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与倒幕运动

合集下载

日本幕末时期和明治维新

日本幕末时期和明治维新

日本幕末时期和明治维新幕末时期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期,其发生的背景和影响深远。

幕末时期指的是1853年至1868年间,日本幕府垂帘听政,朝廷和幕府权力分立,国内外形势紧张。

明治维新则是指明治时代的改革运动,发生在1868年至1912年,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社会迈向近代国家。

一、幕末时期的背景幕末时期,东亚地区正面临着列强侵略的威胁,而日本自江户时代中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

与此同时,国内的社会矛盾也不断加剧,幕府的统治日渐腐败,地方领主和商人等势力不断壮大。

此外,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也开始渗透进入日本,引发了人们对现状的质疑。

二、幕末时期的主要事件1.黑船来航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马修·凯里贝里率领的黑船抵达日本镰仓港外,要求日本开放贸易。

这一事件震惊了日本国内,也被视为东亚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2.长州和萨摩的武力倒幕1866年,长州藩和萨摩藩相继采取武力手段推翻了幕府,重新拥立朝廷政权。

这标志着幕末时期进入了一个更为动荡的阶段。

三、幕末时期的主要人物1.坂本龙马坂本龙马是幕末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提倡“尊王攘夷”思想,主张推翻幕府,恢复天皇的真正权威。

2.西乡隆盛西乡隆盛是幕末时期的志士,他在幕末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坂本龙马一起组织了“九州同盟”,为幕府与朝廷的对抗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明治维新的背景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旨在加强国家实力,抵御外来压力。

明治维新的背景源于幕末时期对现状的不满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幕府政权的崩溃。

五、明治维新的主要改革1.废藩置县明治政府废除了藩的制度,将全国划分为道、府、县三级行政区域,加强了中央集权。

2.各项现代化改革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制度,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并且实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如修订刑法、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推行官僚制度等。

六、幕末时期和明治维新的影响幕末时期的动荡和明治维新的改革使得日本从一个封闭的国家转向了现代化国家。

日本的幕末时代与明治维新

日本的幕末时代与明治维新

日本的幕末时代与明治维新日本的幕末时代是指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幕末时代的结束标志着日本进入了明治维新时期,这一时期对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幕末时代的主要特点包括社会政治动荡、外国势力的介入以及思想文化的兴起。

在这一时期,日本的政治体制仍然是幕府体制,封建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结构限制了国家的发展。

然而,外国势力的介入以及内外因素的交织,使得幕府体制的束缚开始出现裂缝。

幕末时期的日本经历了一系列的重要事件,如黑船来航、佐幕运动和倒幕运动等。

其中,黑船来航对于日本的影响尤为重大。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的黑船舰队抵达日本,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日本开放对外贸易。

这一事件震动了整个日本社会,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思潮。

佐幕运动是幕末时代的一个重要政治运动,由一些持续不断的内乱和经济困境引发。

佐幕运动的目标是推翻幕府体制,恢复天皇的实际权力。

这一运动的兴起促使了幕府政权的削弱,并为明治维新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倒幕运动是幕末时代的另一个重要政治运动,旨在推翻幕府政权,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

倒幕运动的领导者坂本龙马等人积极寻求外国帮助,以打破日本封闭的局面,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这一运动的推动者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打破了幕府体制的封锁。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也是幕末时代的终结。

明治维新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积极引进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加速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明治维新还取消了封建地主的特权,实行了宪政制度,使日本逐渐走上了现代国家的道路。

总结起来,幕末时代与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

幕末时代的动荡与外国势力的介入,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思潮和政治运动。

而明治维新则是对于这一时期的回应,通过大规模的改革实现了日本国家的现代化。

这两个时期对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日本走向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础。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日本的明治维新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日本的明治维新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日本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

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大久保利通: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

1863年萨摩藩抗击英国侵略军时,任萨军总指挥官,虽遭失败,却因敢与列强对垒而声名大振。

1868年1月3日与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岩仓具视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明治新政府成立后,历任参与、总裁局顾问、参议、大藏卿等职,成为政府主要领导人,领导了“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等资产阶级改革。

1871年12月任岩仓使节团副使赴欧美考察,1873年回国。

对内推行地税改革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同时强化中央官僚机构,集中大权在手,进行专制统治,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特点: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2.改革借鉴了许多西方的先进成果;3.改革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4.日本的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对比:日本明治维新同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1.改革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设立府、道、都、县,由中央任命藩知事,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军事上: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

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明治维新的经过以及对日本的影响

明治维新的经过以及对日本的影响

明治维新的经过以及对日本的影响一、明治维新产生的原因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

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只有荷兰与中国的商人被允许在原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长崎继续活动;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信仰。

同一时期,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

作坊内出现了“雇佣工人”制,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

在商品经济型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

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

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今东京湾)岸的浦贺,要求日本开国通商,史称“黑船事件”。

1854年1月,日本与美国于神奈川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

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

幕府末期,在经济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出现了所谓豪农豪商阶层。

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西方列强船只等。

在此期间,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要求,并受到幕府军队与西方列强的严厉镇压,最终失败。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1864年,高杉晋作起兵夺取了长州藩的政权,此后,长州在木户孝允(桂小五郎)的主持下进行改革,倒幕运动蓬勃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迁都
1869年
京都
东京
(江户)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一)目的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实现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
脱亚入欧
(二)特点:
(三)内容:
“破旧”和“立新”
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置都、 道、 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
(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
都 千代田区九段北,前身是“东 京招魂社”,最初的意图为了 给在明治维新内战(戊辰战争) 中,为辅佐天皇而死去的三千 多官兵“招魂”,1869年6月由明治政府设立。 1879年6月正式改称为“靖国神社”。“靖国”是 “镇护国家”的意思。因此,靖国神社不同于一般 的神社,是专门祭祀死在战场的军人的神社,它在 日本大大小小8万多个神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在近代历史上,靖国神社的名字是与战刀和征伐相 联系的,折射着日本向封建军事帝国主义发展,走对外 侵略的道路,最后失败的轨迹。
一、明治维新背景 政治: 幕府统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内忧)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
对外: 民族危机出现并加深(外患)
前提: 武装倒幕成功,建立明治政府
日本的幕府时代
公元1192年到1867年,日本历史上是实行 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三 大幕府的统治。 一、镰仓幕府 (1192——1333年) 德 二、室町幕府 川 (1336——1573年) 家 康 三、德川幕府 (1603——1867年)
历史潮流:19世纪中,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 力量对比: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力量 强大,推翻了幕府统治并掌握实权 政策措施: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 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1. 倒幕运动的背景和原因倒幕运动是19世纪末日本发生的一场重要政治运动,它标志着日本社会从封建社会迈向近代化社会的转折点。

本节课将介绍倒幕运动的背景和原因,以及明治政府的成立过程。

1.1 西方列强的压力19世纪以来,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和经济手段不断向亚洲各国渗透,打开了日本的大门。

日本经历了长期的封锁政策,与外界的联系非常有限。

当西方列强的舰队进入日本的港口并与当地人交流时,他们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2 日本内部的动荡和不满情绪封建时代的日本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不公和压迫,人民的生活十分贫困,不满情绪逐渐积累。

同时,封建时代的政权集中在幕府手中,而且幕府官僚腐败,并缺乏足够的决策力。

2. 倒幕运动的发展和影响2.1 黑船来航和对外国的学习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的“黑船”来到了日本的神户港口。

这是日本长达两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与西方列强进行正式接触。

黑船来航引起了日本社会的巨大震动,使得日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滞后和弱小。

黑船来航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外交层面,日本开始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

这些学习活动对于后来的倒幕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倒幕的呼声随着国家对外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接触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他们开始思考日本社会的问题并寻求改革的出路。

这些知识分子在全国各地宣传倒幕思想,号召人民反对幕府政权,主张建立一个新的政治体制。

他们发起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并组建了倒幕组织,推动了倒幕运动的发展。

2.3 明治维新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倒幕运动最终在1868年进入了高潮阶段,被称为明治维新。

在明治维新中,一群倒幕派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推翻了幕府政权,并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央政府,被称为明治政府。

明治政府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政策。

这些政策奠定了日本现代化的基础,为日本在之后的百年中迅速崛起铺平了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完整总结与解析[整理版]

日本明治维新完整总结与解析[整理版]

日本明治维新一、历史背景——幕府统治危机(明治维新物质基础)⑴表现:①城市: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发达,形成江户,大阪,京都三个中心,并开始参与藩政。

②农村: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

B.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手工工场。

C.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纺。

③这些人在经营商业、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还投资于土地,变成新兴地主。

⑵影响:①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

②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

③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

农民起义,城市“米骚动”。

⑵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1837年,大阪,大盐平八郎起义:①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②影响: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

直接打击幕府和巨商,暴动得到广泛响应和效仿。

③地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合农民和贫民的暴动。

(性质)⑶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权威;萨摩、长州等大名,加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

争取在幕府政权中更多的话语权。

⑷天皇力图恢复统治权:被称为“京都囚徒”的天皇也利用反幕府力量恢复自己统治地位。

(“黑船来航”)⑴时间:1853年,美国,佩里。

⑵条约:《日美亲善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

⑶影响:使日本彻底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

①政治上:国家主权受损害,内政遭干涉,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上:A.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下级武士生活恶化,幕府大名财政更困难。

B.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③阶级上: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④思想上: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⑴森严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日本社会被分为士(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日本幕末时代和明治维新

日本幕末时代和明治维新

日本幕末时代和明治维新日本幕末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革。

幕末时代指的是从1853年至1868年,这段时间日本处于幕府统治下,幕府政权逐渐衰落,开启了明治维新的大门。

本文将从幕末时代的背景、崩溃以及明治维新的进程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幕末时代的背景幕末时代的背景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外部压力和内部冲突。

外部压力主要来自西方列强的侵略,他们通过武力和条约等方式迫使日本开放国门,打破了长期的封闭与自给自足的状态。

内部冲突则是指在幕末时代,幕府政权与倒幕派之间的斗争,以及社会阶级和观念的冲突,这些都导致了幕末时代的混乱和不稳定。

二、幕末时代的崩溃1. 黑船来航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马修·佩里率领的黑船来到了日本,这标志着日本被迫开放国门。

这一事件震动了日本幕府,也引发了国内外对幕府政权的质疑和批评,幕府的虚弱和无能暴露无遗。

2. 攘夷派与倒幕派随着幕府的衰落,幕府政权面临的不仅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还有来自内部的冲突。

其中,包括反对对外开放的攘夷派和主张倒幕的倒幕派,两派意见不合,导致内部的分裂和干扰。

3. 空前的社会动荡幕末时代不仅是政治的混乱时期,也是社会动荡的时期。

由于幕府的衰落和社会经济的困境,农民暴动和城市的骚乱等社会动荡不断发生。

这些动荡使得幕府政权的崩溃成为了必然。

三、明治维新的进程明治维新是幕末时代的政治变革和社会改革的总称,它将日本带入了现代化的轨道。

明治维新的进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新政权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意味着幕府政权的终结。

新政权由明治天皇领导,实行了中央集权的体制,并推行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改革政策。

2. 推行现代化的改革明治维新推行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改革政策,包括军事改革、行政改革和教育改革等。

明治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引进先进的制度和技术,推动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3. 修订法律体系为了适应现代国家的需要,明治政府修订了日本的法律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法律和条约,确立了以法律为基础的现代国家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与倒幕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1)内忧: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2)外患:外国势力的渗透,即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黑船事件:
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从此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倒幕运动:(拓展点)
倒幕运动是19世纪中期,由日本的中下级武士、高利贷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和西南诸藩的大名组成倒幕派,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武装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倒幕运动胜利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易错微析
日本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易错:
日本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是幕府的封建统治。

例题1 19世纪中期,掌握日本实权的是()
A.幕府将军
B.天皇
C.大名
D.武士
答案:A
解析:19世纪中期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处于幕府统治之下,幕府将军掌握日本实权,天皇有名无实,大名、武士都要听命于幕府将军,故选A。

例题2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中“欧化”是指()
A.农奴制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种姓制度
答案:C
解析: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向欧美学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选C。

1.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美国叩关
B.封建残余
C.幕府统治
D.殖民统治
2.在日本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放弃排斥外国影响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并组织倒幕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的是()
A.新兴地主
B.中下级武士
C.大名
D.商人
3.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
C.农民不堪忍受幕府的残酷剥削
D.大名、武士不满将军的独裁统治
4.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那么,在世界近代史上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强是()
A.英国
B.俄国
C.德国
D.美国
1.C 解析: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幕府的统治,故选C。

2.B 解析:在日本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放弃排斥外国影响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并组织倒幕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的是中下级武士,故选B。

3.B 解析: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
成并得到发展,故选B。

4.D 解析:在世界近代史上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强是美国,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