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泌水的原因及影响
混凝土泌水、泌浆、离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混凝土泌水、泌浆、离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混凝土拌合物是由于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外加剂等组分经过计量、搅拌而成的混合物,各物质密度的差异,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速率也不相同,必然产生分层现象。
当浆体的黏度不足以阻止粗骨料下沉,将出现骨料下沉,浆体上浮现象,严重时出现上面大量泌水,中间是砂浆层,底层为骨料。
泌水、泌浆、离析都是混凝土拌合物的不良现象,都是混凝土公司需要极力避免的,因为这一现象,在施工泵送过程中造成堵管,浇筑后拌合物分离,产生裂缝以及其他不良质量问题,如空洞。
(一)原材料方面原材料是组成混凝土的必须组分,其质量的变化必然引起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波动,原材料剧烈波动是造成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泌浆、离析的重要因素。
原材料的影响因素,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1)水泥发生变化。
如水泥在水泥厂陈化时间不同,水泥陈化时间短,新鲜水泥吸附较多的外加剂,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水泥活性降低,吸附外加剂能力降低。
当突然变换成水泥厂陈化时间较长的水泥时,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没有及时调整外加剂用量,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离析、分层。
如,春节放假,水泥在水泥厂或者在混凝土生产线罐中长时间陈化都会造成上述现象。
此外,水泥陈化时间长温度降低,水泥颗粒表面的电荷发生中和,以及水泥石膏发生变化,如无水石膏接触空气部分变成二水石膏,都造成外加剂吸附量降低。
(2)矿物掺合料变化。
主要表现为矿物掺合料的需水量比较原来生产使用的明显降低,造成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外加剂调整不及时造成,泌水、离析。
矿粉的细度与水泥熟料细度不同,熟料细度粗,比表面积小时,容易发生滞后泌水。
此外,陈放时间长的水渣磨制的矿粉容易泌水。
(3)骨料。
粗骨料级配单一,粒径偏大,针片状含量较多,容易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状态差,易泌水。
生产过程中砂含泥量突然变小,造成外加剂吸附降低,导致泌水、离析。
此外,使用含有絮凝剂的机制砂一般外加剂用量偏高,突然使用部分不含絮凝剂的机制砂造成离析、泌水,这种现象往往防不胜防,且难以预防。
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浙江建筑,第25卷,第6期,2008年6月Zhejiang Constructi on,Vol .25,No .6,Jun .2008收稿日期:2008-03-17作者简介:陈 峰(1963—),男,浙江鄞州人,工程师,从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
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Cause s and Counte rMea sure s t o B l eedi ng of Concre te陈 峰1,汪 矿2CHEN Feng,WAN G Kuang(1.宁波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浙江宁波315010;2.宁波环球混凝土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192)摘 要:混凝土拦合物泌水是预拌混凝土过程中一种常见现象。
它对混凝土的强度、外观质量和耐久性有一定影响。
在此,从原材料和施工两个方面分析预拌混凝土泌水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小混凝土的过量泌水,以期防止由于泌水而造成的混凝土质量缺陷。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泌水;配合比;应对中图分类号:T U528.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08)06-0054-02 所谓混凝土泌水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从浇筑后到开始凝结的这段时间内,悬浮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下沉,拌合水受到排挤而上升,最后从表面析出的现象。
混凝土泌水量的多少与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方法等有关。
少量的泌水对于普通混凝土来说是很难避免的,且可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实际水灰比而使之更加密实化,并能防止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迅速干燥或开裂以及便于整修等。
但是过量的泌水则会对混凝土耐久性和外观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1 泌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1 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混凝土泌水会导致表面形成浮浆层,当浮浆层由于失水变稠失去流动性,强度发展不够,不足以抵抗因沉缩或塑性收缩引起的拉应力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许多裂缝。
在混凝土内部,泌水上升在混凝土内生成许多胶凝材料含量较少的泌水通道,同时由于集料的相对位移,粗集料颗粒下沉逐渐达到沉实稳定,在粗集料颗粒下方形成含水丰富的胶凝材料浮浆。
混凝土离析和泌水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分析

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和工程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裂缝和水渗漏等问题,这将对其产品或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其中,离析和泌水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和水渗漏的两个主要因素。
离析是指混凝土中的骨料和胶凝材料分层现象,而泌水则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水珠或水滴等现象。
本文将重新拌混凝土的角度入手,深入探讨离析和泌水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1 相关概念离析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结构问题,它会导致混凝土的均一性受到破坏。
通常,离析发生在拌合混凝土时,因为粗骨料会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造成混凝土的均一性受到影响。
此外,离析还可能发生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当或者混凝土的粒径不均匀的情况下。
因此,在拌合、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例,避免离析的发生。
当混凝土中的任何成分出现离析时,这将严重损害其产品和工程的质量。
为了获得均匀、紧凑的混凝土,我们必须采取所有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许多硬化混凝土的缺陷都源于离析,例如露出的石头、筋骨、麻面、砂线、裂缝、弯曲和多孔或脆性的混凝土层。
由于存在的缺陷会严重损害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而且由于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很难达到期望的工程效果。
因此,必须认真挑选混凝土的配合比,并且采取适当的施工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出现的问题。
离析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结构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解决:一种是粗颗粒骨料从斜坡上滚落,或者在流态混凝土拌合物中沉淀;另一种是混凝土拌合物中稀浆的分离,即使在极其干燥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离析现象。
由于大流动度混凝土的特性,骨料容易堆积在中央,导致水泥浆流向外围,从而引发离析现象。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搬运和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正确的施工方法,包括装料、卸料和自由下落,以防止混凝土的分离。
即使是性能优异的混凝土,如果搬运操作不当,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克服障碍,尽可能将混凝土浇筑到位,并且要避免在模板内搬移太远的距离,同时要正确使用振动器,并且控制振动时间不宜过长。
混凝土泌水及离析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泌水及离析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一、产生原因(1)水泥细度大时易泌水,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
(2)水泥用量小易泌水。
(3)低标号水泥比高标号水泥的混凝土易泌水(同掺量)。
(4)同等级混凝土,高标号水泥的混凝土比低标号水泥的混凝土更易泌水。
(5)单位用水量偏大的混凝土易泌水、离析。
(6)混凝土混合物温度过高,尤其夏天,气温高,水化反应快, 坍落度损失大。
(7)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
(8)砂率小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离析现象。
(9)连续粒径碎石比单粒径碎石的碎泌水小。
(10)混凝土外加剂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气性差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
(11)超量掺混凝土外加剂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离析。
(12)部分型号的搅拌运输车搅拌性能不良,经一定路程的运送, 初始出料时混凝土混合物发生明显的粗骨料上浮现象。
(1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拌筒内留有积水,装料前未排净或在运送过程中,任意往拌筒内加水。
二、解决途径(1)根本途径是减少单位用水量。
(2)增大砂率,选择合理的砂率。
(3)炎热夏季,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混合物的温度。
(4)增大水泥用量或掺适量的I、口级粉煤灰。
(5)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且针片状含量小。
(6)改善混凝土外加剂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适量降低硅外加剂掺量(仅限现场),搅拌站若降低混凝土外加剂掺量, 又可能出混凝土碎塌落度损失快的新问题。
(7)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卸料前,应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混合物均匀后卸料。
(8)加强管理,对清洗后的运输车拌筒,须排尽积水后方可装料。
装料后,严禁随意往拌筒内加水。
三、总结经验针对混凝土易出现泌水、离析问题。
通过学习摸索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优化配合比、加强原材料的进场检测、加强现场管理。
杜绝因搅拌站现场管理不善而随意增加用水量的现象。
水泥泌水有何危害,是何原因

(三)改善水泥泌水性的措施
1. 提高水泥的比表面积 水泥比表面积提高,颗粒级配更趋合理, 初凝时间相对缩短,即水泥浆体形成稳 定的凝聚结构加快,泌水量显著减少, 泌水性得到改善,3d抗压强度明显提高。 但要注意防止水泥粉磨过细,浆体和易 性变差,增加用水量,导致水泥性能更 差。
2.掺入火山灰质混合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掺入微晶填料
在粉磨水泥时,掺入少量微晶填料如: 石灰石、白云石等,能提高水泥的保水 性和 3d 抗压强度,据实验可知,随着石 灰石掺入量的增加,水泥的泌水性稍有 改善,若同时能提高水泥的比表面积, 则泌水性改进明显,掺入量 5.0% ~ 8.0% 为最佳。
4.使用减水剂或引气剂
使用减水剂可降低水泥水灰比,减少用水量, 可有效改善水泥的泌水性。 掺入松香酸钠等一类引气剂,可降低混凝土 孔隙孔径,使其形成大量分散极细的气孔, 也可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泌水性。
(二)泌水性大有何危害
水泥泌水性大易使混凝土产生分层现象, 表面生成一层水灰比很大的水泥浆。形 成一层强度很低的表面层。 水泥泌水性大,水积聚在集料或钢筋的 下面,易在水泥和集料、钢筋之间形成 孔隙,削弱了彼此之间的粘结; 所以,泌水性大的水泥混凝土,硬化后 孔隙较多,它的抗渗性、抗冻性必然较 差,同时亦降低了它的耐蚀性。
5.改善施工操作
混凝土塌落度及了泌水离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塌落度及了泌水离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一、泵送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坍落度不稳定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产生原因(1)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好引起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快。
(2)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不够,缓凝、保塑效果不理想。
(3)天气炎热,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失效;水分蒸发快;气泡外溢造成新拌混凝土塌落度损失快。
(4)初始混凝土塌落度太小,单位用水量太少。
(5)工地现场与搅拌站协调不好,使罐车压车、塞车时间太长, 导致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过大。
(6)混凝土搅拌称量系统计量误差大,不稳定。
(7)粗、细骨料含水率变化。
(8)水泥混仓存放,混合使用。
2解决途径(1)调整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使其与水泥相适应。
施工前,务必做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
(2)调整硅配合比,提高或降低砂率、用水量,将混凝土初始塌落度调整到200mm以上。
(3)掺加适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
(4)适量加大混凝土外加剂掺量,外加剂中调整缓凝成份(尤其在温度比平常气温高得多时)O(5)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气泡外溢过快。
(6)选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
(7)改善混凝土运输车的保水、(8)计量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有关规定,并具有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合格证,加强自检,确保计量准确。
(9)加强骨料含水率的检测,变化时,及时调整配合比。
(10)进库水泥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和标号分别贮存、使用。
3总结经验针对泵送混凝土特别是泵送混凝土以及水下灌注桩基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问题。
通过学习摸索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沟通外加剂厂家改善和调整外加剂中的缓凝成份;调整混凝土的施工时间,尽量避免不在高温情况下施工;在施工便道路况差路途远的情况下采用外加剂的二次投料;使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等。
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这一棘手问题彳导到较大缓解。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坍落度变小造成无法泵送或是满足不了施工要求的坍落度的情况我们都能用外加剂进行调节使之达到所需坍落度, 杜绝随意加水增大坍落度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确定了混凝土的质量!二、混凝土易出现泌水、离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产生原因(1)水泥细度大时易泌水,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
混凝土泌水的影响及应对

混凝土泌水的影响及应对混凝土泌水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现渗水现象。
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泌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可能对建筑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寿命,我们需要了解混凝土泌水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混凝土泌水的影响。
1.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泌水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含水量增加,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过多的水分会改变混凝土的水灰比,进而影响其固化过程和力学性能。
如果混凝土泌水严重,可能导致结构的不稳定和损坏。
2.加剧混凝土的龟裂和剥落:混凝土泌水会在表面形成水渍,并增大混凝土的温度梯度。
在干燥的条件下,水分的蒸发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龟裂和剥落。
这不仅影响了混凝土的外观,还可能加速混凝土的老化和腐蚀。
3.促进钢筋锈蚀:混凝土泌水中的水分可能渗透到混凝土表面,进入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空隙。
如果这些空隙中存在氧气和盐离子,将会促进钢筋的锈蚀。
钢筋的锈蚀会降低其强度和粘结性能,从而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针对混凝土泌水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加强混凝土拌合物的设计:在混凝土的拌合物设计中,可以采用适当的水胶比和添加剂来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可以降低混凝土泌水的风险。
2.加强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采取措施以避免过量的振捣和混凝土表面的破坏。
在养护过程中,可以使用覆盖材料或喷雾灌溉等方法来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从而减少泌水的风险。
3.使用防水剂: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防水剂来涂覆混凝土表面以提高其抗渗性能。
防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表面的吸水性,防止水分的渗透和泌水现象的发生。
4.加强结构防水处理:除了混凝土本身的防水措施,还可以在结构上采用防水层,例如防水膜、防水涂料等。
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结构的防水能力,减少混凝土泌水的可能性。
总之,混凝土泌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对建筑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混凝土泌水原因及解决措施

混凝土泌水成因及措施一、什么是混凝土泌水通俗地讲,就是水泥混凝土中颗粒级配不合理,大直径的颗粒比例比较大,使得水分不能够均匀稳定地分散到颗粒间的空隙里,在混凝土运输、振捣、泵送的过程中,水泥和骨料沉降,在混凝土凝固前产生水分渗出到混凝土表面的现象称做泌水。
正常混凝土拌合物中适量的泌水可以降低实际的水灰比,从而使混凝土更加密实, 同时,在混凝土的表面,适量的泌水可以起到一定的修饰和抹面作用,还可以防止新浇注的混凝土表面迅速干燥及开裂等。
但是过量的泌水会对混凝土质量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混凝土泌水的危害1、对混凝土表面的危害有流砂水纹缺陷的混凝土,表面强度、抗风化和抗侵蚀的能力较差。
同时,水分的上浮在混凝土内留下泌水通道,即产生大量自底部向顶层发展的毛细管通道网,这些通道减弱了混凝土的抗渗透能力,致使盐溶液和水分以及有害物质容易进入混凝土中,极易使混凝土表面损坏。
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并出现浮浆,即上浮的水中带有大量的水泥颗粒,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返浆层,硬化后强度很低,同时混凝土的耐磨性下降。
这对路面等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是十分有害的。
2 、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及性能的危害在混凝土粗骨料、钢筋周围形成水囊,随着水分的逐渐挥发形成空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致密性、骨料的界面强度以及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的降低。
混凝土泌水造成塑性收缩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形。
泌水引起混凝土的沉降导致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纹,从而会降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
特别是泌水混凝土产生整体沉降,浇注深度大时靠近顶部的拌合物运动距离更长,沉降受到阻碍,如遇到钢筋等障碍时,则产生塑性沉降裂纹,从表面向下直至钢筋的上方。
分层浇注的混凝土受下层混凝土表面泌水的影响,造成混凝土层间结合强度降低并易形成裂缝。
3.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泌水也能破坏对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抗冻性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也是由泌水后出现的内部泌水通道相关,腐蚀性物质经过泌水通道则能到达混凝土内部,在其到钢筋表面则会形成钢筋锈蚀,和水化产物出现腐蚀反应而损害混凝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泌水的原因及影响
一、混凝土泌水的原因
1、混凝土水灰比
混凝土水灰比越大,自由水则越多,一方面会导致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延长,另外一方面会导致混凝土的屈服应力下降,因此在混凝土静置、凝结硬化前,水泥颗粒沉降的时间就越长,混凝土就越易表现出泌水。
2、水泥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与混凝土的泌水性能密切相关。
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比表面积与颗粒分布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能。
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所配制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越长,且凝结时间的延长幅度比水泥净浆成倍地增长,在混凝土静置、凝结硬化之前,水泥颗粒沉降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易泌水;水泥的细度越粗、比表面积越小、颗粒分布中细颗粒(<5μm)含量越少,早期水泥水化量越少,较少的水化产物不足以封堵混凝土中的毛细孔,致使内部水分容易自下而上运动,混凝土泌水越严重。
此外,也有些大磨(尤其就是带有高效选粉机的系统)磨制的水泥,虽然比表面积较大,细度较细,但由于选粉效率很高,水泥中细颗粒(小于3~5μm)含量少,也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泌水与起粉现象
3、粉煤灰
粉煤灰为混凝土中最常见掺与料,一般具备减少泌水、改善与易性等功能;如果粉煤灰品质较差,需水量增大,会使混凝土中可泌水量增大;尤其就是目前人工粉煤灰的大量使用即使细度能达标,但灰中的玻璃体极少且颗粒形状不规则更容易导致混凝土泌水。
3、骨料
细骨料偏粗,或者级配不合理,引起细颗粒空隙增大,自由水上升引起混凝土泌水,就是混凝土产生泌水的主要原因。
【湖南金华达建材有限公司】试验室对不同砂子细度下混凝土与易性做了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湖南金华达建材有限公司】试验室对现场施工拌与混凝土用砂进行不间断检测,对连续30组进行检测结果如下:细度模数最大为3、0,最小为2、5,平均值为2、8。
对右砂系统拌与的混凝土进行泌水率检测,检测结果如下:最大泌水率13、4%,最小4、5%,平均为7、0%,试验检测仍在不间断进行通过人工配制成级配良好的砂子,测得泌水结果为最大泌水率1、91%,最小泌水率0、41%。
砂子级配及颗粒下表。
可见骨料对混凝土泌水起着主要因素。
室内试验所使用的砂的颗粒级配如下表示:
土的渗透性,盐溶液与水分以及有害物质容易进入混凝土中,易造成混凝土的腐蚀与钢筋的锈蚀,使混凝土耐久性下降。
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并出现浮浆,即使上浮的水中带有大量的水泥颗粒,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返浆层,但由于硬化后无法形成结构层,因此硬化后强度很低,同时混凝土的耐磨性下降,这对路面等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就是十分有害的。
2、对混凝土强度的危害
泌水以后会使混凝土不均匀,并且泌水本身在混凝土中就是不均匀的,肯定对混凝土就是不利的。
泌水部位的混凝土中会产生缺陷,泌水部位水灰比下降的同时,在该部位留下缺陷,导致该部位强度降低而不就是增加。
另一方面,试验测试得到混凝土强度取决于测试试件的最薄弱部位,泌水以后即使混凝土水灰比降低也就是局部的,混凝土中还就是存在水灰比不变甚至由于泌水而使水灰比增加的部位,这部分强度的下降会导致混凝土整体强度降低。
3 、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及性能的危害
如果泌水过程受阻,则会在混凝土粗骨料、钢筋下部形成水囊,随着水分的逐渐挥发形成空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致密性、骨料的界面强度以及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
混凝土泌水造成塑性收缩就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形。
泌水引起混凝土地沉降导致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纹。
塑性裂纹的存在会降低水泥石的强度。
由于泌水混凝土产生整体沉降,浇注深度大时靠近顶部的拌合物运动距离更长,沉降受到阻碍,如遇到钢筋等障碍时,则产生塑性沉降裂纹,从表面向下直至钢筋的上方。
分层浇注的混凝土受下层混凝土表面泌水的影响,造成混凝土层间结合强度降低并易形成裂缝。
4、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危害
从泌水的机理可知,泌水以后留下的通道与裂纹使腐蚀性介质很容易进入混凝土内部,到达钢筋表面产生钢筋锈蚀,或者直接与水化产物发生腐蚀反应;同样通过泌水通道使得混凝土
内部很容易达到水饱与状态,高度饱与的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劣化的速度很快,产生冻融破坏因此泌水对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抗冻性能影响很大。
二、解决混凝土泌水的方法
根据混凝土泌水的原理与各因素影响泌水的机理,解决混凝土泌水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混凝土配合比方面
适当增加胶凝材料用量,适当提高混凝土的砂率,在不影响其她性能的前提下,使混凝土适量引气。
在保证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用水量。
2、原材料方面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连续性好且针片状含量小的;细骨料尽量采用中砂尤其要注意砂中0、315mm以下的颗粒含量,使用合格的粉煤灰。
3、减水剂方面
减水剂生产一般分为两个过程,合成与复配;合成方面:优化减水剂的分子量级配,使得小分子与大分子物质达到最佳搭配关系,降低聚羧酸减水剂敏感性;复配方面:减水剂中可以复合对改善泌水有利的组份如:HY-1改良剂、麦芽糊精、引气剂等其它改善混凝土泌水的物质。
4、施工方面
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避免过振。
另外,对于现浇混凝土的性能控制,选取适当的控制点,使得控制有利于减小混凝土泌水。
假如要控制最大含气量,控制点可选在入仓口,将混凝土输送过程中含气量损失对泌水的影响降到最低。
当仓面内已经出现了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真空吸水、人工在仓面掏水或用海绵等吸水性强的材料吸水,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时更应该及时吸去泌水,便于混凝土收面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
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自
流,造成胶凝材料流失,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时更应该及时吸去泌水,以便于混凝土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