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数学家的小故事讲课讲稿
最新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讲课讲稿

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1.陈景润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
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2.数学家的墓志铭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
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3.高斯印象中曾听过一个故事: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
最新《数学家的小故事》PPT课件

•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 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 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 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 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 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 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 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 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 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 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 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 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 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 他终身难忘。
• 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 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 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 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 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 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 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 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 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 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 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 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 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 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 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 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 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 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数学课前三分钟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课前三分钟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课前三分钟: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引言: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华罗庚。
华罗庚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的成就不仅在中国的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数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背景介绍:华罗庚出生于1910年,他的出生地是江苏省南通市。
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他的父亲是一名小职员,而母亲则是一名勤劳的家庭主妇。
尽管家境贫寒,但华罗庚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勤奋的精神。
他在学习上非常用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历概述:华罗庚的求学之路充满了挫折和挑战。
由于家境贫寒,他曾一度辍学去一家小店铺当伙计。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热爱,他会在空闲时间里自学数学教材,并解决了一些数学难题。
这些成就引起了中国著名数学家熊庆来的注意,熊庆来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和学习。
在清华期间,华罗庚受到了很多著名数学家的指导,包括哈代、李特尔伍德等。
这些大师们的教诲使华罗庚的数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学术思想:华罗庚的学术思想非常独特。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几何形状的问题。
这种方法被称为“华氏定理”,被广泛应用于数学领域。
此外,他还将解析数论应用于代数几何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影响作用:华罗庚的成就不仅在中国的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他的研究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方向。
此外,他还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数学家,这些弟子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华罗庚的学术精神和对数学的热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投身于这个领域。
总结:华罗庚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故事充满了挫折和成就。
他克服了贫困和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数学家。
他的学术思想和方法为数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影响力和精神激励着我们去追求知识和真理。
一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关于伟大的故事

一年级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关于伟大的故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伟大数学家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令人惊叹,而且充满了智慧和坚持。
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激发我们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
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
他在公元5世纪的时候就精确计算出了圆周率的值,这在当时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祖冲之用他的智慧和毅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秦九韶。
他发现了中国剩余定理,这一定理在数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地位。
秦九韶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取得突破。
此外,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世界闻名的数学家——莱布尼茨。
他发明了计算机程序,为现代计算机科学奠定了基础。
莱布尼茨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多么重要。
这些伟大的数学家们,通过他们的智慧和努力,为数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告诉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同学们,数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惊喜的学科。
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些伟大数学家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为我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我要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热爱数学,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3分钟演讲

华罗庚的数学故事3分钟演讲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许多数学研究被公认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
今天,我来为大家讲述他的数学故事。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华罗庚便开始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他就像许多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向着他所热爱的领域发起了攻击。
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数学家,他对自己的儿子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在华罗庚的数学道路上,他充满热情,始终专注于他的研究。
他在研究中遇到了每个数学家都会遇到的困难,但他从未放弃。
他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每一次成果的获得都使他愈加坚定。
华罗庚的数学成就令世界瞩目。
他的贡献不仅是在一些复杂的数学方程和公式上,而且在数学的多个领域都有影响。
他的研究使得数学研究变得更加深入,更加普及,对后代数学家影响深远。
华罗庚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数学,他最终的成就,使人们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他也正是因此,以其优秀的贡献和成就被众人所尊敬。
他的一生中,始终充满着对数学事业的热情和激情,他的故事也会激励更多的数学爱好者前行。
小学数学家故事——华罗庚-完整版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阻力,不断前进。没有 时间,养成了他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 没有书,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终于成 为了中国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
华罗庚还是一位非常爱国的科学家。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他的家人 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 分优裕。1950年新中国诞生后,他放弃在美 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做出了令世界 瞩目的突出成绩。
华罗庚名言
1、时间由分秒积成的。善于 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 更大的成绩来。 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 劳一分才。 3、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 勤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学们,让我们向华罗庚爷爷学 习,做一名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好 孩子吧!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小时候,他家境贫寒,初 中还没毕业便失学在家,他对数学有强烈的兴趣,非常勤奋 好学,而且也懂得用功读书。
失学在家的华罗庚帮家人做生意,打算盘、记账。他总 是埋头看书做数学题。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 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把顾客吓了一跳。
四年级数学故事演讲稿

四年级数学故事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我国古代伟大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生活在南北朝时期。
在那个时候,计算圆周率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数学问题。
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用希腊字母π表示。
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他在自己简陋的书房里,用一根根小竹棍当作计算工具,进行着复杂的数学运算。
当时可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计算器哦。
他通过不断地割圆,也就是把圆分割成很多个小的多边形,然后计算这些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的周长。
经过无数次的计算,他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个成果在世界上领先了很长时间。
祖冲之的这一成就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计算,它对当时的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建筑方面,精确的圆周率可以帮助工匠们更准确地建造圆形的建筑,像一些圆形的塔或者宫殿的穹顶等。
在天文历法方面,圆周率也有助于计算天体的轨道等。
祖冲之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怕困难,就能够在数学这个奇妙的领域取得伟大的成就。
我们现在拥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更应该努力学习数学知识,去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
谢谢大家!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讲述一个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有趣故事。
阿基米德是一位非常聪明的数学家和科学家。
有一次,国王请工匠打造了一顶纯金的皇冠,可是国王怀疑工匠在皇冠里掺了银子。
国王想知道皇冠到底是不是纯金的,但又不能破坏皇冠。
这个难题就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接到这个任务后,日夜苦思冥想。
有一天,他在洗澡的时候,发现当他进入浴缸时,水会溢出来。
他突然意识到,物体浸入水中所排出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物体自身的体积。
于是,阿基米德兴奋地跳出浴缸,连衣服都没穿就跑上大街,大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他找来和皇冠一样重的纯金块和纯银块,分别把它们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测量溢出水的体积。
然后再把皇冠放入同样装满水的容器中,测量皇冠溢出水的体积。
数学家的故事5分钟演讲

数学家的故事5分钟演讲“哇,数学好难啊!”我忍不住抱怨着。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正在书桌前为一道数学题绞尽脑汁。
妈妈在一旁看着我,笑着说:“你呀,就是没掌握方法。
”我皱着眉头说:“那怎么办嘛?”妈妈想了想说:“给你讲个数学家的故事吧,说不定能给你点启发。
”妈妈开始讲了起来:“从前有个数学家叫陈景润,他对数学那可是痴迷得很呢!陈景润小时候就特别喜欢思考数学问题。
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难题,其他同学都觉得太难了不想尝试,可陈景润却在那默默地思考着。
下课后,他也不出去玩,一个人在教室里继续钻研那道题。
”我好奇地问:“那他后来做出来了吗?”妈妈笑着回答:“当然啦!经过他不断地努力和尝试,终于找到了答案。
而且啊,陈景润长大后,为了研究数学,那可是付出了很多很多呢。
他常常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饿了就啃几口馒头,累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
”“哇,他真厉害!”我由衷地赞叹道。
妈妈接着说:“是啊,他的这种执着和努力才让他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呀。
你想想,你遇到这点难题就退缩,能学好数学吗?”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知道啦,我也要像陈景润一样努力。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对呀,只要你有决心,就一定能学好数学。
你看人家陈景润,面对那么多困难都不放弃,你也可以做到的呀。
”我点了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数学。
我觉得,陈景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学习数学的道路。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数学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毅力为我们开辟了道路,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前行呢?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小
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
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我国著名的数
学家华罗庚爷爷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
少年时代的华罗庚家
境贫寒,疾病缠身。
18岁那年,华罗庚初中时代的王老师从外国学成
归来,出任金坛中学校长。
华罗庚是他得意的门生。
他一心要接济华
罗庚。
不久,经王校长介绍,华罗庚到金坛中学做了个勤杂工,负责
收发信件、报纸做杂务。
华罗庚做勤杂工时,手脚勤快,每天忙忙碌
碌地干完事就捧起数学课本学习。
王校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他为
这位勤奋肯学的年轻人而感到骄傲。
真是天有不测风雨。
华罗庚被一
场伤寒病拖垮,医生作出“无法医救”的诊断。
全家人悲痛万分,王校
长更是觉得十分惋惜。
但是死神终究没有把他拽走,他又奇迹般地活
了过来,只是左腿僵硬,落下了终身残疾。
数学家的墓志铭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
)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
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
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