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指纹》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指纹》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指纹》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指纹》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指纹的形成和种类。

2.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彩色印泥2.放大镜3.白纸4.碗5.温水6.毛巾教材准备1.《有趣的指纹》教材课本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兴趣(约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对指纹的了解。

2.提问:你们知道指纹是如何形成的吗?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观点。

步骤二:进行实验,观察指纹(约20分钟)1.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小块彩色印泥和一张白纸。

2.指导学生将手掌轻轻放入彩色印泥中,然后按到白纸上,留下手掌印。

3.使用放大镜观察手掌印上的纹理,并比较同学之间的差异。

4.鼓励学生互相观察和分享他们发现的不同指纹特征。

5.提问:你们观察到自己的指纹有哪些特点?有没有和同学的指纹相似的地方?步骤三:讨论指纹的形成原因(约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指纹是如何形成的?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指纹形成的原因。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听取不同小组的回答。

4.整理学生的观点,解释指纹形成的科学原理。

步骤四:展示指纹的种类(约10分钟)1.展示不同类型的指纹图像给学生观看。

2.鼓励学生观察指纹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3.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不同类型的指纹?有没有和自己的指纹相似的地方?步骤五:小结与反思(约5分钟)1.小结: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以及指纹形成的原因和种类。

2.反思: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是否对指纹的形成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你对科学实验有没有更大的兴趣了?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们对指纹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并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

实验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指纹,不仅加深了对指纹形成原理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指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指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指纹》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指纹及指纹的用途。

2.对指纹及其作用产生好奇并乐于探索。

3.喜欢用指纹来创作一幅作品。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放大镜、彩笔、橡皮泥、油泥、绘画纸。

活动过程:1.通过故事导入活动“小刚家被盗了,警察叔叔在窗户上发现了罪犯的指纹。

几天后,罪犯被抓到了。

”你知道警察叔叔是怎样破案的吗?引起幼儿的兴趣。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自己的指纹,用橡皮泥和油泥留下自己的指纹。

3.对比看一看自己的指纹和别人的有什么不一样,认识三种指纹类型,并学会辨认自己的手指类型。

4.想一想小手在不同的材料上印出的指纹是一样的吗?()还可以在哪些地方留下指纹呢?5.探索结束尝试用毛笔蘸少量颜料涂在手指上印画,用中性笔画上适当的修饰和加工,一起欣赏有趣的指纹画。

活动延伸:1.找一找生活中什么地方容易留下指纹。

2.请家长或老师讲述与指纹用途有关的故事给小朋友听。

科学乐园指纹就是手指表皮上突起的纹线。

指纹在胎儿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

指纹能使手在接触物件时增加摩擦力。

虽然指纹人人都有,但各不相同。

从基本线条形态上看,指纹可分三种:斗形纹、弓形纹、箕形纹。

不同人种的指纹有很大差别,据说,全世界六十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因此每个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

据此,可以广泛运用于考勤、侦破、保密系统。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设计及准备总体来说是比较用心的,但是经过上课之后,让我又有了几点新的想法:1.活动的导入。

导入部分我原来的引导语较为平淡今天老师带来了另一个幼儿园小朋友们拍摄的一段广告,请你们看看他们在广告里都做了些什么?激发幼儿的兴趣欠。

如果我设计为: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师伸出手指问幼儿,幼儿即兴回答。

)这样的提问设疑,可以使幼儿发散思维的大胆去想、去说,因为谁也不知道老师到底想说手指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还能够与导入视频中的环节吻合,既能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能够与视频巧妙的结合!2.幼儿操作印指纹部分。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指纹》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指纹》

幼儿园大班教案《有趣的指纹》第一章:活动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知道指纹的独特性和不同形状。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指纹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指纹模具、放大镜、彩笔、画纸、指纹贴纸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指纹模具,引发幼儿对指纹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观察指纹的形状和特点。

3.2 主体环节:3.2.1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如纹理、形状等。

3.2.2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并尝试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指纹。

3.2.3 幼儿相互比较指纹,发现指纹的独特性和不同之处。

3.2.4 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给指纹上色,增加指纹的趣味性。

3.3 总结环节: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指纹作品,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将指纹作品带回家,让家长参与评价,共同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4.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指纹作品装饰在活动室中,营造一个富有创意和趣味的环境。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2 家长反馈: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指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情况。

5.3 幼儿作品评价:教师对幼儿的指纹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幼儿在使用放大镜时安全,避免碰撞或伤害。

6.2 在画纸和指纹贴纸上使用无毒、安全的彩笔和颜料。

6.3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防止指纹模具的误用或损坏。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指纹模具:用于展示和观察指纹的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或图片的。

7.2 放大镜:帮助幼儿观察指纹的细节。

7.3 彩笔、画纸、指纹贴纸:用于幼儿创作指纹作品。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指纹》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指纹》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指纹》一、教学目标1.了解指纹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2.探究指纹的形成及其与遗传的关系。

3.了解指纹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指纹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指纹的形成以及遗传的关系。

难点:指纹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课件:有趣的指纹2.相关的实验器材:指纹取样笔、指纹粉、显微镜、玻璃片等3.确保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实验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互相猜测指纹会和什么有关系?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2.讲解指纹的基本知识(20分钟)让学生了解指纹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同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带学生了解指纹的基本知识。

3.实验环节(30分钟)1.每位学生取用指纹取样笔,将手指轻轻按在指纹粉上,再将手指轻轻地摁在玻璃片上,观察指纹。

2.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自己的指纹的细节。

3.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比较,发现每个人的指纹独特不同。

4.探究指纹的形成及其与遗传的关系(25分钟)1.学生围绕指纹的形成、遗传等方面进行探究、讨论。

2.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为指纹形成和遗传之间建立联系。

5.关于指纹的科技应用(15分钟)讲解指纹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指纹在科技中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本课注重从实践角度出发,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指纹的形成,进而通过交流,让学生将指纹与遗传学知识联系起来,促进思维发展。

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指纹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很好地达到了培养学生的科技见解和探索精神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中对于器材的使用要有正确操作指导,确保学生和器材等环境的安全。

有趣的指纹大班教案5篇

有趣的指纹大班教案5篇

有趣的指纹大班教案5篇好玩的指纹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的:1、培育幼儿探究自身的爱好2、培育幼儿细致的观看力量。

3、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指纹。

活动预备:1、每人一份红色印泥,铅笔芯研成的粉末,抹布若干。

2、每人一份幼儿操作材料:(1)白卡纸做成的两只手。

(2)上有苹果树的一张操作单。

3、放大镜四个,玻璃杯、矿泉水瓶、饮料瓶若干个。

活动过程:一、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指纹破案的故事,引起幼儿观看指纹的爱好。

二、印指纹:1、让幼儿用一根手指蘸红色印泥将指纹印在白卡纸做成的手上(请幼儿留意要相互对应),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

2、观看指纹:(1)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看自己的指纹和纸上的指纹印,说说自己的指纹印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2)引导幼儿相互观看指纹印,说说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同。

三、了解指纹的作用:1、老师出示两种较为典型的指纹印,引导幼儿观看它们的差异,找一找自己指纹的特征。

老师总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指纹,而且指纹永久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来辨认人。

2、演示:(1)用手指触摸玻璃杯、饮料瓶、矿泉水瓶等物,请幼儿说说有什么变化。

(什么变化都没有)(2)将铅笔芯研成的粉末匀称地撒在手指碰触的地方,将多余的铅笔芯粉末吹一吹,请幼儿说说有什么发觉。

(一个清楚的指纹印消失了)老师总结: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老师提问:物体上留下的指纹印对哪方面有关心?(警察叔叔能够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纹作为证据抓住罪犯)(3)还有什么用处?老师出示图片,讲解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开阔幼儿的眼界。

(4)老师提问:还有什么像指纹一样有一些纹理?四、进行指纹印画1、引导幼儿将其余九根手指蘸上印泥印在另外九个手指上,要相互对应。

2、引导幼儿在苹果树的小苹果位置上印上自己的指纹,做成一棵指纹树。

好玩的指纹大班教案篇2活动设计背景是“观看自己的手”,从而问同学有关指纹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观看比较得出结论—沟通成果,最终让同学初步知道人们利用指纹的特点在高科技领域的运用。

大班科学《有趣的指纹》教案(精选10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指纹》教案(精选10篇)

大班科学《有趣的指纹》教案(精选10篇)大班科学《有趣的指纹》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有趣的指纹》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有趣的指纹》教案1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3.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活动准备:1.红色印泥若干盒:白纸,抹布若干。

2.放大镜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一、导入:给幼儿讲一个关于用指纹破案的故事,引起幼儿观察指纹的兴趣。

二、展开:(一)印指纹让幼儿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二)观察指纹1.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和纸上的指纹印,说说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它像什么。

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指纹印,说说每个人的指纹有什么不同。

三、了解指纹的作用1.老师出示两种较为典型的指纹印,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差异,找一找自己指纹的特征。

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指纹永远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来辨认人。

2.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触摸玻璃杯、笔、电话等物,请幼儿说说有什么发现。

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这一点对哪方面有帮助?(警察叔叔能够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纹作为证据抓住罪犯。

3.还有什么用处?老师出示图片——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为幼儿讲解,开阔幼儿眼界。

4.还有什么东西像指纹一样有一些纹理?四、进行指纹印画1.引导幼儿指纹印画。

2.引导幼儿相欣颀赏指纹印画、活动结束。

大班科学《有趣的指纹》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以及与同伴的讨论,能比较深入的了解指纹有不同的类型。

2、通过观察、展示以及表现指纹等环节,实现对指纹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其概念抽象的理解。

3、在活动中培养积极主动的科学探索精神,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教学准备:印泥、彩笔、、指纹图片、白纸数张、放大镜、指纹记录卡等教学过程:1、手指游戏导入主题:“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手指歌吗?我们现在一起来念念吧!”2、引导小朋友利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发现指纹里的秘密。

《有趣的指纹》大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指纹》大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指纹》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指纹》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指纹》大班科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趣的指纹》大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初步激发幼儿探索人体奥妙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认识指纹、发现指纹的独特性)、口语表达能力(用完整的语言讲述他观察到的指纹)、理解能力。

3、初步了解指纹大体分为斗形纹、箕形纹和弓形纹三种,初步理解指纹的独特性和它的运用。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通过操作探索认识三种指纹——斗形纹、箕形纹、弓形纹。

(操作探索法、游戏巩固法、联系自身法)活动难点:初步理解指纹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摸一样的指纹。

(观察比较法)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幼儿对指纹长在哪里、长得不一样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认识印泥,知道其用法,知道怎样用湿巾快速清洁(用印泥的常规提前培养好)。

物质准备:导入用广告、印泥(6盒)和白纸(粘到桌子上、画好左右手的指纹记录表)、三种指纹样子(A4纸)、指纹在哪图片、指纹作用课件及视频、口红一个、湿巾每人一张(放桌中央)、提前照好每一个孩子的10个指纹印的照片(纸上要有孩子们的名字)。

活动形式:集体、个人活动过程:一、导入:观看“指纹锁广告”,激发兴趣。

(3分)引导语:嘿,亲爱的宝贝们,你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另一个幼儿园小朋友们拍摄的一段广告,请你们看看他们在广告里都做了些什么?提问:1、小朋友,谁能来说一说,里面的那个小朋友使用什么方法打开的门?(用手指头)2、另外的两个小朋友学他用手指开门,他们打开没有?(没有)谁知道为什么?二、展开:1、指纹认知、游戏巩固。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指纹》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指纹》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指纹》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指纹的概念;
2.掌握观察和比较指纹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教学准备
1.PPT演示和音视频设备;
2.便签和笔;
3.指纹印章;
4.化妆棉球和无水酒精。

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活动
1.导入活动前,向学生介绍指纹的概念;
2.鼓励学生分享在哪些场合留下过指纹。

第二步:观察指纹
1.让学生深入观察指纹的形态和特征,用便签记录;
2.引导学生发表对指纹的猜测和想法。

第三步:测量指纹
1.给学生发放指纹印章,让学生互相印制指纹;
2.使用化妆棉球和无水酒精清理手指,防止染上油污。

第四步:比较指纹
1.让学生比较印制出来的指纹,注意观察同一组指纹的差异;
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表自己的结论。

第五步:总结回顾
1.让学生回忆本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引导学生总结活动中的经验,反思自己的表现和不足。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我对指纹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讲解,通过观察、测量和比较指纹,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给
学生发放指纹印章时,我并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卫生和健康情况,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针对教学反思,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做出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指纹》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指纹的几种基本类型,知道每个人指纹是各不相同的,培养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

2、乐意用手指印作画,并且能发挥想象力。

活动准备:1.课前查找有关指纹的资料和课件
2. 红色印泥
3. 颜料
4.调色盘
5.白纸和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出课题
老师:“前几天,有个有钱人他家保险柜的蓝宝石被偷了,小偷很聪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可是警察叔叔只用了一个小时就破案了,小朋友,你们知道警察叔叔是怎么抓住小偷的吗?”
老师:“警察叔叔在保险柜上发现了小偷的指纹,通过小小的指纹抓住了小偷,警察叔叔是不是很厉害啊?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做指纹吗?你们知道警察叔叔是怎么利用指纹抓住小偷的吗?”(出示PPT 图片,教师讲解)
二、教师指导幼儿印指纹,引导幼儿说出指纹的秘密(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而且指纹永远不变,因此可以辨认身份)
三、幼儿讨论,教师出示PPT图片简单讲解有关指纹的指纹
指纹分为三种类型:弓形纹弯弯的像弓箭一样。

箕形纹像簸箕一样。

斗形纹像圆斗一样。

考考幼儿,出示指纹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相关指纹种类。

四、教师介绍指纹的用处。

五、介绍指纹画,引起兴趣。

指纹除了在生活上帮助我们,还有一个很棒的本领噢,就是画画。

六、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巡回指导幼儿,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与范例不一样的作品。

2. 教师讲评,表扬积极投入作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