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倒幕运动的详细经过
微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与倒幕运动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与倒幕运动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1)内忧: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2)外患:外国势力的渗透,即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黑船事件:指1853年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从此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倒幕运动:(拓展点)倒幕运动是19世纪中期,由日本的中下级武士、高利贷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和西南诸藩的大名组成倒幕派,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武装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倒幕运动胜利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易错微析日本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易错:日本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是幕府的封建统治。
例题1 19世纪中期,掌握日本实权的是()A.幕府将军B.天皇C.大名D.武士答案:A解析:19世纪中期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处于幕府统治之下,幕府将军掌握日本实权,天皇有名无实,大名、武士都要听命于幕府将军,故选A。
例题2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其中“欧化”是指()A.农奴制改革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种姓制度答案:C解析: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向欧美学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选C。
1.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美国叩关B.封建残余C.幕府统治D.殖民统治2.在日本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放弃排斥外国影响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并组织倒幕力量推翻了幕府统治的是()A.新兴地主B.中下级武士C.大名D.商人3.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C.农民不堪忍受幕府的残酷剥削D.大名、武士不满将军的独裁统治4.1840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那么,在世界近代史上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强是()A.英国B.俄国C.德国D.美国1.C 解析: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幕府的统治,故选C。
日本的幕府统治和倒幕运动简介

日本的幕府统治和倒幕运动简介日本的幕府统治“幕府”一词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后来日本武士的首领将军控制中央政权,又把以将军为首的政权称为幕府。
12世纪前后,日本武士集团逐渐形成分别以源氏和平氏为中心的关东、关西两大集团。
皇室和贵族依靠他们进行政治斗争,两大集团自己也因争权夺利而互相斗争。
12世纪后半期,关西武士集团平氏取得优势,当权20多年。
1185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打败平氏,取得对中央政权的控制。
第二年,他在镰仓(在本州岛南岸,临相模湾)建立幕府,1192年,又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幕府依靠武士作为统治的支柱。
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缴纳贡物,并服兵役;幕府保护武士的家传土地所有权,对有功者赐给土地和官职,派武士到地方上去担任“守护”,夺取实权。
幕府自己设置官吏,分别掌握行政、军事、司法权力,还派人到首都京都监视朝廷。
幕府实际上是朝廷之外的政府,在首都的中央政府名存实亡。
由于源赖朝的幕府设在镰仓,故源赖朝创立的幕府统治又称为镰仓幕府。
镰仓幕府统治日本一百多年,1333年灭亡,天皇政权掌握实权没有几年,由于武士首领足利尊氏叛乱,天皇被迫南逃;足利在京都扶立了一个傀儡天皇,日本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的局面。
足利家族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力量壮大,在京都的室町建立幕府新址,并在1392年合并了南北朝,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室町幕府。
1573年,织田信长的军队灭亡了室町幕府,织田信长死后,其部将丰臣秀吉掌握了政权,但丰臣秀吉没有设立幕府,而是利用天皇的朝廷行使权力。
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没有取得胜利,不久去世。
1603年,丰臣秀吉的部将德川家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在江户开设幕府,开始德川幕府(也称“江户幕府”)对日本的统治。
幕府的直辖领地占全国土地的1/4,包括江户、京都、大阪、长崎等重要城市和矿山。
幕府对内建立幕府集权和大名分权相结合的幕藩制度,并凭借幕府的优势力量和一些严厉规定,加强对大名的控制。
日本的幕末时代与明治维新

日本的幕末时代与明治维新日本的幕末时代是指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幕末时代的结束标志着日本进入了明治维新时期,这一时期对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幕末时代的主要特点包括社会政治动荡、外国势力的介入以及思想文化的兴起。
在这一时期,日本的政治体制仍然是幕府体制,封建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结构限制了国家的发展。
然而,外国势力的介入以及内外因素的交织,使得幕府体制的束缚开始出现裂缝。
幕末时期的日本经历了一系列的重要事件,如黑船来航、佐幕运动和倒幕运动等。
其中,黑船来航对于日本的影响尤为重大。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的黑船舰队抵达日本,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日本开放对外贸易。
这一事件震动了整个日本社会,并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思潮。
佐幕运动是幕末时代的一个重要政治运动,由一些持续不断的内乱和经济困境引发。
佐幕运动的目标是推翻幕府体制,恢复天皇的实际权力。
这一运动的兴起促使了幕府政权的削弱,并为明治维新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倒幕运动是幕末时代的另一个重要政治运动,旨在推翻幕府政权,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
倒幕运动的领导者坂本龙马等人积极寻求外国帮助,以打破日本封闭的局面,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这一运动的推动者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打破了幕府体制的封锁。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也是幕末时代的终结。
明治维新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积极引进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加速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明治维新还取消了封建地主的特权,实行了宪政制度,使日本逐渐走上了现代国家的道路。
总结起来,幕末时代与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
幕末时代的动荡与外国势力的介入,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思潮和政治运动。
而明治维新则是对于这一时期的回应,通过大规模的改革实现了日本国家的现代化。
这两个时期对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日本走向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础。
第八单元 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日本倒幕运动的背景、过程与结果,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尊王攘夷”是倒幕运动的前奏。
2.“大政奉还”表明武装倒幕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3.戊辰战争使倒幕运动成功,成为明治维新的前提。
对应学生用书P781.(1)根本原因: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2)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尊攘派。
2.含义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3.概况(1)标志:1860年,中下级武士暗杀了井伊直弼。
(2)口号:“尊王攘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3)基础:中下级武士是主要参与者,得到大名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响应。
(4)活动:①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
②袭击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船只等。
③1863年,高杉晋作组织“奇兵队”。
4.结果1863年8月,幕府在京都发动政变,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5.失败原因(1)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2)幕府军队和西方列强的围攻。
[深化认知]尊攘派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攘夷”是中心口号、中心活动,是为“攘夷”而“尊王”,它成为反对幕府封建体制各派的共同纲领,这是由日本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的状况所决定的。
1.(1)尊王攘夷运动失败。
(2)有识之士要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
(3)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严重动摇着幕府统治。
2.领导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3.根据地长州、萨摩、土佐等西南强藩。
4.大政奉还(1)背景:①倒幕派:加紧倒幕运动,争取获得天皇的支持。
②幕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借口,保住实际权力。
(2)概况:1867年10月,幕府表示要把政权“奉还”天皇。
[深化认知]“大政奉还”是倒幕力量武装斗争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德川幕府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说明武装倒幕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1.(1)“大政奉还”后,德川幕府仍控制着国家政权。
(2)1868年初,倒幕派以天皇名义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并命令幕府“辞官纳地”。
日本倒幕运动

倒幕派胜利原因:
天皇名义取得主动 幕府统治不得人心 国内:目标明确,战斗力强 大商人财政支持 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 国际: 英国给倒幕派援助
西方列强宣布保持中立
试比较尊王攘夷和武装倒幕的异同?
背景: 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
目的: 抵制外国侵略,实现富国强兵
同:
策略: 抬出天皇,争取天皇支持
2.口号、任务: “尊王攘夷”
3.基础力量:主要参与者:中下级武士 支持者:不满幕府统治的大名 响应者: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
4. 斗争方式: 内:刺杀 外:袭击
5、局限: 盲目攘夷;没有明确提出倒幕
6、结果:败
7、败因:
①幕府镇压; ②列强干涉; ③自身:对幕府存幻想,无明确提出推翻幕 府统治要求。
大 政 奉 还
三.戊辰战争
1868年
1、原因: ①幕府仍控制国家政权
②为真正取得国家政权 ③倒幕派强迫幕府“辞官纳地” 直接原因
2、经过:①1868.进攻京都。
②鸟羽、伏见战役 ③1868.4降。
3、结果: 推翻幕府统治,确立明治政府统治
课堂小结
尊王攘争 彻底结束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
3.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加剧了日本的民族危机 和社会危机,
4.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幕府统 治,成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
• 谢谢
日本中下级武士为什么会成为倒幕运动的领导?
①日本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担当重任 ②中下级武士大多数资产阶级化了,他们最关心日本 的资本主义发展和国家命运 ③日本武士多数人已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他们吸 取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教训,认识到:为了挽救 民族危机,必须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必须效仿西方 国家,以实现富国强兵。 ④中下级武士有丰富斗争经验和政治才干。
日本倒幕运动的简介

日本倒幕运动的简介倒幕运动是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日本的一场社会变革运动,倒幕运动推翻了维持日本两百多年统治的幕府政府政权,并在之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主的明治政府,下面是由整理的日本倒幕运动的简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日本倒幕运动的简介倒幕运动是日本政府推翻日益腐朽的幕府统治的运动,从1865年开始,“尊王攘夷”的口号得到许多藩部的拥戴,并且各藩部开始逐渐用武装的力量去进行倒幕运动。
在1867年孝明天皇去世后,明治天皇继位,在明治天皇的全力支持下,倒幕运动于1869年彻底完成。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倒幕运动简介吧。
倒幕运动的口号是“尊王攘夷”,因为当时的藩部已经逐渐认识到幕府统治带来的弊端,以及平民阶级日积月累对幕府统治的愤怒即将到达顶点。
最先的倒幕运动发起者是身为下级武士的大盐平八郎,那是1837年的大阪,他率领几百个人参与了反对幕府政府暴政的起义,但可惜的是在一天之内便被镇压了。
之后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在幕府的压迫下逐渐开始了日渐激烈的倒幕运动。
1863年6月,在大量下级武士们的逼迫下,幕府被迫宣布了“攘夷”,之后在1865年,高杉晋作又提出了“开港讨幕”的军事战略,下定决心先“倒幕”再“攘夷”。
而英国也在观察日本国情之后决定帮助倒幕派。
直到1867年明治天皇继位后,倒幕派更是得到了明治天皇的强力支持,并且明治天皇也直接下旨,让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辞官回家,就地废除幕府。
这一决定也使得德川庆喜集结了一万五千幕府军和天皇军作战,结果是惨败,逃亡江户城,并在之后的戊辰战争中一败到底,倒幕运动最终获得了成功。
看完倒幕运动简介,想必大家对倒幕运动也有一定了解了吧。
日本倒幕运动的经过倒幕运动最先开始于1837年,是由一名下级武士出身的、当时正在大阪的大盐平八郎领导发动的武装起义,这也是倒幕运动发起的一个重要信号。
倒幕运动的经过基本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从1865年开始,整体的倒幕运动已经拉开了序幕,随着“尊王攘夷”运动的开战,越来越多的武装藩部开始准备对幕府进行武力打击。
历史日本明治维新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ppt

兼并、压迫农民、封建制度复辟等。
02
政治斗争
明治维新期间,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激烈,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政
治不稳定。
03
国际环境
明治维新的成功也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关,日本面临着外部压力和侵
略威胁,这促使政府进行改革以增强国家的实力。
对未来的展望
持续发展
明治维新所建立的现代化政治和经济体系为日本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的日本应该继续保持稳定和发 展。
政治原因
幕府统治腐败
01
幕府统治时期,政治腐败、官僚体制臃肿,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
倒幕府统治的势力逐渐壮大,形成全国性的
反幕运动。
明治政府的成立
03
倒幕运动成功后,明治政府成立,开始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02
倒幕运动的过程和主要事件
倒幕运动的开始
1
19世纪中叶,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下,社 会矛盾日益激化。
2
民间反幕府的势力逐渐兴起,形成了“尊王攘 夷”的思潮。
3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舰队强行叩关, 日本面临开国危机。
中间阶段的事件
1863年,幕府被迫进行“安政大狱”,压制反 对势力。
1865年,长州藩武士集团“奇兵队”成立,成 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力量。
文化
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推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现 代化。
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
对亚洲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成为亚洲强国,对亚洲其他国家产生 了重要影响,激发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觉醒和现代化进程 。
对世界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参与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对世 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日本的意义和启示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2)国际原因 a、西方列强宣布中立。 b、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
6、结果 彻底打垮幕府,日本进入“明治时 期”,迁都东京。
*尊王攘夷和武装倒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 同点?
相同点:
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都 希望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都抬 出天皇,争取天皇的支持;领导力量基本 一致;根据地一致。
不同点:
前者重在“攘夷”,失败;后者重在 “倒幕”,彻底打垮幕府,胜利。
“奇兵队”,抗击外来侵略。
7、局限性 寄希望于幕府实行改革;没有明确提 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8、结果 1863年8月,尊攘派被赶出京都。支 持尊攘派的长州藩被迫屈服,尊王攘夷运 动失败。
二、倒幕运动的兴起 1、原因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后,许多有识之士 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 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 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2、领导者 高杉晋作及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 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3、目的 彻底打垮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
4、战争过程 a、1868年1月,鸟羽、伏见战役。 b、1868年4月,倒幕军队直捣江户,幕 府投降。
5、胜利原因 (1)国内原因 a、更多大名与幕府决裂,参与倒幕战争。 b、三井等大商人开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财政支 持。 c、人民群众痛恨幕府,支持政府军作战。 d、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一、“尊王攘夷”
1、根源
黑船事件以后,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倒幕运动的详细经过
倒幕运动是日本近代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
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国家的落后民族的危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实质是推翻幕府统治。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日本倒幕运动的详细经过,希望大家喜欢!
倒幕运动是日本政府推翻日益腐朽的幕府统治的运动,从1865年开始,“尊王攘夷”的口号得到许多藩部的拥戴,并且各藩部开始逐渐用武装的力量去进行倒幕运动。
在1867年孝明天皇去世后,明治天皇继位,在明治天皇的全力支持下,倒幕运动于1869年彻底完成。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倒幕运动简介吧。
倒幕运动的口号是“尊王攘夷”,因为当时的藩部已经逐渐认识到幕府统治带来的弊端,以及平民阶级日积月累对幕府统治的愤怒即将到达顶点。
最先的倒幕运动发起者是身为下级武士的大盐平八郎,那是1837年的大阪,他率领几百个人参与了反对幕府政府暴政的起义,但可惜的是在一天之内便被镇压了。
之后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在幕府的压迫下逐渐开始了日渐激烈的倒幕运动。
1863年6月,在大量下级武士们的逼迫下,幕府被迫宣布了“攘夷”,之后在1865年,高杉晋作又提出了“开港讨幕”的军事战略,下定决心先“倒幕”再“攘夷”。
而英国也在观察日本国情之后决定帮助倒幕派。
直到1867年明治天皇继位
后,倒幕派更是得到了明治天皇的强力支持,并且明治天皇也直接下旨,让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辞官回家,就地废除幕府。
这一决定也使得德川庆喜集结了一万五千幕府军和天皇军作战,结果是惨败,逃亡江户城,并在之后的戊辰战争中一败到底,倒幕运动最终获得了成功。
看完倒幕运动简介,想必大家对倒幕运动也有一定了解了吧。
倒幕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倒幕运动是发生在日本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运动,倒幕派成员主要包括当时社会上的资本家、新地主、西南诸藩和大量的中下级武士等人,并且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用武力手段推翻了当时幕府政府的统治。
当时的幕府政府是封建政府,有着所有封建统治者们的陋习,人民在幕府的统治下生活得民不聊生,再加上当时日本资产阶级的兴起,而封建阶级的存在阻碍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获取,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因此当时的资本家会想要变革。
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幕府政府的矛盾存在于土地的拥有权上,当时日本的新兴地主有着大量土地,并且能够依靠这些土地获得巨额财富,但由于封建本质,这些土地仍然是属于幕府政府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兴地主们更偏向资产阶级的做法,因此也是支持改革的。
除此之外,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日本的西南诸藩也开展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买卖,因此他们和资本家们的关系十分亲近,也和资本家一样越来越不满阻碍自己利益获取的幕府政府。
而那些中下层的武士们在当时也是最受幕府政府压迫的官职,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实权,在经济上又常常受到剥削,因此急于改变自身处境。
以上几个阶层的合作再加上明治天皇的推动,使得倒幕运动能够顺利开展起来,并且最终终结了幕府统治,所以当时日本的倒幕运动的性质其实是个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但是除了资产阶级之外,还有地主和大名们的参与,所以倒幕运动的性质又叫做“早产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倒幕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倒幕运动的结果是倒幕派获得了胜利,将以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主的幕府派全部一网打尽,并且随着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的幕府政府被推翻,日本幕府政府永远地成为了历史,这也为之后明治天皇的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
倒幕运动,顾名思义也就是为了打倒幕府而举行的运动,这也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日本最主要的民族运动。
幕府政府是日本自古以来便传承着的权力枢纽,在倒幕运动开展的那些日子里,德川庆喜是当时的幕府将军,也是在幕府中权力最大的人,而倒幕运动主要打击的对象也就是德川庆喜。
因此在明治天皇上位之后就马上颁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在圣旨里明确写着罢免了德川庆喜这个幕府将军的位置,并且从此取消幕府制度,让德川庆喜卸甲归田,自己辞官回家去。
德川庆喜率领着幕府军对天皇军展开了对决,虽然自己这边人数较多,但是多以武士的刀剑等冷兵器为主,而天皇军则由于英国军队的资助,拥有着在当时极为先进的热武器,天皇军也是轻而易举地打败了人数多自己两倍的幕府军,德川庆喜败走江户城。
之后倒幕军步步紧逼,最终通过鸟羽伏见之战以及会津之战、箱馆之战等战役完成
了对幕府所有势力的清缴,戊辰战争也以天皇军的完胜而告终,而戊辰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意味着倒幕运动的成功,这便是倒幕运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