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013年中考语文17套考点复习课件(7)语文课件PPT

2013年中考语文17套考点复习课件(7)语文课件PPT

C、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 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 倒地时呻吟了一声。(《那树》)
参考:“咬”“嚼”“骨粉”“呻吟”采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一幅人类屠戮大 自然生命的图景,从视觉、听觉方面给人以痛 苦和悲哀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的愤恨之情。
小结
A、解题思路 明确表达形式及其基本作用,结合语境分析 词语在句、段中表现内容,结合文章中心分 析词语的表达意义。
A、敌人十分狡猾,但是英勇的人民解 放军识破了他们的阴谋诡计。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 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 均狡猾可喜。
近三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什么? 1、文章内容 2、词语理解 3、句子理解 4、文章中心 5、体验感悟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15.是人都有惰性,这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后天可以改变这种惰性,谁改变的越多,谁就越成功。 30.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87.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64.失败就是迈向成功应付出的代价。 31.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是梦,最长的是路;最易做的是梦,最难走的是路。 76.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时间久了,也就淡了。也许是棱角平了,或许是成熟稳重了,脚步越来越踏实,日子越来越平淡。人生步入另外一种境界,淡然。得与失,成 和败,聚或散,虽然一样渴望一切都好,但也能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淡然是人生的一种成长。
2、请根据本文,出一道理解词语含义及作用 的题目。
“分水岭”、“雨后春笋”
5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1.有些话,是早说的好;有些话,是不说的好。 50.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加完美。 89.梦由自己来创造,路由自己来走好。 28.你不扬帆,没人替你起航,你在装睡,谁也叫醒不了你!你无需告诉每个人,那一个个艰难的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大多数人都看你飞得高不高,很少人在意你飞得累不累。做该做的事,走 该走的路,不退缩。多难,也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别让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曾经经历的苦难与磨练。

2013年初三语文18套中考复习(2)优秀PPT教学课件

2013年初三语文18套中考复习(2)优秀PPT教学课件
• 简介仿写
• 所谓仿写,是指仿写句子,即依照已有句子的形式造 出新的句子来。仿写题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 法、修辞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考查学生炼字炼句的 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中考趋势:
• 由于仿写可以综合考查学生 各方面能力,因此,它备受命 题者的青睐。近年各地中考 仿写题出现率呈上升趋势, 分值2-4分。在泰州近三年是 必考题,并且难度逐年递增,分 值均为4分.
(不太符合原句要求,因为没 有台阶就不存在楼梯,形虽似, 意未通 ) ╳
本题仿写要点:
形式上:A 、句式为没有一本书的家,是………… B、所仿的句子是比喻句。
内容上:A、指定话题不能变。 B、所仿内容要合理。
经典考题分析2(仿指定格式,不指 定话题)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____,就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1年 宁波中考题)
分层作业
必做题:
1、3、4、6、7、9
选做题:
2、5、8
1、根据提供的句子,仿照示例,写两个句子。(4分)(02年泰州中考题) 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人们一起抬头仰望。
示例: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 一个疲惫的人说:“像一张舒适的沙发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示例,造两个句子。(4分)(03年泰州中考题)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凉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 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那快乐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那快乐 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中考语文17套考点复习课件(14)语文课件PPT

2013年中考语文17套考点复习课件(14)语文课件PPT
• 三《升起心中的太阳》 • 提示:太阳是什么? • 四《2012年,这个春天我真 》 • 提示:个人的感受有哪些? • 五《我心期待 》 • 提示:期待什么?
• 《草》 • 《江南瓦》
典型示例
思维导图至美至善
•打开思路 •灿若烟火 确定立意 翩若飞鸟 选择材料 美如柳条 安排详略 密如雨丝
图解中考作文重要环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继续画图,打包一路相伴的幸福
• 二 画一棵幸福树,列举你生命中的幸福、 快乐与感动,让它成为你最珍贵的财富, 不断积累,一路相随,并且学会回报。
• 提示: • 可以从时间段上去发散思维 • 可以从不同的人的交往去发散思维 • 可以从幸福的理解去发散思维
我思故我在,我画故我乐
发散思维 玩一玩
什么是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 形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 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 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 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 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 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 衡发展。
• 审题 • 立意 • 选材 • 开头 • 结尾 • 细节 • 抒情议论
全国中考作文部分题目
• 《熟悉地方也有风景》 • 《升起心中的太阳》 • 《日积月累》 • 以“智慧”为话题 • 《也是一堂语文课》《我最 的一堂课》 • 《爱让我更加美丽》 • 《说句心里话,我也 》 • 围绕感动、提醒、反思等成长经历而拟定的题目
• 一张空白纸张、一支笔、一个快乐的心情 ,这就是制造思维导图所需的工具。
思维导图示例
直面作文题目,我们一起来画图
• 一《一道亮丽的风景》(《熟悉的地方也 有风景》《慢慢走,欣赏啊》)

2013年初三语文18套中考复习(3)优秀PPT教学课件

2013年初三语文18套中考复习(3)优秀PPT教学课件
二 合“格”—符合修辞格
仿句时,我们要仔细分析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排比, 或对偶或比拟等.
仿句的一般规律
三 合“意”---符合语境、意境 语境:在这里指的是语言本身营造的一种氛围 .
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 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 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 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我想母亲以前肯定也是这样擀面条,唯一变化的是她双手,曾经也是白嫩光滑,如今粗糙布满老茧。母亲突然抬头看到我了,急忙出来,问我是不是饿的受不住了。 我慌忙之间连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只对她摇摇头,不再看她,一个人回到屋里,坐下等着。
不一会母亲就端着一大碗捞面走进来,我起身要去接,她大叫:“你别动,碗很烫。”我便又坐下来。她把碗放在我面前,递给我筷子,催着我赶紧吃。 母亲总是这样,吃饭时候总要催促我趁热吃。以前听到她催,心里总是一阵怨气,偏慢吞吞不紧不慢,任由她唠叨。今日我却拿起筷子,夹起面条送到嘴里。
“别那么大口,小心烫着。” 我点点头。
“对对,放点醋,这样好吃,我去拿。” 她转身去厨房拿来醋,给我碗里倒。 “怎么样,淡不淡,再放点盐?” 我摇摇头。
“吃肉啊,那是我专门放面里的,快吃!” 我夹起一块肉吃在嘴里,她这才算满意,站在一边看我吃。我没有劝母亲去吃饭,因为我知道,我没吃完,她不肯去。 一碗面吃完,汗水顺着脸颊淌下,这捞面味道,一半在嘴里,香而纯,另一半在心里,有点酸楚。一小滴液体流进嘴里,涩涩的,咸咸的,不知道是汗,还是我眼角渗出的泪。 那个清晨 一大早,便被母亲叫起。我有些不满,平常我是总要在床上多赖一会儿的。可当我迷迷糊糊的看到母亲紧绷的脸庞时,我好像一瞬间明白了什么,心隐隐的颤抖起来。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 香,那母亲 一 样的腊梅 香, 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 香。

2013年中考语文17套考点复习(4)优秀PPT教学课件

2013年中考语文17套考点复习(4)优秀PPT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教给学生复习的方法,提高学 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 ⒉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 等方式来让学生逐步掌握复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 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 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中考文言文的考点
一、分值:12分,题量:3小题 (每小题4分)
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有听到风声就起兵响应的人。
备考策略三、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 和情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1、选文表现了周亚夫的什么品质?(4分)
答:选文表现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忠于职守)、军纪严明(治军有方)、刚 下不阿的品质。
2、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3分)
门前小土坡在夜色下显得有些陌生而拘谨,似乎把我当成远方客人。得知我要回来,一进门就看到母亲正朝着门口快步走来,她打量着我一直笑,拉我进屋。 “快坐下,坐车很难受吧?”母亲像个得到心爱玩具后的孩子般兴奋,我便坐在沙发上。
“去洗洗手吧,一路上出汗多”,我刚要起身,母亲又赶忙示意我别动,对我说:“我给你端来,你别起来。”不等我回话,转身到院子里了。 母亲端来水,递给我毛巾,转身又小跑着到厨房去了。我知道母亲在给我做捞面。记得初中时候一天上午放学,由于母亲忙农活做饭晚了,我一生气准备不吃饭就上学去。母亲也是这样让我坐着,转身小跑到厨房为我做捞面。
中考题练习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日光向下照射到水底,(鱼儿)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 停着不动。
潭西南而望,斗折跎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排列那样曲折, 像跎爬行那样弯曲,或明或暗,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到。

2013年中考语文备考必备精品课件:积累与运用(共195张,ppt)

2013年中考语文备考必备精品课件:积累与运用(共195张,ppt)

救,如今也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6.隶书蚕头雁尾、楷书方直端庄、行书流 水行云。请选择“翰墨”的其中一种字体, 临摹在方格里。
提示: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专题2
字词的理.近义词的辨析。如:“卑鄙”与“卑 劣”。“卑鄙”侧重品质方面,“卑劣”侧 重行为方面。 2.关联词语的辨析。如:“只有…… 才……”与“只要……就……”不能混用。
7.辨语法功能。在句中的意义、作用和充 当什么成分也是辨析词语的一个方面。如 “衷情”和“钟情”,前者指内心的感情, 偏正式结构,名词,作宾语,如“久别重逢, 互诉衷情”;后者是集中感情的意思,动宾 式结构,动词,作谓语,如“他一见钟情”。 8.辨使用侧重。有些词语意义非常相近, 但在使用上是各有侧重不可混用的。如“扶 养”和“抚养”,前者是扶助养活的意思, 可用于长辈,也可用于平辈,还可用于伤残 人员,而“抚养”则是抚育教养的意思,只
5.辨感情色彩。从词语的褒义贬义和中性 色彩方面辨析。比如“沟通”和“勾通”, 前者指交流联络使通连,后者指暗中串通和 勾结;前者是中性词,后者是贬义词。 6.辨词性类属。从词性方面辨析也是一个 重要方面。“品味”和“品位”,前者是品 尝体味的意思,动词;后者是品级层次的意 思,名词。如“高考失利,他首次品味到了 人生艰辛”,这句话不能用名词“品位”。
• 常见题型 1.选择读音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2.找出词语书写正确或有误的一项。 3.在句子中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 拼音写汉字;判断词语的书写是否正确。 4.在田字格中规范、工整、美观地书写汉 字。 5.根据句子的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汉字填 空。 6.在一段精美的句子中,给汉字注音或根
第二篇
积累与运用
专题1
识字与写字
考点自主梳理

201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ppt(赛讲用)

201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ppt(赛讲用)

4.徐悲鸿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 “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正确,如果有停顿,则把点号放在引号外面。
口诀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三、分号
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 用分号。 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 重。 侵略者的诺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 口诀: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3. 以下句子冒号运用正确吗,如不对,请改正。 他进门喊了声:“起火了”,就跑了出去。
(不对,应删掉此句中的冒号。)
总结:虽然出现了“想”“说”“认为”等词语,但 没有提示或者较大的停顿。
4.他说:今天不回家了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接着说:“‘态度决定一 切’,确实有道理。” “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不对,将前两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第三句中的冒号改为句号) “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说” 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 ;“说”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
选择问句,句中用逗号,句末用问号。
2.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 (对)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 (错) 3.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对) 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错) 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连续问句后均用问号。是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
4.我不知道他的书放在什么地方? (错) 我不知道他的书放在什么地方。 (对)
三、冒号(:)
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的点号。
给下列句子□加标点符号 1.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 □ 两条长桌,四个椅

201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10份打包)-3

201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10份打包)-3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 网 -
总结: 1、结合内容谈表达效果:准确、具体、全面 2、内容:描写对象+事件+情状(特点) 3、情感:找准描写对象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 网 -
3、赏析词语 我很贪婪地啃着瓜果,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笑着 答案: 运用“贪婪”和动词“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我”大口大口吃瓜果时的情状,表达了“我” 对家乡瓜果的喜爱之情。“心满意足”准确地写 出了母亲当时看我吃瓜果时的欣慰,表达了母亲 对“我”的爱
解题思路:
首先选择角度 确定赏析角度
然后明确内容
最后表述情感
结合语境谈内容的表达效果
指出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表述方法:
运用了……(角度),……(表达效果)地写出 了……(内容),表现了人、物或作者的…… (情感)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 网 -
2、赏析
她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 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有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的流了下来。 运用“攀、缩、倾“一系列的动词,生动传神 地刻画出了爸爸爬月台时吃力艰难的样子,表达了 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 网 -
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 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运用“啃”和“啧啧”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像是刚从油 锅里浸过一般”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 了“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划线句子 传神地表达了“我”பைடு நூலகம்“络腮胡子”的厌恶 之感。
记叙文阅读词语赏析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 网 -
记叙文阅读词语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义重复
实例分析 1、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关键在于 勤奋起决定作用。 2、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句式杂糅 (结构混乱)
实例分析
1、汽车在盘山公路上箭一般飞驰。 2、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有关部门正进一步完善 措施。
不合事理
病句的主要类型
1、搭配不当; 2、词序不当; 3、 成分残缺; 4、词义重复; 5、句 式杂糅; 6、不合事理。
修改病句的原则
遵原意,少改动。
修改病句的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修改病句的步骤
读——辨——改
实例分析
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 积虑。 2、缺乏长远的规划,会障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复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2、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病句透视
所谓“病句”,指因为不符合现 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 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河北省中考涉及的病句主要类型
1、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 5、句式杂糅;
2、词序不当; 4、词义重复; 6、不合事理。
售、使用”(或把“生产”放在“销售”前面)
题型指导——改错题(一)
• 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4分)(09河北) (1)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去少年宫学习书法。 修改意见:
删除“只有” 或把“只有”改为“只 要”; 或删除“一”并把“就”改为“才”
(2)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 大改进。 修改意见: 把“改进”改为“提高”。
搭配不当
实例分析
3、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4、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 5、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
搭配不当
实例分析
6、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7、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 应经济时代的要求。 8、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 成功的前提。
搭配不当
实例分析
1、班委会健全并制定了一系列 班级管理制度。 2、《红楼梦》这部小说对我很 感兴趣。
词序不当
实例分析
•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 大的鼓舞。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 养成了爱劳动。
成分残缺
实例分析 • 1、老师把这次活动的具体详情告诉了 大家。 • 2、造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 是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 • 3、热烈欢迎中国运动员胜利凯旋。
课外作业:学案练习二三
我的收获
• • • • 修改病句的原则 修改病句的方法 病句类型 中考病句题型及答题技巧方法
题型指导——改错题(一)
例1、请对下面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08河北) (1)为了预防大灾之后不出现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 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修改意见:
去掉“不”或把“预防”改为“确保”。
(2)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 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 超薄塑料购物袋。 修改意见:把“销售、使用、生产”改为“生产、销
题型指导——改错题(三)
下面的语段有两处语病,找出并在原句中改正 毕业前的日子,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在逝去。 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在毕业这一天起, 我们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
在“无时无刻”后加“不”; “在毕业这一天起”中的“在”改为 “从”。

2.
3.
4.
亮剑北中考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 了极大的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玉树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 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 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 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题型指导——选择题(二)
• 例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
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 风光秀丽的淮安。 •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 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 C、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 D、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 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题型指导——改错题(二)
王府井是北京最负胜名的繁华商业区。这里商 铺林立、牌匾高悬,人头攒动、川流不息。进入商店, 种类繁多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条全长 约3华里左右的大街,以其宽阔的胸怀,每天迎接着 近百万人次的八方宾客。(07河北) 文中加线部分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
去掉“左右” (或去掉“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