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翻译理论48页PPT
合集下载
翻译理论及其实践 课件

为大人带来形象的羊生肖故事来历为孩子带去快乐的生肖图画故事阅读
翻译理论及其实践 课件
一日一练
❖ 二十岁的时候,有书店必逛,有书必买。三十岁之 后,对书店视而不见,直接去了隔壁的美容院 (parlor)。
❖ a/ At the age of twenty , I frequented the bookstores and bought whatever I found. After thirty , I ignored them and went ahead into the nearby beauty parlor.
❖ 结果,烟草公司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在全球传 播其营销网络,尽可能广泛地吸引年轻消费者。
summary
❖ 中文和英文的句式结构差别很大: ❖ 中文是零散的句式结构,依靠句子间的逻辑
关系来维持其成立---意合 ❖ 英文靠关系词语来维持的成立。-形合❖ 中文翻译英语时,尽量考虑把简短的几个中
文句子组合在一起翻译成复杂的英语句子 ❖ 英语翻译中文时,复杂的英语句子要拆分为
Case 2.词语之惑
❖ 1.If you lose a key species, you may cause a flood of/a lot of other extinctions.
❖ 2.There is many a sweet confidence between these two beloved ones. Others can hardly overhear it.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我国翻译理论简介
❖ 1.严复的 “ 信 ” (faithfulness) “ 达 ” ( expressiveness) “ 雅 ” (elegance)
翻译理论及其实践 课件
一日一练
❖ 二十岁的时候,有书店必逛,有书必买。三十岁之 后,对书店视而不见,直接去了隔壁的美容院 (parlor)。
❖ a/ At the age of twenty , I frequented the bookstores and bought whatever I found. After thirty , I ignored them and went ahead into the nearby beauty parlor.
❖ 结果,烟草公司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在全球传 播其营销网络,尽可能广泛地吸引年轻消费者。
summary
❖ 中文和英文的句式结构差别很大: ❖ 中文是零散的句式结构,依靠句子间的逻辑
关系来维持其成立---意合 ❖ 英文靠关系词语来维持的成立。-形合❖ 中文翻译英语时,尽量考虑把简短的几个中
文句子组合在一起翻译成复杂的英语句子 ❖ 英语翻译中文时,复杂的英语句子要拆分为
Case 2.词语之惑
❖ 1.If you lose a key species, you may cause a flood of/a lot of other extinctions.
❖ 2.There is many a sweet confidence between these two beloved ones. Others can hardly overhear it.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我国翻译理论简介
❖ 1.严复的 “ 信 ” (faithfulness) “ 达 ” ( expressiveness) “ 雅 ” (elegance)
翻译理论与技巧第一讲总论(课堂PPT)

“化”、“讹”具有一脉相承,彼此呼应的意义。翻 译的作用“诱”,难以避免的毛病“讹”和翻译的最 高境界“化”联系一起。翻译的过程就是引“诱”、 避“讹”、求“化”的过程。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 文学转变为另一个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 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持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Thomas Huxley, Prolegomena to Evolution and Ethics.
可以有把握地想象,二千年前,在凯撒到达不列颠南部 之前,从我正在写作的屋子的窗口,可以看到整个原野 是处在一种所谓“自然状态”之中。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 诸景,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凯 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 施……
深奥才能达意,是复古的思想。核心是译作的文学价 值和艺术价值比较高。
13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 “the state of Nature”.
洋学说和文学的做法,对他们惯用的“转述译法”提 出挑战,采用新的译法——忠实于原文的白话文的直 译法。
20
“易解”和“丰姿”的双标准: “力求易解”和“保存原作丰姿”:既要通顺、又要
忠实,是对“信达雅”的传承和发展。
“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为辅” “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Thomas Huxley, Prolegomena to Evolution and Ethics.
可以有把握地想象,二千年前,在凯撒到达不列颠南部 之前,从我正在写作的屋子的窗口,可以看到整个原野 是处在一种所谓“自然状态”之中。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 诸景,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凯 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 施……
深奥才能达意,是复古的思想。核心是译作的文学价 值和艺术价值比较高。
13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 “the state of Nature”.
洋学说和文学的做法,对他们惯用的“转述译法”提 出挑战,采用新的译法——忠实于原文的白话文的直 译法。
20
“易解”和“丰姿”的双标准: “力求易解”和“保存原作丰姿”:既要通顺、又要
忠实,是对“信达雅”的传承和发展。
“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为辅” “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回顾课件

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译文的功能和交际性。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总结词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语言学派、文学学派、文化 学派和社会学派。
详细描述
语言学派强调语言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关注语言之间 的对等和转换。文学学派关注文学作品的翻译,强调 译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文化学派则关注文化背景和 内涵的传递,强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社会学派 则将翻译置于社会语境中考虑,关注翻译的社会功能 和影响。这些流派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提高翻译的 质量和效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作。
01
02
03
增词
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原文中 没有的词句,以使译文更 加流畅、自然,补充原文 中隐含的译文更加简洁、 明了,避免冗余和重复。
词类转译
改变原文中某些词的词性 ,以适应目标语的表达习 惯和语法规则,使译文更 加地道、自然。
03
语言与文化差异
语言结构差异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 知识回顾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翻译理论概述 • 翻译技巧与实践 • 语言与文化差异 • 翻译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翻译工具与技术 •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01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 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信 息的传递和交流。翻译的性质包括语言性、文化性和 交际性。
总结词
文化意象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特定形象或概念,对于翻译者来说,如何 处理这些文化意象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详细描述
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或表达方式,需要进行适当的 解释或转换,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例如,“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含 义截然不同,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总结词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语言学派、文学学派、文化 学派和社会学派。
详细描述
语言学派强调语言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关注语言之间 的对等和转换。文学学派关注文学作品的翻译,强调 译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文化学派则关注文化背景和 内涵的传递,强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社会学派 则将翻译置于社会语境中考虑,关注翻译的社会功能 和影响。这些流派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提高翻译的 质量和效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作。
01
02
03
增词
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原文中 没有的词句,以使译文更 加流畅、自然,补充原文 中隐含的译文更加简洁、 明了,避免冗余和重复。
词类转译
改变原文中某些词的词性 ,以适应目标语的表达习 惯和语法规则,使译文更 加地道、自然。
03
语言与文化差异
语言结构差异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 知识回顾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翻译理论概述 • 翻译技巧与实践 • 语言与文化差异 • 翻译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翻译工具与技术 •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01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 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信 息的传递和交流。翻译的性质包括语言性、文化性和 交际性。
总结词
文化意象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特定形象或概念,对于翻译者来说,如何 处理这些文化意象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详细描述
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或表达方式,需要进行适当的 解释或转换,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例如,“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含 义截然不同,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
翻译理论ppt课件

Example 1 林语堂在《成功之路》一书(马尔腾著,陕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3:译者序第2页)的译者序 中林写道: “关于译笔的好坏一点声明:原文不是纯粹 的文艺作品,而是兴奋激励青年的文字,所以 在翻译时,不强从直译,而帷尽力于保持原文 的浓厚的兴奋性,激励性。为要达到这个目的, 文即使蒙不忠实之识,也在所不惜的。”
一、序跋对于译者翻译过程研究的重要性
余光中:“一本译书只要够分量,前面竟然没有 译者的序言交代,总令人觉得唐突无凭。”
Function 3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十分 注重与读者的交流
function 1
对翻译批评产生积极作用
译者的信息处理及翻译策略
翻译生产的外部环境与翻译的关系
• 译者通过内省寻求译作赖以产生的知识, 让译者把他们翻译的经历记录下来,而 后与之交谈。这种方法应该为叩开“黑 箱”提供一条独具启发意义的途径。
列宁《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中讲到; “……1848年西欧确立究制时,……工厂无产阶级当 时几乎还没有存在,而大生产中的无产阶级(如霍普 特曼所描写的德国织工,以及里昂城的织工),还是 一群粗野的入众,只能举行骚动,而绝对不能提出什 么政治要求” (中译本九十三页)时,译者加了一个 注说“霍普特曼(18十年代西里细亚织工起义情 形的《织工》剧本。”
神似论和中文写作论
• 傅东华在《飘》的译序中写道:“我的目的是求 忠实于全书的趣味精神,不在求忠实于一枝一 节。”因此对于那些“冗长的描写和心理的分 析,觉得它跟情节的发展没有多大的关系,并 且要使读者厌倦的”,“就老实不客气地将它 整段删节了。”(傅东华译,1979:译序第3-4 页) 页)
• 面临选择,做出取舍 • 困难?局限?主客观牵制?最大努力去体现原 作精神?达到某一效果? • 公正客观地评价译作,建立多元化的批评标准。
翻译理论篇PPT课件

第14页/共43页
Responsibility of translator
---Competent linguistic ability & bicultural knowledge
---Being a good negotiator(磋商者、交涉 者)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第17页/共43页
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influential translation principles)
• 严复:信达雅 • 傅雷:重神似不重形似; • 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 强调原作神韵再现。 • 钱钟书:提出“化境”,使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 • 化境—sublimed adaptation. Focus on the translator ’s smooth and
第2页/共43页
这说明了翻译是语义的翻译,不是语 言形式的翻译,是运用另一种语言的 适当方式来表达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 容,而不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与一 种语言中含义相似的某些词语或结构。 翻译必须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 必须着眼于传达原文的内容和意义。 换句话说,翻译的基本单位应该是语
第3页/共43页
第7页/共43页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1) 从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角度来分类,翻译可 分为本族语译为外语,外语译为本族语;
2) 从涉及到的符际翻译语言符号来分类,翻 译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Responsibility of translator
---Competent linguistic ability & bicultural knowledge
---Being a good negotiator(磋商者、交涉 者)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第17页/共43页
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influential translation principles)
• 严复:信达雅 • 傅雷:重神似不重形似; • 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 强调原作神韵再现。 • 钱钟书:提出“化境”,使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 • 化境—sublimed adaptation. Focus on the translator ’s smooth and
第2页/共43页
这说明了翻译是语义的翻译,不是语 言形式的翻译,是运用另一种语言的 适当方式来表达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 容,而不是在另一种语言中寻找与一 种语言中含义相似的某些词语或结构。 翻译必须跳出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 必须着眼于传达原文的内容和意义。 换句话说,翻译的基本单位应该是语
第3页/共43页
第7页/共43页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
1) 从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角度来分类,翻译可 分为本族语译为外语,外语译为本族语;
2) 从涉及到的符际翻译语言符号来分类,翻 译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PPT课件

13
导学——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导学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翻译
注:可能 因授课实际情况,课时安排会做适当调整。
课时 2 2 2 2 2 2 4
14
导学——学法指导
译者素养:
➢译者的素质: 外语素质 语言敏感度 心理素质
导学——课程要求
Tests: 60% There will be only one test: a final. But there may also be
several short quizzes through the term. Attendance: 20%
Daily attendance will be recorded. Each time a student will get 2.5 points. 1point for attendance, 1 point for being on time, and 0.5 point for participating in discussion and interacting positively with fellow classmates.
二、教学过程:
1. 增译法 2. 省译法 3. 词类转换 4. 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 5. 翻译练习1、2、3、4
7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一、教学目的:要求熟练理解句子的翻译技 巧,从而在汉英翻译时做到通顺、准确。
二、教学过程:
1. 重译法 2. 语态变换法 3. 词序调整法 4. 拆译法 5. 翻译练习1、2、3、4
We should take considerable ( or a good portion of )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roblems that arouse. 19
导学——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导学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翻译
注:可能 因授课实际情况,课时安排会做适当调整。
课时 2 2 2 2 2 2 4
14
导学——学法指导
译者素养:
➢译者的素质: 外语素质 语言敏感度 心理素质
导学——课程要求
Tests: 60% There will be only one test: a final. But there may also be
several short quizzes through the term. Attendance: 20%
Daily attendance will be recorded. Each time a student will get 2.5 points. 1point for attendance, 1 point for being on time, and 0.5 point for participating in discussion and interacting positively with fellow classmates.
二、教学过程:
1. 增译法 2. 省译法 3. 词类转换 4. 正说反译、反说正译法 5. 翻译练习1、2、3、4
7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一、教学目的:要求熟练理解句子的翻译技 巧,从而在汉英翻译时做到通顺、准确。
二、教学过程:
1. 重译法 2. 语态变换法 3. 词序调整法 4. 拆译法 5. 翻译练习1、2、3、4
We should take considerable ( or a good portion of )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roblems that arouse. 19
《翻译理论及实践》PPT课件

a
16
参考译文
1. 月球离地球非常遥远,即使那边山上长着 大树,有大象在跑来跑去,我们用已经发 明的最高倍率的望远镜也不能看到它们。
2. 1826年杰斐逊逝世。按他生前遗愿,在他 墓地的石碑上刻着: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 州信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弗吉尼亚大学创 建人之墓。
a
17
2.1.4 静态与动态
▪ 英语有一种少用(谓语)动词、或用其他手段
a
2
2.1.1 主语与主题
▪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 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 事件的主观表现中。
▪ 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 分。正如王力所说:“就句子结构而论,西洋语言 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法治的不管主语用 得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人治 的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能使人听懂说 话人的意思,就算了。”
4. We knew spring was coming as we had seen a
robin.
a
11
参考译文
1.(由于)天气很好,我们决定去爬山。
2. 我妹妹在等我,我得走了。
3. 没有外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连续做匀 速直线运动。
4. 我们看见了一只知更鸟,知道春天快要到 了。
a
12
2.1.3 树状与竹状
a
23
参考译文
5. 党的干部吃着粗茶淡饭,住着寒冷的窑洞,点着昏
暗的油灯,长时间地工作。
6. 今晚放映什么影片?
7. 他拿着枪,绕着屋子走。
8. 研究一下那封信,就使我们毫不怀疑该信是别有用
心的。
9. 他对她一见钟情。
a
中国翻译史概述ppt课件

白马寺译经 《四十二章经》
佛经 翻译 概览
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 北朝进一步发展,唐代臻于极盛,北宋 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马祖毅,1819)
四个阶段:
草创时期(beginning):东汉桓帝末 年到西晋
发展时期(development):东晋到隨 全盛时期(highlight, flourishment):
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 现代翻译史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当代翻译史则从建国后至今
西方翻译简史
28
西方翻译实践史
开端《七十子希腊文本》
第一次翻译活动高潮
罗马文学三大鼻祖之一的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 3世纪翻译的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 译史上最早的译作,其后的一些大文学家们也都 开始尝试用拉丁语翻译或改写希腊戏剧作品,从 而掀起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这一阶段 的翻译活动将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 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际
(八卷),是中国编译西方数学
的
的最早著作
翻
《圣经》翻译:贺清泰(P.L. De Poirot) ,艾儒略
译
活
动
清末 的翻
译
林则徐 : “组织翻译活动的 先驱”。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 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 书”
林则徐在使粤和督粤期间 (1839-1840年)曾组织人员 翻译编纂了《四洲志》
鲁迅
巴金
五
胡适
梁实秋
四
郭沫若
冰心
时
郑振铎
林语堂
期 的
朱生豪 周作人
茅盾 郭沫若 瞿秋白
佛经 翻译 概览
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 北朝进一步发展,唐代臻于极盛,北宋 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马祖毅,1819)
四个阶段:
草创时期(beginning):东汉桓帝末 年到西晋
发展时期(development):东晋到隨 全盛时期(highlight, flourishment):
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 现代翻译史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当代翻译史则从建国后至今
西方翻译简史
28
西方翻译实践史
开端《七十子希腊文本》
第一次翻译活动高潮
罗马文学三大鼻祖之一的安德罗尼柯于公元前 3世纪翻译的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 译史上最早的译作,其后的一些大文学家们也都 开始尝试用拉丁语翻译或改写希腊戏剧作品,从 而掀起了西方历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这一阶段 的翻译活动将古希腊文学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 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际
(八卷),是中国编译西方数学
的
的最早著作
翻
《圣经》翻译:贺清泰(P.L. De Poirot) ,艾儒略
译
活
动
清末 的翻
译
林则徐 : “组织翻译活动的 先驱”。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 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 书”
林则徐在使粤和督粤期间 (1839-1840年)曾组织人员 翻译编纂了《四洲志》
鲁迅
巴金
五
胡适
梁实秋
四
郭沫若
冰心
时
郑振铎
林语堂
期 的
朱生豪 周作人
茅盾 郭沫若 瞿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