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大豆疫霉根腐病

合集下载

大豆病虫害防治

大豆病虫害防治

大豆病虫害防治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因此大豆生产的稳定和保障对我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大豆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使得大豆产量和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大豆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大豆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大豆病害主要包括大豆霉菌病、大豆疫霉病和大豆根腐病。

大豆霉菌病主要在生长期和成熟期出现,它会导致大豆结荚不良、粉化和变黑。

大豆疫霉病主要在大豆幼苗期和生长期出现,病害表现为叶片出现黄化和枯死。

大豆根腐病主要在生长期和成熟期出现,它会导致大豆根部腐烂和死亡。

因此,大豆病害的防治对于保证大豆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1. 大豆霉菌病的防治(1)选择抗病品种:在大豆生产中,应该选择高抗大豆霉菌病的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较好的病害防御能力,能够降低大豆受到病害的风险。

(2)合理密度:在大豆种植时,应该尽量避免密植和疏种,以避免大豆植株之间的接触引起病害传播。

(3)适时除草:适时地进行大豆田间管理,尽量避免大豆和杂草叶片之间的接触,以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

(4)化学防治:在大豆生产中,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药剂和合理的防治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1)合理施肥:在大豆种植前,应该合理施肥,保证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豆叶片的抗病能力,从而减轻疫霉病的发生。

(2)合理灌溉: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灌水量,避免大豆叶片积水,从而减少疫霉病的发生。

(3)控制气温:合理控制大豆生长时的气温,可以有效地避免疫霉病的发生。

(4)化学防治:在大豆生产中,也可以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从而控制疫霉病的发生。

(1)适时翻地: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应该适时进行翻地,使土壤松散,并且可以将病原体土壤外带,从而减轻根腐病的发生。

(3)适当施用草鱼氨酸等生物学制剂:草鱼氨酸等生物学制剂可以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的数量,减轻大豆受到根腐病的损害。

大豆虫害主要包括豆蚜、稻飞虱、蜗牛、豆实蝇、花蝇等。

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但是由于生长周期长、栽培密度高、生长环境温湿度高等原因导致其易受病虫害侵袭,严重影响了大豆生产。

因此,科学防治大豆病虫害是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大豆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一、大豆病害的防治技术1.大豆疫霉病的防治技术大豆疫霉病是大豆主要的真菌病害之一,可导致大豆幼苗死亡、枯死,成株叶片黄化、早衰,影响大豆的生长和发展。

防治大豆疫霉病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消毒。

在大豆种植前可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伏在土壤中的大豆疫霉菌。

(2)清除病株。

在大豆栽培过程中发现感染疫霉病的苗木和枯死叶片,应及时采取清除措施,避免病害扩散,减轻病害损失。

(3)化学防治。

可喷洒有效杀菌剂进行防治,如三唑酮、氧化锰、丙环唑等。

2.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技术大豆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导致大豆根系腐烂和减少营养吸收,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和发展。

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田间管理。

在大豆种植前可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通气性和水分透气性,减少病害发生。

(2)选择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大大降低病害发生率。

(3)化学防治。

可喷洒有效杀菌剂进行防治,如多菌灵、硫酸铜、甲基托布津等。

二、大豆虫害的防治技术1.大豆黑豆蚜的防治技术大豆黑豆蚜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之一,可导致大豆叶片卷曲、黄化、干枯,减轻大豆产量。

防治大豆黑豆蚜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田间管理。

定期清除杂草、降低田间虫源密度等可以减轻大豆黑豆蚜的危害程度。

(2)化学防治。

可喷洒有效杀虫剂进行防治,如敌敌畏、加尼古、氟硅唑等。

(3)生物防治。

可利用天敌动物,如瓢虫、寄生蜂等,对黑豆蚜进行生物防治。

2.大豆螟虫的防治技术大豆螟虫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之一,可导致大豆幼苗死亡、叶片咬食、偏黄、萎焦,成株叶片变黄、早衰。

防治大豆螟虫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田间管理。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由于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也受到了多种病虫害的威胁。

病虫害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大豆病虫害问题对农民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大豆常见的病虫害问题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常见病害问题1. 病害名称:大豆疫霉病病害特征:大豆疫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害大豆的叶片和果荚。

患病的叶片上出现大片的黄斑,严重时会转变为褐色,并伴有灰白色的霉层。

果荚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成水渍状坏死斑。

患病的叶片和果荚还会发出一种难闻的臭味,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措施:预防大豆疫霉病的发生,关键是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如及时清除种子、清理畦地、疏开作物、加强管理等。

化学防治可以采用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等药剂喷洒,严格控制剂量和次数,避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病害特征: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害大豆的根系。

患病的植株根系会变软腐烂,甚至全部腐烂,导致植株死亡。

患病的植株还会出现黄叶、生长缓慢、鲜艳度下降等现象。

防治措施:预防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关键是加强土壤管理,保持田间通风和排水良好。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适当的湿润度也是防治根腐病的有效措施。

在化学防治时,可以采用多菌灵、噻唑膦等药剂进行土壤处理,但需注意剂量和施用方法。

防治措施:预防大豆斑枯病的发生,需要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茬、杂草、通风保湿、适时施肥等。

化学防治时,可以采用多菌灵、环菌酯等药剂进行喷洒,但需注意适时适量,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1. 豆莱金龟虫虫害特征:豆莱金龟虫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大豆的茎、叶和果荚。

幼虫在茎部挖食,导致植株茎部干枯凋零;成虫则在叶片上产卵,导致叶片被蛀,影响正常生长。

2. 豆蛾虫害特征:豆蛾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和果荚,成虫产卵在叶片上,幼虫在叶片内部挖食,造成叶片损伤,影响大豆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成虫在果荚上产卵,幼虫在果荚内部挖食,破坏种子,影响大豆的种子品质和产量。

大豆品种资源对疫霉根腐病抗病性评价毕业论文

大豆品种资源对疫霉根腐病抗病性评价毕业论文

黑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大豆品种资源对疫霉根腐病抗病性评价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年级:2011级专业:植物保护姓名:郭亮学号:指导教师:马淑梅2014年5 月7日摘要通过对大豆品种抗疫霉根腐病鉴定,旨在为抗病育种提供优良抗源和挖掘新的抗病基因。

采用苗期下胚轴接种方法,对黑龙江和吉林大豆品种接种疫霉根腐病菌优势生理小种。

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的137份大豆品种对1号生理小种表现抗病的有54个,占%,表现感病的有83个,占%。

吉林省的54份大豆品种对1号生理小种表现抗病的有34个,占63%,表现感病的有20个,占37%。

大豆品种对多个生理小种(5个)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鉴的黑龙江省99个大豆品种中,有41个品种抗1个或1个以上的小种,占鉴定总数的%。

其中,有9个品种对5个小种表现为抗病,占%;有3个品种对4个小种表现为抗病,占%;有5个品种对3个小种表现为抗病,占%;有14个品种对2个小种表现为抗病,占%;有10个品种对1个小种表现为抗病,占%。

关键词大豆品种;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AbstractWe identify soybean cultivar resistant to Phytophthora sojae to supply good anti-disease resource for breeding for disease resistance and discover new disease-resistant genes. We use seedling stage hypocotyl inoculation method to vaccinate advantage physiological seeds of Phytophthora sojae in Heilongjiang and Jilin soybean cultivar.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54 soybean cultivars in 137 cultiva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resistant to Number 1 physiological seed, occupied %, and 83 cultivars were susceptible to disease, occupied %. While in Jilin Province, 34 cultivars in 54 soybean cultivars were resistant to Number 1 physiological seed, occupied 63%, 20 ones were susceptible, occupied 37%.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soybean cultivar resistant to 5 physiological seeds revealed that in 99 soybean cultivars from Heilongjiang identified, there were 41 cultivars were resistant to one or more than one seed, occupied % of the total identified, and 5 cultivars resisted to 3 seeds, occupied %, as well as 14 cultivars were resistant to 2 seeds, occupied %, and 10 cultivars was able to resist to 1 seed, occupied %.Key wordssoybean cultivar; Phytophthora sojae; resistant evaluation目录摘要 (I)关键词 (I)Abstract (II)第一章前言 (1)大豆疫霉根腐病概述 (1)1.1.1大豆根腐病的分布和危害 (1)1.1.2大豆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1)1.1.3大豆根腐病菌的侵染和流行规律 (2)大豆疫霉根腐病致病性变异与研究目的 (2)1.2.1大豆根腐病致病性变异 (2)1.2.2研究目的 (3)第二章试验材料与方法 (4)供试材料 (4)试验方法 (4)2.2.1大豆植株培植 (4)2.2.2鉴定方法 (4)调查评价标准 (4)第三章结果分析 (5)大豆品种对疫霉根腐病的抗病性鉴定 (5)3.1.1大豆品种对1号优势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5)3.1.2大豆品种对多个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9)3.1.3黑龙江省、吉林省以及国外的大豆品种抗性比较 (14)第四章结论 (15)参考文献 (17)致谢 (19)第一章前言大豆疫霉根腐病概述1.1.1大豆根腐病的分布和危害大豆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引致的病害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破坏性病害之一,该病于1948年首先发生于美国的印第安纳州,1954年在北卡罗兰那州被确认为由Phytophthora sojae引起,之后相继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日本、阿根廷、前苏联、意大利和新西兰等国都发现了该病,仅美国就有800万公顷受害。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大豆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豆生长,提高产量,我们需要了解大豆主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技术。

一、大豆主要病害1. 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病叶显示出黄化焦枯等症状,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磷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合理轮作和间茬,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

2. 大豆疫霉病大豆疫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病害,多发生在湿热的环境中。

可通过播种前处理种子、合理密植、保持通风、及时疏菌等方式进行防治。

3. 大豆褐斑病大豆褐斑病是一种由霜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合理的密植和距离栽培、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4. 大豆软腐病大豆软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可导致大豆根颈处软腐。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无菌土壤、合理施肥、保持通风等。

二、大豆主要虫害1. 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上的常见害虫,会导致大豆叶片弯曲,并分泌蜜露,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防治大豆蚜虫主要方法包括喷洒农药、利用天敌控制蚜虫数量、合理施肥等。

2. 大豆螟大豆螟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期为害,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和果实。

防治大豆螟的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间断播种、灭蛹、喷洒杀虫剂等。

3. 大豆甲大豆甲是大豆的常见害虫,会造成大豆幼苗被啃食,导致生长不良。

防治大豆甲的方法包括喷洒农药、采用甲虫专用的诱虫剂等。

三、防治技术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用,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 选择抗病品种大豆的品种繁多,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合理轮作和间茬合理的轮作和间茬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大豆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大豆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大豆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然而,大豆在生长期间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大豆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大豆病虫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大豆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大豆病害大豆病害是指在大豆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引起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侵染,导致大豆植株受损的现象。

常见的大豆病害包括大豆霜霉病、大豆疫霉病、大豆根腐病等。

1. 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主要是由霜霉菌引起的,该病害常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生。

受感染的大豆叶片上会出现黄斑和褐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预防和治疗大豆霜霉病的方法包括:- 合理调控大豆种植密度,增加植株通风透光性;- 使用抗病性较强的大豆品种;-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发现病害及时喷洒合适的杀菌剂。

2. 大豆疫霉病大豆疫霉病是大豆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真菌病害,会导致大豆茎秆倒伏、叶片枯黄,进而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预防和治疗大豆疫霉病的方法包括:- 选用抗病性好的大豆品种;- 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清除病原菌;-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 定期喷洒杀菌剂,防治病害的蔓延。

3. 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是由土壤中的根腐病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大豆的根系,使植株生长不良,产量减少。

预防和治疗大豆根腐病的方法包括:- 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适时疏浚排水沟,保持土壤湿度适宜;- 选用抗病性好的大豆品种;- 使用含有根腐病菌拮抗作用的生物农药。

二、大豆虫害大豆虫害是指在大豆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引起的各类昆虫对大豆植株进行伤害的现象。

常见的大豆虫害主要包括大豆蚜虫、大豆病毒病以及豆荚蠕虫等。

1. 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生长期间最常见的虫害之一,会导致大豆叶片变黄、畸形,严重时甚至导致大豆植株死亡。

预防和治疗大豆蚜虫的方法包括:- 合理调控大豆种植密度,增加植株通风透光性,减少虫害发生;- 及时发现虫害,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大豆蚜虫的繁殖。

大豆根腐病如何防治

大豆根腐病如何防治
大豆根腐病如何防治
2023-11-10
• 大豆根腐病概述 • 病原鉴定与诊断 • 农业防治措施 • 化学防治措施 • 生物防治措施 • 大豆根腐病的预防和治理建议
01
大豆根腐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大豆根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大豆根部病害,主要由腐皮镰孢菌和立枯丝核 菌引起。
症状
患病植株会出现根部皮层腐烂、茎基部坏死、根系发育不良等现象,叶片变黄 ,植株矮小,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
注意品种的轮换使用 ,避免单一品种的长 期种植。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 条件和土壤环境,选 择适合的抗病品种。
合理轮作制度
与非豆类作物进行轮作,减少土 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确定合理的轮作周期,一般每隔 2-3年轮作一次较为适宜。
根据土壤中的病原菌种类和数量 ,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
轮作措施。
精耕细作,保持土壤良好结构
VS
植物提取物的施用方法
可以将植物提取物与大豆种子或土壤混合 使用,以增强大豆的抗病能力。
天敌昆虫的利用
天敌昆虫的种类
包括瓢虫、草蛉虫等,这些昆虫可以捕食大豆根腐病的病菌,减少病菌的数量。
天敌昆虫的施用方法
可以在田间释放天敌昆虫,以增加有益昆虫的数量,控制病菌的繁殖。
06
大豆根腐病的预防和治理建议
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减少土 壤中的水分和空气阻力,有利 于作物根系的生长。
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 ,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营养状况 。
及时排水、灌水,保持土壤适 宜的水分含量,防止土壤过湿 或过干。
04
化学防治措施
使用种衣剂
预防效果显著
种衣剂在大豆种子表面形成一层 保护膜,可以有效预防土壤中的 病原菌和害虫对种子造成侵害, 从而显著降低大豆根腐病的发生

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因为其种植面积大,所以病虫害防治技术尤为重要。

下面就大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介绍。

一、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1. 大豆根腐病大豆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重要根系病害,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其病害初期病斑呈淡黄色,随着病害的发展,植株根部会逐渐变黑,最终植株枯死。

防治技术:采取合理的轮作措施,优化土壤环境,保证土壤养分平衡,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密植,减少植株间的竞争,保持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死植株,减少病害传播。

大豆根结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根系病害,主要发生在豆科作物上,其病害特征是植株根系出现圆形或不规则肿胀,根部生长迟缓,植株整体呈现衰弱状态。

防治技术:采取合理的轮作措施,合理的施肥,保证土壤肥力平衡,并且在大豆田地间进行间作或轮作,避免长期连作,控制作物间的传染。

在种植大豆时,使用抗病虫害的品种,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大豆疫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大豆的叶片上,其病害特征是叶片上出现灰色的霉病斑,叶片逐渐干枯,最后整株植物呈现衰弱状态。

防治技术:采用抗病品种,注意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除植株间的杂草,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定期对大豆田地进行消毒,保证土壤清洁。

大豆蚜虫是大豆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导致叶片出现卷曲和干枯。

蚜虫的数量较多时还会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影响产量。

防治技术:使用昆虫生态学调节剂,如利用蚜虫天敌——瓢虫进行控制,也可利用昆虫营养补给剂进行喷洒。

另外可以使用低毒性的农药进行喷洒,注意在喷洒过程中保护好自己。

2. 大豆飞虱大豆飞虱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在叶片上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出现褐斑,叶片呈现黄化状态,严重时还会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防治技术:利用黄板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大豆田地中存在较多的飞虱,及时采取措施。

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也可以利用天敌进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策略是利用抗病和耐病品种,加强耕作栽培措 施,作好种子及土壤药剂处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1.利用抗、耐病品种 2.耕作栽培措施 适期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合理密植,宽行种植,
及时中耕增加植株通风透光是防治病害发生的关 键措施。 3.药剂防治 利用瑞毒霉进行种子处理可控制早 期发病,但对后期无效。利用瑞毒霉进行土壤处 理防治效果好,有沟施、带施或撒施。
11 大豆疫霉根腐病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重要 的检疫性病害,是危 害大豆的三大严重病 害之一,感品种几乎 绝产,我国黑龙江省 也发生此病,必须预 防和加强严格检疫。
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
出苗前引起种子腐烂 幼苗发病,茎基部腐烂,根变褐 真叶期发病,茎上出现水浸状病斑,叶黄
化萎蔫,主根变为深褐色侧根腐烂。 成株期发病,叶片褪绿,植株萎蔫,病茎
的皮层及维管束组织均变褐。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
鞭毛菌亚门疫霉 属大豆疫霉
(Phytophthora sojae)
大 豆 疫 霉 根 腐 病 病 株
大 豆 疫 霉 根 腐 病 病 株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害循环
初侵染:此病为典型土传病害。初侵染来 源于土壤大豆残体中的卵孢子。
传播:刚播种以后或植株较大时灌溉,都 会加重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水分饱和, 有利于孢子囊释放大量游动孢子,而且水 流还可直接传播。带病土壤飞溅引起的叶 部侵染会导致比根部侵染严重得多的叶部 病害症状。
Hale Waihona Puke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害循环
侵入和发病:当土壤中有自由水时,孢子 囊萌发产生大量游动孢子,随水传播,侵 入寄主根部。病菌在根的细胞间生长,形 成球状或指状吸器吸收营养,引起发病。
再侵染:生长季节中病组织上可以迅速地不 断形成孢子囊,并萌发形成游动孢子进行再 侵染。
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决定于品种抗病性、土壤湿 度、栽培方法和耕作制度等。
品种抗病性:对发病流行程度影响很大。
土壤湿度:是影响该病流行重要因素。土壤含水量 饱和是卵孢子萌发形成孢子囊的必要条件。
耕作栽培:耕作栽培措施会影响土壤含水量和排水, 影响通风透光,直接影响发病。及时耕地、排水,发 病轻;少耕和免耕板结地病重。轮作与发病关系不 大。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害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