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布置人机工程学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座椅设计研究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座椅设计研究 摘要: 驾驶员坐姿舒适性仿真通常可以量化为驾驶姿势不舒适度模型。驾驶姿势不舒适度预测模型是根据驾驶姿势的影响因素,评价驾驶姿势不舒适度的数学模型。本文对重型商用车坐姿舒适性仿真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研究了在汽车领域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技术的发展背景及国外研究现状,并对当今比较流行的舒适度建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总结。针对这些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关节载荷的驾驶姿势不舒适度建模方法。其次,进行了适宜驾驶姿势规律的实验研究。通过设计下肢、躯干、上肢实验,获取了建立姿势不舒适度模型所需要的关节载荷和关节坐标数据。最后,建立了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关节力及扭矩为目标函数,以人体姿势变量和汽车设计变量为预测因子的人体不舒适度预测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实际项目的方案分析中。 关键词:驾驶员驾驶姿势人机工程技术人体舒适度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即后工业社会过渡,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处处都是经过设计并不断完善的设计世界。现代设计,作为一种广泛的文化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舒适生活,于是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产品也就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人体工程学的产品也就成了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目标。先以汽车座椅为例,人体工程学的家具并不是人们头脑中所想象的仅有数据符合的座椅,它还包括除了人体生理数据之外的很多因素。它的设计原则除了常见的尺度设计原则,人体机能和环境设计原则,健康设计原则外还应该讲求黄金分割比的设计原则。并指

出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好的人体工程学座椅是功能与美学相结合的产品,可以为人带来身心两方面的享受。 2 舒适驾乘首要在于座椅设计 通过对汽车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因素分析,即尺度、形态、功能、色彩四方面的具体分析寻求汽车座椅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关系,从而论证目前汽车座椅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应用的一些局限性,即学科涵与目标的矛盾、共性原则与个性需求的矛盾、统计与个案的矛盾以 及合理与合情的矛盾,通过对这些应用矛盾的透析,探求出汽车座椅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应用的原则,从而最终为汽车座椅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探索出一条道路。 而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座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确定汽车空间围提供依据。 (2)为设计汽车座椅提供依据。 (3)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 融人机工程学原理于汽车座椅设计已达到更大舒适度: 2.1 研究现状及主要容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人们工作和生活空间的不段变化,就要求汽车座椅的生产企业在座椅的设计、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也要考虑降低成本,提高汽车座椅的经济性。因此市场不断细分,多种不同类型和不同设计的汽车座椅不断进入市场。 人们对汽车座椅外观样式、材料品质的追求,使汽车座椅的设计样式丰富多姿,各有特色。从而也使汽车座椅在设计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可以说汽车座椅

人机工程学分析报告

人机工程学分析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刘明岳 对大学生寝室布局进行人机分析 一、背景:当今中国学生宿舍已公寓化,服务设施也在改进,有关资料了解我国高校寝室的洗舆区的情况。将使本文的评析更加有实际针对性。 二、分析及改进准备 1 (1)、浴洗室门的布局问题:门是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首先,通常的门的宽度为900mm可提供两个人通行,但是我校寝室卫生间门的宽度为500mm,从理论上说卫生间的门本身有可能设定的比通常的门窄,很明显存在着人机问题。由于卫生间带有洗舆和热水的部分功能。平时进出接水端盆身体需要侧身行走,这样时久会造成身 心劳累。如图1-1所示 1-1图 当人们长时间这样行走会很疲劳,而且学校寝室大多数是 8人间。由于天气原因特别是冬天,特别是早上起床后需要热水,这会造成拥堵会给大家上课时间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这 种情况分析后,总合考虑应当改进门的宽度。提高卫生间的利 用率。我初步设计了一个改进的方案如平面图1-2所示。

1-2平面图 (2)、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宽门的尺寸由原来的500mm增加到700mm。这样提高了卫生间门的基本功能利用率。也符合了人机工程学的人体舒适度。 2、(1)、洗舆区水池区如图3所示。分析洗舆水池中的人机关系可得出以下结论: 水池有点浅,在洗衣物时会造成衣服被水溅湿,弄湿衣鞋。 洗脸、刷牙、弯腰会徒增疲劳。中国百分位在90左右的人 都会穿增高鞋垫。 图3示 3、(1)、水池的改进图如图4所示。将水池高度由原来的800m m 提高了80m m这样减少了衣鞋的弄湿。同时也减轻人体的疲劳程 度。减少了地面的长期潮湿情况。

4平面图 4、(1)、寝室水龙只有一个如图5所示。这是人机工学中一出现的个严重的问题。八个人用一个水龙过于拥挤。不符合人机工 程学的舒适标准。 (2)、针对这种情况。在原来水龙头的位置不变的基础上。增 设了一个圆形水池,在墙的三角区 增设的有助于节约空间。同时将原来的水池区的尺寸由原来的长1500mm、高800mm、宽600m m g改到现在的长不变,高880m m、深450m m。 二、本次报告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对我校学生寝室洗舆 区进行人机分析并改进设计,通过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提出设计方案并加以总结。通过绘图软件的评析设计提高方案的精确度和可信度,设计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性。

人机工程学在轿车车身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轿车车身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从车身的主动与被动安全两个方面,分别概述了人机工程学在轿车车身结 构、车灯、方向盘、座椅、视野和制动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总结了提高汽车 正面、侧面、后面碰撞保护能力以及车顶耐撞强度的一些方法,介绍了世界各大著 名汽车公司的最新相关产品。最后,预测了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安全车身结构 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安全性;轿车车身结构;附件 The man-machine engineer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afety design of car body Pick to: from the body of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safety, respectively, summarizes the ergonomics in the direction of car body structure, lights, disc, seat, vis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braking stability, etc, are summarized to improve automobile front, side and back collision protection in some way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roof bruise, introduces the world famous automobile company's latest products. Finally, forecasts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 of man machine engineering design securit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ar body structure. Keywords: ergonomics; Security; The car body structure; The attachment

[整理版]汽车人机工程学13

[整理版]汽车人机工程学13 《汽车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汽车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汽车设计、行驶过程中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使学生了解解决设计中人与汽车的关系为主的产品造型设计十分重要。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人机工程的研究内容、基本原则、基本原理以及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意义;全面了解与汽车设计相关的人的因素,包括结构特征(人体解剖、人体测量)、功能特征(信息感知、处理与执行)、心理特征、环境适应性等;掌握显示与控制设计、作业域设计,座椅与手握工具设计等典型汽车人机设计问题。了解人机系统功能和类型,人机系统的分配,人机系统中人的失误产生的原因,车辆碰撞事故中车内乘员的人体保护技术,车辆行驶中车内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车辆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车辆噪声控制的必要性和如何保持车厢内的小气候环境。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设计观以及在以感性为主的形态设计过程中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闭卷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 1.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人机工程学的研究领域、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学科、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的发展阶段、人机工程学的研究领域、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学科、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人机工程学的发展阶段、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教学难点是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1.经验人机工程学阶段 2.科学人机工程学阶段 3.现代人机工程学阶段 第二节人机工程学的研究领域 第三节人机工程学的相关学科 第四节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机具 2.作业研究 3.环境 4.研究模型 第五节汽车人机工程问题——汽车人机工程学 1.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主要工作任务 2.汽车人机工程设计所涉及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汽车人机工程学中的人体因素 1.教学基本要求

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学分析[001]

汽车中的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而驾驶员的座椅就更为重要。舒适而操纵方便的驾驶座椅,可以减少驾驶员疲惫程度,降低故障的发生率[1]。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 本文以人因分析为手段,以设计出公道的驾驶座椅来满足驾驶员人体安全、舒适为设计目标,得到结论:驾驶座椅安全性设计应着重考虑人(驾驶员)坐姿生理特性及人体对车内振动、微天气的反应等两大方面。并从主动安全性设计、被动安全性设计两个方面详尽分析了驾驶座椅安全性设计的思路。 1. 人—座椅系统安全性设计中人的因素分析 任何系统实际上都是人机系统,人机系统包括人、机、环境三个方面[2]。显然驾驶员-座椅也属于人机系统研究的范畴。人机系统的安全模式多以人的行为为主体,即以人为本。对人机系统的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设计和使用高度复杂的军事装备中,人们逐步熟悉到必须把人和机器作为一个整体,在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人的因素。 1.1 人(驾驶员)坐姿生理特性分析 (1)坐姿时脊柱形态 人坐着时,身体主要由脊柱、骨盆、腿和脚支承。脊柱位于人体的背部中心,是构成人体的中轴。人处于不同的坐姿时,脊柱形态不同,只有座椅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使驾驶员的脊柱形态接近于正常自然状态,才会减少腰椎的负荷以及腰背部肌肉的负荷,防止驾驶疲惫发生。 (2)坐姿体压分布 当座椅上的人处于坐姿状态时,人的身体重量作用于座垫和靠背上的压力分布称作坐姿的体压分布[3]。可见,坐姿体压分布包括座垫上的体压分布和靠背上的体压分布两部分。 ①座垫上的体压分布 根据人体组织的解剖学特性可知,坐骨结节处是人体最能耐受压力的部位,适合于承重,而大腿下靠近表面处因有下肢主动脉分布,故不宜承受重压。据此座垫上的压力应按照臀部不同部位承受不同压力的原则来分布,即在坐骨处压力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少,自大腿部位时压力降至最低值,这是座垫设计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原则。图1为坐姿时座垫上的体压分布[4]。

汽车总布置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 I 摘要 .............................................................. I II 第1章、汽车形式的选择 . (1) 1.1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1) 1.1.1汽车载客量和装载质量 ................................... 1 1.1.2质量系数ηmo ............................................ 1 1.1.3整车整备质量m o ......................................... 1 1.1.4汽车总质量m a ........................................... 1 1.2汽车轮胎的选择 ............................................... 2 1.3驱动形式的选择 ............................................... 2 1.4轴数的选择 ................................................... 3 1.5货车布置形式 ................................................. 3 第2章.汽车发动机的选择 (4) 2.1发动机最大功率 max e P (4) 2.2选择发动机 ................................................... 4 第3章、汽车主要参数选择 .. (7) 3.1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7) 3.1.1外廓尺寸 ............................................... 7 3.1.2轴距L .................................................. 7 3.1.3前轮距B 1和后轮距B 2 ..................................... 7 3.1.4前悬L F 和后悬L R ......................................... 8 3.1.5货车车头长度 ........................................... 8 3.1.6货车车箱尺寸 ........................................... 8 3.2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的计算 ..................................... 8 第4章.传动比的计算和选 .. (13) 4.1驱动桥主减速器传动比0i 的选择 (13) 4.2变速器传动比 g i 的选择 (14) 4.2.1变速器头档传动比 1 g i 的选择 (14) 4.2.2变速器的选择 .......................................... 14 第5章.动力性能计算 (15) 5.1驱动平衡计算 (15) 5.1.1驱动力计算 ............................................ 15 5.1.2行驶阻力计算 .......................................... 15 5.1.3力的平衡方程 .......................................... 17 5.2动力特性计算 (17) 5.2.1动力因数D 的计算 (17)

雨伞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雨伞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分析 摘要:雨伞的功能是供人遮雨,就发挥雨伞的功能作用而言,把人看作雨伞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合理的人在使用中所需要支出的肢体动作和雨伞的结构是有一定的密切关联的。对于具体的结构设计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去分析与人直接接触的伞的结构设计和人——伞交互活动。 关键词: 人机工程学、雨伞、结构 一、人----雨伞系统组成 雨伞的功能是供人遮雨,就发挥雨伞的功能作用而言,把人看作雨伞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合理的。因此,人在使用雨伞时组成了人—雨伞系统,该人—雨伞系统中的人—雨伞界面关系可由(图一)来进行分析。 1.人与支撑部件关系 支撑部件主要有伞柄、伞把手、伞骨穆头等。伞柄是伞的主心骨,支撑着整个伞。 从人机关系来看,伞柄、伞把手、伞骨穆头等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手持雨伞人的手握位置和肌肉的动作有着密切的联系。伞把是人撑伞时手握的部位,是关乎手握雨伞的舒适度,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平稳地拿住伞;伞柄的压簧什么时候能很省力地按捏,人在收缩伞柄的时候,什么时候伞骨穆头的位置是符合人所需要的长度,这些都是决定于人体特性的设计参数。 2. 人与撑开部件关系 撑开部件主要有伞骨、伞骨关圈等,构成伞面的支架。伞骨是支撑整个伞面的,它能折叠能撑开,便于携带。为了能在使用时省力就该在伞骨、伞骨关圈、键钮之间的关系来找关键。如伞骨的张开的大小,伞骨的高度,伞骨关圈上键钮的大小是否符合手按键钮时的舒适度。 3.人与遮雨部件关系 伞面是伞中最重要的部分,担负着遮雨的责任,而伞面与伞骨的关系是支撑与被支撑的关系,支撑骨架、伞面骨架和水平骨架套在同一个光圈上,连成一个整体的雨伞伞骨支架,并贴合着伞面。伞面的张开大小、弧度,关系着人在伞下不被淋湿。雨伞在使用时与人的关系密切,因此影响雨伞的人体因素也很多。 二、影响雨伞性能的人体因素 雨伞在使用时与人的关系密切,因此影响雨伞的人体因素也很多。 1.人的体格因素 一般人的最大肩宽为486 99%,为了更好的防雨,伞面的直径是该数据的两倍(1000),使人在伞下有单手活动范围(上臂长313 50%)。(图二)(图三)为手臂在伞面下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总布置介绍

总布置概述 汽车总布置设计,又称为汽车总体设计,其工作内容包括汽车型式的选择,整车基本尺寸的设定,各大机械系统布置方案、人机工程布置方案的制定,各大系统的布置实现系统间的间隙保证,同时也包括对整车重量、通过性、动力性经济性、车辆动力学、NVH 等性能的考虑。总布置设计,与造型设计,整车性能开发,构成了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整车层的工作内容。总布置设计、造型设计、整车性能开发这三大项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其中,总布置设计,决定了汽车的总体技术方案,是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总布置设计,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款汽车产品投放市场后的成败。 图1-1 汽车产品开发中整车层的工作内容 1.1 汽车开发流程与总布置工作 汽车产品开发,可分为平台开发,车型开发和变型开发三种。 平台开发:开发全新的平台,全新整车造型、系统结构、配置、布置的整车项目。 车型开发:在已有平台的基础上,全新整车造型和布置,通常选用已开发成熟的零部件,对整车系统结构进行改动的整车项目。 变型开发:保留平台,通过局部改变造型和布置,选用已开发成熟的零部件对车型进行小范围改动的整车项目。 一般而言,一套完整的汽车新产品开发流程,按先后顺序,包括产品策划,概念设计,工程设计,设计验证,生产准备等几个基本的阶段。不同的汽车公司, 对汽车产品开发流程中不同阶段的名称各有不同的定义,但其本质内容却与前面提到的各个基本阶段是对应的。

当然设计验证与生产准备已经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产品开发阶段了。在产品开发的全过程中,总布置都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概念设计与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量最大。 在产品策划阶段,产品规划人员根据各种输入信息,如高层决策,市场需求,或是技术发展趋势报告,撰写新项目建议书。但新项目建议书只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性报告,其中关于车型产品的定义也比较笼统。根据新项目建议书,项目组成员通过市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质量可行性、采购可行性、生产可行性、财务可行性等各种可行性分析,确定该项目是否可行,如果可行,项目的详细方案是什么。这其中,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将发挥最重要的作用,而在所有的技术人员中,发挥带头作用的就是总布置工程师。在这个阶段,总布置工程师将会同市场人员,根据市场调研、技术可行性以及其它约束条件,制定该项目的整车产品定义,包括车辆型式选择、整车基本尺寸定义、人机工程布置方案,并绘制初版的整车总布置图。总布置工程师也将与负责动力总成开发和整车动力性经济性的工程师一起,初步制定动力总成的搭载和布置方案。 在概念设计阶段,总布置工程师的要务,是与造型师一起进行造型设计。首先,总布置工程师与相关系统的工程师一起,对产品规划阶段的整车产品定义进行进一步细化,主要体现在整车布置图的细化、底盘硬点、人机工程硬点的确定,发动机、空调等关键系统的选型与布置(对于需要新开发的发动机、空调等关键系统,还要提出对其外廓尺寸、安装点、接头的设计要求)。如:有了发动机的布置方案,才可以确定前悬的长度和发动机盖的高度;有了空调的布置方案,才可以进行仪表板CAS 面或油泥模型的制作,并考虑仪表板上其它部件的布置与造型。总布置工程师也将与车身工程师一起制作整车的典型断面图。所有这些,将作为造型师进行造型设计的重要输入信息。总布置工程师与造型师之间,是约束和配合的关系。所谓约束,是指造型师原则上必须按照总布置工程师提供的整车布置图进行造型设计,造型的创意不能违背整车尺寸定义、人机工程布置方案以及动力总成等关键系统的布置方案。所谓配合,是指造型师在进行造型创意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总布置工程师事先制定的尺寸、布置方案使其造型创意成为不可能,从而希望总布置工程师能做一些调整,这时候总布置工程师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与造型师沟通,最终获得双方满意的方案。另外,造型师在每交付一版造型交付物(如效果图、CAS 面)后,总布置工程师将与相关系统的工程师一起,对造型进行法规符合性、工艺可行性分析,分析的结果将反馈给造型师,使其调整造型,这样的操作过程在整个造型工作中,将反复好几次。为了验证整车造型、尺寸、人机工程,通常要制作1:1 的外形和内饰模型进行验证;根据验证暴露出的问题,总布置工程师将调整整车尺寸定义和人机工程设计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整车开发过程中,概念设计阶段的工作往往与产品策划阶段的工作有部分重叠。或者说,在产品策划阶段,就需要进行部分概念设计阶段的工作,以便提供更明确的整车产品信息,进行各项可行性分析。 在工程设计阶段,总布置工程师的工作,是沿着概念设计阶段确立的整车设计方向,落实各项布置方案,与各系统的工程师一起,建立一辆完整的数字样车。首先,总布置工程师向各专业设计人员下达各系统的布置方案、物理边界、重量目标以及安装点、接头的设计要求,并预留各大系统之间的间隙。各系统的布置方案,主要要考虑空间利用率(尽可能增大乘员空间和行李空间,减小机械部件占用的空间)、整车轴荷、维修可行性、装配可行性,以及碰撞安全、NVH、温度场、EMC 等性能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负责性能的工程师会与总布置工程师就影响相关性能的布置方案进行讨论,最终确定布置方案。各系统的工程师,也会结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工作座椅设计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工作座椅设计 作者:王天波班级:车辆工程084 学号:1608080422 摘要: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针对汽车工作座椅,从工作人员生理特征与工作座椅的设计原则、基本要求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工作座椅的主要结构设计要点,并从安全性角度出发提出了工作座椅 安全性设计原则。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设计、汽车工作座椅 Based on ergonomics car seat design work Author: Wangtianbo Class: V ehicle engineering 084 Number:1608080422 【Summary】Apply ergonomic principles, for automobile work seat, from staff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 working seat from three aspects of basic requirements, analyzes the main structure design work seats, and the key point put forward from the Angle of work safety seat security design principles.【Keywords】Ergonomics, design, automobile work seats. 0 引言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作业需要工作人员采用坐姿完成。可以预计,坐姿将是操作人员未来作业的主要工作状态。 坐姿是人体较自然的姿势,它较其他姿势相比,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坐姿比站姿更有利于血液循环。人站立时,血液和体液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向腿部集中,而坐姿时的肌肉松弛,腿部血管内血流静压稳定,有利于减轻疲劳;其次,坐姿还有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这对于精细作业更为合适。 与此同时,坐姿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是限制人体的活动范围,尤其是需要上肢出力的场合,往往需要站立作业,而频繁的起坐交替也会导致疲劳。因此,坐姿不正确,座椅的设计不合理,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损害。汽车工作座椅人机工程学设计目的,就是使设计出来的座椅能够满足人机工程学标准。这样一来,所谓汽车工作座椅人机工程学设计也就转化为针对工作人员舒适性的设计。 从人机工程学原理出发考虑,一个性能优良的工作座椅应当符合的基本要求如下: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而稳定的坐姿,符合人体舒适坐姿的生理特性;减轻传给工作人员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的总体设计及汽车的使用性能、艺术造型及制造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汽车销售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结构、性能及其使用、维修、寿命和使用经济性,所以总体设计在汽车的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 1、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 (1)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目标产品的用途、销售对象、控制成本及生产纲领等出发,正确选择整车性能指标、质量及尺寸参数,提出整车设计方案,为部件设计、选型提供依据。 (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使汽车能满足主要性能的要求,使相对运动的部件不会产生相互干涉。 (3)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 (4)协调各总成及整车的关系以及各总成之间的关系。 (5)拟订整车技术文件。如:整车装调技术条件、产品标准 (6)进行各种有关整车的技术综合工作。如:总布置评审材料的准备;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说明书);项目描述书;试验任务书;零部件技术认证计划。 2、对整车设计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整车设计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对汽车的有关标准、法规的了解和掌握; (2)对汽车设计、试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3)对汽车使用、保养和修理知识的基本了解; (4)对汽车生产工艺的基本了解; (5)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状态及技术水平主要零部件资源的了解; (6)有强烈的经济观念和市场意识,对市场的需求有必要的了解; (7)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 (8)要有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和耐心。 3、汽车设计的一般主要原则: 汽车的设计原则是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准则。其中包括产品设计方针、主要技术—经济要求(对技术先进性、工艺性、继承性、生产成本和零部件互用化的要求),需要考虑哪些变型车;同时要规定在各自使用性能发生矛盾时应优先保证的性能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其设计原则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些普遍适用的主要原则,表现在: (1)用户第一原则: 汽车是工业品,也可看作艺术品。对一台车的评价指标是多方在面的,且极具社会性和时代性,作为用户,一般会从以下方面作出选择: a)造型是否有时代感,能否体现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或阶层; b)驾乘是否舒适,操纵是否方便; c)工作是否可靠,维修是否便利,备件供应是否充足; d)各项技术性能等(如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能、机动性、货厢结构及尺寸、舒适性、排放可靠性等)是否满足使用需求。 e)售价(或性能价格比)是否合理; f)使用、维修成本是否低廉。 (2)贯彻“三化”原则: 贯彻“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和零部件设计标准化”,可以大大减小零部件品种、降低成本、方便维修、减少投入,所以在设计一个新车型时,要考虑它的系列化变形的

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报告

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高校宿舍公寓的设计合理性、舒适性越受重视。本文主要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从国家标准以及全国高校宿舍情况出发对于我校5 号宿舍楼的内部的尺寸、方位上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字:宿舍公寓 人机工程学分析 评价 第1页共8 页 我校女生公寓的人机学评析和改进设计 2 1 选题背景 当今中国高校的学生宿舍己经公寓化,服务性设施也在改进。了解高校学生宿舍的发展情况,将使本文的评析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1 )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以前,学生宿舍每层有集中的盥洗室和卫生间。2) 1977 年文化大革命后,新学生宿舍楼采用砖混结构中廊式布

局,通常6-7 层,每层采用集中的盥洗室和卫生间。中央走道两侧排列房间和公用的盥洗室及卫生间。3)2000 年以来宿舍分三类:①每层采用集中的盥洗室和卫生间;②旅馆式学生公寓,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盥洗室和卫生间,;③高层学生公寓,是为解决高校扩招学生增多问题而建,设施设计上受很多条件限制,电梯、盥洗室和卫生间。我校女生公寓楼属第二种类型一一拥有独立的卫生间学生公寓,但在在卫生间的设计方面受到了面积、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本文将在基本不突破这些限制的前提下,作进一步评析,提出改进设计方案,使之更加宜人。国家标准中宿舍设计的行业标准与设计规范居室的面积要求 表1 居室类型与人均使用面积人数项目每室居住人数(人)人均使用2 面积(m / 人)单层床、高架床双层床1 16 — 2 8 — 3~4 5 — 6 — 4 8 — 3 类型1类2类3类4类 储藏空间 壁柜、吊柜、书架 4)居室的床位布置尺寸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两个单床长边之间的距离0.60m。(2)两床床头之间的距离0.10m。(3)两排床或床与墙之间的走道宽度1.20m。5)居室的储物空间(1)居室应有储藏空间,每人净储藏空间不宜小于0.50m3;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可适当放大。(2)储藏空间的净深不应小于0.55m。设固定箱子架时,每格净空长度不宜小于0.80m,宽度不宜小于0.60m,高度不宜小于0.45m。书架的尺寸,其净深不应小于0.25m,每格净高 第2页共8 页

汽车总布置设计毕业设计(含外文翻译)

摘要 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在汽车上的应用,车身总布置也在飞速的变革与发展。车身总布置设计是经验和原理方法的结合,是在考虑整车形式、车身与底盘的关系、以及总布置和造型传递给车身内部布置的一些约束条件下,进行车室内部布置,是基于功能和约束的方案寻求最优的过程。一个与众不同的驾驶空间:开阔的视野,舒适的座椅布置,布置紧凑的仪表以及伸手可及的操作元件,能给人充分的心理满足和安全感。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和现代化制造方法的发展促使汽车车身总布置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传统与创新艺术风格的有机结合也影响着车身总布置的美学实践。然而,每一款新车型的问世都离不开车身总布置和它的设计工具,汽车车身总布置是汽车概念设计阶段的一项相当重要的方案设计工作。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是根据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在汽车上实际应用的分析,进行总布置设计。本文介绍汽车总布置设计工具人体模型,眼椭圆。提出了综合考虑驾驶员舒适性、视野性、腿部操纵空间、方向盘、顶盖等因素的H 点区域法。利用CATIA进行总布置设计,CATIA对于提高车身总布置的质量,以及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车身总布置设计;人机工程学;人体模型;眼椭圆。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auto industry, and ergonomics, air dynamics in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general arrangemen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reform. Body: the layout design experience and the principle of method is combined, is considering vehicle body and forms, the chassis layout, and transfer to body shape and some internal layout constraints on car interior ministry decorate, it is based on the function and constraints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optimal process. A special driving space: open vision, comfortable seat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ation and arrangement, compact and operating components, can give a person to fully satisfy the psychology and security. the modern automobile body is always arranging also in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The man-machine engineering, the aerodynamics and the modernized manufacture method development urges the unceasing renewal and the consummation which the automobile body always arranges, traditional and the innovation artistic style organic synthesis is also affecting esthetics practice which the automobile body always arranges.However, each section new vehicle being published cannot leave the automobile body always to arrange and its design tool, the automobile body total arrangement is an automobile conceptual design stage quite important project design work. T he main content of the theory is based on ergonomics in car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alysis, the layout design. Introduces the layout design tool car body model, elliptic. Puts forward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pilot, leg vision comfortableness, manipulation of space, the steering wheel, the above factors zone method H. To improve the CATIA layout of quality, body and shorten the development cycle has very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body layout design, Ergonomics, Human model, Eye ellipse.

汽车人机工程学论文

汽车仪表照明的颜色选取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摘要】对不同车型仪表盘背景色以及指示灯颜色,查阅资料收集有关人眼对光线视觉效率、颜色对比、颜色适应、视觉残像等人眼视觉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各颜色背景光的利弊之处,总结出利于人眼颜色适应,便于颜色信号区分的汽车仪表背景色和指示灯颜色。 关键词:光线视觉效率、颜色对比、颜色适应、视觉残像 1.前言 汽车对安全性、舒适性、节能和环保性能等都有一定要求,汽车仪表盘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随着驾驶环境的变化,仪表照明也显得更为重要。在夜间或驾驶环境光照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仪表照明是驾驶员在驾驶室内观察仪表显示读数所必需的条件,而仪表的照明不但影响驾驶员获取仪表显示信息的效率,而且影响驾驶员观察外界环境的效率,所以仪表照明不但要求对仪表起到照明与美观作用,而且要适应人眼视觉特性,从而保证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本文主要以汽车仪表指示灯颜色和汽车仪表背景光颜色作为分析对象,分别从人眼视觉效率、人眼颜色对比、人眼颜色适应等方面介绍,从而归纳出不同颜色照明的优缺点与汽车仪表常用照明颜色的推荐。 2.人眼颜色识别特性分析 2.1人眼视觉效率 人眼视觉效率就是光谱光视效率,光谱光视效率是指人眼 的视觉神经对各种不同波长光的感光灵敏度是不一样的。对绿 光最敏感,对红、蓝光灵敏度较低。另外,由于受生理和心里 作用,不同的人对各种波长光的感光灵敏度也有差异。通常, 光通亮越大,人感觉光越明亮,但这是对同一种光波而言,即 同一色光而言。光辐射能量相同但波长不同的色光,无论是明 视觉还是暗视觉,其产生的明亮程度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 人眼对可见光谱内的不同波长辐射具有不同的感受性,有的色 光人眼感觉明亮,有的比较暗。 因此,汽车仪表照明应选用能让驾驶员清晰分辨仪表盘信 息的仪表照明,但是并不是人眼对仪表照明感光灵敏度越高越 好,因为人眼对仪表照明颜色的感光灵敏度越高,人眼的颜色 适应性就越差。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会不断把视线再仪表盘一外界之间交换,如果仪表照明颜色的感光灵敏度太高,人眼在离开仪表盘看向外界时,就有一段时间看不到外界,这将带来驾驶的危险性。 2.2人眼视觉延迟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doc

第四章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4-1 概述 人机工程学是近40年来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车身设计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一、人机工程的概念 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 任务:使机器的设计和环境条件的设计适应于人,以保证人的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充分发挥人、机效能,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范围: ①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能力极限——能承受的极限; ②人机功能的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各自特长; ③人机相互作用及人机界面设计; 相互作用——利用信息显示器和控制器实现人—机间信息交换的过程; 人机界面——使显示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特性相匹配,使控制器与人的效应器官相匹配,以保证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迅速、准确。 ④研究环境及其改善——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尘埃、有害气体等对人的作业活动和健康的影响。以及控制、改善不良环境的措施和手段; ⑤研究作业及其改善——人从事体力和脑力作业时生理、心理变化,由此确定作业时的合理负荷及耗能量、合理的作业和休息制度、合理的操作方法→↓疲劳,保障健康,↑作业效率; ⑥研究人的可靠性与安全——工程系统日益复杂和精密,操作人员面对大量的显示器、控制器,容易出现人为差错而导致事故发生。→研究人的可靠性及影响因素,寻求减少人为差错,防止事故发生的途径和方法。

二、人机工程学与车身设计的关系 1、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要解决的问题 ①如何减少汽车的各种物理性能对人生理、心理所产生的影响; ②如何减少驾驶操作的失误而造成的事故。 2、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对现有条件下驾驶汽车和乘坐汽车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大量统计与调查,引入生理学、医学、心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机械学、环境科学、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开展全面研究和分析→改善汽车的各种性能。 目的:为汽车设计、改进提供各种调查、改进、试验与分析结果,使汽车更好地、尽善尽美地为人服务。 3、车身内部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和人体的承受范围 人对车内各种物理量变化的感受具有一定的限度。 车内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超过允许条件→感到疲劳、头晕、恶心、呕吐等生理上的病态变化和心理上的烦燥不安。 措施:·采用各种灯光、音响报警装置→及时提醒注意; ·应用空调设备→调节车室气候;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轿车车声设计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轿车车声设计§1 概述 人机工程学是近40年来发展一门新兴学科,在车身设计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一、人机工程概念 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整体状态和过程。 任务:使机器设计和环境条件设计适应于人,以保证人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充分发挥人、机效能,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范围: ①人生理、心理特征和能力极限——能承受极限; ②人机功能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各自特长; ③人机相互作用及人机界面设计; 相互作用——利用信息显示器和控制器实现人—机间信息交换过程; 人机界面——使显示器与人感觉器官特性相匹配,使控制器与人效应器官相匹配,以保证人、机之间信息交换迅速、准确。 ④研究环境及其改善——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尘埃、有害气体等对人作业活动和健康影响。以及控制、改善不良环境措施和手段; ⑤研究作业及其改善——人从事体力和脑力作业时生理、心理变化,由此确定作业时合理负荷及耗能量、合理作业和休息制度、合理操作方法→↓疲劳,保障健康,↑作业效率; ⑥研究人可靠性与安全——工程系统日益复杂和精密,操作人员面对大量显示器、控制器,容易出现人为差错而导致事故发生。→研究人可靠性及影响因素,寻求减少人为差错,防止事故发生途径和方法。 二、人机工程学与车身设计关系 1、人机工程学研究目——要解决问题 ①如何减少汽车各种物理性能对人生理、心理所产生影响;

②如何减少驾驶操作失误而造成事故。 2、在汽车工程中应用 ——对现有条件下驾驶汽车和乘坐汽车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大量统计与调查,引入生理学、医学、心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机械学、环境科学、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学科观点和方法,开展全面研究和分析→改善汽车各种性能。 目:为汽车设计、改进提供各种调查、改进、试验与分析结果,使汽车更好地、尽善尽美地为人服务。 3、车身内部各种物理量变化和人体承受范围 人对车内各种物理量变化感受具有一定限度。 车内各种物理量变化超过允许条件→感到疲劳、头晕、恶心、呕吐等生理上病态变化和心理上烦燥不安。 措施:·采用各种灯光、音响报警装置→及时提醒注意; ·应用空调设备→调节车室气候; ·采用各种绝缘、密封手段→↓振动、噪声、空气污染。 ——为乘客创造一个安全、可靠、舒适乘坐环境。 4、研究内容: ①人体尺度和操纵范围; ②人视觉和光效应; ③听觉信息传递和噪声干扰; ④人体对环境适应; ⑤人—车系统响应时间; ⑥人—车系统特性和安全驾驶; ⑦饮酒对驾驶干扰。 要求: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使汽车各种性能更好地适应人们心理和生理上要求。 5、达到目 ·根据人类生理、心理自身规律来指导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