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服装行业是一个非常庞大和竞争激烈的市场。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全球服装市场的总规模约为3.2万亿美元。
这个行业以时尚、新颖和创新为主导,不断满足人们对新鲜感和个性化需求的要求。
1.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服装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主要市场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亚洲。
近年来,亚洲市场的增长速度最快,主要受益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迅猛发展。
2.消费者需求和行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时尚的追求,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
他们越来越注重服装的品质、舒适性和功能性。
另外,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推动着可持续服装的市场增长。
3.竞争格局和主要参与者:服装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有众多的品牌和零售商争夺消费者的关注。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Zara、H&M和Uniqlo 等具有全球影响力,而一些本土品牌如李宁、安踏和特步等在各自市场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4.市场趋势和驱动因素:快时尚概念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当前服装市场的主要趋势。
消费者追求快时尚品牌提供的时尚款式和低价位产品,而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购物方式。
5.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服装行业面临着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压力。
此外,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也给服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通过有效利用这些渠道,企业能够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宣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服装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
消费者需求和行为趋向个性化和可持续。
竞争格局激烈,快时尚和电子商务趋势明显。
同时,环境保护和社交媒体等因素也对服装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

服装行业市场分析市场概述:服装行业是一个庞大而竞争激烈的市场,涵盖了众多的品牌、风格和价格段。
随着人们对时尚和个性化的追求不断增长,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服装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消费者需求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全球服装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X万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最大的服装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X%。
而在国内市场,服装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预计今年将达到X亿元。
2. 增长趋势:服装行业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a. 经济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他们对时尚和品质的需求也在增加,从而推动了服装市场的增长。
b.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在服装行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买服装,这为服装企业提供了更大的销售渠道和机会。
c. 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功能性,他们更注重服装的时尚性、个性化以及环保性能。
因此,服装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 竞争格局:服装行业的竞争格局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品牌竞争: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在服装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如A品牌、B品牌等。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推出新款式以及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来争夺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b. 价格竞争: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价格战在服装行业中十分常见。
一些企业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但这也会对企业的利润率造成一定的压力。
c. 渠道竞争:服装行业的销售渠道多样化,包括实体店、电子商务平台等。
不同渠道的竞争也是服装企业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4.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是服装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了解消费者需求对于企业制定市场策略至关重要。
目前,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时尚与个性化:消费者对时尚和个性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通过穿着时尚的服装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服装行业现状
1、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作为世界服装及纺织品制造大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史可追溯到夏朝时期。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服装行业经历了从手工制造的时期到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时代的演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行业发展迅速,服装制造和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行业概况
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服装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品类覆盖男装、女装、儿童装等。
根据统计,截至2024年中国服装行业的总规模突破38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服装制造的份额为18.4%,其他服装行业的份额占81.6%。
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历经了20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品牌制造、分布和零售为主的企业发展模式,在全球服装市场占据重要的位置。
3、企业发展现状
截至2024年,中国服装行业有800多家大型企业,涉及多个行业,其中在国内份额最高的几家企业有:海澜之家、马克华菲、李宁、阿迪达斯、新百伦等。
2024年,李宁、海澜之家、马克华菲等18家服装品牌的年度营收总计为530.2亿元。
二、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
1、营销模式将持续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营销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企业要在零售和电子商务领域做好布局。
2024年服装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服装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概况服装市场是一个巨大而竞争激烈的行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服装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然而,服装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二、市场竞争分析1.市场竞争格局:服装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一些大型的服装品牌和零售商主导。
这些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和本土品牌。
2.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逐渐向个性化、时尚化和高品质化方向发展。
他们越来越注重服装的质量、设计和品牌形象。
3.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服装市场的一大特点。
由于市场上存在众多的品牌和零售商,价格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之一。
4.渠道竞争:线上和线下渠道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买服装,这给传统实体店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市场发展趋势1.个性化定制: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服装的需求增加,个性化定制服装市场迅速崛起。
消费者越来越希望拥有独一无二的服装,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2.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服装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服装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
3.移动端销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端销售成为服装市场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越来越多的服装零售商通过移动应用提供在线购买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4.数据驱动决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会在服装市场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对消费者数据的分析,服装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四、市场挑战与对策1.品牌塑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服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塑造品牌形象和提升品牌价值。
服装企业应注重品牌营销,差异化品牌定位,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2.研发创新:服装市场对研发创新的需求不断提高。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设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渠道整合:服装企业应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和渠道整合。
服装行业数据分析

服装行业数据分析第一点:服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服装行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分析,我国服装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超过20%,稳居世界第一位。
然而,在这个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的增加,传统服装品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许多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设计感的服装产品。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成为服装行业的新宠。
各大品牌纷纷布局线上市场,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吸引消费者关注,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此外,可持续发展成为服装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同时产生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绿色环保生产,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原材料和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而在消费端,消费者对绿色环保服装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第二点:服装行业趋势预测与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服装行业将面临一系列新的趋势和挑战。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在服装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服装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跨界合作将成为服装行业的一大趋势。
品牌之间、行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不仅可以实现资源整合,还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
例如,服装品牌与科技公司合作,推出智能服装;服装品牌与艺术家合作,推出限量版设计师款等。
然而,服装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导致服装出口受阻。
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也将对服装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因此,服装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服装行业在未来发展中,既存在巨大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服装行业数据分析(一)2024

服装行业数据分析(一)引言概述:服装行业作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
数据分析在该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趋势、消费者喜好以及竞争对手的策略。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服装行业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销售渠道、竞争格局和未来趋势。
正文:一、市场规模分析1.1 全球服装行业的市场规模- 近年来全球服装市场规模的增长趋势-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规模对比- 快时尚和奢侈品市场的发展情况1.2 中国服装市场的市场规模- 中国服装市场的整体规模和增长率- 子行业市场规模的对比分析- 一、二、三线城市的市场需求差异1.3 市场规模的驱动因素分析- 经济发展对市场规模的影响- 消费者收入水平对服装消费的影响- 服装行业的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二、消费者需求分析2.1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价格、品质、款式等因素的权重分析- 忠诚度和品牌形象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社交媒体和网购对消费者需求的改变2.2 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差异 - 青年群体的消费趋势和喜好- 男女消费者对款式和品牌的偏好- 一、二、三线城市消费者需求的差异2.3 消费者需求的未来趋势- 可持续发展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的兴起- 互联网和智能设备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三、销售渠道分析3.1 传统销售渠道的竞争格局- 实体店铺的地理分布和数量分析- 分类商场和购物中心的销售额对比- 电视购物和目录销售的占比变化3.2 电子商务的崛起和发展- 电子商务平台的市场份额排名- 移动购物的增长趋势和影响- O2O模式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3.3 多渠道销售的趋势- 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趋势- 实体店与电子商务平台的联动销售 - 社交媒体和网红带货的新型销售模式四、竞争格局分析4.1 主要品牌和企业的市场份额排名- 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竞争格局- 新兴品牌的崛起和冲击力分析- 企业间的合作和兼并重组趋势4.2 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分析- 广告宣传和品牌推广的策略对比- 促销活动和折扣策略的效果分析- 新产品发布和设计创新的对比分析 4.3 未来竞争格局的预测- 行业整合和高度集中度的趋势- 互联网巨头对服装行业的进一步介入 - 地理和文化因素对竞争格局的影响五、未来趋势分析5.1 科技创新对服装行业的影响- 智能穿戴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 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对购物体验的影响- 快递和物流技术的改进对供应链的影响5.2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趋势- 环保材料和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 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和责任管理- 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偏好和需求5.3 人口变化和社会趋势对行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服装需求的影响- 二孩政策对婴幼儿服装市场的影响- 时尚文化和多样化对消费者的引导作用总结:本文通过对服装行业的数据分析,揭示了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销售渠道、竞争格局和未来趋势等几个重要方面的情况。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服装行业作为消费品行业中的一大支柱,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以及竞争格局进行深入分析。
二、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1. 市场规模近年来,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服装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份额。
2. 消费升级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个性化、品质和时尚感,这为服装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 电子商务的兴起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对服装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电商平台购买服装,这不仅提高了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同时也给实体店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三、竞争格局分析1. 品牌竞争当今,众多知名服装品牌在市场上展开竞争。
不同品牌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产品、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竞争市场份额。
2. 渠道竞争传统实体零售商与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电商平台以其便捷的购物方式和价格优势蚕食了传统实体店的市场份额。
3. 创新竞争创新是服装行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那些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四、发展机遇与挑战1. 发展机遇随着中产阶级人口的增加,消费能力的提升,服装行业在市场规模和盈利空间上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2. 挑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发展建议1. 加强品牌建设企业应不断提升品牌形象,注重产品质量和独特设计,打造具有辨识度和竞争力的品牌。
2. 推动创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3. 结合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整合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供多样化的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服装行业swot分析

服装行业swot分析服装行业SWOT分析:一、优势:1. 市场需求大:服装是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对服装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2. 制造技术先进:随着科技的进步,服装制造技术也不断改进,产品的质量和款式更加多样化,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3. 品牌效应明显:一些知名品牌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声誉和认知度,他们可以凭借品牌影响力吸引大量消费者。
4. 渠道资源丰富:服装行业的渠道资源相对丰富,包括了传统的线下门店、电商平台等,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二、劣势:1. 市场竞争激烈:服装市场竞争激烈,无论是品牌竞争还是价格竞争,都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
2. 成本压力大:服装行业的制造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3. 产品同质化:透过市场,我们可以发现服饰行业中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产品款式和风格相似,缺少创新和差异化。
三、机会:1. 市场细分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需求增加,可以从市场细分中寻找发展机会,如针对中老年人、儿童等人群的服装。
2. 电商发展带来新渠道: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服装企业可以借助电商平台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并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3. 国际市场扩张:中国服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威胁:1. 原材料价格波动:服装制造业主要依赖于纺织材料,其价格波动风险相对较高,会对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
2. 人力成本上升:随着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给服装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
3. 品牌竞争加剧:国内外品牌竞争加剧,一些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不少市场份额,与国内品牌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综上所述,服装行业虽然面临许多挑战,但也有许多机会可供企业开发利用。
企业可以通过深化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增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服装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服装行业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创汇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很高。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服装出口国有中国、韩国、意大利等,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是主要的出口地区。
(意大利是传统的服装王国,产品以迎合小批量、高档次的消费需求着称于世)。
我国服装行业在九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出口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1980年—2001年世界服装出口总额增长倍,而同期中国服装出口增长了倍,美国增长倍;发展中国家泰国、印度分别增长倍和倍;从1994年起中国的服装生产和出口位居世界第一。
2001我国内地服
(图一:1980年-2001年部分国家服装出口增长状况)
装出口占世界出口额的%。
排名第二的香港区,占世界出口额的12%。
实际上香港出口中大部分为内地的转口贸易。
如果加上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我国的服装出口在世界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根据WTO2001年度报告数据计算,在世界主要服装进出口国家中,中国的服装竞争力系数(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接近最大值1,居各国之首。
同年墨西哥和意大利的竞争力系数为,法国,德国,美国。
(图二:主要服装贸易国家服装产品竞争力比较)在国际贸易配额限制的束缚下,多年来中国向设限区出口服装只占该区进口额的5%左右,而向非设限区出口的服装占到该区进口额的35%。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配额的逐步取消,WTO的《纺织品服装协议》中规定了纺织品服装设限国在2005年以前必须分阶段取消配额限制,但由于取消的比例是针对数量而不是金额,对4类产品也未规定每类必须取消的比例,因此在前三个阶段中,发达国家取消配额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价值的纱线、织物和制成品。
而高附加值的,对其冲击较大的服装,其配额被发达国家挤到最后阶段取消。
如美国最后阶段应取消配额比例为纱线12%,织物59%,制成品13%,服装83%。
因此2005
年配额完全取消后,我国服装的出口空间将被彻底打开。
服装行业的特点使我国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美国Werner国际咨询研究所提供的2000年国际纺织服装业每小时美元工资数据显示,我国纺织服装业每小时工资为美元,排名世界第48位。
分别相当于日本的1/37,美国、西欧的1/20左右,韩国的1/8;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明显,但我国纺织业工人的劳动技能、勤奋度和组织纪律性等综合素质要远远胜过他们。
近几年虽然我国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但我国中西部的劳动力优势还远远没有释放,随着西部开发的推进,我国劳动力优势将为纺织业出口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此至少在未来十几年内,在平等竞争的前提下,我国服装业具有绝对的国际竞争力。
十三亿人口是我国最丰富的资源,是发展服装行业的非常优质的土壤和市场空间。
从历史上看,服装业是一个国家在特定阶段发展的重要产业,可以解决大量的社会就业问题。
早期的美国、日本都是如此。
八十年代,香港和台湾
(表一:2002年中国大陆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分别以服装制造业的兴起而得到迅猛发展,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大陆以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服装制造业的中心,服装行业也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圳市将服装行业列为优势传统产业并予以重点扶持。
国内各地服装行业发展差异很大,沿海省市具有突出的优势,广东省的服装行业更是风光无限。
下图是今年七月份全国市场的统计数字,仅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占据了大半江山。
(图三:7月份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地区分布图)深圳服装业在全国有着显赫的地位,深圳已成为中国女时装品牌服装的重要产销中心。
深圳服装产品出口到108个国家和地区,服装制作技术装备和人才优势突出。
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深圳服装企业已经发展到3000多家,其中品牌服装企业600余家,从业人员30多万人。
2002年,全市服装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人民币,服装出口值30亿美元,内销产品产值约130亿元人民币,内销市场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大连等40余个大中城市。
深圳女装设计理念先进,款式创新,面料选用贴近国际潮流,加工工艺精湛,市场营销手段先进,优势明显,坐上了国内女装的头把交椅。
深圳服装由于长期为世界名牌服装贴牌生产,适应了外贸出口的高标准严要求,不仅培养训练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营销的优秀人才,还拥有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
2002年,深圳市服装行业已经拥有各类生产设备约15万台,其中国外进口设备占93%左右,总体技术水平和加工设备水平在国内居优势地位。
第三届“服交会”上,深圳品牌成了“抢手货”, 34个大中城市的4万多客商签约或意向代理深圳服装。
二、服装市场需求状况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必然需要,以我国十三亿人口的生活需要计算,服装行业的市场是十分巨大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2002年国内服装市场表现需求量为亿件,而今
年一季度服装销售达到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
服装市场是稳步增长的,这种增长是人口增长的结果,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2002年全国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比上年同比增长%。
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促使服装消费
(表二: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需求不断上涨。
在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持续作用下,一季度国内衣着消费增长速度加快。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元,同比增长%,增幅比1-2月提高了个百分点。
但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额为元,说明开拓农村市场尚待时日,而且,随着我国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大批农业人口进入城市,进而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增长。
今年8月份,全国大型零售企业的服装销售额高达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不仅国内需求旺盛,出口贸易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海关统计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国服装出口额已达到亿美圆,同比增长%。
国内服装行业内部竞争激烈而无序,服装企业数量巨大,企业集中度不高,规模大小参差不齐。
据了解,仅深圳一地,大小各类服装企业多达3000余家,品牌服装企业600余
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2年规模以上企业全年服装产量为亿件,其中梭织服装为亿件,2002年全行业完成梭织服装为122亿件。
严重的供过于求导致整体价格水平的下降,2002年全国社会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比上年下降%,而服装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
但是,出色的品牌并不多见,也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对品位和时尚的追求,服装市场呼唤一些强势的领导品牌出现。
女装和休闲装市场尤其如此。
女装和休闲装一直占据着服装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如2003年上半年,武汉市的女装占有整个服装销售的%。
一项针对上海市十大商场服装销售的统计表明,女时装是服装消费的主要部分(图四),市场份额巨大,品牌集中度很低(表三),优质高档的品牌女装产品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项对全国20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的统计表明,上年的服装销售量,男西装增长%,T恤衫增长%,女装增长%,夹克衫增长%,童装增长%,女装是市场增长的热点(图五)。
(图四:上海市十家商场2003年3-9月服装销售状况)
(表三:上海市十大商场七月份主要服装品牌所占销售比例)
(图五:各类服装销售增长比较)
随着城市化率和人们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服装的品位追求越来越高。
市场研究表明,%的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服装时,关键性的决定因素在于个性化。
走精品之路,品牌个性化将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