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音乐鉴赏
《音乐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音乐赏析课程名称:Music Appreciation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周学时:2 总学时:40 学分:2先修课程:无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三、课程简介《音乐赏析》是面向学前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宗旨是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教学方法以讲解与聆听并重,强调动情、想象、体验、表达的音乐欣赏策略。
课程内容涉及音乐欣赏心理、音乐表现要素、人声的分类、演唱形式与风格、中外声乐作品、中国民族乐器与作品、西方管弦乐器与作品、以及舞剧、音乐剧等综合艺术形式。
在作品选择上侧重适于儿童欣赏的音乐作品,也包括在题材和形态上具有儿童音乐的某些特征的优秀音乐作品。
课程通过分析与欣赏,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以多元的思维方式去感受各样的音乐作品,从根本上提升学前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多更好地接触和积累学前音乐教育的相关素材;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体会不同音乐带来的不同审美感受,并能将不同分类、不同感受的音乐或音乐片段,根据幼儿园活动的要求与特点,泛化出新的构想与创意,从而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章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1. 课时数:82. 讲授内容:音乐的起源;音乐的表现要素、手法与结构;音乐的体裁;音乐欣赏的意义与欣赏心理3.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4. 课外学习要求:课后练习与思考第二章声乐1. 课时数:122. 讲授内容:人声的分类与演唱形式,民歌,艺术歌曲,合唱,儿童歌曲3.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4. 课外学习要求:欣赏推荐曲目第三章器乐1. 课时数:92. 讲授内容:中国民族器乐,西方器乐3.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4. 课外学习要求:欣赏推荐曲目第四章综合艺术1. 课时数:92. 讲授内容:歌剧,舞剧,音乐剧3.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4. 课外学习要求:欣赏推荐曲目六、修读要求1.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聆听;3.掌握音乐表现的各种基本要素;4.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以多元的思维方式去感受各样的音乐作品;5.课后合理安排时间,按要求认真完成作业。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音乐鉴赏》课程属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该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学习音乐艺术理论、鉴赏音乐艺术作品、参加音乐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音乐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乐理和音乐鉴赏等技能,提升学生认识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雅的兴趣和爱好,陶冶性格和品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良好发展。
2.课程目标。
2.1课程目标1、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发展在音乐鉴赏与探究中,发现音乐所表现的丰富内涵,理解音乐艺术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价值,在获得审美经验的同时,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积极上进、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使之对自己的人生有不断的思考和追求,不断完善自我。
2、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感等的理解,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获得美好的音乐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音乐艺术的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3、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通过对各种音乐作品的欣赏,尊重音乐创作者的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并在学习各种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感知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学习、尊重、理解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建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2.1.1 知识目标(1)如何欣赏音乐,乐理知识的讲解(2)合唱音乐的发展及分类(3)影视音乐的特征及作用(4)音乐剧的发展及特征(5)影视作品中音乐的欣赏(6)音乐剧的欣赏(7)中国主要民歌特点及欣赏(8)其他流行音乐介绍及赏析2.1.2 技能目标(1)节奏、音准训练,学习抄谱例(2)合唱音乐的演唱及练习(3)影视作品《音乐之声》,学唱主题曲《雪绒花》(4)欣赏经典音乐剧《猫》(5)选唱西北部及江南民歌(6)选唱西藏民歌及内蒙民歌(7)选唱新疆民歌和东北少数民歌(8)选唱西南民歌和东北少数民歌2.1.3 态度目标(1)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中,要强化记忆和练习;(2)在音乐作品的赏析中,要勤于思考;(3)在音乐作品的选唱训练中,要认真练习;(4)在课下,要多听各种类型和风格的作品,多感受。
期末考查-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

期末考查-湘文艺版《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背景教学目的:通过教授《音乐鉴赏》这门课程,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修养。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环境:普通教室教学时间:40分钟/节,一周一次,共20周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概述《音乐鉴赏》是一门注重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课程,注重通过对音乐中音、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音乐是一门以声音为素材的艺术,不仅能够带给人们听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映出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对音乐方面的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音乐鉴赏的理论和技巧,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受,提高学习意愿和兴趣。
2.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举例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音乐鉴赏的理论基础。
2.2 视听教材教师使用多种视听教材,如视频、音频等,展示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2.3 互动讨论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探讨不同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4 制作音乐作品教师带领学生制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2.5 学生报告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理论•熟悉各类音乐作品风格、类型及其特点•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3.2 技能目标•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3.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修养4. 教学计划4.1 第一讲•学习音乐鉴赏基本概念•学习如何欣赏音乐4.2 第二讲•学习如何分析音乐的元素:音、节奏、旋律、和声等4.3 第三讲•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的鉴赏方法4.4 第四讲•学习中国古典音乐的鉴赏方法4.5 第五讲•学习流行音乐的鉴赏方法4.6 第六讲•学习爵士音乐的鉴赏方法4.7 第七讲•学习如何写出好听的音乐4.8 第八讲•学习十首经典的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5. 教学评估通过期末考试、课堂作业、学生报告和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音乐鉴赏》课程简介

《音乐鉴赏》课程简介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音乐鉴赏是设计系专业选修课。
根据普通设计系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实际需要,把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欣赏结合起来,音乐艺术审美与设计艺术结合起来,通过对中外音乐名作或经典作品的分析、欣赏,充实学生的音乐感性认识,丰富音乐历史知识,开阔艺术视野,提高与发展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动画设计专业学生自身专业素养创造必要条件。
三、对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板书、视唱分析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本课程以审美为核心,以民歌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中小型器乐曲、交响乐、歌剧、舞剧为视听欣赏对象,以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和西方交响音乐为重点。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初步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初步能运用基本音乐知识去分析、理解、听辨、欣赏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作品及外国经典音乐作品;能够在鉴赏音乐作品过程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的本质,实现音乐艺术审美教化意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情操。
四、考核方式与学习效果评价的结构比例
本课程为考核课程,期末考试采用理论笔试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的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音乐作品听辨实践成绩
占10%,课程设计占10%,出勤、作业、课堂测验、学习主动性等占10%。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占20%,音乐作品赏析占50%。
五、对先修课的要求、课程班规模要求、实践类课程方案等
无。
大学生音乐鉴赏选修课

我认为自己在课程学习中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但 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某些音乐流派的了解不够深入等。
对未来音乐鉴赏学习的建议
1 2
拓宽音乐视野
除了课程中涉及的音乐类型和流派,可以尝试接 触和了解更多的音乐类型和风格,如民族音乐、 流行音乐等。
加强实践环节
通过组织音乐会、音乐沙龙等活动,为学生提供 更多的实践机会,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代表作品
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等。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及代表作品
音乐特点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性、情感和想象力的表达,追求音乐的 色彩和表现力。它突破了古典主义的规范,更加自由地运用 和声和调性。
代表作品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
04
中国民学科综合性
音乐鉴赏涉及音乐学、心理学、美学等多学科领域,有助于拓宽 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与要求
80%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鉴赏方法 ,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和代 表作品。
100%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分析力 和判断力,提高其独立鉴赏音乐 作品的能力。
大学生音乐鉴赏选修课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音乐基础知识 •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 • 中国民族音乐鉴赏 • 流行音乐鉴赏与评论 • 音乐鉴赏能力提升途径 • 课程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选修课背景及意义
多元化教育背景
在当前多元化教育的背景下,音乐鉴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选修课音乐鉴赏

大学选修课音乐鉴赏今天就为你介绍关于大学选修课音乐鉴赏的基本知识,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给你搜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选修课音乐鉴赏基本知识音乐是表达和激发思想情感的艺术,是唤起情感体验的艺术,是和谐社会的动力源,音乐所带来的情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食粮。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确实如此,千百年来,音乐以其深刻的蕴含及妙不可言的旋律,汇成了一条永远流淌不息,闪闪发光的音乐长河,使众人为之倾倒和沉醉。
古代音、乐有别。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后浑称“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
”《前汉书平话》卷下:“帝至棘门,左翼将徐迈以音乐迎之,送帝至霸陵桥上。
”温承训《动人的音乐》诗:“真的,音乐是人们感情的语言。
”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
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
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
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于是,我国的各个大学正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同时,尤其注意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2023年度超星尔雅学习通选修课《音乐鉴赏》知识题库及答案

2023年度超星尔雅学习通选修课《音乐鉴赏》知识题库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单选题(25题)1. 《Embraceyou》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A.格什温B.施特劳斯C.肖邦D.比卡2.下列哪一项是构成乐感的主要因素:()A.听觉B.联觉C.天赋D.习惯3.《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没有运用到以下哪一种乐器:()A.钢琴B.大提琴C.小提琴D.古琴4.复调的音乐要求更多的注意力的哪一项能力:()A.专注B. 保持C.分配D.停滞5.声音是通过下列哪一种表现机制来表现各种情感的:()A.音量B.音强C.音长D.联觉6.一般情况下人类对哪个音域不敏感:()A.低音B.中音C.中高音D.高音7.我们在创作音乐进行结构布局时,要注意框架的哪项度的支撑:()A.一度B.二度C.三度D.四度8.我们之所以能够听懂音乐是依靠下列哪种方式:()A.听觉B.视觉C.联觉通感D.解说9.变化再现除了有形式结构的需要,还暗示哪一方面的变化:()A.音色B.音量C.音强D.表现内容10.陕北民歌《脚夫调》表现的是哪一种情感:()A.欢快B.伤感C.奋进D.愤懑11.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思潮是下列哪一项:()A. 演奏家至上B.作曲家至上C.原样主义D.演奏和作曲两个同等重要12.下列哪一位演奏家首次演奏了《野蜂飞舞》八度版:()A.王羽佳B.朗朗C. 李斯特D.齐夫拉13. 《鸭子拌嘴》表现出了音乐哪一种体裁的美丽:()A.节奏B.旋律C.声音D.内容14.注意能力不包括下列哪一种能力:()A.保持能力B.分配能力C.记忆能力D.专注能力15.在演奏的过程中,我们要十分注意关注下列哪一项的变化:()A.全景结构B.远景结构C.中景结构D.近景结构16.音乐是一个整体,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严谨,就必须加强对下列哪一项的控制:()A. 群体B.演奏者C.细节D.作曲家17.音乐是一个整体,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严谨,就必须加强对下列哪一项的控制:()A.群体B.演奏者C. 细节D.作曲家18.《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没有运用到以下哪一种乐器:()A.钢琴B.大提琴C.小提琴D.古琴19.一个音乐能够获得张力的最重要因素是:()A.节奏B.音符间隔C.音强D. 期待20.我们之所以能够听懂音乐是依靠下列哪种方式:()A.听觉B.视觉C.联觉通感D.解说21.听众很多情况下不能正确理解音乐不是因为:()A.听众音乐素养的限制B.音乐表达的主观性C.音乐表达的模糊性D.音乐表达的不确定性22.通常我们演奏是声音的控制是渐强或是减弱取决于:()A.音量上下行规律B.个人演奏习惯C.落键的力量强弱与否D.赋予音乐的情感指向23.下列那哪部作品是青主先生的音乐专著:()A.《乐话》B.《大江东去》C.《我住长江头》D.《清歌集》24.音乐标准的内化过程形成是需要下列哪一项因素的:()A.先天因素B.环境因素C.短时间的学习D.长时间训练25.音乐机构的心理学实质是:()A.联系感和方向感B.联系感和紧凑感C.方向感和紧凑感D.紧凑感和逻辑性二、判断题(20题)26.简约手法可以用很少的材料唤起我们期待的张力。
高中音乐鉴赏计划(选修课)

高中音乐鉴赏计划(选修课)
一、教学目标: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二、教学要求: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2、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性的音乐教具与学具,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
三、教学措施: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标准》中把过程与方法细化为四个具体目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四、教学内容:
欣赏民歌、艺术歌曲、戏曲音乐,器乐曲、室内乐、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
介绍有关音乐常识。
五、课程安排:
第一次课音乐综合知识
第二次课中国民歌,民乐赏析
第三次课国之瑰宝--京剧(传统现代)
第四次课音乐影视作品赏析(歌舞青春)
第五次课亚洲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
第六次课欧洲音乐赏析(古典与浪漫)
第七次课交响乐赏析(维也纳音乐三杰)
第八次课音乐影视作品赏析(音乐会演出视频观赏)第九次课流行歌曲赏析
第十次课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麦 欣赏~
呼麦 介绍
蒙古族呼麦 呼麦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 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呼麦发 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 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假声带也随之 震动。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 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 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 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 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赏析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朴和谐、雍容典雅、 节奏平稳、音韵舒展,用含蓄多姿的现实与 浪漫相结合手法,表现了深远恢弘的意境,具 有较强的艺术与唯美的感染力。《春江花月 夜》的音乐构思非常巧妙精致,随着音乐主 题的摇曳变化和起伏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 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恬淡,时而热烈 奔放,将大自然更换不已胜景,变幻无穷的色 彩一一呈现。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 赏析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声演奏主调,曲的前 半部以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 用来描绘梅花的清雅高洁,并因此而称为 「三弄」,乐曲的后半部则用稍快的曲调再 加上音色的变化,来表达梅花在寒风中迎风 摇曳的坚毅不屈的形态。郭茂倩《乐府诗集》 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1解题, 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 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 曲体结构可能就是这种表演形式的遗存。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赏析
高山流水最早流行于浙江南部一带,后来成 了在民间广泛传播的优秀筝曲。此曲运用了 独特的表现手法:如前半部分运用了有两个 高音的相隔两个八度大撮,表现出高山雄浑、 深沉、肃穆、高洁的神韵。而后半部分运用 一连串带有八度跳进的十六分音符和带按滑 不同力度的历音括奏,形象地表现了潺潺流 水和巍巍高山相映成趣的意境。几个清澈透 明的泛音,令人想起了山泉丁冬水花轻溅的 景象。全曲气势宏大,意境深邃,却又表现 出秀丽、柔美的江南情调。
藏族音乐 欣赏
草原之夜
腾格尔
藏族音乐鉴赏
藏族民歌的特点是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 奏自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劳动歌曲,包 括山歌、牧歌,内容是赞美山川、 河流和歌 颂生产劳动的,一种是生活歌曲,主要是表 达 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歌唱对人、对事、 对生活的爱憎之感。 与壮丽的黄河、辽阔的 大草原相媲美,相和谐的是阿坝草原藏族民 歌, 那嘹亮的歌声仿佛令人置身于广袤的大 自然当中,开阔了心胸, 净化了灵魂。
布 鲁 斯
点此处, 跳入下一 页
2.爵士音乐
爵士乐是流行音乐领域影响最大,占有重要 地位的音乐形式,“爵士”原是美国密西西比河 流域的一位黑人音乐家的名字,爵士乐起源于美 国黑人。爵士乐保留了布鲁斯音乐的风格其演奏 很大部分是模仿布鲁斯的歌唱风格。 其特征:a. 它是一种喧闹的、强调节奏的器乐曲。 在节奏上采用切分音效果,形成一种令人想离开 地面而跳动的轻松感; b. 它是一种即兴演奏形式,乐队以小型乐队形式 出现。 爵士乐的发展,经历了20年代的“热”爵 士乐,30年代的摇曳爵士乐,40年代末的“冷” 爵士乐。
摇滚乐欣赏
2、60年代的摇摆乐
摇摆乐的背景是反对侵越战争,反对种族压迫和种族歧 视。
在音乐上最初没有明显的特点,它借鉴了布鲁斯、 爵士乐等音响,在演奏中体现了不同风格。 其特点: a. 音乐素材主要来自乡村音乐和布鲁斯,在演奏时充分 利用扩音器产生的效果,造成失真的音响; b. 节奏部分主要以鼓为主,击奏出强烈的重拍; c. 歌曲内容大部分是涉及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种族歧视; d. 在舞台上充分利用灯光技术,造成非常热闹的气氛。
维吾尔族音乐 欣赏
维吾尔族音乐鉴赏
传统维吾尔音乐受伊斯兰教影响和中亚、 土耳其风格近似,但和维吾尔音乐息息 相关则是12木卡姆,12木卡姆是维吾尔 在16世纪,由先人克迪尔汗、雅尔坎迪.. 等人和当时的民间乐人参予、制定、收 集、整理的旋律形(套区或歌曲) 木卡姆的 原形大都来自地方的库车、喀什、吐鲁 番、哈密、和田的歌谣及刀郎音乐,交 相溶合的,再以不同的乐器、即兴加以 铨释、独特维吾尔风格的音乐,这种音 乐和中东、土耳其的木卡姆理念是一致 的,也和印度的拉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爵 士 乐
点此处, 跳入下一 页
3、50年代以来的流行音乐形式及 特点
1、50年代的摇滚乐
摇滚乐是由一位叫普雷斯利的歌星 开创的,摇滚一词出自一首黑人歌曲。 它是一种以黑人中流行的节奏与布鲁 斯综合而成的音乐形式。这种演奏非 常喧闹,节奏很重,而且带有挑衅性。 摇滚乐的代表乐队有甲壳虫、滚石等。
布朗族音乐 欣赏
裕固族音乐欣赏
裕固族音乐 鉴赏
劳动歌和风俗歌是与裕固族人们生活联系最为密 切的两种歌曲,前者多反映人们的劳动生活,后 者则关系到人在生命各阶段的必经仪式。裕固族 的劳动歌比较丰富,如在畜牧区广泛流传的“奶 畜歌”,西部地区垛草时唱的劳动号子“垛草 歌”,东部地区擀毡时的齐唱号子“擀毡歌”, 以及其他如“割草歌”、“捻线歌”等。其中 “奶幼畜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歌曲,主要唱给 那些生育后不让幼畜吃奶的母畜听。它的词曲即 兴性强,唱词多用虚词,时常也会插入一些规劝 或责骂母畜的话,音乐或深情甜美,或凄婉动人,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可令躁动不安的母畜变得安 静、驯良,从而顺利下奶和哺乳幼畜
华尔兹——来源于德国民间舞蹈
波尔卡——来源于波西米亚民间舞蹈
探戈舞——来源于阿Leabharlann 廷民间舞蹈华尔兹波尔卡
探戈
2、20世纪40年代以前流行音乐形 式及特点
1.布鲁斯
由美国黑人创造,流行于19世纪初的美国社会 的流行音乐。“布鲁斯”的意思是“哀怨、忧 郁的”,采用一种慢4/4拍节奏,歌词多半是伤 感、哀愁的内容,在曲调上b3和b7音及滑音效 果。布鲁斯是声乐曲,主要在黑人社会流传, 20世纪20年代进入美国白人社会,成为白人社 会流行音乐的主流。《我已穷极潦倒》。
这首乐曲是“山东大板筝曲”典型慢板乐曲 之一。山东筝派演奏时多用右手大指,刚劲有 力,又以大指连“托”的下花指为多,左手则 “吟、揉、按、滑”,刚柔并蓄。
广陵散
广陵散 赏析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 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 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 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 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 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 《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以致使宋代大儒朱熹愤然指斥:“其声最 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 赏析
《阳春白雪》,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 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 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 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琵琶曲《阳春 白雪》主要取材于流传全国各地的民间器乐 牌子曲《老六板》,经过琵琶演奏 家们不断 加工发展而成。这首古典在各个琵琶流派中 都有流传,演奏家们各自发挥才能,不断 丰 富发展, 经过加工处理形成了各自的传谱。
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 赏析
《平沙落雁》全曲以水墨画般的笔触, 淡远而苍劲地勾画出大自然寥廓壮丽 的秋江景色,表现清浅的沙流,云程 万里,天际群雁飞叫起落的声情。曲 意开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 富于生机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 抒发和寄托人们的胸臆,体现了古代 人民对祖国美丽风光的歌颂与热爱。
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 赏析
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 现了垓下决战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 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第一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 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共包括前五个小段。
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个小段落,是全 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 的激烈情景。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 赏析
《胡笳十八拍》只是一首琴曲,虽表达的 是悲怨之情,但也是“浩然之怨”。宋亡 后,也许正是有这类流传广泛的“不胜 悲”、充满“浩然之怨”的曲子,才有了 “心石铁”的坚持到底,从而使种族和文 化的血脉不绝于缕,不断延续下去。八十 多年后,当抗元的兵戈纵横于江南江北的 时候,种族与文化终得以重生。
音乐鉴赏
王沛旭 10级计算机系 网络班
一、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的概念
流行音乐是指与古典、正统的音乐不同的 一种音乐形式,能够让城市中的大多数听众所 接受,易于掌握,能使普通大众都感兴趣的音 乐。
这类音乐作品旋律清晰,音域适中,伴奏 和和声手法都非常简易。
1、19世纪的流行音乐形式及特点 19世纪的流行音乐是以器乐为主 的音乐形式,当时出现了很多优 秀的华尔兹舞曲、进行曲和序曲 等器乐作品。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 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 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 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 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 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 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 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 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 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 “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十面埋伏”、“汉 宫秋月”、“广陵散”、“阳春白雪”、“渔樵问答”、 “平沙落雁”。
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中国韵味之美, 由此可见一斑。
俞伯牙在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 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叶扁舟,一点渔火,在月 下随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轻度,清 奇挺拔;离乡背井的凄凉中夹杂着离别后的思念,如泣 如诉;身陷十面埋伏,耳听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 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痛何如哉;秋月秋风秋夜长, 孑影徘徊思故乡,如此寂寞,卿何以堪;自稽康辞世, 从此而绝的广陵散,再现当年聂政刺王的侠肝义胆,今 人有兴有幸得见,可谓幸甚。
壮族音乐 欣赏
壮族音乐 鉴赏
壮族民间歌曲是壮族人民表达喜怒哀乐 最直接的“工具”按其题材大致可分为 山歌、小调、风俗歌、儿歌、多声歌几 类,其中以山歌最为流行。壮族民歌讲 究字句的对仗和格局,较多使用“腰脚 韵”体的格律结构,现已成为壮族传统 音乐独特风格、特色与基本要素。此外, 壮族民歌可依其表现形式分为单声部每 个与多声部每个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