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灯映水秦淮梦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题散文比较分析

摘要

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散文一篇,以风格不同、各有千秋而传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文章主要从情景描摹、语言风格以及美学追求三个层面比较分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不同艺术特色,并与文本写作的背景(主要包括作者介绍、秦淮河意象解读以及时代背景)相结合,由此感受两人笔下秦淮河不同的神韵与意境,突出两人在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与贡献。

关键词:情景描摹语言风格美学追求比较分析

一、背景介绍

1.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二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则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小品散文被周作人称为“独特的风致”,这既有俞平伯自身世界观上的原因,同时也有深深的时代的印记。俞平伯的散文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1923---1928 ,1928以后)。前期作品大多是写自己的生活遭遇,抒发自己的性灵,描景状物,细腻绵密,显得文思郁勃。后期则着意追求一种“素朴的趣味”,使得他的散文变为冲淡和拙朴。

朱自清与俞平伯是我国散文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文学创作上也风格迥异,朱自清散文以真为核心,以情为主线,以诚为内质,以思为神韵,文章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思,思中有梦。始终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优雅的梦境”;二俞平伯述文却不失旷达与洒脱,表现出闲适、从容、豁然与淡定。他的散文语言隐晦,但却意味悠长,给人以悠然的享受。两者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均有体现两人散文中不同的思想艺术。

1.2秦淮河意象分析

秦淮河分内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中,为十里秦淮最繁华之地。据史料记载,

秦淮河古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所以称为“秦淮”。

六朝时期,秦淮河畔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云:“烟笼寒月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把对秦淮美景的抒写与对时局的深沉感慨结合了起来。到了清代,孔尚任作传奇《桃花扇》,更是极写秦淮河笙歌繁华的气象和国破家亡的惨景。因此人们神往秦淮河,正如朱自清文中所说的那样,不仅是因为它那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美景,“实在是有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但到了近代,由于战乱等原因,河水日渐污浊,两岸建筑多被毁坏,昔日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1985年以后,江苏省、南京市拨出巨款对这一风光带进行修复,秦淮河又再度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然而,六朝时期的文学兴盛的繁华场景已不再上映,我们不可否认秦淮河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然而当文化底蕴只存在于秦淮河边上的一砖一瓦,仰或是带有注释的碑记,并没有存在于民众心中,在现在民众看来,秦淮河只不过是古代一条繁华的河流、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乐,把沉重的历史文化娱乐化,浅层化。这不仅只是秦淮河所面临的现状,而是所有的名胜古迹所面临的现实,如今旅游业昌盛,各个名胜古迹中都是黑压压的人群,大多人们都忙着拍照、忙着赶赴下一个景点,能有几人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反思去细细品味那一砖一瓦呢?

1.3时代背景

这两篇散文写于“五四”革命风潮刚刚过去三四年的时候。当时,随着革命的深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比之“五四”当时来,整个文化领域显得比较冷落。由于新的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茫茫。无论是俞平伯还是朱自清,由于他们都困缚在知识分子的狭小天地里,因而他们也就不可能从秦淮河的历史和现状里,发掘出更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来。他们也有所不满,有所追求,但是又感到十分迷惘,因而文中就都有着一种怅惘之感。他们不掩饰自己思想上的苦闷。朱自清写道:“这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俞平伯则写道:“其实同被因袭的癖趣所沉浸。”他们都有着一种精神上的渴求,想借秦淮之游来滋润心灵的干枯,慰藉一下寂寞的灵魂,这里多少还回荡着一点“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呼声,虽则这呼声是那么轻微。但是山水声色之乐,毕竟不能解除他们精神上的窒闷,他们也不能像古代一些文人那样放浪形骸,因而在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上,他们处处显得拘谨,显得与环境很不协调。结果自然是乘兴而去,惆怅而归。

在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中,我们又可以看见他们心绪情怀不同的地方。在如画的美景中,朱自清抒发的是难以消受或不堪消受的心境,对那怡人娱目的美景和粗率不拘的歌声,有着一种热切的依恋,感情上比较强烈,而俞平伯作文,喜欢在抒情写景之中,阐发所谓“主心主物的哲思”,置身在秦淮河这所谓“六朝金粉”的销金窟里,他虽则被这“轻晕着的夜的风华”所陶醉,但是所感到的“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与怪样的朦胧”。“我们无法使人信它是有,我们不信它是没有,勉强哲学地说,在或近于佛家的所谓‘空’”。比之朱自清的热切依恋之情来,俞平伯表现得冷静、理智。

二、比较分析

2.1 情景描摹中的文化意蕴

同是缠绵的情致,俞先生是缠绵里蕴含着温煦浓郁的氛围,朱先生则是缠绵里多含有眷恋悱恻的气息。用作者自己的话来比喻,俞先生的是“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杂拌儿》),有禅语有哲思。而朱先生的则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背影》),这歌声虽远,虽渺茫,但依然可以真真切切的听到,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

2.1.1朱自清——重摹景而浅抒情

朱自清的文章从总体布局上来看,“出”和“入”相结合,前半部分由景牵情而去,后半部分由人由事带情而来,以情暗贯全篇。前半部分,偏重于写景。先对所乘的“七板子”进行了细腻逼真地描摹,又从小船“灯彩”的“钩人”细写雾霭与明漪,然后又过渡到描写“碧阴阴的”“厚而不腻”的河水以及河上“薄薄的夜,淡淡的月”,还有灯光的黄晕与冷月的清辉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奇观。当然,重点描摹的还是秦淮水、灯影和晚月儿,并在此将自己深沉的感情灌注进去。在这里,景是自然之景,天然存在,人只是景的一个欣赏者和旁观者,景在人的眼中和心中只是一种美好的客观的存在。人并未与景中之物发生直接的联系,也并未与景中之人发生直接对话。在这里,朱自清是被美景所感染,身心陶醉在秦淮河的景色之中。后半部分,重在抒情。去秦淮河游览,除了鬼斧神工的自然意外,一定也少不了对金粉笙歌的期待和遐想。古代的名妓,很多是色艺双绝的,不仅容貌姣好,而且精通各种技艺,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但是在传统观念中,歌妓是被鄙薄的最底层的行业,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社会地位,是不该去也不能想与之有接触的。所以朱自清选择了拒绝。但道德表现一种,内心却渴望另一种。,心里怅怅然而有不足,以至于这种不足影响了后来观览的心情,最后失意而归。可是我们不免会想,为什么朱自清对歌妓的歌声如此渴望,对“不料她们仍在秦淮河里挣扎着”而甚觉同情。其实不难发现,在传统文化中不乏有像朱自清这种富有“美人情结”的文人。歌妓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但生存状态却不尽人意。这样的境遇不正好与当时朱自清的境遇相似吗?当时,五四的风吹遍大江南北,唤醒了无数的学子和文人渴望救国的心灵。1923年,浪潮退却,文学界变得冷清,文人空有满腔的热情无处抒发,处于迷茫和彷徨的状态。所以说朱自清在这里潜意识的表现出一种对“美人”的期待情结,表达自己精神上的一种渴求。知识分子处于低气压时代,需要借夜游秦淮来滋润心灵,慰藉灵魂。朱自清写道:“这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

朱自清是第二次游秦淮河了,本是一种彷徨的挣扎,苦闷中的自我解脱。所以,他努力的从小船、灯影、冷月中寻找乐趣,聊以慰藉。可是他实在无从超脱。故浆声灯影一起,他便被引入秦淮梦中了。梦境与心境连在一起,六朝金粉的秦淮一起在梦中出现,乃至于“满船成立历史的重载了”,但“愁梦太多了”,小船如何载的起呀。从这载不起的梦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的心境。在这里,眼前与梦幻,历史与现实,美景与愁怀融为一体。把朱自清忘却现代的烦恼,追求暂时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