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

合集下载

微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与倒幕运动

微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与倒幕运动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与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1)内忧: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2)外患:外国势力的渗透,即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黑船事件: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从此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倒幕运动:(拓展点)倒幕运动是19世纪中期,由日本的中下级武士、高利贷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和西南诸藩的大名组成倒幕派,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武装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倒幕运动胜利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易错微析日本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易错:日本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是幕府的封建统治。

例题1 19世纪中期,掌握日本实权的是()A.幕府将军B.天皇C.大名D.武士答案:A解析:19世纪中期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处于幕府统治之下,幕府将军掌握日本实权,天皇有名无实,大名、武士都要听命于幕府将军,故选A。

例题2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中“欧化”是指()A.农奴制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种姓制度答案:C解析: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向欧美学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选C。

1.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美国叩关B.封建残余C.幕府统治D.殖民统治2.在日本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放弃排斥外国影响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并组织倒幕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的是()A.新兴地主B.中下级武士C.大名D.商人3.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C.农民不堪忍受幕府的残酷剥削D.大名、武士不满将军的独裁统治4.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那么,在世界近代史上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强是()A.英国B.俄国C.德国D.美国1.C 解析: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幕府的统治,故选C。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潘承生日本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长达200多年,在美国的武力叩关下,被迫开放了国门,面对空前激化的社会矛盾,明治政府积极进行了改革,终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最终“脱亚入欧”。

【学习目标】1、掌握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性质及影响2、感悟开放、改革以及把握历史机遇的重要性【学习方法】1、从内外因的角度来思考明治维新运动的发生2、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方面理解明治维新的发生3、梳理19世纪日本面临内忧外患——实行改革——摆脱列强控制的历史脉络【思维导图】【基础知识】1、从锁国到开关(1)进入近代,日本处在幕府统治之下,是最大的封建主。

对外实行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的经济的发展。

幕府统治腐朽,农民起义不断。

(2)1853年,美国人率领炮舰打开了日本的大门。

先后强迫日本签订了《》、《》,日本被推到了半殖民地的边缘。

2、倒幕运动19世纪中期,西南强藩的武士在“”口号下,积极策划运动。

1868年1月,武力倒幕派发动了宫廷政变,废除幕府制度,实行“”,建立了新政府。

西南诸藩的倒幕派武士实际掌握了新政府的权力。

3、明治维新(1)、1868年10月23日,日本改元明治,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

(2)明治维新的措施【问题探究】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成功?“日本人相对迅速地取得成功,主要不应归功于外因,如西方冲击的性质或日本国土较小等。

因为其他有同样经历和国土面积的国家,做出的反应却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还是应该从其内部特点去寻找原因。

”——“日本通”的美国学者赖肖尔著《日本人》环节一:武装倒幕——明治政府的成立材料一:将军家齐及世子家庆的奢侈生活已达极点,……制作糕点时,每日耗费砂糖千斤。

日本的幕末时代与明治维新

日本的幕末时代与明治维新

日本的幕末时代与明治维新日本的幕末时代是指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幕末时代的结束标志着日本进入了明治维新时期,这一时期对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幕末时代的主要特点包括社会政治动荡、外国势力的介入以及思想文化的兴起。

在这一时期,日本的政治体制仍然是幕府体制,封建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结构限制了国家的发展。

然而,外国势力的介入以及内外因素的交织,使得幕府体制的束缚开始出现裂缝。

幕末时期的日本经历了一系列的重要事件,如黑船来航、佐幕运动和倒幕运动等。

其中,黑船来航对于日本的影响尤为重大。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的黑船舰队抵达日本,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日本开放对外贸易。

这一事件震动了整个日本社会,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思潮。

佐幕运动是幕末时代的一个重要政治运动,由一些持续不断的内乱和经济困境引发。

佐幕运动的目标是推翻幕府体制,恢复天皇的实际权力。

这一运动的兴起促使了幕府政权的削弱,并为明治维新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倒幕运动是幕末时代的另一个重要政治运动,旨在推翻幕府政权,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

倒幕运动的领导者坂本龙马等人积极寻求外国帮助,以打破日本封闭的局面,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这一运动的推动者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打破了幕府体制的封锁。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也是幕末时代的终结。

明治维新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积极引进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加速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明治维新还取消了封建地主的特权,实行了宪政制度,使日本逐渐走上了现代国家的道路。

总结起来,幕末时代与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

幕末时代的动荡与外国势力的介入,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思潮和政治运动。

而明治维新则是对于这一时期的回应,通过大规模的改革实现了日本国家的现代化。

这两个时期对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日本走向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础。

明治维新有哪些内容

明治维新有哪些内容

明治维新有哪些内容明治维新是一次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那么你知道明治维新有哪些内容吗?以下是为你整理明治维新的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明治维新的内容有什么?明治维新的内容十分全面,在日本的倒幕运动之后,明治天皇迁都东京,即原先的江户城,之后便开始了日本近代史中最为重要的明治维新。

在倒幕运动之前,日本的权力中心是在幕府中的,在日本的资本主义革命结束之后,国家权力集中到了明治天皇手中,明治天皇也顺势将国家整体改为了君主立宪制,并且用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来达成集全国权力于一身的目的。

在日本的社会体制方面,明治天皇将有皇室血脉的人一律称之为“皇族”,原先的贵族则称呼为“华族”,那些贵族们的门客、幕僚被称为“士族”,其他人则全部统称为“平民”。

这虽然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并且允许各阶级之间进行交往,但显而易见仍然存在阶级的分别。

在教育方面,明治天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大学、中学和小学,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教育,并且在课本中大量灌输军国主义、武士道思想,这也为之后日本的全民军国主义思想打下了基础。

在军事方面,日本建立了服役制度,规定年龄的成年男子必须服役三年,以及预备役两年,并且用德国的训练方式来训练日本陆军,用英国的训练方式来训练日本海军,再加上思想文化上的武士道精神及军国主义思想灌输,使得日本在1873年的时候有着高达40万的可作战部队。

除此之外,明治维新还推行了《废刀令》,这也使得武士阶层日渐衰败;在交通方面修建了许多新式的公路与铁路;在司法方面,模仿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订立了相似的法令;在宗教方面,大力鼓励神道教,目的是为了宣扬天皇的绝对统治地位。

明治维新的目的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什么?日本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展开了著名的明治维新,只是在幕府政府完全倒台之后,在日本范围内建立的新的规则。

那么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什么呢?要讲清楚明治维新的目的,首先要先讲倒幕运动成功的意义。

倒幕运动成功之后,统治日本两百多年的幕府政府彻底沦为了历史尘烟,这也意味着日本封建主义社会的完全落幕。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潘承生日本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长达200多年,在美国的武力叩关下,被迫开放了国门,面对空前激化的社会矛盾,明治政府积极进行了改革,终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最终“脱亚入欧”。

【学习目标】1、掌握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性质及影响2、感悟开放、改革以及把握历史机遇的重要性【学习方法】1、从内外因的角度来思考明治维新运动的发生2、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因素方面理解明治维新的发生3、梳理19世纪日本面临内忧外患——实行改革——摆脱列强控制的历史脉络【思维导图】【基础知识】1、从锁国到开关(1)进入近代,日本处在幕府统治之下,是最大的封建主。

对外实行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的经济的发展。

幕府统治腐朽,农民起义不断。

(2)1853年,美国人率领炮舰打开了日本的大门。

先后强迫日本签订了《》、《》,日本被推到了半殖民地的边缘。

2、倒幕运动19世纪中期,西南强藩的武士在“”口号下,积极策划运动。

1868年1月,武力倒幕派发动了宫廷政变,废除幕府制度,实行“”,建立了新政府。

西南诸藩的倒幕派武士实际掌握了新政府的权力。

3、明治维新(1)、1868年10月23日,日本改元明治,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

(2)明治维新的措施【问题探究】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成功?“日本人相对迅速地取得成功,主要不应归功于外因,如西方冲击的性质或日本国土较小等。

因为其他有同样经历和国土面积的国家,做出的反应却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还是应该从其内部特点去寻找原因。

”——“日本通”的美国学者赖肖尔著《日本人》环节一:武装倒幕——明治政府的成立材料一:将军家齐及世子家庆的奢侈生活已达极点,……制作糕点时,每日耗费砂糖千斤。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②1868年讨伐幕府的武装在京都战胜幕府军队,结束 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③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
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三、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材料一:明治政府把全国 三府七十二县 分为3府72县,由中央任 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 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 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 从国家领取俸禄。
材料二:美国黑船叩开日本国门之后,迫使日本签订了 历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此后不久,荷兰、俄国、英 国和法国蜂拥而至,纷纷仿效,开始在这个岛国上争夺 各自的利益。
外因
民族危机严重
日本明治维新原因:
内 忧
幕府封建统 激化 治严重阻碍 了经济发展。
社会 危机
导致
幕 府


外 患
导致
加剧
西方列
民族
强入侵
日本明治维新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
1603年初,德川家康受封“征 夷大将军”,随后在江户设立 幕府,由此开始了德川幕府专 制统治时期。
幕府允许荷兰、中国 商人进行有限贸易
日本处于德川幕府 统治之下
内 因 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一: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领四艘全 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要求通商未果。 次年2月又率舰队再次抵日。3月幕府将军被迫同美国签 订《日美亲善条约》,开放港口。——《大国崛起》
由居民担负。
⑷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 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四、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国家 日本 英国 美国 德国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历史:第19课《_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历史:第19课《_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年改革 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政治上: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 农奴生活状况急剧恶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反抗运动 频发沉重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 风起云涌,1858-1860年爆发的暴动和起义总计近290次。
次数
1200 1000 800 600
②农奴暴动
1176次
请回答 (1)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日本在古代史上向他的第 一个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说出这次改革的名 称及其意义。 中国;大化改新 (2)材料一中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他的第一个老师 发动战争”指什么战争?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对 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的又是什么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
第19课
自学指导一 日本的历史转折---明治维新 1、背景:(1)、 统治出现危机; (2)、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 ; (3)、部分中下级武士接受 ,武装倒 幕成功。时间: 年;改革者: 。 2、内容:政治:“ ”,加强 ; 经济:允许 ,引进 ,鼓励 ; 社会生活:提倡“ ”,即向 学习, 努力发展 。 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 阶 级性质的改革。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 了 的道路,摆脱了 的命运,是日本 历史的重大 。但日本强大起来后 很快就走上了 道路。
1、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2、都对政治,经济方面进行改革 3、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启 示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坚持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时俱 进!
拓展延伸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 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 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 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 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 向老师学习。但------后不久,日本就对他 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 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 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 第19课 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

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 第19课 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
(1)646年和1868年的改革分别称作什么? 答:646年大化改新;1868年明治维新。 (2)646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3)1868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4)通过对日本这两次改革的了解,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
5、性质:是自上而下实行的 资产阶级性质 的改革 6、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 民族危机 ,走上了资本主义的 道路,但改革 不彻底,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很快走上了侵略 扩张的道路。
646年,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1868年起,明治 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了改革。
什么想法?
答: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 验;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要与时俱 进,与国际接轨……
第19课 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
自学思考归纳
你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方式: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改革。 3、目的:富国强兵,使日本富强起来,成为亚洲 强国。 4、学习方向: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 5、影响: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摆脱了沦为殖 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命运;保留有封建残余。 6、地位: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是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7、侵略: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开始走向对外侵略 扩张道路。
第19课
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
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的侵略,导致矛盾激化 ,取得政权
明 治 维 新
1、根本原因: 幕府统治 2、直接原因: 西方列强 3、前提: 武装倒幕
政治: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4、措施: 经济:向西方学习, 殖产兴业 军事:实行“ 征兵制 ”建立常备军。称“ 皇军 ” 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提倡“ 文明开化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同步练习1.《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写道:“中国人是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人是循着路标前进的民族”。

以下哪一项不是19世纪日本“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A.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B.引进西方技术C.发展近代工业 D.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2.日本明治政府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革措施是()A.殖产兴业 B.废藩置县 C.富国强兵 D.文明开化3.汉唐时期,东亚某国曾倾心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19世纪中期,该国又全面学习西方,进行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该国是()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4.“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

由以前的封建社会变成了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

”日本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A.百日维新 B.大化改新 C.对外侵略扩张 D.明治维新5.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6.1853年,率领舰队首先来到日本,迫使幕府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是()A.康华利 B.西摩尔 C.佩里 D.戈登7.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山口先生特别喜欢穿西装、吃西餐,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传统日本发型,这是由于明治政府实行了()A.废藩置县 B.取消特权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8.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 (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全西方化的原因是()A.门户开放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对外侵略9.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保守民间团体“明治日推进协会”在东京举行集会,要求在2018年明治维新150周年将节日“文化日”改为“明治日”。

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影响是()A.使日本进入到了封建社会 B.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C.使日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使日本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10.“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

”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11.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国家,掌握国家实权的是()A.天皇 B.将军 C.武士 D.资产阶级12.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志是()A.大化改新 B.倒幕运动 C.明治维新 D.农奴制改革13.某校学生在进行中考历史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1868年”“文明开化”、“重大转折点”等。

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14.日本名画家的名画《“黑船”事件》,描绘了1853年某国海军的一支舰队闯入日本江户湾埔贺港时的情景。

这支舰队的司令是()A.普林西普 B.拿破仑 C.德川家康 D.佩里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

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

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禽俸禄。

——摘自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用书资料材料二(下图)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根据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2)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它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答案与解析】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日本大化改新发生在7世纪,与题干的“19世纪”不符。

故A符合题意;19世纪日本进行了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和努力发展教育都属于明治维新的内容。

故BCD是19世纪日本“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的内容中鼓励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革措施即置产兴业。

B项废藩置县是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C项是明治维新改革的目的;D项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

A项符合题意,故选A。

3.【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19世纪中期,日本又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

故选B。

4.【答案】D【解析】A项百日维新是中国19世纪末发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无关;B项大化改新是日本七世纪中期发起的一场向中国隋唐学习的改革运动,这场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与题意不符;C项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是明治维新的影响,而不是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原因,与题意不符;D项19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工业强国,与题意相符。

故选D。

5.【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这些改革是在明治年间进行的,因此被称为“明治维新”,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

故选D。

6.【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首先来到日本,迫使幕府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D【解析】题干中“穿西装、吃西餐、发型”都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实行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故D符合题意;A项废藩置县、B 项取消特权属于明治维新政治方面的措施;C项殖产兴业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8.【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称为“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也是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完全西方化的原因,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9.【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D项符合题意;公元前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使日本进入到了封建社会。

A项不合题意;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起来,日本强大起来,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B项不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的黑人奴隶制,C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0.【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选项D 符合题意;而选项A属于政治方面;选项BC属于经济方面,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封建社会发展到11世纪末,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日渐强大,到12世纪形成了以“将军”为首主宰全国的统治机构“幕府”。

幕府将军大权独揽,是最高军事首领和最大的封建领主,天皇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受制于幕府,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大化改新,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选项B倒幕运动,实质是推翻幕府统治;选项D农奴制改革,发生在俄国,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倒幕运动之后,日本明治天皇进行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措施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故A符合题意;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1861年,故B不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1861——1865年,故C不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1794年,故D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择答案A。

14.【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闯入日本江户湾埔贺港,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迫使幕府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和题干无关。

故选D。

15.【答案】(1)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文明开化(2)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等【解析】(1)前一问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二都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后一问材料一“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是日本废藩置县的措施,材料二中前一幅图片是明治维新期间重视发展教育的措施,后一幅图片是社会生活方面向西方学习表现,两幅图片都使日本文明开化,对应课本改革内容应为: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努力发展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

(2)前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后一问属运用层面的要求,紧扣材料主题及问题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或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