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复习提纲
2020年水文复习材料重点

1.水文测站:为经常收集水文数据而在流域内的河渠湖库或地表上设立的各种水文观测场所的总称。
2.按目的和作用分:基本站、实验站、专用站、辅助站。
3.基本水文站网布设原则: 线的原则、区域原则、分类原则。
4.测站控制是对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起控制作用的断面或河段的水力因素的总称。
5.基线就是用来测算起点距而在岸上设置的线段。
基线应垂直于测流横断面,其起点应在测流断面线上。
基线长度不小于河宽的0.6倍。
其丈量误差不超过1/1000。
6.降水量是在一定时段内,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液态和固态水所折算的水层深度。
7.在山区,观测场不宜设在陡坡上、峡谷内和风口处,应选择相对平坦的位置,使承雨器口至山顶的仰角不大于30°8.一日内记录时间误差超过10 min,且对时段降水量有影响时,或一日内记录时间误差超过5 min,且对暴雨极值和日降水量有影响时,应进行时间订正。
9.降水量的插补:缺测之日,可根据地形、气候条件相近的邻近站降水时程分布情况,采用邻站平均值法、比例法或等值线法进行插补。
10.➢流量测验可根据测站水沙特性变化、测验精度、资料整编要求和交通路线等情况,采用驻测(常年驻测或汛期驻测)、巡测、间测等方式。
2.水文站一年中的测流次数,根据高、中、低各级水位的水流特性,测站控制条件、测验精度、定线推流要求以及需求等综合确定,能够准确掌握各个时期的水情变化、合理控制各级水位和水情变化过程转折点;当发生的洪水、枯水超出历年实测流量的相应水位时,对超出部分增加测次。
3.测深垂线的布设易均匀分布,并应能控制河床变化的转折点,使部分水道断面面积无大补大割情况。
当河道有明显漫滩时主槽部分的测深垂线应较滩地为密。
4.采用流速仪法测流应具备的条件(1)断面内大多数测点的流速不超过流速仪的测速范围;(2)垂线水深不应小于用一点法测速的必要水深;(3)在一次测流的起讫时间内,水位涨落差不应大于平均水深的10%;水深较小和涨落急剧的河流不应大于平均水深的20%;(4)流经测流断面的漂浮物不应影响流速仪的正常运转。
水文测量复习资料.doc

水文测量复习资料1.流量间测的目的是什么?答:流量间测的目的是:在取得多年的实测流量资料后,如经分析证明已建立的水位与流量关系比较稳定,并能满足推算逐日流量和各种径流特征值的精度要求时,则可采取流量间测(即停测一段时期后再行施测),以腾出一定的人力和仪器设备等,更多更好地开展新站的水文测验和试验研究等各项工作。
2.说明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的几种形式。
答: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因受影响的水力因素不同而分为:(1)受冲淤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2)受变动回水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3)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4)受水生植物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5)受结冰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6)受混合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3.洪水调查包括哪些内容?答:1.洪水发生的年、月、日2.最高洪水位的痕迹和洪水涨落变化3.发生洪水时河道及断面内的河床组成,滩地被覆情况及冲淤变化4.洪水痕迹高程、纵横断面、河道简易地形或平面图测量5,洪水的地区来源及组成情况6.降水历时、强度变化、笼罩面积和降水量7.有关文献文物洪水记载的考证及摄影8.洪峰流量及洪水总量的推算和分析9.排定全部洪水(包括实测值)的大小顺位。
4.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如降水、水位、流量、水质等)的变化情势。
5.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什么描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6.水质监测分为那3类?天然水体的水化学成分监测,污染情况的水化学成分监测,为其他专门目的的水化学成分监测7.水资源与水文学有何关系?答:水资源是水文循环引起陆地上一定区域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降水量、径流量及其变化,这些可根据水文、水质观测资料通过水文学原理与方法分析计算推求,水资源评价(包括水环境质量)工作,就是由各级水文部门进行的。
可见,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水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教材

水文(水资源)自动测报系统解决方案1 组网方案简述1.1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概述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属于应用现代遥测、通信、计算机技术,是完成江河流域降雨量、蒸发量、河流湖泊水位、海洋潮位、流量(流速)、风向风速、水质、闸坝的闸门开度、渗压、土壤墒情等数据的实时采集、报送和处理应用的信息系统,属于非工程性防洪措施。
它能将某一流域或区域内的水文气象、水资源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递至决策机构,以便进行洪水预报和水资源优化调度,减少水害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模和性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和水文自动测报网两部分。
水文自动测报基本系统由中心站、遥测站(包括监测站)、通信系统(包括中继站)组成。
水文自动测报网是通过计算机的标准接口和各种信道,把若干个基本系统连接起来,组成进行数据交换共享的水文自动测报网络。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多用在重点防洪地区及大型水利工程上,特别是在流域性、区域性的水文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应用的自动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从70年代末起步,在浙江省浦阳江流域首先应用。
80年人初期为引进阶段,先后在淮河王家坝区间、长江流域汉江丹江口水库、黄河的三门峡至花园口建成进口设备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1985年以后为国产设备研制、定型阶段,有淮河正阳关以上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黄河流域陆浑小区自报式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长江流域汉江的黄龙滩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
90年代后为推广应用阶段。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包括三种工作制式:自报式、查询应答式和混合式。
自报式工作制式:在遥测站设备控制下每当被测参数发生一个规定的增减量变化或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即向中心站发送所采集的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接收设备始终处于值守状态。
现在已经对传统的自报式工作制式进行了改进,使自报式工作制式有了较大发展。
改进后自报式也是双向通信方式,不是过去的纯单向工作方式。
(整理)水文遥测站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培训

水文测站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管理维护培训讲义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红河分局2013年3月28日目录1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2)1.雨量传感器 (2)2.水位传感器 (2)3.超短波电台 (3)4.电源系统 (4)2可靠性 (4)1.传感器精度 (4)2.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4)3.系统有效度(A) (5)4.系统数据畅通率 (5)3系统反应速度 (6)4 遥测系统维护操作程序 (6)1.雨量遥测站正常维护程序 (6)2.水位遥测站正常安装维护程序 (7)3.蓄电池的充放电及保养 (7)5遥测终端机故障诊断 (8)1.基本故障现象与解决方法 (8)2.特殊的故障 (8)6 系统运行管理 (9)1.中心站维护 (9)2.遥测设备巡检 (9)7 设备现场检修 (10)1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遥测站由GPRS/GSM通讯模块、天馈线、RTU终端机、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及雨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组成。
1.雨量传感器JDZ05/DY1090A(南水所,中国)技术指标:分辨率:0.5,1mm承雨器内径:直径200mm,外刃口角度45°降雨强度测量范围:0.01~4mm/min翻斗计量误差:≤±4%自身排水量> 25mm时,误差为±4%可靠性指标:MTBF>40000小时工作环境:工作温度 -10 ~+50℃,相对湿度≤95%(40℃)输出信号方式:磁钢-干簧管式接点通断信号开关接点容量:直流V≤12V,I≤120mA接点工作次数:≥1×107防堵塞:传感器有防堵、防虫、防尘措施2.水位传感器水位计:WFH-2(南水所,中国)技术指标:水位轮工作周长:32cm平衡垂直径:2cm测验量程: 45m分辨率:1cm误差:≤±2cm(10m量程时)最大水位变率:100 cm/分环境条件:-10~50℃,湿度:≤95%RH编码格式:格雷码3.超短波电台生产厂商:日本日精产品型号:ND250,ND889主要技术指标:接收功耗:≤ 65 mA@12Vdc发信功率:0~25W可调电源:12~24Vdc守候电流:55 mA发信电流:≤ 6A频段:220 ~ 240 MHz;频率稳定度:±5 ppm(收、发信机相同);射频连接器:SL-16,50Ω供电电压:10.5 ~ 16 Vdc;温度范围:-25℃ ~ +60℃湿度范围: 95% RH @ +40℃;4.电源系统太阳能电池(无锡,中国):30W/17V、40W/17V蓄电池(松下,沈阳):13.8V/100Ah;2可靠性1.传感器精度传感器精度即测量、收集水情信息的精度,是整个系统精度的基础,直接影响系统最终预报的精度。
水文学复习大纲(2011)

考试要求一、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验1、理解自然界水文循环的概念,了解各种规模的水文循环过程。
2、理解和掌握水量平衡原理的概念,能写出任意给定区域的水量平衡方程。
3、掌握河流的基本特征及特征值的获取方法,掌握流域的基本特征及特征值的获取方法。
5、熟悉径流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及有关概念,掌握径流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6、了解测站、测站观测项目及测站分类的有关内容,了解水文信息收集的基本途径。
7、了解水位和水位观测的含义,掌握水位观测数据整理的工作内容。
8、了解流速仪测流的原理,熟悉垂线平均流速的观测和计算,掌握断面流量的计算。
9、了解洪水调查的工作内容,熟悉洪峰流量的推算方法。
10、了解水文数据处理的工作内容,熟悉和掌握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定线要求,掌握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高、低水延长方法,了解日平均流量的推算方法。
二、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1、熟悉概率、频率、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由样本估计随机变量统计参数的计算。
2、理解水文经验频率曲线和理论频率曲线的概念,熟悉和掌握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参数估计的三种方法,了解抽样误差的概念。
3、熟悉和掌握水文频率计算的目估适线法内容和步骤。
4、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掌握一元回归分析方法。
三、年径流及洪、枯径流1、了解年径流分析计算的目的和内容,掌握年径流资料序列一致性和代表性分析的方法。
2、掌握年径流资料序列补插、延长的概念和方法,了解水文比拟法的含义和年径流移置公式的应用。
3、熟悉用代表年法对设计年径流作时程分配计算。
4、了解设计枯水流量的概念和枯水序列的选样方法。
5、理解设计洪水和设计洪水标准的概念,掌握洪峰、洪量序列的选样方法,了解特大洪水处理和重现期分析方法,掌握连续序列和不连续序列的经验频率计算公式应用。
6、了解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成果的合理性检查内容和方法。
四、降水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了解降水观测的方法及暴雨强度公式推求。
2、掌握用点雨量推求面暴雨量的方法五、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1、掌握设计净雨的推求方法2、掌握等流时线原理、暴雨洪峰流量推理公式及其应用。
水文预报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1、水文预报:根据已知的信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水文状态做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
2、水文预报内容:洪水预报、旱情预报、估计径流预报、融雪径流预报、冰清预报。
第二章降雨产流量预报1、非闭合流域水量平衡式R=P-E-W P-W S- Δ W±R交±R引±R其他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式R t=P t-E t+W t-W t+12、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区别:超渗产流在一次洪水过程线中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地下径流,而蓄满产流的地下径流比例大。
3、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形成流量过程线区别:地面径流的运动路径短,汇集速度快,受流域的调蓄作用小,流量过程线呈陡涨陡落,对称性好;地地下径流的水流汇集过程运动于土壤空隙中,流速小,受流域的调蓄作用大,流量过程线呈缓涨缓落变化,时间上滞后于地面径流。
4、不对称系数计算要求: 1)进行过程线转化2)孤立洪水,不适用于复式洪水5、产流方式论证中综合分析内容及含义6、影响土壤蒸发主要因素土壤蒸发三阶段特征1)因素:气象因素、土壤供水条件、土壤结构2)特征:第一阶段:θ>= θc1(田间持水量)蒸发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表层土壤因蒸发而减少的水量通过毛管作用由下层得到充分补充,主要取决于气象因素,蒸发量等于流域蒸发能力第二阶段:(毛管断裂含水量)θc2<θ<θc1 ,E继续,θ减小,上层土壤毛管水开始断裂,随着θ减小,毛管水断裂程度越来越严重,下层对上层供水速率变慢,蒸发受气象因素和土壤含水率影响第三阶段:θ<=θc2 毛管输送水分完全破坏,只能以膜状水或气态水形式移动,速度慢,数量小,E小而稳定,取决于气象因素和地下水的埋深7、 KC包含哪几方面影响:1)反应水面与陆面蒸发的差异K1 2)水面与陆面所在的地理位置差异K23)器皿与水面的蒸发差异K38、水面蒸发量估计常用方法:水库水量平衡法,空气动力学法,彭曼公式,经验公式法10、一层、二层、三层蒸发模式优缺点三层蒸发模式计算的额蒸发量最大,二层次之,一层最小。
水文学复习提纲

第二章河川水文基础知识天然河流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中泓线:河流中沿水流方向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
河流的基本特征:河流断面(横断面:河槽、河滩;纵断面:河流沿中、河流长度、河流比降(水面、河底)U形,断面狭窄,坡面W(流域面积、流域形状)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降水开始到水流流经出口断面的全部过程)四个阶段:降水、下垫面因素(地形、、人类活动因素(农业措施、林牧业措施、水利措施)只影响1、2两个阶段。
河川水文的主要特点:不重复性、周期性、地区性、模糊性。
第三章河川水文测验验测河段的选择:1必须满足设站的目的和要求;2在保证成果具有必要精度的前提下,有利于简化资料整理工作。
日平均水位计算:、面积包围法(水日平均水位历时曲线:是一个累计曲线,表示大于或等于某一水位值1年中出现的天数,又称保证率曲线。
绘制方法:将1年的日平均水位按一定的水位差分级,然后分项统计各级水位的历时和相应额累计历时,计算累计历时展全年总日数的百分数(保证率),取分集水位下限为纵坐标一保证率为横坐标绘曲线图。
断面测量主要包括水深、起点距(测深垂线至指定点的水平距离)及水H-Q H-A H-v洪水涨落影响、回水变动影响、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高水位延长方法:1水位-面积-流速延长法(1根据本年实测大断面,绘出H-A关系曲线;2延长高水位的H-v曲线;3根据任意高水位值,由上述两条线的延长部分查出相应的A、v值,算出延长的流量,即可将H-Q关系曲线延长。
)2水力学公式延长法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低水位延长方法:找出断流水位(横断面资料确定法、分析法)、一次为控制点,由实测部分向下延长,或按趋势延长,或借用上下游站的流量辅助。
流量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日月年平均流量计算、编制逐日平均流量表、实测流量成果表、汛期洪期要素摘录。
第四章 水文统计基础知识频率直方图:选取频率密度x p ∆∆/为横坐标,以年降水量的各组下线值xx 为纵坐标。
水文考试复习资料

水文考试复习资料水文学是研究水文要素、水文变化规律和水文过程的科学,是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基础和决策的依据。
下面将以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水文要素、水文观测和水文数据处理等方面,为大家提供水文考试复习资料。
一、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水文学是研究水文要素、水文变化规律和水文过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循环、水文过程、水文要素和水文数据分析等。
1.1 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径流、蓄水和土壤水分等环节。
1.2 水文过程水文过程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流动、滞留和蓄积等过程。
常见的水文过程有降水、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1.3 水文要素水文要素是指构成水文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
1.4 水文数据分析水文数据分析是指对水文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水文变化规律、预测洪水、干旱等水文事件,并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二、水文要素的观测和分析为了研究水文过程和水文变化规律,需要对水文要素进行观测和分析。
以下是常见的水文要素及其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
2.1 降水观测与分析降水的观测和记录是了解气候和水文循环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降水观测方法有雨量计观测和雷达降水观测。
降水数据的分析包括降水量的统计特征和降水频率分析等。
2.2 蒸发蒸腾观测与分析蒸发蒸腾是指地表和植被蒸发的总和,反映了水分从地表进入大气的过程。
常见的蒸发蒸腾观测方法有蒸发皿观测和能量平衡法观测。
蒸发蒸腾数据的分析包括蒸发蒸腾量和蒸发潜热的计算和统计分析等。
2.3 地表径流观测与分析地表径流是降水在地表流动形成的径流,是水文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常见的地表径流观测方法有流量计观测和降水-径流关系观测。
地表径流数据的分析包括径流量的计算和径流系数的分析等。
2.4 地下径流观测与分析地下径流是指降水渗入土壤后形成的地下水流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和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定义应用遥测、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完成流域或测区内固定及移动站点的降水量、蒸发量、水位、流量、含沙量、潮位、风向、风速和水质等水文气象要素以及闸门开度等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信息系统。
2、系统的组成及其任务、系统的工作体制1)、组成由遥测站、中继站(通信信道)、集合转发站、中心站组成。
2)、任务▪遥测站——收集水文数据,按规定格式发报水文信息。
▪中继站——中转遥测站的水文数据。
▪集合转发站——接收处理若干个遥测站的数据,再打包转发到分中心站。
▪中心站——收集各遥测站水文信息,处理并存储水文资料,做出水情预报和防洪调度方案。
3、)系统体制▪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按通讯方式可分为:超短波、短波、卫星、有线遥测系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按工作体制可分为:自报式、查询—应答式、混合式3、自报式、应答式遥测站的定义1)、自报式遥测站:当测站的某一水文参数值发生一个计量单位变化(如雨量增加1mm,水位变化±1cm)时,或达到设定的时间间隔时,遥测终端机即自动采集、存储并发送数据。
特点:(1)功耗低,值守电流小。
(2)实时性强。
(3)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4)可以兼有通话功能。
(5)自报式测站可以只配发射机,对应的中心站只配接收机。
(6)自报式测站由于发送数据是随机的,系统就存在数据碰撞的问题。
2)、查询—应答式遥测站:由中心站发出指令召测某遥测站后,该站即自动采集实时的水文数据,发送给中心站,这样的测站叫查询—应答式测站。
特点:(1)人工控制性能好。
(2)应答式测站可以兼有通话功能。
(3)应答式测站是逐个回答中心站的查询命令的,数据不会发生碰撞。
(4)测站电台的接收机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测站功耗大。
3)、混合式遥测站:既能自报又能应答的测站,称为混合式测站,亦称自报/应答兼容式测站。
特点:(1)兼有自报式测站测量水文参数实时性好和应答式测站人工控制性能好的优点。
(2)功能齐全,适用于系统中的国家水文站和库区重要水位站。
(3)工作方式灵活。
4、信号形式的分类: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5、格雷码的定义、传输速率格雷码(Gray Code):格雷码是循环码的一种,其定义是相邻二数码(十进制数)的二进制编码中仅有一位发生变化。
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构成代码的比特数bps或bit/s。
也就是通信线上传输信息的速度。
6、无线电电磁波:接收功率=发射功率×天线增益/传播损耗(在真空中自由空间传播)7、数据通信的基本传输形式:基带传输、频带传输数据传输方式依其数据在传输线原样不变地传输还是调制变样后再传输,可分为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等方式。
基带传输:将基带信号直接传输的方式,用于短距离通信中。
基带:由计算机或终端产生的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所固有的频带。
频带传输:先将二进制信号(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变换成模拟信号,然后在一定频带的模拟信道中传输,到达接收点后经解调后将模拟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二进制信号(数字信号)。
例如:通过电话模拟信道传输。
宽带传输:数字信号需调制成频带为几十MHZ 到几百MHZ 的模拟信号后再传送,接收方需要解调。
例如:闭路电视的信号传输。
第二章 水文数据自动遥测1、传感器的分类、主要性能指标传感器的分类:(1)按输入物理量分类(2)按工作原理分类(3)按能量传递方式分类(4)按输出信号性质分类类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 2、分辨力:是指输出端产生可以观测到的变化量时所对应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
3 、测量范围、量程:⏹ 测量范围——测量系统所能测量到的最小被测量(输入量)与最大被测量(输入量)之间的范围。
⏹ 量程——测量系统示值范围的上限值与下限值的代数差称为量程。
量程又称满度值,表示测量系统能够承受最大输入量的能力。
4、滞后量:传感器在全量程范围内,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或由大到小(反行程)两者静态特性不一致的程度。
5、误差:指测量的指示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通常用百分数(相对误差)表示。
6、重复性:表示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输出量不一致的程度7、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在标准工作条件下不间断地工作,直到发生故障而失去工作能力的时间称作为无故障时间。
相邻两次故障间隔时间平均值。
8、 稳定性:——指在规定工作条件范围之内,在规定时间内系统或仪器性能保持不变的能力。
2、数字传感器的类型1、脉冲输出的数字式传感器:将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相应电脉冲后进行数字测量的传感器件。
2、频率输出的数字式传感器:将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电振荡频率的变化。
以频率形式输出的信号实际上也是一串数字信号,同样可以通过计数或测量周期来实现数字式测量。
3、数码输出的数字式传感器:一种利用数字码盘直接把转角变换成数字代码输出的传感器件。
角度数字编码器有增量编码器和全量编码器两种型式。
(1)增量编码器:用一个计数系统在设定的某一基准数据上加减由码盘产生的脉冲增量。
(2)全量编码器:对每一个转角给出绝对值的完整代码。
3、水位编码器的型式:增量编码器、全量编码器(看上)4、翻斗式雨量计的工作原理:看有图5、遥测水位计的种类、浮子式遥测水位计的组成1、浮子式遥测水位计:⑴ 水位感应部分⑵ 水位传动部分⑶ 水位编码器部分将水位轮的旋转的角度、位置转换成代表相应水位的数字信号或电信号。
2、压力式水位计:由水位传感器、通气电缆、水上部分(水位显示、记录器)组成。
3、超声波水位计:一般由超声换能器、超声发收控制部分、数据处理显示记录部分和电源组成。
4、微波(雷达)水位计5、 激光水位计6、 遥测站的主要功能、设备结构图遥测站的基本功能:1、实时数据采集及传输。
2、自适应数据采集。
3、具备超限报警功能和自检功能,设备定时自检,并将设备工作状态发送出去。
4、遥测站应配置显示面板和键盘,以便人工置入非自动测量的水文参数,也可在传感器故障时人工置入水文电报进行传输。
5、设备功耗低,采用蓄电池组和太阳能电池板组合供电方式可长期工作,在连续阴雨时仍能有效地工作。
6、应能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和无人职守情况下正常运行,RTU 可靠性指标MTBF 应大于25000小时。
一个遥测站设备由遥测终端机、传感器、通信机、避雷器、天馈线和电源等组成。
结构图如有图所示遥测终端机的主要功能:1、I/O 接口能力(1)数字量输入通道(2)频率计数通道 (3)模拟量输入通道(4)数字量输出通道 (5)模拟量输出通道 2、通信接口3、实时钟(RTC )部件4、键盘/显示5、数据存储器 6、扩展能力 7、电源管理8、数据采集和传输工作方式 9、环境适应能力 10、可靠性指标7、 固态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与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固态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半导体固态存储式水文数据记录仪的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单片微处理器的控制下,通过定时采集或事件(例如水位变化、发生降雨等)启动方式,自动将水位、雨量等传感器测得的瞬时数据和相应时间信息,以一定的数据格式存储在半导体固态存储器的相应单元内。
在仪器规定的记录周期内,通过一定的输出方式将存贮在固态存储器内的数据及时间标记转送到计算机中,从而完成数据处理、显示、打印及存盘等工作。
第三章 水文数据传输1、超短波遥测站的组网方式:星形网、树枝状网、链形网2、超短波信道传播损耗的估算:路径损耗的计算如果设 是由发射机送到馈线的功率, 是接收天线的馈线终端得到的接收信号功率。
为了保证超短波系统站点在点与点之间信号传输的稳定可靠,必须进行无线电路组网中的无线信道测试,其主要任务是测定电波传播的路径损耗。
通过测试,测得发射功率为35W 、接收功率为52W ,发射和接收天线增益共为18dB ,馈线总损耗为6.38dB ,试计算其路径损耗?Pt Pr3、中继站的主要功能及分类●中继站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水文数据的转发任务,延伸超短波通信信道的距离。
●中继站可分为模拟中继站和再生中继站。
●1、模拟中继站:⑴自动转发模拟信号(数据信号)和话音信号。
⑵具有超时发送、强迫掉电功能。
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免受干扰而误开发射机。
●2、再生中继站:⑴具有模拟中继站的基本功能。
⑵具有识别服务范围内遥测站站址号的功能。
⑶在中心站指令的控制下,具有执行允许或禁止转发功能,以及主备份中继站的切换功能。
⑷转发数据自动显示功能。
4、水文数据传输通信信道、各通信信道的遥测站设备结构图、站网组网方式水文数据传输通信信道:有线信道的种类1、架空明线2、双绞线3、同轴电缆4、光纤(光导纤维);GSM通信信道(GSM GPRS/CDMA 1X);卫星通信5、应用于水文中的卫星种类:通信范围(300MHz~300GHz),工作频率气象卫星上行UHF 下行L波段控制与数据接收中心(CDAS)与数据收集平台系统(DCP)(1)CDAS的工作频率●上行2047—2064MHz(L波段);401.1-402.1MHz(UHF波段)。
下行1670~1710MHz(L波段)。
(2)DCP数据平台的主要技术指标●发射功率:2~10W(可调);●EIRP:43~46dBW;(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发射频率:国内401.1010~401.3950MHz;国际402.0025~402.0985MHz;●频率间隔:3kHz;●数据传输速率:100bps;海事卫星移动站—卫星L 地面站—卫星C工作于L波段,上行频率为1.6GHz,下行频率为1.5GHz。
具体范围是上行1626.5~1660.5MHz,下行为1525.0~1559.0MHz通信卫星KU波段VSAT是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的缩写,直译为“甚小孔径终端”,意译应是“甚小天线地球站”。
也称为卫星小数据站或个人地球站,指的是VSAT系统中小站设备的天线口径小,通常为0.3m-2.4m。
VSAT 是80年代中期利用现代技术开发的一种新的卫星通信系统。
利用这种系统进行通信具有灵活性强,可靠性高,成本低,使用方便以及小站可直接装在用户端等特点。
VSAT的分类:(1)以数据通信为主的网;(2)以话音通信为主的网;(3)以电视接收为主的网。
3、VSAT卫星通信系统组成:(1)空间部分——卫星(2)地面部分1)主站(网络管理中心),对系统进行控制、监测、管理和维护。
2)VSAT小站,由VSA T数据平台和计算机等用户终端。
1、全线通卫星通信系统工作在Ku波段。
卫星移动通信终端(ACU)外形如同白色的半球,通信单元,射频功放,射频接收放大器和天线及天线和GPS等全集成在内,直径29.2cm,高17.1cm,相当小巧。
ACU发送数据的速率为165bit/s,而经由卫星地面网络中心转发给ACU的速率则高达15kbit/s,信道误码率1×10-5,传输中有效的差错控制措施,可使用户数据误码率小于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