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房管理

合集下载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5篇)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5篇)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1.为保证对药品仓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正确、合理地储存药品,保证药品储存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按照安全、方便、节约、高效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药品堆垛距离适当(垛与墙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屋顶或房梁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散热器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堆码规范、合理、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

3.应按照经营规模的需要,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底垫、货架等储存设施,配置必要的库房温湿度监测和调控设施:4.应设置温湿度条件适宜的恒温库。

常温库温度在0-30℃之间,阴凉库温度运20℃,冷库温度在2-10℃之间,各库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____%一____%之间。

根据药品储存条件要求,应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

对有特殊温湿度储存条件要求的药品,应设定相应的库房温湿度条件,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

5.按照药品性能,对药品应实行分区、分类储存管理。

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易串味库。

对有特殊温湿度储存条件要求的药品具体要求: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区存放:人用药与兽用药、性能相互影响、易串昧的药品要分库存放:中药饮片应设专库:危险药品应专库存放并有安全消防设施6.库存药品应按药品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存放,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

7.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温湿度调控工作,坚持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观测并记录“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药品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8.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

待验品、退货药品—黄色;合格品区、待发药品—绿色;不合格品—红色。

9.药品实行分区、分类管理。

具体要求为:9.1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货位存放;9.2性能相互影响及易串味的药品分库存放;9.3第二类精神药品专区存放;9.4品名和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分开存放;9.5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控制性管理,不合格药品应单独存放,专帐记录,并有明显标志。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9篇)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9篇)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1、为保证对药品仓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正确、合理地储存,保证药品储存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2、按照安全、方便、节约、高效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库,堆码规范、合理。

仓库应有符合安全要求的照明、消防、防盗设备。

应有与药品陈列、储存相适应的橱、柜、架、垫等专用设备。

3、应按照需要,配置必要的库房温湿度监测和调控设施;设置温湿度条件适宜的常温库(0-30℃)、阴凉库(0-20℃)、冷藏库(2-8℃),库房相对湿度应控制在____%—____%之间。

根据药品储存条件要求,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

4、按照药品性能,对药品应实行分区、分类储存管理。

具体要求: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性能相互影响、易串味药等应分区存放等。

5、库存药品应按药品批号及有效期远近依序集中堆放并留有一定的距离,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药库和药房面积应达到规定要求。

药品与地面距离不小于10厘米,与墙、屋顶、梁柱距离不小于30厘米。

6、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库房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上午(____时)、下午(____时)各记录一次库房温湿度,并根据库房条件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安全。

7、药品存放应实行色标管理。

待验区、退货药品区—黄色;合格区—绿色;不合格区—红色。

8、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控制性管理,不合格药品应单独存放,专账记录,并有明显标志。

9、实行药品的效期储存管理,对效期不足____个月的药品应按月进行催用。

10、储存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立即将其集中控制并停用,报质量管理员处理。

11、做好库存药品的账、货管理工作,半年盘存一次,确保账、票、货相符。

12、保持库内环境、货架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腐、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13、试剂、危险品应存放于专门设置的仓库。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二)1、为保证对药品仓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正确、合理地储存,保证药品储存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药剂库房安全管理制度

药剂库房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药剂库房的安全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健康,根据《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药剂库房,包括中药库、西药库、疫苗库、医疗器械库等。

三、职责分工1.药剂科主任负责药剂库房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定期检查库房安全状况。

2.药剂科库房管理员负责库房日常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3.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使用的药品质量负责,配合药剂科做好库房安全管理工作。

四、库房安全管理要求1.库房设施(1)库房应具备通风、防潮、防鼠、防虫、防尘、防火、防盗等条件。

(2)库房内应设置灭火器、消防沙、消防桶等消防设施。

(3)库房地面应平整,无积水、无裂缝,易于清洁。

2.药品管理(1)药品入库前,应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无误。

(2)药品入库后,应按照药品性质分类存放,不同类别的药品应分开存放。

(3)药品出库时,应核对出库单,确保出库药品与单据一致。

(4)过期、变质、污染的药品应立即隔离,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3.人员管理(1)药剂科库房管理员应具备相应的药品管理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库房管理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药品存放位置。

(3)库房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库房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4.安全管理(1)库房管理人员应加强防火、防盗、防虫、防鼠等安全措施,确保库房安全。

(2)库房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库房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3)库房管理人员应做好药品的养护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五、监督检查1.药剂科主任定期对药剂库房进行检查,确保本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使用的药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药剂科对库房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纳入药剂科工作评价体系。

六、奖惩1.对严格执行本制度,为药剂库房安全管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医院药品库房管理制度(5篇)

医院药品库房管理制度(5篇)

医院药品库房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存储、发放和使用,有效管理医院药品库房的制度。

以下是医院药品库房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药品库房的设置和管理- 设立专门的药品库房,确保药品的存储条件符合规定;- 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库房的管理,对库房的进出情况进行记录;- 对库房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杀,确保环境的卫生和药品的安全。

2. 药品的采购和入库管理- 严格按照采购程序进行药品的采购,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合法性;- 对入库的药品进行验收,确保药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对入库的药品进行标识和编码,便于管理和查找。

3. 药品的出库和发放管理- 对药品的出库和发放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追溯性;- 根据医嘱或处方进行药品的出库和发放,防止药品的滥用和误用;- 对药品的出库和发放进行记录,确保药品的使用情况能够被跟踪和追溯。

4. 药品库存管理- 对药品的库存进行定期盘点,确保库存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对过期和损坏的药品进行处理,防止过期药品的使用;- 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药品的补充和调剂。

5. 药品安全监控和报告- 建立药品安全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药品的安全问题;- 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和药品事件进行报告和处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参与药品监管部门的药品安全检查和评估,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材料。

6. 药品库房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对药品库房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药品管理的能力和素质;- 建立药品库房人员的责任制和考核制度,促使其履行职责和义务;- 严禁药品库房人员参与药品的滥用和盗窃等违法行为,违者将依法处理。

以上是医院药品库房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的管理要求和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补充。

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证医院药品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药品库房管理制度(二)是指医院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规范和管理药品的有效期限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以下是医院药品效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药品采购:医院应根据临床需求和药品使用量合理确定药品采购数量,并优先选择有效期较长的药品进行采购。

药品贮存管理制度(5篇)

药品贮存管理制度(5篇)

药品贮存管理制度(一)药品贮存的原则是。

安全贮存、降低耗损、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差错事故。

(二)仓库保管人员的基本职责:1.按照药品分类进行科学贮存,预防差错、混淆、变质。

2.做到数量准确,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三)按照规定做好在库药品的贮存保管。

1.药品应按储藏温、湿度要求,分别贮存于阴凉库、常温库、低温库内。

①阴凉库:温度保持在0℃一20℃;②常温库:温度保持在0℃-30℃;③低温库:温度保持在2℃-10℃;④相对湿度:各库房相对湿度保持在____%--____%之间。

2.药品应依据药品性质,按分库、分类存放的原则进行贮存保管,其中:①药品与试剂等应分库存放;②性质相互影响、容易串味的药品应分库存放;③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库或分区存放;④不合格药品应存放在不合格区内,按《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进行管理;⑤退货药品应存放在退货待验区,待验收并确认为合格品后再移入合格品区;经质量验收为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区;⑥药品按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垛,⑦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不足一年时,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

3.在搬运和堆垛等作业中均应严格按照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搬运存放,不得倒置,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撞。

4.药品的货堆应留有一定距离,具体要求如下:①药品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100cm;②药品垛与墙、柱、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cm;③药品垛与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电线的间距不小于30cm;④药品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cm;⑤库房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200cm;⑥照明灯具须采用防爆灯,垂直____不准堆放药品,其垂直____与药品垛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

5.在库药品均实行色标管理。

其中:①黄色:为待验药品区、退货药品区。

②绿色。

为合格药品区。

③红色。

为不合格药品区。

6.搬运和堆垛应严格按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

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并定期翻垛。

7.保管员依据验收员签字的“药品验收通知单”办理入库手续并登记保管台账。

制药库房管理制度(五篇)

制药库房管理制度(五篇)

制药库房管理制度1.库内严禁烟火,非管理人员不准随便入库。

2.库区内禁止吸烟、禁止明火照明或明火作业,库区应备有有效的消防器材,接按照医院有关的安全规定执行。

3.库房管理人员离开时,应做好关门关窗及切断水、电开关等工作。

4.各类药品库房根据药品性质采取有效的降温通风措施、各库房应有温湿度计,注意观察室温,室温超山规定时要及时采取措施。

5.不同性质药品要分类存放,妥善保管,保证药品质量。

对毒、麻等管制药品要存入保险柜,有专人保管,专人发放,存放毒、麻药品的场所应装有安全报警装臵,保证毒、麻药品的安全保管。

6.应按规定做好入库验收记录及出库登记,做到账物相符。

7.要做好药品的在库养护工作,合格药品与不合格药品分开存放,保证药品质量。

8.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变质、自燃等易引起爆炸危险的药品和需在特殊条件下存放的药品应经常检查,保证其存放条件安全可靠,防止一切事故的发生。

制药库房管理制度(二)(1)色标管理为了有效控制药品储存质量,应对药品按其质量状态分区管理,为杜绝库存药品的存放差错,必须对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

药品质量状态的色标区分标准为:合格药品――绿色;不合格药品――红色;质量状态不明确药品――____。

按照库房管理的实际需要,库房管理区域色标划分的统一标准是:待验药品库(或区)、退货药品库(或区)为____;合格药品库(或区)、中药饮片零货称取库(或区)、待发药品库(或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或区)为红色。

三色标牌以底色为准,文字可以白色或黑色表示,防止出现色标混乱。

(2)搬运和堆垛要求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

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防止造成包装箱挤压变形。

药品应按品种、批号相对集中堆放,并分开堆码,不同品种或同品种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防止发生错发混发事故。

(3)药品堆垛距离药品货垛与仓间地面、墙壁、顶棚、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设置足够宽度的货物通道,防止库内设施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保证仓储和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药品仓库管理制度(通用16篇)

药品仓库管理制度(通用16篇)

药品仓库管理制度(通用16篇)药品仓库管理制度 11、药品仓库的药品仅供实验使用,除此之外,一般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2、药品存放要搞好科学管理,以实验室为单位分门别类,做到分类清楚,标志明显,排列有序,堆放整齐,零整分开,安全整洁;各实验室必须负责任地将本实验室存放药品的柜子管理好,并搞好维护保养工作,防止霉烂变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当出现本实验室药品不够用而要取用其它实验室的药品时,必须先征得药品所归属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方可取用并及时采购补回。

4、定期检查本实验室药品柜的安全和数量,保证本实验室药品的供应,尽量避免积压,对于包装陈旧、过期失效的.药品,必须及时清理;如有本室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的药品,要及时转出,以便物尽其用,避免浪费。

5、采购药品和药品进库,要做好登记,并根据验收单检查外观、质量、品质等及时验收。

验收中发现数量短缺、质量或凭证不符等情况必须立即与有关经办人联系处理,药品验收完毕后要及时上架,按科学管理要求摆放,不能随意摆放。

6、各实验室管理人员进入药品仓库取药品必须做好登记。

7、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上班后要开窗通风,下班前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盒锁好门。

8、库房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外人不得进入库房,发现安全隐范应立即报告。

药品仓库管理制度 2第一条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对所有存放药品试剂的性质,保管办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精通熟悉,并会正确地使用本库的安全及消防设施。

第二条仓库主管领导须经常对仓库管理员进行业务,安全及消防知识教育,并定期进行考试。

第三条仓库周围要保持清洁。

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道路要保持畅通无阻。

第四条仓库的电气设备及照明必须是防爆型,并定期检查,保证完整无损。

第五条库必须备用足够,合适的消防设备。

第六条仓库存放的药品试剂,要排列整齐分类保管,不得将性质不同的和有抵触的药品试剂混放在一起。

第七条仓库存放的.药品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品名标号,以防领错。

第八条搬动药品、试剂时,必须轻拿轻放,禁止摔打和撞击,如包装有破捐损的应立即处理。

医院药品库房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药品库房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药品库房安全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药品库房,包括药品储存、养护、出库、入库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药品库房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2.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3. 严格规范操作流程;4. 强化责任意识,确保药品安全。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四条药品库房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药学相关专业学历或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 熟悉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药品知识;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4. 通过药品库房管理人员岗位培训。

第五条药品库房管理人员职责:1. 负责药品库房的日常管理工作;2. 负责药品的验收、储存、养护、出库、入库等工作;3. 负责药品库房的消防安全、防盗、防潮、防虫等工作;4. 负责药品库房的卫生清洁和设备维护;5. 负责药品库房的出入库记录和统计工作。

第三章药品管理第六条药品入库管理:1. 药品入库前,应检查药品包装、标签、合格证明等,确保符合规定要求;2. 药品入库时,应进行数量、品种、规格、批号、有效期等核对,确保无误;3. 药品入库后,应按照药品性质分类储存,并做好入库登记。

第七条药品储存管理:1. 药品应按照药品性质、分类、规格、批号、有效期等进行分区储存;2. 药品储存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潮、防虫、防鼠等;3. 药品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八条药品出库管理:1. 药品出库前,应核对出库单据,确保出库药品与单据相符;2. 药品出库时,应按照药品性质、分类、规格、批号、有效期等进行分拣;3. 药品出库后,应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并做好统计工作。

第四章消防安全第九条药品库房消防安全管理:1. 药品库房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2. 药品库房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3. 药品库房工作人员应掌握消防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色标管理为了有效控制药品储存质量,应对药品按其质量状态分区管理,为杜绝库存药品的存放差错,必须对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

药品质量状态的色标区分标准为:合格药品――绿色;不合格药品――红色;质量状态不明确药品――**。

按照库房管理的实际需要,库房管理区域色标划分的统一标准是:待验药品库(或区)、退货药品库(或区)为**;合格药品库(或区)、中药饮片零货称取库(或区)、待发药品库(或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或区)为红色。

三色标牌以底色为准,文字可以白色或黑色表示,防止出现色标混乱。

(2)搬运和堆垛要求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

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防止造成包装箱挤压变形。

药品应按品种、批号相对集中堆放,并分开堆码,不同品种或同品种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垛,防止发生错发混发事故。

(3)药品堆垛距离药品货垛与仓间地面、墙壁、顶棚、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设置足够宽度的货物通道,防止库内设施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保证仓储和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药品垛堆的距离要求为:药品与墙、药品与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库房散热器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

另外仓间主通道宽度应不少于200厘米,辅通道宽度应不少于100厘米。

(4)分类储存管理企业应有适宜药品分类管理的仓库,按照药品的管理要求、用途、性状等进行分类储存。

可储存于同一仓间,但应分开不同货位的药品有:药品与食品及保健品类的非药品、内用药与外用药。

应专库存放、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存于同一仓间的药品有: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特殊管理药品以及危险品等。

(5)温湿度条件应按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其存放于相应的库中,药品经营企业各类药品储存库均应保持恒温。

对每种药品,应根据药品标示的贮藏条件要求,分别储存于冷库(2-10℃)、阴凉库(20℃以下)或常温库(0-30℃)内,各库房的相对湿度均应保持在45%—75%之间。

企业所设的冷库、阴凉库及常温库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应以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品规定的储存条件为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即所经营药品标明应存放于何种温湿度下,企业就应当设置相应温湿度范围的库房。

如经营标识为15-25℃储存的药品,企业就应当设置15-25℃恒温库。

对于标识有两种以上不同温湿度储存条件的药品,一般应存放于相对低温的库中,如某一药品标识的储存条件为:20℃以下有效期3年,20-30℃有效期1年,应将该药品存放于阴凉库中。

(6)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应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性质设置相应的储存仓库,合理控制温湿度条件。

对于易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的品种,应设置密封、干燥、凉爽、洁净的库房;对于经营量较小且易变色、挥发及融化的品种,应配备避光、避热的储存设备,如冰箱、冷柜。

对于毒麻中药应做到专人、专帐、专库(或柜)、双锁保管。

中药饮片作为药品中的一个特殊分类,由于其形态、成份、性能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在储存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异的几率、程度相对较大。

因此,中药饮片储存养护的方法、标准及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其应用的手段也具有多样性。

按照不同品种养护目的不同和季节的变化,企业应在养护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合理措施。

为防止霉变腐败,可采取晾晒、通风、干燥、吸湿、熏蒸、盐渍及冷藏等方法:为防止虫害,可采取曝晒、加热、冷藏、药物熏蒸等方法;为防止药性的挥发,可采取密封、降温等方法;为防止变色、泛油,采取避光、降温等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药品养护中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日益广泛,中药饮片的现代养护技术主要有降氧、远红外干燥、微波灭虫、离辐射等方法。

对中药饮片的养护应做好记录。

小知识:主要环境因素对中药饮片的影响☆温度:温度在20℃以上时,对含脂肪、树脂类、芳香气味的饮片有影响。

适合阴凉库储存。

☆湿度:一般中药含水量为7%—15%,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70%,极易发霉。

☆空气:某些中药的某些成份易被挥发,如薄荷的变色和气味散失等。

有些化学药制剂易被氧化,如维生素C等。

☆日光:日光对某些中药的色素有破坏作用。

如黄芪晒后变白,槟榔片晒后变红等。

如何贮藏养护中药饮片?由于中药饮片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品种繁多,性质各异,有的怕热,有的怕光,有的怕冻,有的易吸湿,应根据各种饮片特性妥善养护。

如养护不当将会发生虫蛀、发霉、变色、泛油、腐烂等变质现象。

为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必须熟悉各种饮片的性能,摸清饮片贮藏养护规律,并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

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有石灰干燥法、酒精防虫法、化学药品灭虫法(硫磺熏蒸法)、气调法、对抗贮藏法和冷藏法等。

中药饮片库房一般要求干燥通风,避免日光直射,室内温度不超过20℃,相对温度45%~75%,饮片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特殊饮片除外)。

现分述如下:1.对含淀粉多的药材,如泽泻、山药、葛根、黄芪等切成饮片后要及时干燥,贮存在通风、干燥、凉处,防虫蛀、防潮。

2.对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如薄荷、当归、木香、川芎等切成饮片后,干燥温度小于30℃,如大于30℃则损失有效成分,贮藏时环境温度不能太高,否则易散失香气或泛油,温度太高易吸湿霉变和虫蛀,应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3.对含糖分及粘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炮制后不易干燥,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极易变软发粘,易被污染,应防霉、防虫蛀,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4.种子类药材经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柏子仁、莱菔子、薏苡仁等,应贮藏缸、罐中封闭保管,防虫害及鼠咬。

5.凡酒制饮片,如当归、常山、大黄等,醋制饮片,如芜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

6.凡盐炙的饮片,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易受潮变软,若温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则盐折出,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

7.经蜜炙的饮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且易被污染,虫蛀、霉变及鼠咬,应贮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养护。

泛油中药的筛选与养护: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季节、养护、储存方式不当经常会有中药材“泛油”的现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走油”。

某些含植物油脂较多的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火麻仁、郁李仁、白果等,常出现果仁内外色泽暗淡,油脂渗透表皮,并时常产生“哈喇”气味;某些动物类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如九香虫、鸡内金、蕲蛇、蛤蚧等,常出现肢体残缺,色泽加深,表面出现油脂样物质,“哈喇”气味较为强烈;某些糖分含量较多的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如当归、枸杞子、党参、牛膝等,常出现药品质地变软,表面发粘,表皮内外色泽加深等现象。

我们一般把这种中药材及其饮片所含的油脂成分在一些自然因素作用下溢出表面,在表面出现油润状态或者质地发生变化及内外色泽加深暗淡,或者产生“哈喇”味的现象称之为“泛油”。

在零售药店的实际工作中,如果不注意各种易“泛油”中药饮片的养护与处理就可能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零售仓库及门店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储存条件和销售状况合理处理易“泛油”中药饮片的品种和数量,并进行分类筛选储存及科学调理。

筛选检查“泛油”药的方法1、眼观:一般是通过目测来发现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内外色泽的细微变化,表面是否有油质物溢出,有无干枯、粘连等现象。

如枸杞子,如果枸杞子表面色泽发暗、发黑,互相粘连,糖分溢出,基本上就可以从目测中得知已经“泛油”了。

2、手摸:一般是用手来直接检查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的疲软程度,表面有无油腻感及发粘等现象。

如党参,如果表皮内外色泽暗淡,断面有油溢且手感疲软粘乎,即为“泛油”现象;如乌梢蛇,如果蛇体呈灰暗色或者色泽暗淡,折之疲软不易断开,即是“泛油”的特征。

3、鼻闻:通过鼻闻如果闻到中药材及其饮片发出“哈喇”味或者其它异常的刺激性气味时,也可以此判断此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已经“泛油”。

如刺猬皮,其发出的气味应是特有的腥香味,如果产生其它异常气味,就可能已经“泛油”了。

储存“泛油”药的条件及方法“泛油”的产生不仅会导致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内部组织破坏、糖分和蛋白质流失、脂肪酸败,而且更会严重地影响药物应有的疗效,使药物的疗效降低或消失。

所以,我们的零售仓库及门店应在仓储工作中合理储备、定期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对易于“泛油”的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应当采取分库、分类储藏。

储藏条件应为干燥、阴凉处,并有温、湿度控制及调节设备,以保证易“泛油”中药符合干燥、阴凉的储存条件。

所采用的器皿应为干燥卫生和密闭性能较好的容器。

对“泛油”药的调理对于已经“泛油”的中药材及其饮片应当根据具体的“泛油”程度和中药材及其饮片自身所具有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调理。

一般使用:1、晾晒法:常用于植物类药材,易“泛油”的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受潮时,一般都采用晾晒的方法。

如当归、防风、党参、黄芪、牛膝、麦门冬、柏子仁、枸杞、太子参等。

如柏子仁,当“泛油”程度不严重时,可以晾晒几小时,待凉后再装包储藏;如果程度较为严重则可采用冷藏处理。

2、烘干法:烘干法的使用应分别对待,对含挥发油较多的中药材及其饮片应将温度控制在50℃以下;对于昆虫类、动物类药材应控制温度,防止出现烘焦、肢体断裂等。

3、炒炙法:九香虫如出现“泛油”,可以使用炒炙法。

把九香虫放入铁锅内加热轻炒,出锅后放入绵纸上待其吸附部分油脂后,密闭保存。

4、酒润回色:此法常用于不能用水而又易“泛油”走色的中药材及其饮片,如枸杞子等,枸杞子疲软变黑色后,可用适量的酒喷淋表面,待枸杞子回润后,再合理以硫磺火闭薰,取出后枸杞子表面即鲜红亮堂。

注意事项:“泛油”多发生于夏季高温、潮湿季节,或者因某些中药材及其饮片储藏过久引起。

所以说,零售仓库与门店在制定采购计划时,一定要根据具体销售情况进货,对库存量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以减少因货物积压而产生的“泛油”。

药品入库验收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在鉴别中药饮片为真品的前提下,对其净度、片型、色泽、气味、水分、包装等都应进行严格检查。

1 净度即中药饮片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净度不符合要求的中药饮片会减少病人的用药量,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因而药库人员在验收中药饮片时必须按标准检查其净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的通知规定:根、根茎、藤木类、叶类、花类、皮类、菌澡类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2%;果实种子类、全草类含药屑杂质不超过3%;动物类、矿物类含杂质不得超过2%;树脂类含杂质不得超过3%;炒黄品、米制品等含药屑不得超过1%;炒焦品、煅制品等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2%;炒炭品、土制品、煨制品等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