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湿疹中药方剂
?蒲公英白鲜皮治肛周湿疹瘙痒

蒲公英白鲜皮治肛周湿疹瘙痒
肛周湿疹多数发于肛周,或蔓延至臀部及会阴部,肛周瘙痒难忍,伴皮肤红斑、苔藓样变等,采用蒲公英白鲜皮煎汤坐浴治肛周湿疹疗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处方:蒲公英30g,白鲜皮20g,乌梅、明矾、苦楝皮、土槿皮各10g。
用法:上药加水800ml,煎煮至250ml,冷却后,兑入温开水1500ml,坐浴。
每日坐浴1次,每次15分钟,连续坐浴2周。
上方中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蒲公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二者配伍共奏祛湿清热之功;土槿皮、苦楝皮解毒杀虫、收敛燥湿止痒,三药共为佐药,止痒。
乌梅与其他药物合用,消肿止痒,故取得疗效。
胡希恕治疗肛周湿疹的医案

胡希恕治疗肛周湿疹的医案1. 引言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红、糜烂、瘙痒等症状。
胡希恕是一位中医专家,对于治疗肛周湿疹有着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胡希恕治疗肛周湿疹的医案,包括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2.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年龄45岁,主要症状为肛门周围皮肤红、肿、湿、渗液和剧烈的阵发性瘙痒感。
患者在就诊前已经出现了两个月以上,并且多次使用外用药物治疗无效。
3.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胡希恕的经验,可以初步诊断为肛周湿疹。
但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在排除其他类似皮肤问题后,建议进行皮肤切片检查。
4. 治疗方法4.1 中药熏洗胡希恕采用中药熏洗的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中草药:黄柏、苦参、地榆、白鲜皮等。
2. 将以上草药浸泡于适量的温水中,浸泡时间约为30分钟。
3. 将患者坐于盛有中草药水的蒸桶上,进行蒸汽熏洗。
疗程为每日一次,连续7天。
4.2 中药外敷胡希恕还采用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中草药:黄柏、苦参、地榆、白鲜皮等。
2. 将以上草药加工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温开水调成糊状。
3. 将中药糊涂抹于患处,然后用纱布包扎固定。
每日更换一次,连续7天。
4.3 饮食调理胡希恕强调饮食调理在治疗肛周湿疹中的重要性。
患者应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蔬果。
5.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肛周湿疹的复发,胡希恕建议患者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和床单等衣物。
2. 避免久坐、久站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
3. 避免过度清洁肛门,以免破坏皮肤屏障。
4. 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暴饮暴食和不良饮食习惯。
6. 结果与讨论经过胡希恕的治疗,患者的肛周湿疹症状明显减轻。
临床观察发现,红、肿、湿、渗液和剧烈的阵发性瘙痒感等主要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同时,在治疗后的随访中,未发现复发情况。
中医治法注重辨证施治,胡希恕在治疗肛周湿疹中采用了中药熏洗、中药外敷和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法。
中药坐浴治疗肛门湿疹

、
搅扮均 匀 待 与肖
,
,
冲 热水 3
升
,
拌 均匀
。
,
过滤去 渣取
,
水 温 适 宜 后 坐 盆 浸 i 过2 0 分 钟左右 一般 使 用 一 1 0 天 即 可收到
一 旱晚 价
’`
:
药液
比食 盐加 克
,
趁 温 热坐 浴 患 部
每天
、
著欢 炭
.
.
一2 次
、
每 次2 0 分 钟
有清 创
、
消肿
止
有 ( 张 志大 ② )
多 以 药浴外 治 为 主 方 选辑如下
0 5 部
。 克
, ,
,
现 将疗 效 较 好 的 简 易 验
,
:
① 双皮 汤
( 水3 获
1
、
:
尔
出 子树皮 5 0 0 克
升
,
神树 及
坐 浴 患
.
中药 坐 浴 治
方 剂组 成
: ;
疗
:
、
肛 门湿 参
} 鲜皮
、 、
0 0。 毫 2
趁热 熏 加
,
、
每天
收敛
、
一
次
、
加 等功 效 ④
,
。
蜂房 生羡 汤
,
:
露 蜂 房2 0克 毫升
1
,
,
生妥 沁 趁 热 熏
桂西 乡土 壮药 治痛 经
痛经
,
克 洗 钟 效
.
拍 i兰
加水
,
20 00
点沸2、,、坐浴 患 部
每天
、
中药坐浴治肛门湿疹

50编辑/田 玲
405144366@q q.c o m
百病妙治肛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以肛门周围皮肤瘙痒、有分泌物渗出、皮疹呈多形性、易复发为主要特点,其瘙痒多为阵发性,夜间尤甚,可蔓延至肛周皮肤及会阴、阴囊部。
引起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如痔疮、肛裂及慢性感染性疾病均可引发,此外,过敏体质者也易患肛门湿疹。
患者应避免搔抓、摩擦及热水烫洗,不要用肥皂水浸洗和有刺激性的药物熏洗,否则可能出现继发感染、湿疹扩散、皮肤烫伤等情况。
选用中药坐浴,可清热、利湿、止痒,患者不妨一试。
药方:苦参30克,黄柏、荆芥、防风各20克,黄芩15克,煎20
分钟,取煎液500毫升,兑温开水500毫升。
待水温40℃左右时,便后坐浴10~15分钟,每日1次。
伴肛周皮肤潮湿者,坐浴后可将炉甘石洗剂摇匀后外搽,每日1次;伴肛周皮肤干燥者,坐浴后可用红霉素软膏外搽,每日1次;如夜间瘙痒难忍者,可用肤轻松软膏外涂患处。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养成便后温水坐浴的习惯,充分清洁肛门及周围皮肤。
2.积极治疗各种可能引起湿疹的原发病,如痔疮、肛瘘、肛窦炎、腹泻、便秘等。
3.饮食宜清淡,少吃辣椒、槟榔、海鲜等刺激性食物,少喝白
酒。
(湖南省宁乡县中医医院 姚国军 邮编:410600)
中药坐浴治肛门湿疹DOI:10.19433/ki.1006-9119.2019.14.023。
医案分享:肛周湿疹、苦参洗剂

医案分享:肛周湿疹、苦参洗剂
处方:苦参、明矾、芒硝、川椒、艾叶、荆芥(痒剧者加蛇床子,地肤子)
上药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日两次,每次15至20分钟,日用药一剂
中医辨证:风湿热邪流注肌肤
治法:清热祛湿,祛风止痒
临床效果:林某某,男,60岁,肛门部瘙痒难忍,夜不能眠已四年余,曾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检查:肛门周围皮肤粗糙,肤色恢白,少许鳞屑,临床诊断为肛周慢性湿疹。
于以“苦参洗方”,三剂痒减,六剂即痊愈。
观察二个月,未见复发。
按:“苦参洗方”亦可用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急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疗效甚为满意,本方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内服药用。
药方因人而异,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湿疹』中药方--辽宁名医治肛门湿疹方

『湿疹』中药方--辽宁名医治肛门湿疹方辽宁名医治肛门湿疹(湿热下注)方:处方:革薜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20克,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0克,蝉蜕6克,大黄3克(后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用于治疗肛门湿疹,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型。
症见发病急骤,肛门皮肤潮红,伴有丘疹、水泡、黄水淋漓,局部灼热、瘙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加减: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0克;剧痒者,加白蒺藜12克。
专家点评:方中革解、薏苡仁、土茯苓、滑石清热利湿;泽泻清热除湿;通草泄热利湿;黄柏、大黄清热泻火;龙胆草、栀子清热燥湿泻火;丹皮、蝉蜕、防风、白蒺藜疏风清热,凉血止痒。
辽宁名医治肛门湿疹(血虚风燥)方:处方:生地20克,当归、赤芍、荆芥、薄荷各10克,柴胡、黄芩、川芎、甘草、蝉蜕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养血润燥,清热祛风。
用于治疗肛门湿疹,中医辨证属血虚风燥型。
症见肛周皮肤增厚,伴角化皲裂,皮肤损害、表面有抓痕和血痂,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伴心烦易怒,午后低热,夜寐不佳,舌苔淡白,脉弦细或沉细。
专家点评:方中生地、赤芍、川芎、当归补血活血,滋阴止痒;柴胡、薄荷开郁透疹;荆芥、蝉蜕疏风透疹止痒;甘草调和诸药。
辽宁名医治肛门湿疹(脾虚湿盛)方:处方:苍术、泽泻各15克,厚朴、陈皮、猪苓、白术、茯苓各10克,桂枝6克,甘草5克,生姜2片,大枣2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燥湿祛风。
用于治疗肛门湿疹,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型。
症见肛周皮肤粗糙肥,厚,伴有少量渗液,皮肤表面因搔抓而产生抓痕和出血点,伴有鳞屑,口渴不思饮,大便不干或便溏,腹泻,舌淡胖,舌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缓或滑。
专家点评:方中苍术除湿运脾;泽泻利水渗湿;厚朴行气化湿;猪苓、茯苓淡渗利水;白术健脾运湿;陈皮行气化滞;桂枝既解表又助膀胱气化;生姜、大枣调和肝脾;甘草调和诸药。
肛周湿疹外用保健偏方

肛周湿疹外用保健偏方偏方1:山豆根30克,加水适量,煎煮成药浴液,去渣,洗浴肛门。
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肛周湿疹、痔疮、肛周脓肿等。
偏方2:黄柏、大黄各10克,石菖蒲、白鲜皮、大风子、地肤子各15克,苦参、金银花各20克,蝉蜕7个。
加水1500克,煎煮30分钟,去渣,温洗患部,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功效,适用于肛周湿疹。
偏方3:五倍子、蛇床子各30克,紫草、土槿皮、白鲜皮、石榴皮各15克,黄柏、赤石脂各10克,甘草6克。
上药入布袋,放入锅中,加水5000克,煎煮至3000克,去渣,洗患部,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祛风止痒的功效,适用于顽固性肛周湿疹。
偏方4:地肤子、马齿苋、生大黄各30克,白鲜皮15克,明矾5克,加水1500克煎煮成药浴液,去渣,熏洗肛门周围,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适用于肛周湿疹。
本方中硫黄有毒,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
偏方5: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苦参、芒硝各20克,川椒、艾叶、荆芥各15克,明矾5克,加水适量,煎煮数沸,去渣取汁,倒入盆中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
适用于肛周湿疹。
偏方6:蛇床子、浮萍、豨莶草各15克,大风子、苦参各50克,苍耳子30克,加水2000~3000克,煎煮至沸15~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盆中,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钟。
适用于肛周湿疹。
偏方7:地榆、荆芥穗、苦参、蛇床子各30克,研为粗末,每次取药末60克,加水适量煎煮成药浴液,去渣,洗浴肛门。
适用于肛周湿疹。
偏方8:金银花、野菊花、大黄、黄柏各15克,朴硝30克。
以上前4味加水2000克,煎煮15分钟,去渣加入朴硝,待溶化后先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降至适宜后再坐浴20分钟,每日熏洗2~3次。
适用于肛周湿疹。
偏方9:地肤子、五倍子、生大黄各30克,白鲜皮15克,明矾5克,加水1500克,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倒入盆中趁热熏洗肛门周围,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中医对肛门湿疹的辨证[1]
![中医对肛门湿疹的辨证[1]](https://img.taocdn.com/s3/m/d51507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9.png)
中医对肛门湿疹的辨证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特征是肛门周围皮肤发痒、红肿、潮湿,并伴有糜烂、溃疡、疱疹等症状。
中医认为,肛门湿疹是由于湿热蕴结、湿热瘀阻、脾虚湿停等病因导致的,因此,在治疗肛门湿疹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1. 湿热蕴结型主要症状:患者肛门周围皮肤发红,瘙痒明显,伴有灼热感,常出现糜烂、溃疡等症状。
大便黏腻,口苦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方药推荐: - 茵陈蒿汤:茵陈、蒿子秆、车前子、连翘、石膏、地骨皮等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痒的功效。
- 穿心莲湿热清:穿心莲、灵芝、地骨皮、龙胆草等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作用。
2. 湿热瘀阻型主要症状:患者肛门周围皮肤潮湿,瘙痒严重,皮肤发红,常伴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大便不成形,甚至有便秘的情况,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推荐: - 朱砂痔疮湿淤丸:朱砂、硝石、川芎、当归等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
- 龙血疗法:龙血、蜈蚣、田螺等组成的方剂,可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3. 脾虚湿停型主要症状:患者肛门周围皮肤湿润,瘙痒不止,皮肤颜色较淡,常伴有乏力、腹泻等症状。
舌苔薄白或厚腻,脉沉细。
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健脾化湿。
方药推荐: - 金莲桂梗丸:金莲花、桂梗等组成的方剂,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
- 芩脾安脾丸:泽泻、白术、茯苓、甘草等组成的方剂,可以健脾化湿,调理脾胃。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注重患者的日常护理和调摄。
以下是一些建议:•避免久坐,尽量保持站立或躺卧,减少对肛门区域的压力。
•注意个人卫生,肛门周围保持清洁,使用温水洗涤,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品。
•饮食方面,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辛辣、油腻食物。
多摄取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避免过度用力排便,保持正常的大便习惯,避免腹泻或便秘。
•忌烟酒,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情绪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周湿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风湿热邪流注肌肤。
【治法】清热祛湿祛风止痒。
【方名】苦参外洗方。
【组成】苦参60克,明矾50克,芒硝60克,川椒15克,艾叶15克,荆芥15克,蛇床子30克。
【用法】上药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每日1剂。
【出处】杨友信方<湿疹>
肛周湿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风湿热邪流注肌肤。
【治法】清热祛湿祛风止痒。
【方名】苦参外洗方。
【组成】苦参60克,明矾50克,芒硝60克,川椒15克,艾叶15克,荆芥15克,蛇床子30克。
【用法】上药水煎,先熏后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每日1剂。
【出处】杨友信方<湿疹>
蛋黄油治疗皮肤湿疹
新鲜鸡蛋10个洗净煮熟,将蛋黄放入铁勺内于炭火上熬炼取油脂(10个鸡蛋约取10-15毫升油脂),去渣后将蛋黄油直接抹患部,每天1次。
一般用药后局部发红、渗液,瘙痒等即减轻,经3-5次即可痊愈。
又有人用蛋黄油治疗皮癣、脚癣
和头癣,亦获良效。
<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