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中的读书名言佳句
论语中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论语中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1.·论语中的读书名言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2.《论语》中的名句关于读书的句子有那些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3.《论语》中的读书名言学而篇第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今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今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今译】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政事,又严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民众;按照农时的忙闲去役使人民.”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今译】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不学,吾必谓之学矣.” 【今译】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是说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今译】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8、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今译】子禽问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会了解那一国的政事,是他主动询问别人而得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说是求来的,但是]老师求得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今译】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今译】孔子说:“不怕别人民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好处],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歹].” 为政篇第二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今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2、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今译】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今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4、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今译】孔子说:“[了解人,要]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采取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 [这样去了解,] 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今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今译】孔子说:“君子能[ 在道义上] 团结人但不[ 以私情而] 互相勾结;小人蒃于拢勾结而不[ 在道义上] 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 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今译】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今译】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人民服从呢?”孔子回答说:“ 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人民便服了;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了.”。
关于儒家的名言,儒家经典名句100句

关于儒家的名言,儒家经典名句100句(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摘《论语》(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5、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摘《论语》(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摘《论语》(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摘《论语》(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9、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摘《论语》(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10、子张曰: 何谓五美?子曰: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 何为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摘《论语》(子张问: 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 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
子张又说: 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 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儒家经典语句诵读. 小学. 3

儒家经典语录诵读100句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满足于自己庄稼的好。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
孟子看书,并不尽信书,而是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再做出判断,这种敢于疑书、敢于与“权威”较劲的精神,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于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中庸》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精选孔子关于读书的励志名言孔子名言名句

精选孔子关于读书的励志名言孔子名言名句孔子关于读书的励志名言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0、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8、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0、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2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2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28、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0、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2、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34、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3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读书励志名言大全1、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有趣味的事情啊。
普希金2、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胡适3、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4、求学的三个条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5、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
谚语6、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7、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吴梦祥8、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谚语9、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
池莉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11、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关于儒家经典的哲理名言

儒家经典的哲理名言:
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
语》
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7.“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
—《中庸》
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
9.“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10.“数典而忘其祖。
”——《左传》
11.“一言而可以丧邦。
”——《论语》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曾子》
13.“凡为人子之理,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
《礼记》
14.“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
”—
—《礼记》
15.“不义而强,其毙必速。
”——《左传》
16.“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
—《尚书》。
儒家经典名言警句

儒家经典名言警句1、自满会招致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2、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属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3、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4、学习无早晚,只怕开始勤奋后来怠惰。
5、坐在井底看天,说天是小的,其实并不是天真的小呢。
6、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不学就不会产生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学识。
7、自然的运行是强健的,君子本着这样的精神,才能努力向上。
8、不要只听他说的,还要看他做的。
9、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藜涡倍有情。
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10、天下之事,不进则退,无一定之理。
《近思录.治体类》11、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八》12、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前蜀王衍13、只读书而不思考无所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也只会疲惫不堪。
14、自然界的常规,是一阴一阳。
阳是天的美德,阴是天降的灾祸。
15、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
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唐太宗16、愚笨的人只要勤于思考,也会有对的时候。
成语“千虑一得”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此。
17、贫穷来自富有,脆弱来自坚强,混乱来自太平,凶险来自安全。
18、天有四时,地有资材,人有治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19、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朱子语类》20、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
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21、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近思录·为学类》22、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23、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
唐·杨炯《王子安集·原序》24、造一座高山,如果少最后一筐土,则将前功尽弃。
25、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26、物极则反。
唐.孔颖达《周易.乾》疏27、道是文章的根,文是道的枝和叶。
28、看一个人的文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思想品德。
29、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大全

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大全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加紧,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下面是为大家一些关于励志学习的,欢送大家参阅学习。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朝闻道,夕死可矣。
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
11.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14.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假设无,实假设虚,犯而不校。
15.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6.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7.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9.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0.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1、如果刀刃怕伤了自己而不与磨刀石接触,就永远不会锋利。
2、在懒汉的眼里,汗是苦的,脏的;在勤者的心上,汗是甜的,美的。
3、愚蠢的人总是为昨天悔恨,为明天祈祷,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4、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5、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6、做自己的决定。
然后准备好承当后果。
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懊悔药吃。
7、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8、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儒家经典名句关于读书

儒家经典名句关于读书1. 儒家经典语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4.君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8.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9.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0.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11.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
12.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13.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14.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15.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16.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17.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18.语言间尽可积德,妻子间亦是修身。
19.勿施小惠伤大体,毋借公道遂私情。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0.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21.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22.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3.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2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25.直不犯祸,和不害义。
26.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27.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28.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29.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30.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31.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32.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3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3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经典中的读书名言佳句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专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2、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伴。
3、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7、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魏四》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
该不忘怀。
8、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1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12、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13、德者事业之基。
《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1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宋·宋轼《晁错论》
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15、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
何所底乎? 《教条场诸生·立志》
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
1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复习吗?”
17、在上不娇,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
宋·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处在上位不骄慢,处在下位不谄媚,这是进退的正确态度。
18、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做了好事就希望别人看到,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坏事唯恐人道,这便是做了大坏事。
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宽阔,小人经常忧愁。
2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
志也。
《申鉴·杂言上》
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2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
23、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自己作风正派,不发命令政教也能顺利实行;自己的作风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别人也不听从。
25、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礼记·儒行》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
2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羡慕水中游鱼,不如回家织网。
27、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
君子用行动说话,小人用舌头说话。
28、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明·海瑞《治安疏》
有几分美就说几分,一丝一毫不虚夸;有几分过就说几
分过,一丝一毫不讳饰。