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材料的性能和选用

合集下载

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

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
将规定尺寸(稀土材料: Φ10*7mm)的样品加热到某一恒定温度,长时间放 置,冷却到室温,,其开路磁通不可你损失小于5%的最高保温温度; Brt0为室温是的剩余磁感应强度,则t1时的剩余磁感应强度Brt1
P.14
1.4.2 磁稳定性
表示在外磁场干扰下永磁材料磁性能变化的大小 內禀矫顽力Hci越大,矩形度越好(或Hk越大),则磁稳定性越高,抗干 扰能力越强;
P.10
1.4 稳定性
用永磁材料的磁性能随环境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其 稳定性
主要包括: 1 热稳定性 2 磁稳定性 3 化学稳定性 4 时间稳定性
P.11
1.4.1 热稳定性(温度稳定性) 所处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磁性能变化的程度;
温度升高,磁感应强度B降低; 当温度降低时,磁感应强度增大,但不能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P.9
磁化强度矫顽力:Hci, 单位:A/m,表征永磁材料抗去磁能力的大小
较早研发的铝镍钴永磁材料: Hci与Hcb相接近;
稀土永磁材料: Hci与Hcb差异加大;
内禀退磁曲线的形状用
矩形度来衡量,矩形度越好, 磁性能越稳定;
用临界场强Hk标志曲线的 矩形度; 当Bi=0.9Br时,H=Hk;
是稀土永磁材料必测 参数之一
P.5
➢ 磁能积 表征永磁材料磁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5
6
附: 磁场能量密 度:
ω= (B*H)/2
磁能积:BH 最大磁能积:(BH)max 单位:J/m3 若退磁曲线为直线,如图2,则在(Br/2,Hc/2)处磁能积最大,如图中5和6点
P.6
1.2 回复线
若第二次施加的退磁场强 Hq<Hp,则磁密仍沿PR做 可逆变化,反之,则下降 到Q点,沿新的QS线做

永磁电机节能的措施

永磁电机节能的措施

永磁电机是一种采用永磁体励磁的电动机,相比于传统的电励磁电机,永磁电机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节能效果。

以下是一些永磁电机节能的措施:优化设计:优化永磁电机的设计是实现节能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电磁设计、结构设计和热设计,可以减小电机的体积、重量和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

选用高性能的永磁材料:高性能的永磁材料能够提高永磁电机的磁场强度和效率,从而降低能耗。

降低损耗:降低永磁电机的损耗是节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改进电机设计、优化控制策略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小电机的铁损、铜损和机械损耗。

应用变频技术:变频技术可以实现对永磁电机的精确控制,使电机在不同工况下都能高效运行,从而达到节能效果。

优化控制系统:优化永磁电机的控制系统,根据实际工况调整电机的运行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机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

维护保养:定期对永磁电机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避免因机械故障或电气故障导致的能耗增加。

总之,永磁电机节能的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优化设计、选用高性能的永磁材料、降低损耗、应用变频技术、优化控制系统和维护保养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永磁电机的效率,降低能耗,从而实现节能目标。

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

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

磁性材料的基本特性1. 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磁性材料是由铁磁性物质或亚铁磁性物质组成的,在外加磁场H 作用下,必有相应的磁化强度M 或磁感应强度B,它们随磁场强度H 的变化曲线称为磁化曲线(M~H或B~H曲线)。

磁化曲线一般来说是非线性的,具有2个特点:磁饱和现象及磁滞现象。

即当磁场强度H 足够大时,磁化强度M达到一个确定的饱和值Ms,继续增大H,Ms保持不变;以及当材料的M值达到饱和后,外磁场H降低为零时,M并不恢复为零,而是沿MsMr曲线变化。

材料的工作状态相当于M~H曲线或B~H曲线上的某一点,该点常称为工作点。

2. 软磁材料的常用磁性能参数饱和磁感应强度Bs:其大小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它所对应的物理状态是材料内部的磁化矢量整齐排列。

剩余磁感应强度Br:是磁滞回线上的特征参数,H回到0时的B值。

矩形比:Br∕Bs矫顽力Hc:是表示材料磁化难易程度的量,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及缺陷(杂质、应力等)。

磁导率μ:是磁滞回线上任何点所对应的B与H的比值,与器件工作状态密切相关。

初始磁导率μi、最大磁导率μm、微分磁导率μd、振幅磁导率μa、有效磁导率μe、脉冲磁导率μp。

居里温度Tc:铁磁物质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达到某一温度时,自发磁化消失,转变为顺磁性,该临界温度为居里温度。

它确定了磁性器件工作的上限温度。

损耗P:磁滞损耗Ph及涡流损耗Pe P = Ph + Pe = af + bf2+ c Pe ∝ f2 t2 / ,ρ降低,磁滞损耗Ph的方法是降低矫顽力Hc;降低涡流损耗Pe 的方法是减薄磁性材料的厚度t 及提高材料的电阻率ρ。

在自由静止空气中磁芯的损耗与磁芯的温升关系为:总功率耗散(mW)/表面积(cm2)3. 软磁材料的磁性参数与器件的电气参数之间的转换在设计软磁器件时,首先要根据电路的要求确定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

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与磁芯的几何形状及磁化状态密切相关。

设计者必须熟悉材料的磁化过程并拿握材料的磁性参数与器件电气参数的转换关系。

材料磁学性能-磁学性能(第四节)

材料磁学性能-磁学性能(第四节)
50Cu 29Co21Ni
50Cu 34Fe7Al 15Ni35Co 4Cu5Ti
0.95
5900
2600
0.54
44000
12000
0.34
54000
6400
0.76
123000 36000
BaO-6Fe2O3
0.32
240000 20000
TC (oC)
⎯ 760 410 860
860
450
电阻率 ρ ( Ω·m )
部分磁粉的性能
γ-Fe2O3 CrO2 CoFe 金属颗粒 钡铁氧体
比表面积 (m2/g)
15∼50
15∼40
20∼50
30∼60
25∼70
颗粒尺寸 (nm) 270∼500 190∼400 150∼400 120∼300 500∼200
颗粒体积 (10-5μm3) 30∼200 10∼100 5∼100
14
理想的磁光存储材料应具备以下基本性能:
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S应偏小,以使磁光存储薄膜的磁化矢量垂直于膜面 薄膜的磁滞回线必须是矩形,即剩磁比为1,从而确保良好的记录开关特性 适中的居里温度,否则记录用半导体激光器的功率要增大 稳定的记录位尺寸d可以粗略地用d ∝1/HC表示,因此材料的矫顽力要足够大 记录材料要有高的热传导率,当激光作用时,记录介质能快速升温和冷却 热稳定性好,在记录/擦除激光光束反复作用下,材料的结构不发生变化 优良的抗氧化、抗腐蚀性能,要求存储介质经长期存放后性能不变 大面积成膜容易
易去磁,即磁滞回线很窄
高的磁导率和小的矫顽力要求材料的结构尽 量均匀,没有缺陷,在磁学上各向同性
若要在交变磁场中用作软磁材料,铁磁体应 有较大的电阻率,这可以通过材料的合金化 来做到,如铁-硅合金、铁-镍合金等

浅谈永磁电机的设计要点

浅谈永磁电机的设计要点

浅谈永磁电机的设计要点永磁电机是一种使用永磁体作为励磁源的电机,由于永磁体的磁场稳定性好,不需要外部励磁,使得永磁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响应快、维护方便等优点,在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本文将从永磁电机的设计要点角度来探讨永磁电机的设计过程。

一、永磁体的选取永磁电机的设计首先要选取合适的永磁体,常用的永磁体有NdFeB、SmCo等几种。

选取永磁体时要考虑使用环境、温度、磁场稳定性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NdFeB永磁体由于价格低、磁场稳定性好、温度适中,被广泛选用。

二、电机参数计算在永磁电机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电机的基本参数,如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电压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电机设计的选型和后续测试。

在确定了基本参数后,还需要进行反演计算,即通过已知的参数计算出绕组总匝数、磁链、永磁体的大小等。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电机效率的计算,效率高的电机设计应该使得机械功率和电功率的比值达到最大。

三、绕组设计绕组设计是永磁电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电机的性能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绕组的设计。

在绕组设计中,需要根据电机的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来确定绕组的型式和匝数,同时还需要根据电机的结构和使用环境确定绝缘和导线的材料以及绕组布局。

四、磁路分析磁路是永磁电机中传递磁能的通道,一般来说,磁路的磁阻应该设定为最小值,以提高电机的效率。

在磁路分析中,需要确定永磁体、铁芯的大小和形状,电机的气隙大小、铁芯的断面积等参数。

通过计算磁路的磁阻和磁通量,可以确定磁通密度和磁场分布,以此来预测电机的性能。

五、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永磁电机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寿命。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电机的散热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电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尽可能降低电机设计的复杂性。

六、电机控制与驱动永磁电机控制与驱动是永磁电机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针对设计出的电机,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驱动器来实现电机的运转。

永磁材料的性能和选用

永磁材料的性能和选用

价格昂贵
稀土永磁材料的价格相 对较高,主要因为它们 所需的稀土元素成本较
高。
铝镍钴永磁材料
高居里温度
铝镍钴永磁材料具有较高的 居里温度,这意味着它们可 以在较高的温度下保持较好 的磁性能。
良好的机械性能
铝镍钴永磁材料具有良好的 机械性能,可以承受较大的 外部压力和振动。
价格适中
铝镍钴永磁材料的价格相对 较为适中,既不像铁氧体和 稀土材料那样便宜,也不像 某些特殊材料那样昂贵。
温度稳定性好
铁氧体永磁材料的磁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小,具有 较好的温度稳定性。
稀土永磁材料
高磁能积
稀土永磁材料具有极高 的磁能积,是目前已知 的磁能积最高的永磁材
料。
高矫顽力
稀土永磁材料具有高矫 顽力,这意味着它们具 有很强的抗退磁能力。
温度稳定性差
稀土永磁材料的磁性能 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
稳定性相对较差。
较低的磁能积
与铁氧体和稀土材料相比, 铝镍钴永磁材料的磁能积较 低。
铁铬钴永磁材料
高磁能积
铁铬钴永磁材料具有较高的磁能积,可以产 生较强的磁场。
高矫顽力
铁铬钴永磁材料具有高矫顽力,使其具有较 好的抗退磁能力。
良好的耐腐蚀性
铁铬钴永磁材料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以 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温度稳定性较好
相应耐受性的材料。
根据性能要求选择
剩磁
选择具有较高剩磁的永磁材料,以提高磁力性能。
矫顽力
矫顽力适中的永磁材料能在较大范围内调整磁场,满足不同应用 需求。
温度稳定性
选择温度稳定性好的永磁材料,以保证在温度变化时仍能保持稳 定的磁性能。
根据成本考虑选择
1 2

稀土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的分类及各类各代稀土永磁材料的组成,稀土永磁材料的性能特点,重点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稀土永磁;分类;性能;应用;一、前言稀土永磁材料是稀土元素与过渡族金属Fe,Co,Cu,Zr等或非金属元素B,C,N等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其永磁性来源于稀土与3d过渡族金属所形成的某些特殊金属间化合物。

它是重要的金属功能材料,利用其能量转换动能和磁的各种物理效应可以制成多种形式的功能器件。

永磁材料无所不在,小到手表、照相机、录音机、CD机、VCD机、计算机硬盘,大到发动机、汽车、医疗器械等都用到永磁材料,正是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才使得电子产品尺寸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改善,从而适应了当今轻、薄、小的发展趋势。

①②二、稀土永磁材料的分类稀土永磁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型金属永磁材料,至今,已经具有规模生产和使用价值的稀土永磁材料已有两大类、三代产品。

第一大类是稀土—钴合金系(即RE-Co永磁),它又包括两代产品。

第一代稀土永磁体1:5型合金,即SmCo5;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是2:17型SmCo合金,即Sm2Co17,它们均是以钴为基的稀土永磁合金;第二大类是RE-Fe-B系永磁,或称铁基稀土永磁材料;第三代稀土永磁,是以NdFeB合金为代表的Fe基稀土永磁材料。

①③⑴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第一代稀土永磁是1:5型RE-Co永磁,于1967年问世,是一种二元金属间化合物,由稀土金属(用RE表示)原子与其它金属原子(用TM表示)按1:5的比例组成的1:5型RE-Co永磁,化学成分为Sm34%(或37%)、Co66%(或63%)。

Sm的熔点为1350°。

其中又分为单相和多相两种。

单相是指从磁学原理上为单一化合物的RECo5永磁体,如SmCo5、(SmPr)Co5烧结永磁体等,它属于第一代稀土永磁材料。

多相的1:5型RE-Co永磁材料是指以1:5相为基体、有少量的2:17型沉淀相的1:5型永磁材料。

(整理)《磁性材料》基本要求.

(整理)《磁性材料》基本要求.

《磁性材料》基本要求一、熟练掌握基本概念:(1) 磁矩:磁偶极子等效的平面回路的电流和回路面积的乘积,μm =iS ,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单位Am 2。

(2) 磁化强度(M ):定义单位体积磁性材料内磁矩的矢量和称为磁化强度,用M 表示,SI单位为A/m 。

CGS 单位:emu/cm 3。

换算关系:1 ×103 A/m = emu/cm 3。

(3) 磁场强度(H ):单位强度的磁场对应于1Wb 强度的磁极受到1牛顿的力。

SI 单位是A ·m -1。

CGS 单位是奥斯特(Oe)。

换算关系:1 A/m =4π/ 103 Oe 。

(4) 磁化曲线:磁体从退磁状态开始到磁化饱和的过程中,磁感应强度B 、磁化强度M 与磁场强度H 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曲线。

(5) 退磁曲线:磁滞回线在第二象限的部分称为退磁曲线。

(6) 退磁场:当一个有限大小的样品被外磁场磁化时,在它两端出现的自由磁极将产生一个与磁化强度方向相反的磁场。

该磁场被称为退磁场。

退磁场的强度与磁体的形状及磁极的强度有关存在:Hd=-NM 。

(7) 饱和磁感应强度Bs(饱和磁通密度) :磁性体被磁化到饱和状态时的磁感应强度。

SI 单位是特斯拉[T]或[Wb·m -2];CGS 单位是高斯(Gauss)。

换算关系:1 T = 104 G 。

(8) 磁导率:定义为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之比μ=B/H,表示磁性材料传导和通过磁力线的能力.单位为亨利/米(H·m -1). (9) 起始磁导率:磁性体在磁中性状态下磁导率的极限值。

H B H i 00lim1→=μμ (10) 磁化率定义为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比:χ= M /H(11) 居里温度:即铁磁性材料(或亚磁性材料)由铁磁状态(或亚铁磁状态)转变为顺磁状态的临界温度,在此温度上,自发磁化强度为零。

(12) 磁各向异性:磁性材料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磁性能的特性。

包括:磁晶各向异性,形状各向异性,感生各向异性和应力各向异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磁滞回线在第二象限的部分称为退磁曲线, 它是永磁材料的基本特性曲线。退磁曲线中磁 感应强度Bm为正值而磁场强度Hm为负值。这 说明永磁材料中磁感应强度Bm与磁场强度Hm 的方向相反,磁通经过永磁体时,沿磁通方向 的磁位差不是降落而是升高。这就是说,永磁 体是一个磁源,类似于电路中的电源。 退磁曲线的磁场强度Hm为负值还表明, 此时作用于永磁体的是退磁磁场强度。退磁磁 场强度|Hm|越大,永磁体的磁感应强度就越小。 退磁曲线的两个极限位置是表征永磁材 料磁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退磁曲线上磁场强 度H为零时相应的磁感应强度值称为剩余磁感 应强度,又称剩余磁通密度,简称剩磁密度, 符号为Br。退磁曲线上磁感应强度B为零时相 应的磁场强度值称为磁感应强度矫顽力,简称 矫顽力,符号为HcB或BHc,常简写为Hc。
19
依据铝镍钴永磁材料矫顽力低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 严格禁止它与任何铁器接触,以免造成局部的不可逆退磁或 磁通分布的畸变。另外,为了加强它的抗去磁能力,铝镍钴 永磁磁极往往设计成长柱体或长棒形。 铝镍钴永磁硬而脆,可加工性能较差,仅能进行少量磨 削或电火花加工,因此加工成特殊形状比较困难。
20
21
1.3内禀退磁曲线 退磁曲线和回复线表征的是永磁材料对外呈现的磁感应 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另一种表征永磁材料 内在磁性能的曲线。 由铁磁学理论可知,在真空中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间 的关系为
8
上式表明,磁性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被磁化后大大加强 了磁场。这时磁感应强度B含有两个分量,一部分是与真空 中一样的分量,另一部分是由磁性材料磁化后产生的分量。 后一部分是物质磁化后内在的磁感应强度,称为内禀磁 感应强度Bi,又称磁极比强度,J。描述内禀磁感应强度Bi(J) 与磁场强度H关系的曲线称为内禀退磁曲线,简称内禀曲线。
22
1971年研制成功的铁铬钴(FeCrCo)永磁是与铝镍钴永磁 的磁性能相近而具有可加工优点的可塑性变形永磁材料,它 的突出优点是具有韧性,可以热加工,也可以进行切削等机 械加工,可以铸造、粉末冶金,也可以轧带或拉丝,而且加 工后磁性能并不变化。但价格较贵。它可以制成特殊形状的 永磁体用于永磁电机,还可作为磁滞材料用于磁滞电机。
5
回复线的平均斜率与真空磁导率从的比值称为相对回复 磁导率,简称回复磁导率:
当退磁曲线为曲线时,其值与起始点的位置有关,是 个变数。但通常情况下变化很小,可以近似认为是一个常数, 且近似等于退磁曲线上(Br,0)处切线的斜率值。换句话说, 各点的回复线可近似认为是一组平行线,它们都与退磁曲线 上(Br,0)处的切线相平行。
3
在国际单位制中,磁场能量密度wm=BH/2。因此, 退磁曲线上任一点的磁通密度与磁场强度的乘积被称为磁能 积,它的大小与该永磁体在给定工作状态下所具有的磁能密 度成正比。 在中间某个位置上磁能积为最大值,称为最大磁能积, 符号为(BH)max,它也是表征永磁材料磁性能的重要参数。
4
1.2 回复线 退磁曲线所表示的磁通密度与磁场强度间的关系,只有 在磁场强度单方向变化时才存在。实际上,永磁电机运行时 受到作用的退磁磁场强度是反复变化的。
同样,还可用永磁材料的内 禀矫顽力随温度可逆变 化的程度。
12
2.不可逆损失 温度恢复后磁性能不能 回复到原有值的部分,称为 不可逆损失,通常以其损失 率IL(%)表示。
不可逆损失又可分为不可恢复损失和可恢复损失。 前者是指永磁体重新充磁也不能复原的损失,一般是因 为较高的温度引起永磁体微结构的变化(如氧化)而造成 的。后者是指永磁体重新充磁后能复原的损失。
第四章 永磁材料的性能和选用
永磁电机的性能、设计制造特点和应用范 围都与永磁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永磁材料种 类众多,性能差别很大,只有全面了解后才能 做到设计合理,使用得当。
1
1、永磁材料磁性能的主要参数 1.1退磁曲线 与其他磁性材料一样,永磁材料首 先用磁滞回线来反映和描绘其磁化过程 的特点和磁特性,该回线包含的面积随 最大充磁磁场强度Hmax的大小而变, Hmax越大,回线面积就越大。当月Hmax 达到或超过饱和磁场强度Hs时,回线面 积渐近地达到一个最大值,而且磁性能 最为稳定。面积最大的回线被称为饱和 磁滞回线,并常简称为磁滞回线。
28
由于稀土钴永磁材料硬而脆,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均较低, 仅能进行少量的电火花或线切割加工,所以在永磁体尺寸的 设计上要避免过多的加工余量以免造成浪费和增加成本。其 次,由于这种永磁材料的磁性很强,磁极相互间的吸引力和 排斥力均很大,因此磁极在充磁后运输和装配时都要采取措 施,以免发生人身危险。
29
10
1.4 稳定性 为了保证永磁电机的电气性能不发生变化,能长期可靠地 运行,要求永磁材料的磁性能保持稳定。通常用永磁材料的 磁性能随环境、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其稳定性,主要 包括热稳定性、磁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时间稳定性。 1.4.1 热稳定性
11
磁性能的损失可以分为两部分: 1.可逆损失 这部分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各种永磁材料的剩余磁感应强度随 温度可逆变化的程度可用温度系数以%表示,单位为K-1。
23
3 铁氧体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属于非金属永磁材料.在电机中常用的 有两种,钡铁氧体(BaO· 6Fe2O3)和锶铁氧体(SrO· Fe2O3)。 它们的磁性能相差不多,而锶铁氧体的Hc值略高于钡铁氧体, 更适于在电机中使用。 铁氧体永磁的突出优点:价格低廉,不含稀土元素、钴、 镍等贵金属;制造工艺也较为简单;矫顽力较大,Hc为 128—320kA/m。抗去磁能力较强;密度小,只有4— 5.2g/cm3,质量较轻,退磁曲线接近于直线,或者说退磁 曲线的很大一部分接近直线,回复线基本上与退磁曲线曲直 线部分重合,可以不需要象铝镍钴永磁那样进行稳磁处理, 因而在电机中应用易为广泛,是目前电机中用量最大的永磁 材料。
15
1. 4.3 化学稳定性 受酸、碱、氧气和氢气等化学因素的作用,永磁材料内 部或表面化学结构会发生变化,将严重影响材料的磁性能。 例如钕铁硼永磁的成分中大部分是钕和铁,容易氧化,故在 生产过程中需采取各种工艺措施来防止氧化,要尽力提高永 磁体的密度以减少残留气隙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同时要在 成品表面涂敷保护层,如镀锌、镀镍、电泳等。
6
有的永磁材料,如部分铁氧体永磁的退磁曲线的上半部 分为直线,当退磁磁场强度超过一定值后,退磁曲线就急剧 下降,开始拐弯的点称为拐点。当退磁磁场强度不超过拐点 时,回复线与退磁曲线的直线段相重合。当退磁磁场强度超 过拐点后,新的回复线就不再与退磁曲线重合了。
有的永磁材料,如大部分稀土永磁的退磁曲线全部为直 线,回复线与退磁曲线相重合,可以使永磁电机的磁性能在 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这是在电机中使用时最理想的退磁曲 7 线。
25
26
27
4.稀土永磁材料
4.1稀土钴永磁材料 稀土钴永磁材料是60年代中期兴起的磁性能优异的永磁 材料。其特点是剩余磁感应强度、磁感应矫顽力及最大磁能 积都很高。1:5型(RCO5)永磁体的最大磁能积现已超过 199kJ/m3,2:17型(R2CO17)永磁体的最大磁能积现已达 258.6kJ/m3,剩余磁感应强度Br一般高达0.85一1.15T, 接近铝镍钴永磁水平;磁感应矫顽力Hc可达480一800kA/ m,大约是铁氧体永磁的3倍。稀土钴永磁的退磁曲线基本上 是一条直线,回复线基本上与退磁曲线重合,抗去磁能力强。 另外稀土钴永磁材料Br的温度系数比铁氧体永磁材料低,通 常为一0.03%K-1左右,并且居里温度较高,一般为7l0一 880℃。因此这种永磁材料的磁稳定性最好,很适合用来制 造各种高性能的永磁电机。缺点是目前的价格还比较昂贵, 致使电机的造价较高。
16
1.4.4 时间稳定性 永磁材料充磁以后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即使不受周围 环境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其磁性能也会随时间而变化, 通常以一定尺寸形状的样品的开路磁通随时间损失的百分比 来表示,叫做时间稳定性,或叫自然时效。研究表明,它与 材料的内禀矫顽力Hci和永磁体的尺寸比L/D有关。对永磁 材料而言,随时间的磁通损失与所经历时间的对数基本上成 线性关系,因此可以从较短时间的磁通损失来推算出长时间 的磁通损失,从而判断出永磁体的使用寿命。
18
由于铝镍钴永磁的回复线与 退磁曲线并不重合,在磁路设计 制造时要注意它的特殊性,由它 构成的磁路必须事先对永磁体进 行稳磁处理。 铝镍钴永磁电机一旦拆卸、 维修之后再重新组装时,还必须 进行再次整体饱和充磁和稳磁处 理,否则永磁体工作点将下降, 磁性能大大下降。为此铝镍钴永 磁电机的磁极上通常都有极靴且 备有再充磁绕组,使其可以再次 充磁来恢复应有的磁能。
17
2 铝镍钴永磁材料
铝镍钴(AlNiCo)永磁是20世纪30年代研制成功的。当时, 它的磁性能最好,温度系数又小,因而在永磁电机中应用得 最多、最广。60年代以后,随着铁氧体永磁和稀土永磁的相 继问世,铝镍钴永磁在电机中的应用逐步被取代,所占比例 呈下降趋势。 按加工工艺的不同,铝镍钴永磁分铸造型和粉末烧结型 两种。铸造型的磁性能较高。粉末烧结型的工艺简单,可直 接压制成所需形状。在永磁电机中常用的是铸造型。 铝镍钴永磁的显著特点是温度系数小,α Br仅为-0.02 %K-1左右,因此,随着温度的改变磁性能变化很小,目前仍 被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类要求温度稳定性高的永磁电机中。 这种材料的剩余磁感应强度较高,最高可达1.35T, 但是它的矫顽力很低,通常小于160kA/m。它的退磁曲线 呈非线性变化,如图2—6所示(图中虚线为等磁能积曲线)。
13
永磁材料的温度特性还可用居里温度和最高工作温度来 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磁性能逐步降低,升至某一温度时 ,磁化强度消失,该温度称为该永磁材料的居里温度,又称 居里点。 手册或资料中通常提供的是室温t0时的剩余磁感应强度 Brt0,则工作温度在t1时的剩余磁感应强度
14
1.4.2 磁稳定性 磁稳定性表示在外磁场干扰下永磁材料磁性能变化的大 小。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一种永磁材料的内禀矫顽力Hci越 大,内禀退磁曲线的矩形度越好(或者说Hk越大),见这种永 磁材料的磁稳定性越高,即抗外磁场干扰能力越强。当Hci和 Hk 大于某定值后,退磁曲线全部为直线,而且回复线与退磁 曲线相重合,在外施退磁磁场强度作用下,永磁体的工作点 在回复线上来回变化,不会造成不可逆退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