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泌水原因及解决措施

合集下载

离析混凝土怎么处理[7篇]

离析混凝土怎么处理[7篇]

离析混凝土怎么处理[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离析混凝土怎么处理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混凝土施工的离析泌水怎么处理混凝土施工一帆风顺当然最好,但遇到棘手问题您也要知道如何解决好。

作为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麻烦,离析和泌水的处理是必须掌握。

从概念上看,离析是指由于混凝土黏聚性和保水性差,在自身重力作用和其它外力作用下而产生的分离现象,这会增加力诺搅拌泵堵管的可能。

泌水则是指拌合水析出表面,通常,泌水是离析的前奏。

那么今天,力诺就为大家带来离析和泌水的原因及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1)砂率偏低或砂子中细颗粒含量少。

应提高砂率,降低砂中含泥量。

(2)石子级配差或为单一粒径的石子。

调整石子级配,单一粒径的石子应提高砂率。

(3)用水量大。

提高外加剂减水率或增加外加剂掺量,减少用水量。

(4)外加剂掺量过大,且外加剂含有泌水的成分。

减少外加剂或在外加剂中增加增稠组分和引气组分,提高混凝土的粘聚性,防止泌水和离析需要注意的是,施工时也可能会出现滞后泌水的情况,就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比如1h)才产生大量泌水的现象,而这时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又会不一样,主要为以下几点:(1)真实砂率低,砂含石过高。

提高砂率,增加真实砂含量。

(2)砂子中细颗粒含量少。

提高掺合料用量,做必要补充。

(3)石子级配不合理、单一粒径。

提高砂率2--5%。

(4)水泥、掺合料泌水率大。

更换水泥、掺合料;外加剂中增稠组分。

(5)粉煤灰颗粒粗、含碳量高:更换粉煤灰。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第2篇混凝土裂缝怎么处理?首先需要查明是否为结构受力裂缝,若为非结构受力裂缝,要根据裂缝宽度分别可以采用水泥浆抹缝或环氧砂浆修补;若为结构裂缝,首先应采用环氧砂浆修补或化学灌浆处理,再进行结构加固。

混凝土裂缝分好几种情况,有通缝的、不通缝的,规则的、不规则,缝隙大的、缝隙小的等,另外还要看裂缝在什么位置,如果在受力较小部位一般为混凝土配比没配好含水率大(水泥不合格偶尔也会有)在混凝土没有足够的强度前在其上面施加大荷载造成的,此情况其实不处理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就是可能会给用户造成心理压力。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泌水和浮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泌水和浮浆问题及解决措施
凝土 的泌水 问题。 3 . 3单位用水量及水胶 比
拌和站应对所进的含水率极大的天然河砂进行脱水,未达 到稳定 含水 率暂 时不准使用, 否则拌和楼控制用水量难度极大。 此外严格测定砂石的含 水率 , 保证在施工配合 比中准确扣除砂石 中的水份。如果含水 率测定不准, 必然会引起单位用 水量 的不准 当扣除水份偏小时, 单位用水量就会变大, 使得水胶 比变大, 造成混凝土拌和物 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 良而产生流浆、 离 析现象 , 浇筑到仓面上也必然会产生泌水和浮浆。 3 . 4 外加剂掺量 外加剂掺量是否合适也是产生泌水和浮浆的一 个因素 ,尤其是减 水剂 的影响更为突出。 该泵送 混凝土采用聚羧酸类 高性能减水剂 , 混凝土拌和物 的和易性受掺量的影响比较敏感。 当减水率发生较大波动时, 如果仍按原配 合 比掺量添加, 就会使混凝土拌和物要么干涩流动度变小要么泌水 离析 。 根 据检测, 目前拌和楼所用减水剂 的减水率 比生产厂家提供的材质 书中减水 率偏 大4 ‰ 与配合 比没计 时的减水 剂减水率相 比也偏大 , 因此可判定减 水 剂掺量过大也是造成泌水的原因之一。 3 . 5室 内拌和效果 根据 以上产生泌水和 浮浆 的几个 因素 以及 目前拌和站 各种原材料情
3 . 1粗骨料级配 在混凝土的制配过程 中, 粗骨料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重 量占到整
况, 试验室在室内进行 了试拌。试拌调整如下: ① 选用最小空隙率 的粗骨料 搭配 比例3 0 : 4 0 : 3 0 1 ②测定天然砂中的细度模数和超径部分 占砂的比例, 增 加该 比例砂用 量, 并减少该比例粗骨料用量。 ③测定拌和站所进减水剂的减
1前 言
在某水利工程 中,我们将其大坝工程的底板以2 0 m为一个单位进行混 凝土的浇筑 , 该工程的槽 宽为 1 4 . 5 m, 高为l m, 采 用了C 3 5 泵送混凝土进行分 段浇筑, 在生产混凝土 的过程 中, 我们采用 T J ¥ 2 0 0 0 型号的强制式搅拌机进 行混凝土的搅拌 , 在浇筑过程 中采用混凝土泵 车将其泵送入仓, 同时采 用插 入式振捣器进行合理的振捣 。在对该底板进行振捣过程 中出现 了大量的泌 水和浮浆 问题 。根据测量 , 浮浆的厚度为2 0 ' - - 3 0 c m。 2泌 水及浮浆的危害 泌水 问题 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在运输 、 泵送 以及振捣过程 中, 粗骨 料 明显下沉 , 而水分出现了上浮的一种现象 。 这种问题 的产生直接影响到混

混凝土常见浇筑问题与处理措施

混凝土常见浇筑问题与处理措施

混凝土常见浇筑问题与处理措施混凝土的泌水和离析配制流态混凝土时,如果混凝土黏聚性和保水性破,混凝土在自身重力作用和其它外力作用下产生分离,即为离析。

如果拌合水析出表面,即为泌水。

通常,泌水是离析的前奏,离析必然导致分层,增加堵泵的可能。

少量泌水在工程中是允许的,而且对防止产生混凝土表面裂缝有利。

产生混凝土泌水和离析的原因及对策:(1)砂率偏低或砂子中细颗粒含量少,使混凝土保水性低,砂子含泥量大易产生浆体沉降,即“抓底”。

提高砂率,降低砂中含泥量,合理的砂率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

(2)胶凝材料总量少,浆体体积小于300L/m3,掺加粉煤灰,特别是配制低强度等级的大流动性混凝土,粉煤灰掺量应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其保水性。

(3)石子级配差或为单一粒径的石子。

调整石子级配,单一粒径的石子应提高砂率。

(4)用水量大,使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降低。

提高外加剂减水率或增加外加剂掺量,减少用水量。

(5)外加剂掺量过大,且外加剂含有泌水的成分。

减少外加剂或在外加剂中增加增稠组分和引气组分,提高混凝土的粘聚性,防止泌水和离析。

(6)由于储存时间过大,水泥中熟料部分已水化,使得水泥保水性差。

外加剂中复合增稠组分和早强组分。

(7)使用矿渣粉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本身保水性不好,易泌水、离析。

提高水泥用量或粉煤灰用量,减少矿渣粉用量,或更换水泥品种。

混凝土的滞后泌水滞后泌水是指混凝土初始时工作符合要求,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比如1h)才产生大量泌水的现象。

产生滞后泌水的原因及对策:(1)真实砂率低,砂含石过高。

提高砂率,增加真实砂含量。

(2)砂子中细颗粒含量少。

提高掺合料用量,做必要补充。

(3)石子级配不合理、单一粒径。

提高砂率2%~5%。

(4)水泥、掺合料泌水率大。

更换水泥、掺合料;外加剂中增稠组分。

(5)粉煤灰颗粒粗、含碳量高。

更换粉煤灰。

(6)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采用引气剂或提高胶凝材料用量。

(7)高强度等级混凝土。

减少外加剂掺量或减少外加剂中缓凝组分。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混凝土拌合物常见问题
四 泵送砼堵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解决措施: (1) 检查砼输送管道的密闭性和泵车的工作性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检查管道布局,尽量减少弯管,特别是≤90°的弯管。 (3) 泵送砼前,一定要用砂浆润滑管道。 (4) 检查石子粒径、粒形是否符合规范、泵送要求。 (5) 检查入泵处砼拌合物的和易性,砂率是否适合,有无大的水泥块,拌合物是否泌水、 抓底或板结等现象,若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见砼泌水、离析问题) 。 (6) 检查入泵处砼坍落度、黏聚性是否足够,若坍落度不足,则适量提高砼外加剂的掺 量,或在入泵处掺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若是砼黏聚性不足,则适量增大砂率或是掺加 同水胶比水泥浆。 (7) 检查砼的坍落度是否满足泵送要求,若是砼坍落度损失快而引起的砼堵泵现象,则 应首先解决砼损失问题(见坍落度损失问题) 。
有激情 在状态 知荣辱 敢担当
02
混凝土抓底或板结
混凝土拌合物常见问题
二 混凝土抓底或板结 [案例]:某工程预制梁混凝土出机和易性良好,堆放几分钟后出现板结,混凝土翻拌 困难,底层流淌砂浆。
混凝土拌合物常见问题
二 混凝土抓底或板结
什么是抓底板结 混凝土抓底的现象就是在让拌好的混凝土自然停放几分钟后,用铲子铲混凝土时有铲不动的 感觉。翻动混凝土时骨料有没包裹到浆的现象,在泵送的过程中造成混凝土附着在管壁上, 时间长了越积越多,混凝土慢慢凝固板结,堵塞管道。 抓底、板结的危害有哪些 抓底、板结它不同于常见的混凝土少量泌水,它使混凝土分层,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匀质 性,甚至蜂窝麻面,外观露砂、流痕;在施工中因供料跟不上或因倒管的需要,在暂停泵送 中有时会因板结问题而造成堵管施工事故;甚至对钻孔桩结构还可能造成工程质量事故。
正常混凝土

水泥泌水有何危害,是何原因

水泥泌水有何危害,是何原因
在粉磨水泥时,掺入火山灰质混合材: 如硅藻土,膨润土,烧粘土,烧煤矸石 等均可使水泥泌水率和泌水量降低。但 必须注意掺量过多,将使水泥需水量过 大,强度下降过多,务必选择最佳掺量, 通常掺入量5.0%~8.0%较佳。 但是,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加矿渣,会使 水泥的泌水性增加,因此,生产矿渣水 泥时应提高粉磨比表面积,以改善矿渣 水泥的泌水性。
(三)改善水泥泌水性的措施
1. 提高水泥的比表面积 水泥比表面积提高,颗粒级配更趋合理, 初凝时间相对缩短,即水泥浆体形成稳 定的凝聚结构加快,泌水量显著减少, 泌水性得到改善,3d抗压强度明显提高。 但要注意防止水泥粉磨过细,浆体和易 性变差,增加用水量,导致水泥性能更 差。
2.掺入火山灰质混合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掺入微晶填料
在粉磨水泥时,掺入少量微晶填料如: 石灰石、白云石等,能提高水泥的保水 性和 3d 抗压强度,据实验可知,随着石 灰石掺入量的增加,水泥的泌水性稍有 改善,若同时能提高水泥的比表面积, 则泌水性改进明显,掺入量 5.0% ~ 8.0% 为最佳。
4.使用减水剂或引气剂
使用减水剂可降低水泥水灰比,减少用水量, 可有效改善水泥的泌水性。 掺入松香酸钠等一类引气剂,可降低混凝土 孔隙孔径,使其形成大量分散极细的气孔, 也可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泌水性。
(二)泌水性大有何危害
水泥泌水性大易使混凝土产生分层现象, 表面生成一层水灰比很大的水泥浆。形 成一层强度很低的表面层。 水泥泌水性大,水积聚在集料或钢筋的 下面,易在水泥和集料、钢筋之间形成 孔隙,削弱了彼此之间的粘结; 所以,泌水性大的水泥混凝土,硬化后 孔隙较多,它的抗渗性、抗冻性必然较 差,同时亦降低了它的耐蚀性。
5.改善施工操作

混凝土标准泌水率

混凝土标准泌水率

混凝土标准泌水率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可塑性等优点。

然而,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出现泌水现象,这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混凝土标准泌水率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混凝土标准泌水率的定义混凝土标准泌水率是指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从表面或内部向外泄漏的水分的量。

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泌水量的重量与混凝土干重的比值来表示,单位是百分之一。

混凝土标准泌水率是混凝土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分布情况和混凝土的密实程度。

二、混凝土标准泌水率的影响因素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标准泌水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配合比过于干燥,混凝土的泌水率会增加;如果配合比过于湿润,则混凝土的泌水率会减少。

因此,在制作混凝土时,应该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以达到最佳的泌水率。

2.混凝土的制作工艺混凝土的制作工艺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标准泌水率。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浇注时间和振捣时间,以降低混凝土的泌水率。

同时,还应该控制混凝土的加水量和混凝土的密实程度,以达到最佳的泌水率。

3.混凝土中骨料的种类和性质混凝土中骨料的种类和性质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标准泌水率。

如果混凝土中骨料的吸水性强,混凝土的泌水率就会增加;如果混凝土中骨料的吸水性弱,混凝土的泌水率就会减少。

因此,在制作混凝土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骨料,以达到最佳的泌水率。

三、混凝土标准泌水率的测试方法混凝土标准泌水率的测试方法通常采用标准试验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混凝土样品放置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待混凝土泌水稳定后,称取一定重量的混凝土样品,记录样品的干重。

2.将样品放入标准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称重,记录泌水重量。

3.计算混凝土标准泌水率,公式为:标准泌水率=(泌水重量÷样品干重)×100%。

四、混凝土标准泌水率的标准要求混凝土标准泌水率的标准要求通常由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标准规定。

水泥泌水的原因

水泥泌水的原因

水泥泌水的原因发布日期:2010-05-19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凝结硬化的时间越长,自由水越多,水与水泥分离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容易泌水;混凝土中外加剂掺量过多,或者缓凝组分掺量过多,会造成新拌混凝土的大量泌水和沉析,大量的自由水泌出混凝土表面,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混凝土保水性能下降,导致严重泌水。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砂石集料含泥较多时,会严重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粘土中的粘粒会包裹水泥颗粒,延缓及阻碍水泥的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结,从而加剧了混凝土的泌水;砂的细度模数越大,砂越粗,越易造成混凝土泌水,尤其是0.315mm以下及2.5mm以上的颗粒含量对泌水影响较大:细颗粒越少、粗颗粒越多,混凝土越易泌水;矿物掺和料的颗粒分布同样也影响着混凝土的泌水性能,若矿物掺合料的细颗粒含量少、粗颗粒含量多,则易造成混凝土的泌水。

用细磨矿渣作掺合料,因配合比中水泥用量减少,矿渣的水化速度较慢,且矿渣玻璃体保水性能较差,往往会加大混凝土的泌水量;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与混凝土的泌水性能密切相关。

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比表面积与颗粒分布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能。

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所配制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越长,且凝结时间的延长幅度比水泥净浆成倍地增长,在混凝土静置、凝结硬化之前,水泥颗粒沉降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易泌水;水泥的细度越粗、比表面积越小、颗粒分布中细颗粒(<5μm)含量越少,早期水泥水化量越少,较少的水化产物不足以封堵混凝土中的毛细孔,致使内部水分容易自下而上运动,混凝土泌水越严重。

此外,也有些大磨(尤其是带有高效选粉机的系统)磨制的水泥,虽然比表面积较大,细度较细,但由于选粉效率很高,水泥中细颗粒(小于3~5μm)含量少,也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泌水和起粉现象。

施工与养护,施工过程的过振,不是将混凝土中密度较小的掺和料或混合材料振到了混凝土的表面,而是加剧了混凝土的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这也是造成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泌水问题

混凝土泌水问题

墩柱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2009-3-20)为了解决混凝土浇注中普遍存在的泌水流砂现象,试验室将与各部分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争取早日解决目前施工中全线遇到的难题。

经过前段时间的试验和各个工地的情况汇总,广珠全线还有一个和别处不同的特点是:墩中无钢筋。

首先,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墩柱外表的缺陷是由于泌水引起的洗白砂浆现象,而泌水是由于高墩在自身压力下的静置压力泌水,在有钢筋的时候,少量泌水会随着钢筋和混凝土交界的薄弱界面汇集,在没有钢筋的时候,由于模板和混凝土界面的粘滞阻力明显小于混凝土内部的粘滞阻力,混凝土内部靠近模板的泌水无处可走在压力下就会顺着模板和混凝土界面的汇集上流,从而形成水流通道导致后续泌水继续随着水流通道上流,导致洗白混凝土表面,有钢筋的时候在模板表面就没有足够的水汇集而集中上流,当然,此种现象只容易发生在高墩静置压力后续泌水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要按常规方法解决泌水很困难,经分析目前可行的方法只有强制抑制泌水:尽量降低用水量,尽量使用低水胶比。

必须使用高减水率且对粉煤灰适应性好的减水剂,为了降低成本,粉煤灰必须使用高掺量,这就要求粉煤灰质量必须稳定,同时要求减水剂的保水性能要非常出色,在高掺量高减水率下不能离析泌水,现场严格按配合比控制用水量,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延长浇筑时间,最好是分成三段浇筑,以不产生冷施工缝为宜。

具体到混凝土施工中,主要的施工控制过程如下:1、模板打磨、涂脱模剂、安装;2、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3、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4、混凝土拌和物的浇注振捣与成型;4、拆模;5、混凝土的养护。

1.0模板安装1.1模板表面应打磨光滑,否则容易产生水泡和麻面。

1.2模板表面涂上轻机油或者优质脱模剂,一般可使用轻机油,既经济效果又好。

1.3模板应按相关要求安装到位,保证安装的精密度和刚度,接缝处应密封,不得产生漏浆现象,否则易漏浆产生蜂窝和流砂。

1.4认真检查各预留洞、钢筋、模板,预埋件的情况是否良好,1.5保证模板温度在5-35°C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泌水成因及措施 一、什么是混凝土泌水
通俗地讲, 就是水泥混凝土中颗粒级配不合理, 大直径的颗粒比例比较大, 使得水分不能够 均匀稳定地分散到颗粒间的空隙里, 在混凝土运输、 振捣、泵送的过程中, 水泥和骨料沉降, 在混凝土凝固前产生水分渗出到混凝土表面的现象称做泌水。

正常混凝土拌合物中适量的泌水可以降低实际的水灰比, 从而使混凝土更加密实 , 同时, 在 混凝土的表面,适量的泌水可以起到一定的修饰和抹面作用
,还可以防止新浇注的混凝土表 面迅速干燥及开裂等。

但是过量的泌水会对混凝土质量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混凝土泌水的危害
1、 对混凝土表面的危害 有流砂水纹缺陷的混凝土,表面强度、抗风化和抗
侵蚀的能力较差。

同时, 凝土内留下泌水通道, 即产生大量自底部向顶层
发展的毛细管通道网, 土的抗渗透能力, 致使盐溶液和水分以及有害物质
容易进入混凝土中, 坏。

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 并出现浮浆, 即上浮的水中带有大
量的水泥颗粒, 在 混凝土表面形成返浆层, 硬化后强度很低, 同时混凝土的耐磨性下降。

这对路面等有耐磨要 求的混凝土是十分有害的。

2 、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及性能的危害 在混凝土粗骨料、 钢筋周围形成水囊, 随着水分的逐渐挥发形成空隙, 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致 密性、骨料的界面强度以及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的降低。

混凝土泌水造成塑性收缩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形。

泌水引起混凝土的沉降导致混凝土产生 塑性裂纹 ,从而会降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

特别是泌水混凝土产生整体沉降,浇注深度大时 靠近顶部的拌合物运动距离更长, 沉降受到阻碍, 如遇到钢筋等障碍时, 则产生塑性沉降裂 纹,从表面向下直至钢筋的上方。

分层浇注的混凝土受下层混凝土表面泌水的影响, 造成混凝土层间结合强度降低并易形成裂 缝。

3. 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泌水也能破坏对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 抗冻性能, 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也是由泌水后出现的 内部泌水通道相关, 腐蚀性物质经过泌水通道则能到达混凝土内部, 在其到钢筋表面则会形 成钢筋锈蚀, 和水化产物出现腐蚀反应而损害混凝土。

泌水通道可促进混凝土内部的水饱和, 高度饱和的混凝土在低温作用下会出现冻融破坏。

三、混凝土泌水的原因 混凝土的泌水几乎与混凝土生产的所有环节有关, 如胶凝材料、 集料级配、 配合比、 含气量、
外加剂、振捣过程等。

总结以下影响混泥土泌水的因素:
1. 胶凝材料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 与混凝土的泌水性能密切相关。

水泥的凝结时间、 细 度、比表面积与颗粒分布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能。

水泥中 C3A 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标 准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 矿渣比普硅易泌水;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易泌水; 掺非亲水性混合 材的水泥易泌水。

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 所配制出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越长, 且凝结时间的延长幅度比水泥净浆 成倍地增长,在混凝土静置、凝结硬化之前,水泥颗粒沉降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易泌水; 水泥的细度越粗、比表面积越小、颗粒分布中细颗粒含量越少,早期水泥水化量越少,
的水化产物不足以封堵混凝土中的毛细孔, 致使内部水分容易自下而上运动, 混凝土泌水越
严重。

此外,也有些大磨 (尤其是带有高效选粉机的系统 )磨制的水泥,虽然比表面积较大, 细度较细,但由于选粉效率很高,水泥中细颗粒
(小于3〜5卩m)含量少,也容易造成混凝土 表面泌水和起粉现象。

2. 集料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的砂石集料含泥较多时, 会严重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 粘土中的粘粒会 包裹水水分的上浮在混 这些通道减弱了混凝 极易使混凝土表面损 较少
泥颗粒,延缓及阻碍水泥的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结,从而加剧了混凝土的泌水;砂的细度模数越大,砂越粗,越易造成混凝土泌水,尤其是0.315mm 以下及 2.5mm 以上的颗粒含量对泌水影响较大:细颗粒越少、粗颗粒越多,混凝土越易泌水;矿物掺和料的颗粒分布同样也影响着混凝土的泌水性能,
若矿物掺合料的细颗粒含量少、粗
颗粒含量多,则易造成混凝土的泌水。

用细磨矿渣作掺合料,因配合比中水泥用量减少,矿
渣的水化速度较慢,且矿渣玻璃体保水性能较差,往往会加大混凝土的泌水量;骨料整体偏粗,或者级配不合理,引起细颗粒空隙增大,自由水上升引起混凝土泌水,是混凝土产生泌水的主要原因。

3.配合比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凝结硬化的时间越长,自由水越多,水与水泥分离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容易泌水;混凝土中外加剂掺量过多,或者缓凝组分掺量过多,会造成新拌混凝土的大量泌水和沉析,大量的自由水泌出混凝土表面,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混凝土保水性能下降,导致严重泌水。

4.含气量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含气量对新拌混凝土泌水有显著影响。

新拌混凝土中的气泡由水分包裹形成,如果气泡能稳定存在,则包裹该气泡的水分被固定在气泡周围。

如果气泡很细小、数量足够多,则有相当多量的水分被固定,可泌的水分大大减少,使泌水率显著降低。

同时,如果泌水通道中有气泡存在,气泡犹如一个塞子,可以阻断通道,使自由水分不能泌出。

即使不能完全阻断通道,也使通道有效面积显著降低,导致泌水量减少。

5.减水剂对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大多是由减水剂同其他产品如引气剂、缓凝剂、保塑剂等复合而成的多功能产品,是泵送混凝土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外加剂的掺入极大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但外加剂使用不当将可能导致混凝土的离析。

(1)如果混凝土减水剂的掺量过大,减水率过高,单方混凝土的用水量减少,有可能使减水剂在搅拌机内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断的发生作用,致使混凝土到现场的坍落度大于出机时的坍落度。

此种情况极易造成混凝土的严重离析。

且常表现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中,对混凝土的危害极大。

(2)外加剂中缓凝组分、保塑组分掺量过大,特别磷酸盐或糖类过量,也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3)减水剂和水泥不溶,也可以在砼表面产生大量的水。

6.施工技术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因素是振捣,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拌和物处于液化
状态,此时其中的自由水在压力作用下,很容易在拌和物中形成通道泌出。

施工过程的过振,不是将混凝土中密度较小的掺和料或混合材料振到了混凝土的表面,而是加剧了混凝土的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这也是造成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泵送混凝土,泵送过程中的压力作用会使混凝土中气泡受到破坏,导致泌水增多;
砼下料的垂直落差过大,产生离析,也很容易在砼表面蓄积大量的水。

运距过长或用农用拖拉机运输砼,有时也会在砼表面蓄积大量的水。

四、混凝土泌水的解决措施根据混凝土泌水的原理和各因素影响泌水的机理,解决混凝土泌水主要方法有:1、混凝土配合比方面适当增加胶凝材料用量和提高混凝土的砂率,在满足其他性能的前提下,掺入适量引气剂,提高混凝土含气量减少混凝土泌水.在保证施工性能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

在混凝土试配时,应使混凝土在静态的条件下有20〜30 mm的坍落度损失(1h),在实际生产
中混凝土不易出现离析现象。

2、原材料方面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泥量,优化集料的合成级配,避免颗粒组成不均;选用较细的胶凝材料和高品质的引气剂。

3、外加剂方面
选用泌水较小的减水剂。

如果配合比固定,在满足标准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选用略低的减水率或适当减少减水剂掺量,避免减水率过高造成泌水。

在混凝土外加剂中复合一定量的增稠剂;也可外加剂中复合一定量的引气剂,可增强混凝土
的粘聚性,提高混凝土的抗离析性;
减水剂在掺加时要做相溶实验,避免出现减水剂的副作用;在既要减少泌水又要保证减水率的情况下,需要优化减水剂的组份配比,使得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达到最佳搭配关系。

4、施工工艺方面提高振捣工艺,严格控制混凝土振实时间,避免过振。

砼垂直下料落差超过 2 米时采用串筒下料,使砼和接触面发生的冲击作用得到缓冲,以免砼发生离析,出现泌水现象。

在运距稍长时一般采用砼搅拌车运输,避免用农用运输车运输;另外,对于现浇混凝土的性能控制,选取适当的控制点,使得控制有利于减小混凝土泌水。

假如要控制最大含气量,控制点可选在入仓口,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含气量损失对泌水的影响降到最低。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