硼、锌、铁等微量元素,由此引发的缺素症越来越严重,大大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产量减少、品质下降。
浅析盐碱地的治理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方法

浅析盐碱地的治理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方法摘要:所谓“不毛之地”说的就是盐碱地,可见盐碱土给生物带来的影响之大。
确实如此,盐碱土由于其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给植物的生长构成了种种阻碍,使得植物难以落地生根,群落不成。
现在习总书记提出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们也逐渐从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生态建设的梦中苏醒,开始重视生态建设。
但是盐碱地的存在无疑成为了这一计划的最大障碍,给生态城市的建设出了难题,令规划设计畏畏缩缩,让方案实施负重前行。
因此,治理盐碱地以及进行适合的绿化就成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任务,也是摆在绿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本文正是基于此种背景,将对盐碱地的治理与绿化方法进行探讨,期待能够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盐碱地;治理;园林绿化;方法连云港市地处黄海之滨,位于江苏的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沿海城市。
随着近年来滩涂开发、围海造田与城区绿化工作的开展,尤其是东部城区是城市工业发展和旅游规划的发展重地,但同时又因地处滩涂之地,盐碱地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也制约着城市的规划发展。
笔者作为一名园林绿化工作者,在这些区域从事园林绿化工作十五年之久,深切感受到在盐碱地上搞绿化的不易。
为响应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实现我市在创园成功的基础上实现创森城市的目标以及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的追求,城市规划中治理盐碱地势在必行,在盐碱地上做好绿化,也无疑成为绿化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所以为了能在盐碱地上建“绿洲”,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在本文中分析了盐碱地的治理与绿化种植的方法。
希望笔者的经验分享能够帮助更多的园林绿化工作者。
1盐碱地概述何为“盐碱地”,即土壤中含有过量的可溶性盐类,提高了土壤的渗透压,使植物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植物体内外渗,从而脱水干枯死亡[1]。
盐碱土壤含氯化物或者是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土,土壤 PH值较高呈碱性,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没有肥力,理化形状差,含有较多的对植物生长有害的阴阳离子。
宁夏灌区土壤盐渍化变化趋势及治理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
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及人类生存,成为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一大障碍因素。
宁夏灌区耕地面积不足1000万亩,守住耕地底线的形势十分严峻,在保护好现有耕地的同时,开发潜在的土地资源,包括对盐碱地的治理,成为宁夏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战略需求。
宁夏土壤盐渍化比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引黄灌区以北的银北灌区及中部干旱带以红寺堡为代表的扬黄灌区,分析研究以上区域土壤盐渍化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 意义。
一、灌区盐渍化成因及变化趋势宁夏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形成历史久远,可以说与有着2000多年灌溉耕作历史的引黄灌区同时存在,也与“银川”城市的命名有着历史渊源。
20世纪中期以后,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其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由于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力开挖排水沟,相继建成了河西灌区第一至第五排水干沟等主要排水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灌区排水条件,使得灌区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盐渍化及沼泽化程度显著减轻。
此时,灌溉面积从解放初期的130万亩发展到300万亩,粮食亩产由95公斤提高到119公斤。
其二,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由于盲目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导致灌溉用水量不合理增加,加之灌溉管理体系不完善,骨干排水沟淤塞,田间排水沟不配套,渠道渗漏严重,排水出路不畅,造成灌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有所加重。
此时灌区耕地盐渍化面积达到67.39%,部分耕地因盐渍化和沼泽化加重而弃荒。
其三,20世纪80年代后。
这一时期通过大力开展以排水淋盐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先后开挖了红旗沟、四二干沟、银东干沟等5条主要骨干支沟,并对原有干、支沟进行了全面清淤扩整,对渗漏严重的干渠进行了衬砌。
同时,在银北地区控制水稻种植面积,并进一步加强灌溉管理,完善田间灌排工程配套,搞好平田整地。
期间,在银北地区共打排水机井5000多眼,有效降低了地下水位,使灌区耕地土壤盐渍化程度总体上得到减轻,其中青铜峡灌区土壤盐渍化面积减少了24.59%。
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土壤盐渍化是土壤中盐分积累过多而导致土壤盐分浓度超过植物生长的耐受范围,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的一种土壤退化现象。
盐渍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气候干旱、地下水位升高、过度灌溉、过量施用盐类化肥等。
为了有效防治土壤盐渍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土壤盐渍化的原因1.气候干旱:气候干旱是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气候干旱导致土壤中水分蒸发过快,土壤中的盐分无法被稀释,积累在表层土壤中,从而增加土壤盐分浓度。
2.地下水位升高:地下水位升高会导致土壤中的盐分上升到土壤表层,并随着水分蒸发逐渐沉积在土壤表层,造成土壤盐分浓度升高。
3.过度灌溉:过度灌溉会使土壤中的盐分随着水分上升到土壤表层,特别是在气候干旱的地区,水分蒸发速度快,盐分无法被稀释,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
4.过量施用盐类化肥:过量施用盐类化肥会使土壤中的盐分浓度增加,过多的盐分会积累在土壤中,导致土壤盐渍化。
二、土壤盐渍化的防治措施1.改善排水设施:改善排水设施是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有效措施之一、加强排水系统建设,避免地下水位过高,减少地下水中的盐分渗入土壤表层。
2.科学施肥:科学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避免过量施用盐类化肥,避免植物对盐分过敏,减轻盐冲击。
3.选择耐盐植物:根据土壤盐分浓度的情况,选择适合耐盐的植物种植,如盐蒿、盐菊等,提高土壤的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裸露,防止盐分积累。
4.合理灌溉:避免过度灌溉,采取滴灌、喷灌等合理的灌溉方式,减少水分蒸发,避免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土壤表层。
5.土壤改良:通过添加石灰、石膏等中和土壤中的盐分,促进盐分向深层土壤排放,减少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积累。
6.盐碱地复垦:对已经发生盐渍化的土壤进行复垦,包括淤泥覆盖、植被恢复、土壤翻耕等措施,帮助土壤逐渐恢复活力,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
综上所述,土壤盐渍化是一种严重危害土壤生态环境的问题,对于农业生产和植物生长都有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 小 高 畦地膜 覆盖 栽培 , 溉 时一 次浇 透或 使 灌 用滴 灌 , 不宜 小水 勤浇 , 以免土 表盐 分 聚积 。 同时在 畦 间、 过道铺 一 层秸 秆 、 草 、 谷 麦秸 等 减少 土层 水 分上 升
而返 盐 。
6 种 植 吸盐 作物
抑制 返盐 和养 分 流失 。
4 合理 施用 肥料
栅 年 : 6 ㈣ 、 9 l2
腐熟的有机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 可改善土壤结
构 , 高通 透性 , 强土 壤 吸收水 肥 能力 , 冲土壤溶 提 增 缓 液 , 利于 微生 物 的活 动 , 轻盐 害 , 有 减 因此 可 主要 用作 基肥。 追肥可用 ^ 粪尿、 饼肥与多种化吧交崔施用 , 免化 避 肥 品种 单一 、 量 。最好 是使 用专 用肥 和 叶面肥 。 过
5 改 变种植 方 式
在棚 室周 围和 内部设 置排 水 设施 , 秋 时节 撤 去 夏 棚膜 , 利用 雨水 冲淋 带走 部分 盐分 , 轻地 表 积盐 , 减 或 用井水 灌溉 洗盐 , 灌边 排 。新 建 的保 护 设施 内可在 边 距 地表 2 ~ 0厘米处 埋设 塑料 暗管 。 时要保 持棚 室 53 平
方 兮7 矿奢 声
一 手 蘑 菇 番意 ,刀一 矿 离基准年 贴现系数 产生效益 推广 新 增 纯 收 益 阶段年份 年数 (= 0 r 1%) 的规模 费用 当年值 贴现值
20 0 7年 0 10 0 .0 0 3 0 6 8 515 8 5 . 0 8 . 8 15
表 8 年经济效益和科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计 算表 () 1 已获经济效益 () 2 还可能产 生的经济效益 () 3 经济效益计算年 限 () 4 科研单位经济效益分记 系数 () 5 总科研 费用复利值 () 6 年经 济 效 益 ( ) 研投资年均纯收益率 7科
20 0 8年 20 0 9年
5 小结
阜 葱一 号 大 葱新 品种 应 用农 业 部 科 技 司颁 布 的
防治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的方法
迟 永林 刘 忠
( 黑龙江省克山县古 北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 中心 1 10 ) 6 60
由于保 护 地 长 期 被塑 料 薄 膜 、玻 璃 等 覆 盖 物遮 盖, 很少受 到雨 水 冲淋 , 土壤 积盐 较 多 , 因此 保护 地 土 壤逐 渐 出现盐 渍化 。尤 其是偏 施 速效 性 氮肥 , 钾肥 磷 施用 不 足 , 酸 根离 子 的 大 量积 累 , 土 壤 溶 液浓 度 硝 使 提 高 。 同时 ,H值 降 低 , 大 了铁 、 等 元 素 的可 溶 p 加 镁 性 , 一步加 重 了土壤 盐 渍化 。 进 另外 , 多年 的连作 导致
・
7 ・ 3
《 业科 研成 果 经济 效益 计算 方法 》 行 分析 计算 , 农 进 已
获经济收益 :4 9 万元 , 2 6 5 还可能产生 的经济效益 :
2 4 419万 元 , 经 济 效 益 : 8 年 604万 元 , 研 投 资 年 均 科
纯 收益 率 3 . 1 1 :。 5
经济效益分} 己 系数 ) 科研费用复乖值) y营 ( 『 ( J 详见表 8。 )
对 于建 棚 时 间 长 、 壤 盐 渍化 严 重 的 土壤 , 种 土 可
由于棚 内土壤 中硝 酸根 离子 的大量 积 聚 , 用 杂 施
植一茬吸盐的苏丹草 、 盐蒿之类植物, 可有效降低盐分 。
草、 秸秆 、 树皮之类有机物 , 能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 。
3 轮作倒 茬
不 同的蔬 菜作 物对盐 害 的敏感 度 不 同 , 主要 蔬菜
一1 一 2
09 9l .0 O8 6 .2 4
3 0 3 0
6 8 515 8 4 . 0 8 . 0 69 6 8 51 7 1 . 0 8 . 5 3 49
合计 22 3 ) 4 1( 6 () 7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 :2 . 41 5元 () 8 缩值系数 :. 07 () 9 总科 研 费 用 复 利 值 9 .12万元 6 0 6 (O 已推广其间应分摊 的科研 费用 :22 1) 3 .万元 ( ) 测 其 间应 分摊 的科 研 费 用 :4 12万 元 1 预 1 6.0 4 (2 还 可 能 产生 的经 济 效 益 :4 4 元 1) 2 19万
土壤 酸碱 度 破 坏 , 微 生物 活动 受 阻 , 响 了肥 料 的 使 影 分 解 。 般土 壤盐兀 一 土表 3 0厘 米 万 渍化 一 万 表现 为表 层严 重 , 兀一 两 己 深 处 以下较 稳定 。而且 因棚 室使 用 年 限 、 肥 方法 与 施 种类 、 土壤 质 地 、 培 措施 、 理技 术 等 不 同 , 渍 化 栽 管 盐 程 度也有 较 大差异 。其 主要 防治 措施 如下 :
1 灌水 洗盐
耐盐 性 强弱 的次 序 为 : 椰菜 、 球生 菜 、 花 结 番茄 、 菜 、 芹
茄子 、 椒 、 甜 黄瓜 。 轮作 倒 茬时 , 系发达 、 肥量 大 的 根 需 蔬菜 能 吸走较 多的盐 分 。 在封垄 较 慢 的作 物 行 间套 种
生长 速度 快 的蔬 菜种类 , 如苋菜 等 也 能在一 定 程度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