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临床治疗论文
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近况

2 l 篇, 6个月以上未愈 的 6篇 。由此可 见 , 大部分学 者认 为面瘫 2个月或 3个月未痊 愈 即为顽 固性面 瘫。现将 近 5 a针灸 治疗 本病 的部分临床报道概述 如下。
l 临床 疗效 观察
1 . 1 毫 针 刺 法
文献显示 , 医者多用特殊毫针刺法 , 如傍针刺 、 腹针加缪刺 、 滞针 法、 甩针挂 钩法 、 经筋刺 法、 毛刺 、 巨刺等 。笔者在此取 临床
用得较 多者做综述 。 杜燕 南… 用 腹针 加 缪 刺 治疗 顽 固性 面 瘫 患 者 3 O例。方
法: 腹针主穴 中脘 、 下脘 、 气海 、 关元 、 病 侧 阴都 ; 配穴 滑 肉门、 外 陵。缪刺 法主穴健侧 四 白、 阳 白、 攒竹 、 太 阳、 颧髂、 下关 、 颊车、 地仓 。每 日 1次 , 1 0 d为 1 疗程 。治愈 l 5例 , 显效 1 3例 , 有效 1 例, 无效 1 例, 总有效率 为 9 6 . 6 7% 。杜 氏认 为 , 顽 固性 面瘫 属 于正虚 邪实 , 腹针 以 引气归 元 , 后天 养先 天之 用 ; 采用 “ 左病 刺 右, 右病刺左 ” 的缪 刺法 , 则以扬其有余 , 补其 不足之意 。
2 毫针结 合其 他疗 法
2 . 1 结合穴位注射 ’
陈吉 H 治疗病程 3个 月 以上患 者 3 8例 。取 患侧 阳白、 地 仓、 下关 、 颊车 、 攒竹、 丝竹空 、 四 白、 承浆 、 风池 、 双侧曲池、 合谷 、 足三里 、 三阴交 、 太 冲。每次取 6个 ~ 8个 , 交替选 用。针刺后 , 再选上穴 中 3个 ~ 5个行 穴位 注射维 生素 B , 配 加兰 他敏 注射 液 。隔 日 1 次, 5次为 1 疗程 。结果显示 : 痊愈率 2 3 . 6 8 %, 显效 率2 8 . 9 0% , 好转 率 3 6 . 8 0% , 无效 4例 , 总有效率 8 9 . 3 8%。吴 俊 也采取针刺加穴 位 注射治 疗 7 0例本 病患 者 , 治疗 组采 用 针刺结合 甲钴胺穴位 注射 , 对 照组 只用 针刺 治疗 , 治疗 4 0 d后 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两组 的显效 率分 别为 8 1 . 2 6% 、 5 6 . 6 7% , 疗效 比较 , 差异有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5 ) 。并且 在临 床治疗 中 未发现 甲钻胺有 明显毒性作用和不 良反应 。 2 . 2 结 合 中 药 时 国 臣 收 取 2 8例 患 者 , 以 下相 近 穴 位采 取 透 刺法 : 地 仓、 颊车 、 人 中、 承浆、 阳白、 鱼腰 ( 攒竹 ) 、 童 子 、 太 阳、 迎香 , 加 牵正或翳风 、 合谷 ; 中药 方为牵正 散加减 , 每天 1剂水煎 服。1 0 天为 1 疗程 。以上 治疗 均 可连 续用 2个疗 程 。结 果 : 痊愈 1 0 例, 显效 1 1 例, 好转 6例 , 无效 1 例, 总有效率 9 6 . 4 3% 。 杨立峰 针刺后 , 在 患侧 阳 白等穴位 上涂 抹香 油 , 并 取 一 定量 巴豆粉放在这些穴位上 , 固定 2 h后取下 。针 刺每 日 1 次, 中药敷贴 6 d 1次 , 5次为 1 疗程 。在 4 1 例患者 中痊愈 2 4例 , 治 愈率 为 5 8 . 5 4%。杨立 峰认为 , 巴豆性 味辛热 , 祛 痰通塞 , 此 药 外敷并与针刺结合 , 可达到治疗 顽疾 的 目的。 2 . 3 结 合 艾 灸 黄华超 将治 疗 组 4 2例 患 者采 用 透刺 加 隔 姜灸 同时 治 疗, 方法 为 : 取患侧 阳白透丝 竹空 , 攒 竹透鱼 腰 , 听会透 和髂 , 颧 髂透迎香 , 地仓透 颊车 , 配穴取双侧风池、 合谷 、 足三里。然后将 姜片放于透刺穴 位 区间上 , 点燃艾 炷 , 进 行 隔姜灸 。对 照组 2 2 例 同取上述穴位 , 不行 透刺。每 日 1 次, 1 0次 为 l 疗程 , 疗程 间 休息 2 d一 4 d , 连续 治疗 3个疗程后 , 两组统计疗效 。结果 : 对 照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4年第08期饮食保健面瘫是指局部或整个面神经麻痹造成的面部肌肉群功能障碍袁临床多表现为口舌歪斜袁患侧鼻唇沟变浅尧额纹消失尧闭目不紧尧示齿尧鼓腮等动作障碍遥面瘫发病多突然袁多为单侧发病袁也有少数患者为双侧发病袁可在各个年龄层发病袁若治疗不及时或失治误治会造成顽固性面瘫袁顽固性面瘫病程较长袁治疗困难袁预后较差[1]遥临床上常规的药物治疗对顽固性面瘫的效果不佳袁临床积极的寻找更好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方法袁本文研究我院120名顽固性面瘫患者袁观察分析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效果遥详细报告如下文院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面瘫患者120名袁男62人袁女58人袁最大年龄为84岁袁最小年龄为13岁袁平均年龄为39.47依4.43岁袁左侧面瘫的有57例袁右侧面瘫的有59例袁4例为双侧面瘫遥对照组60人袁男30人袁女30人袁平均年龄为37.73依4.52岁袁左侧面瘫的有28例袁右侧面瘫的有30例袁2例为双侧面瘫曰观察组60人袁男32袁女28人袁平均年龄为40.36依4.03岁袁左侧面瘫的有29例袁右侧面瘫的有29例袁2例为双侧面瘫遥两组患者在性别尧年龄尧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渊P>0.05冤袁无统计学意义袁故两组具有可比性遥1.2.方法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的消肿尧营养神经尧抗感染等药物治疗院发病一周内静点地塞米松10mg/次袁1次/日袁口服泼尼松10mg/次袁3次/日袁肌注维生素B1100mg/次袁1次/日袁甲钴胺5mg/次袁1次/日遥患者发生病毒性感染时静点阿昔洛韦500mg/次袁3次/日遥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袁一般面部选择患侧阳白尧鱼腰尧下关尧攒竹尧丝竹空尧迎香尧地仓尧颊车尧颧髎尧承浆袁体针选择对侧合谷袁同侧太冲尧足三里袁若患者而后疼痛加翳风尧风池曰人中沟变浅加人中袁舌体麻木加廉泉遥使用平补平泻袁得气后留针30分钟袁隔10分钟行针一次遥针刺好加灸法袁使用艾条灸袁在留针处绕针体回旋灸袁同样灸30分钟遥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遥1.3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院显效院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袁额纹以及患侧的鼻唇沟恢复正常袁闭眼紧袁可以正常的鼓腮和示齿曰有效院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好转袁在保持平静状态时袁额纹以及患侧的鼻唇沟正常袁闭眼尧鼓腮以及示齿等动作存在轻微障碍曰无效院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变不明显袁额纹以及患侧的鼻唇沟仍不对称袁闭眼不紧袁示齿尧鼓腮等动作障碍遥[2]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袁计量资料使用x依s表示袁采用t检验曰计数资料使用字2检验遥P约0.05为差异显著袁具有统计学意义遥2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袁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袁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袁详细情况见下表院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院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袁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遥3讨论面瘫是指面部肌肉麻木尧功能障碍的疾病袁中医讲野麻为血不通袁木为气不运冶袁可以在中医上寻找治疗方法遥针灸治疗是祖国医学治疗的特色袁治疗手法也较为完善袁在顽固性面瘫的治疗中起到很好的效果遥针刺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和临床症状选穴袁分经论治袁同时将远近取穴配合使用袁加以回旋灸在留针局部加热袁使治疗作用达到深部袁起到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袁进而达到治疗面瘫的效果[3]遥本文研究针灸在治疗顽固性面瘫中的临床效果袁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顽固性面瘫的治疗治疗有效率遥临床上可以继续探究遥完善针灸治疗方法袁帮助提高临床顽固性面瘫的治疗水平遥参考文献[1]黎明,杨翊翔,谢娟.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01:96-97+99. [2]许海燕.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0:87+90.[3]左帮平,王兴丽,王维佳,徐玉琴,冯飞,乔荣斌,周红星,周建伟.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应用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3,02:100-101.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刘凤国丹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12016摘要院目的院观察分析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遥方法院随机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面瘫患者120名袁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袁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袁观察组在传统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遥结果院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袁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袁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渊P>0.05)遥结论院针灸治疗是祖国医学的一种治疗特色袁可以有效的提高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袁临床上可以推荐使用遥关键词院顽固性面瘫曰针灸曰平补平泻曰回旋灸综述。
探讨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74内蒙古中医药第38卷2019年4月第4期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Jiinrse Medicine Vol.38\0.42019探讨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蒋文英(合浦县中医医院针灸科广西合浦536100)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顽固性面瘫80例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方法,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40例进行针炎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顽固性面瘫实施针炎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关键词顽固性面瘫;针灸透刺法;拔罐疗法;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B 血瘫主要是因病毒感染、细菌、寒冷刺激引起,又称之为面神经麻痹顽固性面瘫是指而瘫发病3个丿]以上,6个月以内.因末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延误病情而形成;或因个人体质原因,经过多种方法治疗,功能恢复仍不明显的面瘫若干预不及时,可产生严重后遗症,加重神经损伤.对此还需加强临床治疗叫通过针灸透刺法能够恢复患侧大脑皮层机能.改善血液循环.配合拔罐疗法.可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等功效口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在顽固性面瘫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人员为顽固性面瘫患者(80例).采用奇偶数分组方法,各40例(分两组),均于2015年6月21日~ 2()18年6月21日收治诊断标准:①突然起病.初起有耳后或乳突区疼痛.继而;1',现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②,鼓腮漏气,无法吹口哨,不能作蹙眉、皱额、闭目、露齿等动作;③可伴有多泪、舌前2/3部味觉障碍:入选标准:①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病程在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③符合面瘫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排除继发性面瘫,如脑血管疾病、外伤、肿瘤等;②排除双侧面瘫或病程中出现倒错现象、表情肌挛缩、面肌抽搐③合并有精神病以及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原发性疾病;④妊娠期妇女.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9.86±2.45)岁;病程92~176<1,平均病程(129.86+ 2.54),1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9.5712.96)岁;病程90~179d,平均病程(130.52士2.2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而部穴位取水沟、颊车、地仓、牵正、下关、迎香、四门、太阳、阳门、头维;四肢穴位取双侧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面部穴位采用0.25mmx25mm针灸针;四肢穴位采用0.25mmx40mm针灸针在消毒上述穴位后实施常规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30min:观察组采用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针灸透刺法:取穴:地仓透颊车、额謬透迎香、太阳透下关、阳白透鱼腰、头维透丝竹空;体针包括太冲、足三里、双侧合谷等穴首先在而部穴位消毒后.提捏穴位皮肤,采用0.25mmx40mm毫针.保持15。
浅谈刺灸结合辨证治疗顽固性面瘫

正,以致局部面神经受损 , 面肌得不到充分的营养 , 而形成 “ 病
久多瘀”的特 点,故一般疗法难 以治愈【。 2 】
2 治疗方法 笔者认为本病只有 辨证施 治、补泻 兼施 、透 刺与艾灸相结
戴 莉莉 李 野 白 茹 马铁 明 沈阳,10 0 ) 1 1 1 文献标识码lA 文章编号 :17. 6 21)0.02 2 证型:B D 647 0(02 4 9— 8 0 4. 2 75 + 1 【 摘
要 】 在辩证论 治的基础上 ,论述以透 刺与艾灸相结合 ,近端取穴与远端取 穴相 结合 ,治疗顽 固性 面瘫的理论探讨。
【 关键词 】 顽 固性 面瘫 ;透刺;艾灸
[ s a t A te r v s g t nt a n t c befc l aa s y au u c r l s xb s o , rxma u on s ls Ab t c ] o yi et aeo e t gir t l a i rl i b c p n t epu i t n p o i l c p it pu r h n i r i n a a ap y s u mo u i a
辨证 论治是 中医临床特 色之一 ,针灸 作为 中医学的一部 分 。虽有其特 点,也理应遵之 。对 于本病 的治疗 ,笔者主张将 经络辨证与八纲辨证相结合,通过辨证选穴和辨证选法实现 。
3 典型病例
患者 甲,女 ,5 岁。 自诉 4个 月前晨起突感面部麻木 , 3 饮水有漏感 , 照镜 时发现 口角 向左歪斜。检查:右侧额纹 消失,
与合谷相配属开 四关 。泻下关 ,是补虚泻 实原则的体现 。
观察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疗效

果
位注 射;2 )其 次 进 行 1 0 0 mg 维生素B 、5 0 0 I x g 维生素B 穴。 观察 组3 0 例 患者在进 行 了针灸 治疗后痊 愈 了1 8 例, 占 位 注射 ,取 穴风池 、 翳风 。定时 向患侧 眼睛 滴入 眼药水 , 所有 患者 的6 0 . 0 0 %,显效 患者有 5 例 , 占1 6 . 6 7 % ,有 效 患 减 少 用 眼 ;3 ) 饮 食 方 面 忌 生 冷 、 辛 辣 刺 激 性 食 物 ,尽 量 以 者 6 例 , 占2 0 . 0 0 %, 无 效 患 者 1 例 , 占3 . 3 3 % , 总 有 效 率 为
2 0201 5Vo 1 . 2No .1 2
临床 医药文献杂志
J o u r na l o f Cl i ni c a l Me d i c a l 2 2 9l
观 察 针 灸 在顽 固性 面 瘫 治 疗 中的 疗 效
值 得 临床 推 广 使 用 。
【 关键 词 】针 灸治 疗 ; 常规 治疗 ;顽 固性 面瘫 ;穴 位 注 射 【 中图分类号 】R 6 0 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5 . 1 2 . 2 2 9 1 . 0 2 面 瘫 是 指 面 部 表 情 肌 群 出 现 运 动 功 能 障 碍 , 一 般 表 现 者 可 以辅 助 肌 肉按 摩 面 部 。 对 观察 组患 者在对 照组 的基 础上进 行针 灸治疗 ,具 体 为眼 斜嘴 歪等 面部神 经麻 痹 ,其发病 机制 主要在 于耳 后茎 乳 孔 内 的 面 部 神 经 感 染 病 毒 , 导 致 神 经 组 织 的病 变 、 水 肿 如 下 :① 组 穴:患侧 翳风 、承浆 、丝竹 空 、攒竹 ,对侧 合
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33例

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33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中33例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到2017年9月间收治的66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针灸透刺法联合甲钴胺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对其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顽固性面瘫患者经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预后情况,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值得继续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温针灸;穴位注射;应用效果面瘫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
面瘫的另一个名称是“面部神经麻痹”,该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多为患者左侧或右侧面部肌肉的突发性瘫痪,同时同侧面部额纹消失并伴有不能皱眉、眼睑闭合不全甚至无法闭合以及同侧眼裂增大等症状。
另外,面部神经麻痹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同侧口角歪斜、鼓腮时漏气,患者在刷牙漱口时口角处漏水等。
[1]对于面部神经麻痹的患者,如果经过治疗后病情始终迁延不愈,当治疗超过半年而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仍未得到明显的改善时,这种类型的面部神经麻痹被称作是顽固性面瘫。
有研究发现,顽固性面瘫患者经过继续合理有效地治疗后,有85%的患者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但是另外15%的患者依然会因为治疗不及时或自身体质的原因,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2]留下一定的后遗症,为患者生活、工作以及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探究了我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中33例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38例

5个进 行穴 位
个疗程后 , 明显好转 , 右侧额纹有所恢复 , 但较健侧 浅, 患侧鼻唇沟有所恢复 , 治疗 3 个疗程后 , 右侧额 纹恢复 , 右眼睑可完全 闭合 。口角对称 , 面部运动基
本恢 复 , 临床告 愈 。 中医认 为 本 病 为 正 气 不 足 , 脉 空 虚 , 外 不 络 卫
穴位注射治疗 3 例 , 8 取得 良好疗效 , 现报道如下。
2 讨 论
顽 固性 面瘫 由于病程 长 , 多见 于气血 虚弱患 者 , 故 治疗本 病 的原则应 以运 行气 血 、 正祛 邪 , 通经 扶 疏 络 为 主 。患 者 , ,2岁 , 20 女 4 于 0 8年 5月 1 0日就诊 。
药管理局制定 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排除 ¨,
脑 血管 病引起 的中枢 性 面 瘫及 外 伤 、 瘤 引 起 的面 肿 瘫 。共 3 8例 , 中男 1 其 8例 , 2 女 0例 ; 龄 最 小 l 年 8
针灸 、 药物等治疗 , 效果欠佳。现右眼仍不能闭合 , 抬 眉 困难 , 口角歪 向左侧 。检 查 : 眼 睑闭合不 全并 右
他敏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可改善微循环 , 营养面神
经, 改善血供 , 消除水肿 , 防止变性 , 促进神经修复 。 穴位注射疗法虽属于局部注射给药 , 但研究已经证 实了穴位注射 的药物潜伏期与静脉给药相同而明显
・
3 2・ 3
2 1 年 8月 01
农
垦
医
学
Au . 01 g2 1
固, 风寒 之邪乘 虚侵袭 , 以致 阳明 、 阳之气 阻滞 , 太 气
血运行不畅 , 经络受病而发 , 因其部位于颜 面额部 , 为 阳明 、 阳经脉所 过 。而 阳明经 为多气 多血 之经 , 太
药物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3 讨 论
以往 采 用 注 射 用 炎 琥 宁 配 以双 黄 连 口服 液 治 疗 C x 6 o A1
引起的手足 口病例 , 疗效 明显 。而对 E 7 V 1感染 的手 足 口病
例 , 抗 E 1 毒 , 射 用 炎 琥 宁 配 以 双 黄 连 口服 液 效 果 对 V7 病 注 不 理 想 。而 热 毒 宁 注 射 液 具 有 抑 制 E 1病 毒 复 制 并 有 部 V7 分 灭 活 病 毒 的 作 用 , 上 蒲 地 蓝 消 炎 口服 液具 有 清 热 解 毒 加
550) 34 0
将 2 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1 0例给予药 物治疗 , 0 0 治疗
组 1 0例给予药物加针灸治疗 , 观察 比较两组 的疗效 。 结果 0 并 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P<O 0 ) 结论 。5。 L 燕镶词] 颟同性 面瘫 , 药物治疗 , 针灸
治疗 3个疗程后 , 对照组有效 4 1例 , 治疗组 有效 4 9例 , 两组有效率经统 计
和检验 . 2 结果
的作用 , 临床运用对 改善发热 、 疱疹症 状方面疗效显 著, 明 能 显缩短疗程 , 提高治愈率 , 值得 临床推 广使 用。
[ 参考文越] [ ] 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 1 手足 日病诊疗指南[ ] 2 1 . s.00 [ ]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卫 生 部. 2 中药 新 药 临床研 究指 导 原则 I ] s.
2 0 . 86 . 0 0 5 — 0
计 量 热毒 宁注射 液 治疗 要幼儿 手足 口病 2 7例疗效 观察
[] 中国 中 医 急 症 ,0 9 1 ( 8 t6 511 . J. 2 0 ,0 1 ) 1 1-6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法在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某医院2011年期间60例顽固性面瘫的患者,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针灸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穴位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针灸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针灸治疗法来对顽固性面瘫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的3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中,痊愈14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针灸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痊愈20例,显效8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6.7%。
结论:针灸治疗法在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中有极大的推广意义及作用。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针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26-01
面瘫是指患者的面部神经的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或完全丧失,患者发病时的表现通常是面部表情不受控制,面瘫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群,与患者的年龄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侧面瘫是临床治疗中最常见到的面瘫症状[1]。
患者的整体形象会在某些程度上受到面瘫症状的影响,如果对面瘫没有足够的了解,在出现面瘫症状时没有积极治疗或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治疗方法,会使面瘫症状加重,变成顽固性面瘫。
很多面瘫患者还会出现耳朵后面疼痛,眼睛干涩、听力受损、味觉减退等并发症。
顽固性面瘫是指在发现面瘫
症状后的30天治疗后患者面部的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仍然没能恢复,难以实现面部表情的协调。
顽固性面瘫的治疗难度相对来说较大,本文就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了针灸治疗法治疗,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某院2011年期间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经过检查,这些患者的发病症状都符合面瘫发病症状的诊断标准,患者都属于在接受常规治疗30天后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
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
本组60例患者都是属于单侧面部神经受损而引起面瘫,有32个患者发生在右侧,28个患者发生在左侧,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针灸组,每组患者30例。
1.2方法:本组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分成2组来分别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来治疗。
对照组采用穴位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针灸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法,在患者接受治疗的3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2]。
①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前3天,每天往静脉注射相应量的塞米松,每天口服3次泼尼松片,在用药治疗的3~4天内根据患者的病情慢慢的减少药量,在接受治疗的10天后停止服用药物,10天后每天开始注射一次一定量的甲钴胺针α和维生素b,在规定的时间内口服地巴唑,每天3次。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病毒感染的时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1个疗程为15天。
②针灸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法,在两组
穴道里采用针灸治疗,其中一组穴道是:对侧合谷、患侧翳风、攒竹、丝竹空、承浆;另一组穴道是:对侧合谷、患侧颊车、阳白、地仓。
两组穴道交替使用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如果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到胀、麻的感觉时,要快速的转动,每次进行针灸治疗的时间要相隔12分钟。
针灸治疗每天要进行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同时要注意饮食,饮食要以容易消化,清淡为主。
蔬菜与水果类的食品要鼓励患者多吃,有些面瘫患者有味觉性障碍,这些患者在饮食方面就要多加注意饮食的温度。
在治疗过程中还得注意康复训练,让患者对着镜子练习面部表情,经常按摩面部肌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痊愈:面部表情恢复正常。
显效:治疗后患者仍有轻微的面部僵硬,眼睛在一定力度下可闭合,嘴巴有轻微不对称。
好转:面部肌肉功能相对减弱,面部肌肉仍属于比较僵硬的状态,嘴巴不对称的情况相对明显。
无效:面部在肌肉停止运动时就呈现不对称的情况,眼睛不能完全闭上,嘴巴只能够轻轻的运动[3]。
2.2治疗结果:对照组的3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中,痊愈14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针灸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痊愈20例,显效8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96.7%,见表1。
3结论
近年来,虽然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顽固性面瘫发病原因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了解以及预防,顽固性面瘫的发病症状已经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了影响以及带来了心理负担。
就我国目前顽固性面瘫发病概率来看,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顽固性面瘫发病率都高达25%,虽然现在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方法有非常多,但是对患者本身的病情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治疗过后,面部肌肉能够恢复正常的概率是很小的,面部肌肉损伤后,使面部表情和面部运动不协调[4]。
顽固性面瘫患者应该积极进行脸部肌肉功能训练,经常锻炼能够保持面部肌肉的运动作用,增强面部神经的协调功能,针灸治疗法能够疏通顽固性面瘫患者的经络,使患者保持气血通畅,针灸治疗法配合穴位治疗、药物治疗可以达到祛风除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效果。
通过以上两种治疗手段发现,在穴位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针灸治疗法,可以疏通患者的经络,加快血液的循环,增强患者新陈代谢的功能,针灸治疗法在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可提高其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中有极大的推广意义及作用。
参考文献
[1]方肖.药物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分析[j],蛇志.2010,23(3):15-16
[2]王笃金.透刺法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8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9,52(4):32-33
[3]时会君,张俊清,国华,林愔.埋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
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9,20(10):72-73
[4]吴虹辉.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43(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