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人生》阅读附答案
阅读《读书与人生》(16分)完整篇.doc

阅读《读书与人生》(16分)-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读书与人生(16分)①书,读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可育德行,可导人生。
②谁能用读书来充实自己,谁就十分聪明;就会站得高,看得开,走得远,行得顺;就更能经历伤痛,承受苦难,获得成功,取得成就;就能更加幸福快乐并活出一种独特的绚丽和精彩。
③如果无聊,请读书。
历史会告诉你,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先人会指导你,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大师们会给你讲他们成功的经验;伟人会教你如何创造奇迹;时间会告诉你,他公平地属于每一个人,当有人在悲叹人生苦短时,有的人却成就了永恒。
④如果空虚,请读书。
至少你可以得到一条人生的格言,懂得有的人之所以能登上人生的高峰,是因为他们从未停止过攀援,即使滑下去后也会得从头再来;而有的人一直在谷底徘徊,那是因为他们一跌倒就躺下不愿起来,苟且度日,得过且过,或者呻吟连连,怨天尤人。
⑤如果寂寞,请读书。
书会告诉你为什么会寂寞,并教你怎样就不再寂寞。
收藏家从不寂寞,艺术家从不寂寞,求职者从不寂寞。
寂寞的人大多是无所事事的人,是游手好闲的人,是虚度年华的人。
⑥如果有闲,请读书。
书会告诉你,有的人会用闲暇采集知识,有的人会用这空白来编织平庸。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时间非常匮乏,而有的人却感觉时间多得无法消磨?书会让你明白,奇迹虽然来自瞬间,但瞬间却是持之以恒这条线上的一个端点。
⑦如果苦闷,请读书,书会告诉你:伟人也曾苦闷过,只是他很快就拨开了黑暗,奔向了光明;豪杰也曾迷茫过,只不过他能尽快递出迷茫;英雄也曾卑下过,只不过他没有被卑下拖进泥沼。
人世间往往有些事身不由己,但有些事却全在于己。
每次苦难都是一次淬火,假如你拒绝,一次成刚的机会你又将错过。
⑧总之,读书能医愚,能治穷,能励志,能致远;读书能让人聪慧,让人学会怎样交友,怎样为人,怎样谈吐,怎样巧干,怎样活着尤为,怎样才能彰显人生光辉的价值------(文章有删改)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1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4分)16.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第⑥段中抄写一个同类写法的句子。
读书与人生阅读题及答案

读书与人生阅读题及答案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
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书与人生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与人生①书,读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可育德行,可导人生。
②谁能用读书来充实自己,谁就会十分聪明;就会站得高,看得开,走得远,行得顺;就更能经历伤痛,承受苦难,获得成功,取得成就;就能更加幸福快乐并活出一种独特的绚丽和精彩。
③如果无聊,请读书。
历史会告诉你,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先人会指导你,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大师们会给你讲他们成功的经验;伟人会教你如何制造奇迹:时间会告诉你,它公平地属于每一个人,当有人在悲叹人生苦短时,有的人却成就了永恒。
④如果空虚,请读书。
至少你可以得到一条人生的格言,懂得有的人之所以能登上人生的最高峰,是因为他们从未停止过攀援,即使滑下去后也会从头再来;而有的人一直在谷底徘徊,那是因为他们—跌倒就躺下不愿意起来,苟且度日,得过且过,或者呻吟连连,怨天尤人。
⑤如果寂寞,请读书。
书会告诉你为什么会寂寞,并教你怎样就不再寂寞。
收藏家从不寂寞,艺术家从不寂寞,求知者从不寂寞。
寂寞的人大多是无所事事的人,是游手好闲的人,是虚度年华的人,是浪费生命的人。
⑥如果有闲,请读书。
书会告诉你,有的人会用闲暇采集知识,有的人会用这空白来编织平庸。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时间非常匮乏,而有的人却感觉时间多得无法消磨。
穹书会让你明白,奇迹虽然来自瞬间,但瞬间却是持之以恒这条线上的一个端点。
⑦如果苦闷,请读书。
书会告诉你:伟人也曾苦闷过,只是他很快就拨开了黑暗,奔向了光明;豪杰也曾迷茫过,只不过他能尽快地冲出迷茫;英雄也曾卑下过.只不过他没有被卑下拖进泥淖。
人世间往往有些事身不由己,但有些事却全在乎自己。
每次苦难都是一次淬火,假如你拒绝,一次成钢的机会你又将错过。
⑧总之,读书能医愚,能治穷,能励志,能致远;读书能让人聪慧,让人学会怎样交友,怎样为人,怎样谈吐,怎样巧干,怎样活着才有味,怎样才能彰显人生光辉的价值……(文章有删改)小题1: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文体?(2分)小题2:下面链接的材料中,与上文的主要观点相似的一项是( )(2分)A.他(孙中山)平生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闲读几页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狡(xiá) 者鄙读书,无知者(xiàn) 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①,数学使人②,科学使人③,伦理学使人④,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加点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
改为改为(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①~④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只选序号)选项:A.周密 B.庄重 C.灵秀 D.深刻我会选:①②③④2.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C.我们不要为一棵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
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
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
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定的气质。
书能教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古文诗词阅读与默写题】系列练4份附答案解析

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古文诗词阅读与默写题】系列练(一)1.古诗文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曹刘。
__________________。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之谓大丈夫。
(6)《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酷肖.(xiǎo)吮.(shǔn)吸左右逢缘.(yuán)风姿绰.(chuò)约B.押解.(jiè)斑斓.(lán)不屑置辩.(biàn)恍.(huǎng)然大悟C.稽.(qǐ)首蓬篙.(hāo)怏怏..(yàng)不乐引颈.(jìng)受戮D.禅.(shàn)让阴霾.(mái)自怨自艾.(yì)铢两悉称.(chèng)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6分)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多了。
能平静地面对各种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使我们永久地持有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著追求,这是一种修养,是对自己的人格与性情的(),也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
那么,在人生旅途上,即使是遇到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碰到困苦与挫折,我们就能从容地走过。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4分)悠然坦然冶炼锻炼(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3.短文两篇》配套练习题附答案

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 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 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 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3日04版(有删改) 13.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
B.选文笫①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第⑤段中武亦姝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
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 D.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⑥段针对一
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
17. 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 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
(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 _让__读__者__有__阅__读__收__获___。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 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①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②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错别字 酬
彩
炼
惯
改正 筹
采
练
贯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读书不能只寻• 章• 摘• 句• ,而要深刻思考,分析研究,有 自己独特的见解。
B.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 毛• 求• 疵• ,因而产品销 量越来越好。
C.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 卷• 有• 益• 。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锺书先
谢谢观赏!
读书与读人阅读答案

读书与读人阅读答案问题:15.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7个字):。
(2分)16.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世界。
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2分)17.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1分)答:1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3分)答:19.文中说:“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我们在课内也学过《论语十则》请任意引用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和体会。
(2分)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23.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24.第④段末尾引用的笛卡尔和雨果的话属于论据,作用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5.(2分)读书人是幸福人16.(2分,每空1分)精神他们只拥有现实世界,缺少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17.(1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提出上段和本段的分论点。
18.(3分,意思对即可)先提出本段论点读书使人追求崇高情趣高尚(1分),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读书对人的良性影响,再举自身的事例论证读书给人的幸福,最后引用笛卡尔和雨果的名言,用道理证明读书可以使人向善避恶(1分),从而论证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中心论点(1分)。
19.(3分)开放题。
引文正确书写无误(1分),思考和体会扣住引文观点(2分)1、读书人是幸福人。
2、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知识增广。
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得以感化与陶冶。
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不断追求崇高,情趣变得高尚。
3、道理论据读书可以人向善避恶。
附原文:读书与读人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
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
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读书与梦想》阅读题目及答案

《读书与梦想》阅读题目及答案读书与梦想刘墉(1)诚品书店邀靖我做校园巡日演讲,我定的讲题是:读书最好,有梦相随。
(2)我太太看到,筻说有问题,因为去掉了中间的标点,好像是读书最好能接着做梦。
(3)我说这有什么错呢?你没见前两天的报纸上才登,美国有个研究,分两组人,一组上午九点钟上课,晚上九点问他们记得多少;另一组则是晚上九点上课,接着各自去睡,第二天早上九点再问他们记得多少。
同样相隔十二小时,后者成绩好得多。
可见读书要想效果好、记得牢,最好跟着去睡觉。
(4)我这番话,只能供你参考,千万别书本一摆,就去见周公了。
(5)但是,我敢说那些有成就的学者,绝不是死读书的。
他们很可能像大思想家罗素所说,他想不出怎么写论文,跑出去玩,玩完来就文思泉涌。
或像爱因斯坦,在他想通相对论的前一天,离开办公室时还对朋友说只怕一辈子都搞不懂了,结果第二天一醒就找到了答案。
(6)更实在的例子是发现了苯环分子结构的柯库尔,他不是由梦到一条蛇咬着自己的尾巴,得到了白天百思不解的答案吗?(7)可见书要读,梦也要做;读书是紧,做梦是松。
(8)许多年前,老师对我说,青春不要留白。
是的,青春短暂,不能白过,但是读书不一样。
我们的脑海好像个仓库,不会管理的人,只知把东西堆进去,塞到连转身都不方便;会管理的则知道分门别类,把容易坏的常拿出来检查,不堪用的扔掉。
因此,仓库里有条不紊,不但进出货方便,空出来的地方说不定还能摆张乒乓球桌呢!(9)所以,脑仓库的管理一定要留白,只知道博学强记,不断往脑子里塞东西的人,在今天是不容易成功的。
(10)如此想想,孔子、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在他们那个时代,才有几本书好看?汗牛充栋的书简,加起来只怕不过一片光碟的内容。
问题是,他们为什么能成为那样伟大的思想家?因为他们既懂得思而不学则殆,更懂得学而不思则罔。
于是在脑海里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在读几十本书之后,他们很可能就创作出一本自己的作品,而且超越他读的那几十本书。
2025届江西省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联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024.08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王阳明以“读书学圣贤”为人生“第一等事”,强调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圣贤,成就道德意义上的理想人格。
他将读书之境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记得”,二是“晓得”,三是“明得”。
他主张读书不是为了“记得”,也不仅仅是“晓得”,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来“明得自家本体”。
“记得”是指以记诵辞章为目的的读书。
时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总是熟读经史并反复背诵,在考试中熟练地引经据典,以此显示自己在读书上所花的工夫。
有人天赋异禀,读书能够过目不忘,成为“行走的书柜”,但更多的人需通过寒窗苦读、反复记诵,才能亲近经典。
王阳明弟子中就有人苦于读书“不记得”,向他请教记诵之法。
向王阳明请教记诵之法,大概是问错了对象,因为他从根本上就反对记诵式读书。
在王阳明看来,儒家的圣学之所以逐渐式微,正是因为训诂之学、记诵之学、词章之学大行于世,引得天下读书人尽入“百戏之场”,以读书作文来粉饰自我、取悦当世,导致儒门正学被人淡忘,更导致世风日下。
人们以为记诵经典、训诂经典乃至引经据典就是“尊经”“通经”,实际上这是对经典的割裂毁弃。
经典中所记载的万事万理,是人之良知的文字化,如果不能够与自家良知相印证,纵记得千言万语,也不能于自己德性证成增添分毫。
“晓得”是指以理解经典文义为目的的读书。
与“记得”相比较,“晓得”是更高的读书之境。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明义意味着理解经典文字背后的蕴涵,由此来理解圣贤著书立说的本意所在。
换言之,通晓文义是探求本意的前提。
王阳明对学生讲“四书”“五经”常常作出新解,即是希望学生晓得文辞背后的意涵所指,即真正领会经典的意义。
在讨论“经史关系”时,王阳明说:“‘五经’亦只是史,史以 善恶、示训诫……圣人作经,固无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着文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与人生①书,读而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可育德行,可导人生。
②谁能用读书来充实自己,谁就会十分聪明;就会站得高,看得开,走得远,行得顺;就更能经历伤痛,承受苦难,获得成功,取得成就;就能更加幸福快乐并活出一种独特的绚丽和精彩。
③如果
无聊,请读书。
历史会告诉你,人生应该怎样度过;先人会指导你,怎样做一个有用的人;大师们会给你讲他们成功的经验;伟人会教你如何制造奇迹:时间会告诉你,它公平地属于每一个人,当有人在悲叹人生苦短时,有的人却成就了永恒。
④如果空虚,请读书。
至少你可以得到一条人生的格言,懂得有的人之所以能登上人生的最高峰,是因为他们从未停止过攀援,即使滑下去后也会从头再来;而有的人一直在谷底徘徊,那是因为他们—跌倒就躺下不愿意起来,苟且度日,得过且过,或者呻吟连连,怨天尤人。
⑤如果寂寞,请读书。
书会告诉你为什么会寂寞,并教你怎样就不再寂寞。
收藏家从
不寂寞,艺术家从不寂寞,求知者从不寂寞。
寂寞的人大多是无所事事的人,是游手好闲的人,是虚度年华的人,是浪费生命的人。
⑥如果有闲,请读书。
书会告诉你,有的人会用闲暇采集知识,有的人会用这空白来编织平庸。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时间非常匮
乏,而有的人却感觉时间多得无法消磨。
穹书会让你明白,奇迹虽然来自瞬间,但瞬间却是持之以恒这条线上的一个端点。
⑦如果苦闷,请读书。
书会告诉你:伟人也曾苦闷过,只是他很快就拨开了黑暗,奔向了光明;豪杰也曾迷茫过,只不过他能尽快地冲
出迷茫;英雄也曾卑下过.只不过他没有被卑下拖进泥淖。
人世间往往有些事身不由己,但有些事却全在乎自己。
每次苦难都是一次淬火,假如你拒绝,一次成钢的机会你又将错过。
⑧总之,读书能医愚,能治穷,能励志,能致远;读书能让人聪慧,让人学会怎样交友,怎样为人,怎样谈吐,怎样巧干,怎样活着才有味,怎样才能彰显人生光辉的价值……(文章有删改小题1: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文体?(2分小题2:下面链接的材料中,与上文的主要观点相似的一项是( (2分 A.他(孙中山平生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闲读几页书。
——朱光潜《谈读书》B.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培根《谈读书》C.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甚至不读流行作品,更不用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
——佚名《理性的阅读》 D.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马南邮《不求甚解》小题3:段④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请从段⑥中抄写一个同类写法的句子。
(4分小题4:请按照下面这个句式另外写一段话。
(内容自选,不照抄上文,50字左右。
(5分“如果……,请读书。
书会告诉你:……”参考答案:小题1:议
论性散文(议论文。
小题2:B小题3:正反对比,有的人会用闲暇采集知识,有的人会用这空白来编织平庸。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时间非常匮乏,而有的人却感觉时间多得无
法消磨? (任写一句即可小题4:略小题1:试题分析:本文提出了观点,进行了论证,说明了道理,这是议论文的特点。
而在语言上又有散文化的特点。
小题2:试题分析:A句是讲“勤读书”,B句说的是读书的作用,与文章观点相似,C句说的是要关于选择书,D 句说的是读书要注意理解。
小题3:试题分析:注意句中的分号,作者是从两个方面论证的,“有的人之所以能登上人生的最高峰……”是从正面论证,“而有的人一直在谷底徘徊……”是从反而论证。
第六段中也有这样的句式“有的人……有的人……”。
小
如果”是假设,“请”是引导如何题4:试题分析:注意提示,选一个话题,不一定是“读书”,“
去做,“会告诉你”指结果。
比如:如果你要生活的快乐,请敞开扉与朋友交流,朋友们帮助你解除你的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